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娘子吉祥-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耳朵都快冻掉了”。给赵夫人做了双柔软舒适的羊皮手套,这样她的手便不会长冻疮了。给赵存旭做了条狐皮的围脖儿,即暖和又帅气。给贞娘与邱媛各做了十朵花式颜色不同的绢花,都是店里没有卖过的款式。给高岚做了双狐皮靴子,这样他给学生们讲课时便不会把脚冻伤了。给张福与翠芝一人做了双牛皮靴子,这鞋子天晴下雨都能穿,不会再弄得满脚泥水了。
吉祥也收到了不少新年礼物,让她郁闷的是,这些礼物无一例外都是黄金制品,金耳环、金钗、金筷子、金饭碗,最离谱的是还有一把小小的金剪子……吉祥其实并不是真的那么喜欢金子,她小时候刻意表现出对黄金的执迷,是因为她对当时的家庭与生活缺乏安全感,而且那些金子也是一种资本的原始积累方式,是她将来创业的本钱,只是那些金疙瘩到最后却并没有发挥它们应有的用途。吉祥将这些金灿灿的新年礼物放进盒子锁了起来,心里哀叹着,也许今后再也收不到其他颜色的礼物了。
新年在吃肉喝酒走家串户中很快便过去了,赵氏布庄与如意衣坊在正月十六那一天开始营业,通常来说,春节过后是一个淡季,人们想买的该买的都在年前买了,过年时银子也用得差不多了,会消停很长一段时间不买东西了,尤其是衣裳布料,还未到换季的时候,基本不会有人前来光顾。
但是今年的年节后,赵氏布庄与如意衣坊却空前地忙碌起来。
年前送出去的赠品衣裳与那些以促销价格卖掉的衣裳终于起到了宣传作用,县城里的贵妇们几乎无人不知平县开了家如意衣坊,甚至连周边小镇的大户人家也都有所耳闻了,这种别致新颖的新潮衣裳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与追捧。正月十六开门营业那天,尽管衣裳的价格已经从几两提升到了十几两,但王梨花还是写订单写得手软,还临时拉了账房张尔帆和东家张少帆来一同写单子量尺寸。这天一共接了十六套衣裳的订单,全是女装,待单子交到吉祥手里时,她笑得嘴都快合不拢了。
这些订单都是年前那些款式,只需要按照尺寸重新裁剪便可,吉祥只花了一天时间便将这些订单全部裁剪完毕了,之后便一头扎进了服饰周边配件的研发当中,几天时间里图纸画出了一大堆,什么鞋子、帽子、腰带、披风,几乎凡是能挂到人身上的物件她都设计了个遍,但当吉祥热情头儿过去后却发现,以如意衣坊目前的人手配置,根本不可能将经营范围再扩大,若是勉强为之,只怕最后的结果便是单子积压,失去客人信赖,最后导致关门大吉。
如意衣坊的生意在经历了第一天的爆棚之后,便慢慢地下滑,然后进入了稳定期,每日平均能卖出去一两套衣裳,绢花配饰的需求也降到了腊月刚开张时的水平以下,不过这些都是吉祥预料中的事儿,淡季能有这样的生意,已经算是非常难得的了。
生意平稳后,女工们便有空闲的时间了,吉祥有时会在她们空闲的时候将她们叫到裁剪室来,教她们如何把纸上的设计图搬到布料上去,又教她们如何准确地下料。有一次吉祥教女工们裁剪时正巧张少帆来了,后来没人的时候他问:“你不怕她们学了你的手艺,然后也开成衣铺子吗?”吉祥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脑袋,道:“我的手艺在这里呢,谁也拿不走。”
三八 当蝴蝶开始扇动翅膀
开春之后,如意衣坊的生意迎来了一个小高峰,春夏装卖得大火,因这两季的衣裳成本比冬装低,所以卖价也比冬装略低,价格上的些微差别增加了新的消费群体,一些临界于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家庭也可以买衣坊的衣裳了。.
在经历了开春的旺季再次进入淡季时,吉祥将如意衣坊的二楼开辟出来做了服饰周边配件卖场,又新请了一位掌柜的。二楼的卖场卖鞋袜、帽子、腰带、围脖、手套、绢花、布艺首饰、家用小装饰品,商品可谓琳琅满目,吸引了不少女客人的目光,而且这些小物件价格虽比别家的同类商品都高,但品质却也比别家的都好,而且款式花色也是别家没有的,所以二楼的生意反倒比一楼的要好。
但是平县到底只是一座小县城,虽然极其繁华,百姓也极为富庶,却终究人口有限,购买力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人口数量的制约。如意衣坊的生意从一开始时的爆棚,到后来逐渐平稳,除了换季时会略有波动外,其余时候便再难有所突破了,尽管吉祥不时地更新衣裳的款式,配饰的款式,却也再难有所建树了。
如意衣坊一楼和二楼平均每月能有纯利润六十多两银子,只比吉祥随便搞着玩玩儿的绣样生意的利润多一点儿,这让一直为衣坊忙碌操劳的吉祥稍微有些郁闷,她并不是嫌银子赚得少,而是觉得印刷绣样她并没有花什么时间和力气,也没有投入大量的成本,收益却比这边投入了一千多两银子成本以及自己全部心血的铺子少不了多少,不由得感叹:有的时候付出与回报真的不成正比。
吉祥对如意衣坊的成绩并不十分满意,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工作热情,在淡季时,她教会那六个女工怎样看懂设计图,怎样裁剪设计图上的衣裳,并慢慢地将裁剪的活儿交给了女工们做,这样一来吉祥便清闲了,有更多的时间设计新的衣裳款式,也有更多时间考虑扩大经营的问题。要在平县再扩大经营明显是不科学的,受人口与购买力的制约,如意衣坊的生意在平县是很难再有突破的了,吉祥想过两年待如意衣坊投入的成本都收回来后,便将铺子开到江宁城去,让整个江宁郡的人都喜欢上她设计的衣裳。
吉祥一面慢慢地积攒着银子,为将来开分店做着准备,一面优哉游哉地过着她的小日子,画图累了便在家里陪着弟弟与表弟玩耍,又或者到赵老爷赵夫人跟前去说说话,给他们讲一些铺子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又或者缠着贞娘让她陪自己去城外庄子上小住几天。悠闲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的,一转眼吉祥便十三岁了,生辰那天照例是收了一堆金晃晃的东西,只是因高家又从宁国进来了一批新料子,赵喜赵乐拿不定主意哪些该要哪些不该要,赵存旭便赶着去了江宁城一趟,回来时已经错过了吉祥的生辰。吉祥也不要补偿,只求舅舅下次去江宁城时带自己同去。
吉祥不会想到,她的这一决定犹如命运的蝴蝶扇动了一下翅膀,将她今后的人生带离了原本的轨道,走向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赵存旭一般春秋两季会去江宁城挑选新布料,第二年开春时,吉祥获得了家里人的许可,带着小春与赵存旭一同踏上了前往江宁城的旅途。
吉祥虽然并不是第一次来江宁城,但依旧对这里充满好奇,只因上次来是为了救人,来去匆匆,根本没有好好地欣赏过江宁的风土人情,更不要说进行详细的商业考察了,所以此次前来,吉祥便想好好地逛下街,看看这里的成衣业发展状况。
一行三人到达江宁城后,在最繁华的街区找了家楼下是餐馆的客栈,吃过饭后要了两间上房好好地休息了一番。第二日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梳洗过后下楼时才发现赵喜和赵乐已经等在那里了。已经到了午饭的饭点,于是赵存旭叫了一桌酒菜,让赵喜赵乐和小春也一起坐了,待五人吃过饭后,才不紧不慢地去高家的布庄挑选新料子。
高家的布庄建在闹市区的边缘地带,离客栈比较远,五人搭了马车过去也走了近半个时辰,吉祥有些纳闷儿,以高家的实力,怎么不把铺子建在最繁华的地段呢,待她下了马车见到高家的布庄时才明白了原因。
高家的布庄是一栋三层楼高的房子,其占地面积之宽,规模之大,让吉祥有些咋舌。布庄的门口是一片儿开阔的青石板地面,除了一条通向布庄大门的道儿外,其余的地方停满了马车,有的马车被其他马车堵在了里头,这会儿想要出来,还得叫人来将前面的马车挪走,又不时地有新的马车再停进来,人的呼喊声,马儿的嘶鸣声,沸沸扬扬,吉祥不由得感叹了一句:“好大一个露天停车场啊!”
赵存旭笑道:“吓人吧?这些都是来买布料的买家的马车,因为宁国的高级绸缎只有高家布庄有卖,所以邻近的几个郡都在高家拿布料去卖。”吉祥了然地点了点头,敢情高家做的是总经销啊。待前面的混乱状态稍微好转一些后,赵存旭才带着吉祥与赵喜赵乐进了布庄,多亏他们今日是搭的马车过来,若是自己驾着马车来,只怕还要耽搁一阵,吉祥觉得这高家的布庄倒有些像前世的大酒楼,到了饭点儿就找不到停车的地方了。
布庄里面倒并没有吉祥想象的那般混乱拥挤,因为店堂实在是太宽大了,所以尽管客人极多,却分散得比较开,不至于太过拥挤。店堂里除了人便全是布料了,家具很简单,除了门口有一个收银子点货的柜台外,其余全是落地的半人高展柜,上面摆放着成匹的料子,分种类一堆一堆地码在一起,就像超市里摆着的水果一样。客人们挑选布料时都会有一个布庄的小厮跟着,小厮手里牵着一条麻绳,麻绳那头是一辆小型的平板车,客人选中的布料小厮便替他搬到平板车上,待选完后拉到门口结账,末了还会替客人送上马车。吉祥咋舌不已,这哪里是布庄啊,简直就是现代化的布料超市嘛。
赵存旭带着吉祥小春与赵喜赵乐进了店堂后,并不急着挑选布料,而是先上了三楼。三楼摆的是整个布庄最昂贵的布料,像以前吉祥拿来做绢花的纱縠,便是摆在布庄三楼的。赵存旭带着吉祥走在前头,小春与赵喜赵乐走在后头,再后面才是牵着板车的布庄小厮。
吉祥并不急着将看重的布料朝板车里拿,而是打算待将布料都看完后,再从里面挑两三匹不论是颜色、质地还是价格都合适的,若是边走边拿的话,怕买太多了用不掉可就麻烦了,毕竟平县百姓的购买力有限,赵存旭跟吉祥也是一般心思,料子不能选太多,但也不能太少,待围着展柜转了一整圈儿后,赵存旭才开始朝板车里放布料,吉祥也拿了两三匹料子放在板车里。
这回选的布料是做春夏装的,所以十分轻巧,待赵存旭与吉祥选好布料后,那小厮将板车端起来便跟在赵存旭一行人身后下了楼,二楼的布料比三楼价格略低,又比底楼价格略高,甥舅二人在这里也拿了几匹新款式的料子,然后便去了底楼。底楼的料子虽然比二楼三楼的便宜,但也不是普通老百姓消费得起的,赵存旭不敢一次买得太多,也只比二楼三楼的料子多选了几匹,然后便领着吉祥去门口结账。
门口的柜台处有一个账房,一个掌柜,小厮无数个,见到赵存旭来结账,便有两个小厮前来点货,将板车上的布料一匹一匹地搬到另外一匹板车上,一边搬一边报名称,掌柜的便在本子上记布料名称与匹数,而账房先生则飞快地扒拉着算盘,当小厮清点完布匹数量后,账房先生便报出这些布料总共的价钱,通常是交了银子才让领走货的,不过赵存旭是与高岚的二叔说好了的,手里拿有高岚二叔的亲笔书写的盖了章的条子,结账时摸出来递给掌柜的,掌柜的验证再三后才又另拿出一个本子,将这笔账记上去,又将那条子还给了赵存旭,放他们带着货物走了。
出了布庄赵存旭便让赵喜赵乐自寻马车将货先行送回平县去,而他与吉祥还要在江宁城逗留几天,吉祥难得出一次远门,赵存旭想让她多玩几天再回去。待叮嘱了赵喜赵乐一番后,赵存旭便带着吉祥小春搭马车返回了客栈所在的闹市区。
下了马车,赵存旭对吉祥道:“眼下无事可做了,你若是要去逛街舅舅便陪你去,你若是要回房间休息,也由得你。”吉祥问道:“这里可有卖小吃的?”赵存旭笑了起来,问道:“怎地,午饭没吃饱?还是嘴馋了?”吉祥摇头道:“舅舅不知道么?但凡去一个新鲜地方,若不去品品那里的小吃,便算是白去了。”赵存旭乐不可支,笑道:“馋嘴就馋嘴,还那么多歪理,走吧,小吃街不远,舅舅也陪你馋嘴一回。”
三人便朝小吃街走去,还没走多远就有人拦在了赵存旭面前,粗声粗气地道:“赵大人,我家主人有请。”
————————————————
天空一声巨响,男主闪亮登场!!!求票求票……
三九 被人搭讪
来人身材十分高大魁梧,穿了一身月白色的长衫,皮肤黝黑,眉毛极粗,眉下双目如铜铃一般,炯炯有神。。赵存旭心里迅速地回忆了一番,确定自己并不曾见过他,而且他在江宁城除了高岚的二叔外,也没什么熟人,本想置之不理,但是看拦路这人的体型,心里有些发憷,也不好直接就走人,于是问道:“你家主人是?”
那壮汉粗声粗气地回道:“我家主人乃是赵大人在京中的故交,姓林。”赵存旭听那壮汉说京中故交,心里便在琢磨会是谁,待听那壮汉说姓林,心便沉了下去,京中姓林的与自己又打过交道的,想来想去就只有皇帝一家子了,只是不知这位壮汉的主人是哪位皇子,赵存旭虽然极不愿再与那些皇子沾上关系,却也不得不应道:“我便随你去吧,不过且等我一等。”说罢转头对吉祥道:“舅舅要去见个故人,你是随我同去还是自去逛街?”
吉祥小时候便陪着舅舅见过不少官场中人,总是千篇一律的虚伪奉承,吉祥对这一套十分厌烦,于是道:“我还是自去逛街吧,不过一会儿舅舅怎么找我呢?”赵存旭朝右边指了指,道:“你朝这边走,前面有个叫望月轩的酒楼,咱们晚饭时分在那里头碰面,如何?”吉祥点头应了,然后与小春一起朝前头逛去。
先说赵存旭跟在那壮汉身后,一瘸一拐地进了一家茶楼,那壮汉领着他到了一处雅间门外,便让他在外头等着,自推门进去回话,然后才出来对赵存旭做了个请进的动作,低头道:“赵大人请。”
雅间近门处立了一扇镂空雕花屏风,赵存旭绕过屏风便见屋内的茶几旁坐了两个男子,年纪稍长的一个约莫二十多岁,五官清秀面容祥和,好看的嘴唇总带着似笑非笑的弧度,穿一身蓝色长衫,露出内里白色衣裳的袖子,此时正斜斜地靠在椅子的靠背上,笑眯眯地看着赵存旭。赵存旭认得这人是大兴国的六皇子林如许,以前在京中做官时与他打过几次照面,不过却没什么交情,只是不知他为何会出现在江宁城。
另一个年幼一些的,面上无甚表情,一双眸子冷冷清清,也是一身蓝色的长衫,只是这长衫穿在六皇子身上便让人觉得是温热的蓝,暖和的蓝,穿在这少年身上,却觉得冷得渗人。这人赵存旭没见过,也不好多看他,只瞄了一眼,谁知他却一眼瞟了过来,正撞着赵存旭的目光,那眼神里一片冰冷,赵存旭心里莫名地生出几分冷意,忙转开眼朝六皇子见礼道:“草民赵存旭,见过六殿下。”
林如许笑道:“难得赵大人还记得我,若是我没记错的话,赵大人似乎是平县人氏,怎地会来江宁城?”赵存旭苦笑道:“六殿下折杀草民了。草民眼下做些小生意,来江宁城拿货。”林如许懒洋洋地点头道:“原来如此啊,存旭还认得他吗?”林如许抬手指了指那冷得跟冰坨子似的少年。赵存旭不得已又看了看那少年,却实在想不出自己何时曾见过这样的人物,只得茫然地摇了摇头。林如许笑道:“这是我九弟,原先在京中你也是见过的。”
赵存旭汗颜,连忙向那少年见礼道:“草民见过九殿下。”赵存旭在京中的确是见过九皇子林如风的,只是那时他还是个天真可爱的小小少年,谁想到长大会成个冰坨子呢。
林如风淡淡地道:“不必多礼。”说完又转头对林如许道:“你们想来有话要说,我且出去走走,晚些时候再来找你。”说罢也不等林如许答应,起身抖了抖袖子竟然就这样走了。赵存旭有几分尴尬,心里更多的是不满,心想又不是我自己要来的。林如许指了指空出来的那个位置,笑道:“存旭来坐。”赵存旭忙拱手道:“草民不敢。”
林如许笑道:“存旭可是给我九弟吓着了?我离京时他还是天真孩童呢,谁晓得才几年便成这般模样了。他只是冷清了些,却不是存心要让你难堪的,快坐吧。”
赵存旭与这六皇子虽然交情不深,但却对他印象颇好,以前在京中时,他便是极为平和的,在臣下面前从来不端皇子的架子,只是赵存旭为了避嫌,鲜少与他交往,相请数次才会应约一次。眼下不是在京中,自己又已经远离官场多年了,倒是觉得放开了许多,见他执意要让自己坐,于是便侧身坐了。二人都经历了一些京中旧事,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都是那些旧事的受害者,所以摆谈起来颇为投契。
原来这江宁郡便是六皇子的封地,如今他便是江宁郡的郡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