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文艺时代-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瞧这人,范小爷先乐了,过去就要捏对方的圆脸,笑道:“哎呀哎呀,你咋变这么胖了?”
足足肿了两圈的元蕾,扒拉开她的手,郁闷道:“我也不知道啊,莫名其妙就长了十斤肉。”
话说此次《英雄》出征,国内媒体派了丧心病狂的记者团来造声势,元蕾作为南都娱乐的首席,自然位列其中。
而近年来,工作室由于策略得当,跟媒体的关系非常不错,平日经常做些宣传稿。褚青还好,范小爷打交道比较多,所以俩人特熟。
“你这干嘛去?”她又问。
“抢座啊,一会就开发布会了!”
元蕾猛地想起来自己还有任务,忙道:“青哥你晚上没事吧?”
“呃,没事。”
“那你在房间等我啊,我去找你!”这姑娘没头没脑的留下一句话,便急火火的跑没了影。
“……”
气氛莫名尴尬。
范小爷歪着脖子,道:“你什么时候跟她还有一腿啊?”
“我就那个审美?”褚青撇了撇嘴,表示自己的品味被严重侮辱。
…………
回到宾馆,俩人本想没羞没臊一下,又怕被中途打扰,只得一边看电视,一边糟心的等。幸好,元蕾并非那么不靠谱,尽快赶了过来。
目的么?当然是采访了!
褚青总觉着诡异,说你又发不了,老扒着我干嘛?
她仍是那句答案,说我就想跟你聊聊,没想着发,纯当私人收藏。
他拗不过,便谈了谈对电影节的看法和《英雄》的观感,以及对《盲井》的期望。
之后,她还想让褚青具体讲讲拍摄中的故事,这下范小爷不干了,连忙出来挡驾,硬拽着她去找李扬。
开什么玩笑,你这没轻没重的,搞得他犯病了咋办?
元蕾不知道他得抑郁症的事儿,虽觉着奇怪,又不好多问,只当困了想睡。
好容易打发走她,范小爷依然很担心,怕老公情绪低落,没办法,只得把自己洗得白白嫩嫩的,往他身上扑了过去……
第二天,《英雄》成功的在全部场刊刷屏。
观众和影评人的意见截然相反,大多数观众对导演表达敬意,认为声光明亮,功夫场面、风景画面都夺人心魄。
影评人却严厉批评了导演的历史观和苍白的剧本:
“张原来是制造麻烦的人物,今天却是权力的卫道士。他不是一个没有原则的乐观主义者,为了他的电影和故事必须有所周旋。”
“要是色盲就看不懂这部电影,细节经不起丝毫推敲。”
即便电影的口碑复杂,《银幕》杂志仍然给出了不错的分数:1个四星,1个两星,5个三星,在参赛作品中遥遥领先。
不过,到了2月10日,就被《时时刻刻》干掉了,到了11日,又被《改编剧本》秒杀。
此时,无论国内媒体还是海外评论,都认为《英雄》摘冠无望。老谋子已经转移到了巴黎,参加那里的宣传活动,记者们也纷纷订了机票,打道回府。
最后,坚持留守的居然仅剩一家媒体,即是元蕾。
这未免有些凄凉,孤零零的扎在异国,在同行的异样与嗤笑中,期盼某个结果的发生。
……
距《盲井》首映,还有两天。
这段褚青压根没闲着,一直跑来跑去的还人情。为《天下无双》捧场,为《PTU》捧场,为《三更之回家》捧场,为《卡拉是条狗》捧场。
累CRY了简直!
这种没有自己作品,巴巴看着别人的片子上映,还特么得到处刷脸的感觉……不禁让他对媳妇儿感同身受。
你蹭红毯,我蹭首映,天生一对,妥妥的!
而这些片子里,他最卖力吆喝的自然是《无间道》。
电影已于几天前在国际论坛上亮相,反响还算可以,该笑的时候笑,该惊的时候惊,反正没出现那边黄秋声坠楼,这边还偷偷摸摸深*喉的情况。
刘维强也有了点信心,一直没回香港,在柏林等着欧洲片商上门。可从8号到现在,只有两家小公司表明了发行意向,连家中等规模的都没有。
褚青帮忙打探了一圈消息,结果特心塞,《无间道》造成的影响力,还特么不如《卡拉是条狗》。后者备受媒体推崇,片商哄抢,科斯里克甚至自掏腰包,请路学常多住了两天。
啧!
不应该啊!
出现这种状况,他比刘维强更焦虑,人家只是导演,光靠本埠票房就够炫耀一辈子了。可他不行,600万的投资呢,如果没有海外收益,仅凭那5千多万的成绩,才能分多少?
他想不太通,因为从《小武》一路横趟过来,就没失手过,偏偏到了公认经典的《无间道》,却不受西方人待见了?
他倒是想找原因了,但观众回馈和媒体评论太少,无法获取有效信息。
褚青忽然有种特不好的预感,这次可能要扑街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二章 沉默
《无间道》是经典,但只是华人的经典。
它的发行工作足足做了一年多,直到04年的柏林影展,刘维强还带着三部曲跑来卖片,可见苦逼程度。而最后的海外票房,也是扑街扑到死。
其实影评人还是挺看好的,无奈观众不买账,因为它是商业片,还特么是非功夫类型的商业片。
你想在欧洲推广一部港产的警匪电影,那得开了多大的脑洞?欧罗巴人民不爱看这种片子,就算有兴趣,顶多买张DVD回家收藏,很少会掏钱进影院。
比较对口的,是美国人。
但以好莱坞的尿性和文化差异,更不可能为了《无间道》爆种,他们真正想要的,是这个剧本。
至于什么五大影*帝,史诗气质,救市之作……拜托!你以为好莱坞吊这些?在他们眼里,除了双重卧底的新颖创意,别的都是渣渣。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毛《无间道》系列还这么红,号称威震海内外?
呵呵,政治需要。
褚青没太多心思去管这些,《盲井》就要首映了,他忙着参加发布会,采访,以及各种官方活动。
作为22部主竞赛单元的作品之一,《盲井》与另一部法国片《他的兄弟》,是唯二没有亮相的。
话说电影节进行到现在,整体走向已趋于明朗。或许是巧合,今年很多片子都是关注那些沉重的政治题材,像讲述阿富汗难民的《尘世之间》,反死刑制度的《大卫盖勒的一生》,怀旧德国人自己生活的《再见列宁》等等。
老乡们见怪不怪,这才是柏林的操性。
当然,媒体们更在意具体奖项的归属,纷纷展开预测:金熊奖大概在《再见列宁》与《改编剧本》中产生;影后桂冠,则逃不出《时时刻刻》的三位女主妮可基德曼、朱丽安摩尔、梅丽尔斯特里普中的一个。
至于影*帝。没节操的记者早早颁给了令人惊艳的尼古拉斯凯奇。
一切似乎尘埃落定,只等着这场喧嚣结束。
……
2月13日晚,寒。
褚青没有老谋子的待遇,只被安排在一个五百人左右的放映厅。但因为是竞赛电影,主席科斯里克还是亲临捧场。
双方客套了几句,尴尴尬尬的你来我往,有点没话找话的意思。
褚青边打着哈哈,边用余光盯着入口,心里略微没谱。他们没有太多的钱做宣传,只能印了些简单的海报和宣传页。贴在会场周围的建筑上,上面有张大剧照、首映的时间地点,以及内容介绍。
比较寒酸,所以今天能来多少人,他也不晓得。
闲聊了一会儿,嘉宾们依次到来,除了杜齐峰飞回了香港,剩下的全部聚齐。他把科斯里克交给李扬,跟范小爷站到门口。一个个亲迎。
接着,便是各国影评人和记者。
最后,才是掏钱买票的观众。
人不多,三三两两的往里走。却不见空档。等准备完毕,即将放映时,褚青环顾四周,居然坐了八成。
他们在头排中间的位置。背后便是记者席,有个外国妹子貌似认得他,还主动打招呼。道:“嗨,褚!很高兴看到你的新作品。”
“哦,非常感谢,请问你是……”褚青操着直白的口语问道。
“我是法国人,《综艺》的记者。”
难怪!
当初在戛纳,他可是连续三天在杂志上刷脸,这姑娘指不定就参加过他的见面会。
褚青稍感欣慰,虚荣心得到了小小满足。
又过了一会,灯光暗下,电影正式放映。
片子开头,便是那个私人煤矿,漫天沉郁笼罩着交错的土路,工人们像老鼠一样,从一间间的土屋里钻出来。
《盲井》的画面感很独特,就像抗着台破DV跟在演员后面随身摄录,真实得连飘散的尘埃都能看见。
在座诸位都是业内行家,对中国独*立电影风格极为了解,见过太多类似的:粗糙,原生态,同步音质,还有脏兮兮的人和场景。
所以这个开篇一出,他们并未感到多少惊讶,相反,不少人还大为失望:老套!
但紧接着,宋金明钻进罐笼,绳索松动,几人顺着狭窄的矿井不断下降,黑暗一丝丝的涌入画面。
此时,角度忽然一转,直直对准井口,越来越远,越来越小,就像眼睁睁看着那仅有的光亮,在逐渐消散。
这个镜头,非常非常的揪人。
瞬间HOLD住了全场观众的注意力,他们隐约意识到,这部电影,似乎有那么点不一样。
而随即,那直不起腰的矿洞,羸弱的灯光,随时会坍塌的支架,悉悉碎碎的脚步声,还有令人心惊胆颤的井下拍摄……再次刷新了所有人的观感。
这一组镜头亮出来,全场安静。
直到宋金明笑呵呵的挥起镐头,说:“这就送你回家!”
“砰!”
狠狠砸在那人的头上。
“咝!”
影评人的汗毛都立起来了,一股强烈的情绪在心里涌动,马上就要迸发。
没有故弄玄虚的长镜头,没有乱糟糟的画外音,没有遮遮掩掩的政治反抗。如此的干脆直接,就那么赤*裸裸的将欲*望与人性拎到你面前,让你瞠目结舌。
人性这东西,居然能在一部中国电影中见到,而且还黑暗到底。光凭这点,就够他们怒写三万字的。
至于前面的范小爷,已经彻底惊住了,她之前怎么也想不通,什么样的电影竟然能让演员患了抑郁症?
而现在,她看着荧幕上那个无比熟悉的人,肮脏,粗鲁,阴冷,甚至跟一个LOW爆了的**亢奋的做*爱。
她忽然有点害怕,扭头瞅了瞅老公,不晓得这人是真的,还是一抹虚影。
褚青察觉到目光,也转过头,似乎感受到她的心思,用手扒住自己的眼睑,往下一拉,做了个丑丑的鬼脸。
“噗哧!”
范小爷连忙捂住嘴,狠狠踢了他一脚。
电影已放了小半,起初还有人把注意力放在唐朝阳或元凤鸣身上。可不知不觉,宋金明却成了绝对的主角,影评人,记者,观众,只要看到他出现,就不自禁的被带动情绪。
对元凤鸣粗暴呵斥下,藏着的善意。
得知娃儿生病,那张尽若死灰的面孔。
午夜在土岗上抽烟,由纠结转为凶残的眼神……
所有人,都随着他的挣扎而挣扎,随着他的疯狂而疯狂。这种情绪,每一段画面呈现,大家便积压一点,重重的堵在胸口。
当结尾处,他和唐朝阳野兽般在矿洞里撕打,“沙沙”的碎石掉落,“砰砰”的拳脚相交,“呼哧呼哧”的粗糙喘气。
然后,宋金明再次挥起镐头,砸在那团死肉上。
他笑,说二叔瘸了,你过来扶我一把。
元凤鸣转身就跑,哨声阵阵。
像墓地一样的矿洞,那个人影瘸着腿,拼了命的往外走。
“轰隆”一声,全部倾塌!
……
大家的这种情绪,瞬间达到了最高点,想发泄,又生生卡在嗓子里。
放映结束时,李扬近乎瘫在椅子上,不敢动作,因为没人鼓掌,没人欢呼,甚至没人有议论声。
科斯里克紧紧皱眉,电影节还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他拿着麦克风,方要缓和下气氛。就见褚青忽然站起来,好奇的回头望。
而下一秒,不远处有位观众起立。
再接着,一整排的观众随之起身。
最后,全场起立。
前面的大荧幕仍然雪亮,慢慢滚动着制作人员列表,约莫一分钟后,才彻底暗下。
一分钟,六十秒,电影是每秒24格的真实,现在,真实延伸到了电影之外,变作1440格的沉默。
沉默……
有些爱情,需要用幸福致敬;有些历史,需要用缅怀致敬;有些死亡,需要用悲痛致敬;有些温暖,需要用微笑致敬……
但这一刻,所有人只想用沉默,向生命致敬,向这部电影致敬,向冒死换来这部电影的剧组致敬,向拼尽了自己的心血精力而让他们感到震撼颤栗的褚青,致敬。(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三章 喧嚣
首映之后,发布会的小厅里挤得满满登登,预留的二十个座位已经不够,还有七八个记者戳在旁边,混了张站票。
科斯里克一见,立即吩咐工作人员,临时添了几把椅子。这下可好,本就不大的会场,被各式各样的人和摄影机占领,竟然有点春运的敢脚。
元蕾作为唯一的内地媒体,只得找了两位港台记者搭伙,才没显得势单力薄。她此刻的情绪比较复杂,为有这样的华人演员而骄傲,又为仅有自己亲眼见证而悲凉。
大家等了几分钟,李扬、褚青、程颖依次入场,挨着科斯里克坐定。主持人刚宣布开始,底下记者刷的都举起了手。
“请问主席先生,您怎么看《盲井》这部电影?”一位德国哥们把首个问题抛给了科斯里克。
后者扶了扶麦克风,极为娴熟的答道:“众所周知,柏林影展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一直在鼓励、支持第三世界的电影发展,尤其是中国电影。我们十分乐于见到他们的进步与创新,近年以来,也确实有新人导演不断涌出,像贾璋柯,还有王晓帅。但坦白讲,他们的作品始终缺乏一种震撼力,对生命的震撼力。而今天,我非常高兴在《盲井》中看到了我最想要的东西,如果非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那就是,呃,惊喜!”
他顿了顿,又强调了一次:“对,就是惊喜,毫无疑问的惊喜!”
“哗!”
众人不禁讶然,虽然有预感对方会给出不错的评价,但一连听到三个Surprise!Surprise!Surprise!还是颇感意外。
“那您的意思是,《盲井》有很大的可能性获奖了?”那哥们连忙问道。
“这个暂不作答,我们还是把问题对准两位主创,好了。下一位!”主席自然不会表明立场,当即打了个哈哈。
接着,被点名的是位英国记者,他问的是导演:“据我所知,中国的现实题材电影有很多,但关注煤矿工人的作品只有这一部,您是出于什么动机才想要拍摄《盲井》的?”
“呃,首先,这个故事来自于一部小说,我很喜欢。就想尝试看看。”
李扬在放映结束时的强烈情绪,已经完全平静,慢条斯理的道:“然后,我偶然又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新闻,是说国内某个地方发生矿难,造成很大伤亡,但当地选择隐瞒……”
褚青歪头瞅了瞅他,稍感不妥,可也不能出言阻止。只得听对方简述了一遍心路历程。
幸好,没有挑事的记者,继续追问某些敏感的东西。
随后,西班牙的妹子。意大利的大妈,荷兰的御姐,比利时的GAY,轮番上阵。多集中在电影的意识、技巧,以及对人物的理解探讨。
元蕾举了五次手,那个呆*逼主持人愣是不叫她。坐在哪干着急。拜托!你们有点水准好不好,问那些有个蛋用啊?
等她第六次举手,主持人仍然没叫她,点了某只来自法国《综艺》的妹子。
“请问褚先生,您在片中展现了不同以往的表演气质,舍弃了东方风格,更贴近西方的审美观。那您觉得自己有机会拿到最佳男演员奖么?”
元蕾一听,立即打起精神,因为这问题与她所想的大同小异。
而褚青听完程颖的翻译,表情略微古怪,反问道:“不好意思,我不太理解你说的东方风格和西方风格,您能先解释一下么?”
那妹子也想了想,道:“呃,东方风格就像葛尤、梁朝韦,平实中透着张力,西方则是罗伯特德尼罗、艾尔帕西诺那类,张力中透着张力。”
她这话讲的半明不白,程颖奇迹般的懂了,并无缝转换,道:“她说东方人貌似含蓄,其实特骚*浪,西方人更直接,一瞅就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