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谜案追凶-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个人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他们也希望秦泰能幸福。特别是小灵子,虽然他觉得展小小这个少奶奶脾气大了点,功夫好了点,但是绝对是一个称职的好夫人。她不但能帮着自己家的少爷破案,更能保护少爷。展小小还是一个理财高手,能够照顾好秦泰少爷。就是不知道展小小的厨艺怎么样,要是也是一流的就最好不过了。

第三十回 猜测三

    秦泰笑着说:“这里是司马家的坟地。你们王家的人虽然没有和司马家正式翻脸,没有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但是绝对不会有一个司马家的朋友。你说这里有一个你小时候的朋友,我不由得想起早年和妈妈一起不住在司马家的司马灵。只有她才能不被注意地认识你这个王家的人。自从司马灵住进司马家后,你们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我说的对不对?”

    小王点头说:“大人真是料事如神。司马灵原来叫王灵,她小时候跟她妈妈姓。她妈妈是我家的一个远亲,从小就去了司马家当下人。记得我三岁的时候,我这位姑姑回来了。她被赶出了司马家,也不能留在自己家里。她只好来投靠我爹,当时我爹并不是里正,长期在外面做生意。我妈就留在了姑姑,后来姑姑生下了小灵。姑姑没有丈夫,没有结过婚就有了孩子,所以大家都不喜欢她们母女。只有我经常去看望她们母女,小灵小时候的唯一玩伴就是我。我记得小时候小灵还跟我说过,将来长大了要嫁给我。我们当时还小,我叫她小媳妇,她叫我相公。我九岁的那一年,小灵六岁。那一年姑姑大病一场,大夫说她活不过年了。姑姑就一个人去了一趟司马家,不久小灵被带进了司马家。从此以后我就没有看见过小灵,就连她妈妈,我姑姑死的时候她也没有回来。”

    秦泰说:“你是什么时候知道司马灵死了的事情?”

    小王说:“七年前我去外地读书。一年后听见一个家乡人说的这件事情。我马上回到了这里,我看见了这里的司马灵的坟墓。我当时傻了疯了,我爹好不容易救醒了我。我当时大病一场,耽误了考试。三年后才考中了秀才。”

    秦泰说:“你有没有听说一些什么关于司马灵的事情?比如说她是怎么死的?”

    小王瞪大了眼睛说:“难道小灵不是病死的?是被人害死的吗?”

    秦泰几乎可以确定,这个小王真的不知道一切。

    秦泰对小王说:“不瞒你了,昨天我们已经来过这里。不但来过了,而且还挖开过了司马灵的坟墓。”

    小王整个人呆了、傻了、木了,变成了石头人。好久都没有动静。

    秦泰和展小小也没有动,看着这个小王。小王对司马灵真的很喜欢。

    小王苦难地说:“请问大人,你们发现了什么线索吗?”

    看来对于秦泰他们挖掘司马灵的坟墓的事情,小王还是一时不能理解和原谅。

    秦泰平静地说:“我们玩开了司马灵的坟墓,发现了里面一口大棺材。可是棺材里面什么也没有,就连陪葬的财物也没有了。你说奇怪不奇怪?”

    小王脸色一白,结结巴巴地说:“大人的意思是,小灵的坟墓早就被盗了?”

    秦泰说:“有这可能。但是也有可能是被仇人报复了。你知道司马英有仇人吗?司马灵有没有得罪过什么人?司马家的最大仇人是谁?”

    小王看着秦泰,艰难地说:“司马家的最大仇人就是我们王家人。司马英的仇人有很多,再来镇上,其他地方都有他的仇人。我爹也是和他有点恩怨。记得我家原来在再来镇有一大块土地,就是司马英依仗着势力抢走了。司马灵不会有仇人,她没有妨碍到任何人。就算有仇人要报仇的话,也不会找她这个已经死了的女孩子报复。人死恩怨了,谁会这么伤心病狂的对付一个没有生命的女孩子?”

    秦泰对小王又说:“你有没看见过司马英的四夫人?”

    小王红了红脸,慢慢地说:“我见过一次。这个四夫人有点不一样。我的姑姑,也就是小灵的妈,长得就有点妩媚。记得小时候,我总听见一边的人议论姑姑,说姑姑长得这么妖艳才会被司马英欺负了。可是当我看见四夫人的时候,我也傻了眼。这个四夫人比我姑姑还要妖艳,估计只有小灵才能比得上。”

    展小小和秦泰听出了一些新问题,秦泰马上说:“你说小灵的妈妈很美,四夫人比小灵的妈妈更美,可你又说小灵或许比四夫人还要美吗?”

    小王点了点头,说:“真的,从小的时候我们那里的人都说小灵比她妈妈还要好看。将来长大了一定是一个百里之内数一数二的小美人。”

    小王又说:“我记起来了。我爹当初想找司马英的麻烦,还派人去调查四夫人的身份。可是所有的人一去都没有再回来,这样才不了了之了。”

    秦泰和展小小知道,这里已经没有什么线索了。就带着小王回去了。

    秦泰一路上问了小王不少问题,有的小王马上回答,有的小王犹豫了一下也回答了。有一些小王真的不知道,就没有回答。

    秦泰他们一回去,就看见小灵子已经等着他们了。

    小灵子对秦泰说:“少爷,我跟踪他们到了一个小村庄里,他们就住在村里。他们每两三天来镇上一次,通过卖‘芥末’来核实镇上的倭寇安不安全。我暗中抓了一个倭寇,问了不少的事情。倭寇说他们的上家就是上王村的路千。他们是一次无意之中联系上路千的,得知还有另外一批倭寇在这里。他们已经在这里好多年了,平时化装成百姓住在村里。”

    秦泰知道这时机不能差过,就叫小灵子叫回“马三刀”,暂时不去管“老酒鬼”师爷。展小小去找李立,小王去叫他爹,尽快布置人手出动。

    一袋烟的功夫,所有的人都来了。秦泰没有多话,只是命令所有的人一起出动。

    不到两个小时,在小灵子的带路下,李立为主力,里正的民兵配合下,一举全歼了小村庄里的倭寇。十二个倭寇,除了一个被小灵子提前抓住了之外,七个战死,四个被俘。又是一场打胜仗,李立觉得跟着秦泰立功的机会反而更大。

    秦泰突击审问了这几个倭寇,从他们那里证实了司马英和倭寇早就认识了。

    秦泰命令李立派人押着这几个倭寇去最近的军营。想办法尽快召集军营里的将士,尽快将再来镇里的所有倭寇全部抓起来。

    李立知道这是一份大功,就派了最得力的人押解。要不是他不放心秦泰他们,他真想亲自押送倭寇去军营。这可是一件相当威风的事情。

    军队就是军队,速度快的没法说。天还没有黑,一大群军人已经来到镇外。

    几个军官化装进了再来镇,在里正家里看见了秦泰他们。

    秦泰得知他们一共来了上千人,不但武器精良而且带来了好几门大炮。这可是野战军才有的武器,可见这次行动他们势在必得。

    里正已经得到消息,埋伏在路上准备杀他们的杀手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这群杀手中至少有一半是倭寇,也是再来镇里倭寇的主力。

    秦泰是这里最高的指挥官,他下令道:“我们分成两组,李立带着一小队将士在镇里抓捕倭寇。几位将军将主力分布在路上。既然他们想给我们一个伏击,我们就还给他们一个伏击。在路上伏击他们,一定要够狠够准,最好一举全歼他们。这份功劳就是几位将军和李立你们的。我预祝你们成就大业。”

    几个军官当然很高兴了,能杀倭寇又能独占功劳,这种事情太好了。

    这一天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天,当司马英心不甘情不愿地送走“老酒鬼”师爷的时候,战事已经发起。几声震天的炮声,惊醒了所有的镇里的百姓。

    在这同时,一小股一小股将士出现在再来镇上。镇上的民兵不但不管,而且帮着他们抓捕一些百姓。当大家来不及反应的时候,一些人已经被抓。这群将士好像吃了兴奋剂一样,遇上抵抗就放手还击。每一个反抗的人,都被十几个甚至于几十个士兵包围,几下后尸体已经看不清楚了。一个士兵割下死者的头颅,将头颅丢进一边的小车上。马上小车里的头颅已经不少了。

    正如司马英所希望的,这个“老酒鬼”师爷这是最后一次到司马英家喝酒。从此司马英就算请也请不到这个师叔来司马家了。

    经过一整夜的奋战,镇外炮声连连,镇里杀声不断。快到天亮的时候,喊杀声才小了。这一天街上几乎看不见小贩,没有人敢买东西,更没有人敢卖东西。

    正当司马英带着一群家奴去里正讲理的时候,司马英看见了一堆堆的尸体。里正家门口放着一张长长的桌子,上面放满了一个个头颅。令司马英吃惊的事情还有不少,他从头颅里认出了几个熟悉的人。他们是自己派去伏击秦泰他们的杀手。他们怎么会死在秦泰手上?秦泰哪里来的这么多的官兵?秦泰怎么有权利调动军队?

第三十一回 猜测四

    司马英吃惊的同时,一群被俘的倭寇正在接受秦泰的审问。几个死硬分子已经吃到了“马三刀”的折磨,“马三刀”只不过用了几套刑具和刑法,就将外强中干的倭寇制服了。这群吃软怕硬的岛国人,现在乖得像三孙子一样。

    秦泰终于知道了倭寇所知道的一切,这也正是了司马英的确参与了他们的活动。

    秦泰下令,包围司马英一家,同时将司马英的三儿子司马霸就地革职抓回来,司马英的大儿子司马千和二儿子司马秋就地关押。所有司马家的直系做官亲属,全部停职。这是秦泰作为监察御史的权利。通倭在当时属于最高级别的案件,只要有确实证据就可以立即行动。通倭大罪只排在谋逆案之后,也就是说比造反轻一点。比杀害官员,制造屠杀等罪还要严重。秦泰身为御史,手上又有现成的士兵在,当然不会手下留情。

    司马英看见杀手的头颅后,就马上回了家。可一到家就发现司马家被包围了。

    秦泰身穿他的六品官服,带着士兵包围了司马家。

    司马英在一大群家丁的保护下,来到大门口。他对秦泰说:“秦大人,老朽也是官府中人。小儿司马霸是一任现任知县。你怎么能带兵包围我司马家?你眼睛里还有王法吗?不怕我到朝廷里告你一状吗?不怕御史弹劾你吗?”

    秦泰一身正气地站着说:“第一,司马英不过是一个‘致仕’的官员,不算是正式官员。第二,你儿子司马霸是江西的知县,不是这里的知县,管不到这里。第三,你的本家这里的知县司马大人因为违反了官员不得在家乡为官的律法。我已经派人接手了他的职务,他就等着下狱待判了。第三,我并不是随意派兵包围你司马家。你司马英做为司马家的大家长,暗中与倭寇有来往。这已经触犯了大明律法。现在不但你司马英,就连你的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也要抓捕到案,接受审判。第四,已经有杀手供认,暗杀本官的行为是由你主使的。根据大明律法,你司马英和司马家犯了‘通倭’、‘杀官’、‘买凶杀人’、‘私藏武器企图不轨’等罪名。本官有权利将你抓捕到案。至于会不会由御史弹劾我?难道不知道我就是一个监察御史吗?我南下不但要破案,更是要监管违法乱纪的官员吗?”

    司马英是一个当过官的人,他知道秦泰所说的一些罪行都是一条条的死罪。“私藏武器意图不轨”是最小的罪名,但是也能因此害得自己人头不保。“买凶杀人”是杀人罪,不管是现任官员还是老百姓,犯这罪就是一个字“死”。“杀官”是一条大罪,按大明律法“杀官”成功者牵连三族五代人,不成功者牵连三族三代人。也就是说只要确定“杀官”,指使者一家全部受牵连,就连指使者的老婆一家人,老妈一家人,儿媳妇一家人,都要受牵连。轻者发配边疆,重者为奴为婢,女的成为官妓,男的进宫为下等太监。最吓人的事“通倭”罪名,当朝廷知道倭寇能长驱直入,危害大明沿海,是因为有人为倭寇带路的时候,朝廷就有严令,严禁大明百姓通倭。“谋逆”、“通倭”、“欺君”成为了大明全家必死的大罪。

    司马英知道自己完了,家里的人完了,整个司马家完了。

    正当这时候,几个白胡子的人来到司马英家门口。

    他们不是来找司马英的,他们是来见秦泰的。

    他们中年纪最大的一个,对秦泰说:“大人,小老儿是司马家的长老。我们也是刚刚听说司马英的事情。司马英不但自己为非作歹,而且牵连了我司马家。现在我们几个长老决定,将司马英一家从司马家除名。从此之后,司马英一家的人和事都和我们无关。请大人做一个见证。”

    秦泰其实是这件事情的幕后主使人,毕竟司马家是这里的大户。绝对不可没能这么一举将司马家全军覆没。既然不能,就只好先将司马英拿下。至于司马家的其他人,将来有朝廷来决定他们的生死。所以他就暗中叫人去找司马家的几个长老,相信这些个长老会知道怎么做对他们有利。

    长老们见秦泰点了点头,就松了一大口气。他们已经听说了秦泰所说的罪名,要是牵连司马家的话,司马家将没有几个人可以活下来。

    长老们在大街口,当着许多的百姓和士兵,对司马英说:“逆子司马英有辱司马家的列祖列宗。勾结倭寇欺负我大明百姓。现在我们以司马家所有长老的身份,判决司马英不再担任族长,并将他一家开除出是司马家。他们以后不得再姓司马。所有司马家的财产收回,将他们赶出再来镇。”

    一边的一个军官却说:“慢着,现在司马英家里的都是罪证和逆产。没有秦大人的同意,任何人不得靠近或者搬动。有敢违令者就地格杀。”

    长老们虽然舍不得钱财,但是比起自己家的老命来,什么都舍得。他们连忙离开了司马英家,就像躲瘟疫一样离开了。

    秦泰命小灵子和展小小各带一队人进去占领司马家,严禁任何人破坏证据。“马三刀”带人将司马英一家人抓起来,由“马三刀”亲自看管。师爷“老酒鬼”去司马家其他长老家中,劝说他们顾全大局交出所有知道的事和人。这场大风暴如果不能彻底清除,将会给整个司马家家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秦泰一个人来到了二小姐司马灵的房间,小王已经被安排到四夫人那里,将所有的东西一一登记,查看所有的信件。因为倭寇证实,这个四夫人不但是倭人,而且还是一个岛国的贵族子女。小王虽然不太懂破案,但是心思够细腻,搜查这种事情适合他办理。

    司马灵住的房间不大,原来应该不是什么主人房,是一间较大的下人房改成的。司马灵住的地方在司马家的西北角,和主房隔着一个花园和一个天井,算是最偏僻的主人房了。房间有一明一暗两间房间组成的。外面一间比较响亮的,是司马灵的书房,也是绣房。古代的女人不但要读书,更要为自己绣衣服和床褥什么的。当成家的时候,这些绣品就会随着陪嫁一起送往夫家。这里没有一件绣品,可见所有的绣品已经送往了夫家,或者随司马灵一起下葬了。

    从小王那里知道,司马灵在死的那一年,司马英已经将她许配给了一个外地人。好像这家人也是有财有势的大户人家。

    里面的一间房间是司马灵的卧室,也就是大家闺秀的“闺阁”。

    在房间外面有一颗已经死了的树,这棵树并不是自己死的,而是被人故意砍死的。秦泰随手掐下了一段树枝,准备去问问懂行的人,这是一颗什么树。

    司马灵的房间很干净,不是说收拾的很干净,而是说里面的东西几乎没有了。

    出了司马家,秦泰和小灵子去了一个花匠家,他把树枝交给了花匠。

    花匠看了看后,对秦泰说:“大人,是想知道些什么?这是樱花的树枝。这种樱花在我们这里并不多见,我记得多年前司马老爷家种过一批。不过这株樱花树已经死了,而且死了好多年了。”

    秦泰又问了花匠关于一些樱花的问题后,就离开了。

    回到住的地方,秦泰并没有急着审问司马英。秦泰觉得司马英知道的并不多,不然的话司马英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动用倭寇杀人。司马英知道他们是倭人,但是他并不知道太多倭寇的事情。

    师爷回来了,长老们为了司马家,答应将所有的在安徽为官的司马家的人全部召回。这么做就是为了希望能保住整个司马家,不要领朝廷对他们赶尽杀绝。

    五个人又一次坐到了一起。

    秦泰对大家说:“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想。大家听一听,看看会不会真是这样。”

    秦泰站起来,一边走着一边说:“倭寇发现了这里,觉得这是一个修养生息的好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