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世纪千年史话-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西哥特人又往北迁徙至高卢,罗马人只得出让高卢西南部的阿基坦(Aquitaine;今法国西南部一个大区,包括多尔多涅省、吉伦特省、朗德省、洛特…加龙省、比利牛斯…大西洋省等多个行政区)。
西罗马帝国此后的历代皇帝都无法抵抗狂潮一般的蛮族,只得将他们安置在帝国境内,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法律、习俗、首领等等,同时也保持一种虚无的统治。
【蛮族建国】
西罗马帝国的土地被蛮族步步蚕食,拥有了自己的地盘,蛮族开始考虑是不是该建立自己的国家了?应该,太应该了。蛮族想到做到,西欧大地上陆续出现了一些崭新的国家。
西哥特王国(Visigothic Kingdom;418—721年):
说明:西罗马帝国境内的第一个蛮族王国
建立时间:418年
所属部落:西哥特
首都:图卢兹(Toulouse; 位于法国西南部加龙河畔,介于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
疆域:卢瓦尔河(Loire; 法国最长的河流,两岸有闻名世界的卢瓦尔城堡群)以南的高卢西南部及伊比利亚半岛(Iberia;今西班牙、葡萄牙所在半岛)的大片领地。
汪达尔…阿兰王国(Vandalic Kingdom;439—534年):
建立时间:439年
所属部落:汪达尔人、阿兰人
首都:迦太基(Carthage,意为“新的城市”;今突尼斯境内)。
疆域:北非,还有从西罗马帝国手上抢来的科西嘉岛(Corsica;地中海上四大岛之一,法国最大岛屿,位于意大利西方、法国东南部及萨丁岛的北方)和西西里岛(Sicily)。
勃艮第王国(Burgundian Kingdom;457—534年):
建立时间:457年
所属部落:勃艮第人
首都:里昂(Lyon;今法国里昂)。
疆域:高卢东南部的罗纳河(Rhone;欧洲主要河流之一,法国五大河之首)流域。
盎格鲁…撒克逊人又在不列颠岛建立盎格鲁…撒克逊王国。
【挥动皮鞭的“天鞭”】
就在此时,更大的灾难降临到西罗马帝国头上。
有“天鞭”之称的匈奴帝国大单于阿提拉(Attila)要求迎娶西罗马皇帝的妹妹荷诺利亚公主(Honoria)为妻,一向高傲的罗马人怎么会把公主嫁给野蛮人呢?阿提拉得到的回答是;呸;公主金枝玉叶,哪能陪你们这些野蛮人吃生肉、穿兽皮?
阿提拉恼羞成怒,决定抢婚。
匈奴是罗马和西哥特共同的敌人,乱世之中没有永远的朋友,更不应该有永远的敌人,本着共同的目标,西罗马帝国与西哥特王国结成联盟。
451年6月20日,匈奴大军与西罗马、西哥特联军在法国东北部的沙隆(Chalons)展开决战,打响了“沙隆战役”(Battle of Chalons),它是西罗马帝国最后一次大型军事行动。
这场战役就像绞肉机一样,仅一天就吞噬了十五万人的生命,上天堂的大道都被塞满了。
西哥特国王死于乱军之中,余部群龙无首,撤出战场,匈奴军也在弃尸无数后退回莱茵河畔。
参战双方都领悟了传说中的修罗沙场是什么样子,黄泉比良坡有多么恐怖。
阿提拉为这场抢婚付出了惨重代价,撤退前,他说,I will e back。
果然,养精蓄锐的匈奴大军在第二年攻入意大利,北部所有城市皆遭洗劫。最终,西罗马帝国跪地求和,才平息了这场灭顶之灾。
453年,阿提拉离奇死亡,匈奴帝国爆发内战,国势大衰。阿提拉之子转而进攻东罗马帝国,结果折戟沉沙,连自己的小命也搭上了。从此,匈奴人退出历史舞台,逐渐被世人所遗忘。
外族的不断冲击使西罗马帝国摇摇欲坠,皇帝们为维持统治,不惜引狼入室,招募日耳曼人作雇佣军。结果皇帝很快被雇佣军架空,丧失皇权。
匈奴帝国崩溃不久,西罗马帝国也终于走到尽头。
476年,雇佣军领袖、赫卢利(Heruli)国王奥多亚赛(Odoacer)废黜年仅六岁的西罗马娃娃皇帝罗慕路斯。这位末代皇帝和传说中罗马城的缔造者名字相同,天意乎?
这个曾经称霸地中海,历时十二个世纪的奴隶制大帝国,终于在内忧外患中坍塌了。
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奴隶制在西欧的崩溃,欧洲历史从此揭开新的一页,以群雄割据、骑士精神和宗教战争为特征的中世纪到来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2 统一! 法兰克的崛起
西罗马帝国的废墟成了日耳曼人的乐园,在日耳曼诸多部落中,最有出息的就是法兰克。
【克洛维】
下面讲一下法兰克人的搬家过程。
时间:3世纪中叶
原居住地:莱茵河东岸
搬家目的地:罗马帝国境内的卢瓦尔河以北的高卢大部分地区
搬家方式:破门而入,撵跑罗马军队
法兰克并不是一个统一的部落,内部四分五裂,若干小部落彼此独立,各自为政,各有各的首领。
5世纪下半叶,法兰克诸部落中逐渐形成两大强势力量:萨利昂 (Salian)、利普利安(Ripuarian)。
481年,萨利昂首领希尔代里克(Childeric)去世,他年仅十五岁的儿子克洛维(Clovis;481—511年在位)继承首领之职,历史上也把这一年看作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Merovingian dynasty;481—751年)的开始。
刚刚上台的克洛维就遇到一个劲敌——“罗马国王”西格里乌斯(Syagrius)。
西格里乌斯的父亲原来只是西罗马帝国跨国公司的一位地区经理,工作地点在高卢,职衔是高卢统帅。
公司快垮台的时候,他合计着不如自己出来单干,说不定活得更爽。他宣布独立,脱离罗马帝国统治,定都苏瓦松(Soissons; 位于今法国东北部埃纳河畔),建立了一个疆域包括法兰西岛、塞纳河(Seine)与卢瓦尔河之间的国家。
西格里乌斯挺能干,可是和克洛维比起来,他还是个菜鸟。
克洛维联合其他法兰克人在“苏瓦松战役”(Battle of Soissons;486年)中击败西格里乌斯,攻占法兰西岛,并移都巴黎,开始向南方展开军事扩张。
五年后,克洛维又在领地以东的图林根(Thuringer;今德国境内,以图林根森林闻名)取得一系列胜利。此后,在其他部落协助下,克洛维战胜了另一支日尔曼部落——阿拉曼(Alamanni)。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朋友多了好办事,现代人如此,古代人如此,帝王将相更不例外,克洛维进行军事扩张的大工程中,几乎每一场大仗都有其他部落的帮助,他对这句话是深有体会。
要想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就必须找一个长期盟友。
克洛维在脑子里进行了一番海选:汪达尔…阿兰王国?不行,北非离得太远;勃艮第王国?地方小了点吧;伦巴第人?连个王国还没建呢,拉倒吧;西哥特王国?早晚得收拾他们;东哥特王国?啊,对呀,怎么把它给忘了!
【东哥特王国】
狄奥多里克大帝(Theodoric the Great;471—526年在位)是东哥特人的骄傲,他在七岁的时候就被送到君士坦丁堡当人质。
大家一般都会认为做人质要过那种寄人篱下的生活,要受人白眼。这种想法也不尽全对,那要看在哪里当人质,当什么人的人质。
在君士坦丁堡当人质还是很有好处的。
君士坦丁堡是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当时欧洲的贸易中心,那个繁荣劲儿就甭提了,简直难以用语言形容。
与东罗马帝国相比,日耳曼各部落落后得不是一点儿半点儿,要不然罗马人怎么叫他们蛮族呢。
在君士坦丁堡的日子里,狄奥多里克大开眼界,童年记忆中的茅屋帐篷都换成了宫殿城堡。他在那里受到良好的罗马式教育,精通两门外语,能讲一口流利的拉丁语和希腊语。
后来在东罗马皇帝许可下,狄奥多里克率军占领意大利,于493年建立东哥特王国,定都拉文纳(R*enna;又译作拉韦纳,意大利东北部沿海城市),在那里修建了举世瞩目的恢宏建筑。
狄奥多里克充分发挥了治下哥特人和罗马人的能力:能征善战的哥特人充当士兵,善于治国的罗马人担当官吏。
政治联姻是古代,乃至现代政客们常用的方法,选择亲家也得讲究个门当户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你看,这个国家的国王是我妹夫,那个国家的元首是我二舅,我要办点啥事,他们能不帮忙嘛。
东哥特王国的实力不容小觑。克洛维选中了东哥特人,他决定把妹妹嫁给狄奥多里克。
政治联姻不光克洛维会用,凡是家里有适龄青年的,都会用这招。
狄奥多里克正好是适龄青年,他算是和克洛维想到一块去了,欣然应允了这桩亲事。
狄奥多里克也是个联姻高手,他采用姻亲政策和其他日耳曼王国结成联盟:妹妹嫁给汪达尔…阿兰国王,一个女儿嫁给西哥特国王,另一个嫁给勃艮地国王。
历史证明了,克洛维比他妹夫干得更漂亮。
【基督教】
要想统治人民,不但要有强大的国家机器,还要在意识形态上进行控制。在古代,控制大脑的是宗教迷信,我们把它升华一下,管它叫宗教信仰好了。
虽然都以神祗为基础,但是神话是故事,而宗教却源于神话,高于神话。诚然,宗教构建于神话之上,其威力却要强悍千倍万倍。
人们匍匐在神坛之下,人们认为顺应神的旨意,死后可登极乐;违背神的意愿,将被打入无间地狱,永世不得翻身。
罗马帝国用来控制头脑的是基督教。
基督教由犹太人首创,属于一神论,也就是说基督教里只有一个神祗,那就是上帝耶和华,他的法力那是无边无沿。
江湖中有各个门派,如少林、武当、日月神教、明教等等。宗教在发展过程中也会产生许多流派,比如佛教有真言宗、天台宗、法相宗等等。基督教也是如此,当时最主要的流派是天主教(Catholici*;又称公教)、东正教(Eastern Orthodoxy; 又称正教)。
天主教是西罗马帝国的信仰,东正教则是东罗马帝国的看家法宝。
基督教是一个具有严密结构的组织团体,除了带头大哥教皇以外,还有主教、牧师、修道士、修女等等。
主教是高级神职人员,又分为总主教(Archbishops)、教区主教(Diocesan Bishops)等。教区主教相当于公司的地区经理,为了传教方便,基督教在各地建立教区,负责某教区的教区主教常驻那里,在当地设有办公室。总主教则管辖多个教区,其权力高于一般主教。
罗马帝国的版图过于庞大,所以330年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306—337年在位)迁都君士坦丁堡以后,在那里建大教区,并设立总主教加以管理。
由于负责帝国东部的宗教事宜,君士坦丁堡总主教的地位仅次于罗马主教。
随着东西罗马帝国的分裂,君士坦丁堡总主教陡然升格到东罗马帝国宗教首领的地位,与教皇平起平坐。因此,我们也不再称之为总主教,而称之君士坦丁堡牧首(Ecumenical Patriarch of Constantinople)。
【洗澡】
自西罗马帝国跨国公司崩盘以后,罗马教会和罗马贵族像断线的风筝,无依无靠。
当时,各日耳曼王国皆信奉阿里乌教派(Ariani*),基督教里的一个小流派,被天主教和东正教看做异端。
统治者与自己的信仰不同,如果当官的很生气,后果会很严重。为了维护自己的旧有利益,罗马教会迫切希望在这些新兴的蛮族王国中找到新的政治盟友做靠山。
宗教对立势同水火,让一个王国改变信仰谈何容易!正在罗马教会和罗马的遗老遗少们抓耳挠腮之时,一个天大的机会降临了。
493年,克洛维这个地地道道的异教徒,娶了信奉天主教的勃艮第公主作压寨夫人。
这位公主经常给克洛维吹枕边风,夫啊,咱要学好呀!克洛维则笑道,汝之上帝果真存在,就保佑寡人旗开得胜,到时寡人定率众皈依。
没过多久,耶和华显灵,克洛维打了个大胜仗。他媳妇又吹风,夫啊,咱可不能食言呀!克洛维一想,得,改宗!
克洛维给维埃纳主教阿维图斯写了一封信,说自己要改邪归正,要学好,想加入你们天主教。
阿维图斯在答复的信中写道:“陛下皈依乃吾等之胜利,……陛下作为时代之主宰实乃天意,不可违也。……西方将光辉灿烂,陛下亦将光芒万丈。”
496年的一天,兰斯(Reims,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盛产香槟)的大街被围得水泄不通,教士、罗马贵族在道路两边鼓掌欢迎。
大道中央行进着一支三千人的队伍,为首一人在前后簇拥下进入兰斯圣母院,这人便是时年三十岁的克洛维。
圣母院里迎面摆着圣母玛利亚的神像,大厅中间放着一个大木盆,里面盛着水。克洛维二话不说,*衣服跳进澡盆里。主教圣雷米吉乌斯(Saint Remigius)手持福音书,口中念念有词,围着澡盆转了数圈。然后,他将盆中的圣水泼在克洛维身上。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洗澡,按照宗教的说法,学名叫“受洗”,小名叫“皈依”。佛教也有类似的规矩,剃成光头,学名叫“受戒”,小名叫“皈依我佛”。武林中退出归隐时,也要举行仪式,学名叫“金盆洗手”,小名叫“淡出江湖”,俗名叫“以后别再找我晦气”。
诸此种种,说白了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宣布,我现在已经是(或不是)该团体的成员了。
这个澡不洗则已,一洗足可惊天地,泣鬼神。这一洗,洗出了西欧的新格局,洗出了日后西欧大陆的巨牛帝国——查理曼帝国,洗出了今天西欧的三大强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
克洛维的三千名亲兵也跟着洗了澡。仪式完毕,克洛维这个蛮族后裔,正式皈依天主教。
兰斯也因此成为欧洲历史上的重要城市,素有“王者之城”的称号。自11世纪起,没有在兰斯举行加冕仪式的法国国王,便不被看作是真正的国王,兰斯圣母院也由此成为当地的著名景点。
克洛维皈依天主教的消息很快传遍欧洲,各地教会欣喜不已,天佑吾王之声此起彼伏。教皇阿那塔秀斯二世(Pope Anastasius II)更是在信中激动地邀请克洛维成为教会的后盾、顶梁柱,作为回报,教会也将支持他对异教徒的战争。
【统一法兰克】
看到教会的表态,克洛维暗自窃喜;这个澡没白洗。他把自己装扮成教会的保护伞、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人,利用宗教这把利刃,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对外扩张。
克洛维皈依天主教,其他日耳曼部落还没皈依呢,他们自然成了异教徒,成了克洛维要*的对象。其实,不光是异教徒要被*,其他基督教国家也是克洛维进攻的目标。
克洛维像一股狂风,刮遍所到的每一个角落。
500年,克洛维征服第戎(Dijon;位于今法国的里昂和美因兹之间)。
507年,他又攻占西哥特王国首都图卢兹,将阿基坦大部分地区纳入囊中。西哥特人成了丧家犬,逃奔伊比利亚半岛。
翌年,经图尔(Tours,位于今法国中部)主教圣格列高利(Saint Gregory of Tours)斡旋,东罗马帝国皇帝阿那塔秀斯一世(Anastasius I;491—518年在位)授予他执政官和贵族称号,克洛维摇身一变成了堂堂正正的文明人。
克洛维对后来法兰西王国的产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路易”(Louis,克洛维的变音)这个法兰西国王沿用数代的名字中便可见一斑。
在扩张过程中,克洛维没收了被杀或逃亡地主的土地,以此来巩固王权和继续扩张,使自己成了部落里最大的地主,他还把土地赠给其他贵族来收买人心。
在军事扩张的同时,他也在肃清内部的反对势力。克洛维是个谋杀高手,他先后施计杀害了其它各部首领,甚至他自己的亲属也不放过。经过数十年的血雨腥风,他最终统一了法兰克各部,于509年成为全法兰克人的国王。
此时的克洛维倍感孤独,真可称得上是孤家寡人。面对现实,他无不感慨地说道:“寡人犹如香客,独活陌生人之中。寡人亲属皆登天堂,如遇灾难,何人能救寡人于倒悬?”
511年,克洛维在孤独中死去,时年四十五岁,葬于巴黎的圣德尼基督教堂,天堂上的七大姑、八大姨正拿着菜刀等着他呢。
纵观克洛维的一生,他作了三件影响巨大的事情:统一法兰克、征服高卢和皈依天主教。
“统一法兰克”使他完成了从部落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