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谜案追凶-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边站着张居正的文案,门外站着传唤。所有的大人下属一律被隔离在办公区外边,张居正家里的侍卫们全体出动分三层包围大家。第一层站在办公区外围,严禁任何人靠近;第二层站在办公区和伙房之间,严禁任何人打听或者窥探;第三层站在张居正家外墙,防止有人传递或者翻墙进入离开张居正府邸。这个布置是张居正亲自安排的,这些侍卫只听张居正一个人的调遣,就连冯保或者张居正夫人也指挥不动。这些侍卫更是全副武装,对于任何一个敢于不听号令的人下狠手,警告后仍然反抗者就地格杀一个不留。这是张居正交代给侍卫队长的原话,也是张居正起了杀心的一个标志。队长是张居正的亲信,当然明白张居正说话时的态度和坚定,所以他会不折不扣地执行张居正的命令。如果真有人胆敢反抗的话,刚好让他杀人立威,过一过当年杀倭寇的瘾。

第十五回 转世天师十五

    刚刚坐下不久,文案还来不及上茶,张四维这个内阁次辅就坐不住了。他说道:“太岳,怎么了?为什么这个时候召集大家?”他身为内阁次辅有资格称呼张居正为太岳,但是语气和态度有点过了,让人觉得他在对张居正这个内阁首辅开炮,在向张居正问罪的意思。

    张居正不留会张四维,也不去管其他人躲躲闪闪的眼光。他拿出文案刚刚整理好的信息,把一些不能给外人看的东西剔除了,重新誊写过的文件放在桌子上。他并没有把文件交给张四维或者冯保,这是张居正在试探冯保和张四维。对于张居正来说,他并不能够完全相信任何一个人,他想利用这个机会看看大家的反应。

    对于张居正拿出一叠文件放在桌上,大家的表情有了变化。冯保虽然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但是文化程度并不高,他可能是这几任司礼监掌印太监中学历最低的一个。所以他并没有急着看文件,他知道就算看了或许也看不懂。这些下面的官员写的文件越来越难懂,有时候经常引经据典,让冯保看了都不懂。所以这些年来冯保的习惯是要么听亲信解释给他听,要么等别人看懂了发表意见的时候再说。冯保这种行为自己人感觉到无奈,外人却觉得冯保高深莫测,有良好的素养和耐心,反而给冯保加分不少。

    张四维有点心急了,他知道出了大事,但是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他急着马上了解情况,然后做出自己的决定。要是这些事情和自己无关,或者自己不好意思插手的话,不如早点回家休息,不去掺合杂事为好。申时行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再加上年纪是最大的一个,所以看了看桌子上的文件,没有动手翻越的意思。吕调阳等人想看,但是不敢越过冯保、张四维和申时行等人,因为这是规矩和礼仪。一旦让这些大人物感觉到了不满,他们的前途就会有影响,所以他们忍着不动。

    张四维见冯保不关心,申时行也不想看,就忍不住拿起文件看了起来。张居正虽然坐着不动,但是眼神闪了一闪,好像对于张四维的行动有点意见。不过张居正是一个精明人,又是内阁首辅,所以他脸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不过深知张居正为人的冯保和申时行马上抓住了张居正的变化,他们暗自叹了一口气。张居正对于自己的权力真的很看重,就算别人想插手帮他分担一点他也会不高兴。太后和小皇帝多次提出分担张居正的辛苦,冯保也劝说张居正分权出去一些。张居正也表示考虑一下,想把礼部的事务分给张四维和其他人分头管理。可是如今张四维这么做,明显有点操之过急了,张居正已经不高兴了。看来想让张居正把礼部分出来交给张四维管理的想法,可能要往后延迟了。

    张四维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已经犯了一个大错误,不但得罪了张居正,也让其他人对于他的举动产生了反感。这让张四维扩大自己的势力遇上了很大的阻力,也让小皇帝对张居正产生了更大的怀疑和不满。早知道会这样的话,张四维一定会忍住,一定不会急着抢着看文件的。

    张居正一边靠在太师椅上喝茶,一边看着张四维的表情变化。张四维不愧是一个读书人的领袖,一目十行马上看完了文件的全部内容。不过他的表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让一边的人看了一场变脸的好戏。起初张四维的表情有点不屑一顾的意思,是因为文件以私人信函的方式写给张居正的,所以写信人不具职务致谢学生,称呼张居正不是内阁首辅大人而是先生。张四维对于这些官员对张居正的尊敬有点看不过去,觉得张居正的门下其实也是一群只会溜须拍马的昏官而已。而后信中提到了一些民间混乱,张四维从来没有听见过,所以觉得一脸疑惑。当他看见信中提到双方发生械斗时,张四维第一次重视起来,脸色变得凝重。当他看到伤亡人数时,他整个人站了起来,一脸诧异和愤怒,他以为写信人在说谎。当他看到落款的名字的时候,张四维整个人傻了,一下子坐下摊在了椅子上。还好他坐的是一把椅子,要是一张圆凳的话一定会狠狠地摔一跤。张四维抱着侥幸心理,又看了第二封信的落款,然后是第三封信、第四封信。看完四封信的落款后,张四维一把把文件丢在桌子上,好像这不是文件而是一个烫手番薯。

    申时行虽然对这个后起之秀有点意见,但是申时行也知道张四维是有能力的。如今张居正连夜召开会议,会议地点选在了张居正的办公室,已经有点失控了。现在张四维这个内阁次辅只不过看了信而已,态度和表情发生了巨大变化,看来事情真的不小了。申时行也知道自己不看的话,吕调阳等人不好意思看,再说他也对文件有了兴趣。所以他拿起张四维丢在桌子上的文件,慢条斯理地看了起来。申时行本来想慢慢看的,但是不久之后他越看越快,不一会儿就看完了这些文件。他比张四维当官时间长,不用看这些人的落款也能认出这些人的笔迹。再说了申时行主管刑部,对于民间的一些问题比较有针对性的办法。信中提到的大规模械斗就是官府最不愿意看见的事情,这比发生灾难或者战乱还要严重。申时行看到伤亡数字后,他也开始坐立不安起来。他本来想平安退休的,现在看来这个打算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望。一旦事情公开的话,处理好了他们这些内阁大佬也会挨一顿训斥。要是事情处理不好的话,内阁就是最好的替罪羊,到时候内阁大佬们集体下台,甚至于背上一个罪名被驱逐。作为分管刑部的内阁大佬,首当其冲的负责人就是他申时行和内阁三辅张居正。要是事情到了不可收拾的局面,朝廷只好拿张居正和他申时行开刀,平息愤怒的老百姓的怒火。

    申时行看完后并没有把文件丢在桌子上或者交给吕调阳等人,而是把文件递给了一边的冯保。冯保本来不愿意接的,但是申时行的态度很坚决。申时行已经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就算给其他人看了也没有多大作用,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冯保这个内阁的外人帮着他们一起承担责任。这样一来内阁的压力就会小一点,这也是张居正一定要连夜请冯保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来开会的真正含义。现在这件事情内阁已经瞒不住了,如果不联手司礼监的话,内阁就会马上倒台。就算内阁倒台了也没有用,问题依然要解决,唯一可以和内阁抗衡的只有司礼监,只要司礼监站在内阁这一边问题就有转机。要是司礼监坐山观虎斗的话,内阁铁定会倒霉,张居正等所有的内阁成员都会遗臭万年。

    冯保结果申时行的文件,只看了一点点就跳起来。冯保已经感觉到事情有点严重,但是没想到会这样。现在冯保真的有点后悔了,早知道事情这么严重他就不来了。现在他不但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且参与了会议,想要脱身就难了。冯保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等于和内阁绑在了一起,想要做一个旁观者是不可能了。冯保一边瞪了申时行一眼,一边不顾形象地骂了起来。冯保不像内阁大人们是读书人出身,他就是一个低贱的太监而已,所以他可以在小范围内不要脸骂娘。冯保是一个太监出身,骂娘的时候不但语言粗鲁而且带着一些地方口音,让大家好好见识了一下冯保的为人。

    吕调阳来不及品味冯保的表演,就被文件内容吸引了。不,不应该说是吸引,而是应该会所是吓住了。吕调阳等十名内阁成员和七名内阁行走,分看了文件内容后,吓傻了一大半,有三个大人直接吓晕了。整个房间只有冯保近乎疯狂的骂娘声,站在外围的文案和传唤没有张居正的吩咐谁也不敢上来帮忙。张四维和申时行也不在乎这些人的死活,张居正更是像一座大山一样坐着不动。

第十六回 转世天师十六

    冯保一个人骂了整整一刻钟终于累了,这些年冯保已经收敛了不少。在外人面前装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久了,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一个有涵养的人。现在这么一骂虽然为心情好了许多,但是也让在座的人知道了冯保的真面目。冯保现在没有心思理会这些人的看法了,如今他脑海里想的是怎么解决问题。这件事情不但关系着张居正等人的未来,也直接影响到了冯保的前途。要是问题可以以杀人解决的话,冯保就会下令杀人,杀再多的人他也在所不惜。可是这件事情杀人解决不了问题,他只好依靠内阁依靠张居正等人。

    吕调阳已经有点慌乱了,他努力地抓起一杯茶,也不管是不是自己的,灌了自己一肚子茶水。目的不是解渴,而是为了尽快平稳自己的心情。这件事情已经不光光是他们个人的前途问题,而是关系到朝廷和郭家未来命运的大问题。就算他们不为自己的未来考虑,也需要为这个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想一想对策。

    张居正满意地看了看吕调阳,在坐的这些人之中只有吕调阳的心态最稳定,恢复神智也最快。张居正决定等这件事情过去了之后,好好和吕调阳这个下属谈一谈。要是这个吕调阳愿意加入自己阵营的话,张居正就会考虑让吕调阳接自己的班,成为将来的内阁首辅。不过这些事情都需要往后放一放,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解决械斗的问题。

    吕调阳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第一,马上派人去调查事情的真相。第二,派出锦衣卫秘密调查这件事情有没有幕后黑手操控。第三,派出地方军费镇压和控制局势。第四,立即请示太后和皇帝,派出大臣到事发地控制局势。第五,通知各地官府,严密监视自己地盘,严禁发生流血事件。每十天一次汇报改为五天或者三天一报。第六,为了防止军队乱来,所有军队开始集中管理,军权收归内阁。第七,派出大夫及时救治伤员。第八,中央到地方发放物资稳定民心。

    张居正苦笑了一下,说道:“晚了。消息马上会公开。最多明后天南方就会大乱,北方也不过四五天。到时候不要说是秘密调查了,就算是公开调查也来不及了。再说了地方衙门隐瞒不报,内阁和刑部又没有准备,从哪里调查?军队可以派出去,但是局面只会越来越乱,后果会越来越严重。不过派大员下去坐镇,还有派人监管地方,这都是有必要的。双保,你的人马上开始监管地方衙门和各个民间组织。凡是有异动或者有危险的,第一时间控制起来。杀几个人能够稳定局面的话,就杀几个人好了。我们连夜起草奏折,天一亮就进宫。我们几个内阁大佬分别赶往事发地点坐镇。内阁成员协助六部衙门坐镇京城。大夫和救治物资的调拨交给吕调阳等人负责,马上安排下去一点不要马虎。”双保,这是冯保的字,也是当年张居正为冯保取的。称呼冯保为双保第一是为了表示关系好,第二是为了稳定冯保的情绪,第三是为了讨好冯保。

    申时行也是一个老人了,他连忙起草奏折初稿。一边的张四维犹豫了一会儿,终于开口说道:“还有一件最要紧的事情没有决定。这件事情交给谁负责?谁能够最短时间内破案?谁能够拿出让老百姓满意的结果?要是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其他的都没有用。老申,你们刑部有没有办案高手?不是破杀人案的那种,而是专门解决这种民怨的。这件事情很重要,抓总的人本事越大越好。”张四维对于申时行十分不客气,但是申时行现在没有心情理会张四维的态度好坏。

    申时行回想着自己脑海里面的人选,发现刑部真的没有什么好人选。要是发生杀人案或者盗窃案的话,刑部的人或许有办法,这种大规模的民怨刑部这些年真的没有遇上过。不要说是刑部的人,就连内阁这种高人才的地方也束手无策。可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不能给老百姓一个合理解释,这场民怨真的不好解决。就算最后朝廷派出军队镇压了老百姓,就算这件事情被压制下来了,难保以后不会发生类似事件。就算这个地方没有了,难道能确保其他地方不会发生械斗吗?

    张四维明白申时行的难处,然后张四维用一种古怪的眼神看了看张居正和冯保。张居正和冯保不知道在想什么,谁也没有注意到张四维的古怪眼神。吕调阳倒是看见了张四维的表情,好像觉得张四维有点料就催张四维说出来。现在大家前途不保,任何办法都要试一试,只要能帮大家度过这个难关,就算是杀人犯也要用一用。

    张四维艰难地咽了一口口水,说道:“我有一个人选,不知道大家觉得怎么样?秦泰,原刑部六品官员,后任锦衣卫经历。万历元年因故辞去锦衣卫职务回家候补。据说此人是一个破案高手,也是一个解决麻烦的高手。要是能够说服此人出仕,一定可以解决眼下的**烦。只不过此人现在------”张四维故意没有说下去,只是看了看一边的张居正和冯保。

    或许其他人对秦泰不是很熟悉,但是张居正和冯保对秦泰太熟悉了。熟悉到这两个人不愿意提及这个名字,成为了他们的一个忌讳。张四维虽然和秦泰不太熟悉,但是他会知道张居正和秦泰的关系。他故意提到秦泰的名字,就是想看看张居正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张居正和秦泰原来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据说张居正是秦泰最好的知己。但是张居正为了自己的前途故意冷落秦泰。也有人说秦泰是一个内阁首辅杀手,严嵩、徐阶、高拱都是因为他失势的,所以张居正不愿意用秦泰。张四维也知道张居正不愿意提及秦泰,所以他故意说出来让张居正难看。至于秦泰和冯保的关系也不一般,张四维听别人说过一些。秦泰和张居正的关系好,所以通过张居正冯保也认识了秦泰。秦泰本来和这些太监关系并不好,好几个大太监因为秦泰差一点倒台。冯保为了和秦泰搞好关系,所以故意讨好秦泰。秦泰被官场的人挤出六部之后,冯保收留了秦泰让秦泰在锦衣卫当官。冯保得到秦泰的帮助势力越来越强大,秦泰成为了冯保的亲信。后来在太后和其他人的干预下,冯保不得不疏远秦泰,秦泰只好再一次回家等待安排,这么一等就是五六年时间。张四维说出来第一是想看看张居正和冯保的反应,第二也是为了尽快破案。秦泰的本事真的不小,据说没有他破不了的案子。再说了秦泰在民间有青天美誉,老百姓都十分相信他。只要他说的事情,容易让老百姓相信,也可以稳定民心。

    张居正终于答应了,现在的时候只好用秦泰了。至于派谁去请秦泰出来,冯保有了自己的看法。秦泰和张居正等人的关系好,但是张居正和冯保都离不开。本来谭纶的秦泰的关系不错,只不过谭纶和张居正的恩怨存在已久,不能用谭纶请秦泰出山。冯保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和秦泰有点关系的人。这个人就是原来的司礼监秉笔太监黄锦。黄锦是秦泰看中的第一个太监,也是秦泰觉得唯一一个好太监。秦泰看来冯保只不过是一个有良心的太监,并不是一个好太监。黄锦就不一样了,他就是一个有正义有良心的好太监。黄锦多次帮助过秦泰,理由就是秦泰夫妻是好人,他要帮助好人。黄锦的出发点和冯保不一样,没有了名利心和回报心态,所以秦泰更加佩服黄锦的为人。可是在宫中好人是呆不久的,特别是一个好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是不合格的。黄锦不久之后被免去了司礼监秉笔太监职务,被派去看守陵墓。不久之前冯保过生日,想到了这个老上司,就把黄锦请回来住几天。一想到要派人去请秦泰,冯保马上想到了这个黄锦。只要黄锦出马的话,秦泰就会乖乖地出山。只要秦泰愿意帮大家办事,这件事情就有了较大的希望。

    张居正也同意这个方案,他亲笔写了一封信,用比较委婉的口气请秦泰出山。至于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张居正决定把下属给他的信件原稿一起带给秦泰。张居正还给秦泰一个特使身份,可以调动地方军政一切人员协助办案。因为没有得到皇帝的批准,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