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谜案追凶-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泰给了展小小一个任务,她和小灵子一起前出发,小灵子去打听死者的一些生前生活习惯,特别是有没有和江湖人士有所接触。展小小去南京最大的江湖人集散地,打听一下关于案件的线索,并且打听有没有会使迷药的江湖人士最近突然不见了,或者消失了。打听清楚之后,不要直接回来汇报,把消息暗中交给小灵子,由小灵子拿来给秦泰。也就是说展小小从现在起,就要恢复为一个刚又回到江湖的江湖人士。

    展小小为自己想好了一个身份,展小小给秦泰当保镖的事情并没有多少人知道。更没有江湖中人知道原来堂堂西南第一“美侠客”展小小不但成为了官府中人,更是一个美娇娘。展小小依然利用原来的身份赶往南京。如果有江湖人问起她的事情,展小小就说自己和一个不知名的**中人大战,最后对方死了,自己受了重伤。自己在疗伤的时候遇上了一个千金大小姐,最近一两年来就是在追求这个小姐。没想到小姐快要追到手的时候,这个小姐的爸爸出现了。这个老爷坚决不允许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江湖中人,展小小只好伤心的离开了自己的地盘。这样才会来南京散心,并且准备在南京小住一段时间。

    江湖人决斗很平常,经常是两败俱伤,或者打出了交情成为了好朋友。所以展小小的决斗,大家一点也不会怀疑。倒是这个小姐的事情,展小小要是说不好,或者说已经到手的话,就会成为大家的下一个注意点。所以展小小要装出一种情场老手的样子,对于最后老爷出现破坏好事的这一幕,感到非常的不满和丧气。这样一来大家以为展小小是一个好色、贪财、又想脱离江湖的男人,大家才会相信展小小所说的一切。混江湖的人,也有他们自己的无奈。江湖这碗饭不好吃,太霸道了就会遭到地方势力的排挤,可是太软弱了的话,又不能创出自己的字号。在江湖上,没有自己的地位和地盘的话,这个江湖人士就会相当的难过。所以江湖人士整天想着怎么出名,怎么有自己的地位和地盘。有了地盘和地位之后,就是尽量吃喝玩乐,尽量享受着不多的快乐。一旦有其他人抢走了自己的荣耀和地位的时候,这些人能打则打,不能打就只好认输离开。江湖人哪一个不爱钱,哪一个不好色,哪一个不想过上好日子。展小小想利用自己的本事,“把”上一个千金小姐,不但财色双收,而且可以脱离江湖,成为了一个地主的念头很正常,也是每一个江湖人都希望的。有了这个铺地,展小小不但可以说清楚这些日子的去向,更是能得到绝大多数的江湖人士的理解,特别能解释展小小不知道这些日子来江湖动态的原因,便于展小小想一些江湖中人打听相关消息。

    秦泰和“老酒鬼”师爷、“马三刀”三个人为第二小组,一路东去的路上,尽量打听一些线索。并尽量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为展小小和小灵子打听消息争取有利的时间。

    “小桃红”还有阿月没有和秦泰一起走,原因很简单。第一,她们的出现会给一些暗中监视秦泰的人发现。虽然对方不会马上调查出她们的底细,但是总会给秦泰拿来不必要的麻烦。第二,阿月每天都要服用一些小剂量的毒药,不然的话不能顺利上路。秦泰不能拿着一个病人上路,更不能带着一个时时刻刻会毒发的病人上路。阿月去不了,“小桃红”就要留下来照顾阿月,所以“小桃红”也不能离开。第三,也是展小小最担心的一点,展小小她离开前再三要求秦泰答应她的事情,就是不要单独和“小桃红”或者阿月在一起。展小小不光是怕秦泰这个准老公会被这两个女人勾引,更是怕她们会对秦泰下毒手。虽然秦泰已经答应她们,等案子结束后,就送她们离开朝廷管辖的范围,让她们重新开始生活。可是展小小总觉得还是有点靠不住,“小桃红”和阿月她们自己知道,以她们所犯下的罪行来说,杀了她们都是轻的。秦泰作为一个官员,不但不执法如山,更是想办法维护她们,只有一个原因,就是要利用她们抓到秦泰所要抓的人。等事情了之后,秦泰会不会放过她们,她们谁也不敢保证。展小小却知道秦泰一定会这么做,可惜她们两个人不知道。所以她们会想办法抓住秦泰,逼着秦泰写下通关文凭,放她们离开江南。一旦展小小这个有力的保镖离开了秦泰,秦泰就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了。所以展小小一定要逼着秦泰留下“小桃红”和阿月,同时答应自己不再单独和她们见面。秦泰都一一答应了,“老酒鬼”师爷也懂展小小的意思,说是会看好秦泰的。

第十三回 借尸还魂十三

    秦泰一路上一边走一边想着相关的问题,这种案件不要说在明朝,就是在历朝历代都没有听说过。这不光是在对付某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好像锋头指向一个政党或者整个朝廷。难道真是一群想推翻朝廷的不法组织做的?可是仔细一想又不对,这些人没有这么好的耐心,也不会布下这么一个局来对付朝廷。对于这些作乱的人来说,既然要对抗朝廷或者地方官府,就要手上有人和钱。有了人才可以起事,有了钱才可以购买武器和战马,有了人、有了钱、有了自己的地盘,才能真正得和朝廷据理力争。杀官是为了震慑地方上的百姓,更是为了得到民心。可是这案件里所有的死者不但不是朝廷官员,更是一些地方上的老百姓而已。虽然他们自己说是被一个个官员附了身,但是这些官员都已经死了,而且死者复活后不久就有自己把自己弄死了。对方布这么一个局,到底是为了什么?总不会平白无故的花这么多心思出来,只是为了好玩而已。

    秦泰看过了所有的卷宗,也已经把所有的内容记载在了自己的脑海里。所有的死者并不认识,更不会和所附身的官员有任何的联系。更为奇怪的一点,所有的死者几乎都不认识字,都没有上过学,可是死后复活所说的话不但条理清楚明白,而且冠冕堂皇,不像一个普通老百姓所能说的出来的话。当时朝廷为了管好地方上的百姓,所以并没有普及教育。一般的老百姓不但没有读书的机会,更是没有能力上学。所以大量的老百姓都不可能会说官面上的话,更是不知道官府的规矩。所以才有了讼师还有师爷,老百姓要告状就要找讼师,要见官员就要先去找师爷。在他们的带领下,老百姓才能知道官员的职位和权力大小。所以这些死者根本就不可能认识那些所谓附身的官员,更不可能把官员的生平事迹说得这么清楚明白。这也是所有办案官员不能理解的一点,也是最后导致所有官员不敢接手这件案子的主要原因。

    秦泰不是一个莽撞的人,也不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人,所有经过他的案子,秦泰都一一调查清楚审理明白。办案的程序秦泰知道,破案的关键秦泰也知道,可是这件案子对于秦泰来说,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秦泰不相信鬼神,更不相信什么已经死了的官员会附身到刚死的老百姓身上,然后把自己的罪恶说出来后,自己再把自己给杀了。这么做一定有原因,有它的实际意义,可是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是想吓唬当地的老百姓?还是想利用这些事情威胁朝廷?还是想挑起官民之间的矛盾,好让他们顺利起事?或者是想利用这些事情绊倒、推翻某一个人?导致一个政党或者一个朝中的大佬下台?秦泰觉得都有点像,但是又都不太可能。对方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找不到这个目的,就算抓到了对手,也不能解开这些案子的真相。

    一般来说,所有的案子都有一定的规律。首先调查死者的身份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排除自杀或者内部问题之后,才把注意力扩大。“他杀”无非是这么几种,第一种是“仇杀”,就是死者和凶手之间有仇怨,凶手或者是报复,或者是买凶杀人,杀死了死者。凶手要是和死者有直接关系,凶手就要为死者抵命,这就是早在汉朝第一任丞相萧何时候就立下的规矩“杀人者死”。要是凶手雇凶杀人,凶手为主犯,杀手为“工具”或者从犯。凶手死罪、杀手终身监禁或者劳役十五年之上。第二种是“情杀”,也就是说死者和凶手之间有感情上的纠纷。不是死者勾引了凶手的妻子,被凶手知道了杀了对方,就是凶手先勾引死者的女人,然后奸夫**联手迫害死者。一般来说,这种“情杀”事件在明朝的事情也经常发生。因为中国古代没有离婚这种说法,男人更不会允许自己的老婆和其他男人有不正当的关系。一些想要自由的女人,得不到自己丈夫的“休书”,就不能合法的再找其他男人。只好暗中***或者直接“干”掉自己的丈夫。朝廷在处理这些案件的时候,都是从严从重处罚,警告一些老百姓,不要知法犯法。第三种就是“因财起意”杀人,又叫“财杀”。也就是说死者的钱财或者某一些家传宝物,才导致死者被害。凶手是为了想得到死者的财物,所以才对死者下了毒手。官府遇上这种案子的时候,不但要尽量为死者追回财物,更要为死者报仇,杀了这个凶手。

    破案有三个关键,第一是死者的验尸报告。秦泰是一个宋慈迷,宋慈早在他所写的《洗冤录》里清楚明白的说过,死者虽然已经死了,但是也会“开口说话”,把凶手怎么杀人的过程一一的说明白。这就是一个合格的仵作所要做到的事情,也是破案的关键所在。第二是案发第一现场,每一个凶手在杀人的时候,都会留下一些线索。只要有死者,还有第一案发现场,就不难找到一些线索,从而找到凶手的蛛丝马迹。第三就是死者的卷宗。在明朝的时候,已经有相对比较正规的户籍制度。每一个新出生的孩子都要登记,每一个老人病人过世也要及时登记。在卷宗里会注明本人的一些身体特征还有生活习惯,更有一些亲属的资料。当老百姓要迁离或者离开的时候,卷宗将会抄录一份留底之后,卷宗由官府的衙役送到接受地。但是遇上大灾荒,或者战乱的时候,卷宗就会遗失或者销毁,就要重新登记卷宗,建立新的卷宗。这就是一些老百姓企图隐瞒自己过去的一种办法,所以各地对于一些新来的老百姓管理很严格。地方上的一些老居民也要再三核实对方的身份,才允许他们住下来。官府就是依靠这些卷宗才能知道一些老百姓的过去。可是出于对老百姓的漠视,还有老百姓自己的不重视,大部分的老百姓的卷宗里只有寥寥几句而已。大多数的老百姓卷宗里的资料差不多都一样,只有生卒年份不一样而已。这也是秦泰励志要改善地方的事情,建立完善的户籍,这样才能利国利民。

    可是这件案子里,死者算是怎么死的呢?按照所有证人的陈述,还有仵作的尸检报告来说,只能定为自杀。因为大家都看见死者是自己跑到河边,吞下大量泥沙而死的。河边是第一案发现场,死者又是自杀的,就没有任何的线索。死者的户籍资料都很干净,秦泰曾经一度以为是有人故意做了手脚,可是一打听才知到当地的所有户籍都一样干净。秦泰想既然大家都说死者死后复生,唠叨了半天后又自杀了,这么说每一个死者死了至少两次,就调查那些所谓附身官员的生平。这些官员的资料可比死者本人多多了。在明朝的时候,每一个官员的资料都相对很详细,以供上级或者更大的官员调看资料。在嘉靖年间,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官员们在升迁之前,都好像没有见过自己将要去的部门的上司。这些人录用的原因很简单,不是走了上官的“后门”,就是和上官有一些关系。这些上官也是看了这些官员的资料之后,才决定用不用这个手下。嘉靖皇帝就是这么选大官的,这些大官也是这么选地方官的,地方官更是这么选自己的手下的。嘉靖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内阁之外的官员大多数都没有见过嘉靖皇帝本人的样子,所以嘉靖皇帝在众多臣子心目之中特别神秘。上级如此,下级也就这么效仿,导致朝中上下,只有直接上司认识自己的下属,下属也只认识自己的直接领导。官员们见面之后,要互相报出自己的名字和官职才能了解对方。成为了一个不多见的大笑话,大家管这个现象叫“问同年”。

    秦泰一路上走着走着,一边回想看过的所有官员的事情。每一个官员都好像没有共同点,他们之间好像都不认识对方,可又不能太确定。死者之间不认识,官员之间没有联系,死者和官员之间又不可能有关系,这件案子怎么往下查呢?就算是展小小和小灵子找到了线索,就算展小小抓到了下药的凶手,可是没有动机和背后的主犯,照样不能结案。下药的凶手,就像雇凶杀人案中的杀手一样,最多只能算是从犯,没有抓到主犯,抓到了从犯不能够定案结案,这是审理案件的规矩。秦泰更不会这么草率了事,他不允许自己审理的案件中留下“尾大不掉”的弊端。

    就在秦泰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边同样思考案情的“老酒鬼”师爷突然想到了一些什么,马上停下脚步,接过“马三刀”包袱里的卷宗。

    秦泰看见“老酒鬼”师爷的样子,就知道“老酒鬼”师爷一定发现了一些什么,就也回过头来靠近“老酒鬼”师爷。

    “老酒鬼”师爷翻看了所有涉案官员的资料后,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抓过自己腰上挂着的酒壶,直接灌了自己几口好酒。自从接到这件案子以来,“老酒鬼”师爷总算可以轻松的喝上上几口老酒了。

    秦泰更是高兴,“老酒鬼”师爷这样子一定是有重大发现。“老酒鬼”师爷不愧是秦泰五人破案小组中的顶梁柱,除了秦泰之外最重要的一个人。秦泰真的觉得自己好幸运,有了“老酒鬼”师爷,自己好像多了一个亦师亦友的好助手。每每遇上棘手的案子的时候,“老酒鬼”师爷总能帮助秦泰,发挥一个师爷的最大潜能。

    秦泰并没有催“老酒鬼”师爷,更阻止了“马三刀”想要催促“老酒鬼”师爷的意思。秦泰足够有时间等“老酒鬼”师爷过完酒瘾之后,慢慢向自己叙说一切。用不着急着催促“老酒鬼”师爷,这几天“老酒鬼”师爷都没有好好休息过,放松一下对“老酒鬼”师爷很重要。

    “老酒鬼”师爷心里很清楚,秦泰他们等着自己的答案。“老酒鬼”师爷为人很古怪,平时一副懒散的样子,整天泡在酒壶里不管事情。当有案件的时候,不是秦泰再三请求,或者是他本人对案子有了兴趣的话,他一般不愿意多说一句话。要是秦泰或者其他人逼着他的话,他索性来一个蒙头大睡。“老酒鬼”师爷也知道秦泰很尊重自己,但是“老酒鬼”师爷心里依然有气。凭什么秦泰小小年纪就能独挡一面,自己无论是资历还是学问都比秦泰高,自己却要做秦泰的助手,一个什么都不是的师爷呢?“老酒鬼”师爷虽然多年来在刑部大牢不得志,但是依然需要大家的尊重。不光是表面上的尊重,更需要从内心上的尊重。展小小平时对“老酒鬼”师爷很尊重,所以“老酒鬼”师爷不但答应给展小小保守秘密,更是帮助展小小得到秦泰。小灵子为人机灵,又不会仗势欺人,“老酒鬼”师爷也尽量不去理会小灵子。剩下的就是“马三刀”还有秦泰了,秦泰是一个上官,平时能这样低三下四已经不错了。就是这个“马三刀”,有事的时候对“老酒鬼”师爷相当尊重,但是在平时就有点不够礼数了。“老酒鬼”师爷属于秦泰个人礼聘的人,在官场上有一种说法叫“帮闲”。“老酒鬼”师爷可以代表秦泰出席宴会或者起草一些文件,更可以代表秦泰发言。但是“老酒鬼”师爷毕竟不是秦泰,不但不能再大堂上发号司令,更不能直接对秦泰下属下达任何命令。“马三刀”在地方监狱养成的一些坏习惯,导致“马三刀”有点看不起手上无权无势的“老酒鬼”师爷。就在刚才,“老酒鬼”师爷想要看卷宗的时候,“马三刀”不是把装有卷宗的包袱递给“老酒鬼”师爷,而是丢给“老酒鬼”师爷。虽然看上去差不多,其实态度上有很大的区别。要是秦泰要看卷宗的话,“马三刀”一定会先放下挑着的担子,然后取下包袱打开卷宗袋子,双手捧给秦泰。“老酒鬼”师爷不想“马三刀”这么尊敬自己,但更不想“马三刀”这么对自己随便。

    刚才是因为要证实自己的想法,所以并没有太在意。事后“老酒鬼”师爷意识到这一点,马上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侮辱。故意假借喝酒的机会,看看这两个人对自己的态度。要是秦泰也和“马三刀”一样,只重视案情,而对自己不尊重的话,“老酒鬼”师爷就决定乱说一通。等过一段时间后,找一个理由离开秦泰,自己再也不当这个“受气包”师爷了。要是秦泰依然对自己恭敬有加的话,自己勉为其难在帮助秦泰一回。不过“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