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果蔬青恋-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年黑红脸颊肿成桃腮,上面紫红交错,又被秦枫涂了些绿莹莹的药膏,再被泪水一冲,淌出一条条沟壑,真个是一塌糊涂。

    他边哭边道:“我又不晓得……葫芦没定亲。我听那些婆娘……跟我娘说,他跟表妹亲上加亲了,这才……说着玩的。”

    忽地一指人群,“你娘说了,你娘也说了,还有你,你,你们的娘都说了。呜呜……”

    被指到的人都缩着脖子直往后退。

    他们在心里嘀咕:娘说的,又不是我们说的。从来只听说过父债子偿,没听说过娘扯了闲话要儿子来顶缸的。

    老鳖继续哭诉:“葫芦说我瞎说,我还以为他是怕丑哩。我大哥定亲了,人家总说他媳妇儿咋了咋了,他听了就脸红,我以为葫芦也是这样。我又不是成心的。”

    板栗道:“就算这样,那你也不该胡说蝉儿妹妹是你媳妇哩!你说,我们能不动手么?”

    赵锋才不管老鳖哭泣,他凶神般挥舞着拳头道:“就该打!把你一嘴牙打没了,看你还胡说不胡说。”

    众少年听了心里发寒,暗自庆幸刚才他不在这,要是这个霸王刚才在场,那是一言不发就会揍人的。这么看来,葫芦先问了才动手,还真是个讲理的人。

    老鳖哭得泪眼朦胧,望着葫芦哽咽道:“葫芦……葫芦……发那么大火,往常他从不这样的。我……我一生气,就顺嘴说了那话……”

    葫芦听了这话愕然。

    他望望哭泣不止的老鳖,再看看刘蝉儿,心里忽觉没意思起来:本不是什么大事,是自己心里不自在,才失了稳重,最后反把事情闹大了。

    他闷闷地说道:“不管咋说,你出言不逊,辱我表妹清誉,我打了你,你也没话说。你的伤药费我替你付了。这事咱们都不要再提了。”

    说完,跟青山黄瓜将身上的银子凑了凑,发现不够,板栗和小葱也把银子掏了出来,才凑够了。遂付了众人的药费,然后向秦枫告辞。

    板栗也带着小葱和秦淼等人回桃花谷。

    临去的时候,他对老鳖刚才点到的那几个人道:“家去也别瞒着,只管跟你们爹娘说这事。哼!往后说话留心些。难道你们家是没闺女的?真要这样随便乱说,谁还怕了不成!”

    众人无言以对,尤其以李敬德体会最深:他刚才嘴贱,惹了小葱,黄豆马上就骂回去了,说他妹妹送给他做丫头都不要。他妹妹气得哭了,弄得小鼻子红红的,看他的目光幽怨不已。

    顽童们开心而来,一言不合,大打出手。其间固然有言语莽撞之因,亦掺杂些不足为外人言的少年心思,只各人自己心里明白,其余皆糊涂憋闷,觉得莫名其妙。

    三三两两地散去,各人回家自然还有一场气受,也无法一一细说。

    且说葫芦,带着青山和弟妹们回去,路上又宽慰了刘蝉儿几句。

    及至到家,他娘刘氏和奶奶看见黄瓜脸上的伤,还有他们兄弟衣冠不整的样子,大惊失色,忙问发生何事。

    葫芦先让弟妹们去清洗换衣,自己单独留下,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跟奶奶和娘说了。

    刘氏听了面色很难看,忐忑不安地看了婆婆一眼,小声叫道:“娘……”

    郑老太太板脸不语,半响才对葫芦道:“没有的事,随人咋说去。快去洗澡换衣裳,等你爹他们家来,好吃饭。”

    葫芦看了看娘,犹豫了一下,终究是没说啥,转身出去了。

    等葫芦走后,郑老太太才对儿媳妇道:“从来那些人没事就喜欢嚼舌根,又不是才这样。要是跟她们掰扯起来,只会越描越黑。”

    刘氏忙点头说是,婆媳又闲话几句,待郑老爷子父子回来后,一家人方才去吃饭。

    没有外人,全家人都聚在东厢房堂屋用饭,和和乐乐一大桌子。

    只是今儿有些怪,小娃儿们都很安静,让郑长河十分不惯,老觉得少了些啥。四处扫视,儿孙都在,一个不缺,因而心下只是纳闷。

    黄瓜脸上的伤消了不少,在灯光下也不大显,所以老爷子也没在意。

    郑青木心下了然,不动声色地吃过饭,把葫芦叫到一旁,细问今儿家里都发生了何事。

    葫芦照样一字不漏地把跟人打架的事说了,连带地还说了曾鹏的事。

    郑青木听了神情肃然,沉吟良久,才拍拍儿子肩膀道:“那些婆娘的闲话,你莫要放在心上,多用心念书习武是正经。倒是这个曾鹏提醒了我:咱们也把倒座房盖起来,再把外院墙往前移一段。咱家挨着书院,来往人多。先前紫茄还小,自然没啥事;如今渐渐大了,蝉儿也是常住这的,这么敞亮亮的一个大院子,太不方便。”

    葫芦听了急忙点头道:“是该这样。倒座房盖了,多些屋子不说,把内院和外院分开,能少好些事。姑姑家那样就很好。”

    郑青木叹气道:“你姑姑家后盖的,自然样样安置妥当。咱们家原先不过是个农家院子,当年算好的了。后来添了人,又买了你姑姑家的老房子,也还够宽展。可是如今用的下人多了,又有书院在后山,就不大合适了。”

    爷俩就商量起盖倒座房的事来。

    其实也容易的很,葫芦提议,不如和秦家一道,也把小娃儿们送去姑姑家,一鼓作气把这院子翻整好,他爹答应了。

    随后,郑青木又叫了刘氏,去爹娘跟前把这事说了,细细商量定,第二天就张罗起来。

    谢谢亲们鼓励支持,原野肯定会认真写这文的。
第033章 中秋
    第二日上午,葫芦外婆忽然来了。

    老太太以前最是看重闺女,自闺女出嫁后,好几年都不惯。

    后来媳妇生了刘蝉儿,小女娃又是个懂事的,很有几分姑姑的脾性,她自然就心疼的很。这不,离开孙女十来日,就想念得不行,于是匆忙收拾了一番,坐车来闺女家瞧孙女。

    刘蝉儿见了奶奶,昨儿受的委屈就爆发了,当着人还没怎样,等无人时,就扑到奶奶怀里哭起来。

    慌得老人家跟什么似的,忙问咋了。

    刘蝉儿就说不想学医了,要回家。

    等老人家再三问过,刘蝉儿才气鼓鼓地把昨天的事说了。

    葫芦外婆听说葫芦兄弟为这事跟人大打出手,吓了一跳,心里十分忐忑,忙问她姑姑和郑奶奶可说了啥。

    刘蝉儿嘟着嘴儿道:“不晓得。我们都不在跟前,是葫芦表哥一人跟姑姑和郑奶奶说的。过后也没说啥,就姑姑让我甭理那些闲言碎语,只管好好跟云大夫学医。”

    老太太听了,半响没言语,直到孙女流泪又说,不想在这待了,方才惊醒过来。

    看着刘蝉儿哭得红红的眼睛,老太太心疼极了,恨不得就此把孙女领回家算了。想想又叹了口气,掏出帕子帮她擦了泪,把那学医的大道理拿来开解一番,又说家去的话,关在家里不得出门,弟妹们又小,她又觉得闷了。

    刘蝉儿听了也十分踌躇:这些天,她跟小葱、秦淼、紫茄相处很好,也很喜欢跟师傅学医,自觉日子比在家有趣多了,想着要是真不学了,心里便不舍。

    葫芦外婆趁机劝慰她,说你不是要跟姑姑学么,咋才受了一点委屈就不干了,你姑姑可不是这样的,“你这算啥事!你姑姑那时候可吃了不少苦,咱们家就她当家。”

    说了不少话,直到把小女娃又鼓起劲头,才放心。

    因秦家翻院墙、盖倒座房,云影有几日不得空教徒弟,而郑家也准备动工翻整房屋,明日又是中秋,几件事凑一处,葫芦外婆便想带孙女回家住些日子。

    她跟刘氏说,想带刘蝉儿回家住几天,让她爹娘看看,不然往后忙起来,怕是不得常回家的。

    刘氏答应了。

    葫芦外婆见闺女无事人一样,迟疑地问道:“云岚,蝉儿的事,你是咋想的?”

    刘氏正色道:“娘放心,我是蝉儿姑姑,自然望她好。要是娘觉得我做得不对,不放心蝉儿的话,只管把蝉儿领回去,女儿也没话好说。”

    老太太急忙道:“你做事娘当然放心了,就是你弟媳妇也是相信你这个姐姐的,要不也不能放心把蝉儿送来。我这不是心疼蝉儿么!”

    刘氏道:“心疼蝉儿也不用想那么多,昨儿小葱还被人骂了哩!”

    母女说了好些话,郑老太太又过来挽留亲家。

    葫芦外婆笑道:“我就是想趁着这个空儿,带蝉儿家去住几天。往后怕是不得闲了。既然来学了,就要有个样子。要是三天两头往家里去,云大夫也会不高兴的。”

    郑老太太听了连连点头,说这话在理,遂不再说客套话,转头嘱咐刘氏打点了好几份中秋节礼,分别给亲家和自己娘家兄弟。

    吃过晌午饭后,刘氏便派人将祖孙俩送回刘家塘。

    中秋节这日,郑老太太一早就派人去桃花谷接闺女一家。两家说定了晌午在郑家吃饭,晚上再去张家,顺便把娃儿们都送过去。

    虽然也请了秦枫一家,但是云影推说自己一家人也该团聚过节,好歹是个样子,因此把秦淼三姐弟都接回去了。

    待张家一行人坐车过来,郑家院子立即热闹起来。

    张老爷子跟郑老爷子大说大笑,好似经年不见一样。

    “这院子要是在前边盖了房子,就没那么敞亮了。要我说,还是咱们原来的院子住着舒坦,大门一开,田畈里啥都看得清楚。如今日子过好了,把个院子围得密不透风,跟蹲大牢似的……”

    张大栓看着堆在院门一侧的砖瓦等物对郑长河大发感慨。

    张老太太听了很不满,瞪了他一眼道:“大过节的,你个死老头子说的啥话?好好的屋子住着,叫你说成蹲牢。你那么喜欢从前,那明儿让槐子盖三间土屋、栽些个木槿,围个破院子让你住就是了,你甭在家住了。”

    众人听了轰然大笑,张大栓搓着手嘿嘿乐道:“我说你咋这么较真哩!”

    小娃儿们笑得最厉害,他们对老人家嘴里的“从前”没多少印象,只当故事听而已。

    今儿不用上学,也不用上山下田,因此老老小小都换了鲜亮衣裳。

    尤其是小娃儿们,这么一装扮,或挺拔,或俊逸,或灵秀,或粉雕玉琢;满院红飞紫飘,黄绿袅袅;童言稚语,清脆娇嫩。

    郑老太太见香荽身穿鹅黄缎子夹衣,外衬镶黑牙边的深紫小背心,黑色小裤子,粉团团的脸儿,柔顺顺的发儿,抱着便不撒手,欢喜地眯起眼睛,眼角扯出一束盛开的菊纹,“香荽,想没想外婆?”

    香荽小胳膊环住外婆肩颈,眨巴着眼睛想了想,道:“想外婆。最想爹了!”

    众人失笑,郑氏对小闺女嗔道:“你说话倒是实诚。不像你哥哥姐姐小时候,随人咋问,他们都是一样话‘都好,都想’。”

    张老太太笑道:“实在是她爹走的日子太长了。连我都想哩,甭说小娃儿了。”

    红椒牵着紫茄的手,绘声绘色地对她说道:“我爹就要家来了。我昨晚上做梦,梦见爹赶着好些马车,带了许多吃的、玩的东西家来了。”

    紫茄偏头问道:“真的?都有啥东西?”

    红椒不好意思地说道:“我还没拿到手哩,就醒了。”

    黄豆撇撇嘴道:“你就记得吃!”

    红椒立即道:“你不也是!听说你那天还把人家点的黄鳝给吃了,真丢人!”

    众人听了又笑,郑老太太婆媳遂招呼众人往正屋去坐。

    红椒边走边高兴地对郑老太太道:“外婆,我也要上学了。往后,我也能天天来瞧你。”

    她心里实在高兴,忍不住见人就说。

    闺女和大儿媳妇前些日子忙这事,郑老太太也是晓得的,于是笑道:“这是好事儿。红椒,你上学跟黄豆他们读一样的书么?”
第034章 节礼
    红椒忙道:“有一样的,也有不一样的。听说要学《女诫》哩。这是专门给我们女娃儿读的书。”

    她并不知《女诫》内容,只听说是专门教导女子的书,便倍感荣幸,一副憧憬的小模样。

    说着话,红椒忽地又想起啥,转头对黄豆道:“初雨会不会来上学哩?黄豆哥哥,你跟初雨说,叫她也来学堂读书吧。我们就能常常在一块说话了。”

    黄豆想了想,觉得不大容易,因为黄家可不比他们这些庄户人家,规矩大多了。但禁不住红椒恳求,两人便走到一旁嘀咕起来,想个啥法子让黄夫子松口,好让黄初雨也来学堂上学。

    当下,娃儿们各找各伴,葫芦板栗几人一伙,青莲跟山芋香荽一伙,红椒黄豆紫茄一伙,各自都有话题和活动;而长辈们也聚在厅堂说话。

    刘氏笑着对小葱招手道:“小葱,来给舅母帮忙。”

    郑氏急忙道:“去吧!跟你大舅母多学学。”

    她虽然尽力让小葱学习管理家务和人情往来等事,无奈闺女平日要跟云大夫学医,没那么多空闲,只好抓住一切可用之机行事。嫂子这也是成全外甥女。

    于是,刘氏牵着小葱往大厨房去,小草跟在后边。

    大厨房设在东头的耳房。一路上,刘氏又说了今日的安排,小葱心里大概有了个数。

    到了厨房,马婆子正在指挥下人将各样粽子装进礼盒,看样子是要拿去送人的。

    见她们进来,马婆子忙迎上来道:“太太,这一个盒子装不了两斤粽子。盒子不够哩。”

    刘氏便看向小葱,示意她想主意。

    小葱道:“别用盒子装了,闷着还不好。我那天跟锦鲤说了,要定制一批精致的篮子用,让她家去跟她二伯说。如今怕是做好了。叫个人跟小草去拿回来,用来装这粽子,轻便还好看。”

    马婆子听了便看向刘氏。

    刘氏笑道:“瞧我干啥?按姑娘说的办,又不是头一回了。马婶,你叫个人跟小草一块去刘家作坊提货。”

    马婆子忙笑着去安排,小草也跟着去了。

    这里,小葱看着那大案板排着好几只大木桶,里面全是小巧精致的粽子,一个两口就能吃完,笑问道:“这些都是用来送人的?”

    刘氏点头:“节礼昨儿就送去了。这粽子是昨晚才包好的。一般端午节人才吃这个,中秋节包粽子的少,所以我就想着给周夫子、黄夫子他们都送一些,也是个心意。月饼我就没送了,他们家的月饼肯定比咱们这样人家做的好。”

    又一一指给她看,都有什么馅儿的。

    小葱解开一个咸肉粽子,咬了一口吃了,赞道:“大舅母家的粽子好吃一些,比我家的好。”

    刘氏听了好笑,道:“这都是隔锅饭香。青莲整天说姑姑家的饭好吃,青山也说,在姐姐家他吃的多一些。”

    下人们听了都笑起来。

    一时小草她们取了篮子回来,刘氏见了眼睛一亮,禁不住给了小葱一个赞赏的目光。

    那些篮子形状各异,颜色青绿,深浅不一,都由光亮的篾片编成。或是一尺来高的圆形,有凸肚的,有细腰的;或是半尺来高的长形,也是凸肚细腰的;还有的四方四正,上面带盖子,跟个小箱子似的,不过多了提梁。

    小葱便让她们分装粽子,每户人家都用三个不同形状的篮子,分装各种馅儿的粽子。

    这粽子特意用小小的粽叶包出来,一小嘟噜接着一小嘟噜,串成一长串,拎起来像挂绿色风铃,看着就喜人。就是老人和小娃儿也不容易吃撑,用来送礼再合适不过了。

    “这样就好多了,一篮子大概能装三斤多。吃完了,这篮子还能用来装别的东西,还清雅。”

    刘氏笑道:“我就没想到用这个装,又好看又方便。到底你念过书,跟你娘一样,心思灵巧。说是跟大舅母学,你倒教了大舅母不少好法子。”

    小葱微笑道:“大舅母不是教了我许多东西么。我不过是有闲心,就瞎想些新鲜玩意儿。真过起日子来,谁有空折腾这个。”

    看看装好了,吩咐人叫了哥哥他们来。

    等葫芦板栗等人过来,小葱指着分派好的礼篮对他们道:“这些是送书院五位夫子的,每家三篮子;这边是送咱家私塾夫子们的,他们单身一人,就一篮子。这凸肚花篮里装的是板栗咸肉粽子;这细腰圆花篮装的是红枣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