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果蔬青恋-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夫人听了,浑身说不出的熨帖。
ps: ; ;最后一天了,看在原野更新勤奋的份上,咱把新书粉红位置往前挪几名好么?另,每一章的标题太难拟了,以后我就不限字数,随便拟了。
第080章 如此自恋(二更)
黄观随即笑着道:“正有件事要跟娘说。先前娘身子还不大好,不敢让娘劳累了。”
就把小葱帮他治伤的事说了,意思请母亲去面谢人家。
黄夫人见儿子忽然脸红了,声音也温柔下来,把那张姑娘夸了又夸,不禁警惕。
她不动声色地细问了当时的情况,然后笑道:“这是应该的。娘明儿就去谢她。”
黄观听了大喜。
他先前很怕母亲又犯脾气,是以帮小葱说了些好话,果然就劝动了母亲。高兴之余,越发觉得自己有些男儿担当的样子了。
他这高兴的模样落在黄夫人眼里,又是一番思量。
于是,隔日小葱就在济世堂见到了黄夫人,还一脸笑容地请她诊脉。
小葱心内诧异无比:这人不是看不上她的医术么?一直让陈老大夫给下方,连大师兄都靠边站,咋忽然又找来了?
不管咋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放低了身段,那她自然也要客气些。
她便笑道:“并非晚辈不肯帮夫人诊脉。夫人一直延用陈老大夫开的方子,且又很有成效,不妨继续请他诊脉,这样才妥当。大夫换来换去的于病人无益。”
黄夫人听了,点头笑道:“如此,我就听姑娘的。说起来,今日来此也不是为了复诊,是特地来感谢姑娘的。”
小葱奇怪地问道:“夫人这话晚辈不明白。”
黄夫人就将黄观的事说了,又说自己是黄观的母亲。
小葱这才明白,忙谦逊一番,无非是救人伤痛乃大夫本分,夫人不必挂心云云。
黄夫人见她应答得体,暗自点头,因笑道:“姑娘虽如此说,我们也不能不当回事,况且观儿伤的又是那个地方。让姑娘受委屈了。姑娘放心,黄家乃是诗礼人家,绝不会薄待了姑娘。敢问姑娘家中都还有些什么人?”
小葱听这话不对,心中警惕,可她到底年幼,又生长在乡村。哪经历过这些事,故而猜不透黄夫人的意图。
但她一向机灵,且不答黄夫人的问话,却言道:“瞧夫人说的,晚辈都说了。救治伤患乃医者本分,夫人大可不必如此。那样情形下,不管是谁受伤。晚辈都会出手相救的。说句笑话:别说是个人了,就是条狗,是只猫,是头牛,若是摔断了腿,晚辈也会帮着诊治包扎的。晚辈在家就常干这样事。咱们农家的猫、狗、牛啥的,那都是能当大用的。”
两人说话,秦淼一直在旁听着。这时插言道:“我小葱师姐最是心善了。夫人不用客气。再说,黄公子已经送了银票来,给医学院捐了两千两银子呢。”
小葱听了。急忙叫道:“就是!说句不好听的话,黄公子捐了这银子,也算偿了晚辈的恩情。算是两清了。夫人真不用再说谢字了。”
黄夫人听小葱把她儿子跟猫、狗、牛相提并论,禁不住嘴角一个劲的抖动,又听说捐了银子,算是两清了,更觉粗俗。
她强撑着笑脸点头,心里想道:“小女孩子天真烂漫,说话直来直去的,也不算有心,况且她出身农家,教养自然差了些,倒不好挑剔她。少不得将就忍耐些,等将来再慢慢教导。幸而为人纯善,这个也算难得了。”
好一番忍耐后,才定下心,慢慢地问她家中情形。
不料,问来问去也没问出什么来,小葱总是东扯西拉,一拐就把话拐远了。
黄夫人不由得重新审视这丫头,见她眼神灵动,浅笑嫣然,虽面带稚气,却言语不漏半点消息,心下不知是喜是忧。
挨坐了一会,就起身告辞了。
待她走后,秦淼笑道:“这人专找师姐闲聊来了?问那许多话儿。”
小葱则若有所思:果然,她还是见识浅薄了,这外面人还真难琢磨。
若说这夫人没啥心思,单就是来道谢的,她是死也不信的。
嗯,等哪天回去把这事问娘。
不等她回家问娘,郑氏倒派人来接她了。
因为黄夫人从济世堂回去后,就派了一个老嬷嬷带了些果盒并几样表礼去拜访张家。
张家二院正房厅堂里,郑氏看着面前的老嬷嬷,说是来感谢张姑娘救了她家少爷,然神情自尊矜持,客气中带着疏离,应酬十分得体,挑不出半点错来,一派官方会晤的模样。
郑氏陪坐了一会,心里疑惑:对方感谢的话儿说了好几遍,自己也谦逊了好几遍,把医者父母心念了又念,只不知这人的来意为何。
她漫不经心地将目光投向院子,娃们都上学去了,这院里少了他们的吵闹声,她倒不习惯了。
将目光收回,看向对面的客人,难不成她等自己开口挽留,要在这吃晌午饭?
她被自己这念头逗笑了,急忙低头。
正想着,忽听老嬷嬷说道:“要说下塘集这地方,山水美,百姓也淳朴,怪道老宰相要在这里办书院。我们老爷早就要送少爷来书院进学的,是少爷自己说要取了秀才功名才来,才晚了些。”
郑氏点头,笑道:“你家少爷是个有志气的。听说来这青山书院谈讲论学的最低也是个秀才。”
老嬷嬷笑道:“可不是么。前一阵子,好些人家上门来提亲,都是些书香世家,我们老爷见少爷一心扑在书上,便说再等等看。不过,心里大概选准了人家,过一二年,就要定下了。”
不知为何,听了这话,郑氏心里隐隐松了口气,遂附和道:“你家少爷少年俊彦,自是许多人上门求的。”
老嬷嬷点头,又道:“有一房是妾室。不过夫人该知道我们这样人家的规矩:嫡妻不进门,万没有先纳妾的道理,只好先搁下了。”
郑氏面上淡笑着,只点点头,鼻子里应一声,不置可否。
她糊涂了:这人跟自己说这么些话干啥?
老嬷嬷又道:“冒昧问一声儿:夫人就一直这么让张姑娘坐堂行医不成?”
郑氏听了一怔,双目一瞬不瞬地凝视她,并不发一言。
老嬷嬷见她沉静的眸子忽然深暗下去。略有些不自在。
她到底是大家子出来的,遂从容笑道:“原不该多话的,想着张姑娘到底帮了我们少爷,就多句嘴:姑娘这样终究不是个常事,不说将来嫁人了,在外抛头露面的。于礼也不合……”
郑氏忽然打断她话,笑道:“我们庄户人,也不懂那么些规矩,只晓得做大夫的治病救人,那可是积德行善的好事。”
老嬷嬷心里撇嘴:你不懂规矩。我这不是在跟你说吗!
不待她开口,郑氏又道:“况且,济世堂东厢可是不准男人进入的。专为女人看病,说起来,也不算违了世情规矩,又方便了女子求医。毕竟女人家有些病症不适合、也不方便让男大夫诊治。平日守礼,遇见黄少爷摔伤那种情形,又能事急从权,不避嫌疑,以救人为重。这才是真正的守之以礼、慈悲心怀,好过做表面文章。嬷嬷以为呢?”
老嬷嬷忽然不自在起来,她想起自家夫人头次去济世堂。硬要让少爷陪着进内室,不禁就多心了,却又说不出二话来。
好一会。才笑问道:“若是张姑娘嫁人了,还要坐堂行医?”
郑氏端起茶盏,一边示意对方喝茶,一边轻笑道:“云大夫成亲后,因要操持家务,教养儿女,便不去坐堂了。可她还是教了几个弟子,传承了医术,偶尔也会再出手。”
喝了一口茶,搁下茶盏,对老嬷嬷笑道:“若无云大夫教导,我家闺女也不能学得医术,去济世堂治病救人,也就不能帮你家少爷了。”
老嬷嬷笑容就有些僵硬。
又静坐了一会,便很知眼色地告辞了。
郑氏当然不会留她吃晌午饭,客气地让人送出桃花谷。
转回头,看送来的四色表礼,皆是上好的锦缎,心里不快,又说不上来为什么。
她虽然于世情上通透,但来了这里,因一直生活在乡下,对那些官宦人家的规矩内情不大熟悉,所以,竟不能猜出这老嬷嬷的来意。
想了一会,便让刘黑子派人去集上接小葱回来住一晚。
晚上,郑氏将板栗和小葱叫到自己屋里,张槐也在,对他们说了黄家打发老嬷嬷来拜访的事,问小葱那天到底是怎么个情形。
她虽然听嫂子刘云岚回来说过,板栗也说过,却还是觉得不踏实。
小葱忙将有关黄观的事全说了,从黄夫人上济世堂求诊,到方家帮黄观治伤,以及那天黄夫人又去医馆面谢等,一字不漏地告诉了爹娘。
张槐跟郑氏对视一眼,均看出对方眼中的怒气——两下里一对照,这黄家存的啥心事就很清楚了。
小葱说完问道:“娘,我也正要回来问你,那黄夫人说的话是啥意思?我想不明白哩!”
郑氏并不想把这事瞒着小葱和板栗,让他们多了解些世情复杂也好。
于是轻笑道:“人家觉得你一个姑娘家救了她儿子,又是伤在大腿上,害你失了名节,不给你个交代说不过去。可又觉得咱们庄户人家女儿配不上她儿子,只能为妾,所以今儿打发人来跟我说,正妻没进门前,小妾是不能进门的。便是这样,也不肯明着说,想是生怕咱们得了意,顺杆子就爬上去了,又或者是怕咱们借着礼部侍郎的名头作威作福……”
话还未说完,板栗“噌”地一声跳起来,大骂道:“不要脸!做他娘的春秋大梦哩!”
ps: ; ;求五月保底粉红票。五月原野将坚持每日两更,和氏璧以上打赏加更,粉红……就不加了,因为实在力不从心。若是换成每天一更,粉红20票加更一章,那还不如我每天两更呢。希望亲们理解支持,不要因为原野没有设置粉红加更就不投粉红票哦。
第081章 巧骂(一更)
求双倍保底粉红,求订阅支持。
**********
小葱脸涨得通红,回想黄夫人当时的话,可不就是这个意思么,又说不会薄待了她啥的……
张槐对儿子喝道:“嚷啥?坐下说!”
板栗气鼓鼓地重新坐下,对小葱道:“我当时就不让妹妹帮他治,妹妹偏要治。随他屁股烂了才好!”
小葱气得眼圈红了,眼泪就要掉下来。
她长这么大还没受过这样委屈,连上次李敬德骂她说“倒贴聘礼也不要”也不能跟这比,因为她晓得那是小娃儿吵架,嘴巴贱,冲口说的气话而已,这回却是实打实的被人轻视羞辱。
她救人还救出错来了?
什么狗屁礼部侍郎,好了不起么!
心里骂着,由不得就哭出声来。
张槐心疼了,比郑氏更快一步坐到闺女身边,柔声安慰她。小葱一向懂事的很,还没这么哭过哩!
郑氏也坐了过去,一边劝道:“你跟这样人生气干啥?娘跟你说,不过是要提醒你,往后多长个心眼……”
板栗见妹妹哭了,怒道:“我明儿就去找那个什么黄少爷算账。”
张槐瞪了他一眼道:“你找他说啥?人家又没答应啥,难道你要自己说出来?”
郑氏哄歇了小葱,正色对板栗道:“啥也不要说,不然这事越描越黑。反正娘也没应承她什么,小葱也没说啥不妥当的话。她喜欢妄自尊大、自恋自爱随她去。你往后离那什么黄公子远些就成了。”
张槐点头道:“你娘这样说,并不是怕事。除非能不动声色地警醒他们,不然就算当面羞辱了人家,除了出一口气外,一点益处都没有,白结下一个仇人,说不定引出更大的事来。若都这样莽撞直接,别说咱们是百姓了。就算爹是个大官也不够你折腾的——大官头上还有更大的官儿哩!”
板栗冷静下来,眼神闪烁不定,脑子直转。
郑氏对张槐道:“虽说不理会他们,也不能就这么算了,得点醒他们。我明儿去方家一趟,跟方夫人说说这事。她想必知道如何处置,黄公子可是在她家摔伤的,小葱也是她请去的。”
张槐点点头道:“我跟你一块去。”
又柔声对小葱道:“闺女,咱不生气了。经历这一遭,你也算长了见识。晓得那些权贵人家是如何妄自尊大了……”
郑氏冷笑道:“咱们是没见识,没见识过这样自恋的人罢了。清南村虽然是乡野小地方,如今可是住着好些真正有来头的人。从宰相到国子监祭酒,从名门大儒到青年俊彦,也没见过他们这样行事的。”
她见板栗静默不出声,却神色变幻不定,忙道:“板栗,你不可莽撞。若是鲁莽行事,吵出这事来,说不定会让小葱名声更加受损。”
板栗急忙点头道:“娘放心。我啥时候不听爹娘的话了?”
郑氏道:“你面子头上向来都很听话。”
这话说的。连小葱也扑哧一声笑了。
张槐见闺女露出笑容,遂放下心来,又劝慰了一番。方才让他们兄妹歇息去了。
板栗却到了小葱房里,跟她嘀咕了半天才回二院。
过了一日,黄豆逃学了。跟着板栗葫芦等人去了下塘集。
他跟夫子告假,说家里有事;家里只当他上学去了,因而两下里都瞒过了。
板栗将小葱的事说了,对他道:“这事虽说要你帮忙,逃学的事若是露出来,你自个跟舅舅说,可别扯上我们。”
黄豆嘟嘴道:“又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
见葫芦瞪他,忙道:“我就说去瞧小葱姐姐,我想她了。”
葫芦满意地点头。
且说黄家的老嬷嬷从张家回去后,对黄夫人如此这般说了一通,将在张家的情形都细说了。
黄夫人点头,问道:“娶妻纳妾的事,她没说什么?”
老嬷嬷道:“我瞧着那神情,好像没不高兴的样子,还赞了少爷几句。就是说到张姑娘坐堂的事,她有些不乐意。”
黄夫人点头道:“算她有些眼色,明白自己的身份。坐堂的事随她去了。小门小户的,哪懂那些规矩,吃了亏才晓得厉害。这是遇见观儿,换上一个人,谁管她死活。”
老嬷嬷道:“是不懂规矩。听见少爷去书院读书,也没说给安置。”
黄夫人摆手道:“这样最好,她要安置我还不放心呢。回头她女儿做下什么事来,那时倒不好说了。再有,你也没明说,怕是她还不敢奢望,所以不好说的。”又向嬷嬷确认,“你没多说什么吧?这事我还要先跟老爷说一声才好。”
老嬷嬷急忙道:“我一丝口风也没露。只说老爷心里已经相准了儿媳妇,少爷就算要纳妾,也要等嫡妻进门。将来他们有什么话,也不能怪咱们,反正咱们都说在头里了。”
黄夫人点点头,叹气道:“平白的出这样事……”
老嬷嬷忙笑道:“也不算坏事。张家很有些家业,就是张姑娘医术也不差,将来进了黄家,伺候太太也便宜。”
黄夫人瞅了她一眼道:“嬷嬷老糊涂了。咱们这样人家,还稀罕土财主的家业?倒是那丫头的医术,还说得过去。”
老嬷嬷忙道:“往后不如叫张姑娘上门来为太太诊治,也好过太太亲自去济世堂。”
黄夫人摇头道:“算了,都快要大好了,又去折腾。回头没吃着鱼,还沾一身腥。她家要是借着这个拿乔仗势起来,倒不好说话的。”
嬷嬷于是不再说。
隔日,黄观陪母亲黄夫人一同去济世堂求诊。
他身上的伤已经好了大半了,在内间换了药后,出来细问陈老大夫母亲的痊愈情况,陈大夫仔细跟他说着。
忽然,从外面进来几个小少年,嘴里叫着“陈爷爷”,又对他扬起手中的小篓子,说是送好东西来给他。
黄观转头一看,遂欣喜地叫道:“张兄弟,郑兄弟,你们来了。”
板栗和葫芦停住脚步,转头笑道:“黄少爷!”
黄观忙应声答应,寒暄了几句,又对黄夫人道:“这是张姑娘的哥哥和表兄。”看看黄豆,“这位小兄弟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