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色交易牵扯出官商勾结:裙带关系-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亲去世时,身为市委书记的姜松岩不想操办丧事,怕产生不好影响。他只为母亲在殡仪馆举行了极为简单的告别仪式,也就等不及沙老太的到来。
  事后赶到泊州的沙老太,抚着姜松岩母亲的骨灰盒哭了一场,什么话也没有说就回去了,姜松岩怎么挽留她也没用。
  姜松岩想想,这些年沙老太说她和自己母亲是相依为命,互相照顾。而他和母亲都知道,人家是在姜家最困难的时候照顾和接济他们,是大恩,是大德。
  姜松岩心里对沙老太是充满感激的,也要求自己终生铭记不忘。他家孤儿寡母本来就没有什么亲戚朋友,沙老太俨然已经是他们母子的亲人,是家庭的一员,是他母亲的姐妹,但在母亲丧事的安排上又有点没有顾及到沙老太的情感,她好像生了他的气,躲着他似的。打这以后就再也没用见到过沙老太。
  姜松岩在离开泊州去北京工作以前,和苏可可专门去了一趟乡下,准备留些钱给沙老太将老房子翻建一下。但沙老太已经不在乡下住,去向不明。
  2
  姜松岩母亲去世以后沙老太遭遇了很多周折,许多事都不合她的心愿。
  她将大女儿嫁了城里轻工机械厂的一个车间副主任,小女儿考上大学这样的好事都记在老姐姐身上,觉得是她和她那有出息的儿子给沙家带来了运气。而老姐姐刚一离开她到了泊州儿子那里,她的噩运就来了,摊上了层出不穷的不顺心事情。

第四章 权贵有种(3)
先是大女儿和丈夫感情不和。大女婿所在的工厂不景气,工人都下了岗。大女儿成天在沙老太面前报怨嫁错了人,夫妻俩纠纷不断,在家里三天两头地上演全武行,摔锅掼碗是常事,离婚都闹了几十次。沙老太知道问题出在自己的女儿身上,她为人刻薄,将钱看得很重。沙老太怎么说也解决不了他们的问题。
  小女儿的工作和婚姻其实也不合沙老太的心愿。她想,要是姜松岩母亲在世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她们会经常交心,开解这些家务事,她会帮着说服小女儿。沙红霞也很听姜松岩母亲的话。
  沙红霞在南京气象学院读书期间谈了对象,男朋友柯易平是南京林业大学森林工程系的。沙老太不反对这门亲事,因为柯易平是外省的,她有话在先,毕业后必须双双回A省。
  沙红霞不会不明白母亲的心思,回A省是想他们到泊州工作,姜松岩是那里的市委书记。当年那个清秀上进的少年,如今已是一方父母官,以他们的亲情关系,不会不帮他们。
  毕业后沙红霞和柯易平一个也没有回A省。他们在柯易平的老家,一个沙老太一点也不喜欢的省城落了户。沙老太得知这个消息后气得浑身发抖,大女儿自己不顺心,对别人也不顺气,讥笑母亲几十年做的是无用功,心机用尽只落得个血本无还。虽然没有上过大学,觉得自己比不上妹妹前程好,也还算胡乱看了点书的,竟然生吞活剥来一句《红楼梦》里的话,对着母亲长叹:“机关算尽太聪明,竟误了卿卿性命”。
  沙老太被女儿说中了,果然大病一场,卧床两个多月,差点送了性命。病好没几天,她又遇到姜松岩母亲去世这件雪上加霜的事。
  她在泊州抚着姜松岩母亲的骨灰盒哭老姐姐时,是非常悲痛的。一是伤心,几十年相伴,姐妹情深;二是灰心,姜松岩对母亲丧事的处理,让她感到当官的人,心是又冷又硬的。最后明白一个道理,人一走茶就凉,谁也靠不上,姜家与沙家原本就是非亲非故!
  老姐姐去世,小女儿嫁到外省,沙老太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她的原本想依附姜松岩的念想,也可以说是理想,都破灭了。心灰意冷的沙老太在大女儿闹离婚要上法院时,决定离开平江,眼不看心不烦,住到小女儿那里去。那时候正好沙红霞怀孕需要人伺候,她宁愿去当不拿工资的保姆。
  临走时沙老太怨气冲天地对大女儿说:“你就当我死了,你离了婚一个人在这里做孤鬼。你也不要告诉别人我去了哪里,包括姜家没有死的人。我这辈子不会再和他们有什么来往。”
  沙老太尽管和沙红霞、柯易平他们为没有去泊州工作闹得不可开交,但从心里还是喜欢他们两个的。毕竟他们都是读了大学,有文化的人。她留意过,大女婿在外人面前对老婆指三划四的,在家里却是奴才一个,打肿脸充胖子的一类男人。小女婿在她面前,对沙红霞恩爱有加,照顾得细微入至,什么事情都抢着去做;但平时在家里,照沙红霞的说法,他是油瓶倒了也不扶的懒汉一个。
  柯易平第一次到他们家来,见未来的丈母娘,也见准大姨子和连襟。沙老太做的家宴当中有一道黄豆焖猪蹄。她交待大女婿和柯易平,由他们负责将猪蹄上残留的毛拔干净。柯易平的准连襟拿个镊子比划两下就不耐烦地扔下跑开去,说吃不成也不干这等麻烦事。柯易平则不声不响地将猪蹄上的毛处理得干干净净的,还端到厨房里给沙老太。

第四章 权贵有种(4)
沙老太知道,不是小女儿的男朋友有耐心和有本事,而是他会投机取巧。她窥见他拿出行李包的剃须刀,避着人三下五除二地将毛刮了个一干二净。
  沙老太没有不高兴,相反地还窃喜。在她看来,这个有文化的未来小女婿会动脑筋,有心机,会做别人不会的表面文章,将来是个当官的好料子。
  沙红霞和柯易平不听话已经是陈年往事,她不想再计较了。都说倚着大树好乘凉,姜松岩在泊州市也没有扎万年根,说调走就调走了。老话说“树倒猢狲散”,也说不定他们到泊州就是好事。
  到沙红霞那里去住时,沙老太有雄心壮志,她要帮助小女儿相夫教子。她想她受老姐姐十数年的耳濡目染,不信就培养不出一个有出息的女婿来。
  3
  柯易平是个农民子弟,分配到省城这件事,老家乡下工作的亲朋看来是个非常长脸面的事。做村支书的父亲认为,大学毕业能分到北京工作,那是第一好,前途无量;其次是分到省城,那也是大出息;分到老家是最不济的。他要求儿子一定要在学校里入党。
  柯易平上大学从大二就开始巴结教道路工程的柳老师,这么做不是为了留校,而是他知道柳老师有个关系很好的学生在家乡的省农业厅当副厅长。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去不可能,但能够到令人羡慕的省城去,也就光宗耀祖,遂了父亲的心愿了。他要走这层关系,让柳老师在工作分配上帮他的忙。
  巴结人最讲究投其所好,柳老师是个瘦骨嶙峋的中年女人,身板前后扁平,浑身有一股子雅霜味,一年有十个月系着花花绿绿的围脖。柯易平作为男生,送女老师围脖是不合适的。最后还是通过对柳老师的深入了解,利用她喜食的鸭血粉丝汤打开了缺口。
  柳老师喜欢吃鸭血粉丝汤。她不是在外面吃,而是在家里自己动手做。柳老师喜欢鸭血粉丝汤到了迷狂的程度,因为南京有这么一个著名美味小吃,她就想方设法留校,还在经常吃鸭血粉丝汤的小店里认识了她后来的老公。说起来,和老公离婚也是因为鸭血粉丝汤,老公吃烦了,不愿意再一天两顿吃这种他看到都要吐的东西。关于他们俩离婚,学校里有传说,是她老公起诉到法院的,诉由是夫妻生活不和谐。人家夫妻关系不和谐一般是在性生活方面出问题,他们不是。他老公向法庭陈述的事实和理由,是他不能忍受她这种将鸭血粉丝汤当饭吃的喜好,这种喜好也确实是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最后发展到他看见她吃鸭血粉丝汤就起生理反应,夫妻之间该有的反应没有了,不该有的就是经常恶心反胃,彻底厌恶这个女人。离婚后的柳老师就再也不到外面去吃鸭血粉丝汤了,在家里自己做,她的冰箱里塞满了鸭血、鸭肝、鸭肠子等鸭杂件。要怎么吃就怎么吃,一天三顿都这么吃也没有人好管她,她每天咂摸着美好滋味,心里有彻底的满足和安慰,生活里可以没有男人,但不能没有鸭血粉丝汤。不吃这一口,她就觉得日子平淡,全世界看着都不顺眼都跟她作对。
  单身的柳老师话都说在了课堂上,课下很少有片言只语,通常是下课铃一响就边收拾讲义,边宣布下课。柯易平要接近这样的老师,让她产生好感,让她出力帮他,该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要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好在兵法里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四章 权贵有种(5)
有一天柯易平在教师办公室外面等着柳老师,见到她后鼓足勇气说自己太喜欢太喜欢吃鸭血粉丝汤了。柳老师一定对他所说的两个“太喜欢”感到骇异,眼镜后面的眼睛鼓了起来,她有点狐疑,不知道这个还咽了咽口水的学生究竟是什么意思。要知道,她喜欢吃鸭血粉丝汤是一回事,而别人在她面前提起,且又是个学生,这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毕竟鸭血粉丝汤影响过她的生活,属于她个人生活、个人喜好的方面是不希望别人介入的。
  柯易平马上告诉柳老师,他几乎吃遍了南京传说中的顶级鸭血粉丝汤,并随口报出一串小吃店的名字,里面自然有柳老师过去喜欢去的一两家。
  柳老师的疑虑消除了,她给柯易平推荐两家做得好的小吃店,这表明她对他的爱好不反感。柯易平摇摇头,说最好吃的鸭血粉丝汤肯定是柳老师做的。柳老师警觉地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说是他猜的。柳老师露出很难得的笑容,说好东西未必人人喜欢。
  似乎有些过分,柯易平说他非常想吃一顿柳老师亲手做的鸭血粉丝汤。柳老师没有料到他提这种要求,请学生吃饭是她这辈子从没有过的事情,她连忙推说工作忙婉拒了他。
  不过,第二天柳老师让课代表捎话给柯易平,要他到办公室去一趟。柳老师一见到柯易平就告诉他周六有时间,叫他约几个同学中午的时候去她家,不过范围不要大。她还写了一个地址和电话号码给他。
  喜出望外的柯易平装着这件事不存在,和两个同学聊柳老师和鸭血粉丝汤,说能不能小敲柳老师一下,到她家尝尝她做的“鸭粉”。私下里,男生们将鸭血粉丝汤叫做“鸭粉”,也有叫“鸭屎”的。
  “做梦吧!”马上就有人讥笑他。柯易平装着不服气,说宁愿为这件不可能的事情与同学打赌。
  打赌就打赌,为这件事他们赌五十元的输赢。柯易平的同学觉得他赢的希望不大,因为规定的时间很短,只一周的时间,逾期就算输了。话说回来,即使柯易平赢了他们也没有太大的损失,就当作花五十元钱去柳老师家吃一顿饭。
  柯易平用赢来的五十元钱买了一个漂亮的花篮,又带上了班上的课代表一起去。四个同学,三男一女,不多不少。人多了吵闹,少了又难有气氛。
  柳老师没有只让他们喝鸭血粉丝汤,特地做了酸菜鱼、肚肺煲等好几样南京的特色菜。柯易平似乎只钟爱鸭血粉丝汤,对那几个菜只是象征性地尝了尝。肚子被汤灌圆了的柯易平说汤做得是好,但如果将粉丝换成粉皮味道会更好。柳老师脸色立即就变回到课堂上去了,不知趣的柯易平还继续说下去,说他们家乡有名的土特产水晶粉皮泡软之后切宽条,和煨烂的甲鱼一起炖,味道在甲鱼之上,有素裙边之称。如果将粉丝换成粉皮……
  柯易平像是极不知趣,同学都用脚在下面踩他了,他还说个不停。
  鸭血粉丝汤里面没有粉丝哪行?柳老师觉得这个农村学生真是土包子,怎么想得起来的事情。
  柳老师总归有些不高兴,到过了几天,柯易平将一包老家快寄来的装有粉皮的包裹给她,并附了一张纸的说明,详尽地介绍了粉皮的如何浸泡、如何煨制。
  这样的情况下,她不得不为这个学生的用心所感动。
  柳老师大概也是要换换口味了,觉得粉皮比粉丝是好吃一点。鸭血粉皮汤好吃,粉皮放在肉汤或者鸡汤里味道口感也不错。改变了单一食品元素的柳老师面色红润,表情也生动起来,估计是神清气爽,生活里出现了新的体验而且是越来越美好的味觉,全身的气味都好像从雅霜换成了妮维雅。做完专业实验道路检测,柯易平工作的事情也落实了。柳老师对学生哪这么好过?有人自然想到男女关系那方面去,编排一个身强力壮的男生和一个长相性格都不怎么好的半老徐娘老师的绯闻是很吸引人的。但柯易平和沙红霞的恋爱堵住了那些人的嘴,那段时间里沙红霞往林业大学跑得很勤,大饭堂里他们用一把勺子吃饭。沙红霞虽说长相一般,但在女大学生的青春朝气之外还加上了半熟女郎的甜美,一头浓密长发顺滑乌亮,身材最是一等好,前凸后翘,腿颀长腰细软,再朴素简单清爽的打扮也掩饰不住得天独厚的曲线。吃完饭,他们牵手搭肩走出饭堂,让人眼馋。前面的男生转过来看她身后,身后的男生疾跑几步回头看她前面。

第四章 权贵有种(6)
柯易平毕业前去沙红霞家,未来的丈母娘对他提的要求他不是没有考虑过。何去何从曾经让他十分为难。到泊州固然好,有一个当市委书记的椅背可以靠一靠,只能算椅背吧?他仔细地问过沙红霞,知道姜松岩并不是他们家的亲戚,也没有过多的来往。做柳老师的工作花了很大的心血,副厅长那头也答应了,最主要的是他还通过了那里的公务员考试。要是驼子跌跟头,两头不靠实怎么办?年少时的姜松岩到沙家做客,小女孩沙红霞对吃她家饭又借她家钱的姜松岩横鼻子竖眼睛,姜松岩怕是不会忘记。人都有自尊心,特别是到了他这种地位的人,巴不能将过去生活中的不愉快、不体面和尴尬处境都忘得一干二净呢。想到这一层,沙红霞也坚定不移地支持柯易平的决定,愿意随他回去。
  柯易平说毕业后找工作等于第二次投胎,很重要。他有一本《名人名言录》,柳青的一段话对他很有启发:“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他年轻的时候。”他最关键的一步踏在鸭血粉丝汤上,代价还不算太大,结果算是完胜。
  柳老师的那位副厅长学生确实替柯易平帮了忙,他最后进的单位是市环保局。虽说专业不太对口,但总归是到了家乡的省城,柯易平还是很满意的。
  第二年沙红霞毕业,还是那位副厅长帮忙,考进了市气象局的气象台。副厅长帮忙是一方面,沙红霞的专业好是重要的原因。再第二年他们结了婚,新房是沙红霞单位的福利房。
  4
  柯易平在环保局的工作刚开始时是在执法支队,他仗着能吃苦和头脑活络得到领导的喜欢,这种喜欢也仅仅是将一些棘手的、琐碎繁杂的事情让他去做,在他吃了苦以后适当地表扬一下,或者偶尔带他上不怎么重要的饭局作为鼓励。
  两三年下来,柯易平还是一个成天坐着标有环境执法字样的依维柯,到处查处违排的一般工作人员。其实,有时候他宁愿成天在外面跑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在外面他是执法者,到区县的基层单位吃香喝辣连用带拿不说,他还可能被恭维成市局领导,心情很是舒展。
  早在柯易平上中学的时候他父亲就当上了村支书,他每次从县城的中学放假回家,在村里都会领略被人巴结和恭维的滋味。这样的待遇刺激着他,这是父亲在村里的地位给他带来的好处。当官,哪怕是当一个不入品,没有级别的村官也是有实惠的,就像他送给柳老师的两麻袋粉皮,是父亲让两户人家连夜赶制出来,又着人开着农用车跑了一天送到南京的。
  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教授认为,人类天性中最深切的动力是“做个重要人物的欲望。”柯易平上大学时知道了杜威教授这个理论,也由此明白自己拼命考大学,一心想离开农村,离开土地,就是为了出人头地,为了有属于自己的那份地位和威风。
  柯易平的父亲开导过他:“共产党的权比钱厉害一万倍。”
  他由衷地佩服父亲,这一个一辈子和种地打交道的老农民简直就是最能提炼和总结思想的哲学家。如此朴素的社会经验,简洁而又铿锵有力。他经常用此来提醒自己,也继承和发扬,总结出他的进一步认识:权可以做钱办不到的事情,而权的取得又和钱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柯易平苦于缺少钱,就像一个想做大生意的人缺少本钱。他觉得有了钱才可以巴结领导,才可以打通关节,铺平前进道路,垒砌晋身的台阶,笼络人心和搞好群众关系。作为一个村支书的儿子,本质上的农民子弟,他的目光不免狭隘,思想也有着局限性。他只看到权钱关系而忽略了权权关系,不知权利在当今社会虽不世袭却是衍生的。站在地面上的人,只想往高处拔,光看见纵深里的高度差,而没有宽阔的视野,体会不到左右逢源横向编织网络可以用来帮助他发展的高妙。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