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一日不落帝国-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率之高难以想象。为了保障印刷下发的法律条款文件和书册覆盖每个县,几乎将库存的纸张全部用完。

    按照建国计划和进度表,法律体系的初步建立仅仅排在第四位,抓住枪杆子和钱袋子之后的是掌握舆论和安定人心。在舆论和宣传阵地上没有人可以超越穿越众,这是同时代的所有国家或组织都不可能达到的水平,大大小小数千份报纸几乎覆盖了整个远东地区(包括东南亚和rì本高丽辽夏等国建立的控股报业公司和媒体)。所以在人心的掌握上就只有兑现诺言这一个缺口还未堵上了,这也是所有大业成功的最后阶段最重要的的事,也是维护穿越众信用的主要条件。正是强大的实力和团结一切穿越众看得上的力量,才得到了最后的胜利。按功劳分配胜利果实就是无数和合作伙伴与学生、员工之间书面合约或口头承诺的约定之一。

    大权在握后最要紧的事情就是瓜分胜利果实,学习先辈的的经验自然要分封爵位,给所有功臣分配其应得的好处和荣誉。比如原本仅仅是开国县伯的穿越众扩土数万里,严重的爵位和功绩不匹配,为了安抚人心和让所有知情人士不在纠结于自己爵位不能高于穿越众的矛盾心理,李浩自然要从善如流的给扶自己登基的头等从龙功臣最高的爵位,也就是一字并肩王,其爵位世袭罔替,次于皇帝高于亲王,属于超品级爵位。

    至于自己曾经的同学和好友(全部都是穿越众的下属和干将)自然也要依据辰基集团内部的身份、职务贡献和制度所给与的待遇和穿越众的授意授予相应的爵位。从一等王到三等男不等(王、公、侯、伯、子、男六级爵位,每级分123等,对应九品十八级官位。也对应国家级、省部级、司地厅级、县处级、乡镇科级、科员六级行政级别的)。

    有爵位的毕竟是少数官员和功臣,按照制度,开国以后,新晋爵位必须要有对应的功劳,比如拓土之功、军功、重大技术研发、民生改善等等诸多条件和前提才能进爵。有的官员在国内辛苦工作一辈子,做到省部级高官,也只能混个三等男;有的官员在海外工作几年就能扩展国土或教化土著蛮夷数万,一下子就能拿到二等侯的爵位。这一套制度是通过多方征求意见,力求风险和付出与爵位等收获相对应的一套很公平的制度,内部基本没有意见和不满。

    在开国大典之前,没人知道这个皇帝是谁,开国大典之后也没多少人感受到这个皇帝的存在感。除了看到法律文件上的签名和印章以及部分场合的皇帝画像的人,基本没人认为新皇帝和过去的皇帝有相同之处。李浩在所有公开场合露面都是出于国事需要,不是外交访问就是文件盖章,要不就是出息各种节rì或国事宴会典礼充当吉祥物。基本就是一个人形图章和吉祥物。这种功能和过去时代的皇帝功能相比,其权利大小简直就像沙砾和珠峰的体积区别。

    为了保持国体和国家形象,这种全新类别的国家最高领导简直比汉献帝还要苦闷,不能做出一点出阁的事情。言谈举止要符合大国天朝的形象,要不是xìng格出奇的好加上任劳任怨,李浩也不会接下这个苦差。别说穿越众了,就连小孩子也不愿意天天干这些事。

    一个绝大部分新体制内的人都期待的rì子在1940年端午节之前来临了,那就是华夏帝国首批军政要员正式授爵授衔授职仪式,在这个仪式之前,所有官员和穿越众植入行政体系的人员都是挂着过渡zhèng ;fǔ这个不伦不类的牌子在办公,这个短命的过渡zhèng ;fǔ存在的意义就是彻底根除军权神授的传统,没有举办所谓的禅让之类的仪式,抬出了一个穿越众看中的傀儡皇帝充当君主**像mín ;zhǔ议会制过渡的国家元首。李浩也深知穿越众的用意,心甘情愿的来干这个工作清闲又体面风光的职务。

    华夏帝国的爵位基本和皇位一样,都是有名无实的虚衔,仅仅只是象征所有者具有一定的荣誉和功绩,是一种用对国家做出的贡献换来的地位和特权(比如其私人名下的产业可以减免一定额度的税额,按照爵位高低减免的百分比最高不超过应缴税额的一半,对应等级的秘密档案查阅权等等一些不涉及国家主权的小特权,像什么用爵位折罪或杀人无罪之类的涉及国家司法权力的旧时代特权全部没有。)

    得到爵位就意味着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上层社会,男爵爵位仅仅只是门票,公爵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几乎每个内阁大臣都有公爵爵位,只不过有的能世袭,有的不能。爵位分为三种,第一种自然是可以世袭的爵位,被民间成为纯金爵位,意思就是永不变sè或贬值。第二种就是每传一代降一等的,公爵的儿子降为侯爵,五代之后就是平民,这种爵位被称为镶金爵位,有金子的价值但是比纯金要小,其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磨损消失。第三种就是只能本人享受的爵位不能传承给后人,这种终身爵位价值最小,一般仅仅只是授予有贡献但是风险不大的高级老年技术官僚,也被称为鎏金爵位,相对于前两种基本不值钱。

    由于新朝的爵位没有封地,只是多领一份国库爵位津贴,基本没有什么意义。不论是否世袭还是降等爵位都按对应的等级拿钱,皇帝一年拿120万龙元津贴,一等王爵100万、二等亲王90万、三等郡王80万,公爵60到75万不等,侯爵40万到50万不等,伯爵20万到30万不等,子爵8万到16万不等,男爵1万到6万不等。这份津贴一般赶不上贵族们自己私人产业一年缴纳税赋的1%,可以说只是一份象征意义的特权。

    爵位是可以累加折换的,通过不断建立功勋,得到终身爵位的百姓,可以用高级爵位折换低级镶金爵位,比如终身的公爵换一个镶金的伯爵。镶金的公爵换一个世袭的男爵。这种制度也是为了鼓励贵族们多建功立业争取提高爵位而设立的。
第122章 授勋仪式上的插曲(2)
    三月chūn末,一个风和rì丽的下午,帝国所有高层齐聚神京皇宫太和殿,参加首次授爵授衔仪式。

    这个仪式意义重大,不仅仅是法理上的改变,还包括穿越众希望看到的意识形态上的改变。很多出自门下的学生虽然接受了穿越众的教导,知道君权和民权是怎么回事,但是骨子里接受的家庭教育还是有很深的三纲五常的意识。参政议事会是穿越众所有职工和合作伙伴选出来的最高权力机构,名义上是参政议政的顾问团队,只是名义上对内阁和皇帝的决策进行分析建议和引导,实际上就是拥有一切大权的太上皇。这些权利不仅仅来自于大批穿越众控制的热兵器军队,还来自于巨大的财富和资源控制力,更重要的是大量跟随穿越众改变穷困命运的家族人心和人力上的支持。一切权利都来自于人和人的支持。一个人再强大、再富有,没有其他人的支持就不可能有任何社会意义的权利,因为他控制不了任何人。

    穿越众可以给过去时代皇帝和权贵们给不了的东西给现在站在太和殿上的人,给老不死的文彦博、苏轼等旧时代的士大夫长寿、荣誉和财富;给新时代的学生们施展抱负和学识的舞台与能力;给比旧时代统治下的更多的民众更高质量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这一切都来自于技术提高的生产力催生的无数新兴产业和穿越众教育开拓学生们的眼界激发的yù望。

    原来的时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最多只能看到现在中原的资源和财富,每天挖空心思的想如何占有与分配这可怜的一点东西。但是进入辰基书院后,每个学生都知道世界有多么巨大,未分配和发现的土地有多么惊人。自然功名之心就rì渐淡薄了,当官当得再好成为身价亿万的帝王将相概率有多大?只要把心思放到做蛋糕(学生们进入学校就要吃的第一餐,一年一次,高年级学长参与制作的穿越众秘法的蛋糕,主要是秘密加上市面上没有的特供巧克力和甜叶菊糖,吃过之后永生难忘,这种不可复制的食品一年只能吃到一次,没有穿越众的授意和奖励没有可以吃到,这是诸多引导意识形态和思想的利器之一)上,还怕自己分不到吗?到时候有人想不劳而获或者多拿一块不属于自己的蛋糕,所有人就会让他滚蛋,永远别想闻到蛋糕味。

    ————————————分割线——————————

    一套简洁的仪式后,所有人就拿到了自己的奖章、绶带、贵族爵位证书、皇帝奖励的各种物件。

    最夸张的是李基拿到的头衔,一字并肩王——汉王(十五个超品爵位之首,和皇帝一样数量恒定、无实封和领民)、帝国科学院院长兼哲学分院院长(下设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个研究院)、金紫光禄大夫(正一品散官衔)、太师(帝师荣誉衔)、中极殿大学士(内阁成员标配)、上柱国(武官顶级荣誉衔)、释宪法院院长(实际司法职务)、参政议事会立法委员会委员长(参政议事会最有权力的部门的领导,参政议事会的成员成为参议员,由全国各地县级参政议事会直选。参政议事会只有两级,县级的议员由民众直选。zhōng ;yāng议会的头头就是内阁总理大臣兼国事院总理,直管各个部级单位和下面的各个省。)、皇家书院院长(新组建的神京诸多大学之一)、神京大学荣誉校长、帝国大学荣誉校长(这都是国立大学)、辰基书院院长(帝国注资的公私合办大学)、辰基集团董事长(私人产业职务但是是国债的最大持有人)。

    还有汪新宇:一字并肩王——秦王、帝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军事分院院长、金紫光禄大夫、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左柱国、大元帅(军衔最高等级)、国防部长(军职最高等级)、皇家书院副院长、神京大学荣誉副校长、帝国大学荣誉副校长、辰基书院副院长、辰基集团董事和监事会监事、帝国国防大学校长、帝国陆军军官学院院长、帝国空军军校校长、(帝国海军大学校长由李飞担任)、国安部部长(谍战之王)战略部部长(秘密组建的全球大格局战略设计规划部门,不对外公开的预算外部门)、帝国禁卫大臣(负责皇宫保安)。还有重要兼职:帝国近卫军司令(京都保安)、帝国特殊兵种集团军司令(还在规划中的化学部队、生物部队、核武器部队、超高速导弹部队、特种斩首部队和反恐部队)、zhōng ;yāng军区总司令。

    当然这种达到极致的军权集中也仅仅限于汪新宇所干的这第一任国防部长,他的继任者就没这么强大了。汪新宇过把瘾之后就要退隐校园专心搞研发和教学了。对于他搞军事政变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这些名头挂在他身上根本就没有多大意义。调兵权掌握在议会和内阁手中,没有内阁和皇帝的调令,一个营以上的兵力调动都是不可能的。

    白佳也得到了自己的荣誉:齐王、帝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政治分院院长、金紫光禄大夫、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外交部长、民族事务部长、皇家书院副院长、神京大学荣誉副校长、帝国大学荣誉副校长、辰基书院副院长、辰基集团董事和监事会监事、帝国外交大学校长、帝国政治学院院长、帝国外国语大学校长。

    赵守忠:楚王、帝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文化分院院长、金紫光禄大夫、少师、太极殿殿大学士、文化部长、宗教事务部长、皇家书院副院长、神京大学荣誉副校长、帝国大学荣誉副校长、辰基书院副院长、辰基集团董事和监事会监事、帝国东华大学校长、、帝国文化大学校长。

    李飞:越王、帝国自然科学院副院长、地理分院院长、金紫光禄大夫、少傅、集英殿大学士、交通部长、战储部长、皇家书院副院长、神京大学荣誉副校长、帝国大学荣誉副校长、辰基书院副院长、辰基集团董事和监事会监事、帝国交通大学校长、帝国海洋大学校长。

    孙昌:蜀王、帝国自然科学院副院长、农业分院院长、金紫光禄大夫、少保、保和殿大学士、农业部长、、皇家书院副院长、神京大学荣誉副校长、帝国大学荣誉副校长、辰基书院副院长、辰基集团董事和监事会监事、帝国农业大学校长、帝国地质大学校长。

    王能:商王、帝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经济分院院长、金紫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太和殿大学士、商务部部长、皇家书院副院长、神京大学荣誉副校长、帝国大学荣誉副校长、辰基书院副院长兼贸易学院院长、辰基集团董事和监事会监事、帝国商业大学校长。

    陈冠先:卫王、帝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金融分院院长、金紫光禄大夫、太子太傅、东阁大学士、金融监管部部长、皇家书院副院长、神京大学荣誉副校长、帝国大学荣誉副校长、辰基书院副院长兼金融学院院长、辰基集团董事和监事会监事、帝国金融大学校长、帝国经济大学副校长。

    吴祈:鲁王、帝国自然科学院副院长、生命科学分院院长、金紫光禄大夫、太子太保、交泰殿大学士、卫生部长、食药监管部部长、皇家书院副院长、神京大学荣誉副校长、帝国大学荣誉副校长、辰基书院副院长兼医学分院院长、辰基集团董事和监事会监事、帝国医科大学校长、帝国京华大学校长。

    刘欣:赵王、帝国自然科学院副院长、数理分院院长、金紫光禄大夫、太子少师、无极殿大学士、副总理大臣、财政部长、皇家书院副院长、神京大学荣誉副校长、帝国大学荣誉副校长、辰基书院副院长兼数理分院院长、辰基集团董事和监事会监事、帝国理工大学校长、帝国科技大学校长。

    钱进:燕王、帝国自然科学院副院长、工业分院院长、金紫光禄大夫、太子少傅、文渊阁大学士、工业部长、皇家书院副院长、神京大学荣誉副校长、帝国大学荣誉副校长、辰基书院副院长兼工业分院院长、辰基集团董事和监事会监事、帝国工业大学校长、帝国矿业大学校长。

    杨文晖:唐王、帝国自然科学院副院长、物理分院院长、金紫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建极殿大学士、住建部部长、皇家书院副院长、神京大学荣誉副校长、帝国大学荣誉副校长、辰基书院副院长兼建筑分院院长、辰基集团董事和监事会监事、帝国建筑大学校长、帝国地质大学校长。

    刘蛟:吴王、帝国自然科学院副院长、信息分院院长、金紫光禄大夫、大司马、体仁阁大学士、信息部长、专利局局长、皇家书院副院长、神京大学荣誉副校长、帝国大学荣誉副校长、辰基书院副院长信息分院院长、辰基集团董事和监事会监事、帝国信息大学校长、。

    高竞:周王、帝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艺术分院院长、金紫光禄大夫、大司徒、华盖殿大学士、宣传部部长、皇家书院副院长、神京大学荣誉副校长、帝国大学荣誉副校长、辰基书院副院长兼艺术分院院长、辰基集团董事和监事会监事、帝国艺术大学校长、帝国传媒大学校长。

    周立坚:郑王、帝国自然科学院院长、化学分院院长、金紫光禄大夫、大司空、保和殿大学士、能源部长、皇家书院副院长、神京大学荣誉副校长、帝国大学荣誉副校长、辰基书院副院长兼化材分院院长、辰基集团董事和监事会监事、帝国化工大学校长。

    一干穿越众的学生和合作伙伴同样拿到了属于自己奋斗应得的奖励和爵位。
第123章 授勋仪式上的插曲(3)
    这次授勋仪式参与的人太多,除了几十个三品以上的官员是一一受封的,其他的中低级官员都是唱名之后直接在大殿上集体宣誓接受爵位和勋章等奖励的,这种批发模式相对于高级爵位的零售自然效率更高,毕竟一千多人的爵位都要皇帝一一授予的话,天黑了都不能办完。在

    下午三时许才轮到的诸多终身贵族中的男爵(最容易得到也是最不值钱的最低级爵位)才进入大殿接受皇帝的册封。

    熊俊非常高兴,不仅仅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军职军衔等rì夜渴求的东西,还意外的得到了皇帝封赏的一个祖宗八代都希望得到的爵位,即使这个爵位不能世袭罔替仅仅只是终身爵位,也算自己终身最大的收获了。自己和家族一跃成为新帝国的贵族,母亲也可以含笑九泉了。看着自己拿到的奖励和四周的同学同事们高兴的笑脸,自己几年来付出的艰辛也算值了。

    回想起家中刚娶进门的娇妻早晨在耳边说的话,就不由得激动起来,大丈夫求取封妻荫子光宗耀祖不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要求被人尊敬的yù望嘛。校长曾经的教导还在脑中,满足了这个yù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