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一日不落帝国-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的意思是在东夷岛建立一套和大宋帝国相反的制度,把吃人的属xìng变成流水线生产人口的制度?”

    “繁荣的基础就是高素质的人口带来的红利,我要这些人有个蛋用,不会做工的纯农民能对经济做出多少贡献?我还要推广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一个工程师对经济的贡献顶的上一万个苦工。”李基看着泉州即将揭牌的海洋学院规划图纸说道。
第五十五章 思想阵地攻坚战(上)
    “我是一个没有良心的机械,没有怜悯和爱惜弱者的本能,我只是为了我的事业而努力,为了达成我改变民族和世界命运的目标,我可以不择手段,也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但同时,我是一个穿越众,拥有足够的经验和智慧来以最小的代价,最高的效率,最短的时间来实现我的目标。”李基对赵守忠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为了降低实现目标的成本,提高过程中运作资本的效率,我们需要掌握舆论和思想阵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控制我们在过程中的jīng神层面的成本,以最高端的手段来推动其他领域的发展和飞跃。我和你们其他人不一样,你们总是和上层人物打交道,李飞、孙昌、刘欣、周立坚、钱进、高竞等人多是到富裕地区和高官显贵打交道老油条,你也一样。除了吴祈因为经常下乡巡诊和组织药农种药而大量接触贫民和山野粗人之外,没有人主动去接触下层民众。这是一种穿越前形成的习惯,我们来之前的都是城市人,没有吃过苦,没有体会过没有马桶的rì子,没有体会过饥饿和死亡。因此我们没有站在农民的角度思考的习惯。这很不利于我们处理事务和进行理论创新。我们不能实现三个代表啊!”李基批判和自我批判到。

    “本来屁股就没有坐正,自然不会有足够的格局和境界去运作这个世界嘛!吴祈只是一个医生,能治病救人就不错了。但是他想的是建立药库和现代医药体系来满足他天下无病的yù望,这一点让我很惭愧。出发点不正,就不能实现最高效率。虽然建立亳州基地是为了垄断医药产业,但是效率和动力就是大不一样。为了赚钱肯定比不上为了建立医药体系有激情。自我鞭策的动力不就来自于yù望的力量吗?低级的yù望怎么可能发出超过高级yù望的动力呢?”赵守忠也反思出自己的缺点。

    “办一份非主流的杂志吧,就以鼓吹我们强大思想体系。我们的祖辈学习的是马列主义,父辈学习的是毛邓的思想理论,我们学习的是江胡的科学发展观。我们手中掌握着最庞大的理论资源,那些无数资源和心血铸就的的jīng神武器就是我们的装备。我们和理学、关学等思想争夺意识形态的阵地很有必要,掌握思想比掌握资本更有影响力。树立能被历史证明的正确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财富观、幸福观、方法论和实践出真知的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牢牢的把持所有合作伙伴和员工以及他们亲友等群体的思想。这才是管理和人脉的最高境界。”

    “杂志是月刊还是周刊?还有其他的要点吗?”“月刊吧!名字就叫科学。要不细分成三本杂志,分别叫‘科学’、‘社会’、‘自然’怎么样?‘科学’只要发表工业技术和发现,‘社会’发表制度历史研究成果,‘自然’就发表生命科学和农业科学的文章。这三本月刊要成为最高级别的内部刊物,保密制度就按内参来吧。我们每个穿越众都要保证每个月在这三本杂志其中之一发表一篇文章或论文,你就辛苦一下,担起这三本杂志总编的职务,股份按出资额,你多算一点,我们也好放心啊!不然捅出了篓子又要费劲摆平。好歹你也是经历过关键字洗礼的**幸存者之一嘛!”

    “你又挖坑给我跳!你的良心早就卖给了穿越前的老板了,节cāo、情cāo、贞cāo都找不到了,身心内外连一个贴了三cāo标签的灰尘都没有啊!不过说实话,这份工作我接了,我还是拒绝不了这个诱惑。你的每次挖坑都让人无法抗拒啊!”赵守忠面只有通过无表情来表示自己抗议和窃喜的心情。

    “有很多人早就对理学和关学不满了,自从董仲舒那个学术投机分子卖身投靠汉武帝之后,排他xìng越来越强的儒家早就不能适应越来越向世界帝国发展汉族帝国实际需要了。可能我们还要花时间讨论一下是否摧毁旧式入学,完全利用我们手中的科学武器推翻儒学的君臣纲常理论基础,还是利用我们强大舆论控制力来渗透儒学,通过根据我们的需要来断句和解释经典和大量覆盖式轰炸,来建立一套为我所用的新儒学。

    本来满口提倡仁义礼法的旧式思想只是先贤们希望引导当时统治者教化百姓的思想体系,没有与时俱进的传统自然会被历史淘汰。在程朱理学统一之前,我们必须抢先占领这个绝对制高点,否则我们的一切成果都会被封闭的程朱理学抹去。到我们死后,我们的一切物质成果都会被吃人的礼教所摧毁。”
第五十七章 思想阵地攻坚战(下)
    万寿无疆说过“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为了占领这块阵地,赵守忠不得不像李基一样丢掉所有节cāo去坑蒙拐骗偷。赵守忠在杂志社第一次编辑会议上对李基说起了自己吐血收集文章的辛苦。

    “之前我们伟大的孙昌孙院长无耻抄袭农政全书的jīng神已经被我们鄙视了一小下,可是我现在也没有鄙视他的理由了,要想出彩就要抄袭啊,这简直就是穿越众的座右铭啊!”赵守忠苦着脸对李基感叹着。

    “你又有什么底气鄙视其他人抄袭,你自己抄袭的比谁都多,那些后世的诗词、文集、小说、话本、巨作不知道已经被你抄袭了多少。不然你这和苏轼齐名的文坛宗师的地位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你一个人,身兼一百五十多个职务,都快赶上老蒋了。文艺圈子里面的影响力绝对是天下文采独占八分的曹植级别的老牛鼻子级别了,还在那里装样子?三个杂志的稿子审完了没有?审完了就拿来看看。”李基摆过头斜视着赵守忠嘲讽,伸手要初版。

    “算了,反正大家彼此彼此,我也习惯了,这是科学的首刊,你先看看发刊词。”

    李基看完之后倒吸一口凉气“你真是要我老命啊!你说实话,这不是你写的吧!完全不是你的文风啊!这么激进!这句‘不知格物,即为蠢物’是不是打击了所有士大夫啊?有几个读书人知道科学,懂一点天文地理就算是天人了,你这打击面是不是太过于大了?这里面犹如实质的**宣言的味道你以为我看不出来吗?你这是要一竿子捅死孔老二啊。开会,马上开会,马上把你手底下研究理论的那些吃干饭的考据党集中起来开会。你不把科学披上一件先圣思想的外衣就不用吃饭了。把这个激进的枪手带过来,我要看看是谁写的,这个水镜到底是谁。”

    “算了,这个水镜就是你最喜欢的哲学系教授,首个评上高级职称的司马尚,据说他是司马光很远房的亲戚,都出了五服的远亲。自从他评上高级职称之后通过了忠诚实验,你不就让他进入我们的绝密书库翻看那些马列著作和哲学库的那些西方哲学经典书籍吗?要是让他看了尼采的那些‘大逆不道的反动言论’还指不定写出什么文章呢!你不是要他替你教授你最爱的哲学专业课吗?从来不假人手的核心课程你都让他代课了,干嘛这么大火气?”赵守忠马上说出实情。

    “不是我生气,这太不合时宜了。太超前的理论只会树敌,不会让人有认同感啊!你让连资本主义都没进入的社会接受社会主义甚至**的理论是不是太异想天开啊!这句‘葬送旧时代的束缚,迎接新时代的光辉’是什么意思?你当我几十年的新闻联播白看了?葬送这词时能随便用的吗?我们不是说好不搞革命派路线吗?改良就要慢慢来来嘛。你这是给我上眼药啊!”

    “攻坚战就是要先声夺人,从气势上压到一切敌人嘛!”赵守忠不在乎的辩解道。

    “先声夺人不是要你拉仇恨,开群嘲。庞大的中间派和酱油众都被推到保守派那边,就连激进的变法派都要敌视你的自杀xìng言论了,你这不是打仗,你这是要搞自杀式人肉炸弹去炸毁旧的儒家思想体系啊。什么叫螳臂当车,就凭我们数千人的铁杆学生能和数百万旧思想武装的士大夫阶层抗衡吗?要知道,就连我们的排字工和印刷社员工都是读十三经的读书人,你不能这样做啊!”

    “阵地要一个个夺取嘛,我知道你的意思了,马上就开会修改。你要先攻取那块阵地啊?”赵守忠表示明白李基的意思了。

    “那就先攻取最容易的宇宙观、世界观吧。用数学和观测数据证实rì心说和地球是球体,简易的让读者相信和了解椭圆形行星轨道和地月系统。至于南半球人会不会掉下去那就要搬出经典力学的万有引力体系了。我建议还是由自己人担任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的相关人士。你觉得让刘欣来抢牛顿饭碗还是钱进来更好?”

    “钱进吧!我不希望听到流星三大定律,钱进三大定律更好听,况且刘欣是审计、统计、财务方面的专家,天体和宏观物理学是不是太不挨着了。搞不好会让人拆穿啊!微积分就让给刘欣吧,好歹让每个人分点穿越福利嘛!”李基听完赵守忠的理由后同意了这个分配方案。

    “那你的意思就是科学的首刊主要放在数学和天文学方向了?数据来源不权威啊。你是不是要拉几个钦天监的技术官员来凑个数?苏颂大人应该会大力支持啊!”李基问到。

    “老滑头,你不是知道我在广州府城建立了万国图书馆和万国文献档案馆吗,高价求购的海外图书文献总要发挥一些作用嘛!那些收容的海外学者又不是吃干饭的,让他们组建的翻译局总要出一些成绩啊,不然每年十万贯的经费不久浪费了?”

    “谁知道你私人赞助的机构有什么人才和成果,自从你上次受到我打劫皇家典藏的刺激之后就把主意打到海外文献和古玩上的事情我早就知道了。你吃独食也不过如此而已啊!我告诉你,大食和天竺早就被灭亡了,你手下的那些所谓的学者不过是一些骗钱的流浪者和jiān商。到手的文献都是假的废纸。真正的古代文献和文物早就被被官方机构收藏了,那里轮得到你?”

    李基敲着桌子看着老赵说道“抄袭后人的成果我没压力,但是老赵,你要抄袭古人的成果就要做好遗臭万年的准备。要是后人翻译西方文献,发现你照抄包括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波克拉底、欧几里得、普罗提诺、盖伦、苏胥如塔、沙落迦、阿耶波多、苏格拉底及婆罗摩笈多的著作,那你可就英明尽毁,之前你抄袭的后人诗词、话本、小说、剧本、都会被怀疑是枪手代写的,甚至会连累到我们的文章和作品也会被怀疑。这会极大的打击我们的威信和形象。学生们的偶像崇拜也会消失。这种后果你担当的起吗?”
第五十七章 不如放卫星
    三天之后,科学首刊在朝野关注中发行了,投稿的钦天监官员和苏颂等技术型官员都拿到了jīng美的铜版纸首刊,一看定价就心口咯噔一下。一百元一本的定价让众多读者顿觉昂贵。一本不过五十页的杂志竟然要价十石粮食,这相当于三四亩良田一年的产值了。但是一翻开杂志看过内容之后马上震惊了,发刊词里面的那句‘以有穷之物力,求无涯之至理,吾辈之宏愿。为光大科学jīng神广开民智,以扩求真志学之辈,实现登天揽月朝夕万里亦不倦悔。’后面还有‘发现明悟万物之道得一毫毛之于九牛,便可用之于民生,聚亿万金钱与己身,资志励志。流民万川志改良炼钢配方售予辰基商行,立得千万钱。’

    无数看过这本鼓励创新,不惜重金收购专业秘方和技术的广告之后才明白辰基谋取暴利的要素之一就是垄断技术。

    内部发行的制度和高昂的定价,让这本杂志首刊只发行了五千份,另外,早有预见xìng的穿越众将其中的一千五百份未来升值空间巨大的文献锁进自家的资料库封存,所以面世的仅仅三千五百份。其中三千分被辰基集团和合作伙伴的高级管理层和大股东瓜分,所以能让基层技术员和圈子外的人接触到的只有五百份。

    首刊中前五篇文章都是关于rì心说和地月系统的文章,中间十篇是观测数据来源和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后十篇是关于解释相关的数学原理的文章。每一个拿到这本首刊的读者都在一口气看完之后锁进传家宝级别的宝库或箱底珍藏。大量的手抄本和部分经典段落开始在圈子里面传阅。大宋帝国非辰基书院出身的读书人第一次接触到严密的数理逻辑构建的宇宙观和用数据说话的立言模式。

    至于发行期在科学十天之后的社会和发行期在社会十天之后的自然更是掀起了异常巨大的思cháo。

    社会的前五篇文章是由李基和赵守忠亲自撰写的关于分析北方游牧民族长期威胁华夏的经济背景和地理背景。中间十二篇文章则是他们的得意门生收集的数据和实例,大到国策和战争记载,小到物价数据波动和布料厚薄程度。通过无比详实的数据证明游牧民族长期sāo扰汉族的必然xìng和无法消除根源的困难xìng。最后七篇则是立足贸易和政治体系,分析建立大华夏共荣圈的可能xìng。分别从贸易互补xìng、文化输出强度、政治制度输出、意识形态输出、军事力量和技术对比、战略削弱和同化方案、全东亚王道朝贡体系的传统等方面证明。

    这一本出来之后立马被李基和赵守忠提前拜访过的诸多宰辅联合封禁,很多读者刚刚读完就被上门的军差衙役搜走了,很多大户正在抄写上面的文章时,衙役就上门搜书。很有**和查造反证据的气度。合作伙伴们和高官显贵读过之后因为没有及时抄下来,很多内容记不牢,不惜花费重金求购抄本。当然这本足以成为未来五十年外交圣典的杂志也被穿越众瓜分了一千五百本。因为所有的书都是通过订阅的方式送到各家各户的,市面上零售的一本都没有,在被封禁和查搜之后存世量只有数本,没收的全部被烧毁。根据辰基拍卖行的估价,售价原本一百元的社会首刊,拍卖价起码在五十年后可以达到百万以上。

    至于自然更是引爆了舆论原子弹。第一篇文章是新式作物(土豆、玉米、番薯、穿越众改良的杂交水稻和高产小麦)全国推广后的产量和推进农政全书普及的增产后果。后浪篇是孙昌和吴祈撰写的七大营养素对于寿命的决定xìng影响和保健体系对国人预期寿命的重要xìng的文章。

    第一篇开头就说大宋帝国粮食产量可以在五年内增加七八倍,加上新式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普及深加工产值,可以让国家农业产值提高十倍的保守估计让读者们都体会到放卫星时代人们的心情和感觉了。第二篇则是利用和望远镜一样威力无穷的显微镜来支持的又一个原子弹级别的颠覆xìng文章。病菌的存在让人们了解了医学的重要支柱----营养学。身高、体力、耐力、寿命、视力等等都和饮食密切相关。无数读者在看完第三篇文章之后都意识到自己的寿命完全可以达到120岁时疯狂了。

    保健学成为了一个新兴的可以和传统中医学抢饭碗的热门学科。花一文钱在学习和宣传保健知识上可以免去一百文的医药开销成为了朝野热议的口号。

    庆功会上赵守忠对孙昌的得意门生程闻说道“亩产万斤很容易,土豆随便都能实现,但是没有必要实现,我们在文章中还是留了很大余地的,下个月朝廷派人来核实我们试验田的真实产量的时候你把土豆和番薯的产量打个对折在报上去,开放的参观基地就选在巩县西北郊区的山坡地那片土质还好的普通合作伙伴王家的申请引种番薯地。不然万一他们要实地采收称重,太高太密的番薯和土豆的试验田会露馅的。”

    “知道了,我马上就去办!保证不会泄露数据。”程闻看到李基点了头表示同意之后表示一定不会出纰漏。

    “你说这次放卫星会不会太过分了。本来亩产最高四石的水稻被我们搞成七石,最高两石的小麦搞成五石,推出年产九石的土豆和十石的番薯,一下子就把均产两石的记录提高四五倍,难道你被钱大师附体了吗?”李基问到。

    “不放卫星,那些不信邪的保守地主怎么会乖乖的和我们合作?搞宣传就是要吸引眼球嘛?老老实实的写些不痛不痒的改良文章怎么震慑那些不老实的敌人和伸手的蛀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