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有问题的核心就是交通,年内时间已经不多,宜蓝明年的工作如何安排需要有一个提前量,我想交通工作是我们来年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今天这次常委会议题就只有一个,研究解决宜蓝的交通问题。”
本来在常委会上,通常都是书记最后发言,也就是所谓的拍板,但陆政东今天却决定反其道而行之,一上来就定下了基调,这是他的第一炮,又态度鲜明,常委们就是有些不同看法,也不会反对得太激烈。
县委常委、武装部长毛一贵心道,陆政东到底年轻,一心就想出政绩,但他也是宜蓝本乡本土的人,对于宜蓝的交通是有切肤之痛,一直也希望修路,他在常委中排名靠后,于是主动道:“我支持将建设宜长路的建议纳入明年重点工程。关于交通的重要性,在坐的都比我还明白,我也就不多讲。”
组织部长邱智慧是新晋常委,在常委中排名也比较靠后,并且在之前已经得到了陆政东的招呼,见陆政东执意推行此事,也只好道:“宜蓝的交通条件确实亟待改善,提前做好规划,趁着省市明年的财政预算还没有开始计划,想办法先筹措到资金,为来年的工作夯实基础,打通宜蓝的大动脉……”
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贾志国在常委中排名靠后,和煤矿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也最怕陆政东紧盯着煤矿不放,见陆政东主动提出修路,自然也是求之不得,心道修路要是那么容易,县里早就修了,那会等到现在,陆政东放出了修路的话,若是搞个虎头蛇尾出来,就是孙伟阳再支持,陆政东在宜蓝也会颜面尽失,威信扫地,在宜蓝也就只有混日子了,想到这里也主动道:“我支持将宜长路纳入明年的重点工程。宜蓝的交通条件是长滩市里起个县最差的,如果不改变交通状况,宜蓝的发展就是空中楼阁,我完全赞成陆书记的意见。”
纪委书记钟慈斌迟疑了一下道:
“修路确实是件大好事,只是资金从那里来?县里没钱呀……”
陆政东点点头道:
“县财政确实困难,按照全县目前财政收入,想要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来解决交通问题,不要说全县的交通,就是硬化一条宜长路恐怕都不知道要等多少年,现在是沉舟侧畔千帆过,全国各地都在大发展,我们宜蓝已经落后了,再拖上些年头,那只会被越甩越远,我们等不起呀……我的想法是立足自力更生,争取省市支持,利用银行贷款,多渠道解决修路资金,贷款修路,收费还贷,这样才能借鸡下蛋,打破眼前的困局……”
副书记安志秋本来想要老成持重一回,从真正支持陆政东在宜蓝站稳脚跟出发,在修路的事情上给陆政东泼泼冷水,让陆政东不要太冒失,不过听到陆政东这一番话,知道陆政东是决心坚定,也就把反对意见给咽回去了。
安志秋虽然分管人事,在县里排名第三位,但是实际的地位并非如此,他乃是从其他县调过来,高士图是地头蛇,又有前任给其打的底子,在县里自成一派,在金忠平面前玩弄两面三刀的伎俩,除了金忠平以外,谁的账也不买,他也招呼不动,上面金忠平自行其事,下面高士图把他给架空,受过高士图的几次窝囊气,他这个副书记夹在中间成了个空心萝卜。
这一次金忠平意外去世,作为党群副书记,他也和申国中一个心思,也想争取再上一个台阶,也到市里跑了跑,但很快就知道无戏,便一心等着新书记上任。
看到陆政东如此年轻,心里也有些担心,所以态度上就有所保留。
不过,眼看着新上任的组织部长邱智慧积极主动的向陆政东靠拢,他心里也有些着急了,若是他还继续矜持着,恐怕又会重蹈金忠平时代的覆辙了。
陆政东如此年轻就到了这样的位置,能力是一方面,重要的是人脉,只要有人脉,陆政东就是在宜蓝碌碌无为一样有机会高升,便想着主动与陆政东搞好关系,摆脱在县里的被动局面。
众人表态完毕,虽然不少人心里有所疑虑,但基本也都是持支持的态度,众人都把目光看向了一直没发言的申国中,申国中喝了一口茶才慢条斯理的开了口:“修路是大势所趋,是众望所归,是老百姓的迫切愿望,也是县委、县政府一直想干而没有能干成的事情。我支持将宜长路列入明年重点工程。只是县里确实没有资金,还得需要大家群策群力,举全县之力,想法设防也要把这件事情办成。但是……”
申国中讲到这里来了一个转折:
“但是如果没有省里、市里的支持,仅凭我们县里,修建此路将困难百倍。陆书记以前在市里工作,与省市领导熟悉,和相关职能部门打交道多,这是先天优势,也是打破宜蓝困局的关键所在,宜长路建设只有在陆书记领导下,才能成功。我有个建议,宜长路筹备组的组长由陆书记亲自担任。”
能位列常委的都是人精,一下就明白了申国中的意图,申国中就是个老狐狸,话说得好听,实际却是耍滑头,将陆政东推向风口浪尖,他自己躲在一边优哉游哉。
只是更让常委们吃惊的是陆政东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和申国中纠缠,而是说道:“现在不少地方都在提跨越式发展,所谓的跨越式发展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者对先行者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的赶超行为。既然是‘超常规’,它就不是通过单纯地加快速度可以实现的。当然跨越式发展不是放卫星,而是全力挖掘自身潜力,创造发展的条件,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带来的机遇,南巡讲话之后,全国都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机遇,宜蓝也一样,发展才是硬道理,围绕这一中心,如何深入领会和学习讲话精神,吃透中央政策,这对我们宜蓝来讲更有特别的意义,也是打破禁锢我们宜蓝发展的关键所在,我对宜蓝实现突破充满信心,这个组长就由我来担任……”
陆政东讲完心里也不禁感慨了一下,申国中还真是胆子不够大,魄力不够,也难怪宜蓝一直打不开局面。
若是过得几年,像这样的建设项目,一个个都拼命的争取当指挥长,当不了指挥长也要弄个副职,有的地方为了有财大家发,大家发财谁也不会盯着谁,甚至出现指挥长轮流坐庄的事情,无他,搞建设既是政绩,而且机器一响,黄金万两,凡是搞建设都是最好捞钱的。是面子里子都有了,谁不乐意?那还会像现在这样推三阻四的?
陆政东走了一下神,很快回过神,观察着众人的神情,这番话其实也是话中有话,希望常委们也要解放思想,跟得上他的步点,但是显然常委们的心思并没有在体会他话中之意,而是在想着他坦然接受修路筹备组的组长一职。
有的叹息,心想陆政东太想出政绩了,还是太嫩了,看样子在宜蓝也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有的则是暗暗欣喜,陆政东如此冒失,看来不久之后就会陷入麻烦之中,陆政东也就没有时间去搞其他事情,正中他们下怀;有的担忧,担心陆政东这一跟斗摔下去,在宜蓝就很难再翻身了;邱智慧就深深的忧虑,虽然陆政东之前就修路的事情和她沟通过,可这依然难以打消她的疑虑,陆政东坦然接受筹备组长这只是表象,她担心的是陆政东经验欠缺会被这帮老狐狸啃得渣都不剩,她也很想提醒提醒陆政东,只是陆政东是主持县委工作的副书记,人又年轻,一路走得很顺,肯定自尊心极强,如果冒冒失失,只会适得其反,还是要找个合适的机会再好好提醒提醒陆政东……
常委们的反应,其实陆政东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常委中真正为他考虑的恐怕也就邱智慧和纪委书记钟慈斌了,不过有些东西现在他也不好点得太透,等到他拿出一点东西出来,到时候他们自然也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常委会结束之后,陆政东和申国中就召集分管副县长闫玉明以及于修路相关的部门开会,关于宜长路的硬化设计,之前省交通设计院已经有一个成熟的设计方案,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微取直一下即可,这样成本并不是很高。但陆政东还是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宜山隧道的问题,要进行研究。
申国中一听心里就暗暗发苦,宜山隧道虽然不长,工程量也不算太大,但是公路建设中隧道和桥梁成本是最高的,特别是隧道,那简直就是烧钱,要修宜山隧道起码要增加两三千万的预算,这还要工程进展顺利,还是在目前的物价水平,于是说道:“陆书记,在宜山修条隧道确实可以缩短上十公里的路程,做起来太难。但起码要增加两三千万的资金,县财政是空空如也,如果真的按这个方案来修,资金就更成问题了,陆书记,要不这样吧,还是分两步走,先硬化道理,修隧道的事情放在下一步。”
陆政东笑了一下道:
“这只是初步考虑,如果有条件就一步到位,当然条件不成熟,那就是下一步的事情了……”
陆政东说着一顿,又勾了一句:
“最好还是一部到位,长痛不如短痛……”
与会的人都看着陆政东和申国中,虽然两人的语气都很温和,但是显然两人在这件事上有不小的分歧……
第7章 黑金帝国
宜长路经过的乡镇领导也参加了这次座谈会,临山镇镇长冉启云也在其中,在宜蓝,临山镇的煤矿最多,煤矿也最好,他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家在煤矿有不少干股,每年收益可观。
所以他和高士图关系虽然极深,却一直没有挪窝升官,这里面既有县里其他人眼红,从中作梗,更主要的他非常清楚自己虽然头脑灵活,可文化程度不高,前程有限得很,一旦当上镇党委书记那就要全县轮换,一离开临山,那些干股也就打了水漂,他不想挪窝,高士图的心思也一样,让他在临山给高二楚保驾护航。
他在临山多年,县里每次整顿煤矿,他表面上是非常积极主动,实际上却是阳奉阴违,暗中通风报信,实际上县里要整顿煤矿,没有下面基层的配合和支持,那就是一句空话,而他在临山多年,方方面面都已经很顺了,镇里和下面村里他只要歪歪嘴,自然就有人知道该怎么做。
只是金忠平也还是有所察觉,也是恼火不已,已经准备撤换他了,但是还没来得及撤换他,自己先奔赴黄泉了,得知这一消息,他高兴无比,看来老天爷都让他继续发财,晚上一人在家痛饮了一番,醉酒之后,半夜都还笑醒了……
今天的座谈会上,陆政东和申国中虽然碍于公开场合,都显得很客气,实际上能够在公开场合显露出这些东西就已经说明很多东西了。
会议结束后,冉启云回到在县城的丈母娘家,关上门,就给在长滩的高士图打电话。
由于孙子的学校问题没解决,老伴还得在宜蓝带孙子上学,高士图就一个人只身到了市里,在市里也没啥熟人,他心情又不怎么好,这些天除了必要的应酬,晚上基本上就是呆在房里看电视。
正百无聊赖的不停的按着遥控器,漫无目的的翻看着电视,听了此事,立刻来了精神,翻身起床,拿起床头的电话,坐到了椅子上,道:“小冉,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原原本本的给我讲一讲。”
高士图把过程了解了一番,也是欣喜无比,道:“陆政东人年轻,一门心思想出政绩,我在市里也大概了解他的做派,好大喜功,不搞则已,一搞就是大动静,呵呵,他在市里能成事,恐怕在宜蓝就水土不服啊,毕竟宜蓝的条件在那里摆着,他就是想大想快都难。
申国中这人一向保守,没什么魄力,这样两个人很难尿到一个壶里。党政一把手不团结,呵呵,陆政东恐怕大部分的精力就会花在如何和申国中勾心斗角上。”
冉启云也呵呵笑道:
“对,陆政东一边要对付申国中一方面又亲自抓修路这么大一个工程,剩下的精力就有限得很。”
高士图高兴了一番还是很快就恢复了冷静,他的位置不一样,看问题比冉启云还是要深刻得多,陆政东能在是开发区搞出一番名堂来,也不能小视,对付陆政东是要战略上藐视,战术上要重视,最关键是如何进一步绑住陆政东的手脚,让他陷在宜蓝的大泥潭里,想挣扎上岸都难,更遑论整顿煤矿了。
于是说道:
“先不要轻易下这个结论,还是要观其言察其行,小心驶得万年船。新书记想要政绩工程,你一定要支持,金书记最开始来也还是挺欣赏你的嘛。”
冉启云一听自然是心领神会,就是要和表现出和陆政东是一条心的,实际上在真正关键的时候,拖住陆政东的腿,让他的精力集中在修路上,于是笑着道:“我一定全力配合……”
高士图挂了电话又给其他宜蓝关系亲近的干部打电话。
钱是个好东西啊,高士图也清楚,人事局的副局长就是他仕途的顶点了,让高二楚趁着这两年煤炭行情好,再搞一段实际,赚够了养老钱,他就干脆下海算了,高二楚有了足够的本钱,不搞煤矿,搞其他东西一样能赚钱,想到这里他心里也是一阵烦闷,真要说县里有经济头脑,申国中算个球,他才是真正的有经济头脑,可惜老林始终没有干上县委书记,不然他就有机会当县长,肯定比申国中干得好得多……只是高士图忘了一件事,一个是往自己口袋里刨,一个是为一县发展通盘考虑……
转眼间陆政东来到宜蓝县也有半个多月,除了修路和因为上班打牌处理了电力局的一批人,陆政东几乎没有动作,宜蓝县各局行委办及各镇的干部大体上保持了平稳。
县里紧锣密鼓的研究着宜长路的事情,宜蓝县电视台一直在轰炸式地宣传宜长路,宜长路成为了成宜蓝的热门话题,原来金忠平一直推动的煤矿整顿也了无生息,渐渐地冷冷地被多数干部被遗忘。
但陆政东却是没有忘,修路是宜蓝的发展之本,但煤矿才是宜蓝的发展之根,有了本,如果没有根,这条路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宜蓝的发展依然是一句空话。
这些天借着修路的机会他也下去乡镇走了走,也找乡镇的干部汇报汇报,还有就是通过邱智慧以及金忠平之前准备调整的一些干部,对县里主要的干部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也基本上把县里煤矿的基本情况摸了个底。
临山、易岭、长洲、石铺四个乡镇煤矿最为集中,占到全县煤炭产量的八成以上,真正兴旺起来是八十年代中期乡镇企业大发展的时候,原县委副书记是临山镇的书记,最开始把煤炭作为一个乡镇企业发展的龙头来抓,之后高士图又接手临山镇党委书记,这时候私人大规模进军煤矿,原来很兴旺的乡镇企业煤矿在这个时候开始放慢了发展的脚步,并逐渐衰落,并逐渐被个体煤矿赶超,这基本上可以说明,高士图任党委书记的时候,林家、高家就开始大规模的涉足煤矿了。
陆政东看着手头自己亲手准备的资料,陆政东粗略的估算了一下,按照这四个乡镇的煤炭产量,保守的估计也有四千万以上的税收流失,差不多顶得上现在宜蓝县所有财政收入的六成了,这还是比较保守的统计,这实在是太惊人了。
小煤矿开采并不复杂,有些小矿的生产条件简易,以家庭为单位或是以几个人合伙为单位,收税很不容易,很多煤矿又是在偏僻的深山峡谷之中,税务人员很难搞清楚,产量大的则喜欢做偷瞒产量,里面手段多得很,但是以上都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即得利益在宜蓝形成了气候,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在县里有很多有实权的干部在煤矿都有股份,在农村就更不用说,很多乡村干部就是煤矿的参与者和既得利益者,上有县里干部保驾护航,下有乡村干部通风报信,甚至是抵触,这样的状况真要是能堵住税收的漏洞无异于痴人说梦。
陆政东更是注意到一点,在登记可查的稍微大一点的有案可查的煤矿中,林姓人家和高姓人家占了一半还多,产量更是占了全县六成以上,真正是控制了全县煤炭产业,说得不夸张一点,就是控制了全县的经济命脉。
既不用上什么税,开采的成本又不是太高,煤炭的行情又是一路看涨,简直就是暴利,真是名符其实的“黑金”,难怪会让人倾之若骛,也难怪县里的干部都纷纷被拉下水。
也正是因为如此,金忠平在宜蓝想要整顿煤矿,最终却是寸步难行。
让陆政东感到不容乐观的是,为了争夺煤矿资源,许多煤矿老板利用宗亲朋友和种种关系抱成一团,纠集了大量社会闲散人员作为打手,为了争夺煤矿资源,打架斗殴就是家常便饭,宜蓝县治安很乱,绝大部分的刑事案件绝大多数都是因为煤矿,隐隐出现了黑社会性质的雏形。
搞小煤矿一本万利,不但让本县的人倾之若骛,也吸引了不少外地人,这些外来户敢于到宜蓝来淘金,要么有非常硬的关系,要么有非常硬的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