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把酒话桑麻-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了会子话,张老太爷留三人吃了午饭,下午就放了他们和宗伟宗民去花园子里玩,到底是同龄人,不一会儿就混的尽熟了,前面两个丫头,后面几个小厮跟着,五个人进了张府的后花园,博武和宗伟很快就拉着东跑西逛的说故事去了,大都是博武问宗伟回答,问题都很直白,例如这个是什么花,这个是做什么的院子,你们这里的水塘这么大,养没养鸭子类的,博文和蕙畹听了都不禁暗笑,这家伙指定是想起自己家的那几只鸭子了,宗民看蕙畹落在后面,遂伸手拉住她的手道:“你若是累了,就让丫头抱着你吧”蕙畹看了一眼他身边的丫头,是刚才侍墨的那个,不过看情景应该是他身边有些体面的大丫头,不知道为什么,蕙畹不禁想起了袭人和贾宝玉的那一段,想那两个人大概也是像张宗民和这个丫头差不多大小吧,想到此,不禁细细打量了一下张宗民。
  十二三岁的年纪,却已经初见帅哥雏形,修眉细目,眼睛虽不大,却是那种长形的凤眼,微微一眯,显得很有味道,身量虽然还没长成,但是也是细腰乍背匀称的很,穿着一件秋香□银线的春袍,拦腰系着一条同色的袍带,上面绣着精致的云纹,下摆处挂着荷包玉坠等配饰,完全就是一个钟鸣鼎食家的贵公子,扫过立于一侧的丫头,年龄看上去稍大些,十四五左右,腰肢轻软身材匀称,虽不似十分的出挑,眉梢眼角却自由一股妩媚风流,不知道这两个人之间是不是也有些事故呢。
  想到此,不禁偷偷笑了,宗民见蕙畹看着自己的大丫头嘿嘿笑,不禁也瞥眼看了眼自己的丫头纳闷的道:“蕙畹你笑什么呢”蕙畹回过神来忙摆摆手道:“没什么,这个姐姐长的真好看”宗民不禁莞尔道:“你将来长大了,想必比她更好看呢”博武听见跑过来道:“婉儿你穿着这身衣服叫蕙畹这个名字,可就一下就露馅了”博文和宗民兄弟一愣,才想起来是啊!过几日上学去,蕙畹这个名字可不成,宗民想了想道:“不若跟了博文博武的名字,就叫博惠便了”几人都说好,博文道:“那么从现在起。我们就要都这么称呼她,不然哪天不注意叫错了可不好”几人都点头同意,蕙畹也正式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博惠。进学前的一段时间,蕙畹博文博武就和宗民兄弟混的很熟了,熟络了以后,蕙畹发现,张家这两个男孩子和自己的两个哥哥,其实性格很像,大的宗民稳重成熟和博文很投契,小的宗伟活泼淘气和博武臭味相投,故很快就玩在了一起,大约蕙畹年龄实在太小,又是女孩子,除了自己的两个亲哥哥外,张宗民和宗伟也都尽力护着她,有两个顺眼的小正太做后台,蕙畹倒是对进学有了些底子。
  蕙畹毕竟是个现代的成年人,并不天真,她很清楚,即使得了这个机会,是自己和两个哥哥的造化,却也有可能是祸端,毕竟听宗民说过,那个平安王世子找的伴读虽不多,却都是有大来历的,除了张家兄弟,还有平安城知府的大公子,以及总督贺琠的两个儿子,即使对这里的官职不大明白,蕙畹也知道,知府已经算是不小的官了,何况封疆大吏总督呢。
  她还记得,电视剧里一般总督都是皇帝的嫡系近臣,如雍正朝的李卫,所以不用说,几个伴读里就数着自己家底子薄势力弱,所以凡事拉上宗民和宗伟,如果将来真有什么祸事,也有个可以搪塞的借口,所以蕙畹潜意识里去和两个张家的公子修好,不是攀高枝,而是为了防患于未然的自保,这也许就是成年人和孩子的最大区别,有些可悲,但是却是平安下去的保险。
  在说张家,虽然有了自己的新家,但是毕竟只能算小门小户的人家,吴贵到真是把好手,里里外外操持的很妥帖,刀省了刘氏许多的心,因为低位毕竟不同了,所以家里也不免要添些丫头小厮和粗使的婆子,因着刘氏是从穷里过来的,所以节俭惯了,和吴贵商量了,把张老太爷送来的四个小厮留下,选了两个机灵的跟着博文博武蕙畹去上学,剩下的两个一个给张云卿,一个给小叔做书童,几个丫头都退了回去。
  刘氏原是想留下一个伺候蕙畹的,谁知蕙畹坚持不要,说毕竟自己还小,没必要,刘氏索性把一个妥帖的婆子拨给她,想着等以后大些,再寻个如意的,蕙畹其实有自己的想法,大户人家的丫头,赶上老实本分的还罢了,赶上个有些野心的,就麻烦了,她可不想自己好好的家最后多出几个姨娘来搅和。
  她坚决反对一夫多妻,即使知道,在这里也许难以避免,但是最起码,她能把这种可能扼杀在摇篮里,其实她也清楚自己这是因噎废食,爹爹进入了官场以后,应酬总是也难免的,如果他真有这个心思,恐怕自己绞尽脑汁也阻挡不了,不过蕙畹会尽最大力量,来维系住自己这个温暖的家。
  所以张家除了四个小厮和几个粗使的婆子外,就是看门的孙伯,和一个马车夫,再有就是管事的吴贵,人不多,但是也是一笔不小的挑费,不过好在孩子们还小,而且过几日就要去平安王府上学,所以也尽够了,上学的东西没用刘氏操心,张老太爷让吴进传下话去,三个孩子的一概份例全部归在了他的名下,和张府两个嫡亲的少爷等同,一开始吴进还暗暗纳罕,后来过了几天才瞧明白了,老太爷这是打心眼里喜欢上了云卿的女公子了。
  不过这怨不得老太爷,就是自己私下里暗自讨度,那丫头也是个不凡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透着十分的稳妥大方,就是大家的千金小姐们也未必及的上,且书读的好,每每得到张老太爷的赞誉,这个并不容易,张老太爷可是个博览群书的老儒生,吴进觉得两个孙少爷就很难得了,尤其宗民少爷,行动做派颇肖其父,是个读书的材料,将来说不定,就是张家的又一个状元了。
  即使这样,也没见老太爷称赞过几回,旧年间,除夕凑趣做了一首工整的贺年词,也不过略略的点点头罢了,如今才几次面,就和自己说过几次了,说张家的博惠是个有大才的,博惠,不知道的还真不知道是谁,吴进也是听了宗民少爷的交代,说以后见了蕙畹小姐一律称呼博惠公子,这么着,弄得自己有时也忘记了,那个粉妆玉琢的小公子,原来是云卿家的三丫头了。

  剽窃卖弄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这是蕙畹踏进平安王府的第一感觉,和张府的婉约精致不同,这里气派大气,除了美丽之外,这座府宅还有一种皇家独特的威严,令走进这里的人不知不觉的会卑微下去,雕栏画栋,花木峥嵘,移山造水,这是一个比蕙畹见到过的还要奢华的皇家园林,具体几进也不知道,尽眼望去,回廊抱厦,楼阁亭台,粉墙假山一进进的重重叠叠,看不到边际。
  过了一进月洞门,就看见不远处有一个人工湖,比张家的要大很多,湖上有八角湖心亭,两侧有精致的朱红色木桥,轻风拂过岸边的垂柳,飘飘荡荡的好不美丽,管事的引着他们几个绕过侧面的假山,从西侧的回廊走了进去,不时可见成群的丫头婆子和小厮们来回穿梭,宗民和宗伟显见是来过几次的,和管事比较熟,管事的姓李,宗民悄悄告诉他们,这个李管事实际上是王府的二管家,大管家是王爷身边的周公公。
  蕙畹一听就明白周公公大概是个太监,这李管事颇有规矩,对蕙畹和她两个哥哥并没有表现出轻视的态度,也非常恭敬的见礼,蕙畹和两个哥哥也学着宗民宗伟客气了几句,毕竟宰相门人七品官,何况管家呢,那些极品的大员们见了也要给些体面的。
  李管事多年管理王府事务,可说是阅人无数,自信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今天进学,李管事当然知道谁家的公子回来陪着世子读书,别人还罢了,对于一个小小的府知事能攀上这个高枝,到令李管事纳罕,张云卿他是见过的,因着王爷经常和张老太爷有来往,所以见过几次,是个不会人情经济的读书人,因得了张老太爷的赏识,挑了个官,不成想,他的三个儿子都被挑了来做世子的伴读,这到有些奇了。
  李管家暗自打量这三个男孩,大的两个到还罢了,最小的这个倒是有些不同,年纪不大,听说只四岁,不过却生的极是眉清目秀的,这还不算什么,倒是她通身的气派,令李管家不得不把目光放在了她的身上,小门小户的孩子,第一次进来不说吓的哭闹,但也应该像她两个哥哥那样有些战战兢兢的吧,可是她愣是没有,一派从容,仿佛是来这里游览一般的自得,你道奇不奇。
  穿过左手厢房前的过道走进里面,一个庭院映入眼帘,庭院不小,在四方形的左下角安置了一个亭子,正好与右上角的水榭、廊棚、遥相呼应,院里引了活水进来,修成了一个小小的水塘,蕙畹猜和外面的湖水没准是相通的,低头看去,水里有数十条红锦鲤,摇头摆尾的嬉戏,穿过中间的通廊是一座两层小楼,抬头望去,青砖碧瓦之下,有一块烫金的牌匾,上书:“揽月楼”三个大字,两侧的廊柱上用了李白的两句诗做对联:“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字体虽有些稚嫩,但笔力遒劲,非常有风骨,宗民牵着蕙畹,见她看着上面的对联出神,不禁低声道:“这是当今圣上的墨宝”蕙畹一愣,左右看看这应该是个读书的所在吧,即不是正厅,也不是正堂,却能得御笔亲书,可见眷顾之重,他们一众人在外面抱厦间候着,李管家去里面通报,今天是第一次进学,蕙畹猜平安王应该是在的,所以才如此大的规矩,不一会儿,李管家出来叫他们进去,廊下伺候的小厮打起帘子,几人鱼贯走了进去。
  蕙畹用余光扫了一眼,是一间大殿,中间供着孔子像,殿角有几个体面的小厮恭立,侧面有一个木制楼梯蜿蜒而上,李管家道:“几位少爷请上楼,王爷世子和洪先生都在上面候着呢”宗民牵着蕙畹率先走了上去,一走上楼,首先就是眼前围着四扇屏风,上面是工笔的梅兰竹菊四君子,高雅而不俗,有个白面无须的中年男子,在哪里候着,一见他们就笑了道:“王爷和世子刚才还说呢,可就到了,来,跟着杂家来吧”公鸭桑音听着有些尖利,蕙畹想这位大概这就是王府的大管家那个周公公了吧,几人恭敬的走了进去,入目是明亮的光线和通敞的大殿,好个读书的所在,两侧的长窗如今都已经打了开来,清晨的朝阳直接透进了殿内,使得这里明亮而温暖,左右恭立着几个俏丽的小丫头,殿里氤氲着隐约而清新的香气,也分辨不出是个什么香型。
  周公公引着他们走到了东侧,东侧上首正中间放置了一个长案,后面是个宽大的太师椅,下面正中也放着一个长案和椅子,后面依次放置着几张小一些的桌椅,每个卓字上面都放置着文房四宝,中间的太师椅上坐着一个穿着月白袍子的男人,侧面和下首也站着许多人,蕙畹还没看清楚,宗民已经拉着她跪在了地上,参见王爷和世子以及那个洪师父。
  平安王杨奇和世子杨紫安,甚至一代大儒洪先生,以及几个陪读的公子们,都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了蕙畹,这也是没法子的事,皆因她年龄真的太小了,在几人中太显眼,杨奇微微抬手道:“起来吧”几人站起来,蕙畹略略抬头,才看清楚眼前的一众人,中间的男人会是平安王吗,至少蕙畹觉得不大像,风华霁月,高雅卓绝,虽然穿着蟒袍系着玉带,却没有位高权重的赫赫威严,显得非常平易近人,而且看起来身体不大好的样子,身侧立着一个十二三的男孩,束发金冠,穿着一件雨过天青色的袍子,上面绣着精致的云纹,腰下系着几个香袋玉佩类的玩器,眉清目秀,唇红齿白,比搏武还要俊秀些,眸光盯着自己,虽然充满好奇,但是也有些不经意的高傲。
  旁边有一个白胡子的老儒生,青衣儒袍尊重正派,下首有三个男孩,最大的一个大约十五六了吧,小的看着和搏武差不多,应该是另外的几个陪读吧,就是那个贺总督的公子和知府大人的少爷,不过那个最大的真的很不错,蕙畹不禁多看了他两眼,不是像周围几个稍嫌稚嫩的小正太,文雅俊秀中透出一股难得的英气,显得颇有男儿气概,杨奇冲着蕙畹招招手道:“你过来我瞧瞧,洪先生,他大概是你收的学生中最小的一个了吧”洪先生微微皱皱眉道:“是太小了些”周公公牵了蕙畹的手,带着她上了台阶,地面上都铺着厚厚的地毯,所以也走起路来也没有声息,站在平安王身前,蕙畹又微微躬身见礼,杨奇却拉过她的手仔细端详了片刻道:“真是个漂亮的孩子”说着冲洪先生笑了笑道:“你不要看他年纪小,张老太爷说她读的书可不少”洪先生本来听说有一个才四岁的来陪读就不大满意,毕竟他知道世子的程度,不能讲那些蒙学的东西,所以想着看看如果程度跟不上,就让他回家去念书,在自己这里也是白浪费了,现在看到蕙畹,虽说举止沉稳大气,但真的太小了些,恐还不到四岁吧,听说读过不少,洪先生也是不大相信的,遂起了难为她的念头,想着让她知难而退,于是看了蕙畹几眼道:“你都读过些什么书”蕙畹道:“读的都是些没大用的杂书,正经的四书五经并不曾通读”宗伟在下面忙道:“回王爷、先生,博蕙她厉害着呢,爷爷说她出口陈章呢”杨奇和洪先生不禁莞尔,洪先生又看了蕙畹一眼目光一闪道:“出口成章这到难得”说着四处看了看,右侧是自己住的竹园,对着门有千竿翠竹,不禁计上心来,缕缕自己的胡子道:“我来出一个对子你来对,若对上了,我就收了你,若对不上就回去蒙学里再读几年”蕙畹一愣心道还要考试,余光看了一眼后面的几个人,脸色都有些焦急,如今即使自己不想考也不能吧,遂恭敬的道:“请先生赐教”洪先生点点头,指了指侧面道:“你看我住在哪里,大门正好对着翠竹,我的上联就是:“门对千竿竹”蕙畹不禁笑了,心道这样的对子在现代不知道被演绎过多少回了,原来竟然是出自这位的口中吗,于是故作思考了下道:“我屋家藏万卷书“杨奇笑道:“好!对的好,对的即工整又雅致”洪先生一愣,没想到她真的能对出来,而且这么快,遂起了真正考究之心,势必要为难一下她,想到此,开口笑道:“可是明日我就命人把院里的竹子都砍下去一节,我的上联就改成‘门对千杆竹短’”后面的几个孩子和世子都不禁低声笑了,蕙畹也调皮的眨眨眼道:“那么我也添一个字,就是屋藏万卷书长”洪先生促狭的道:“那么后儿,我让下人把竹子连根都挖了,我的上联再添上一个字‘门对千竿竹短无’”蕙畹不禁笑了开口道:“那我也添上一个字,就对家藏万卷书长有”平安王杨奇哈!哈!哈!笑了起来,站起来拍拍洪先生道:“这会儿洪先生没词了吧,这个弟子虽然年纪小些,本王瞧着,倒是你这几个弟子里天分最高的也未可知”洪先生也笑了,伸手摸摸蕙畹的头道:“是个通透机灵的材料,没准将来真是朝廷的栋梁”杨奇笑了对蕙畹道:“你还不快拜些你师父,这是收了你了,本来先生和本王说了,不收十岁以下的学生的,你可是开了先例,将来蟾宫折桂金榜题名也指日可待啊”蕙畹急忙上前跪倒重新行礼,洪先生倒是坦然受了,后面的宗民宗伟和蕙畹的两个哥哥,互相看看,都不觉暗笑,宗伟凑近搏武的耳边道:“还金榜题名,我看这辈子,都没指望了”宗民瞪了他一眼,示意他闭嘴,回头看着蕙畹不禁也笑了,她的确很聪明,杨紫安歪头看了蕙畹几眼道:“父王,不如就把这副对联写了,让人贴在竹园里,岂不有趣”杨奇一想也对,周公公急忙一挥手,两个俏丽的丫头上前来铺好纸张,杨奇看了一眼蕙畹,蕙畹不禁一惊,心道这位王爷不是想让自己写吧,自己的字可是万万贴不出去的,杨奇看她露出害怕的眼神,不禁想起张老太爷说的话,这孩字若说有什么缺点,就是字练的不是很好,看来是真的,微微挑眉拿起笔饱蘸香墨,在纸上写下了两幅对联:“门对千竿竹,屋藏万卷书”平安王的字俊秀清雅,蕙畹觉得虽然看着比皇上的字要好看,却没有那股子君临天下的霸气,平安王写完了,抬头看着洪先生道:“洪先生,我让下人们篆刻的时候留下两个字的空处,等哪天让下人砍了竹子再添上短无两字可使得”洪先生和几个孩子都笑了起来,洪先生看了蕙畹一眼,满意的微微颔首。没几天几个孩子就基本熟了,贺总督的两个儿子,大的就是那个英气的男孩,叫贺伯之,十五岁,小的叫仲之和宗民博文还有平安王世子杨紫安一般大,知府的公子叫沈言鹏,和宗伟博武一边大。蕙畹理所当然最小。
  不知道杨紫安看上蕙畹那里了,从第一天起就对她颇为照顾,蕙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