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道士下山-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即便再后悔,已经为时已晚。

    有的事情,即便今日不发生,那也会明日发生,即便明日不发生,那也会后日发生。

    既然是注定要发生的事情,那早一日,晚一日,其实又有何种区别呢?

    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无法逃避的,它终究逃避不了。

    这些年,二师兄对我的情谊,我若说自己不知,那绝迹是睁眼说瞎话。

    “你真喜欢我么?”我心思飞转,开口问道。

    “都这么多年了,难道你当真一丝都感觉不到么?”二师兄没有正面回答提问,而是反问道。

    看着他眼里那份认真的神色,我表现出了几分疑惑:“既然你喜欢我,那为何从未亲口跟我表白过呢?”

    二师兄脸色霎时大变,神情分外复杂,“我表白过,许久许久之前就表白过,比他们三个任何一个都要早,只不过,你不记得了。”

    我脱口而出:“如此重要的事,我岂能忘记?你莫不是在讹我呢?”

    二师兄看着我,沉默不语,仿佛想说什么,但又欲言而止。

    见此,我朝窗外看了几眼,“二师兄,我想回老家一趟。”

    出奇的是,二师兄一句多余的话语都未问,“那我陪你去,我顺便也回趟家。”

    二师兄的老家在长安,确乎正好顺路。

    天宝十二年十月十九,阴,有大风。

    老头子对于我要回老家之事,显得有那么一丝丝的诧异,“你老家不是已经没有什么亲人了吗?”

    我如实答道:“那我也想回去,这么多年了,我想回父母坟头上几柱香。”

    四岁起便跟着老头子,直到今年,已有十八载未曾回过老家一趟。

    老头子仿佛深思了片刻,答道:“既然你想回去,那就回去吧。不过,你心口的毛病怎么办?”

    我讶然道:“您早就知晓了。”

    老头子道:“怎么可能会不知晓呢?这几粒药拿着,是刚炼出来的。”说着舒展开手掌,手心里,赫然有六粒丹药。

    我咧嘴一笑,道:“不必了,谢谢您老的好意。您的丹药,兴许是好,但却对你徒儿我不管用。”

    出门之后,二师兄问我:“你走,也不告诉他们一声?”

    我道:“灵玉知晓之后,绝迹会跟着前来,三师兄要在观里帮师父打理事务,不想麻烦他。”

    二师兄问:“那他呢?”

    不提名字,但我们彼此心知肚明:“听闻青烟的伤口感染了,他要照顾。”

    二师兄闻言,默不作声了。

    过了半晌,我问他:“青烟的事,你为何不问我,是有心的还是无意的?”

    二师兄答道:“我信你。”

    我抬眼,问他:“若我当真是有意呢?”

    他道:“那我也信你。”神情十足认真。

    我随口道:“你是傻瓜么,我说什么,做什么,你都信?”

    二师兄答道:“对,一点没错。”

    突然之间,说不出一句话来。
085:林巧娘(一)
    二师兄问我“你老家不是在雍州吗,为何我们要往南走?”

    我道:“往南也可以到啊,绕大唐大半圈也不错,顺道能欣赏欣赏各地的风土人情。”

    二师兄叹息了一声,道:“你还要逃避到什么时候?”

    我赶忙转移话题,“二师兄,今日天气着实不错哈,风和日丽的。”

    天宝十二年十月二十二,晴。

    此番路程走地极快,短短时日就到了余杭。

    余杭位于大运河的最南端,风景秀丽、经济繁荣,汇聚了无数江南才子和商贾富翁。

    世人都在歌颂余杭的美丽和繁华,但又有几人知晓,在这片土地上,埋葬了多少亡灵。

    从一片泥泞之地经过时,无心感慨了一句,“好好的一片湖,着实可惜了!”

    二师兄抬眼看去,答道:“再过数十年,会有一个叫白居易的诗人把这里建造成一片秀丽清雅的湖光山色,给它取名为西湖,而且后人们还会争相作诗来歌颂这里。”

    我惊叹道:“二师兄,你连预知术都学会了。”

    蓦然记起,自己十五六岁那年,在余杭曾经捉过一只恶鬼。这么多年过去,也不晓得那一家人如今过得怎么样。

    正想之际,一位五六十岁的老者走到我和二师兄面前,将我们仔细打量了好几眼,喜道:“您二位,可是紫竹子道长和华阳子道长?”

    我答道:“正是。”

    认真一看,发觉这老者颇有几分面熟,但一时又记不起来何时何地见过。

    老者道:“老朽是陈公啊!七年前,您两位来我府上捉过鬼!”

    我顿时恍然大悟,同时也感叹世间的事当真神奇莫测,正想他们一家人时,他恰好就出现了。

    看来,冥冥之中注定我们与陈公的缘分还未完结。

    这时,陈公又说道:“老朽正想去茅山请二位呢,老朽家里又闹鬼了,您二位可谓是老朽的及时雨呐!”

    陈公与我们的缘分,不止没有完结,反而还有了更进一步的变化。

    大约八年前,陈公的府上出了一只恶鬼,搅地是整个陈府不得安宁。

    那是一只女鬼,还是一只十七八岁的年轻女鬼,道行并不高强,可恒心和耐心却实属一流。

    不知为何,老头子当时下了命令,不让我和二师兄将那女鬼杀死,只能活捉。

    从未见过如此磨叽和难缠之人,更别说是鬼,为了对付她,我和二师兄当时足足花了将近半月的功夫,最后才将她给活捉。

    万幸没有将她打死,最后一问才知晓,那只女鬼,原来也是个可怜之鬼。

    这次的,又不知是何鬼呢?

    我冲陈公道:“那边走便说吧。”

    陈公随即在前带路,道:“这事是发生在老朽儿子陈宝身上的,老朽这就向二位道长一一道来。”

    陈公祖上薄有基业,虽不算余杭的大富豪,但也算家财万贯,几代先人,极负盛名。

    陈公做绸缎生意,在余杭一带,口碑也一直颇佳。

    虽则有万贯家财,可陈公膝下惟有一子,年约二十有一,唤名陈宝,对其视若掌上明珠一般宠爱。

    陈宝的心思,不像陈公在生意上,反而喜爱读书,但并非热忱于功名,只是兴趣而已。

    一夜,陈宝正像往常一般温书,一位女子掀开帘子走了进来。

    那位女子,年约双十年华,削肩细腰、弱柳扶风,婀娜多姿。

    陈宝见着有人进门,抬眼查看,发觉自己并不认识眼前的女子,但见她长得温婉美丽,身上所穿戴之物,并非寻常百姓所有,知晓不是贼匪,便松了一口气。

    那女子进门之后,迈着莲步缓缓来到陈宝身边,朱唇轻启,“如此冷清的深夜里,公子一人独自在此,不觉得寂寞吗?”

    陈宝见那女子言语大胆,一时想起了昔年自己家中闹鬼一事,心下怀疑这女子并非是人,而是鬼物,但没做声,强装镇静,问她:“敢问姑娘是何人?”

    那女子嫣然一笑,道:“奴家林巧娘,家离陈府并不远,公子一心读圣贤书,足不出户,想来并未见过奴家。”

    说着素手执起陈宝手中的书,念出几句来,还逐一分析,言语无不风雅。

    陈宝见识之后,被她的才华所吸引,甚是动心。

    陈宝素日所见的女子,也不算少,可自觉无一人像林巧娘这般风雅有趣。

    破晓之前,林巧娘缓身离去,极为依依不舍。

    陈宝也是依依不舍,还相邀林巧娘再续。

    后来几日,林巧娘每日那个时分都会出现,每次都与陈宝一同看书,一同探讨。

    陈宝对她,由欣赏,逐渐变成喜爱,再由喜爱,变为爱慕。

    约有半月之余,陈宝与林巧娘两相交好。

    事毕,林巧娘倚在陈宝怀里,娇声道:“我乃处子之身,现已将身心悉数交给郎君,我知郎君对我身份有所怀疑,您若真心待我,以后请不要再提这个话题,巧娘有难言之隐,待日后时机成熟,必将对郎君一一道来。”

    陈宝早已笃定她是鬼物,但并未挑明,反而宽了她的心,“不必忧虑,你是何种身份,于我而言,并不重要。”

    说实话,陈宝也曾介怀,思虑了几日,其实才得出这个答案。

    林巧娘闻言,面上一喜,将陈宝搂抱地更紧。

    林巧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和陈宝可谓是志同道合,惺惺相惜,两人的关系,如胶似漆,恨不得时刻都不分离。

    陈府家大业大,奴仆众多,时日一久,不免被人发觉。

    陈夫人早年被恶鬼缠身,受过鬼的惊吓,如今知晓林巧娘的事后,认定她非妖即鬼,告诫儿子和她断绝往来。

    陈公虽不像陈夫人那般反应激烈,但也劝说儿子和林巧娘分开。

    陈宝也曾想过顺应父母之命和林巧娘断绝往来,毕竟人鬼殊途,可最终还是狠不下心来,更是对林巧娘留恋万分,因而继续和她交好。

    陈公和陈夫人见此情景,除了恨铁不成钢之外,请了余杭最好的道士回来做法。

    那位道士,也看出了是有鬼在作祟,法也做了,可鬼愣是半只都没捉到,最后走出大门时,无端撞在门梁上,躺了十几日才下床,以后无论陈公再请,说什么也不肯前来。

    林巧娘虽赶走了道士,但一心认定此事和陈宝有拖不了的干系,晚上哭哭啼啼,对陈宝哭诉道:“郎君,你对我有二心。”

    陈宝大喊冤枉:“我待你真心一片,若不然也不会忤逆父母之意,成了不孝之人。家中已经给我接连说了好几门亲事,可被我都一一拒绝,如今已然知晓你的身份,可我并不介意。”

    林巧娘听后破涕为笑,道:“不瞒郎君,妾生前乃隋炀帝宫中一名宫女,后来亲眼看见炀帝兽心大发,将自己的亲生妹妹琼花公主玷污,被宫中的几名公公追杀时,不慎掉进荷花池淹死。”

    林巧娘后来又讲述了一些萧皇后和宫中的事迹,有条有理,不像虚假,陈宝便全然信了。

    林巧娘当时讲述地极为轻描淡写,后来陈宝才知晓了详细的事由。

    原来,林巧娘并非普通人家的女儿,而是官宦家的千金小姐,她的父亲,乃是隋炀帝时期的余杭知府。

    林巧娘十四周岁那年,被选为贡女,入了皇宫。

    依她的出身和相貌品行,原本进宫之后,起码会被封个才人之类。

    不知该说天公不作巧,还是她福大命大,隋炀帝的皇后萧皇后见她机灵聪慧,在她入宫的第三日,便将她调遣过来作为近身侍女。

    隋炀帝在太子时期,对萧皇后宠爱非凡,但后来因为宣华夫人的缘故,对萧皇后日渐疏离。

    宣华夫人是隋炀帝的老子隋文帝的嫔妃,杨广对他老子的嫔妃有了觊觎之心以后,萧皇后作为他的太子妃,自然要规劝他。

    时日一久,杨广渐渐对萧皇后不厌其烦。

    坊间野史传闻,隋文帝杨坚并未暴毙身亡,而是被自己的儿子杨广给害死,至于原因,则是因为宣华夫人。

    姑且不论此说法的真实与否,值得一提的是,杨广继承皇位之后,给宣华夫人专门修建了一座宫殿,用以安置宣华夫人。

    此种龌龊之事,令萧皇后脸上蒙羞,时常在杨广面前提起,越提,杨广对萧皇后对厌恶,以致于,萧皇后虽有后位,实则相当于已经被打入了冷宫。

    正是因此,林巧娘虽姿容出众,文采也出众,却一直幸免于隋炀帝的宠幸。

    不过,萧皇后待林巧娘极好,不把她当宫女,反而当姐妹一般。

    隋炀帝杨广虽则荒淫无耻,但据闻,他的相貌极为俊美,可谓是千古帝王中的第一美男子。

    林巧娘进宫之前,对这位美男子原本还抱着几分希望,待进宫之后,渐渐对这位皇帝的声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这一了解,对萧皇后生出几分感恩来,也庆幸自己免遭虎口。

    萧皇后毕竟是皇后,隋炀帝再对她冷落,但在每年的节日期间,还是会象征性地前来看她。

    林巧娘有门绝活,化妆技术极高,某种程度来说,甚至堪称易容高手。

    隋炀帝每每前来之时,林巧娘便会在自己的脸上加工一番,假扮成丑八怪的模样。
086:林巧娘(二)
    五年下来,隋炀帝还当真没有察觉出后宫还有林巧娘这号美女。

    有一日夜晚时分,林巧娘从御膳房替萧皇后拿糕点回来,路过御花园一处假山的时候,听到假山后面传来一阵女子的哭声,便轻步走上前去。

    待顺着声音的来源,林巧娘第一眼看到的,并不是女子,而是一位男子,而是皇帝杨广。

    杨广侧身而立,地上还坐着一位女子,衣衫有些不整,哭哭啼啼,模样十分凄楚。

    林巧娘细细一看,才发觉那女子原是琼花公主。

    这时,忽听杨广的声音响起,“皇妹,放心,皇兄以后一定会好好待你的。”

    琼花公主哭地愈发凶猛,指责道:“宣华夫人也就罢了,陛下您竟然连自己的亲妹妹都染指。”说着起身朝假山撞去,不料被杨广给拦住,兄妹两人接着便纠缠起来。

    林巧娘早已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呆,呆若木鸡。

    杨广近身的两名小太监,发现了林巧娘,大喊几声,朝她所在的方向追来。

    林巧娘见自己被发现,急忙逃跑。她在前跑,两名太监在后追。

    许是夜黑,又许是林巧娘跑地太急,路过一片荷花池的时候,一不小心滑落了下去。

    林巧娘懂水性,虽不精通,但保命足矣。

    两名太监见林巧娘爬上了岸,一不做、二不休,将其直接按在水里淹死。

    林巧娘这一横死,怨念极强,成了孤魂野鬼,魂魄四处飘荡。但心中一直惦念着爹娘,于是便一路飘荡回了余杭。

    地藏王菩萨漏了蓝羽能说得过去,可让林巧娘这只野鬼也成了漏网之鱼,这点,令人着实诧异。

    林巧娘在余杭游荡了百年,在这百年期间,她大多时间居住在城西的一处废宅里,鲜少与凡人有所纠葛。

    数月之前,陈宝和三位旧友去城西踏青赏花,天突然下起了暴雨,四人便找寻避雨的地方,来到林巧娘所在的那处废宅。

    说来实属天意,那一场暴雨,足足下了一天一夜,四人无奈,只得在废宅歇脚。

    闲来无事,四人便吟诗作对,讨论国计民生的大小事。

    林巧娘原本见着外人闯入自己的地盘,心有几分不悦,想吓唬吓唬这四个男人,殊不料,听了几句,生出几分兴趣来,便轻轻一跃,到房梁之上。

    林巧娘待字闺中时,极为喜爱读书,更是时常与教书先生辩论,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以至于,被那些先生当做另类和奇葩,不敢再教授。

    原本只是无心一听,殊不料,被陈宝的言谈举止给深深吸引,愣是转移不开目光。

    百年间,余杭的那些才子们,她也曾见识过,可自觉从未见过像陈宝这般与众不同的男子。

    陈宝四人交谈了一天一夜,林巧娘则坐在房梁之上听了一天一夜。

    正是这短短的一天一夜,使得林巧娘倾慕与陈宝的才华,对他有了爱慕之情。

    雨停之后,陈宝四人便离去了。

    陈宝走后,林巧娘对他日思夜想,渐渐察觉到自己是患了相思之症,于是便找机会接近陈宝,并且和陈宝有了两相交好之事。

    再论陈公这头,陈公夫妇后来又请了别的道士前来做法,但都无济于事。

    这头鬼没捉到,那头自己的儿子一连在推脱亲事,陈公夫妇可谓是苦不堪言,屡次劝导,但陈宝皆不听。表面上就装出应允儿子和林巧娘来往,私下暗暗想其他办法。

    陈公讲述完毕之后,我们已经来到陈府,适逢天也黑了下来。

    八年的时光不见,陈府的装饰,比八年前还要气派,由此证明陈公这几年收入颇丰。

    陈公命格不差,有财神的庇护,只要稍做努力,即便没有祖上的基业,也能家财万贯。

    我问陈公:“令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