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果蔬青恋-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大胖子惊问道:“为啥?”
为啥?
墨鲫愣住,转着眼珠开始胡诌,想要编一个可靠的说辞,来扭转长辈们的心意,把大姐嫁给黄瓜哥哥。
见她神情变幻,刘三顺一颗心直往下沉,他想起刚回来时,郑老太太喊的话“有他急的日子”,又想锦鲤昨晚一晚未归,种种事凑在一处,不由得他惊异:难道锦鲤已经跟黄瓜……
实在不能怪他多疑,他是半点也没怀疑小闺女的话,加上郑老太太的话,再加上眼前的玉鲤,人证物证齐全,还有什么可说的?
当时,又是心疼又是羞愤,一颗心如同在油锅煎熬。
泥鳅娘也是一样。
却听小墨鲫低声道:“爷爷奶奶,爹。娘,你们不晓得,这鱼儿怪的很,你们瞧——”她从刘三顺手上拿过那玉鲤,扬起手对着光线照——“这鱼儿心窝有一滴血点子。听大姐说,这是吸了人血在里面。说黄瓜哥哥一次不小心割破了手。被吸了血进去,所以才送给大姐的。昨晚大姐很伤心,咳了一口血出来,溅了一滴在它上面,也被吸了。我瞧见都吓傻了。大姐说。她要是不在了,这个同心鲤就送给我,做个念想。里面有她的血哩!”
她越诌越顺口,觉得自己颇有才情,没白读书认字。
刘三顺等人却越听越惊恐,刘氏婆媳冲进房内,望着床上昏睡的锦鲤无声哭泣。
正没个开交的时候,人报郑氏和板栗到了。
刘家父子听了,顾不上其他,忙叫出她们婆媳二人出去迎接。如今郑家可不是一般人家。玄武王和母亲亲自上门,那是必须迎接的。
墨鲫听了暗自高兴,趁乱赶紧把那玉雕收好。心想再不能被人瞧见了。
且说郑氏和板栗,到了郑家却听说刘家人一怒而去,问及缘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清。
郑老太太尤其生气,说刘家既然上门求亲,却又为早嫁晚嫁的问题闹别扭,这是存心找事,当初张家嫁小葱,那多干脆!
郑氏听了皱眉,对老娘的话并不敢苟同。
她是有些经验的:这些邻里口角纠纷,有时无法计较短长。相互投契的,自然言语也投契,话往一块说,力往一处使;若是不投契的,则话不投机三句多,各论各的理。你若想分辨出对错来,只能陷入一团乱麻,越听越糊涂,徒耗心力。只有兼听双方的话,另辟蹊径,方才不会被绕进去。
她当即说道:“我跟板栗去刘家看看,是个什么情形。”
郑老太太问道:“你去干啥?你去求他们?不许去求!刚才我跟你爹你哥哥说得那样,他就是不答应,也不晓得他老刘家到底要置啥嫁妆,非要把日子往年后拐。我小葱还是将军哩,也没跟李家这样较劲。他闺女是闺女,人家闺女就不是闺女了?”
泥鳅姑姑听了面色尴尬,低头不语。
郑氏不想再听这些公婆理了,笑道:“娘,听你这话我还多管闲事了?我是黄瓜姑姑,又不是锦鲤姑姑。我跟小妹过去问问,我们俩是双方姑姑,谁也不偏,商量个究竟再来说话。这么僵下去有啥用?”
青木夫妻也帮腔。
板栗心想,这事宜早不宜迟,迟则容易生变。因此笑道:“外婆,我们还没去哩,你慌啥?等我跟娘去了一说,刘家说不定就答应年前成亲了。”
说完对郑老太太眨眨眼睛,意思是你还不相信你外孙。
郑老太太虽然心里还不顺,也被他逗得眼带笑意,知道他最是灵透的,菊花办事也稳妥,因此便不再言语。
于是郑氏母子便随着泥鳅姑姑上刘家来了。
见面后,刘家人规规矩矩拜见了板栗和郑氏,恭迎进上房入座。
略寒暄几句,郑氏便细问刘家人对这桩亲事的想法。
刘大胖子和刘三顺不敢拿大,把之前的话又说了一遍。
郑氏听后微微一笑,道:“眼下到过年还有两个月哩,这日子还不宽裕?我家小葱成亲那会儿,从选准人到成亲,可只有几日的工夫。也赶出来了。匆匆忙忙的,好些东西都没置办。尽自己心力,能给多少给多少,让他们往后自己买去。要紧的是,你们能相中黄瓜么?”
她多少也能猜中刘家人的一点心思,却不好直劝,只含蓄地将周家人的要求说了。还说周家之所以把婚期定在明年,不为别的,只为了周夫子年纪大了,想要孙女多陪他过一个年。
周夫子儿孙失散多年,才认祖归宗,清南村谁都知道。
刘家人哑口无言。
******
这礼拜有推荐,恢复两更,加更是没能力了,我才攒了几章存稿,急!下更晚八点。(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果蔬青恋 第442章 你当然不急了(二更)
二更求粉。谢谢大家,之前在原野一更的时候,也倾力支持!
******
小葱的婚事,说起来还跟泥鳅有关,要不然也不会这么赶,刘大胖子父子都内疚不说,其实心里也后悔的很。
可是,他们也是有苦难言:刘家是没法跟张家比的。
张家三日工夫就能凑出大笔嫁妆,地产铺子、各色古玩珍宝不知多少,他们都听人说了。就眼前,在清南村,李家如今正替儿媳妇管着几千亩山林呢,谁不知道!
刘家可不行,把婚期往后推,是想给锦鲤在外做官的亲哥哥和堂哥哥都送信,指望能帮妹妹添些嫁妆。可这话如何说得出口?
再者,刚才在东厢,墨鲫一番话也令他们担忧,虽不清楚具体情由,却也不敢再坚持了。
只是想起郑老太太说的话,他们心里依旧憋闷的很,因此就沉默下来。
板栗大马金刀地坐着,听到这,才笑对刘胖子和刘三顺道:“刘爷爷,刘三伯,郑家心急娶刘家女还不好,难道要爱理不理的,不想娶才算好?”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刘三顺被触动心肠,狐疑起来。
板栗接着又道:“其实,我倒想跟黄瓜换换,年前就成亲哩!论理,我是哥哥,该排在前面才对。可是周爷爷那样,我们也不好催逼,只能往年后推了。”
见刘胖子面色有些缓和,他又道:“要说怕日子太赶,刘爷爷全不用担心,有什么事就跟我们说,大伙一块忙。小葱成亲的时候,我们和李家合力办亲事,也不分娘家和婆家,连客人都在一处吃酒,那个热闹。又亲香。”
他说这话,一半是劝,一半是暗示:小葱嫁李敬文,好着呢!
刘家人听了自然不是滋味。
正在这时,黄鳝领了黄瓜进来,众人见了一怔。
原来。黄瓜见姑姑和板栗哥哥为自己的事奔忙,觉得自己也不能干瞧着不作为,于是恳求爷爷奶奶,劝了许多话,说就算晚些日子成亲。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不必为此两家闹僵。
好容易劝得长辈们松口了,忙匆匆赶来刘家告诉一声。省得这边说不通,害得姑姑跟着受气。
“婚期延后到明年四五月?”郑氏诧异地问道。
“嗳!奶奶答应了。”黄瓜微笑道。
见众人似乎有些不大相信,刘三顺更是死盯着他,并没有高兴的样子,他有些不确定起来。
板栗见已经说得刘家快松口了,黄瓜却来了这么一出,心下埋怨他,于是故意戏谑道:“先前不是急得冒火么?咋突然又不急了?”
黄瓜哪知他背后干的勾当。连小墨鲫编的话也一概不知道,因此听了这话脸就红了,垂下眼睑低声道:“谁急了?这事也不用太急……”
他本意是想说。终身大事不能太急,谁知才解释了半句,却听刘三顺咬牙道:“你现在是不急了。昨晚咋那么急哩?”
刘大胖子和刘家婆媳也都愤愤地瞪着他。
黄瓜听了刘三顺的话心里一跳,又觉他的声音不对,忙抬眼,只见他未来岳父正两眼喷火地瞪着他呢,那模样,恨不得要吃了他,不禁红脸发白起来。
昨晚,他的确借紫茄的帮助约了锦鲤在河边见面。
不过,两人只说了几句话而已。
他就是告诉她放心,说板栗哥哥已经答应帮他们,他姑姑和他爹娘也同意这门亲,只要劝他爷爷奶奶回心转意就成了。
谁知后边发生这么多事!
他听刘三顺这样说,只当他跟锦鲤见面的事被发现了。若是大大方方地见面,在清南村反而不算什么;黑地里在河边见面,那就是私情了,因此就心慌起来。
刘三顺见黄瓜这样,更印证了心中所疑,气得浑身发抖,若不是顾忌闺女的名声,就要冲上去揍他一顿。
郑氏虽然狐疑,却也看明白了:刘家已经转过弯来,不想延宕婚期了。
她忙道:“我都跟你刘爷爷和刘三伯说好了,还拖啥?年前就把锦鲤接回去,团圆桌上增加一口人,这是多好的喜兆!不用往后延了。”
板栗更是心里一激灵,对黄瓜喝道:“前儿还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死拉活拽地喊我去帮忙,生怕不能快些娶锦鲤,这会子又说不急,颠三倒四的。”
转脸又对刘家父子笑道:“他是见刘爷爷和刘伯父气跑了,生怕你们不答应把锦鲤嫁他,他就慌神了。他肯定去求我外公外婆了,还不知怎么跪着求哩!”
说着,盯着黄瓜问:“是不是?”
虽然没有眨眼,然眼神大有深意。
他们兄弟从小一块玩大的,虽然比不得板栗跟葫芦之间默契,却也是一点就通,黄瓜当即明白自己犯了个大错:延后婚期可以,但话不能这么说,这么说的话,那就表示不稀罕人家闺女了。
有错就改!
他涨红了脸道:“我不是不急,我是见刘伯伯舍不得锦鲤,才……才……求爷爷奶奶……”
他连结巴了好几下,还是无法说出“跪求”二字来——根本就没跪,怎好睁着眼睛说瞎话?只能含糊带过去了。
这也够了,刘家父子面色缓和不少。
再者,这些事,都是由长辈出面谈的,黄瓜能求长辈,又亲自跑来,足见他用心了。
想想还躺在床上的锦鲤,刘三顺再大的气也只能压下去,他站起身,郑重对郑氏和板栗施礼道:“全凭老王妃和王爷做主。”
郑氏和泥鳅姑姑顿时松了口气,相视一笑。
板栗轻拍了下手掌,笑道:“这下好了!我才在家跟爹娘准备明日送周家的定礼,大舅舅派人去送信,我们母子撂下那一摊子就赶来了。如今事情说定,我们心里也轻松了,我外公外婆和大舅舅大舅母也都放心了。”看向黄瓜,“黄瓜也能睡得着觉了。先前茶饭不思的,一副鬼样子。咱们就来好好商议。一定要把婚事办得风风光光的……”
他这一番话说的,刘家人听了十分舒坦,且有面子。
当下,长辈们就商议起来。
最后决定:三日后下定礼、送婚书,腊月二十五成亲。
郑氏笑道:“这下好了,锦鲤在娘家过小年。去婆家过大年,两头都不耽搁。”
板栗喝了口茶,道:“过年不就是吃顿饭嘛!平常的时候,刘爷爷刘奶奶想孙女了,就去郑家。我外公外婆还能不让你们看孙女?到时候。两亲家翁坐一处,喝酒说闲话,多亲热!”
众人听了都笑。
说定后。刘家留张家母子吃饭。
郑氏只得留下应酬,又打趣道:“刘伯伯,你不叫我爹来,回头他该生气了。”
板栗急忙道:“对,对!要叫我外公外婆来。”
竟不等刘家人开口,直接吩咐黄鳝道:“黄鳝,你年轻腿快,你就去郑家跑一趟。”
黄瓜面嫩。不好意思留下,且刘三顺也不知咋了,都定下亲事了。看他的眼神还是不善,令他局促不安,忙拽着黄鳝道:“我俩一块去。”说完就告辞了。
板栗忙伸手喊道:“嗳!黄瓜。你咋走了哩?”
郑氏用眼神制止他道:“随他去。这儿都是长辈,他留在这也不自在。”
心里忍不住好笑:娘婆二家的这一帮小辈,板栗和黄豆那是精明老练,或者说皮厚的很;葫芦若是看准了,也是毫不含糊;黄瓜就差许多,几个小的还不能断定。
等郑长河夫妻、郑青木夫妻来了,两亲家一处言谈说笑,把先前不快都丢开了。
刘家婆媳和小姑引郑家母女去后院上房用茶。
郑氏听说锦鲤身子有些不舒坦,忙要去看望,也是想见见的意思。她还是在锦鲤七八岁的时候见过她,如今都忘了她的模样了。
泥鳅娘和姑姑忙陪她去东厢。
东厢外间,小墨鲫正坐在桌前,对着那个玉盒发呆:要不要把玉鲤的事告诉大姐呢?
不告诉的话,回头被爹娘问出来,不是要露陷了!
露陷事小,会不会影响这门亲?
刚才她听小草兴奋地来回,说大姑娘跟郑家的亲事已经定了,是王爷和老王妃亲自上门来说的哩!
她又是欢喜又是发愁,不知该不该把这事告诉大姐。因此借口前面忙,把两丫头又支走了,说大姐这儿有自己看着就行,叫她们去前面,哪忙就去哪帮忙。
正在踌躇的时候,她娘和姑姑就陪着菊花婶子进来了。
她不及收藏玉盒,心慌意乱起来,加上菊花婶子虽然还是跟记忆中一样和气,但那通身的气派却非往常可比,因此看呆了,也不知起来见礼。
她娘见向来灵动的小闺女今儿发傻起来,刚要叫她起来给郑氏见礼,忽一眼看见那个玉盒,忙道:“你咋还拿着它哩?”
郑氏这时也看见了那个玉盒,只觉眼熟,心下奇怪。
泥鳅娘见郑氏盯着盒子看,只当她认得这是郑家的东西,脸就红了,紧上前两步,将玉盒拿了,低声道:“这是你大姐的东西,也是给你随便玩的?小心弄坏了。”
又命她给郑氏见礼。
墨鲫眼睁睁地瞅着自己的玉鲤被娘拿去了,又急又怕又舍不得,不知如何说才好,且要顾眼前,只得先拜见郑氏,甜甜地叫道:“菊花婶婶好!”
她娘和她姑姑刘小妹同时喝止,说“这娃儿,还这么冒失。”
郑氏连说不要紧,听着亲切。(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果蔬青恋 第443章 墨鲫是谁?(一更)
当下大家进入里间,锦鲤已经被惊醒了,忙坐起来,红脸向郑氏问好,又道歉,说害长辈费心,自己不能磕头。
郑氏拉了她的手,略安慰了几句,在床边坐了,细打量她:眉眼有些像她姑姑刘小妹年轻的时候,不过要身材要细挑些,还算大方,并不显忸怩小家子气。她小妹妹墨鲫更像刘小妹一些。
她就笑了,将手上两只玉镯褪下,帮她套在手腕上,笑道:“我年纪大了,戴的首饰不配你小姑娘,这对玉镯给你吧,算是姑姑给的见面礼。好些年没见了哩!”
锦鲤红了眼睛谢过。
她娘又将一个玉盒塞到她手上,道:“收好了。别让墨鲫拿着玩,回头摔坏了瞧你哭去!”
锦鲤听了诧异,又见郑氏看着那个玉盒,似乎认得的样子,只当是郑家送来的定礼,心想娘咋就这么拿给她了?
当下含羞接了,放在床头不提。
小墨鲫见了暗自叫苦,把个手帕子都快绞成烂腌菜了。
郑氏始终疑惑,觉得这玉盒自己好像见过,又记不起来在哪见过。她没有忽视墨鲫不舍的眼光,以为她小孩子眼馋姐姐的东西。
想了想,身上的东西都不适合送小女娃,只有腰间的玉佩质地优良,式样也大气,老少皆宜,于是解了送给墨鲫。
墨鲫见娘和姑姑许她收下,才收下了,却并不太喜欢,依旧惦记那个玉鲤,因为,她十分担心之前的谎言被戳穿。
待郑氏等人一走,她立马找了个借口回房,研墨铺纸,给香荽写起信来;锦鲤被巨大的幸福冲击,也没留心妹妹的异样。任她走了。
墨鲫虽然也读了书,却从未写过信的,写一会,咬着笔头、蹙着眉头想一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