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离宫记-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对此情景十分满意。不管兄弟俩长大后会不会有隔阂,至少现在看来感情是不错的。
生在皇家最怕的就是兄弟相争,百姓家两兄弟争执不过是为家产,而在宫里争执的东西却是江山。一旦两人甚至多人对江山起了心思,接下来的情况便是你死我活。
皇帝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幸好他那时还算闹得不厉害,最后兄弟几个都得已保全性命,这么多年相安无事。
他不希望二皇子和元宝间有一天也会发生那样的争斗。
但现在他最要操心的却是另一桩事情。元宝似乎跟谁感情都不错,唯独和他不对付。
这叫皇帝有些不舒服,元宝是他最期待的孩子,却偏偏是最不喜欢他的一个。
当然从前那些孩子他也没怎么费过心思,也从不在乎他们喜不喜欢他。可当他想要和个孩子搞好关系时,却发现这事儿一点不容易。
关键还是元宝太有想法,生活又有规律。
皇帝本就是个超然的存在,宫里的一切皆以他的规矩来,基本上别人都跟着他的节奏走,他也习惯了这一现实。
可突然有一天,一个小屁孩儿出现,对他的权威进行了挑战。
比如皇帝进屋后要知薇过来换衣服,可元宝要吃奶。皇帝想跟知薇亲热亲热,元宝要换尿布。皇帝想干什么,元宝总会有事儿出来,搞得皇帝十分恼火。
于是两父子难免产生分歧。
有时候知薇为了儿子委屈丈夫,有时候又得哄着丈夫委屈儿子。作为一块夹心饼干,知薇还算游刃有余,却没发现这一大一小默默地不对付上了。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在最初的一年里经常发生。皇帝从没想过迁就一个小孩子,他这一辈子除了知薇外,还没有谁能叫他低过头。
元宝却觉得他才是承乾宫的主人,人人捧着他宠着他,怎么这个看起来不怎么友好的大个子,偏偏要跟自己对着干呢。
他一点儿不喜欢他。
感情就在这样相看两厌的情况下,变得越来越薄弱。
好在除了皇帝外,其他人对元宝还是相当友善的。
在他大概一岁的时候,安阳基本走出了良妃的阴影,又成了从前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女汉子。
弟弟仿佛一夜间长大了,到了可以随意玩弄的时候,安阳觉得生活简直充满了阳光。
因为比起从前有些木讷的二皇子,机灵又可爱的四弟简直更讨人喜欢。并且在这个时候,二皇子经过知薇和她的双重改造,已不再是从前那个连话都不敢说的小男生。他变得勇敢、坚强,并且愿意跟安阳一起“欺负”弟弟。
他们两个合作的第一桩事情,就是教元宝走路。
元宝在十几年后虽是一个玉树临风气质出众风光霁月大杀四方的帅哥,但此刻他真是比较窝囊,因为他连路都走不稳。
安阳觉得这样不行,自己的弟弟连路都不会走,岂不不像话。于是跟二皇子一人一边拉他的手,教他慢慢往前走。
元宝对学走路这件事情挺有兴趣,丝毫不觉得累,绕着屋子走了一圈又一圈。
乳母过来小声问:“四皇子可要换尿布?”
安阳回她一句:“不用,他正走路呢。”
宫女过来小声问:“四皇子可要换尿布?”
二皇子回她一句:“不用,他正走路呢。”
于是四皇子走了半天的路,把块尿布尿得里也湿外也湿。
那天皇帝手头事情不多,来承乾宫有些早,一进屋就见仨孩子一字排开在那儿走着,颇觉有意思,也十分感慨。
一眨眼的功夫,安阳都快成大姑娘了,从前闷声不响的小二也活泼了起来。关键是他那个只会吃奶拉屎和他抢“女人”的小儿子,居然能走两步了。
看来他断奶的日子指日可待。
皇帝一高兴,突然冲元宝伸出手来,示意要抱他。元宝本着有人抱不抱白不抱的心态,十分不客气就往他怀里钻。
皇帝抱着他软呼呼的小身体,心里满满的全是感动,整个人也是暖的。
然后他突然发现,他的身体真的就热了起来。
低头一看,元宝的裤子全湿了,尿液从衣服里渗出来,全弄在了他身上。
皇帝暗骂一句三字经,一时间连帝王的规矩都给忘了。
可元宝并未停下他恶心人的步伐,趁着皇帝失神的当口,他又稀哩哗啦来了泡便便。长时间没换的尿布哪里承受得住这个,立马漏得一塌糊涂,沾得皇帝满身都是。
要不是亲生的,皇帝那时候肯定直接就把他甩地上了。
真是他的冤家啊。
那天一整个晚上,皇帝洗了三回澡,换了无数身衣服,可总觉得身上一股子屎尿味儿,气得他搂着知薇,在床上忙活了好久。
知薇觉得很冤:“你儿子弄你一身,你找我发泄做什么呀。”
“你是他娘,儿子犯错老娘受罚,天经地义的事儿。”
说完皇帝又欺了上去。
知薇故意气他:“别过来,一股子味儿。”
皇帝才不管她,因着她那句话折腾得更厉害了,害得知薇第二天都没能下床。
她觉得自己根本就是无辜被殃及的池鱼。
………
元宝一天天长大,和二皇子的感情越来越好。
本来也该这样。大姐安阳公主和他年纪差得有些大,两人在一起基本上他就是被玩的那一个。
元宝年纪小自尊心强,十分要面子,偶尔娱乐一下姐姐也就算了,成天被她“玩弄”他可受不了。
所以后来当他终于会讲话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姐姐,快去绣嫁妆吧。”
这是知薇同他说的,那时候安阳十来岁,古时候女子说亲早,安阳虽还没说定人家,但嫁妆确实该备起来了。
知薇又是爱女狂人,头一回嫁女儿简直乐晕了,方方面面亲力亲为,准备这个又要那个,恨不得将皇帝的小库房全都掏空了才好。
这下子她终于体会到嫁一个土豪丈夫是什么样的心态了。这就跟现代的贵妇人一样,那种疯狂扫货的劲儿,别提多叫人满足了。
更好的是,她扫货还不用花钱,嘴皮子动动就行了。唯一有点遗憾的是出不了宫,没办法亲自去选货,少了那种购物的乐趣。
皇帝就打量着一旁的小萝卜丁秦元宝小朋友,冲知薇道:“叫你儿子赶紧长大,待他大了咱俩便出宫去,你想去哪儿便去哪儿,定叫你尽兴才好。
元宝正跟二皇子凑那儿看一本小画册,听到这话似懂非懂点点头,想想又摇摇头,总觉得跟个圈套似的。
后来他悄悄问二皇子:“二哥,父皇为什么这么说?”
二皇子一本正经道:“你将来是要担负整个江山的人,这是你的责任,所以你要快些长大。”
“那要做什么呢?”
“大概就是赚最大的钱,养活一大家子人吧。”
元宝不由皱眉头,为什么挣钱的要是他?明明他是最小的一个啊。
这个问题他暂时还想不明白,他不过刚刚脱离吃奶状态,学会跑和跳,还会吖吖说两句话而已。
那句噎得安阳回不上嘴的绣嫁妆的话,就是他一鸣惊人的开始。
皇帝和知薇突然发现,自己家的这个小子,在语言方面挺有天赋。两岁的时候说话已很利索,经常成句成句往外蹦,说的还很有条理,是那种大人式的语言,并非孩童缺乏逻辑的奶语。
皇帝就道:“看来是个太子的料。”
“会说话跟当太子有什么关系?”
“若连话都不会说,又怎么能服众?”
知薇觉得皇帝是常有理,也就不跟他计较了。
等到元宝三岁的时候,知薇有了老二,对儿子的关注便少了几分。
老二是个闺女,乳名是元宝给取的。生出来的时候皇帝因知薇的情况吓出一身汗,两人谁也没顾得上管女儿的名字。
倒是元宝看乳母抱着妹妹在那儿晃,觉得她圆溜溜的十分可受,便冲二皇子道:“二哥,妹妹叫元宵吧。”
未来皇帝金口玉言,长大后被封安平公主的四公主,就成了一颗大大的元宵。
知薇忙着照顾元宵,元宝就整天跟二皇子混在一起。
二皇子虚长他几岁,懂的东西总要更多些,刚开始的时候他总是一副兄长模样,对弟弟这边指导一下,那边教导一番,尽力纠正他任何有差错的地方,不叫他养成坏习惯。
用他的话来说:“四弟将来要挣钱养活全家人,德行定不能有任何差错。”
元宝听了这话,伤心地都要哭了。
他已经不是最小的一个了,咋还是他挣钱啊。
底下人都很乐见其成,觉得有二皇子约束四皇子真是再好不过。要不皇后生的嫡子,谁敢说个“不”字呢,还不是由着他想怎样就怎样。
二皇子有乃兄风范,称得上是个模范哥哥。
除了在承乾宫外,两人也时常去太后那里。去了太后处免不了要碰上大皇子。
大皇子性格有点直,说好听是耿直,说难听就是有那么一点傻气儿。不过心眼儿倒是不坏,也不懂什么争储不争储的东西。弟弟们来他总是乐呵呵的,拿出一堆好吃好玩的招呼他们。
太后见他这样,心里十分宽慰。于是又觉得皇帝当初处置宣妃处置得对。没有当娘的在耳边整天灌输他们争名夺利的心思,几个孩子将来或许能处得更好。
元宝注定是要继承皇位的,若几个哥哥能心甘情愿,总好过争个你死我活。
对太后来说,哪个孙子当皇帝都无所谓,只要天下太平别出妖蛾子就成。
大皇子跟两个弟弟玩,说话也没什么顾忌,有一回不知怎么的就提到了养在蒋太妃处的三皇子。
跟大皇子相比,三皇子的身份又更为特殊。宣妃对外宣称是急病而亡,知道她事儿的人不多。但良妃不一样,她还活着,只是疯疯颠颠不太清醒。这样一来,三皇子的地位难免尴尬。
蒋太妃是个很识时务的人,将三皇子和三公主养在身边后,就减少了来寿康宫的次数,三个人关起门来过日子,鲜少抛头露面。
虽说已过了好些年,但宫里对良妃熟悉的人不少,蒋太妃这愿他俩受这些人影响,也不愿他们多听流言蜚语。
这既是为他们考虑,也是不愿得罪皇帝。
只是这样一来,元宝就没见过他这两个哥哥姐姐了。
听大皇子提起,他有些好奇,回头就问二皇子。二皇子生母慧嫔生前跟良妃不对付,二皇子也就没见过三皇子。倒是三公主安宁他还是知道的,浅浅同他说了两句,并不愿多言。
他那时候年纪虽小,却也察觉得出来两个姐姐对自己的态度。大姐安阳是真心待他好,至于三姐,也就是面上情罢了。
后来听说良贵妃病了,再后来三姐和三弟去了蒋太妃那儿,这里面肯定有点什么。
已经七八岁的二皇子懂了不少事儿,自然知道里面的厉害关系。
但他懂,元宝不懂。元宝想见三哥。总觉得都是自家兄弟,怎么能连面都没见过呢?
二皇子就劝他,待得逢年过节总会见上的。
其实他们是见过的,只是从前过年元宝太小,没记住儿。这会儿一听有个三哥,倔脾气上来了,就非见不可了。
二皇子没办法,叫他去找母后。
元宝就去问知薇,知薇一听就摇头。蒋太妃那儿两个孩子身份太复杂,元宝现在太小,不适合同他们打交道。
倒不是怕元宝有什么想法,她是担心那两个会难受。尤其是安宁,心思太敏感,见着元宝定会难受。万一她同三皇子说点什么……
总之知薇觉得不合适。
于是就笑着冲儿子摇遥头。元宝有点不高兴,正要问清楚,那边妹妹哭起来了,母后就赶紧去抱她,元宝也不好意思于烦她,只能自己想办法。
想了半天还是去求二皇子。
“二哥,咱俩去给太妃娘娘请安吧。”
二皇子哪里不知道他的心思:“母后既不答应,咱们还是不要去是好。”
“母后如今一心扑在妹妹身上,不会管咱们的。咱们去看看吧。”
元宝长得跟二皇子其实有点像,因为都像皇帝的缘故。但他比二皇子小,也更秀气一些,一张略带婴儿肥的脸戳进眼窝子里,就叫人看了不忍拒绝。
二皇子想了想,最终屈服:“好吧。”
后来他才知道,原来他是爱弟狂魔。
蒋太妃对于他们两个的到来,既是吃惊又是欣喜。她如今虽养着良妃的一双儿女,却也盼着跟皇后搞好关系。
谁不知道皇帝爱妻至深,讨好了皇后也就是讨好了皇帝。
在一番热情的招待之后,元宝提出了自己想见三哥哥的想法。蒋太妃一听愣住了。
但转念一想也觉得合情合理。这两个孩子总不会真是来看自己这个老太婆的,自然是听说了有个姐姐和哥哥,跑过来瞧新鲜来了。
这下蒋太妃为难了。见还是不给见呢?她摸不透皇帝和皇后的态度。
结果这时元宝又道:“母后说三弟鲜少与我们见面,若时间长了便要生疏了。”
母后说过这话吗?二皇子使劲想半天也没想起来。但母后一天说那么多说,搞不好说过也有可能。
关键是蒋太妃一听这话觉得跟得了尚方宝剑似的,顺水推舟应了这个事儿,把刚午睡醒来的三皇子给叫了过来。
三皇子如今大概五岁,长得一团和气,不像良妃那么尖锐,看着倒挺老实。他小小一团的时候就来了蒋太妃那里,对生母的事情几乎没有记忆,对皇后这一派也就没什么恨意。
平日里常听人提起四弟弟,今儿终于见着了他也挺高兴,总觉得这个弟弟白白的很漂亮,眼睛特别有神,叫人一见就喜欢。
平日鲜少有玩伴的三皇子特别高兴,拉着哥哥弟弟玩了好长时间,到了黄昏快开晚饭时才想起来两人要回承乾宫的事儿。
于是这事儿就瞒不住了。
两个孩子知道回来晚了,灰溜溜地进屋等着挨训。
晚饭时间皇帝已经来了,得知他俩去了蒋太妃那儿后一言不发,端坐在上首冷着一张脸,一副喜怒莫辨的模样。
他这个样子,任谁看了都害怕。
………
知薇和皇帝在教育孩子方面,曾经达成过共识。
那就是一方在“开炮”的时候,另一方不得干预。不管做得对不对,事后关起门来再论。当着孩子的面,必须枪口一致,绝不能让他们找到哪怕一个细小的突破口,将他俩土崩瓦解。
所以当皇帝面色阴沉坐在承乾宫正殿里时,知薇默默退到了屏风后面,捏着帕子紧张不已。
皇帝的铁面无私她是见识过的,万一待会儿罚得太重可怎么办?
贴身宫女翠竹在一旁小声劝她:“娘娘别担心,皇上不会的。”
知薇不由摇头,她是没见过皇帝发脾气的样子。再说翠竹心多大啊,这是个比腊梅还心宽的主儿。自打腊梅出宫后她就被提拔到了知薇身边。就是个大事不含糊小事捣浆糊的主儿。
屏风后头知薇忐忑不安,屏风外头两个孩子倒还算硬气,见了皇帝先是规规矩矩跪下行礼,随后就一直维持这个姿势不变。皇帝不叫起,绝不敢自个儿起来。
皇帝也不说什么,优哉游哉喝着茶,那茶盖儿拨弄碗沿的声音一下下敲在三个人的心头儿,谁心里都不好过。
也不知过了多久,大概到皇帝觉得差不多了,再这么拨下去回头晚上皇后娘娘该不让他进房了,于是便搁下茶盅,清了清嗓子。
这是要开始算账了。
他也不绕弯子,直接道:“你们两个这一下午跑哪儿去了?”
“回父皇话,儿臣们去了蒋太妃处。”
这话是二皇子答的。两兄弟中他年纪大些,觉得有什么炮火都得自己受着,于是主动开口回话。
皇帝看看元宝:“你二哥说的可属实?”
“确实如此。”
“去看太妃朕没意见,只是一去好几个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