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伏藏师-第3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人沉默了几秒钟,将短枪收回去,带着自嘲的口吻低语:“也对,林先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毛头小子,这些手续真的可以省掉了。再说,这里是港岛,林先生要反抗的话,也不会到这辆车上来。( ;)我是毛姆,此行作为两位的监护人。”
林轩不想多话,沉默着,不接对方话头。
田梦冷冷地回应:“毛姆先生,我们见过面。时间紧迫,无须寒暄。”
那人讪笑起来:“是啊是啊,田将军是51地区的红人,我们这些外勤人员从前想跟田将军聊几句都没有机会呢。”
田梦的语调更冷:“说正事。”
那人立刻收起笑声:“是,田将军,我们将乘秘密班级回总部。在那里,全球监控室的几位将军、太空近地卫星站监控室的四位专家以及地球海洋监控中心的两位超级博士在等待二位。上飞机后,我会向二位介绍最新的情况。”
田梦点点头,闭上眼睛假寐,不再理会身外的情况。
51地区的办事效率极高,三小时后,林轩与田梦就登上了开往美国的秘密班机,一直陪同他们的,正是那个自称“监护人”的毛姆,一个瘦削干练的美国中年人。
这架航班的座位与普通飞机不同,机舱被隔成几个密闭的单间,每个单间里都有电脑和放映机。
林轩一直保持沉默,即使在吃飞机餐的时候,他也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你生气了?”田梦试探着问。
林轩摇头:“没有,我在全力思索最近发生的事,由藏地地球轴心到港岛猎杀事件,再到蒋锡发现的北极圈冰墙……一切大事都被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我曾经在蒋锡的全息投影中看到神山冈仁波齐峰的大十字图案一闪而过,而他却什么都不知道。青藏高原是地球的第三极,南极、北极、高原……我相信在这三个地方都会有一条秘密通道进入地球轴心,因为地球本来就是一个近似球体……”
他听毛姆介绍即将见到的专家时,很容易就判断出,大家会面以后将要研究的是一个跟地球命运有关的课题。
当务之急,是真正进入地球轴心,而不是所有人都站在房间里纸上谈兵。
他甚至相信,51地区一定有办法进入地球轴心,以此来掌控地球命运。
从这种意义上说,51地球是真正的地球霸主,而它却是一个多人、多部门构成的巨大组织,受五角大楼和美国总统的直接控制。那么,间接来说,五角大楼、总统才是有能力一手毁去、一手保全地球的巨灵之神。
媒体报道过,任何时候,美国总统身后总有一名精干的特勤人员手拎着核武器控制箱,不离总统五步之外。那是毁灭地球的发力点,任何外国势力胆敢觊觎控制箱,必定会被消灭在五十步之外。
通常情况下,人类乃至星球、宇宙的命运总是掌握在强者手中的,古往今来的所有例证都说明了这一点。
“是啊,我完全同意你的想法。”田梦说,“那也是51地区一直研究的方向。”
“那样,我们一起来劝说你的上司,把征服地球的密码都交出来,交给联合国和全人类。地球属于人类,跟它有关的任何消息,人类都有权利知晓。”林轩微笑着说。
他当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51地区听命于五角大楼,与江湖势力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劝说、威胁之类手段,对51地区无效。
飞机的舷窗被金丝绒帘幕遮住,单间的小门也被暗锁锁上,可见毛姆并不想让两人自由走动,以免影响其他人。
田梦连连苦笑,向林轩双掌合十:“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后不必再提了。每一个机构都有各自的使命与规则,就像我不可能勉强你离开自己的组织那样,你也没法提出任何改变51地区规矩的建议。”
林轩点头:“我知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门锁一响,有人在门上轻弹了几下,然后推门而入,正是西装革履的毛姆。
“两位好,飞机餐还吃得惯吗?就我个人的感受,飞机餐虽然难吃,但落地之后的工作餐恐怕更难吃。对不对,田将军?”毛姆故作热情地开玩笑。
田梦对此深表赞同:“没错,战备罐头食品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
林轩望着毛姆,没有任何回应。
组织和51地区虽然没发生过正面冲突,但从两大势力的性质来看,肯定是敌非友。在这里,林轩代表的是组织,所以会跟对方保持适度的距离。
毛姆有些尴尬地向田梦做了个鬼脸,然后熟练地打开放映机,并握着遥控器开始讲解:“林先生,田将军,两位在藏地的故事已经不再重复,我想说的是跟北极圈冰墙有关的事,也就是发生在挪威‘超级种子库’下面的一些非同寻常的事。上级之所以派我来接两位,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时间,在路上向你们介绍详细情况。”
此刻,屏幕上展示的正是“超级种子库”的图片,那建筑物的绝大部分都在地下,入口结构非常普通,只突出防寒、密封、坚固这几个特性,而不是像军事单位那样还要综合考虑保密、警戒等元素。其实,该项目启动之初,各种纸媒和互联网媒体上已经铺天盖地地宣传过,将它视为“人类未来、地球希望”。据说,正是因为“超级种子库”具有非同寻常的公益性,所以,互联网领域的两大超级公司谷歌和阿里巴巴都无偿捐赠了大笔善款,前者为四十亿欧元,后者为一亿人民币。
林轩点点头,示意毛姆可以跳过这一节。
毛姆按下遥控器,屏幕上出现了种子库初建时期的照片。其中一张,正是亚洲著名的建筑商霍东国在夜色里挥舞风镐的图片。那图片的背景,五颜六色的北极光正出现在深邃的夜空之中。
田梦发出一声赞叹:“北极光真的美极了!”
毛姆一笑:“田将军,只要两位到北极圈去,很容易就能亲眼看到那些北极光。据我所知,北极圈的居民都看厌了那种来自天上的光线,因为它影响了他们的沉眠。”
林轩无心开玩笑,只是盯着屏幕上的霍东国。
在港岛,霍东国是个人尽皆知的实干家,他承接了家族企业的大权后,二十年来四处出击,在中东、北非、东南亚、中国大陆都做出了相当耀眼的成绩,超过十座超大型建筑在国际上获奖,成为华裔建筑商中的明星人物。
最可贵的是,霍东国并不以“赚钱”为主要目的,而是矢志将“全球第一建筑商”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
正是在这种目标的驱使下,他才不顾股东反对,投标“超级种子库”项目,最终击败了十几位来自北美洲、欧洲的同行而中标。
林轩非常理解霍东国,如果“超级种子库”成为地球浩劫后唯一留存的人类建筑物,那么“霍东国”的大名将会延续至下一轮地球人的历史,成为“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之类的诸神级形象,永远地留在地球纪元历史上。
“霍东国的野心真的已经超过了任何一名国家元首”林轩忍不住感叹。
野心也是人类发展的一种巨大推动力,只不过它相当于赛车中氮氧增压添加剂,相当有效,但也相当危险。
地下赛车领域使用氮氧增压的只有一种类型的比赛,即直线加速赛,比较著名的如ihra和北美nhra。最新技术显示,目前这种赛车使用的不是将氮氧从气瓶充入气缸的方法,而是直接将添加剂加入燃料,燃烧的过程中自动释放出n2o,所以这种引擎只要开着就相当于在用nos,功率一般都在5000ps左右,加上车重极小,导致加速非常生猛,破百只需一秒钟。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场地赛车手不会使用氮氧增压催化剂,其一是规则不允许,其二是毫无必要。就算是赛程比较短的场地赛赛事,也超过一个小时,在这种长时间的职业赛事当中,赛车的稳定性、综合过弯性能才是关键所在,而nos只适用于在很短的时间内猛冲,百分之百极度损伤引擎。对于提升综合成绩没有太大帮助。
赛车史的各种惨剧表面,任何一辆赛车无限度提速时,高速度与高危性并存,所以氮氧增压添加剂也好,野心也罢,都是一把瞬间决定生死的双刃剑。
“说吧,他遭遇了什么?”林轩淡淡地问。
“一堵封闭去路的冰墙严格来说,他遭遇了一层地球核心保护墙……我这样解释还是不太贴切,应该说,他已经钻探了整个北极圈,但无法获得哪怕是一个钻孔,能够钻透地表之下一公里的位置。在我们的调研报告上,暂且把那堵墙称为‘地球之壳’。”毛姆把手上的资料递过来,再次加重语气,“林先生,田将军,简单来说,霍东国遭遇到了传说中的地球之壳鸡蛋壳里的鸡蛋,地球中的地球,就是这么一回事!”
第五百七十四章 霍东国的噩梦
(); 。Shumilou。Co ; ;M。Shumilou。Co
在那份资料的封面上,印着一个被剖开的地球,横截面上的每一层都标注着固有的名称,由内到外是地核、外核(地核)、地幔、地壳,由外向内则是地壳、地幔、外核(地核)、内核。( ;800)小说/这种分层结构是人类共识,只要稍有地质知识的人都能理解。
“地球中的地球”只是一个假想命题,是十八世纪欧洲科学家想象出来的地心结构。
实际上,根据科学测定,依照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即地核、地幔和地壳。三同心球层中,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开。
按照现有的地质数据分析,冰墙不应该存在于地球的浅表层。它既然如此坚固而稳定,支撑表层冻土结构,则北极圈地震就不可能发生了。况且,在此前无数次北极圈地质钻探中,并未出现类似诡异事件。
“那也许是好事。”田梦轻声说,“也许能将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提高到新的境界。”
人类的进步正是源于这种“非正常、不可能”事件,每当人类解密了一个“不可能”之后,对于大自然的认识就会深入一层。
毛姆笑着回应:“没错,对于很多科学家而言,只要能将某个研究深入进去,找到新的研究点,那就是天大的好事。可是,对于华裔建筑天才霍东国来说,却是一场噩梦。”
林轩点头:“我猜,51地区一旦发现霍东国的异状,就派人假装心理医生接近他,第一时间获取了真相?”
大间谍机构做事,总是能够抓住关键点,快速突进,获得成效。很多时候,时间和效率决定一切。可以想象,霍东国遭遇诡异事件后,一定会找相熟的心理医生咨询,以确定是不是自己出现了可怕的幻觉。
毛姆点头:“对。我想这没有什么可以诟病的,因为我们的职业特征就是如此,对不对林先生?”
“如果换成是我们,也会这样做。”林轩坦率地承认。
间谍机构的做事方式大同小异,全都是以快速高效地掌握事实情况为目的。在组织内部的工作手册上,也有类似的指导科目。' ;超多好看小说'
“结果呢?就是这份资料?”田梦挥手,示意林轩和毛姆跳过这种道德层面的交流,直接跳到结果。
“嗯,正是这样,接触霍东国七十二小时后,我们的特工概括总结出这份资料,并且替他做过四次脑部扫描检查,确认他的精神没有任何问题。”毛姆点点头。
“给我五分钟时间,让我看完资料。”林轩说。
“没问题,我们的行程足够长,请慢慢看。”毛姆点头。
林轩将资料翻开几页,其中一页的标题为《霍东国的噩梦》。
身为一名成功的建筑商,在几十年的打拼生涯中,霍东国曾经遇到过很多怪事,其中不乏打桩机打破两汉古墓的好事,也有钻探机误钻地底军火库引发大爆炸的坏事。他之所以能成为魏先生的好朋友,大概是因为他有超常的“好奇心”,对生活中的任何怪事都抱有浓厚的钻研兴趣。
这一次,他曾以为是遇到了前苏联冰下武器库之类的现代建筑,所以预先通知了俄罗斯间谍机关。不过,随着钻探工作接连受阻,俄罗斯派来的监督人员也都泄了气,远离施工现场,到挪威首都奥斯陆寻快活去了。
在查阅了大量北极圈资料之后,霍东国将研究方向转至“史前冰墓”,期待从中获得历史学家想象中的“上一代地球人遗迹”。
那个“噩梦”就是在第二轮钻探进行了一周后的某夜来临的,霍东国本人的详尽叙述如下
那一夜,工人收工时已经是凌晨一点钟,风镐、钻机、透视仪等扔得到处都是,根本懒得收拾。
霍东国站在冰墙前,做每天例行的巡视工作。
他的手中拿着一个文件夹,里面是工人的花名册与每日的工程进度表。当然,那表格上每日的掘进记录都是零,没什么例外。在这道冰墙前面,想达到零的突破,真的相当困难。
按照惯例,他巡视一遍后将沿着隧道离开冰墙,返回冰层表面的营地去。
突然间,他意识到冰墙颤动了一下,并且发出“扑通”一声轻响。
那种动静有点像受到惊吓的人心跳突然加重一样,通常会伴随着“哎呀”一声惊叫之类。
霍东国下意识地举手按住心脏,以为是自己的心脏突然出了毛病。可是,他的心跳非常平稳,保持着弹性而有活力的跳动频率。
他抬起头,寻找那声音的来源。
“难道是它?”他前面正对的是那堵冰墙,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人。
他大踏步向前,耳朵贴在冰墙上,屏住呼吸倾听。
大概过了十几分钟,那声音又出现了,仍旧是同样的“扑通”一声。
霍东国又惊又喜,马上拖过透视仪,将十二个触点粘贴在石墙上,同时按下打印机开关,将冰墙当成一个病人,打印它的实时心电图。
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个规律,冰墙每隔十二分钟就会发出“扑通”一声,在心电图纸上留下一个稳定的颤动符号。
在极度激动、紧张之下,霍东国汗流浃背,头发也像放进了蒸笼一样,升腾起白色雾气来。
他判定,这是一堵“活着的”冰墙。
在神话传说中曾有这样的例子,有渔民航行于东海之上,迷失方向后,停泊于一个小岛的凹处。等到天明,那小岛突然动起来,原来是一只小憩的巨大鲸鱼。这一次,霍东国大胆猜想,这冰墙也是某种远古巨兽,金身不破,雷打不动,阻住了他的去路。
只有那些具有幻想能力的成年人脑子里才会产生这种桥段,否则的话,霍东国就会像其他人一样,首先通知警方,采用更精密的工具进行测量。
不知不觉中,霍东国站立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半融化的凹槽,高低大小与他的身材极其吻合。
之后,他突然听到了一种声音(应该就是他带给魏先生的那些无法分辨出处的语言)。虽然听不懂那声音的意义,但他从对方语气中领悟到,那应该是一种高深经文,于是,他全都记录下来,并在后来带给魏先生辨识。
他没有意识到,从前不能被融化的冰墙现在被他自己融化出一个凹坑来,深度至少有一尺。
后来,他向着冰墙望着,目光似乎穿透了冰墙,看到了一种像3d电影屏幕一样的白屏,屏幕上缓缓地显示着各种各样骇人的图像。行星爆炸、流星撞击、地球人自相残杀、黄沙漫天大漠千里、暴雨、流星雨、山崩地裂、高楼倾倒……到了最后,地球表面涨满了大洪水,一切都进入水下,地球变成了水世界。
这种种表象说明,地球的毁灭日即将来临,到那时,无人可以永生,只能听天由命。
霍东国并不惧怕这种所谓的“地球末日”,因为数年前好莱坞已经拍过一部名为《未来水世界》的科幻电影,描述的正是陷入大洪水时代的未来地球。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中,远古洪荒年代,地球也是受到洪水困扰,才产生了“鲧、大禹、涂山氏治水”的神话故事。所以,人类对于大洪水年代并不陌生,《圣经》中早就为人类指明了对抗大洪水的方向,就是制造巨大方舟,将能够帮助人类繁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