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地主的小日子(上)-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贩卖系统中,有没有卖狗这一类的牲畜的?”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外来者都是带着一份神秘,杨明觉得,如果外星球上有狗的话,肯定比地球上的狗要厉害。

“我可以查一下……”丫丫开始查看贩卖系统的菜单。

“回老爷的话,菜单上虽然也有牲畜幼崽,但是多是生产肉食,奶食的食用型牲畜,不存在攻击性。”丫丫说道。

既然贩卖系统中没有,那就等今天赶集的时候,在集市上买两条,实在不行的话,老家那条大黄狗还生了九个崽子呢,抱两条来也没什么,想通了这点儿,杨明便道:“那就算了,丫丫,在地里种上点儿红薯和土豆,三天之后每一种能收获1o万公斤就行。”仓库里的红薯和土豆还是有不少的,再加上1o万公斤,1o号那天,怎么着也够用了。

“没问题的,虽然土地紧了点儿,但是还是可以进行种植的。”丫丫说道。

从农场空间中出来的时候,外面的天色已经亮了,杨明也没心思睡了,直接穿鞋下炕,他还要去收拾今天赶集的车呢。

杨明提着手扶拖拉机去了后院,车棚的驴车是实木的,宽得有两米,长五米,木质细密,极其结实,如果有打眼的,肯定会叫出来,这辆车,竟是通体都由黄花梨制成的,就凭这么大个,按斤卖都能卖个近千万,两个大车轮,也是黄花梨的,外圈包着铁条,这圈铁条好像齿轮一样,一个疙瘩一个疙瘩的,这样的车轮,是轿车专用的。

杨明艰难的将驴车从车棚中拉了出来,将手扶拖拉机在车前摆好,手扶拖拉机的后尾巴上,有一个用来连接犁、车厢的锁扣,扭动锁扣,可以有单双之分,用来拉单辕或双辕的车,杨明把锁扣弄成了双辕,把驴车的车辕和锁扣固定好,又调节了车身底盘的高度,驴车的车身就平了。

拿了把笤帚将驴车打扫干净,又弄了点儿菜油,给车轴搭了油,没有橡胶轮胎的车子肯定颠簸,那就需要在车上铺上些东西了,最好是弄些柴草,装在鸡皮袋子里,在车上码整齐了,上面铺上一层薄被,人坐在上面才不颠簸。

“唔!你起的够早的,昨晚什么时候回来的……”

杨明正要去找点柴草,弄几个垫子,身后却有一个声音响起,扭头一看,原来是刘嫂端着尿盆正出来倒掉。

“哦!我四点多就回来了,刘嫂起的也早呀!”杨明说道。

“嗯!”刘嫂端着尿盆去厕所中倒掉,然后便来到了驴车旁边,仔细的看着,见杨明满世界找东西,便道:“你是在找什么?”

“我找个口袋子,塞点柴草放驴车上当垫子,不然还不得颠死?”

“麻袋行么?我记得在前院的厢房里,有好几个麻袋呢,不过没有鸡皮袋子,三十年前,鸡皮袋子很少的,就算有,放到现在也烂了,如果你非要鸡皮袋子的话,我们家里有几个,一会我去给你拿,柴草就在我家门口呢,你用多少就去撕。”

“有麻袋更好,那玩意儿结实……”杨明大喜,连忙去前院,果然从厢房里找出了几个大麻袋,都还崭新着。

柴草满世界都是,在山里面,人们多是烧木头绊子的,柴草多是喂牲口的,虽然这年头提倡绿色,提倡植树,不让砍树,但是人们对柴草还是不热衷,柴草太暄,一把火就完,光烧柴草的话,也烧不了多少日子。

杨明一连装了三个大麻袋,装的鼓鼓囊囊的,将口系上,扛回了后院,塞到了驴车上,用绳子固定住,然后从屋里抱出一床薄被,铺在上面。

早饭是热得昨晚上的饭菜,昨晚上做了八道菜,剩了很多,都放进了冰箱里,吃过早饭之后,杨明便坐到了驴车上,将手扶拖拉机打着了火,便从后门开了出去,拐到了碎石路上,三大一小四个女人,早已经等在了前门,大门都锁好了。

卫卿卿,孙芳芳胳膊上都挎着肩包,刘嫂胳膊上,却是挎了个小布兜。

“这车够怪的,我看你拐大弯的时候怎么办!”孙芳芳看着驴车的造型直笑,手扶拖拉机可没有方向盘,拐弯的时候可是要控制着方向杆转向的,要是拐个大弯的话,杨明非得跳到车下去不可。

“这还不容易?”杨明说着,将方向杆向下一压,轻轻向左侧一扭,那轮胎竟是直接向着左侧拐了个9o度的大弯儿。

“够先进的!”孙芳芳爬上了车,在车上坐好,卫卿卿、刘嫂、郑宝儿也上了车。

车上坐了人,直接就把麻袋压扁了,颤颤悠悠的,减震效果比汽车的减震还要强。

“带钱了么?”杨明问道。

“带了,从你昨晚带回来的密码箱里把零的都拿着了。”卫卿卿说道。

“那行,咱们走了,你们都拉着绳子,别掉下去。”杨明说着,给拖拉机挂上档,驴车直接就窜了出去。

马家沟是在一个小山沟里,在郑家村的西北边儿,中间隔着好几道山沟沟,这些山沟沟,最窄处只有4、5米,一般的大车根本过不去。

郑家村是槐树乡的,但是马家沟却是临乡大童子乡的,马家沟之所以能成集,那是因为马家沟在三年前,村里集资,修了一条直通乡里的公路,交通还算便利,于是,马家沟就逐渐富裕起来了。

从郑家村到马家沟去赶集,一般都是钻的山沟,因为这一带山多,走槐树乡和大童子乡的公路的话,路就太远了,得绕过好几座山,而且,由于山路不好往宽了修,路上经常出现堵车,一堵就是大半天,到了马家沟的时候,时间也差不多就到了中午,也就快散集了。

郑家村去马家沟赶集的还真不少,多是赶着驴车去的,不过人家的车轮子,都是带着橡胶轮胎的,用轿车车轮的,也就只有杨明家独一份了。

一路上,青山环绕,绿树成荫,杨明开着车来到马家沟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上午8点钟,马家沟大集上,已经人潮汹涌了,到处都是人。

集上有专门停车的地方,有专人给你看着,在你的车上挂一个牌,然后你自己手里再拿着一个牌,牌上是两个相同的数字,走的时候对牌儿,再交两块钱的看车费也就是了,杨明将车停了,领了一个牌子,便带着四女去赶大集。

“牲口市在最里边呢!买苫布的话,就在卖工具的小摊上找……”刘嫂对这里挺熟。

“干哥,你去买苫布,我们几个女人在集上玩会儿,然后咱们到牲口市会合,怎么样?”孙芳芳看着熙熙攘攘,人挨着人的场面,提议道。

如果一帮人为了买一样东西,在集上挤过来挤过去的,今天就甭想玩了,净挤了,杨明连忙应了:“行,你们玩儿去吧,我去买苫布,咱们到牲口市会合。”

人们赶集都是挎着篮子来的,篮子是包装袋子编成的,很是结实,就是和人蹭过的时候比较划得慌,杨明穿着短袖,这么会儿工夫已经被这种篮子的花边儿在胳膊上割了好几个白印子,这种事儿在集上很常见,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理论,不然肯定遭白眼儿:你这人怎么这么事儿呀?划两下又死不了人,人家小娃子都没吱声呢,你个大小伙子也真好意思。

“大爷,有苫布么?”在一个卖工具的小摊前,杨明问道。

“多大号的?”人家大爷没回答有没有,直接问多大号的。

“5米见方的吧!”杨明道。

“25!不还价……”摊主大爷直接递给他一个叠的整齐的苫布。

“……”杨明忙掏了钱,又在摊上扫了两眼,“大爷,这夹子多少钱?”

夹子,就是猎人布陷阱用的,在地上可着夹子大小挖个浅坑,把夹子打开小心的放在坑里,按照夹子大小,剪一张纸铺在上面,再在上面撒上一点细沙土,把下面的夹子覆盖起来,最好布置的和外界环境一致,有猎物踩上,直接腿打折,有的还在上面放上只死老鼠,冬天的时候,有的鹰隼饿得不行了,也会下来吃,然后被夹住,就再也跑不了了。

有的夹子上还带着铁齿,一夹子下去,就是血肉模糊。

“大的十块,小的五块……”

“有带牙的么?”摊上的夹子,都是粗铁丝的,这样的话,逮住的猎物很可能就会挣脱。

“那玩意儿忒厉害,不让卖……”

“那就给我来两个大的,两个小的!”杨明说道。

“3o。”

“给您钱!”杨明又掏出了3o块钱来。

“要是有坏的,下个集就来跟我换……马家沟的集,我哪次都来……”摊主大爷说道。

还带售后服务?

“成!只要坏了,我就来跟您换!”杨明说道。

“你要是自己弄坏的,我可不保换……”摊主大爷连忙又加了一句。

“成!”

杨明说着,便要走,哪知这摊主大爷把他叫住了:“嗨,小伙子,用夹子的时候,记得拴上铁链子,不然就让猎物把夹子带跑了,绳子不成,猎物一咬就断。”

“谢谢大爷了。”

大集上人流不息,随着日头越爬越高,人也越来越多。

一打眼,一个身前摆着个小筐的老汉,出现在他的面前,小筐中,是四五只乌黑的小狗。

“大爷,您这几只小狗是卖的?”

杨明蹲在小筐边,看着筐里的小狗,还抓起它们的后腿看看公母。

这小狗有五只,两公三母,都是乌黑的小笨狗,乌黑的皮毛油汪汪的亮,圆滚滚的,胖的可爱,眼睛已经睁开了,蓝的透明,眼角还带着眼屎,鼻头上,是潮乎乎的,这是健康的表现。

“嗯!”老汉话不多,直接点了点头。

“您怎么不到牲口市去卖呀?”

“笨狗,不值当的,卖了就行。”几只小笨狗,也没指望它卖多少钱,能卖了就行,省的留在家里吃粮食。

“多少钱一只?”杨明问道。

“2o。”

“得了,你就甭在这守着了,我给您包圆了……”杨明说着,从兜里掏出一张老人头,递给了老汉。

老汉接过,使劲儿的看着,头上都急出汗了,他很少接触这么大面值的钞票,不会辨认它的真假。

“大爷,看到这个**的头像了么?你拿指甲在他的衣服上划一下,感觉出纹路来的,八成就是真的。”杨明指点了他一下。

老汉在衣领上一划,感觉到纹路,不由笑了,连连点头:“你这么一说,我才想起来了,我闺女也告诉过我怎么辨真假,就是刮衣领。”

老汉给杨明弄了个鸡皮袋子,把五只小狗都给装进去,然后便背着筐,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日头已经爬的老高了,杨明便夹着苫布,提着夹子、小狗,开始向牲口市走去。

紧挨着牲口市,有几个卖鸡鸭鹅幼崽的,这些卖幼崽的,多是用筐盛着,各色的都有,明显是农家自个孵出来的,也有收成禽的,鸡鸭鹅被装进笼子里,只能屈着身子,动弹不得,可能它们感觉到了它们接下来的命运,叫声中都带着凄凉。

旁边还有几个收鸽子的,笼子里,有的是长着小锥子的幼鸽,有的是长着大翎的成鸽,红白黑灰黄,各色都有,它们有的叽叽叫着,有的打着嘟噜,很是热闹,这些鸽子,一般都是被吃掉的命运。

再往那边,便是卖牲口的,马,牛,羊,驴,狗,猪,兔等等。

卫卿卿,孙芳芳,刘嫂,郑宝儿,正围着一个卖小鸡的讨价还价呢。

“你买的什么呀?”卫卿卿第一个现了杨明,连忙迎了上来,把手中拿的一串糖葫芦塞进他嘴里,接过鸡皮袋子,好奇的打开。

“呀!是狗……”卫卿卿惊喜的叫了起来,把口袋放地上,从里面抱出了一只小狗来。

“你们买了什么?”杨明问道。

“没买什么?都是吃的,糖葫芦,爆米花之类的,还有两个驴打滚,驴肉火烧,都给你留了一份。”卫卿卿说道。

“天色不早了,一会儿就中午散集了,咱们买几只小鸡小鸭的,就回家吧。”杨明说道。

“嗯!”卫卿卿把小狗又放回了鸡皮袋子里,把鸡皮袋子敞着口卷起来,免得小狗在里面闷得慌,然后小心翼翼的抱起来。

“你这小鸡怎么知道它的公母呢?我们怎么知道你有没有骗我们?”孙芳芳和卖鸡崽的摊主说道。

“我也不能肯定呀!纯粹就是碰运气呗!”摊主也是无奈,他是个业余的鸡崽贩子,鸡崽子都是自个家老母鸡孵的,哪分得清公母。

“让它们在地上走两步,看它们的脚印,走得直的就是公的,走的乱的就是母的。”刘嫂插了一句。

“成!你们自个挑,咱这鸡壮实,不怕凉。”摊主说道。

第一卷 大地主神戒 第二十三章 跟头

“随便买几只就得了,就算公的也没事儿,过年的时候直接就炖了。”杨明凑了过来说道。

于是,孙芳芳和刘嫂,把看中的小鸡撒到了地上,看它们的脚印,走的乱的留下,走的直的直接放回去,一会功夫就挑了7、8只,郑宝儿也跟着掺和,不过小丫头下手有点狠,抓的小鸡吱吱乱叫,抓的人家摊主脸都有点抽搐,最后被卫卿卿拉着一起去逗小狗玩儿。

挑完了小鸡,几个女人又去挑小鸭小鹅,杨明闲着无聊,便跟收鸽子的小贩闲聊。

“师傅,你这鸽子多少钱一对儿?”

“不按对卖儿,按斤卖,8块钱一斤,你是卖鸽子还是买鸽子?”小贩问道。

“你这鸽子都是什么品种的?”

“这都是吃肉的肉鸽,品种就多了,有红球,灰球,白球,落地王,你要哪个?”小贩见杨明不像个懂行的,便开始忽悠。

“你别看我不认识鸽子,但是我敢肯定,你说的那四个品种,你这一个都没有。”

“呵呵,你这大兄弟,真是……”小贩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反正都是吃肉的,褪了毛也分不出啥品种不是?你就说这大花的吧?”小贩从笼子里抓出一只个头极大的鸽子,这鸽子浑身上下的羽毛,什么颜色的都有,红白灰黄黑,有的一根羽毛上,就有好几个色,“这是杂交品种,一个得有四斤,比落地王还沉呢……”

“个头的确挺大的。”杨明接过来之后,掂量了掂量,的确是挺沉的。

“这还是新出窝的呢,要是长小锥子的时候,还沉呢!”小贩说道。

“怎么分公母呀?”杨明问道。

“这个简单,一个是看它的脑袋,脑袋平的、大的就是公的,圆的、小的就是母的,还有一个就是看屁眼儿,公的向外凸,母的向内凹。”小贩说道。

“公的会打嘟噜,母的不会。”旁边一个提着笼子的老大爷说了一句,笼子上,罩着一块黑布,看不清里面是什么。

“看到这大爷了么?大爷手里头,尽是好鸽子。”小贩指着插嘴的老大爷说道。

小贩向老大爷问道:“牛大爷,今天又弄什么好鸽子来了?”

“跟头儿!”老大爷回答的倒简洁。

“呦?跟头儿,我还只听过没看过呢!让我们开开眼呗?”小贩眼睛亮了。杨明也好奇的看过去。

“成!”老大爷倒爽快,将笼子放地上,把黑布掀了起来。

只见,笼子中一对通体血红的鸽子,这鸽子的体型极小,要是用秤称一下的话,八成都不到五两重,但是却生的怪异,头顶上,是一个菊花的形状,羽毛全部向着四面铺开,像人头顶上长的旋儿一样,这叫菊花顶,后颈、额头上,是逆羽,这叫前后翻儿,和菊花顶连起来,就跟皇帝戴的平天冠一样,眼睛上,有一撮小毛遮着,这叫盖眼儿。

腿上也生着羽毛,将红红的腿儿盖住,尾巴是双尾巴,展开来就跟孔雀开屏似的,不过就是向下的。

“您前次弄了对点子,卖了一百块钱,这次打算卖多少?”小贩问道。

“这对儿跟头儿,能连着翻两个跟头,八十就成。”老大爷说道。

“八十?八十贵了点儿,牛大爷,五十卖给我得了……”小贩说道。

“八十,不打价……”老大爷摇了摇头说道。

“大爷,你这对儿鸽子,真能翻跟头儿?”杨明看着这一对鸽子还挺稀奇的,便问道。

“我还骗你呢?”老大爷不乐意了,不过也知道这个小伙子不太懂行,便提起笼子,给他解释,“看到这对鸽子的尾巴了么?这是双尾巴,双尾巴的鸽子,在天上飞的时候都比较笨,但是就是因为它笨,所以它才能翻跟头,就像是开车一样,车开的快了,就不好做什么高难度的动作,那些开车开出花样来的,你见过那个敢开到一百迈以上的?”

“那这大尾巴的鸽子也不少呀?怎么别的鸽子不会翻?”杨明又问道。

“……”老大爷有点回答不上来,索性直接把笼子打开,“让它们飞一圈,让你开开眼,你就信了……”

好像提前做好了信号一样,老大爷刚把笼子打开,这对跟头鸽儿就扑棱棱飞了出去,转眼就飞到了高空中。

“牛大爷,您这对鸽子飞不丢吧?我可听说了,跟头鸽儿一翻跟头儿就晕,别飞丢了……”小贩有些担心的说道。

牛大爷白了他一眼,自信满满的道:“你说去吧,我这鸽子,在天上飞两圈,它就自个儿回笼子里。”

杨明却一直盯着天空中的两只鸽子,这两只鸽子甫得自由,便撒了疯,围着大集,在天空中转着圈儿,突然,一只鸽子好像喝醉了一样,又好像被猎枪击中了一样,双尾巴展开,扑棱棱的向前翻了两个跟头,两个跟头翻完了,尾巴又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