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重紫 作者: 吱吱-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知道,崔十三是个有能力、有野心、有毅力的人,他平生最大的夙愿就是让崔家改门换第,成为耕读传世的诗礼大家。
重生就有这点好,省去观窦、考验等很多功夫,想用谁直接提了就用。
赵良璧吓得脸色发白,一溜烟地跑了。
下午,他领着崔十三从侧门进了东窦。
窦昭问崔十三:“你想不想让崔姨奶奶堂堂正正地从窦家的大门走进来?”
崔十三眼睛一亮,看着窦昭目光却还是带着些许的警惕。
窦昭吩咐他:“你这些日子住到崔姨奶奶的田庄去,我会让赵良璧给你带信的。我让崔姨奶奶来,你再护送崔姨奶奶过来。可若是没有我的口讯,谁去接崔姨奶奶,你也要把崔姨奶奶给我拖住了。你能做得到吗?”
崔十三嗅到了阴谋的味道,他迟疑地道:“你,想干什么?我们崔家,可不想给人当枪使!”
窦昭为祖母报不平,不愿看见祖母被窦家的人招之则来挥之则去。
“你有什么好担心的?”她不屑地望着崔十三,“崔姨奶奶是我父亲的生母,她难道就没有资格踏进窦家的大门?至于崔姨奶奶来了之后是想留在窦家还是想回田庄,我想就是二太夫人出面也拦不住她吧?”
那眼神,刺伤了崔十三,但他还是沉思良久,缓缓地点了点头。
※
姊妹们,加更送到。
O(∩_∩)O~
今天是初二,各地的风俗都不一样,不知道你们是走舅舅家还是走岳父母家?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qidian)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十八章丧事
收费章节(12点)
第五十八章丧事
祖父是八月十二日丑里逝世的。
在此之前,他一直昏迷不醒,没有留下一句遗言。
父亲哭得不能自己,东窦的人过来帮着小殓。
窦昭静静地站庑廊上,听着父亲的哭声,想着祖母。
三年之后,祖母也会去。
她能不能做些什么,让祖母能多活两年呢?
祖母是去后院给瓜秧浇水的时候突然倒在田里的……祖母的身体一向很好,谁也没有想到……
王映雪走过来,用吩咐的口吻对窦昭道:“寿姑,这几天会有很多人来吊丧,你妹妹不懂事,母亲只有靠你了。你帮着看着点灶上的事。”
祖父的丧礼,亲戚朋友、乡亲上邻都会来祭拜,她见自己这些日子行事有法有度,是怕自己在丧礼上出了风头,得了那些长辈的表青,以后更加没办法制约自己吧?
窦昭挑了挑眉。
“母亲?”她用一种挑剔的目光上上下下地打量着王映雪,“太太是不是忙糊涂了,您什么时候改姓赵了?祖父刚去,报丧的日子都没有定就有人来吊丧,太太是不是从来没有主持过丧事,不懂这些?如果真不懂,就请了三太太来帮忙吧!祖父是进士及第,窦家在北直隶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到时候恐怕有祖父的故旧前来送祖父最后一程,若是弄出笑话来了,窦家实在是丢不起这个脸!至于灶上的事,如果现在管厨房的管事妈妈拿不起,就换个人吧!”说着,她喊了海棠,“去请高升过来。”自从王映雪扶正,祖父不管内宅,窦昭又长年住在东府,内宅管事的不是王映雪的人也是不敢得罪她的人。高升是父亲的人,在前世的记忆中,他只忠于父亲一个人,只要父亲没有明确地表示,做为父亲的女儿,高升会等同父亲一样的尊敬,就像他尊敬窦明一样。
王映雪已脸色大变,沉声道:“寿姑,我不知道东府的太太们是在你面前怎么说的,可你总归是西府的人……”
窦昭打断了她的话:“太太,我看有些事你自己要考虑清楚才是。祖父这才刚死,别以为自己头上就没人管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正说着,高升过来了。
窦昭打住了话题,刚把王映雪的话说了个开头,王映雪已急急地道:“我这几天忙糊涂了,说话不免急躁了些,寿姑不要放在心上……”
要怪只能怪王映雪的运气不好。
窦昭正为祖母的事烦心,王映雪这样挑衅她一番,还在她面前自称是什么“母亲”,她铁了心要收拾王映雪,也不管王映雪在一旁说什么,径直将话说完,并道:“……太太没有管家的经验,这个时候闹出什么笑话来,西府恐怕要被别人说一辈子。家里的人事你都熟悉,如果没有能当大任的人,就把这几天的筵席包给外面的酒楼饭馆,真定县找不出这样的人,就去真定州找,别人知道了,不会想到是我们家没人,只会说我们孝顺,热热闹闹地把祖父送上了山。”又道,“这个时候,最忌自家人乱套,你就多担待点,把事情先压下去再说,等把祖父的事办完了再说。”
她不知道真定有没有专给人做红白喜事的铺子,但她在做侯夫人的时候,京都有很多这样的铺子,而且还有几家规模做得太别大。
高升猜到是王映雪想给窦昭下马威,但窦昭的提议太让人心动了。
不要说真定,就是北直隶,也没有哪家这样大手笔地给老人送终的。所谓的死后哀荣,看就是子嗣的孝心和本事。这件事如果办好了,只会对七爷的前程和名声有好处。
他立刻道:“我这就去办这件事。”说完,果断地转身,看也没看王映雪一眼。
窦昭对也的表现很满意,说了声“高管事暂且留步”,问王映雪:“你还有什么事没把握的?现在说出来,我和高管事一起帮你想办法。如果等到丧事的中途有什么事出了差错,那个时候每天要接待来吊唁的人,恐怕我们也会有心无力。”
高升果就站定,恭身等着王映雪说话。
王映雪气得心角发痛,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
窦昭就冷笑着看着她。
她只得咬牙切齿地说了声“没有了”。
窦昭笑道:“那就好!太太不要过两天又想起什么事没办就好。”沉稳大方的转身离去。
高升自然没有继续留在这里道理,朝着王映雪揖了揖,自去找那能包筵席的酒楼饭馆不说。
王映雪扶了胡嬷嬷的手,直嚷着“气死我了,气死我了”。
胡嬷嬷却担心窦家的那些仆妇。
因七爷一直没有吩咐把正房清理出来,前头七奶奶和四小姐还有些东西留在那里,老太爷也不发句话,太太不好贸然地搬进去,加上东府又一直压着西府,以至于那些仆妇对太太也少了应有的尊敬。她们好不容易才把那些人给压下去,四小姐这样一番举动,会不会让那些仆妇又不安分起来?
如果能让七爷说句话就好了!
她在心里感慨着,嘴里却劝着王映雪:“太太,大局为重。”
“我知道。”王映雪点头,问道,“我娘家谁来吊丧?”
窦铎不能进食的时候她就差人给母亲王许氏报了信,希望娘家能派了有力的人来吊唁,这样也有利于她在窦家站稳脚跟。
胡嬷嬷低声道:“老太太说,让大爷和大*奶来。”
王映雪皱了皱眉,道:“二嫂不来吗?”
这种场面,只有二嫂庞玉楼能明白她的心意。
胡嬷嬷道:“要不要我给二奶奶带个信去?”
王映雪说了句“快去”,就看见一个面生的小厮四处张望了一下,飞快地闪身进了窦昭歇息的厢房。
她心中一动,指了那小厮低声对胡嬷嬷道:“你派个灵机的人盯着那小厮。”
胡嬷嬷应声而去。
赵良璧进了厢房,小声禀道:“崔姨奶奶已经知道窦老太爷病逝了,崔姨奶奶等会就会赶过来。”
窦昭奇道:“这边给崔姨奶奶报信了?”
“没有。”赵良璧道,“崔姨奶奶说,不知道是不知道,知道了,怎么也得来上炷香……”
“那是自然。”窦昭道,“可怎么来,什么时候来却是有讲究的。她老人家不在乎,可看在别人眼里就不是那回事了。你跟崔十三岁说声,让他拦着崔姨奶奶。窦家的人什么时候去接崔姨奶奶,他什么时候陪着崔姨奶奶过来。窦家的人要不是去接,就不来。”
“崔十三也这么说。”赵良璧很是苦恼,“说有些架子,该端的时候就得端,不然会让人瞧不起的,还以为三老太爷去世了,崔姨奶奶就迫不及待地跑回去了……可崔姨奶奶说,谁想说让谁说去。非要来不可。
“你们想办法拦着。”窦昭笑道,“崔十三一定要办法的。”
赵良璧只好去给崔十三回话。
府里人人都知道王映雪为难窦昭反被窦昭将了一军,厨房里管事的人可能会被窦昭一锅端了。
一时间西府人心惶惶,丫鬟、婆子在窦昭面前都战战兢兢的,比在王映雪前面还要恭谨。
窦昭不管这些,看着到了中午,去了鹤寿堂的厢房服侍二太太待几位长辈用午膳。
第二天清早,窦世榜亲自去接了祖母过来。
丁姨奶奶拉着祖母的手,哭得格外的伤心。
窦昭的表情就有些怪异。
前世,祖父去世的时候窦晓已经有五岁了,三伯父将她们从田庄里接了回来,丁姨奶奶见到祖母的时候,虽然双眼红肿,却只是淡淡地和祖母打了个招呼就帮着王映雪去待客去了。
她阻止了母亲第一次自缢,却让事情有了很大的偏差。
窦晓不知道在哪里。
祖父至今也没有看见念念不记的嫡长孙出生。
祖母至今还是崔姨奶奶。
丁姨奶奶前世靠上了继母王映雪,这一世,由妾室扶正的王映雪自顾不暇,她又窦昭的事情上扮演了那样的一个角色,随着父亲的当家,等待她的,决不会是什么好事,她只得寻求祖母的同情和怜悯。
从最后一点上来讲,窦昭觉得这种改变还是让她挺高兴的。
可她能不能想办法延长祖母的元寿呢?
哪怕只是短短的几个月或是几年,让她和祖母能多相处几年呢?
祭拜过祖父,婉拒了丁姨奶奶,窦昭把祖母安排在了西窦的客房。
祖母拉了她的手,有些惭愧地道:“我原以为我早点来,能帮一帮你,再在看来我不拖累你都是好的了。”
没有了祖父这个公公,有祖母这个庶婆婆,王映雪就得以庶母的礼仪敬着祖母,就别想为所欲为,她完全可以说服祖母在西窦住下,甚至是利用祖母来压制王映雪。
可窦昭不想把祖母扯进来。
祖母一生都不想和窦家扯上关系,如今已到晚年,她希望祖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过日子。
“您为什么这么说?”她拧了帕子给祖母擦脸。
祖母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就像你要我等窦家的人来接我一样。我只想我和你祖父毕竟生了你父亲,他去世了,我来祭拜祭拜他也就是了……其他的却没有考虑。”
窦昭笑道:“那您肯定也不愿意住在窦家了?”
“这又不是我的地方。”祖母笑道,“我住不习惯。”
“等祖父的葬礼过去,我就送您回田庄吧!”窦昭笑道,“不过,你就不用总待在田庄了。要是想我或是父亲了,就让崔十三送你过来住几天。”
“这样好。”祖母笑道,“不过,还是你们去我那里住几天吧!”
窦昭凝视着祖母微微地笑。
父亲还要守孝三年,祖母会不会因此而永远只是“崔姨奶奶”呢?
她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
姊妹们,今天有点晚,我去走舅舅家了……O(∩_∩)O~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qidian)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六十章守制
收费章节(12点)
第六十章守制
邬善道:“端行节时随着母亲去京都探望父亲,想着有些日子没见着你们了,这不一回来就跑到你们家来串门了。”然后又道,“六叔父如今在刑部观政,端午节的时候还一起吃了粽子。”
窦世横也考取了庶吉士。
窦德昌忙道:“我爹爹可好?”
“挺好的。”邬善笑道,“我瞧着好像比在家的时候胖了点。”说完,眼睛珠子一转,表情狡黠道:“我还有件好事要告诉你们……”尾音拖得长长的,卖着关子。
窦德昌不理他。
窦政昌却笑道:“什么好事?莫非是你要去京都?”
“这怎算好事!”邬善不以为然地道,“我现在在家里不知道多逍遥快活,到了爹爹的眼皮子底下,每天不练五千个大字休想搁笔。”
庞寄修啧舌:“这么多!”
邬善这才笑道:“从明天起,我也要到你们窦氏家学来读书了!”
窦政昌几个愣了愣才反应过来。
“你怎么突然要到我们家来读书?”窦德昌奇道,“伯母舍得你离家吗?”
邬善的母亲是续弦。邬松年嫡妻早逝,没有孩子,邬松年考中了进士才续娶了邬善的母亲毕氏。毕氏也是官宦人家出生,年轻的时候发誓非举人不嫁。出阁时已二十有三,又过了三年才生下邬善,因而对两个孩子格外的疼爱,为了让邬善能跟着自家的举人伯伯读书,宁愿留在家乡也不愿意跟着邬松年去京都任上。
“家父有腿疾,”邬善道,“现在年纪大了,走路都有些不便。母亲很担心,想去京都照顾父亲,又放心不下我。正好端午节的时候在五叔父家遇到了六叔父,六叔父说若是父亲放心,可以让我跟着你们一起读书,由六叔母照顾。父亲和母亲都觉得好,五叔父又写了封信给太夫人。这次母亲来,就是送我来读书的。”
他们这才知道邬太太也来了。
“这赶情好,这赶情好。”窦政昌笑呵呵地笑。
窦德昌却一把搂住了邬善的脖子:“你这家伙,终于落到我的地盘了!”
邬善哈哈地笑,拱手作揖,佯作出求饶的样子:“大侠,手下留情!”
大家哄堂大笑。
窦启俊和胞弟窦启泰一前一后的进了走来。
“这是干什么的?”两人笑道。
庞寄修忙将邬善要在窦氏家学读书的事说了。
窦启俊和窦启泰闹着要邬善请客。
邬善大手一挥:“今天见着有份。”
庞寄修家是开茶楼的,傍上了王家之后,又开起了酒楼、当铺。他自幼在这些地方肆混,家里又养了群闲帮,吃喝玩乐他最拿手。闻言立刻道:“就去景福春,他们那里每到夏季就会做河鲜冰碗,莲子、藕、菱角、鲜鸡头米都是自家河塘里种的,普通的鸡头,都是等老了才采来挑担下下街吆喝着卖,卖不完往药铺一送,刚刚壮粒的鸡头,不但不出份量,药铺也不收,所以谁也舍不得采,景福春的冰碗里的鸡头却是越嫩越好,不惜工本,煮出来是浅黄色,再配上鲜核桃仁、鲜杏仁、鲜榛子,底下用嫩荷叶一托,红是红,白是白,绿是绿,不要说吃了,看着就让人心畅神怡……”
炎炎夏日,他的话还没有说话,几个人已经开始流口水。
窦启泰忙道:“我去叫了四哥来。”
启字辈里,窦启俊行五,窦启泰行六,行四的是窦启光,窦玉昌的次子,邬善的表哥。
既然邬善请客,怎么能少得了他。
窦政昌去禀了太夫人。
毕氏白净丰腴的妇人,圆圆满脸,笑起来非常和善。
她有些担心。
二太夫人笑道:“不要紧,有芝哥儿跟着,又在真定县,不会有什么事的。”
窦启俊去年中了秀才。
毕氏心中微安。
二太夫人让管事安排了几个老实可靠的家丁陪着窦政昌等人去了景福春。
景福春的掌柜见是窦家的人,忙将最好的雅间让了出来,亲自在一旁介绍菜单,又有庞寄修插科打诨,气氛活跃的很。
上河鲜冰碗的时候邬善道:“我们明天去田庄看四妹妹吧/?”
雅间里的嘈杂戛然而止,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邬善目光闪了闪,疾声道:“这么热的天,听说崔姨奶奶的田庄上什么都有,我们借口去看四妹妹,到田庄去钓鱼、泅水、吃新鲜的荷叶饭……多有意思啊!总好过这样天天被关在家里。”
庞寄修的心砰砰乱跳,就听见窦德昌咧了嘴笑:“好放意!我们去崔姨奶奶那里泅水去。”
窦启光除了读书,哪里也不去。今天要不是邬善请客,他肯定不会来。
望着外头刺目的阳光,连他都心动了,何况是其他人。
“那就这么决定了。”窦启俊道,“你们谁去禀了太夫人,反正我是不能去说的,我去说,这事准黄。”
众人忍俊不禁。
“我也不能去说。”邬善道,“我母亲还要在窦家住好几天。”
“那我去说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