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三国之亲兵传奇-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忽然远远传来悠长的号角声,双方纷纷自觉下令结束眼前的战斗,呼厨泉收兵回营就开始准备撤退事宜,他知道来援的只能是那一个人,自己大军已经太过疲劳,而以他的一向作为行动慢了说不定就回不到草原,顾不得去想如何分享战利品,眼前还是保命重要,知道是援军来临的赵苞浑身一软,彻底放松下来的身体失去意志的支撑而倒了下去,连身边亲兵的呼唤都听不到。
 
   公孙瓒的军队迅速开拔进来,接替雁门士兵的防守位置,累趴的雁门士兵们纷纷就地睡去,他们已经没有了自己行动的力气,全靠赵苞即使身负重伤也坚持在那不停鼓舞士气才一直坚持到现在,公孙瓒士兵放轻手脚将这些值得敬佩的人搬下关墙,让百姓们把他们送回可以安静休息的地方去,但精力的严重透支使得有的人已经一睡不起。
 
   城守府里,公孙瓒沉重的呼吸声清晰可闻,刚进城就接到赵苞伤重不醒的消息,而眼前这个浑身包扎的严严实实的人就是他,身体持续发热不退,赶来的医生检查过后纷纷摇头,都说由于几道伤痕太深,已经无法医治。
 
   公孙瓒满肚皮的怒火却没地方发泄,呼厨泉早早就收拾好退走,自己手里的白马义从可不敢深入草原前去追击。
 
   接过城防的公孙瓒无心理事,让严纲和田畴等人前去负责一切,自己守在赵苞身边。
 
   三天后,赵苞醒了过来,看到身边的公孙瓒,脸上出现潮红,奋力坐起来说道:“伯圭,你来的正好,我知道你来的晚了些,但不必自责,一路辛苦!何况不仅我这里需要你,还有其他地方也需要。这座雁门关今后就交到你手里,一定要保证它的主人是汉人,不然我做鬼也不放过你!”说到最后已经是声色俱厉。
 
   公孙瓒虎目含泪,点头答应下来,他知道赵苞现在只是回光返照,有些放心不下的事情要交代才醒转过来。
 
   赵苞见到公孙瓒点头,放下心来,躺倒在榻上说道:“我母亲和妻子都在我就任辽西太守时死于外族之手,我心里早存死志,只是兄长赵忠不许我轻易死去,早早就调我离开了边关,虽然他是祸乱大汉朝纲的十常侍之一,但不失为一个好哥哥,只可惜走错了道路,大汉落到今天的地步,受他所作坏事的影响不小,才智不差的他怎么就走到这个地步上去的?我怀疑背后另有其人操纵着一切,这次外族作战也比以前有条理许多,只看到匈奴一路大军,乌桓被你打得惨败,又在内讧,没有力量来进攻,应该还有一路鲜卑大军从北方上谷方向进军,所以去信叫你多加注意。相信伯圭你现在也深有体会,从数年前右北平那次大战你就应该知道一些,我已经快要死去,了解这些事情的真相只能拜托你来做。”
 
   公孙瓒老脸赤红,他那次什么都没了解,全靠杨风和赵云才打了个大胜仗,似乎杨风有提过,但他没有在意,直接就给忘记到脑后去。
 
   赵苞声音低落下去:“母亲被作为人质绑在军前时就说过:‘人各有命,何得相顾?’慷慨赴死,然而您可知道儿子的辛苦,报仇之念始终象条毒蛇噬咬着我的内心,不顾一切来到这里,这次终于结束了,我亲手砍下这么多外族人的头颅,总算也有脸面前去见您”声音渐渐低沉下去,最后不再有声音发出。
 
   大夫连忙上前把脉,一会后就摇摇头,表示赵苞已经走了,公孙瓒黯然上前,看着他仿佛安详睡去的面容,跪拜下去,深深叩首,然后决然起身出去叫人准备安葬事宜,这时候需要的不是哭泣,而是狠狠打击另外一路外族大军。
 
 【乱三国之亲兵传奇】  乱三国之亲兵传奇 第三卷 群雄争锋天下乱 055 河北风云(三)
 
   055河北风云(三)
 
   上谷城墙上,邹丹能感觉到自己嘴里那充斥的苦涩,他带着五千步兵一路急行,赶倒是赶上了,但面对的大军似乎太多了点,城墙下鲜卑和乌桓的八万联军仿佛在嘲笑他的无力,随后两天的安静更是让经历战阵磨练的他感觉到有些古怪,这些外族在往常早就迫不及待拖着长梯开始攻击,怎么突然这么沉得住气?
 
   等待两天揭晓的答案就是十多座高大的箭楼拔地而起,邹丹更是看的两眼发直,什么时候这些野蛮民族也可以使用这个东西,即使上谷城防绝对坚固,但他对接下来的战斗不再抱有任何幻想,暗自估算起自己带来五千的士卒加上本地驻守的三千老兵能够坚持多久来,公孙瓒给自己的士卒训练倒是充足,但并没有经历过战阵,只能算是新兵蛋子,前景并不容乐观。
 
   然而邹丹在老兵带领下,打开城里的军库后,一切不安都抛弃到脑后去,足足五十万只精良的箭矢和足够的各种弓,一万套完整的盔甲,备用兵器足够武装一支三万人的军队,而且都被保养的非常好,一时心里总算放下些心事,有了这些,坚持到公孙瓒的到来应该没有问题。
 
   蹋顿心情沉重的看着城墙,他被轲比能分配到攻打西城门的任务,还被下达了必需攻下的死命令,势力严重衰弱的乌桓没有反对的余地,他可看到了轲比能眼中那无比清晰的杀意,知道这是在等待他拒绝然后以不遵军令为由斩杀然后趁机吞并乌桓的机会,无奈下只能接受。
 
   回想起这些年来和楼班争夺乌桓的领导权,蹋顿就心里直滴血,楼班勇猛异常,是族中勇士心目中的神诋一样的人物,他认为自己才是领导乌桓走出低谷重新步向辉煌的合适领导人,拒绝承认丘力居以前曾经说过要蹋顿接任单于的说法,各部族头领也认为蹋顿在管子城的表现就说明他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带领乌桓重铸往日荣光,白白浪费了前任单于叫他去大汉学习的初衷,学成回来也并没有给乌桓一族带来崛起的契机,于是纷纷支持楼班接任,转而认为这样的强力人物才是将来的希望所在。
 
   蹋顿十分的不甘心,觉得管子城那场大战并不全是自己的错误,谁叫那些人提供的情报不准确呢,使得他的判断出现了错误,才导致最终的失败,为了争夺单于的位置,他不得不和另外一些弱势被楼班忽视的部族联合起来,双方大肆内斗,流下大量本族人的鲜血,那可都是未来振兴的希望所在。虽然他最终利用学来的计谋战胜楼班重新统一,但本来就已经实力大减的乌桓经过这件事后更加虚弱,而且楼班最终在长老们的介入下还是没能除掉,毕竟他是前任单于丘力居的亲生儿子,这样就埋下了后患,这次作战如果又是失败告终,回去后再来一次内讧,乌桓就彻底没落,只能退出大草原的争夺。
 
   蹋顿甩甩头,抛开这些杂乱的想法,回想起这次那些人送来的情报:上谷城作为边境长城的重要支点,被反复修整过,可以称得上是要塞,城墙坚固补给充足,但驻守的人并不多,只有三千人,以前位于后面的代郡常驻一支军队作为后援,这里和白登哪里出现危险就支援哪里,但大汉武备松弛,所以不会有什么援军到来,只要强力攻击就可以手到拿来。
 
   想到这里蹋顿不由又恼怒的咒骂起来,鬼知道这次情报是不是准确,上次就吃了大亏的他再也不敢胡乱相信那帮混蛋,万一还是来了援军,这次又是碰铁壁的话而且该死的轲比能只给自己六座箭楼,哪里够用,心里打定主意,学上次他们的做法,光打雷不下雨,假意攻打起劲就行,尽量减少伤亡才是上策,乌桓已经经不起人员大量的伤亡,被迫沦为另外两族的附庸已经够凄惨了,再来一次就会彻底灭亡
 
   然而蹋顿没想到的是他还是太嫩,再次被老奸巨猾的轲比能摆了一道,最终导致的结果估计即使丘力居从地底爬出来也是吐血身亡的结局。
 
   激烈的攻防战在箭楼竖立好后迅速展开,和雁门关不同的是,这里三面临敌,狡猾的轲比能在东面设立了一座只有几千人的大营和两座箭楼,让经验尚浅的邹丹无奈的将不多的兵力分成三个部分,虽然东面只有两座箭楼,看起来比较弱小,但还是不敢大意。
 
   蹋顿摆出一付强力进攻的姿势,暗地里命令手下攻打时多注意,情况不妙就撤下来,坚决减少士卒的伤亡,然而作为攻击领导的楼班却另有想法,他想以攻下这座城来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复兴领导,一上去就把蹋顿的交代丢到一边去,发动一次又一次猛烈的进攻。
 
   蹋顿拿楼班没办法,无奈下只好将神射手们全部安排上箭楼,想依靠他们精确的箭技来减少伤亡,但城上密集的箭雨打破他的幻想,汉军射击精度确实没乌桓神射手们厉害,但敌不过数量的庞大,反正弓多的是,连步兵都转职弓兵,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就射,进攻的人这么多,随便射都会命中,汉军的流氓行为让乌桓人吃足苦头,还没靠近城墙就被箭雨洗礼无数次,箭楼的稀少使神射手的伤亡直线上升,利用数量上的优势将这些草原的骄傲从箭楼上一个个射下地去。
 
   心疼的蹋顿对着城墙大骂起来,但又无可奈何,楼班几次冲击连城墙都没靠近就被射回来,自己身上都被免费赠送了几支箭矢,还好伤得不深,从此再也没有所谓依靠自己勇猛的想法,老老实实执行起蹋顿的指示。
 
   蹋顿一边清点损失,一边肚子里狂骂楼班傻冒,白白损失族里所剩不多的力量,最终伤亡结果让他一口血喷出老远,才一天就失去了近百培养不易的神射手,进攻士兵的损失更为惊人,达到两千人。
 
   最后蹋顿不得不拉过楼班反复解释族里最后力量的重要,直到楼班点头答应不再鲁莽才放下心来。
 
   北面的轲比能没时间关注蹋顿这边进攻里的猫腻,他也为自己的进攻受挫大伤脑筋,他的损失更大一些,三千人左右,神射手就没派上去,他认为没这个必要,全都保留下来,但城上的箭雨实在太密集,自己十多座箭楼居然发挥不出作用,被压制得死死的,不由怒上心来,我倒要看看是你们箭多还是我人多。
 
   发狠的轲比能使城上邹丹面对的压力倍增,鲜卑人那似乎无休止的进攻让士兵们疲劳直线上升,经常休息不到半个时辰就要替换上面已经累趴的人,反复的拉锯战持续了三天,直到冷静下来的轲比能清点损失时发现短短三天就伤亡了一万五千人,才心疼的终止了这种无限制的攻击。
 
   当轲比能发现北面不好攻击时就想转换攻击方向,意图把东边作为主攻方向,然而当他到了东边一攻击就发现不对,还击力度根本没有减弱,难道是有援军进入?这数量明显不对啊,抬头一看不由醒悟过来狂骂自己是笨蛋,居然没想到作用最大的箭楼这时反而成了最明显的目标,哪里这东西多就是攻击方向,城里的守将连脑子都不用动就知道得一清二楚。
 
   无奈的轲比能召来蹋顿商议对策,对这人的脑子还是有些认可,想借助一下他的智慧,两人碰面后一对比数量,愕然发现他们面对的绝对不止三千人,两个防守主攻方向的汉军加起来就已经超过了四千人,还不算必然存在的后备士兵,怒火上冲的两人不顾一切大骂起那些送情报给他们的人来,被汉人卖了还要帮他们数钱的感觉实在太糟糕,没能攻下雁门关而仓皇逃跑的呼厨泉都没空给他们送信来,这会还得为攻打这个要塞大伤脑筋。
 
   最终商量不出个结果的两人不得不还是只能拿人命去填上谷这个绞肉机,以免未来胜利时呼厨泉嘲笑和战利品分配减少。
 
   为了攻击顺利,轲比能还给蹋顿派去一万人助战,万分不情愿的蹋顿在这一万人来到后只能发起真正的进攻,直线上升的伤亡让他心疼得都没力气去发号施令。
 
   而城上的邹丹则是慢慢适应大型的战阵,对这座城市的防守渐渐得心应手起来,调整节奏适应战场的变化,让城外的外族联军焦头烂额,一次次的无功而返,时间就这么一天天的拖了下去。
 
   城下的两族联军是越打越没劲,城上无休止的箭雨让他们连靠近城墙都异常艰难,好不容易攻上去那么几次,还没站稳就被及时赶到的汉人后备军赶下来,连续的失败让轲比能和塌顿为低落的士气头疼无比,攻击力度慢慢衰弱下去。
 
   城里的邹丹越来越轻松,箭矢的充足使得一比十的人员对比渐渐成了一比八,那些野蛮人会使用箭楼还吓了他一跳,真正打起来才发现根本不会使用,配合不起来,自己还怕的要死,回想起刚见到联军的心态就觉得不好意思起来,不过还真不知道管子城时杨风和赵云面对数量庞大敌人时的心态是怎么样的,大概只会是一笑置之,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看到天色已经昏暗下来,那些野蛮人又没什么作为,放松下来的邹丹安排好警戒士兵就和休息的士兵们一起进入甜美的梦乡。
 
 【乱三国之亲兵传奇】  乱三国之亲兵传奇 第三卷 群雄争锋天下乱 056 河北风云(四)
 
   056河北风云(四)
 
   上谷城头,邹丹面带冷笑看着城下无精打采被逼迫着前来攻城的鲜卑士兵,长达二十多天的攻防已经消耗完这些野蛮人的士气,反观己方,自己带来的士卒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磨练,没有了初临战阵的慌乱,看到敌军发动进攻就不慌不忙的立起大盾,眼睛平静无波的看着城下,小校们沉稳的着命令,自己都可以抽空去偷懒休息,邹丹想到这里顺手摸了一下因为长期作战没时间处理而长出不短胡子的下巴,满意的笑了起来。
 
   城下大营里,终于收到呼厨泉带领的匈奴大军十五天都没能攻下雁门关,而且在公孙瓒大军来援情况下无功而返的消息,轲比能和蹋顿立即爆发了激烈的争吵,轲比能说什么也不愿意就此退走,损失和获得比起来相差太远,而且心里的小算盘正打得噼里啪啦响:哼哼,老子就是不走,让你们乌桓消耗完最后的实力,我倒要看你蹋顿敢不敢立即逃跑,反正这一战过后乌桓就要彻底从草原消失,这时候名正言顺的处理掉首领,以后接收也方便很多。
 
   蹋顿对轲比能的打算已经心知肚明,但对此也无能为力,长时间的进攻使得乌桓士兵们精疲力竭,损失巨大,好不容易拼凑出来的三万大军已经仅剩七千还有完整战斗力的人,回去都不知道怎么跟族人交代,这个该死的轲比能还打算让他们全死光才甘心。
 
   强压心中的愤怒,故意忽略掉轲比能眼里的杀意,蹋顿尽量用平静的语气说:“我军长时间进攻未果,士气已经振奋不起来,再发动进攻也只是徒增伤亡。另外那些人的消息太不准确,近万人在城里防守,和原来的三千人严重不符合。我请求立即撤退,不然等到公孙瓒援军杀到就没有机会逃离。”
 
   轲比能后续援军已经到来,手上又有了五万人的军队,根本就无所谓这些事情,轻松的否决掉:“不可能,付出这么多怎么没收获就回去,实在不好向族人交代,这样吧,我们再攻三天,没有结果再退军如何?”
 
   蹋顿还能忍住,楼班爆发出来,愤怒的喊了起来:“你这是把我们乌桓往死里逼,仅仅几千人了你还不放过。不管你的决定如何,我是决不会再发起进攻!”
 
   轲比能冷冷一笑,手按到腰间的刀柄上。蹋顿连忙说道:“我明白了,一切按单于的意思来做。”说完赶紧拖上楼班就走,再不离开就要全交代在这里还没地方诉说去,鲜卑人正愁没借口除掉他们。
 
   轲比能在他们离开后松开刀柄,发出放肆的狂笑声,除了开始几天的重大伤亡,后面他就异常小心,表面做出强大的攻击姿势,实际上只是虚张声势,后面的伤亡远没有那么夸张,虽然对这次作战可能又是无功而返,但丢塌顿去西城的用意很快就要得出令他满意的结果。
 
   西城,塌顿在鲜卑人的监督下不得不再次发起进攻,箭楼已经没人敢再上去,在上面作战简直就是和死神跳舞,汉军只要看到这东西的到来就立刻集中一批人对着猛射,自己这边又没有盾牌保护,使在上面作战的人全都是身体象刺猬一样掉下来,那个惨状让所有看到的人都心生寒意,死活不愿意再用。
 
   城上的士兵们看到拖着长梯的乌桓人再度发起进攻,纷纷拿起随身的武器准备战斗。
 
   箭矢的消耗太大,精良的箭支已经用的差不多,只能分发给大战中因为大量射击而锻炼出来的神射手们,宋狗子就是其中一个,他家里排行老二,父母在外族人的前年劫掠行动中死去,哥哥去年战死,下面还有个弟弟,也准备明年参军,没什么生产能力的北疆人除了参军打仗混口饭吃没别的路可走,他无暇去想那些似乎比较久远的事,现在的他满脑子只想着如何多杀这些该死的野蛮人。
 
   宋狗子抽出一支长箭,他看准了一个目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