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修仙-第5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处处堵塞,病气淤积,甚至已然化作了死气,果然只余那不足一时三刻的性命了。

    但寻常的医者或许再无妙手,他却不然。

    乙木之气最是柔和滋养,进得那女童体内后,就来把她那死气驱走,逼出体外。许多病气一遇木气,便即化开,经脉伤处,俱都愈合。

    不多时,那小女童的面容上,已出现一点红晕,她的口子,也禁不住发出低声的□□:“好暖和……”

    徐子青声音柔和:“还疼得厉害么?”

    小女童像是有了点气力:“不、不很疼了……”

    她的眼珠里,也仿佛生出些活气。

    徐子青越发温柔:“如今我要为你施刀,若是疼痛,咬住我手臂就是,可千万莫要挣动,否则恐怕要伤了你,可记得么?”

    小女童愣愣点头:“知、知道,娘亲以前也说了,要乖……囡囡不动。”

    徐子青心里怜惜。

    但若要与她医治,却用不得什么麻醉之物,而若是点穴止疼,她身体还极羸弱,又受不得,要用真元切断那痛感,也是有所筋络,对她不利。

    因此,反而要让她受些罪了。

    想定了,徐子青便自袖中摸出许多翠绿叶片,一一放置在那小女童诸多烂疮之上,仅留下一处,用木刀接近,利落切割,随后另一手立时动作,把那药液滴上,促其伤势痊愈。做完这些,总共不过一个呼吸间罢了。

    那小女童痛楚多日,以为这回要更痛些,却没料到虽的确是痛了一痛,但只在瞬间便已消失,那其他烂疮处更被一股清凉之意滋润,再不如从前那般刺疼的。

    徐子青亦细心察看这小女童神情,见她只是小小蹙眉随即松开,便知她能忍得。随后他再与她医治时,就愈发动作快了。

    约莫过得有个半刻光景,所有烂疮俱是切下,烂肉也已剐走,而有药液相助,也只叫她有些痛痒,却再没有之前那般痛苦。

    治得最后,小女童仰头受了一点药液在面上,那几乎毁了的面容也不再肿痛,此时尽管肤色仍是蜡黄,可蜡黄之中,则更多出许多红润来。

    她的生机尽归,眸光也灵动不少。

    也显得,格外纯稚可爱。

    周遭难民只以为这年轻医者必然要无功而返,虽对他不嫌那小女童脏乱有些动容,但这动容也不过是刹那间事,于他们这如今正值苟延残喘之人而言,却不会有多少留意。

    孰料正此时,他们却听到那小女童语音清脆:“神医、求神医救救囡囡的兄长!”

    徐子青随手一拂,已然将一件薄衫铺在地面,把那小女童放置上去:“囡囡且先歇息,我便去救你兄长了。”

    那小女童笑逐颜开,欢喜无尽。

    徐子青转过身,便见到那满身伤病的少年郎,正目瞪口呆,看了过来:“囡囡、囡囡没事了么?”

    还不待徐子青如何回答,那小女童已是快活道:“囡囡不疼了!”

    却见徐子青微微一笑:“少年郎,让在下诊治一番可好?”

    少年郎潸然泪下:“多谢……神医。”

    在他眼里,也终是泛起了活气来。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那许多的难民亲眼看到徐子青为小女童吊回了性命,又看他为少年诊治,也是快速叫他好转过来,短短时间里,居然使他们不再有性命之忧,也都攒动起来。

    早先不过是以为只能绝望、再活不成了的,可如今有了希望,谁又想要死去呢?

    自然而然的,先前不动作的伤病之人,全都挣扎涌来,纷纷开口:

    “妾身有眼无珠,求神医救命!”

    “神医高义……神医救一救我等……”

    “还有我!神医,我不想死啊!”

    如此嘈杂之声,悲悲切切,满怀期盼,又有苍凉。

    直听得人难以心安,十分不忍。

    只不过,人皆想要神医诊治,医者却分|身乏术,需得有序而来。

    于是云冽身形微晃,立在师弟身侧,手掌轻推。

    霎时间,那许多都要涌到徐子青面前的难民们,便都被一股柔力推拒,无声无息地被轻抛到一边去了。

    此时徐子青才温和说道:“诸位莫急,以病情轻重而论,在下自会一一诊治,必不会耽误诸位病情。”

    说罢,他便当真依照众多难民病症,慢慢医治过来。

    在城外等死之人为数不少,饶是徐子青尽力诊治,这一时三刻也不能治完。且此地又与在那景元府时不同,那时他道一声先行采药次日再来,那许多难民俱是耐心等候,而他在这泰元府亦如此说起时,此地之人,却都神情颓丧起来。

    显然,他们只以为徐子青口出此言,乃是推诿,明日恐怕不来了的……两地之民,因那顶头的父母官处事不同,便也有如此不同。

    一应命运,竟是不能自主,或托于上天,或托于朝堂……当真是,身如微尘。

    徐子青思及自身当年事,也曾身不由己,难以操掌命运,如今心中暗叹。他心境超脱之余,却又仿佛有什么道理越发明了,亦融入到心境之中。

    随即,他温言软语,慢慢劝过,后来又允那好了大半的少年郎抱着妹妹跟随,才能脱身而去。

    这一夜,徐子青与云冽便与从前不同。

    两人于那山间行走,使了个障眼法,做出个采药之态来,实则不过是盘膝打坐,采集草木茎叶,自行炼制了药液罢了。

    那一对兄妹很是可怜,只随两人在一处破庙里歇息一晚,连夜不敢当真入睡,待到尚未日出之前,又立刻醒转,去瞧师兄弟两人。

    徐子青见状,朝他笑了一笑。

    那少年郎才松了口气,眼里也露出些尴尬之意来。

    徐子青倒不觉如何。

    这兄妹俩本已快要痊愈,还跟随而来,无疑是为那群尚未得到医治的难民。他们刚刚脱离生死危机,却不曾忘了同难之人,可见心性极好。这些许的紧张防备,怎会让他恼怒?

    旋即,徐子青与云冽并肩,重新来到那难民聚集之处。

    此回他再诊治数个时辰,总算将其中那不良于行者皆是治愈,而后他便有意仍在那荒山坐诊,不来堵塞官道。

    然而此后那许多难民确是挪到了山脚下,可官道之上,仍旧无人。直待城外所有难民皆已治过,那府城里,仍不曾有病患出城求医。

    不多时,徐子青亦已明白。

    原来那些本已治好之人,每日只偷偷往那府城里领取一份食水,便即出来,绝不肯与人多一句言语。那府城之人并不知晓城外有医者义诊,自也不会出得城外。

    而城中之人多苦劳役,许多官兵以强势镇压,叫百姓出力,重建府城,使得众多灾民死气沉沉,待到重伤难活,方被扔出城来。

    城里医者大多只为显贵豪富施诊,寻常百姓求医虽也出手,但因城中药商囤积药材,使得药物十分昂贵,穷困之人,难以买来。故而只在府官吩咐之下,弄些简单药汁,让灾民喝上一碗,防治防治,能活者活,不能活者,也只得认命了。

    半点没有景元府那般朝气之相。

    这泰元府里百姓难民,不争,不动,几乎都如傀儡一般,极是压抑。

    但若是再这般下去,或者被压制过头、反弹出来,又或者渐渐消亡,化作城外一具烂尸了……

    然而,凡人有凡人规矩。

    徐子青早已脱离凡俗之外,做了修仙之人。修仙之人与凡人气运相连时,有修士之间的博弈,而若是仅仅一位修仙之人意图染指凡俗王朝,必然也难逃反噬之苦。

    因果循环,生死轮转,天降劫数时徐子青可依照本心而为,来一一救助凡人,只因天道与仙道本有瓜葛,对他道心有益。但凡人之事,他却不便以仙道手段,来干扰此间中人。于他之道不合,也于民无利。

    既然泰元府府官不作为,叫府城内生机薄弱,自然也该有凡人遏制,以凡人的法规来处置的。

    徐子青略一思忖,便手书一封,操纵一尊傀儡,去送到那景元府府官手中。
正文 718
    将此事做过;徐子青便不再于府城外坐诊,而是进入城中,为身患病症者医治。

    城外难民并不进入,倒是那一对兄妹俩亦步亦趋;竟是跟了进去。

    在府城里;许多灾民俱在重压下忙碌;街道两旁常有力气不济倒地者;也有倚在墙角因病痛而□□者,一派郁气。

    偶尔有兵士来往巡逻;那些兵士神色亦都凝重,偶尔见到灾民痛苦;却只是面上涨红;而无奈转头,继续行步。

    徐子青与云冽同行而来,也不去如何打探,便自遇上的头个重症者始,走过去要为其诊治一番。

    这些灾民俱是极为警惕,满面推拒。

    那兄妹俩便上前劝说,少年郎更将自己尚未痊愈的伤疤暴露出来,与人去看,费尽唇舌,方才叫他们稍稍放下心防。

    那小女童唯恐徐子青不肯治了,便拉了他手,十分恳求:“神医莫恼,伯伯婶婶不是有意的,囡囡治好了,兄长与许多人都治好了,神医定也能为他们医治的。”

    徐子青微微一笑:“我并不气恼,囡囡不必担心。”

    莫说这些灾民是因几经绝望方会如此防备,只言这对兄妹心地纯善,知恩图报,亦足以叫他出手。

    到底他也是修仙之人,又如何会那般心胸狭隘,与一群受难之人斤斤计较?

    小女童面生红晕:“囡囡多谢神医!”

    徐子青目光柔和,揉了揉她的发顶:“囡囡必有后福。”

    那边终是有个认得少年郎之人,战战兢兢看向了徐子青。

    徐子青神情仍是温和,便走过去,为其把脉治伤。

    他这段时日以来不知医治了多少病患,多种病症也早已见过,如何驱逐病气、以药液医治外伤,全都熟练非常。

    不多会,这一位半信半疑之人,已然是大为好转,只需调养了。

    少年郎把那从前的邻居扶到一旁,不忘说道:“我可不曾欺骗梁伯,如今可不是已然无碍了么?”

    那干瘦老汉眼中水光闪动,看向徐子青时,便是感激不已:“都是小老儿有眼无珠,神医医术不凡,莫与小老儿一般见识!”

    徐子青并不多言,只道一声:“不必如此。”

    随即,他再走到一位病患面前,要为他诊治了。

    那病患嘴唇颤动,抖着手,露出了手腕。

    此后,就如同在城外徐子青获得那灾民信任一般,此时这里的病患,眼里也都有了光亮,都是哀求起来。

    徐子青照旧一一诊治,待到治完以后,他便继续往前走去,到另一条街道,再来救人。同样的,那一对兄妹也紧跟其后,为他说服灾民。

    如此,这府城里出现个义诊神医之事,便也传开。

    徐子青无需坐诊,就有其他街道里许多病患簇拥而来……

    照理说,如今因徐子青行医之事,已然引起府城里动乱了,但来往巡逻的兵士,却是只作不见,是为他能多治几人。

    忽有一日,这府城里的父母官想要下令将这医者擒来,却是在此之前,先行接到一份圣旨,竟是斥责他不仅尸位素餐,还搜刮民脂民膏,借灾难而敛财。从此他头上那顶乌纱被一撸到底,又有一位实干的信任府官,来到此处了。

    新府官与那景元府府官本是一系中人,皆有清正名声,且有才干,待他交接终了,整顿了城中不正之风后,却发觉他本意拜访之人,已然在府城里消失了。

    然而城中难民凡重症难治者,皆已大好,却无人得知神医下落。

    倒是有一对兄妹,传言为一直在神医身侧侍奉者说出,那神医早在两日之前,已在此府城里功行圆满,离开了……

    这一位新府官颇为正气,当下里,便把那神医之事广为宣扬,再有景元府府官同样如此施为,一时间,众多灾民皆知此二人。

    徐子青此时,则是去到 第 720 章 起来,凝而不散……这正是功德。

    早先在天地大劫时,车龄子等对天地有大功者,身披功德,可以避劫。

    如今他与师兄,怎么亦有功德?

    徐子青不由阖目,细细推算。

    随即,他便恍然。

    灾难过后,凡人有求生之欲,徐子青自域外而来,行医问诊,便是那一线生机。而劫难过后,徐子青道心圆满,凡人亦感激涕零,上香供奉,是为回馈……天地有德,感凡人之心,赠予功德。

    修士逆天而行,顺天而修,果非天地钟爱。

    而天地钟爱者,实为凡人。

    当年大劫陨落那许多修士,又有那许多修士对一界有极大功劳,方能有功德加身,为无数性命填补,才有那般恩赐。

    但如今徐子青本是管了闲事,拯救那许多灾民,灾民心生感激,居然可以由此聚集功德,加持而来……

    徐子青心有所悟。

    原来如此。
正文 719
    三十年后。

    刘夋是个农汉,但他从前是个童生。

    本来十多岁时下场过了童试;得了那考科举的资格,但那一个秀才的名位,都叫他足足耗费了二十年。如今他已经过了而立的年纪,还没能得到半点功名;家中又有父母妻儿;堂堂身材健壮的男子;再不能这般一心做这白吃米粮的废人。因此他便不再试图科考;而决定回来做个普通村人。

    早先给父母去了信,他娘子略识得几个字;向来已经把他的事情告诉给二老知道了;如今他回来便不离去,父母亲人,应当也是极愿意的。

    正想时;刘夋走到田间,突然见着一人匆忙跑动。

    刘夋一见,那分明是住在自己邻里的中年汉子,不知现下怎么如此焦急?

    他心里关切,连忙询问:“赵叔,您这是?”

    那中年汉子打眼见他,登时拧起了眉头:“刘小子回来就好,你家的老娘摔了一跤,不知怎地气喘不上来,我正要去求大夫过来,你是与我同去请人,还是回去照顾你那老娘?”

    刘夋一听,顿时大惊,也惶急起来:“那、那还是回去陪伴……”他到底也曾是个读书人,现下马上反应过来,“不不,我与赵叔同去请那大夫,老娘在家有娘子照顾,我腿脚好,可以将大夫背来!”

    赵家汉子也不多说,抬脚大步,就带了路去。

    一路上,刘夋免不了要打听那大夫的消息,便问:“不知是哪一位大夫?医术可还神妙?出手可有把握?”

    赵家汉子也颇体谅他的心情,也是回答:“这大夫姓徐,二十多年前便在村里住下了,当时你不过半大小子,又时常在县里读书,所以不知。据说他原本是给哪个达官显贵治病的圣手,后来不知怎么的又不做了,才要找个安稳的地方落脚,就选中我们这黄杨村了……”

    那徐大夫本来在村子里也没什么名气,因为来的时候看着年轻,没几个村民肯信。后来还是一次村里人得了急症,送去县里请坐堂名医诊治也不见效,回来后本要等死,那徐大夫恰是自县里买药归来,遇见这事就出了手……一下子妙手回春,把那人的性命抢了回来。

    从此村人方才断断续续知道,这徐大夫果然是有好本事的,对他也更尊敬起来。

    因为刘夋在读书这二十年里,少有回村,三年五载的都在外头,自然不知道徐大夫的大名。而且徐大夫初时每年都要出去一段时日,也并非时常留在村中,后来间或隔上二三年、好几年去一趟,到最近五年不出,才是真正安稳下来。

    刘夋现在听说,便是点头。

    原来如此……

    正说时,两人绕了几条村道,来到了村尾之地。

    这地方背后,就有好几座山头,皆为野山。听闻这徐大夫将屋舍落在此处,便是为能时常上山采药的缘故。

    刘夋见到,在那山下有个颇大的茅屋,两间并立,周围弄了一圈篱笆,里头似乎还开了一片小小药田,种植了不少草药。

    如此乡野闲舍,看上去颇有几分雅致。

    赵家汉子在那篱笆前,已是急忙唤道:“徐大夫!徐大夫!请你救命啊!”

    此言一出,那茅屋里,便有了动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