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窥阴阳-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当然是我个人的见解,不过若是能够做下碳十四测定的话,应该能够更确切的为这柄刀头正名。”

    “好,改明儿我就拿去做碳十四,等有了结果,还要麻烦刘老给我出个证明”

    余东一脸得意,看向戚强军,阴测测的说道:“军子,我想你不会不承认刘老断的代吧?”

    要说今天晚上最郁闷的莫过于戚强军了,原本想着凭借那把宝剑出出风头的,却不想中途杀出了个程咬金,要是别人也就算了,偏偏是那不对付的余东,真要是被对方给压下去了,他在这冷兵器收藏圈里的名气可就一落千丈了。

    “刘老的话我自然是信的,不过东子,别说我没提醒你,刘老刚才也说了,这刀头是有传承的,这种传承有序的东西你从哪弄来的,这我不问,不过可别闹出事情来,把咱们这圈子的名声给败坏了。”

    余东是什么人他心里清清楚楚,如果真像刘老说的,这刀头是有传承的玩意,那必然是被王翦后人供奉着的,现在落入了余东的手中,八成是动用了什么不光彩的手段,要说这冷兵器收藏圈和别的圈子还真有些不一样,凡是玩这个的圈里人都讲究个意境,对每一件藏品的来历清白非常看重,也算是对每一件藏品的尊重吧,毕竟这种物件背后基本上都有一段血与泪的故事,特别是像这种有传承的物件,除非传承之人心甘情愿的转让,否则是不允许强取豪夺的。

    余东眼神一冷,却没发作,要说这种事他也没少干过,自然不会被戚强军的一句话给吓到,摆摆手不耐烦的说道:“军子,别跟我打官腔,这些话也轮不到你来说我,还是让刘老看看你那玩意儿吧,今儿个也好分个高低。”

    92ks。

第51章 鉴宝(三)() 
戚强军的一番jing告,引得刘墨也皱起了眉头,不过那也就是片刻的事情,这些个纨绔的行事作风他是早有耳闻,人老如他这样的,自然不会倚老卖老的去评价什么,帮这些个小子鉴宝断代看的是老一辈的面子,跟他们还真犯不着生气。

    “咦,小军,你这剑也有些名堂啊”

    重新戴上手套,还未将物件取出,老者倒是先发出了一声惊叹。

    邹易原本想退回吧台继续喝他的黄酒,要说这些个物件,还有那一帮纨绔之间的勾心斗角,他是真没兴趣,不过随着刘墨的一声惊叹,也是忍不住看了过去。

    “宝剑无锋,这物件若真是大开门的,可不比那刀头差,一般无锋宝剑都是君王用来祭天祭祖的,迄今为止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保存如此完好的物件”

    “这宝剑的铸造用的是淬火法,咦,有些不对啊,这刀身上所刻符文的笔法应该是战国时期的,淬火法是从唐朝的时候才有记载,真是奇怪”

    说着说着刘墨陷入了沉思,他这话刚说出口,一边的余东就乐了,yin测测的说道:“军子,今儿个你可是打眼了,这物件怕是现代的仿制品吧,不过也没什么,这老行家都有打眼的时候,就算是交学费了。”

    “谁说这是仿制品了?”没等戚强军开口反驳,刘墨当先叱喝了一声。

    “这宝剑是有些奇怪,按理说,三国时期并没有关于淬火法的记载,先不说这剑的来历,这人有气质,老物件自然也是有着它独有的气质,就从这剑本身散发出来的气质来看,这剑少说也有一千年的历史了,你们再看,经过这一千多年的岁月,剑身上没有留下任何氧化的痕迹,就连擦拭的痕迹都没有留下,只能说明这淬火法的工艺远高于唐朝时期甚至现在,要说仿制,别说在本国了,就是放眼整个世界,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将材质淬炼到这么jing纯的。”

    “我也就只能看出这么多了,这剑明显是有来头的,不过老头子我才疏学浅,没能力为它断代”刘墨一脸惋惜的说道。

    要说这古玩行里真正有名望的,倒不是那些个收藏大家,像刘老这样能够准确断代的人,才是人人敬重的大家,这可不是那些个古玩,花钱就能够买来的,那需要知识的沉淀和积累,没个几十年的浸yin可没这本事。而这种人每为一个物件断出代,那都是一种享受,今儿个刘老没能看出这柄宝剑的来历,心里也着实有些惋惜。

    “这剑有些意思”

    就在刘墨摊牌的时候,一个声音突兀的在耳边响起。

    却见邹易此刻正仔细打量着这柄无锋宝剑,在第一眼看到这柄宝剑的时候他也是兴致缺乏,正准备移开目光,却被那剑身上的符文给吸引住了,凝神一看倒是看出了些名堂,这宝剑本身或许也算是好东西,不过真正的价值却在这剑身的符文上,不知为何,就在他看向剑身上的符文时,这些符文却诡异的漂浮到了空中,逐渐转化中,俨然一副yin阳鱼的图案初具雏形,这是他第二次见到这种图案,第一次是八岁那年,这图案为他减缓了子弹的速度,由此逃过了一劫,不过上一次由于生死关头,并没有能够细细观看,这一次图案就静静的漂浮在他眼前,一丝一毫的变化都尽收眼底。

    等符文彻底变化成了yin阳鱼的图案,邹易按耐不住的凑了上去,准备查探这图案的奥秘所在,只是这图案似有灵xing般霍的又钻回到剑身之上,就在此刻,变化陡生,却见那空气中丝丝暗灰sè的yin之气仿佛受到牵引般朝着剑身缓缓流去,被yin阳鱼图案中的那条黑sè小鱼吸了进去,然而下一刻的变化才是真正令邹易吃惊的。

    却见那黑sè小鱼像是无底洞般不停的吸进yin之气,一直过了差不多半刻钟,随着yin之气的不停流入,那yin阳鱼图案开始慢慢旋转起来,随着图案的旋转,一丝丝u白sè的阳之气从图案中的那条白sè小鱼嘴里慢慢流出,看到这一幕,邹易忍不住揉了揉眼睛,方才确定眼前发生的一切是真实的。

    也不怪邹易如此震惊,发生在这剑身上的事情,是一种转换,由死而生的转换,将代表死亡的yin之气转化成代表生吉的阳之气,这种转化已经超出了他现有的认知,即便是修道之人也只能不断吸收灵气来压制yin之气的滋生,从来没有听谁说过,谁可以将yin之气转化为阳之气的,这简直就太匪夷所思了。

    “这柄剑难道是那玩意?”

    邹易心里禁不住做出了猜测,师父曾经和他说过,相传在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曾经创造出一套七星借命之术,在外人看来,就是点着七盏续命灯,灯如果不灭,就可以延长寿命,其实实情并非如此,七星借命不过就是个幌子,真正的手段还在于诸葛亮自创出的一套术法,名为“yin阳易转续命术”,而这续命术的关键之物便是一柄法剑。

    五丈原是诸葛亮仙逝之地,三国交战,诸葛亮在临近甲子之年,领兵伐魏,要说他也是神机妙算,出发前卜了一卦,卦象显示这次伐魏可成功,不过,伐魏成功之时也就是他仙逝之时,为了完成一统大业,诸葛亮毅然决定领兵,一路上可谓是势如破竹,直到行至五丈原,心里没来由的一阵烦躁,再次卜了一卦,得到的却是变卦卦象,也就是说,这次伐魏可能会出现变数,而这变数正应验在魏延此人身上,说起魏延,诸葛亮也是无奈,此人命理奇特,根本无法推算,不得已之下便将魏延派出打探敌情。

    待得魏延离开后,诸葛亮为了确保此次伐魏成功,决定施展“yin阳易转续命术”,为自己延寿一纪(十二年),在弟子姜维的帮助下,诸葛亮在军中耗时一个月终于将阵法布成,而整个阵法的核心便是那悬挂在帐篷顶端的一柄宝剑。

    “yin阳易转续命术”耗时比较长,七天内不得受到任何打扰,否则,无法续命是小,还会导致反噬,加快自身生命的流逝。

    ;

第52章 鉴宝(四)() 
要说在魏国之中,也有懂的奇门之术的人,那便是司马懿,此人善于计算,在诸葛亮行至五丈原时,也是算出了这次攻伐之战将有变数,正巧魏延在打探敌情时误入了魏营,原本是必死之局,然而,司马懿在看到魏延时,却偷偷命人将他放回了蜀营。7;7;n;t;.;C;o;m;千;千;小;说;网;

    毫无阻挠的逃出魏营后,魏延心中还颇为得意,如此万军之中也能来去自如,想着回去一定要向军师邀功。

    一路奔波,魏延赶回了蜀军营地,来到军师帐前,却见那营帐顶端居然悬挂着一柄宝剑,心想这可是不祥之兆,哪有将宝剑悬挂在头顶上的,当即拿出长弓,拉弓上弦,呲溜一声,利箭破空而去,等到姜维想要阻止却已来不及,一箭射出,将那悬挂在帐顶的宝剑击落了下来。

    待姜维赶至营帐内,却见恩师的容颜正渐渐老去,当即欲斩魏延泄愤。

    就这样一代军师陨落五丈原,再说那柄被魏延击落的宝剑,有人说已经成了诸葛亮的陪葬品,有人说这柄宝剑被诸葛亮的弟子姜维收藏,也有人说这柄宝剑在司马懿追击蜀军的时候,被他夺取,种种说法都有,只是这一切都随着这柄宝剑的消失无法定论。

    心里有了猜测,邹易越发想要证实,当即就准备拿起宝剑细看。

    “小友且慢”

    没等他的手触及剑身,一边的刘墨阻止道:“这剑可不能就这么拿出来。”

    “不拿出来怎么看剑身背面?”邹易不解道。

    “背面?”

    刘墨眉眼一挑,略带期盼的说道:“某非小友看出了些什么?”

    “能看出什么?我就是一外行,跟着军子来长见识的,看这剑漂亮,想着背面是不是也有这些鬼画糊”邹易哪会上当,装傻充愣胡乱说了一气。

    虽说如此,刘墨还是将手套脱下递了过去。

    擦手,戴手套,这一系列的流程邹易也照着做了一遍,随后才将宝剑从锦盒中请了出来,在翻转剑身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紧张,要真是那柄法剑,这玩意儿于他可是大有用处的,算算时间,老道也没几年了,还等着他去续命延寿呢。7;7;n;t;.;C;o;m;千;千;小;说;网;

    “这。。。。。。”

    就在剑身翻转过来的一瞬间,邹易暮然间死死的盯住了剑身的中间部位,在那里有一个明显的小凹槽,很小,差不多只有芝麻大小,不过就是这么个小凹槽,令他彻底失态了。

    “小友,这剑身可是好看”

    刘墨的一句话,将邹易从失神中带了出来,这老家伙也是个人精,刚才后者那些个装傻充愣的话他是一句不信的,从邹易拿起宝剑的那一刻起,刘墨就一直仔细观察着,直到看见他盯着剑身中间的那个小凹槽失神,心里却是暗暗一笑。

    “恩,还不错,就一面刻了那些鬼画糊,这也不对称啊”邹易嘴里嘟囔着,有些不舍的将剑放回了锦盒。

    刘墨对他的话是充耳不闻,高深莫测的笑道:“老头子心里也有个答案,不过却不敢肯定,我将它写在手上,小友帮我看看是与不是,如何?”

    “我哪知道是与不是啊”

    邹易一脸茫然,不过还是点头道:“既然刘老想给我看,那就看看吧,怎么说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嘛。”

    却见刘墨拿出随身携带的水笔,在掌心写下几个字,没给任何人看,拉起邹易,将他带到吧台边上,这才将手掌摊开。

    “刘老,那三国演义不是罗贯中的吗”

    看到刘墨掌心中写下的诸葛亮三个大字,邹易当即开始扯皮。

    “个屁,你小子不也看出来了,还给我装”刘老也是好耐心,不过被邹易这么胡搅蛮缠也是受不了,随口骂了出来。

    知道瞒不过这老家伙,邹易当即嘿嘿一笑道:“刘老你这三堂四院走的是哪条路啊?”

    听到这话,刘墨一愣之下却是不敢马虎,压低声音说道:“老头走的是中庭路,却是进不得堂,入的是梅花园”

    “哦?座上几只鸟?”

    “三只鸟”

    “恩,你倒是混得不错”

    “这也叫混得不错?”

    刘老气苦道:“整天被这帮小子呼来喝去的,我这可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河啊。”

    “你这就不错了,现在这年头有几个混江湖的能像你这样自由出入帝王之家的。”邹易很不给面子的兑了他一句。

    “嘿,这倒也是”

    刚才邹易和刘墨的一段黑话,却是清朝时期天地会的暗语,当然现在天地会这叫法已经没有了,清朝灭亡后,天地会就四分五裂,现如今保留最完整的一支便是洪门了。

    “小友,还没请教,你这是。。。。。。”

    “这三堂四院我可没进过,有些渊源罢了。”邹易笑着说道。

    “这渊源怕是有些深了呢,天地会分裂后,以前的黑话说的人可不多了,像现在的洪门,就有他们自己的一套暗语。”

    “这么说,刘老不是洪门中人?”邹易好奇道。

    习惯性的摸了摸套在拇指上的白玉指环,刘墨也是没有隐瞒,点头道:“自然不是,天地会分裂那会,有几支没有随大流并入洪门,我这一支便是其中之一,也亏了没有入洪门,要不然可就要背进离乡、远赴重洋了。”

    随着满清帝国的覆灭,天地会也随之分裂,其中最大的一支便是现在依然存在的洪门,由于清政府刚刚倒台,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堪,不过这却是帮会发张的最佳时机,所谓民不聊生时、诸侯征战起,兵荒马乱的年头,家家户户不得安宁,这种时候借着永保平安的口号,洪门发展的异常迅速,就连那些个军阀都要避其锋芒,不过这种发展毕竟上不了台面,无法真正动摇政局。

    孙国父的出现却为他们指引了一条星光大道,短短几年时间里就搭建起了一套完整的政府班子,不过对外却又另外一种叫法“国民革命军”,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国民党,**,就这样洪门才算是真正进入了政治舞台。

    要知道,孙国父虽然是伟人,可并不代表他的那些个学生门人也都如此,拉拢洪门,不过是这些人拉虎皮扯大旗罢了,等到队伍壮大了,洪门这帮野路子自然就受到了排挤,从核心人员渐渐跌落到了编外人员。

    即便这样洪门当时还继续坚持着,孙国父给他们规划了一副蒙托邦似的梦幻前景,自然不能就这么轻易放弃,这场仗一直打到了内战,那会的洪门经过几十年的浴血奋战,倒也在**中站住了脚跟,不过这队伍却缩减了不少,一些从天地会跟过来的老人死的死、伤的伤、退的退,真正说到话的都是新上来的后辈,他们心里早就已经失去了洪门精神,再经过老蒋的拉拢,眼看着洪门就要消失在历史舞台上。

    无奈之下,洪门仅存的一帮元老在内战最激烈的时刻毅然决定放弃蒙托邦的**,带着众多门下弟子远赴重洋,将根扎在了美国这片土地上,不过也因为洪门的突然离去,使得战争的天平渐渐偏离了轨迹,促成了**的失败。

    “要说还是刘老你这一支有眼光啊,诸侯割据躲过去了,抗战也没参加,内战就更不用说了,经过这许多年的修生养息,这实力怕是一点都不弱啊。”邹易有意无意的开起了玩笑。

    “屁的不错,你以为洪门会让我们这几支安安稳稳的离开天地会?”

    刘墨吹胡子瞪眼的说道:“前面就不说了,那都是父辈们经历过的,我也不好多说。就说内战那会,洪门一边和共军开战,一边还四处打探我们这几支的消息,当时我家老头子一共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我是最小的一个,我那大哥和二哥有一次出门押货,不小心被洪门那些个王八犊子套出了话,直接就被送上战场,进了冲锋营,那里面可都是死囚,是当炮灰送死去的。”

    “我家老头子知道后,带着兄弟们上前线去救我那两个哥哥,最后扛了俩棺材回来,俩棺材里的物件加起来都拼不起一具身体的。”

    “因为这事,我家老头子抑郁了一辈子,到死都没缓过气,要不是这些年社会稳定了,我们这几支早就把洪门给挑了。”

    似笑非笑的看着他,邹易疑惑道:“刘老就这么信得过我?”

    “小友虽然没说,不过能看出来,你也是混江湖的,而且这道比我们可宽多了,就我这芝麻绿豆点大的事,也就当故事听听,过后还能不能记得都不一定,犯不着和我一般见识”

    “刘老,你这嘴可真能说,小子我可不敢接话了”

    邹易哭笑不得,这老家伙还真是个妙人,也难怪能够在这帮纨绔小子中间混得风生水起。

    “刘老,您倒是给个说法啊,军子这物件到底什么来头。”

    话说这俩人在一边聊的起劲,可急坏了那边的一帮小家伙,一个个竖着耳朵愣是一句话听不着,最后还是余东忍不住率先开口了。

    “小友,你看这事,你给个意见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