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傻女励志记-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临分别时,几个人仍然觉得依依不舍,熙儿说,等房子盖好了,把姥姥姥爷家都接过去住些时候,大家这才觉着心中有了盼头,盼望着能多相处些时日。

    王大钶兄弟承诺先是要把手上的事情先忙完,盖房的师傅们安排好,就立马过来帮妹妹家盖房,到时候会提前请人捎信。

    牛车又是走了两天回到了家,此趟娘家之行了了不少王氏的心愿,这喜欢皱着的眉头也舒展开了,人也觉着精神了许多倍。

    看到娘家人的日子也是越过越好,王氏心里更是乐的笑开了花儿,人逢喜事精神爽。

    在王家这几日可把柏三柱给憋坏了,不是其他的,家里啥时候买地要盖房他都不知道,为此柏三柱一直感觉闷闷的,直到到了家,晚上睡觉前才忍不住问了王氏。

    王氏让他家里的这些事少管,只要不卖了全家就阿弥陀佛了,以后柏三柱就只需管种地,其他的都交给孩子们自己打理,这个家也让孩子们来当比较妥当。

    说的柏三柱哑口无言,想认真的反思自己到底哪里让王氏和孩子们反感。

    一家人出去了几日,门上还落了锁,这着实让前院的好奇,第二日一早,小孙氏就蹦?过来,跟王氏打探,他们三房全家这几日的行踪,王氏啥也没多说,就说了句回了趟娘家。

    这也足以让小孙氏惊讶的了,她是知道的,自从王氏嫁到柏家,统共就没回去过一次,照理说,大年初二出嫁的媳妇要回娘家拜年,可婆婆孙氏都是以王家太远了,当天没法来回为借口,不让王氏回。

    王氏的娘家人想女儿,大包小包的准备些东西来看望女儿,孙氏非但不热情还常不阴不阳的奚落王家。

    从那以后,王家人一气之下就再没登过门,这一晃都十年开外了。

    打听了这些消息,小孙氏觉的又有了嚼舌头的话,赶紧蹦到孙氏屋里去告状了。

    孙氏这一听可气的不行,越想越生气,这老三不是说家里就六十几两银子吗,都给了大芬,哪里还有银子走娘家亲戚的,定是藏了她儿子辛苦赚的银子做私房,不得了了,反了天了,看自己怎么教训她。

    很少去后院的孙氏,下了炕,穿了鞋子就往后院跑,在王氏门前站定,一脚踢开王氏家的门。

    双手叉在腰间,破口大骂:“王氏,你这下三滥的婆娘,谁给你权力藏私房的,那是我儿子辛苦赚的银子,你狗眼也不瞧瞧你那样儿,当年哪个天打雷劈的给我儿子介绍的这门亲啊,好端端的拿我儿子的银子去贴娘家,老娘我不给你点颜色瞧瞧你当开染坊。”

    骂罢,孙氏就要去扇刚闻声走出来的王氏,熙儿眼前手快,赶忙把她娘往旁边一拉,孙氏扇了个空,又想再去扇。

    熙儿厉声说道:“奶,叫你声奶,我先敬重你,我想问问,哪块银子是你儿子赚的?等你儿子回来你仔细问问,悄没声息的让你那宝贝闺女柏大芬把我家银子全给骗走了,我娘和我们还没找她算账呢,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事是不是你指使的,估摸着就是你让你闺女回来骗我家银子的吧!”

    熙儿的声音并不粗,但这说柏大芬骗银子的事儿足以让孙氏愣了神,小孙氏本来是卯足了劲儿看热闹的,一听这柏大芬骗银子的事儿,就赶忙缩回了自己屋里,一直到孙氏回屋了才敢贼头贼脑的探出头来,就是做贼心虚。

    “啥大芬来骗你家银子,你家就那几两银子谁瞧的上眼啊,那给我闺女救急还不够塞缝儿的呢,你再胡扯我就撕烂你的嘴。”孙氏恶狠狠的说道。

    王氏则急于保护闺女,赶忙把熙儿往身后拉,嘴上连讲“娘,下次不敢了,别跟小孩子计较,你大人大量。”

    “谁大人大量啊,娘,你跟谁道歉啊,应该是我们大人大量,我说的不对吗,就是柏大芬骗了我家的银子,不信去邻村问问,她家哪块欠了人银子啊,人家在自个儿家过的舒坦呢,不知道怎么吃喝的下去的,不怕被人吐沫淹死。”熙儿一边说道,一边狠狠的盯着孙氏。

    孙氏刚又准备扇,看熙儿的眼神透露出的狠劲儿,她又讪讪的放下了手,心想,这妮子咋变得怎么凶了,看她那眼神像是要把我吃了,哪块瞧出曾经的傻样儿,况且她说的那事也是古怪,难怪这几天去老姐妹家询问建树找小婆娘的事,人家老围着她问,大闺女到底得了娘家兄弟家多少银子,问的她莫名其妙,老姐妹还说这亲事估计在周围村子里不好找了,而且对其他孙子辈找媳妇也是不利的。

    不行,得去大闺女家问问清楚,孙氏又虚张声势了一番,扬言要柏老头给熙儿好看,才回了前院。

    王氏看孙氏离去,才放下了一颗一直悬着的心,轻责熙儿道:“你不该那样跟你奶讲话,她是长辈,咱不能做那越礼的事。”

    熙儿讲到:“娘啊,你清醒些,她哪里有长辈样,她这种人就是欺善怕恶,你呀就是被她拿捏惯了,她怎么不敢欺负大伯娘,她知道大伯娘不是个好相与的,娘啊,该硬气的时候就该硬气点,人是相互尊重的,不是因为她是长辈,就该来压制晚辈的,孝心虽不可少,可对这种人孝心可不能泛滥。”

    孙氏在熙儿这儿吃了败仗怎么甘心,到不是有多怕熙儿,关键这丫头说的大芬骗银子的说法,和老姐妹们拐弯抹角的打听来的事,以及村里人看她的眼光,都让她觉得浑身不舒服。

    她必须要搞清楚了,大女儿是不是做了那事,就是真的骗了老三家的银子也没事,怎么能不提前跟她商量着来呢,她到时候出面堵住老三的嘴,这下损了名声,长多少张嘴巴也圆不回来了,哎呀,大闺女啊真是太傻了。

    柏老头一向很要面子,加上家里条件在村里那是上数的,大儿子又在镇子上有铺子,孙子又是童生,即将要考秀才,更觉得各方面高了村里人一等。

    这有损柏家声誉的事儿,柏老头肯定是不肯做的。

    孙氏想来想去还是想去大闺女家问问,那事到底是真是假。

    还好,柏大芬家就在邻村,直接走过去就成,孙氏本来打算把小孙氏带着的,可转眼一想,万一女儿真是骗了银子,在小孙氏面前会觉着抬不起头,想来想去还是自己独自去问问比较妥当。

    当孙氏走到女儿家时,柏大芬正在炕上呼呼大睡,哪像前两天回家要银子的样儿,梅儿在另一边绣着帕子,承安自己个在炕上咿咿呀呀的爬来爬去。

    这梅儿不是好好的在家吗,难道那事解决了。

    带着疑惑,孙氏摇醒了柏大芬,柏大芬睁开惺忪的眼睛,刚准备骂一骂打扰她睡觉的人。

    一看是她娘孙氏,一下子睡意全没,惊得坐了起来。刚想说话,孙氏让梅儿把承安带出去玩,她有事要跟柏大芬说。

    梅儿吃力的把肉呼呼的承安抱出去了。

    “你跟娘说实话,前些天你说黄涂欠人银子的事,是不是真的?”孙氏问道。

    “娘啊,说了您老可别打我,那事吧不是真的,黄涂那么机灵的,哪会做那事啊,你们不是说我三哥发财了吗,我又不能直接去偷,所以我们夫妻两个才想了这么个法子,不过就当是我三哥送了份厚礼给妹妹。”柏大芬笑嘻嘻的说道。

    “你这丫头,咋先不跟娘打声招呼,娘还能不偏心你?讹了你三哥六十几两,你爹又贴你十两,加起来也七十多两了。”孙氏算算说道。

    “娘啊,我要跟你说了,万一露馅儿了呢,我不装的像点,你们配合的那么好,哪里能弄到三哥的银子啊。”柏大芬道。

    娘儿两个又说了一通,孙氏知道了老二家也分得了一半儿银子,气的孙氏直喊小孙氏嘴太紧,太抠,得了银子也没肯跟她说,继而又感慨了一番,毕竟不是自己亲生的呀!

    糯米求各位亲的推荐票和收藏!^^^^^^^嘻嘻,糯米才有更大的动力,拜谢!
第三十二章 置办田地
    熙儿几次出门,每每遇到村子里的人,她基本都不认识,可别人认识她呀。

    一个对另一个招呼着喊道:快来看那,那就是柏三柱家那个傻闺女,现在人家奇迹般的好了,而且听说是相当伶俐,哪里看出以前是个傻子啊,现在一看那,还是个美人胚子呢。

    村里有些学问的人就说了:大智若愚啊,其实他家的傻闺女是个绝顶聪明的,以前只是被蒙了心智。

    熙儿那天独自去了要盖房子的那块地里,想仔细规划一下房子盖几间,怎么个盖法。

    刚巧对面迎来了一个妇人,“哟,这不是柏老三家的傻。。哦,不对三丫头吗,这一个人是要去干啥呀。”

    熙儿觉得对面的妇人似曾见过,后来仔细一想,那不是跟王氏在河边洗衣裳碰到的妇人吗,当时四儿还说她是里正家的侄女,特喜欢嚼舌根的。

    “卫婶子啊,你这是去哪里刚回来?”熙儿问道。

    “这不,我家那小子嚷着要吃肉,我去胡屠夫的肉摊儿上割了一些,哎,我问你,听说你家大姑姑骗了兄弟的银子,有没这话?”卫氏本就喜欢说是非,这一见到熙儿哪能不赶紧打听一番呢。

    熙儿转眼一想,这跟柏大芬要不回银子,还不信口水淹不死她,看她以后还有没脸回娘家。

    “是啊卫婶子,我大姑把我家银子都骗光了,这日子啊都没法过下去了,亏得我娘的娘家哥哥们支持了些,要不我都要到婶子家要饭去了。”熙儿装成一副无奈的样子说道。

    “哟,你就是到我家门上吃去,我还怕你把我吃穷了不成,来今儿个就去婶子家吃肉去。”卫氏作势就要装着拉熙儿一道走。

    “多谢卫婶子好意了,我还要去有些事,婶子赶紧回家吧,要不弟弟该等急了。”熙儿催着卫氏赶紧走。

    这正合卫氏的意,八卦打听到了,又有了出去嚼舌根的谈资,这不过客气一番,量她也不是不自觉的,也不会当真跟自个儿回去吃肉,想到这些,卫氏也没再客气,高兴的拎着肉回家了。

    熙儿摇头,心想这样的人以后还是少打些交道为好,做到不远不近,把握好尺度。

    熙儿仔细的看了一下自家准备盖房的地,心中有了些打算,地是很大,如若都能起了围墙围起来才是安全,不过这大地盘,如若都围起来着实需要不少的砖块,那也是要大笔银子砸进去的。

    除了现在家里这么些人住的房间外,还得预留一些客房。两个哥哥和弟弟以后还得结婚,地块得预留着,以后都得盖起来。

    家里现下没地,一些稀奇的种子得做实验田,种果树,腌菜加工作坊,还得养鸡,盖鸡舍,养几头猪,除了卖的猪外,过年得杀了自己家吃,等等,熙儿都想把功能区先预留好。

    想到银子,喜瑞酒楼的菜方子需要送几个过去了,回去后还得仔细想一想。

    说到吃食方子,熙儿一直再想去山边走走瞧瞧,看看现下还有啥可以采来赚钱的,可山边还是有轩德堂的把守,不会轻易放人上山。

    这抓复辟分子也是有好些日子了,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有个结果。

    好几拨轩德堂的人已经上山搜索了,山上的情况根本无法想象,如果那些人躲到深山里也是不那么容易找到的,山上这个季节食物也不匮乏,也不愁饿死,只要找个地方躲着,躲上几个月都不成问题。

    这可着实让朝廷的人犯了难,这撤又不能撤,总要抓到才行,守着吧看守的人数还不能太少。

    熙儿也烦不了这些,也不是她们这些老百姓能烦的事儿,还是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要紧。

    山边的空地上,扎了不少的棚子,供给搜山的休息的,但无论如何,不光是熙儿,很多村民都感觉到了很多的不便,还要时刻提防着安危问题。

    熙儿前世虽然没啥条件去大酒楼饭店吃饭,但是超级喜欢研究些菜谱,也尝试把些大菜变成家常的做法。

    这次熙儿准备了两样,一样是秘制肉,就是红烧肉,这红烧肉虽说人人会烧,但是真正烧的好吃,还是需要番功夫的,达到入口即化,肥而不腻也是需要掌握好技巧的。

    一样则是翡翠白玉羹,这翡翠就是青菜,白玉可是需要费些耐心的,首先需要选择刺少肉厚的草鱼,去皮去骨,这道菜讲究的剁功,做成丸子,加上菌菇磨成的粉末烧成的汤羹。

    这两样菜在前世,熙儿可是好好的琢磨,练过手的。但是做这两道菜还是需要先手把手的教厨子一遍的,领悟力高的厨子练过几次就能熟练上手,领悟力较低的则做出来的味道会相差十万八千里。

    这两个方子交给宋掌柜时,宋掌柜高兴的很,“你再不来,我就准备去你村里请你去了。”

    喜瑞酒楼已经完全装饰一新了,两间的铺子已经打通了,楼上也做了雅座隔间,俨然一家有档次的酒楼。

    熙儿先找了掌勺的大厨,才费了不少时间教完,毕竟是当家大厨,很快便上手了。

    不用说,做完试吃的评价一如既往的很高,宋掌柜嘴都笑的合不拢了,自己慧眼识珠,遇到了这位小贵人,酒楼的业绩节节高涨,宋掌柜的荷包也鼓了很多,东家根据业绩分了厚厚的红包,另又开了家分店,也是由宋掌柜直接打理。

    两百两的银票又入了熙儿的口袋,店里的伙计羡慕的口水都要掉下来了,啧啧称奇,才这么点年纪的小姑娘,脑子里怎么能想到那么好吃的吃食方子的呢,也难怪掌柜的把她当成座上宾。

    除了这买菜的银票,宋掌柜又给了三十两银子的定金,继续定了辣椒酱,只要分期分批的送到即可,并配送了辣椒坛子,派了牛车送了熙儿回了柏家。

    熙儿心想,等盖好房子搬家后,你们才能真正看到我娘的手艺,现在不过是小试拳脚,以后自家种些辣椒,再加工成辣椒酱,光这一项每年的收入就不少啊。看来家里得先置办些地,有今天的这些银子买几亩地够够的了。

    对于自己脑子里不断涌现的发财致富的路子,熙儿越来越佩服自己了,很是有成就感。

    当天熙儿赶回了家,叫上了大哥又返回了镇上,直接去了牙行,说了自己的要求,又去了老合作的铺子,定了更大数量的辣椒,一看来了大单子,老板的眼睛笑弯了腰,现在熙儿俨然已经成了他家铺子的大客户了,因此伺候的更殷勤,更周到了。

    这边熙儿在悄没声息的设计着发财的路子,那边两个舅舅也托人送来了消息,十日后,舅舅们先到她家,看看地,要建多大的房子,先要准备建房子的材料,准备完后,就可以择吉日开建了。

    自从银子被骗后,柏大芬就再没回过娘家,小孙氏也没之前那么蹦?,有时候似乎都是刻意避开王氏走。

    柏老头最近脸一直阴阴的,关于柏大芬回娘家骗兄弟银子的事已经传到了他耳朵里。

    做为柏大芬的爹,柏老头怎么也不能够相信大闺女上次回来是骗自家银子的。

    这名声传的柏老头的老脸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做为柏家的当家人,掌舵者,家里发生了这样有辱家门的事,他竟然被蒙在鼓里,任由别的不如他的人在背后耻笑柏家,耻笑他。

    他忍了几天,终于想来想去,他必须知道事实,如果外面是误传,他怎么地也要想法子挽回柏家的声誉。

    那天,他没一如既往的去地里忙活,他要问问孙氏,到底是怎么回事。

    孙氏知道瞒不过了,只得避重就轻,轻描淡写的说了。

    哪知柏老头勃然大怒,让孙氏立马去把银子要回来,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不说往娘家拿回银子,反而把银子往外拿,这不是吃里爬外吗。

    孙氏没想到柏老头会发这样大的火,她觉着自己女儿拿了也没啥,反正都是自家女儿,也没到别人的口袋。

    等柏老头稍稍冷静下来,孙氏眼珠一转,人家说打蛇打七寸,拿人要拿短,这柏老头并不是真的心疼老三家银子没了,而是这银子要给也只能给大儿子或二儿子,女儿毕竟是别人家的人了。

    孙氏告诉柏老头,女儿拿银子也只拿了一半儿,另一半儿给了老二,老二家的儿子多,这三十多两给他合适。

    这柏老头才稍稍平静下来,老三共计拿出了六十多两,自己还拿了十两呢,看来,这老三还是很会赚银子的,辛亏当时没给老三分地,要不其他两个儿子不亏大了吗,既然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