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世纪千年史话-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9世纪开始,庄园制在法兰克盛行,它是一种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下的制度。

  庄园里的耕地被分成两部分——领主自营地、农奴份地,农奴除耕种自己的份地外,还必须无偿地耕种领主自营地。虽然份地上的产品归农奴自己所有,但是他们要向领主交地租,及鸡鸭鱼肉、美酒等农副产品。

  农奴还要交各种税,你结婚得交结婚税,儿子继承家产得交继承税,劳动所得的十分之一得交给上帝,也就是交什一税,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修桥铺路、盖房运输等各种杂役也是免不了的。

  由此可见,领主对农奴的剥削相当残酷。相比之下,奴隶的地位却大有改观,他们甚至得到了部分土地,拥有家庭和相对独立的经济,和农奴的界限已经不那么明显了。

  重重压榨之下,农奴不堪重负,纷纷逃亡,爆发大规模起义也是迟早的事。

  841至843年,萨克森爆发了“斯特林加”(意为“古法之子”)起义。起义者提出“照往昔一样生活”的口号,要求恢复农村公社。

  美因兹也两次发生农民起义,封建统治受到沉重打击。迫于压力,领主们取消了一些剥削,这样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力。

  【划定疆界】

  洛泰尔在临死前把中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北部的洛林、普罗旺斯及南部的意大利。长子接受了意大利和帝号,次子接受了洛林,小儿子接受了普罗旺斯。三个儿子一人一份,各自治理,这便是“普吕姆分割”。

  863年和869年,治理洛林和普罗旺斯的两个儿子相继去逝,作为叔叔的秃头查理和日尔曼人路易坐不住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不能错过。

  870年,兄弟俩在今荷兰境内的墨尔森签署《墨尔森条约》,大致以默兹河和索恩河为界,秃头查理将洛林纳入西法兰克版图,日尔曼人路易则把普罗旺斯揣入东法兰克的腰包,意大利仍保持不动。

  875年,洛泰尔的长子谢世,日尔曼人路易也早登极乐,秃头查理(Charles the Bald;875—877年在位)成了加洛林王朝皇室成员中年龄最大的,他顺理成章地继承帝号,加冕为皇帝,是为查理二世。

  877年10月,秃头查理驾崩。其子路易继位,正式称号是“法兰克人的国王路易二世”,他说话连不成句,因此得了“口吃者”这个绰号,所以又叫口吃者路易。

  口吃者路易是个没野心的人,当教皇若望八世(Pope John VIII)要加冕他为帝国的皇帝时,他拒绝了。他也是个短命国王,在位仅一年半就结束了人间旅程。

  帝国分裂后,抵抗外族入侵的力量被明显削弱。*人开始从西班牙向西法兰克、意大利进攻,控制了整个地中海西部,占领了不少岛屿。东方游牧民族马扎尔人(Magyars)从乌拉尔山西麓和伏尔加河湾一带向西迁徙,不断骚扰东法兰克和斯拉夫人。

  骚扰法兰克最严重的是职业海盗——维京人对沿海地区的侵略。

  在基本没遭到抵抗的情况下,维京人洗劫了西法兰克的一些沿海城镇。秃头查理在位期间,企图用金钱换得和平,可是这些赎金未能阻止维京人入侵的脚步,反而使他们的胃口越来越大。

  口吃者路易死后,按照传统,西法兰克由他的两个儿子——路易三世和卡洛曼二世共治。哥俩密切配合,在维埃纳大败维京人,暂时遏制了他们的入侵。

  就在维京人步步紧逼的时候,波索公爵趁机谋反,拒绝效忠兄弟二人,而且他被选为普罗旺斯国王,这对卡洛曼二世对普罗旺斯的统治构成威胁。

  880年初,为了使叔父萨克森公爵不支持波索公爵,兄弟俩在索恩河畔的利贝蒙签署《利贝蒙条约》,割让洛林给萨克森公爵,形成洛林王国。

  通过《利贝蒙条约》,对查理曼帝国的瓜分最终定形。

  萨克森公爵属于东法兰克一脉,洛林从西法兰克倒手到了东法兰克,西法兰克的历代国王对洛林仍念念不忘,这导致了洛林成为德、法争夺欧陆霸权的主战场,这种争夺甚至持续到了普法战争时期(1870—1871年)。

  【亚琛】

  亚琛,靠近比利时和荷兰边境,位于德国西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该州首府为杜塞尔多夫。

  这里以温泉著称,公元1世纪开始就是疗养胜地。查理曼修建的亚琛大教堂是被德国政府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的第一座建筑,其中收藏了不少艺术珍品。

  查理曼将亚琛定为首都,使其成为加洛林文明的中心,中世纪早期第一个具代表性的文艺复兴便是从这里开始的。共有三十二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亚琛加冕,其在德国的地位就像兰斯在法国的地位一样重要。

  如今,亚琛是德国境内重要的铁路中转点、工业中心。亚琛的纺织业相当发达,生产了德国约20%的毛织品。

  查理曼大帝奖是最老也是最著名的国际性大奖,主要授予在行为和研究机关表现优异、对欧洲国家统一有贡献的人。2000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就在亚琛受领该奖。 txt小说上传分享

21 统一英格兰!战国七雄的结束
在大学里,学不好专业课没关系,因为你以后从事的工作可能和你的专业根本就不贴边,但是有一门课你如果学不好,可能会处处碰壁。

  对,英语。

  中国人对英语的发源地英国熟悉而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英语在中国随处可见,香港人更是说一句国语,就蹦出两三个英语单词;熟悉是因为它曾是第一个打开中国国门,第一个强迫满清政府签署不平等条约的国家。

  陌生是因为中国人对它的历史并不了解。这里我要告诉大家,英国也有过割地赔款的屈辱历史。

  【历史】

  英国的主体部分在不列颠岛。

  人们对史前时期不列颠岛的情况了解甚少,通过岛上的巨石阵,学者们猜测当时的原住民创造了非同寻常的文明,认为他们的文明处于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的不列颠岛存在于公元前5世纪早期至公元前1世纪的六百年间,凯尔特人(Celts)带着铁器从欧洲大陆来到这里,统治了当地的原住民。

  为了阻止凯尔特人骚扰高卢,恺撒直捣黄龙,对不列颠岛发动了几次大规模征服。不列颠岛由此成了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

  后来,罗马帝国在不列颠岛建立军事基地,残酷*凯尔特人的反抗。

  在一系列军事建筑中,最著名的就是皇帝哈德良在不列颠岛北部修建的“哈德良长城”。

  罗马帝国有辉煌的文明,所以在罗马统治时期,不列颠岛也跟着沾了光,它蓬勃发展,城间道路纵横交错。

  罗马人还在岛上建立了科尔切斯特、林肯等大型城镇,不列颠岛与西欧大陆的贸易也逐渐频繁起来。

  【亚瑟王】

  公元5世纪,破败的西罗马帝国为了挽救大厦于即倒,把驻扎不列颠岛的军队撤往西欧大陆,以弥补兵力不足的情况。

  以盎格鲁和撒克逊为主的日耳曼部落趁机渡过英吉利海峡,入侵不列颠岛。

  在这一期间,不列颠岛出现了英格兰历史上著名的亚瑟王(King Arthur)。

  对于亚瑟王的身世,史学界众说纷纭,有的说他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有的则说确有其人。

  一部分认为他是真实人物的学者还猜测,他原来可能是一名罗马军官,是率领圆桌骑士团抵抗盎格鲁…撒克逊入侵的领袖,美国电影《亚瑟王》就是以这种说法为故事背景的。

  经过作家们的神来之笔,亚瑟王的事迹被八卦得神乎其神,大都蒙上一层神话般的面纱。

  中世纪的一些作家,特别是法国作家,对他的各个方面都作了生动描写,其中最著名的有以下几个:

  一, 童年时代的亚瑟王从一块巨石中拔出了别人无法拔出的宝剑,这就是“石中剑”的故事;

  二, 亚瑟王担任国王以后,组建了一支强悍的骑士队伍,他们被称作“圆桌骑士”,因为开会时使用圆形桌子而得名,圆形桌子表示亚瑟王和骑士们地位平等,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据说最多的时候围绕在亚瑟王身边的高级骑士有140名;

  三, 王后葛妮薇儿(Guinevere)红杏出墙,与守护她的著名骑士兰斯洛特(Lancelot)有一腿,而这位兰斯洛特就是扑克牌中梅花J的原形。

  据称,晚年的亚瑟王变得相当昏庸,圆桌骑士团的光环也不复存在,黯然退出历史舞台。当然,我们只能把亚瑟王的故事当作一种传说。

  【七国时代】

  英格兰作为英国的主体,位于不列颠岛南部,面积13万平方公里,两个宁夏那么大。

  就在这么个小地方,竟然上演了近四个世纪的战国七雄的*大戏。

  盎格鲁…撒克逊人击败凯尔特人以后,一部分落荒的凯尔特人逃到威尔士和康沃尔地区(位于今英格兰西南部),另一部分则逃至今法国的布列塔尼地区,盎格鲁…撒克逊人渐渐建立起一些王国。

  起初,这些王国非常多,有的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建立的,有的是原住民开创的,可以说是杂草丛生。

  和中国的春秋战国如出一辙,乱世就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时代,历史长河大浪淘沙,弱小的王国被相继吞并,最后剩下七个较大的日耳曼国家。

  七国时代(Anglo…Saxon England heptarchy;5世纪至9世纪)开始了。

  这七个王国分别是:肯特(Kent)、诺森布里亚(Northumbria)、东盎格利亚(East Anglia) 、麦西亚(Mercia)、埃塞克斯(Essex,即东撒克逊)、萨塞克斯(Sussex,即南撒克逊)和韦塞克斯(Wessex,即西撒克逊)。

  【肯特王国】

  肯特这个地方位于不列颠岛的东南部,是个沿海地区。

  肯特王国由日耳曼的朱特部落(Jute)建立。朱特人来到不列颠岛,还要感谢当地的原住民。

  当时居住在北方的皮克特人经常侵略原住民,原住民实在抵挡不住,便想从岛外找些外援。

  朱特人就这样被当做援军请到不列颠岛,朱特人果然没有辜负原住民,打得皮克特人屁滚尿流。

  朱特人到不列颠岛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让人拿着当枪使,也不是盯着原住民送的谢礼,他们要求的更多。

  原住民没想到自己引狼入室,打退皮克特人后,朱特人的首领亨格斯反客为主,击败邀请他们的主人,在今肯特郡附近建立了肯特王国。

  6世纪末,肯特王国称霸英格兰。国王埃特尔伯特在教皇特使圣奥古斯丁的游说下皈依基督教,他也是英格兰各王国中第一个受洗的国王。

  月亮有圆就有缺,辉煌只是暂时的。肯特王国在随后的岁月里走了下坡路,经常被附近的麦西亚王国和韦塞克斯王国瓜来分去。

  8世纪后半叶,肯特王国被纳入麦西亚王国,成为一个行省。不愿沦为亡国奴的肯特民众发动起义,但是没有成功。

  【诺森布里亚王国】

  诺森布里亚王国由盎格鲁人建立,它由两个小王国合并而成。

  6世纪末,伯尔尼西亚国王埃特尔弗里特(Aethelfrith),把伯尔尼西亚(Bernicia)、德拉(Deira)两个小王国合并,组成诺森布里亚王国。

  合并以后,诺森布里亚王国征服苏格兰和威尔士。不久,国内发生内讧,德拉的爱德温(Edwin)击败埃特尔弗里特,成为新国王。

  627年,爱德温接受洗礼,带着国家走上基督教的康庄大道。

  在英格兰有个规律,似乎接受了基督教就会受到上帝的祝福一样,皈依基督教的诺森布里亚王国开始称霸英格兰。

  建立霸权没多长时间,受麦西亚王国的暗中挑唆,诺森布里亚王国出现连番*,国力日衰。

  尽管如此,诺森布里亚王国在宗教、学术、艺术和文学等方面却在内乱中迎来黄金时代。

  【东盎格利亚王国】

  东盎格利亚王国由盎格鲁人建立;它的大部分领土在沼泽地带,便于防守,因此到了6世纪末,它成为英格兰的一个强国。

  肯特国王埃特尔伯特称霸以后,东盎格利亚国王雷德沃尔德(Raedwald)起而代之,治霸英格兰南部。

  麦西亚王国崛起后,其霸主地位受到挑战,被迫承认麦西亚的宗主权。

  【麦西亚王国】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麦西亚王国是这七国里面的重头戏,王国里人才辈出,经常搞得其他国家国无宁日,衰落的衰落,灭亡的灭亡。

  麦西亚王国由盎格鲁人建立。

  国王彭达(Penda)是麦西亚王国的中兴之主,他把版图扩展到韦塞克斯和东盎格利亚两个王国,称霸杭伯河以南。

  彭达死后,麦西亚王国丧失霸权。

  就在这时,受诺森布里亚王国传教士的影响,麦西亚王国皈依基督教。

  神奇的英格兰规律再一次起了作用,皈依基督教以后,失去霸主地位三年的麦西亚王国在彭达之子伍尔夫赫尔(Wulfhere)带领下又强大起来。

  伍尔夫赫尔统治下的麦西亚王国比他老爸执政时期还要强大,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8世纪时,麦西亚王国把整个英格兰南部纳入麾下。

  8世纪末,麦西亚王国出了一个鼎鼎大名的阴谋家——国王奥发(Offa),他先后控制了东盎格利亚、肯特、萨塞克斯三个王国,韦塞克斯和诺森布里亚两国也成了藩属,麦西亚王国进入鼎盛时期。

  为避免威尔士人的袭扰,奥发还修建了著名的“奥发墙”(Offa's Dyke)。

  【埃塞克斯王国】

  埃塞克斯王国由撒克逊人建立。

  约604年,国王塞伯特(Saebert)在叔父、肯特国王埃特尔伯特影响下,皈依基督教。不过,塞伯特以后的国王驱逐伦敦主教,恢复了异教。

  653年,国王西格伯特二世(Sigeberht II)再一次把王国送入基督教世界,还在境内建了不少教堂。

  后来,麦西亚国王伍尔夫赫尔迫使埃塞克斯王国承认其宗主国地位,埃塞克斯王国从此走上“受保护国”的道路。

  【萨塞克斯王国】

  萨塞克斯王国由撒克逊人建立。

  7世纪末,约克主教圣威尔弗里德来到这里传教,萨塞克斯王国才将基督教定为自己的信仰。

  688年和771年,萨塞克斯王国先后被韦塞克斯国王卡德瓦拉、麦西亚国王奥发征服,在此后的五十四年里,它一直受麦西亚王国统治。

  【韦塞克斯王国】

  韦塞克斯王国由撒克逊人建立。

  8世纪末叶以前,韦塞克斯王国先后受到肯特、诺森布里亚、麦西亚三国强权的压制。

  不屈不挠的韦塞克斯民众曾发起过多次战役,国王因尼(Ine)向西面的原住民建立的小王国扩展领土,还迫使肯特王国进贡纳金。因尼死后,韦塞克斯陷入喋喋不休的混乱之中。

  【时势造英雄】

  时势造英雄,就在这时,韦塞克斯历史上著名的君主横空出世,他就是爱格伯特(Egbert;802—839年在位)。

  对于爱格伯特这个名字,大家听着可能没啥感觉,他连襟却大大有名,那就是著名的查理曼,爱格伯特和查理曼娶了姐妹俩,是亲戚。

  爱格伯特和查理曼一样都是横扫六合的人物,他的经历却比查理曼曲折得多,他先当的勾践,再做的秦始皇。

  据记载,爱格伯特是肯特国王伊尔蒙德(Ealhmund)之子。伊尔蒙德是因尼的后代,从血统上说,爱格伯特有继承韦塞克斯王位的权利。

  8世纪后五十年,是麦西亚王国的时代,国王奥发很有才,前面用大阴谋家来形容他有些过分,不过他的确是靠阴谋发家的。

  韦塞克斯国王遇刺后,贵族贝奥赫特里克(Beorhtric)借助老丈人奥发的力量,阴谋夺走本应属于爱格伯特的王冠,爱格伯特本人也遭到放逐。

  爱格伯特走投无路,只好投奔西欧大陆,找连襟查理曼寻求保护。

  他在高卢一住就是十三年,在这十三年里,他无时无刻不想着英格兰的山山水水。爱格伯特努力学习治国之术,发誓总有一天要夺回失去的一切,欧版勾践就这样诞生了。

  奥发和贝奥赫特里克先后死去,爱格伯特在查理曼的支持下返回英格兰,顺理成章地成为韦塞克斯国王。

  麦西亚王国并没有因为奥发的死而对爱格伯特客气一点,就在爱格伯特举行登基典礼的这一天,麦西亚军发起对韦塞克斯王国的攻击。在韦塞克斯军努力下,入侵者终被击退。

  815年,励精图治的爱格伯特占领西威尔士,在他努力下,王国的实力与日俱增。

  统一英格兰势在必行,麦西亚是七国中势力最强的,因此爱格伯特决定对它分化瓦解,先砍断其羽翼,然后再收拾它。

  825年,是爱格伯特大丰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