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花间一梦(作者:禾晏山)-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婉玉见杨晟之来了,忙对怡人道:“先不说了,你也下去歇歇,换灵儿这些小丫头子来伺候罢。”   
杨晟之摆了摆手道:“你们念你们的。”    
婉玉亲自给杨晟之倒了杯茶,又上前帮他脱换衣裳,口中道:“也收拾得差不多,着紧的物件都在咱们房里,其他的都已锁在库房里了,日后看府里哪处宅子缺什么,再从库里头取,每件物什都是登记造册的。礼和堂是你待贵客的地方,我去瞧了一眼,也忒素净了,不是咱们家里的气概,我摆了个青铜的瑞兽双耳大鼎和一个玉马彝,都是贵重的玩器,特特跟你说一声。”    
杨晟之见婉玉眼眶下已浮出青色,想到妻子这几日舟车劳顿并未睡好,到府里又忙了大半日,有些心疼,握了婉玉的手道:“先不管那些了,东西就算不收拾也不会跑了,只管全都放库房里锁着就是,你累了罢?晚上让厨房做几个你爱吃的菜,吃了饭就早点歇着罢。”    
婉玉道:“厨房已做得了,珍哥儿身子骨还虚着,我先让人端了粥和几样小菜送到他房里,让他先吃了。”    杨晟之道:“珍哥儿可好些了?若吃了药还不见好,就赶紧再换个大夫瞧瞧。”    
婉玉道:“我方才打发人去问,说他睡得挺踏实的,想来没什么大碍。”说完命丫鬟摆饭,和杨晟之一同吃了,随后沐浴梳洗,夫妻二人早早就寝,暂且无话。    第二日,杨晟之醒来时,婉玉早已把去翰林院的应用之物收拾妥帖。杨晟之道:“你怎么起这么早?咱们自己到京城单住,上无长辈,没有这么些规矩,你多睡会儿才是。”    
婉玉对着收拾好的包袱一努嘴道:“我要睡实了,谁给你整理这些东西呢?”    杨晟之道:“不是有丫头打点么?”    
婉玉一面命丫鬟端巾帕进来服侍梳洗,一面打发人去厨房把熬了半宿的人参汤端来,口中道:“头一次还是我精心些,薄厚衣裳都备好了,你惯喝的茶叶放在蓝色的包里,你这几天有点咳嗽,我给你带了瓶甘草润喉露,不舒服时滴一茶匙,用温水调开了喝。我听说翰林院巳正才吃早饭,你先喝碗人参汤垫垫胃。这儿有两个捧盒,每个里头都各有两个菜和汤饭,回头让小厮们找地方给你和我二哥热了吃。午时我再打发人送饭去。” 
   杨晟之笑道:“还是你心细,想得周全。午时不必打发人送吃的去了,我跟小舅哥与同僚有些应酬。等我走了你再多睡会儿,保重身子是着紧的,等我晚上回来跟你说话解闷儿。说完喝了参汤,穿戴停当往翰林院去了。    
婉玉送别杨晟之后也无睡意,换了件荔枝红绣牡丹的长褙子,腰上系着掺金珠线穗子宫绦,下着天青色裙裾,头上手上皆是一色梅花样式的金器,打扮极端庄。
待卯正二刻准时坐堂内理事,府中的婆娘丫鬟媳妇都已到齐,婉玉顺着名册看了一遍,见府里只有一个还未留头的小丫头子、两个婆子和三个媳妇是原先杨晟之从杨家带来的家生奴才,余者皆是她从娘家带来的,心里不由一松,暗道:“家里人口倒简单,如此这般就好打理了。”想着将名册放置一旁,扬声道:“你们大多都是跟我娘家陪嫁来的,既是老人儿,也就该知道我的规矩和脾气,旁的话我也不再多说,只要事事依着原先的规矩行,自然是不错的,若仗着自己原先的老脸面做了不该的事儿,我一例处罚,旁人也不准求情。”    
众人听了齐声应道:“只听奶奶吩咐。”    
婉玉命怡人念花名册,按着惯例将人分配下去,哪个应门,哪个管茶房炉火,哪个掌管杯勺碗碟酒皿,哪个打扫厢房厅堂等具个安排人选。末了把对牌发下去,打发人都散了。    
怡人上前道:“奶奶忙了半日了,该吃点早饭歇一会儿才是。”    
婉玉捶了捶肩膀道:“是有些累了,这些天坐船就让人头晕脑胀的,昨儿个又忙乱一回,觉着骨头都要散了。”    怡人立即上前给婉玉捏肩,又朝门口使了个眼色,霁虹和金簪正守在门口,见了赶紧把水盆巾帕和早饭端了进去。婉玉净了手,刚拿起筷子,又想到什么,问:“珍哥儿吃了没有?”    
霁虹道:“吃了,听孙妈妈说精神已经健旺。”   
 婉玉方才放心,吃晚饭用香茶漱口,带了怡人和采纤在府中各处转了一圈,见人人各司其职,上下清明,不由微微点头。又指导哪一处地方要摆玩器,哪一处要换窗纱,哪一处该设什么家俱,哪一处要补栽花木,立时就有婆子和管事媳妇来领钥匙,从库房中提了东西摆上。    
待用过午饭,婉玉歪在床上小睡,忽感觉身上沉沉的,鼻间闻到男子气息,后有人凑上来吮住她的唇。婉玉一惊,登时醒了过来,只见杨晟之正搂着她亲昵。婉玉仍不惯与男子亲热,想挣扎又挣脱不开,杨晟之翻身将她压得严严实实,长长的亲了一记。末了细细亲着婉玉的脸儿,见她双颊红扑扑的,只觉全身火烫,伸手就要解婉玉衣扣。婉玉急忙攥住杨晟之的手道:“这还白天呢!”    
杨晟之亲着她的发鬓道:“待会儿把床幔帐放下来,床里就黑了。”说着手便探到她小衣里头去了。    
婉玉倒吸一口气,按住杨晟之的手央告道:“好人,别闹了,我跟管花园的婆子和媳妇都说好了,未时三刻去园子里逛逛。回头她们过来问我怎么不去了,丫鬟说我跟你在一处……一处睡着,我,我还有脸没脸了!” 
   杨晟之怀抱一团软玉温香,又见婉玉粉面融融羞色,温声软语的央求他,像只咪咪叫的猫儿似的,只恨不得把她死死往骨子里揉,哑着嗓子道:“待会儿我陪你逛园子去,哪个敢笑你,我就把他轰出去。”说着一把扯下幔帐亲过来,强着婉玉依从。    
杨晟之身壮力强正值青年,又是新婚燕尔,正是贪欢的时候,眼瞧着婉玉星眸半合,檀口微张,两颊红霞晕染,乌发披散下来更衬着身如白玉凝脂一般,婉转娇吟处已有不胜之态,往日里端庄矜持的模样已全然不见了,心里愈发揣了团火,直弄了许久方才将**散了,在床上搂着妻子,仍没个餍足。    
婉玉捶了他一记道:“还不快起来,叫丫鬟打水梳洗,园子里还有人等着呢。”    
杨晟之道:“陪我再躺躺,今儿个就不去了罢。”   
 婉玉红着脸,自顾自起身道:“那可不成,这已经不成体统了。”    
杨晟之从后一把抱住婉玉躺下来,道:“什么体统不体统的,难得今儿个下午学士告假,我们这才散了学,偷得半日闲,我只想跟你一处躺着。”说着手又不规矩起来。    
婉玉又羞又急,绷着脸道:“再闹我就恼了!”    
杨晟之住了手搂着婉玉笑道:“那把你方才求饶时唤我的那声再叫一回,我就放了你,陪你一同看园子去。”    婉玉听了脸蛋登时红得好似滴血一般,垂着脸儿不说话。杨晟之轻轻摇晃,哄道:“乖婉儿,再叫一声让我听听。”    
过了好半晌,婉玉才呐呐的唤了一声:“好,好哥哥……”
杨晟之浑身的筋骨都酥了一酥,婉玉又捶了一记,嗔道:“还不赶紧起来。”杨晟之这才笑吟吟的起身,唤丫鬟抬了木盆来,二人沐浴梳洗,重新换过衣裳,便往花园去了。    
这厢一干婆子媳妇早已得了信儿,立在园子门口守着,见晟、婉二人来了连忙引着向前走。只见迎面一座假山,削峰掩映,怪石嵯峨,颇有几分峥嵘之势,杨晟之道:“这山上有一亭,曰‘爱晚亭’,据说坐在亭中看晚霞再惬意不过,因此才得的名字,我却觉得落了俗套,命人把匾额摘了,夫人是才女,想出的名目必然高明雅趣,不如你题个匾挂上罢。”
原来杨晟之知婉玉胸中有些点墨,故如此说讨欢心,婉玉听了果然欢喜,笑道:“妙得很,既已是咱们家的园子了,原先的名儿还是不用的好。你是两榜的进士,比我有学问,还是你取罢。”    
杨晟之听婉玉如此说,便故意说了“含晖”、“吐月”、“堆霞”等俗名,婉玉果然摇头说不好,杨晟之便笑道:“别推让了,还是你取一个,待你取完了,我给题字。”婉玉抿嘴笑了笑,抬头一瞧,果见山上微露凉亭一角,想了想道:“有古诗说‘霞石触峯起’,偏巧这山还是赏霞的佳处,不如用‘昂霞’二字。”杨晟之赞道:“好名字,壮丽又有十分的气势,就用‘昂霞’了。”    
说着与婉玉绕过假山往后去,只见款款一条石子小路,四周翠竹轻摇,待转弯步入抄手游廊,翠竹皆不见,满眼皆是郁郁葱葱的萝藤,游廊两侧各色花木,桃梨杏树繁茂,垂柳依依,杨晟之指着对婉玉道:“这是茉莉槛,这是海棠畦,这是芍药圃,蔷薇架后头的一处房舍小了些,本是处赏花的地方,原叫‘桃花坞’,夫人改一个罢。”    
婉玉赞叹道:“地方虽小,却盘旋曲折,种了这么些花木,倒有咱们江南园子的风味了。诗词里频有‘不放春归去’之叹,这里不若叫‘锁春坞’罢。方才我想到一个上联,我说不好你可不准笑。”    
杨晟之眉目柔和道:“你只管说,我给你对下联。”    
婉玉道:“花倚玉堂吐芳浅。”    
杨晟之接道:“风卷竹帘问春深。”    
婉玉“哎呀”一声,笑吟吟道:“你这‘问春深’可把我的‘吐芳浅’比下去了。”   
 杨晟之笑道:“还是你的好,我是浑说的。”一面说一面走,只见游廊尽头竟与一水榭相连,那水榭小巧玲珑,开敞通透,屋中挂几幅字画,又设一八仙桌,凉台探向水面。婉玉走到台上,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池碧水荡漾,半池莲叶焦黄,假山拳石,径曲桥深,池边亭台轩阁雕甍绣栏,掩映花木之间,满眼皆是胜景,不由心旷神怡。    杨晟之道:“此处该书何文?”    
婉玉微微笑道:“在这水榭里刚好能赏这半池莲花,月色极佳的夜里,坐在这儿赏月听琴应是再妙不过的了。又有诗词‘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依我的意,就叫‘啸月鸳鸯榭’。”    
杨晟之道:“‘啸’一字太显刚烈,与‘鸳鸯’不搭了。不光要看月色抒怀,更要揽景,夫人觉得‘揽月鸳鸯榭’怎样?”    
婉玉拍手笑道:“这个好,气度不凡,见大丈夫的胸襟,改一字就见风骨。这次你出个上联,我来对。”    杨晟之略一想便道:“荷韵满袖谈风月。”   
 婉玉笑道:“烟雨一榭叙古今。”    
杨晟之道:“这次你又比我做得好了。”凑上前低声道:“等天气好的时候,咱们晚上就来这儿赏月,若晚了,咱们就歇在这儿。鸳鸯榭里做鸳鸯,也不枉叫这个名儿。”    
婉玉脸又红了,“呸”了一声,转身朝水榭另一侧的游廊向别处去,行至不远便见十几株芭蕉,层层叠叠,与几十竿翠竹拥着一处房舍,墙下郁郁葱葱种的皆是碗口大的菊花。    
婉玉一怔,杨晟之却笑道:“这是个佳处,你随我来。”说完引着婉玉走上前,推门一观,只见屋中桌椅床几一应俱全,另有书架子,上头零零散散摆着几套书,窗前的桌子上摆着棋盘,推窗便能看到芭蕉摇曳。    
杨晟之道:“刚买下这宅子时我就在这里宿了一晚,当夜便下雨了,听雨打芭蕉之声颇得古韵,我当时便想,若是能跟你在此处听雨下棋,不知该有多快活了。”    
婉玉嫣然笑道:“难不成此处要叫‘听雨轩’?”    
杨晟之笑道:“还真让你猜着了,原来确叫这个名儿,不过又俗套了。我原想叫‘绿幽馆’,但想想又觉得不新奇。”    婉玉道:“此处有竹子有芭蕉,自然当得起‘绿幽’二字,古诗云‘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又有‘听雨入秋竹,留僧复旧棋’。这里不如叫‘绿幽洗秋之馆’。”    
杨晟之脱口赞道:“好名字,清幽,比我高明多了。”    婉玉娇嗔道:“这是你让着我呢,就算我就浑说你也赞好,罚你做个对联出来。”    
杨晟之见婉玉娇态已然痴了,想伸臂搂她,又想起门外还站着丫鬟婆子,只好悄悄捏了捏婉玉的手,口中道:“旧棋人观青瑶影,枕上客听夜雨声。”    
婉玉点头笑道:“应景,还敢说自己不高明。”    
二人一同出了房舍,又有一亭,亭边栽得皆是桂树和枫树,此时节桂花飘香,枫叶正红,满襟满袖皆是清爽,婉玉道:“此亭应叫‘点樨亭’或‘闻樨亭’。”杨晟之道:“前者更别致些。”    
说着眼前出现一石桥,原来池中央有一小洲,以石桥与岸相连。杨晟之同婉玉穿过石桥,行至小洲,只见洲上垒一土山,山上建一绣楼,崇阁玲珑,极尽精巧华美之意。杨晟之道:“夫人累了罢?咱们进这楼里歇歇。”婉玉走了半日也觉腿酸,便扶了丫鬟进到绣楼中,见楼中空荡荡的,并无陈设,迈步攀木梯上至二楼,只见屋子正中摆了桌椅,怡人捧来坐蓐,婉玉在椅上坐了,杨晟之命人将绣楼四面的窗皆悉推开,对婉玉笑道:“这一处才是园中最胜之景。”    
婉玉展眼一观,果然园中景致一览无余,清风拂面,顿时精神一振。杨晟之笑道:“这园子本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景,方才见过东面的锁春坞和垂柳桃杏等为春景;南方揽月鸳鸯榭和半池荷花为夏景,西面绿幽洗秋之馆和点樨亭为秋景。”说完伸手点指北方道:“这一处为冬景。”    
婉玉走到窗前一瞧,只见北方有一座二层的阁楼,阁楼四周栽种几十株老梅并几棵松柏和翠竹。    
杨晟之道:“那处原名‘待雪庵’,是先前本家老太太的佛堂,故而清寒了些,便未带你过去。”    婉玉道:“这一处却是极好命名的,你看这梅、松、竹恰是岁寒三友,就干脆叫了‘岁寒居’罢。”也不待杨晟之答话,又出联道:“红梅弄雪对月语。”    
杨晟之立时对道:“翠竹和露抱琴眠。”又笑道:“如此这般园子里的匾算齐全了。”想了想一拍大腿道:“不对,还差一处,这绣楼还未曾命名呢。”   
 婉玉道:“春有百花,夏有荷,秋有桂菊,冬有梅。这小楼里一年四季都能观赏花开,真好比花间仙境了,当年淑妃省亲,命以‘花间一梦’为题作诗词,我极爱这四个字,人之一生便好比梦幻泡影,转眼就是一世,这绣楼叫‘花间一梦楼’如何?”    
杨晟之缓缓点头,命檀雪取来文房四宝,将匾额一一写了。金簪和霁虹端来果品细茶,夫妻二人在绣楼中赏景说笑,正浓情蜜意之时,只听有人来报道:“梅二爷来了!”    
欲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十四回【上】顾夫人探问梅婉玉




且说夫妻二人逛完园子坐在绣楼里说笑,只听丫鬟报说梅书达来了,杨晟之忙命人请到园子里,三人坐在点樨亭中闲谈。梅书达此番前来却是为了送孝国府的请帖,原来过几日便是顾氏的生辰,孝国府内宅自要操办一回。顾氏听闻梅书达的妹妹梅婉玉随夫上京,便立即命人写了请帖,却不送杨晟之府上,反要李榛交由梅书达,李榛对梅书达道:“家母说了,令妹初入京城,离乡背井,身边无有相好的娘母姐妹,未免孤单,不如咱们两家女眷间走动走动,不光能解闷,日后也能有个照应。”

婉玉听完梅书达转述,抬手请帖交由怡人,笑道:“顾夫人一片美意,咱们若要不去就是不知好歹了。”心中想道:“正好趁这个机会瞧瞧李秀微是个什么人物,也不枉小弟托付我一场。”此时丫鬟又端了瓜果糕饼上来,婉玉听杨晟之二人开始聊起朝中之事,便带了丫鬟退下,到房里探望珍哥儿,暂且不提。

却说顾氏生辰那日,婉玉一早乘马车到了孝国府上,二门执守的婆子殷勤引路,行至垂花门又有两个衣着鲜亮的丫鬟迎上前笑道:“是翰林院杨大人家的奶奶罢?我们太太早已等候多时了。”于是簇着婉玉走到待客的门前,打起帘子道:“贵客来了!”

婉玉进屋一瞧,只见满屋子珠翠环绕,浓香盈鼻,有一三四十岁的贵妇从座而起,满面笑容,招手笑道:“快请,快请!”

婉玉观其容貌衣着便知是顾氏了,正欲拜见,顾氏早抢先来到近前,一把扶住婉玉的手,笑道:“是翰林院杨大人的家眷罢?”说着上下打量,只见婉玉头绾攒珠累丝金凤钗,颈上戴珠宝晶莹的璎珞黄金锁,身穿水红五彩绣蝶短袄,外罩胭脂色缎绣八团花卉褂子,下着茜色绣花裙,腕上各戴两个镯子,手上套指甲盖大小的祖母绿戒指,这一身打扮愈发衬得容色照人,风姿高雅。顾氏反复打量几回,不由心中暗惊。

婉玉笑道:“礼不可废。”说完敛裙行礼。顾氏亲热的拉着婉玉的手,让她坐自己身边,一面对众人道:“这位是翰林院新选庶吉士杨晟之的夫人,她兄弟梅书达也是翰林院里新一科的庶吉士,跟我们家榛哥儿都是极要好极相熟的朋友,今儿个请她过来,大家一同热闹热闹,日后也多个说话的伴儿。”

众人纷纷笑道:“这个自然。”又夸赞:“好个标致的人儿,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