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子修仙记-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曲应知终于开口叹道:“可我本该已经死了。”
太渊曼声道:“你现在已经死了,我也没想要你活着。你活着终有一天会死,但你死了,却能长长久久地留在他的身边。”
曲应知道:“仙君要我做一个鬼修?”
太渊道:“正是。”
曲应知想了想,无奈道:“可我不懂朝堂之事啊。”
太渊道:“你不需要懂这些。你生而强大,却懂得世事艰难,心地也善良。只要你常在灵道身边,想必他是不会走偏了路的。”他笑道,“我想,他不去做欺凌弱小的事,一定也是你的功劳吧。”
曲应知被夸得嘿嘿傻笑,道:“他受不了我唠叨,唉,人老了,就是嘴碎,灵道也常常对我翻白眼呢,不过他心里有我这个老头子,也肯听我的话。”比他那闺女强出百倍千倍去,“灵道虽然嘴上厉害,但却是个知冷知热的好孩子!”
太渊见他如此,知他是答应了,便趁他不防,抬手拉扯出了他魂魄。
曲应知果然是修行的好苗子,经过最初的瞬间剧痛,不过一时,他的魂魄便在太渊相助之下,凝炼出了实体。此时,于凡人看来,他便和活人无异了。
体会了一下作为鬼修的感觉,曲应知犹犹豫豫道:“我知道一点以后的事……但是我不能说。”
邢列缺好奇道:“是什么事?”
太渊轻轻拍了拍邢列缺的大头,笑道:“是和我有关的吗?不能说就不要说,免得我还得去地府拉你出来。”
曲应知小声道:“我要是说了这件事,估计都没机会去地府,就得魂飞魄散了。这件事……和你的身份有关。”天上忽而自远处响起了雷声,他捂住嘴,“我不能再说了。”又抬头道,“我以后一定老老实实,把它全都忘了!”
远处的雷声顿时消散了,好似刚刚只是人们的幻听。
屋外的众人正焦急等待,就见一条虎尾扫开了房门,然后露出了邢列缺的一双虎目。
众人见这老虎眼神高傲地扫了他们一眼,然后“哼”了一声,昂着头道:“进来吧。”
但众人却没有一点不满——在这样的场合下,这三个字就代表了曲应知应该已经醒了!
众人不由一拥而入。
邢列缺赶忙跳开,他瞪大了一双眼睛,对太渊道:“还好那门大,不然都得被他们挤破。”
太渊笑道:“变成小猫,我来抱着你。”
邢列缺立马就地缩小,成了个小老虎崽,飞快地跳到了太渊怀里。
太渊含笑揉着他脑袋上软软的毛,道:“九天真是可爱。”
邢列缺忍不住软软叫了一声,把脑袋塞到了太渊怀里,使劲蹭了蹭太渊的胸膛。
曲应知应付完众人,尤其是惜夫人——显然他外孙现在没有发作,是给他留面子。等到以后……
他暂时将这个抛到了脑后。
曲应知拨开几人,闪身来到太渊身边,附在他耳边,悄声急道:“我想起一件事来!仙君,我的身体要怎么办啊?”
太渊仔细想了想梦里的情景——他的前世既然是鬼修,那他的身体去了何处?
然后他发现,他没有梦到过这个。
太渊沉吟道:“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这个应该没什么妨碍,那不过是一具躯壳而已。”
曲应知有点双眼发直地盯着床上的“自己”——怎么办到底是个怎么办法啊。
太渊道:“不然我教你袖里乾坤吧,你将你自己放在袖中,随身带着。”
曲应知恍然大悟道:“这个我会。门里有修道的典籍,我只学会几个,恰好就有袖里乾坤。”放到乾坤袖里的东西不腐不坏,很是适合他放“自己”。
曲应知将门派交代给了惜夫人和双胞胎,他决定以后要时刻跟着外孙。
惜夫人欲言又止,被乐灵道一个眼色使过去,她便闭上了嘴。
让老门主知道她做下的事,恐怕会惹得他急怒攻心。要是再出点什么意外,可如何是好。
乐灵道离开前,私下对惜夫人道:“这件事永远不要让外公知道。”
惜夫人利落跪下谢罪,道:“以前是我总对门主怀有偏见,我差点酿成大错。这件事,门主不提,是门主大度,我却不能当成没有发生过。还请门主早日另行选出新的右护法来。属下愿意自废武功,在门中做一个洒扫仆役。”以她的年纪,没了武功后,一场风寒就能要了性命。如此,也算是以死谢罪了。
乐灵道皱眉道:“你说得这是什么话。你若真心当我是你的门主,便立刻起来!从此再不许提今日之事。”
惜夫人犹豫地站起身——她以前总觉得曲含舞不是东西,乐灵道肯定也强不到哪里去,谁知,是她见识短浅、目带偏见。也许,就连曲含舞都不是她所以为的那么不堪。
乐灵道扫她一眼,立刻气道:“别以为世上的人都和我似的好相处,她就是你想的那样!以后看人,多动动脑子。”
惜夫人惊奇地看着乐灵道:“门主竟然知道属下所想?”
乐灵道“呵呵”冷笑一声,道:“我今世只栽了一次,你便以为我连这点眼力都没有了?”
惜夫人立刻又羞又愧,道:“门主……”
乐灵道头疼道:“行了,你也别再撒娇。我和外公这就要走了,你好好看着门里。尽管使劲地呕心沥血,我不心疼!”
惜夫人眼中半含着泪,半含着崇敬与感激,道:“门主莫要惦念属下,属下一定会打理好门派,也会照顾好自己。”
乐灵道一个头两个大,摆摆手道:“我真的和外公走了,你自己……你和阎云阎彩,有事多商量吧。”
日子倏忽而过。
九天书院中的树木都已经落尽了叶子。
乐翯迈着小步子,踩着嘎吱作响的枯叶,笑呵呵地跑来跳去,一个人玩得自得其乐。
邢列缺变成小奶猫的样子,趴在太渊怀里,小声问道:“太渊,你为什么要让曲应知留在灵道身边啊?”
太渊面色平淡道:“你应该也看出来了吧,翯儿和灵道,一个是帝王,一个是权臣。翯儿心软良善,虽为帝王,却有大权旁落之忧。灵道虽然没有帝王之命,却有王者之相,并且他终将权倾天下。我怕他会……”他叹道,“只要他们两人之间不会兵戎相向,我便知足了。”
邢列缺沉默片刻,道:“可是如果乐翯不想大权旁落,就一定会和乐灵道对立起来。”
太渊忽然轻笑了一声,道:“也许灵道会成为如武林门派中的长老的角色,而翯儿便是掌门。这两者说不定终会相辅相成呢?”
邢列缺忧心忡忡地点点头。
太渊揉乱了他头上的软毛,道:“好了,我们就别在这里杞人忧天了。有时候连天道都不敢肯定,世事会向着它铺好的路上前行,何况是我们呢。但尽人事罢。”
等到距离过年还有一个月的时候,皇帝终于派人来接乐翯了。
虽然有诸多不舍,乐翯还是回了皇宫。
这日,皇帝考校乐翯,除了写字,便是问他《三十六计》。
乐翯先写了一篇大字,又一五一十地讲述,太渊所告诉他的美人计——这个计策是太渊第一个讲给他听的,乐翯记得最为清楚。
皇帝对乐翯的字很是满意,但对于三十六计的解析,却摇头叹道:“慈不掌兵,你爹爹实在太过慈善。”而后便重新教导他。
皇帝重点讲述了一番兵法中没有好人,只有正义的概述。
小孩子渐渐把眼睛瞪得溜圆。
皇帝不由停下,道:“你听懂了吗?”
乐翯点头,道:“感觉……好神奇啊。这书里的世界好可怕的。”
皇帝摸了摸他的头,道:“是朕心急了,翻过年,这些自然会有先生教导你。”
乐翯问道:“谁是我的先生呀?”
皇帝道:“翯儿没有见过他们,不过他们都是教导过你爹爹的大家,翯儿可要好好与先生相处。”
乐翯高兴道:“翯儿和爹爹的先生一样?”
皇帝点点头。
乐翯不由去取毛笔,道:“我要写信告诉爹爹。”
皇帝笑叹道:“今日不早了,明天再写吧。”
乐翯只好恋恋不舍地放下笔,道:“那好吧。孙儿告退,皇祖父也早些睡。”
太渊看着乐翯的来信时,屋外下起了零星的雪花。
皇帝正是在这样的天气里,亲自悄悄上了山。
天越来越冷,风也愈刮愈急。这样的天气伞是打不住的,皇帝只好戴着笨重的蓑衣和斗笠。
他在屋外让陈安拍下身上的落雪,便推开了太渊的房门。
九天书院中,是没有看门人的。
这里看似是任何人都能随意进出的。
太渊不慌不忙地收好乐翯充满稚气的信,起身笑道:“父皇怎么有空来?”
皇帝坐下身。
左清泉连忙端来热茶,为皇帝沏好。
皇帝连喝了两杯,才缓过劲来。
太渊也重新坐下,问道:“父皇可冷得很?”
皇帝叹道:“刚才觉得嘴都被要冻在一起了。”
太渊道:“冬日里,就是这样。”
陈安拉了拉左清泉,示意他和自己出去,把这里留给这对父子。
左清泉顿了一下,便麻溜地跟着他去了隔壁。
——陈安不会擅做决定,这显然是皇帝有话对殿下说。
——不知道是什么。
——难道是要立小皇孙为皇太孙了吗?
皇帝要说的事却比这沉重许多,他揉着眉心,叹道:“这两日西南边疆告急,说是百目族发了疯似的攻城,边军似是无力抵挡。朕已经派了援军过去,但朕担心路途遥远,那边又多瘴气毒虫,援军恐怕也不会顺利。”
百目人聚族而居,他们的头领有朝廷赐下的王爵。那边已经安稳了二十多年,谁知恰恰在快要过年时,突发状况。
太渊只好宽慰他,道:“如今父皇愁也无用,还是多派得力干将过去吧。”
皇帝道:“朕如何不知。只是为何那里突然就大乱了?渊儿,你就不奇怪吗?”
太渊道:“世事无常,谁能说得清呢。”
皇帝于是直接道:“渊儿,朕想让你过去看看。别人写在纸上的东西,朕总不敢全信。”太渊有武安帝做师父,即便边军不敌,只要武安帝出手,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太渊不由看向百目族的方向,那里是一团黑雾,什么都辨不清。他头疼地闭上双眼。
过了片刻,那阵突如其来的头疼才止住,他睁开眼,道:“父皇,非是儿臣不愿出力。只是若要我出手相助,恐天道不允。”
皇帝想起那灰飞烟灭的蒋兴易,皱眉道:“为何?”
太渊道:“那西南可有妖魔?若没有,我怕是不能参合进去的。父皇,我如今已经不能轻易插手人间之事了。”
皇帝想了片刻,道:“你只去看看实情为何,回来告诉朕就够了。别的都不用你出手,朕知道你夜行千里不在话下,一来一去,比朝廷派去的大军要快得多。何况,渊儿,你自会有高人相助的。”
太渊奇异地看他半晌——难道皇帝以为,若真有一个乐重深,他会来管当今这些闲事吗?一个朝廷,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麻烦,若都要前朝皇帝去管,那倒不如换个人去坐那龙椅。
皇帝以为太渊在奇怪高人在何处,他便道:“你梦中所见,传你道法的仙人,朕那日也梦到了。他告诉朕,他会在你为难时,祝你一臂之力的。”
太渊于是笑道:“那儿臣便去看一看。”
皇帝走后,邢列缺立马道:“西南那边,事涉天道,你可不许去。”
太渊抬手扫开了窗,风顿时卷着雪涌进了屋中,他慢慢道:“若在这样的天气里露宿街头,一定会很冷。”
邢列缺一听便知道,太渊这是担心战事起,百姓会流离失所,他急道:“可这也许正是天道所定。天下大势,总有几分运道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总归是躲不过去的。”他看太渊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便道,“要去也是我去,你在家里等我。”
——太渊去了怕是会忍不住出手相助,他就不一样了,他是天生的仙人,天生没有和凡人的共鸣。他去看一看,是一定不会出手的。省得太渊惹来这方世界的天道这个大/麻烦。
邢列缺站起来,幻化成威风凛凛的老虎,转身便要向风雪中奔去。只是忽然间,他的眼前一片漆黑。
太渊伸手托住他软软倒下的身体,将他抱到榻上,轻轻摸了摸他光滑的毛,笑叹道:“你去难道就不会出手相助了吗?不,你若真的全心待我,恐怕会忧我所忧。到时候,你若有什么,我又要如何是好。”他给邢列缺盖上被子,又在屋中设下禁忌,便轻声道,“所以,还是我去吧。你睡一会儿,我便回来了。”
眨眼间,太渊消失在了屋子中。
屋内暖香袅袅。
更衬得屋外的风雪,越发寒冷。
第五十八章 百目
边城已破。
满眼尽是仓皇与杀戮。
这是一场全无防备的战役——不管在是心理,还是在行动上。
战场之上,因为生锈的刀械,而变得狼狈无奈,死亡的阴影很快使得边军人心惶惶。
百目族人却越战越勇,甚至还可以清楚看到,他们混合了见到鲜血的兴奋与紧张。
这场战役,边军几乎看不到胜利的可能。甚至连主将都已生出了逃亡的心思。
太渊紧紧地锁住眉头,俯身拾起一把已经断掉一截的锈刀,它的上面还沾着不知是谁的血液。
也许是因为谁也想不到西南会出事,西南边军的刀械竟然大多已经生锈。
难道不应该是北边出事吗?毕竟北边一直才是朝廷的大患呀——有许多的人几乎在同一时间想到这个。
不过是安宁二十年而已,许多人便觉得,西南自此已经是了无烦忧。
太渊面沉似水。
他将那柄断刀放到了袖中。
前世他的帝王生涯实在太过短暂,他那些理想中天下太平百姓安乐的画面,还没来得及看到便已经无暇所顾。
他心里那一点遗憾,是对未能亲自将天下治理得盛世清明所带来的。
当听到皇帝说百目攻城时,这曾经的一点遗憾立刻涌了出来。
这江山,曾是他的江山!
他曾为它费尽心力,夜不能寐。
难道他真的能只是“看看”吗?
不,只要他来到这里,就绝不会只是“看看”。
也许这是最后一次。
为了曾经的自己,去做这件事。
而此时,看着这样的战场,太渊的心里,却再无波澜。
那个前世的帝王早该烟消云散,他终究不能永远守护这风起云涌的天下。天下间,沧海桑田,它需要新的守护者。
——是不断地涌现出的新的守护者,而不应该是他这样,已经不能算是一个“人”的“人”。
有些事情,总要放下。
而人,也始终只能依靠自己。
但这一次,他将代替曾经的那个帝王,用不应该使用的力量,再最后守护它一次。
太渊的眉心渐渐渗出一滴紫金色的鲜血,这是他自紫府元神中所逼出的鲜血!
他的四周,不知有多少人奔来跑去,甚或倒下,再不能起来。但这些人全都看不到他。
他指尖轻弹,这滴紫金色的鲜血便化为透明的水雾,向四周无限蔓延开去。
于是,边军那些腐朽的兵器,渐渐放出寒光,有如新铸。不知是谁第一个发现了,紧跟着,战场上的人都惊讶了一瞬。连空气似乎都有一刻为之停顿。
这是天降神迹!
“我们有神人相助!”不知是谁第一个喊了出来。
很快,有一些之前只顾逃命的百姓,拿起了地上变得崭新结实的刀械,将它狠狠地朝敌人挥去。
一些已经打算逃跑的兵卒也终于又燃起了斗志,连那将军似乎也看到了胜利的希望,重新策马向前。
人们于是嘶吼着,开始奋力拼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