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文艺时代-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寻枪》的时候还行,现在我可能连投资都拉不齐。”
陆小川沉吟片刻,老老实实道。
“唉……”
俩人对视一眼,又同时叹了一声。
随着剧情发展,故事的主线逐渐清晰,厂长挖到了一颗无价翡翠,想靠它让工厂起死回生,却惹得各方闻风而动。
除了道哥和冯董两个势力,还夹杂了三宝的支线,谢小盟的支线,包世宏的隐晦病症等等……面对如此丰富的线索,观众也很快学会了正确的观影方式,不再为宁皓设置的那些埋伏大惊小怪。
在等了十几分钟后,褚青总算出场,紧身皮衣,骚气的银质耳钉,结果一个照面就被小军顺包。
“哈哈,我顶你个肺啊!”
“哇,他粤语讲的好标准!”
“当然了,人家在香港呆过两年呢。”
“不过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
“呃……我艹吧!”
全场迎来了第一波情绪高*潮,而到此刻,大家也完完全全的被这部片子所吸引。
话说原版的石头,成本才三百万出头,画面糙的一逼。如今有将近一千万的资金,宁皓在保证视觉效果的基础上,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创造性。
重*庆这座城市在他的镜头中,彰显着一种神奇的立体感,古老与现代,高耸与低仄,奔波的都是金钱众生。再配上那犀利的剪辑和打破常规的音乐,使整部电影都散发着浓烈的酒精味道,不觉自醉。
观众们不傻,哪个导演是真诚相待,哪个导演是存心糊弄,心里门儿清。
“我这是牌子货,班尼路!”
“耐克,这还出相机呢?”
“小孩,来,给你爹地打个电话。”
“你先侮辱了我的人格,现在还来侮辱我的智商!”
“哈哈哈哈!”
影厅的气氛早已沸腾,节奏紧凑,包袱充实,全程无尿点。
宁皓将语言的魅力玩到了极致,那票实力派丑星也一等一的出色,甚至到最后,大家只要看到刘华或黄勃出场,便会条件反射般的情绪狂飙。
“服了!”
陆小川在底下暗暗摇头,从哪儿划拉的这帮人,简直八个字:歪瓜裂枣,人神共愤。
片尾处,黄勃咬着面包被店主骑着小摩托车狂追,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响起,影片结束。
“哗哗哗!”
几乎一瞬间,观众自发的拍起巴掌,向这部电影,向全体主创,向里面的诚意与热情致敬。
“哎,别愣着了!”
褚青捅了捅还在发呆的宁皓,那货才回过神,颤巍巍的走到台前。两口子没摆老板的资格,把位置让给了演员,自己躲到边上。
郭滔、黄勃、刘华、彭博、王逊……在台上一字排开,记者团也噼里啪啦的拍照。刘一伟全程观看,表示五体投地,当然对郭滔的重*庆话挑了点刺。
交流的环节非常热闹,观众疯了似地抢话题,演员更是有问必答。到后来,连陆小川都忍不住跑上台,一本正经道:“《疯狂的石头》是部非常自由的电影,宁皓,你再这么坚持下去,冯晓刚就该紧张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四章 毛愣的同行
“哈哈,那个黑皮太有意思了!”
“道哥更逗,还有郭滔也挺好的,以前怎么不出名呢?”
“褚青没多少戏啊,就吊起来那段挺搞笑的。”
“人家明摆着就是捧新人,不然一发飙谁能压住?”
“哎,他跑到冯董办公室撬保险箱,是不是《两杆大烟枪》里的段子?”
“有点那意思,不过人家是同归于尽,这就死了个冯董。”
散场时,观众三三两两的往出走,谈论的仍然是《疯狂的石头》,甚至有些人约定,明天再来二刷。
他们的心态很简单,并不想追求什么高级喜剧,只是希望能看到一部用心的,又不算太差的国产电影。
如果观众们的满意度,还多多少少带了些消费因素,那么几位导演的评价,则将这部电影整整拔高了一级。
陈可新没有跑上台,但也接受了媒体采访,说这不像是一部内地电影,宁皓对幽默元素的把握,在香港电影中都极少出现。
黄建鑫要严谨些,称石头是一部聪明的影片,宁皓有非常出色的驾驭细节的能力,法国新浪潮、意大利新写实主义和昆汀的黑色幽默都在里面有所体现。
王晓帅没赶上首映式,自己看了下午场,更是不吝赞美:最好的商业片就应该是这样!
……
《疯狂的石头》首日票房为420万,远远比不上《天下无贼》的810万。
褚青没怎么在意,宁皓却兴奋的发狂,要知道,整个上半年国产片的成绩单:第一,《血战到底》,200万;第二,《看上去很美》。157万。
活脱脱的四个大字:惨不忍睹!
所以他有资格牛*逼,虽然7月1日是周六,但石头以单日成绩就干掉了一切对手,成为单周的票房冠军,这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公司签的那26家院线,除了冯勇按照约定,给出了15场的排片,其他多是9场到11场。不过第二日,这个数字便通通保持在了15。
不得不说,有些佳作确实是时代造就的。比如《武林外传》,比如《疯狂的石头》。如果网络没有普及,如果年轻人的思想没有被后现代结构,那这部电影绝不会如此爆红。
网上早就出现了经典台词集合,尤其“我顶你个肺”和“素质,注意你的素质”这两句,被网友和媒体炒的万众皆知。
公司投入的宣传费是一千万,不多也不少,之前给了观众一个硬性概念。究竟质量如何,还得等他们自己去检验。
而任何广告都比不过口碑相传,凡是看过电影的人,无不向身边的朋友同事推荐。于是乎。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影院,再推荐,又有了二次,三次。四次传播。
“看完球,马上来看石头!”
“我已经笑抽了!”
“艾玛,国内终于有人会拍商业片了!”
“齐达内:我顶你个肺啊!”
除了影迷。影评人也是一片赞誉:
“中国的低成本电影市场并非漆黑无光,只是你不会拍而已。在我看来,石头最出色的不是故事架构,而是里面的语感氛围,完全是生活化、视听化的。但长期以来,中国电影擅长的是小说、散文甚至诗歌式的对白,美感有了,看多了却审美疲劳。”
“石头对中国电影的意义,绝对大于这部影片本身。它有真诚,有态度,有才气,有运气,还有一个完美的投资方。因为电影归根结底是给观众看的,而非官员用金钱、名气堆砌出来的政绩工程。”
“不要以为商业片好拍,你拍部烂片容易,但拍一部受观众喜欢的商业片才是大本事。石头便是如此,并未表达什么深刻的主题,仅仅为了娱乐大众。近二十年,中国电影只有一个冯晓刚能真正的为人民服务,如今又多了个宁皓。当然这个年轻人能走多远,还要看他的心性和素质。”
……
10日晚,酒店。
片子大卖,褚青反而更忙,重*庆、长*沙、武*汉、南*京、羊城、深*圳、成*都——这是他最近四天的行程。
所有主创重新分组,他带着黄勃、王逊、彭博三人,范小爷领着宁皓、郭滔、刘华、岳晓军四人,开始了愈加丧心病狂的宣传工作。
今天是成*都,早晨的飞机,下了机便马不停蹄的跑两三个影院跟观众交流,然后接受媒体采访。等全部结束,已是夜里十点半。
褚青非常非常的累,但不能睡,只能靠着一壶浓茶苦熬。
“滴!”
套房里的传真机忽然响了一声,他瞬间跳下床,按了接收。
“吭哧吭哧!”
那台有点旧的机器费劲的往外吐纸,他皱眉等了几秒钟,刷的扯下来,拿到灯光处细看:
“中影星美院线:694万,位居第一。
京城新影联院线:681万,第二。
魔都联合院线:678万,第三。
川中太平洋院线:675万,第四。
岭南珠江院线:593万,第五。
中影南方新干线:570万,第六。
……
《疯狂的石头》前九天的总票房,刚好超过了7000万。”
一般来讲,第二周票房通常会比第一周跌30%到60%,而石头不降反升,每日票房都有升幅。
中影院线和京城是票房重地,有此成绩并不意外,联合院线是冯勇的地盘,表现不俗。稍微惊讶的是岭南,因为冯晓刚的喜剧基本过不了粤语地区,石头竟然能轰下五百来万的票房,足以证明它的风格兼容。
此外,另有同期最大的两个对手《海神号》和《冰河世纪2》,也被甩开了一条街。
“呼……”
褚青靠在床头,慢悠悠的吐出一口长气。
他从演员到投资人,这算一次转变,从投资文艺片到投资商业片。这又是一次转变。石头给了自己莫大的信心,只要拍得好,不靠海外市场照样吃得开。
这份成就感,将他前阵子遇到的那些尴尬,瞬间清空了大半。
“啧,差点忘了!”
丫抽完了一根烟,才猛然回神,赶紧拿起手机群发了一条短信:7000万,后天回家庆功!
“卧槽!”
“牛*逼!”
下一刻,无论是在隔壁的黄勃。还是在其他城市的宁皓等人,都狠狠挥了挥拳头,然后冲出房门找到小伙伴,一起大呼小叫。
…………
褚青打不死,这是所有同行的认识。
他拍禁片,被封杀,避走香港;他又拿金马,拿银熊,官方解禁。他投资独*立电影。戛纳称帝回国遇冷,与圈子格格不入;他又力捧新导演,不声不响的刷速3,眼瞅着石头破亿。
没辙!
每当大家以为他会消停一段时间。或者与自己同流合污的时候,诶,说不准就从哪个地方钻出来了。
石头的成本是九百万左右,上映十二天。妥妥刷到了八千多万,虽然上座率明显下滑,但还能坚持一段时间。如果运气好。那分分钟就破亿了。
所有人都毛愣了,这什么概念?
02年,老谋子凭借《英雄》,成为了“亿元导演俱乐部”的第一名成员。04年,他的《十面埋伏》也卖出了1。53亿的票房。
同年,冯晓刚的《天下无贼》卖出1。6亿,成为俱乐部的第二位成员。之后,便是周星星的《功夫》、陈楷歌的《无极》、和于仁泰在年初上映的《霍元甲》。
一共就六部。
宁皓才多大,29岁啊,居然有希望跟这一票前辈并列。更别提黄勃、刘华这些人,以前有几个知道的?
所以说,甭管当红的,不红的,半红不黑的导演和演员,那叫个羡慕嫉妒恨!
“砰!”
“哗啦!”
褚青、范小爷、宁皓每人拎着把锤子,一顿乱凿,那带着“八千万”字样的大冰块转眼就变得稀巴烂。
随即,三人倒酒,底下的几十号人也手捧酒杯,齐刷刷的向前高举。
“干杯!”
不知是酒精作用,还是太过兴奋,大家的脸上都泛着层红光。尤其是宁皓,麦克风刚拿到手,就有些控制不住:
“谢谢张承、杜媛、罗一民……没有你们陪我在重*庆奋战,我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谢谢滔子,勃哥,华哥……没有你们的出色表演,我也不会实现那么多想法。我更感谢青哥和青嫂,没有你们的信任和支持,我……”
他说着说着,终于一声哽咽,卡了壳。
范小爷利索的接过话筒,笑道:“客套话不用讲了,随便吃,随便喝,红包每人都有!”
“耶!”
众人就爱听干货,顿时一片欢呼。
他们的红包比较小,几百上千块,就图个意思。两口子给宁皓准备了八十八万的大红包,当然是私下给的,这货穷得很,还有二十五年的房贷没还。
黄勃要差点,只有三十万,其他演员没签约就算了。
由于庆功宴没请外人,所以都很放松,你敬我,我敬他,气氛和谐。而当大家吃着喝着,褚青正跟汪宝强闲聊时,宁皓忽然凑过来,低声道:“哥,有点事跟你说。”
“嗯,去那边。”
他拍了下宝强的脑袋,起身到了僻静处,问:“怎么了?”
“呃……”
宁皓还蛮纠结的样子,支吾道:“有人,有人想找我拍戏。”(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五章 夜谈
宁皓是公司的签约导演,所以挺不好意思的。褚青没怎么惊讶,人红了事情就多,便问:“对方什么来头?”
“华纳……哦不是,中影华纳横店影视公司……”
宁皓吐出一串貌似是三个单位的名字,实际是一家,由中影、华纳、横店按4:3:3的股份投资成立,专攻出口转内销的操作,总经理是韩三爷。
他听得蛋疼,摆手道:“你直接说吧,什么条件?”
“计划投资1500万,拍摄不干涉,我有少比例的票房分红。”那货很老实。
“你有剧本了么?”
“没有。”
“没剧本就敢砸1500万?”
他这回真惊着了,缓了缓才问:“那你是什么想法?”
“呃……”
那货搓着手,黝黑的面部都拧到了一起,试探道:“如果公司没有别的项目,我,我就接了。”说完,略显忐忑的瞧着老板,自己是人家一手带出来的,如今有点过河拆桥的意思。
还好,褚青想了片刻,便道:“你知会小颖一声,她会负责你的具体合同。”
这就是应了,宁皓按住内心兴奋,忙道:“谢谢哥!”
“行了,心放踏实比什么都强!”他起身,慢慢悠悠的又回到席间。
一般签约的导演,平时工作有三种:公司有本子,找你来拍;你自己有方案,向公司申请资金;再有就是外面接活。
场面做大的,通常以工作室的形式挂靠,比如冯晓刚、张纪忠那类,混得普通的,便跟员工没啥两样。
中影的名头摆在哪儿,宁皓拒绝不了,褚青干脆就送个人情。当然佣金还是要抽的。
话说《疯狂的石头》于1日上映,前期上座率爆满,从10号开始下跌,到15号多家影院大幅减少了排片量。
靠每天零零碎碎的收益,一直挺到了20号,等下线的时候最终票房为1。06亿。宁皓一片上位,成了最年轻的亿元俱乐部会员。
褚青一直担心他飘得飞起,结果还成,主动换了手机号,婉拒了所有邀约。潜心与几位编剧攒本子。
而不管他的新片如何,公司都不会参与投资,有中影那种巨无霸在,别人只能腆着大脸蹭汤。
至于石头的收益,黄颖噼里啪啦的两秒钟搞定:
1千万的宣传费,已通过广告置换回本,1亿的票房,公司能拿到4成,再扣掉税款和成本。约莫赚了三千万。
以小博大,组团刷脸,石头堪称一本经典教案,引得无数同行研究。
至此。圈内对公司的重视程度又提了一级,那可是光靠个人BUFF就能打天下的妖孽!
……
7月份,《奋斗》杀青,《双面胶》也临近收尾。汤维还没等歇口气,又一猛子扎进《金婚》剧组。
足足三个多月的空中飞人,而且还要继续。这姑娘虽然累成了狗,全身上下却透着一股精神气儿。
张婧初拍完了《门徒》,便一直在京城猫着,偶尔接接商演。这妹子心性大,不想回去演电视剧,电影的本子又不好找。公司四处疏通,总算给弄了个角色,《尖峰时刻3》里的杨。
黄勃成名后,同样对电影着了魔,但他的人情历练要强得多,表示一切听公司安排。汪宝强最简单,被冯晓刚借去拍《集结号》,大概冬天开机。
另外的两只菜鸟刘师师和赵丽影,正混在《鹿鼎记》剧组,小心翼翼的积攒经验。
反倒褚青这个老板,从《恐怖星球》到现在,整整空窗了半年,愣是没传出新戏的消息。其实想约见的有很多,可处于各式各样的原因,全都放弃了。
比如陈可欣正在筹备的《投名状》,有三个男主角,庞青云很坚定,就是李连结。赵二虎和姜午阳都动过找他的心思,不过制作方一讨论:赵二虎的年龄应该比姜午阳大得多,跟庞青云相仿。
而姜午阳的人选,导演又倾向于金成武……理由很牵强,明摆着踢他出局。
于是乎,褚青郁闷了!不开心了!有小情绪了!
学校的课时已满,公司的事情不用自己处理,酒会全推,广告推了大部分——当宅男是挺荣耀的,可终究想拍戏嘛!
他心里憋着火,还得努力装正常,别人察觉不出,范小爷一清二楚。
夜,大床。
“啊,哥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