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名叫黛玉-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要整治一下这个赵姨娘,她不仅此刻害了这二人,将来还给了探春不少气受。而且她教养的那个贾环就是贾府坏得绝顶的一个坏胚子。
  回去仔细得想了想,怎么才能做得不动声色。我记得马道婆来的那日,她们商量完毕之后,王夫人派了身边的丫头叫赵姨娘。
  若让宝玉和凤姐儿的人知道了这个消息,告诉出来,恐怕不能让人信服,因为要害的就是他们两个。
  这么想来王夫人的确是个好人选,或者老太太身边的人也可以。
  马道婆来的那日,我听说了之后,便一直待在老祖宗身边。
  等那马道婆离开一会儿,我对老太太说,“老祖宗,我才想起应该在马道婆那里为爹爹和娘亲做一点供奉。”
  老祖宗点点头,“嗯,是该供奉一下。鸳鸯,你再去请马道婆一趟,谅她现在应该还在各房内闲话呢。”
  我又开口笑道:“也不必叫她来了,我这儿有几两银子带去就是了。”
  “那也罢了,鸳鸯你就送去吧。”
  鸳鸯答应了,接过了我手里的银子。
  王夫人正好有事找赵姨娘,便让身边的丫环和同鸳鸯一起出去找赵姨娘来。
 
  这事我不想和自己沾上什么关系,所以无法设计的很精密,能不能让鸳鸯听到她们那番话就看天意了。反正这次不行的话,以后我再设计别的,总有办法惩治赵姨娘一次。
  窝在老太太怀里听她们淡笑着,过了好大一会儿,鸳鸯,和王夫人身边的丫环,伴着赵姨娘一起来了。失败了么?我暗暗想着,没关系,以后还有机会的。
  我说累了,老太太忙让我回去休息。于是回到自己的房间看医书,也不再想这件事了。
  只是晚上老太太让人传话说是让我们各自吃饭,我们都不知出了什么事,大家彼此都有些惊奇。我暗暗怀疑莫不是鸳鸯她们还是听到了?反正很快就知道了,也不再考虑这个。
  
  第二天赵姨娘还一大早来假模假样的看宝玉,她刚走宝玉就着魔了。可是我没有想到事情急转直下,赵姨娘的屋子被搜查了,那两个写着凤姐儿和宝玉的生辰的纸人被找了出来,癞头和尚还没有来,宝玉的着魔便结束了。
  贾府里混乱了一阵子,李纨带着我们在园中不出。
  宝玉也被接到老祖宗身边了。
  这件事月余的时间才算过去。赵姨娘身边的人都被打发出贾府了,而且赵姨娘不知受了什么罚,不再出现在我们面前,似乎在屋里思过,身边的人都是老太太和王夫人派去的人。
  贾环也不再让她养着了,就由王夫人教导。
  后来听紫鹃打听出来的,鸳鸯和另一个丫环看见赵姨娘鬼鬼祟祟的往门外看,便觉得她有些可疑,没想到听到了她们的商量,但是当时不敢声张,只等她们商量完了进去各自办事。好在这两个都是极沉稳,面上也没有露出什么。
  因为事情涉及到宝玉和凤姐儿,当天晚上,她们商量过了,就一起跪在老太太和王夫人面前禀报了这件事情。
  当时就把老太太气的发抖,马上就要让人去拿了赵姨娘,被王夫人劝住了,说是等贾政回来商量一下。没有证据不好拿人。
  贾政下朝后,便被请到了老太太那里,知道了这件事。赵姨娘毕竟是探春和贾环的亲娘,也不能太不给她脸面,他们便商定了第二日待赵姨娘外出的时候,让人进去悄悄的搜一搜。没想到这边刚搜出来,那边马道婆就作法了,宝玉和凤姐儿就着魔了。
  本来贾政和王夫人还对此事存疑,现在事实摆在面前,还有什么可存疑的。立即着人抓来了马道婆,没有她作法,宝玉他们自然就没有事了。
  马道婆被送到官府去,安了个罪名整治了。
  贾政一向还颇为偏颇赵姨娘,这一次证据确凿他也无话可说了。虽然他一向不喜欢宝玉,但是毕竟还是亲生儿子。况且又有贾母和王夫人在一旁抹眼泪,只得罚了赵姨娘身边的人,又令她不得出门,不得养育贾环,也就罢了。
  这件事发生之后,探春深以为耻,我对她倒略有点愧疚之感,整治赵姨娘之前忘了她的感受了。于是常在她身边劝慰她,她也是个开朗人,渐渐的也就不放在心上了。因为赵姨娘不能再教养孩子,所以王夫人倒可以名正言顺的教养探春了。她一直喜爱探春,但是碍于赵姨娘,面上也就淡淡的。探春也早有心亲近王夫人,只是一直碍于赵姨娘而不得法,现在倒算是因祸得福了。
  
  赵姨娘在红楼里,是个糊涂又心狠的人。对她自己的亲生女儿探春还不及王夫人,所以这样的结局在我看来也是不错的。
  此事过后鸳鸯和王夫人身边的那个丫环也更受信任了。我这次的计划其实也都是天意成全了,能不能让她们恰巧听到那两个人的密谋,也不是我能决定的。所以我这样也算不上违逆命运吧。
 

  一日贾政又叫宝玉去,宝玉去之前怕的和什么似的。之后他一直没有给我捎个消息,晚间的时候,我便披了披风,散着步走到怡红院去。见门已经关了,便轻轻叩门。门里是晴雯气恼的声音:“都睡下了,明儿再来吧。”
  我一怔,暗暗好笑,已经到了这一幕了么?晴雯因为不耐烦宝钗现在还在怡红院待着,便胡乱发了脾气,把黛玉气的又掉了不少眼泪。
  不过我可没有时间陪她们蘑菇,知道如此宝玉必定是没事的,便转了身回潇湘馆看医书了。
  

  可是老天不放过我,第二日风月宝鉴便让我去葬花冢念一段葬花吟,还好没说一定要流眼泪。原本这一段是黛玉因为晴雯不开门而钻了牛角尖,现在我拿什么去哭诉?麻烦。。。
  
不过第二日还是去了,别的姐妹都聚在一起玩乐,就我躲过了众人,在花冢那里念这段词,心想早点念完早点完成任务。
  但是这段词真的很美,念的时候不知不觉地投入了感情,就像是一个演员演自己的角色时投入的那种感情: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 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 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 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 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 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 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 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 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 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 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 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 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 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 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 便是红颜老死时。
 

  念完自己倒感叹了一番,心里又暗暗庆幸没有碰到别人,转身就打算走。刚提步,就听到宝玉的声音从山坡上传过来,“林妹妹,你怎么突然作如此哀伤之句?发生什么事了?”说着,他人也跑过来了,“词是极好的,就是太过哀戚了。”
  我笑着摇了摇头,“也没什么,不过是看见花落感叹两句罢了。你怎么过来了?”
  他到底是孩子,又知我一向的本性断不是哀怨之人,马上就不存疑了。
  “今儿一大早就找不到你,她们都在园子里玩呢,咱们也去吧。”  
点点头,便一起去了。 
 又过了几日,元春从宫里给了贾府上下的女眷一些赏赐,在这次赏赐的东西里宝玉和宝钗是一个品级的,我并迎春三姐妹又比他们低了一个品级。  
这些赏赐我本就不放在心上,但是宝玉听说我和他不一样,便又发了痴,把赏赐的东西拿来让我挑选。原本黛玉因此而更加生气,我却觉得宝玉太过孩子气了,谁还把这些东西放在眼里么?我便意思意思的从里面挑了凤尾罗一端。其他的命人拿回去,说谢谢宝玉了。  要是我不要,不知宝玉还要生出多少事来。
  他见我收了,料我不曾多心,也就把这件事情撂开了。
  到老太太那里去,偏巧赶上了宝玉在向宝钗讨要她腕上的红麝香串子。
  宝钗生的肌肤微丰,又是花季年华,让宝玉一时竟看呆了,忘了接那红麝香串子。
  原本在这里,黛玉也发了好大一通酸。  
我可是很怕麻烦的,让他们此刻看见了我,彼此又尴尬,便暂且退开了,只在回到院中默站了片刻。 
 觉得最近的生活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麻烦!
第 18 章
  一会儿,凤姐儿来了,见我在院子里看花,便拉着我进屋里去,说是有事和我们说。进去时宝玉正拿着那红麝香串赏玩,宝钗也恢复了平时形状,凤姐儿把我拉到身边坐下,便说起初一日在清虚观打醮事来;遂约着宝钗;宝玉;还有我等看戏去。
  老太太很有兴致,当下决定我们都去。我其实没有什么兴趣,虽然在贾府里不出门,但一个道观又能好玩到哪里去,还要听老道士啰嗦。戏曲我也没多少兴趣,还是自己看看书,弹弹琴,练练武有趣些。   
  不过见老太太兴致这般好,就不想让她扫兴,也窝在她怀里点头答应了。因为是元春作好事,家里姐妹便都去了,一时贾府门口马车林立,热闹非凡。宝钗和我二人共坐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路上倒能看见些京城景致,确是比别处更加繁华和热闹。
  到了清虚观主观坐下,便有那当日荣国府国公替身出家张老道士进来请安,说了一堆吉祥话,又夸宝玉有乃祖之风。我暗笑当年荣国公若是宝玉这种性子,别说什么功名利禄了,连家业也未必能有了。   
  那老道士又拿了那块玉出去给他道友观瞻,回来时捧着一堆谢礼要给宝玉。其中便有那个可和湘云所带金麒麟配成一对公麒麟在内。宝玉看着眼熟,一时却没有想起来,还在那里困惑。我虽然知道却没有开口,倒是宝钗也想起了,开口道:“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
  我点点头,老太太也说,“是她有一个。”
  宝玉听说便悄悄把那样东西收在怀里,大概是想等湘云来时候给他看吧。年纪也渐渐大了,却还是只在这些事情上心。也难怪贾政不喜欢他了。我倒没有那种觉得他该去求功名利禄观念,但是男子还是应该自立才是。一直不事生产,只会吃喝玩乐还有在姐姐妹妹身边混闹,让我觉得既可悲又可叹。就连薛蟠那种惫懒人物都知道要做做生意,宝玉却什么也不知,一味只知道春花秋月。
  若说是教育出来,同样教育下贾珠贾琏也不至于如此吧。甚至女子如凤姐儿,探春都不至于如此。   
  正想着,那张道士便开始向老太太给贾母提亲了。宝玉很是恼怒,又拿眼睛看着我。我又好笑又好气。好笑是因为那张道士不识时务,这么多姑娘媳妇都在跟前,就说起宝玉亲事,老太太当然不会答应。要是暗暗说了,老太太在暗自让人去打听了那姑娘品貌才华,那还有可能成功。就在这里,什么也不知道情况下,老太太怎么可能应了,毕竟又不是娶妾。
  好气是因为宝玉一直拿眼看着我,我平时明明已经没有什么可让他误会举动了,对他就和探春姐妹一般,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他看我眼里不是怕我生气,倒像是有几分期盼之意。期盼什么呢,期盼我会在意你婚事么?我不会,因为我知道你是来这个世界历练一个神器,你最后会什么都看开又回到你世界中去。
  就像是对这贾府众人一样,一起生活了好几年。平常她们对我关心和照顾都很多,我对她们回报也是同样。但是因为我理智里明白,我不能过多干扰他们命运,我在不远那一天会彻底断掉和他们缘分,因此我在心里设了一段距离。对每个人都是,让我和他们每个人都保持着良好却又有距离关系。
  我还是比较冷酷,也不会做庸人自扰事。既然知道了他们结局,就不会让自己陷进去。除了老太太是我认可亲人,几个姐妹是我认可朋友,别人对我来说,什么也不是。
  不过冷酷也好,自私也好,我既然承认自己是这样人,便就会这样按照自己本性来生活。我从来没有想过改变贾府命运,我想就算是没有和癞头和尚约定,这一点也是不会变。
     
  就历史上来说,贾府败落是政治投资失败造成。秦可卿作为皇上政敌,义忠亲王老千岁后人,得到了贾府保护,这是一种政治投资。贾府果然得到了义忠亲王老千岁支持者好感。
  而元春通过出卖秦可卿获得了当今皇上赏识,被封为贤德妃,贾家也在一时之间风光无限。可是后来好景不长,义忠亲王老千岁暗中支持者还是存在,而且闹起来皇帝暂时也要让他们三分。这场角逐结果,是皇上退让,这造就了元春之死和贾府败落。
  贾府失利是政治投资失败,就算我有心去改变,又能改变什么呢?
  而且凤姐儿和她纵容那些下人们,不知道以权势欺压了多少寻常百姓家,就红楼梦里提过,我还记得,就不止三五条人命。
  还不算红楼梦里死得不明不白女子,如尤二姐,晴雯,金钏儿还有那个风流多姑娘。
  同情?我该同情谁呢?
  自己造就命运就自己去承担吧。
  我只是个小小女子,就是在现代也只是个小小打工仔而已,我能改变,或者说我能去努力,就只有自己命运了吧。
     
  因宝玉听了张道士求亲话,心里便老大不自在,不愿意再去看戏。我也不想去,就谎称中了暑气。老太太见我们两个都不去了,便也没了兴致。
  但宝玉就是个不安分,总是要生事。
  在王夫人那里又去啃金钏儿嘴上胭脂,不巧被王夫人瞧见了,就把金钏儿赶回了家去,这是一件。   
  因为淋了雨,袭人开门又开得迟了些,被宝玉踹了一脚差点揣在心窝上,还吐了点血。这是第二件。   
  调唆着晴雯胡闹,撕了一箱扇子,这是第三件。
  我懒得理这些事情了,只是觉得宝玉越大越不象话,心内有些恼火。反正彼此又不再像小时候一般住在一处,就只躲在潇湘馆里看书。
  想起金钏儿就是为了这事儿跳井,只是这事既是王夫人决定,我便不好管。只对紫鹃说:“你和金钏儿都是小时候一般长大,只是后来各为其主才慢慢生分了。如今这事儿固然金钏儿有不对地方,但是让我说多半是宝玉不好。你暗地里去劝劝金钏儿,让她别想不开,等舅妈消了气,我必定劝着舅妈再让她回来,让她把心放宽些吧。”
  紫鹃点头应了就去了。
  回来时她面上倒有些泪痕,回话说:“我去时候,玉钏儿也在那里劝她呢。我把姑娘话都带到了,金钏儿和玉钏儿都说让我谢谢姑娘。只是金钏儿是个烈性儿,我说话多半没听进去,倒是我陪着她哭了一场。她那父母也是没有见识,女儿回来了不好好劝慰着,反而说话说得百般难听。”   
  我听了之后默默无言,还是改变不了她结局吧。。。
     
  湘云那个妮子来了贾府,让我有几分高兴。由得她在园中四处找人玩去,晚上自然还是到我这里来住。听到湘云嬷嬷向我抱怨她太过淘气,又让我多多管教她,心里暗暗好笑。我就喜欢她这性子,难道再把她改造成一个迎春?
     
  下午时忽然有老嬷嬷传来消息说金钏儿投井死了,我和紫鹃四目相对,还是没有能够阻止金钏儿自杀啊。心下有些黯然,便命紫鹃将院门关了,只说我身体不舒服,歇着了。
     
  今天贾政必然要为了蒋玉菡和金钏儿事情打宝玉了,我也并不放在心上,一来知道他必然是没事,二来也希望他受点教训,让他看看自己无意间做事情对别人来说却是灭顶之灾。
     
  直到宝玉被抬回了怡红院,紫鹃才得了消息,来告诉我。便也起了身去探望他,老太太正在那里抹眼泪,连忙走到老太太身边,悉心安慰她。直到众人散了,我便也走了。
     
  后一日,我和薛姨妈母女在王夫人那里吃东西,凤姐儿来回话时,王夫人便吩咐了,让她从自己月钱里每月给袭人匀出二两一吊钱,这就算是给袭人开了脸了。
  湘云向来与袭人交好,便约了我来向袭人道喜。二人来至院中;见静悄悄;湘云便转身先到厢房里去找袭人。我隔着纱窗往里一看;只见宝玉睡着在床上;宝钗坐在他身旁做针线。悄悄招了湘云来,“过一会儿再来吧。”
  湘云也知我怕此时进去宝钗不好意思,便点点头随我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