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谜案追凶-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山洞里还有一些小孩子的玩具,都是木头雕的。有一对“不倒翁”特醒目,展小小已经将它们画了下来。为了不引起注意,展小小把玩具都放回了原来的位子。

    秦泰一边看着图画,一边想着事情,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墙上的图腾和玩具关系着案件,但又不能直接证明什么。

    这时候展小小听见了一阵脚步声,展小小一看,就知道事情麻烦了。

    原来就在他们两个人分析案情的时候,天已经渐渐亮了起来。一些心急的村民已经按耐不住,渐渐拿着工具将他们两个人围了过来。他们没有直接冲上来,估计是因为为首的人还没有到,没有接到准确的命令,所以才没有发起总攻。

    秦泰和展小小马上收起白布,准备随时突围。展小小已经多次提醒秦泰,人活着才好办案审案,要是连人都死了,就没有办法在破案了。如果援兵没有到的话,他们只好先离开这里。至于王天宝的坟墓只好听天由命了,最好能留有线索,就算是被破坏了也没有办法。

    正当他们准备离开的时候,村民们自动让了一条道给一个人,看来这个人在村子里很有威信。展小小知道不能给这个人有任何开口的机会,只要这个人一说话,他们就更难离开了。展小小拉着秦泰往外冲。

    这千钧一发的时候,远处传来秦泰熟悉的声音。令秦泰和展小小终于松了一口气。两个人终于放心的坐在了长凳上,等着来人过来。

    “少爷,我带人来了。我带来了官兵。”小灵子一边大喊着,一边领着一队官兵冲了过来。小玲子不是去找再来镇的里正了吗?怎么没叫来里正,却带来了官兵?

    当村民看见官兵的时候,他们连忙藏起手上的家伙。他们再傻也不敢当着官兵的面,举着手里的武器。

    小灵子带着一个军官来到坟地,军官瞪了村民一眼说:“怎么了?想造反啊?敢在本官面前动武?是不是想杀官造反?本官告诉你们,敢动这里的官兵和官员一个手指头,我要你们所有的村民一起陪葬。”

    所有的村民都不敢乱动,几个胆小的已经丢下工具,飞快的往村子里跑。

    军官冷笑着说:“跑,跑吧。看你们能跑到哪里去。你们能逃得出大明国土吗?有本事逃到敌国去,老子正好名正言顺地杀了你们。将你们的全家人,杀一个鸡犬不留,一家老小一个不剩。按大明律投敌叛国者灭三族。敢造反者灭九族。”

    他的话刚说完,已经没有几个村民敢留下了,许多的村民都逃回家里,关上家门不敢再出来。这就是官兵的厉害,做官要讲道理,可官兵不需要讲道理。官兵在老百姓心里比洪水猛兽还要可怕一百倍。

第十四回 会合四

    当村民们都散了后,这三十个大兵都来到了秦泰身边。这三十个士兵虽然都是官兵,可穿的衣服也不一样。其中二十人穿的是土黄色的正规军上杉下裤,外面还罩着一件同色的背心,背心前胸后背上都印着一个大大的“兵”字。他们都带了一顶圆形的大沿帽,帽上有一缕红缨。另外十人也是土黄色的棉布上衫下裤,外面罩的是皮质的软甲。和那二十个正规军不一样的是,这十人没有戴帽子。一般的老百姓不清楚,可秦泰他们官方的人很清楚,这三十人中二十人是军户出身,十人是府兵出身。不要小看这十人,他们的战斗能力可能比其他二十人加起来还要厉害。

    明朝时期的军队实行军户制度,也就是说一个士兵当兵,他们的直系亲属将不用交税,成为军户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缴纳苛捐杂税。但作为军户,就要保证至少一家人中有一个男丁当兵。当这个当兵的男丁死了,就要再出一个男丁当兵。要是家里的男人死光了,或者没有成年的男人的时候,军户的资格就会被取消。这是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定下的规矩,一直沿用到明末。可随着军户里的男丁越来越少,连年不断的战事,明朝军队里的士兵越来越少。一些军官为了喝兵血,为了占空额,故意虚报人数或者隐瞒不报伤亡。一些没有出丁的军户,为了自己能面交税收,为了不被赶出军营,只好默默地忍受着,希望军官能多少给自己加一点补足。

    随着士兵人数大大减少,战斗力明显下降,这些军户子弟兵已经不能维护明朝的治安和边防。一些有势力的官员开始雇佣或者招揽一些农户家的青壮年,训练和培养他们。这些人并不属于朝廷的军队,所有的伤亡和损失都由组织者个人承担。但是由于他们受过严格训练,又是拿命换钱,所以他们比一般的军队士兵更加勇敢。逐渐朝廷默许了这种士兵,叫他们“府兵”。但是这些人只能拿正常士兵一半的工钱,装备什么的也不发放,这一切有所指挥的官员自己出资。死亡后也没有任何的补偿,朝廷对他们的安危不负任何责任。这种“府兵”不但作战勇敢,而且对长官绝对的忠心,可惜养他们的费用太贵了,一般的官员养不起这种私人军队士兵。

    一个军官上前,对秦泰说:“大人,标下叫李立。是两江总督胡大人手下的亲兵。我家大人说大人您对前线将士的帮助太大了。大人您不但帮了我家大人,更加救了江南数也数不清的百姓。我家大人要标下带人保护大人,安全负责大人一行人的安全。李立和标下听从大人您的调遣。”

    李立所说的胡大人,就是明中期赫赫有名的胡忠宪。胡忠宪字如贞,嘉靖年间兵部尚书、两江总督、东南战时总管。历史上对这个胡忠宪褒贬不一,他既是明朝第一奸臣严嵩的得意弟子,是严嵩安排在江南最大的助手。胡忠宪不但是两江总督,管辖着江苏也就是南直隶,安徽、江西三省军政事务,更兼任东南战时总管,统领着江南十多万的军队。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英明的任用了抗倭名将戚继光和俞大猷等人,彻底地将危害东南沿海近百年的倭寇赶出了中国,还明朝百姓一个清平世界。历史上说,要不是因为胡忠宪手握重兵,和远在京城的严嵩严世蕃相互呼应的话,嘉靖皇帝早就对付严嵩严世蕃了。早一年对付严嵩严世蕃,就会少死不少忠良和老百姓。

    秦泰也知道胡忠宪,知道胡忠宪和严嵩的关系。但是为了江南的老百姓,为了少死一些大明百姓,他才帮助胡忠宪。但是绝对没有想和胡忠宪套交情的想法,而且秦泰并不看得起这个严嵩的子弟。但是胡忠宪总是两江总督,是这里最大的官,不好得罪不说,这些士兵刚好帮了秦泰的大忙。

    秦泰笑着对李立说:“小将军怎么称呼?是几品官?”这是很有必要的事,李立如果只是胡忠宪的“府兵”,也就是白丁,没有任何职务的话,秦泰可以叫他李立,也可以叫他“小李”。如果李立有功名在身,是朝廷的官员的话,哪怕是最小的从九品军官,秦泰也不能随口叫他的名字,要按规矩叫他的职务。要是李立的官阶比秦泰的还高话,秦泰和大家不但要称呼李立为“李大人”,而且还要给予一定的尊重。虽然文贵武贱,但是朝廷的规矩和礼仪不能变。

    李立马上躬身对秦泰说:“大人,您太客气了。标下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总旗而已。称不上什么将军。我家大人说了,在您大人面前我们不过是一些下人和守卫。要是大人觉得我们太显眼的话,我们也可以和大人一样化装成百姓的样子。您只要叫小的小李或者李立就好。”

    “总旗”是明朝军队军官的一种称呼,属于下级军官。在明朝军队中,最低的职务就是士兵,士兵分“主兵”、“巡兵”、“守兵”三种。“主兵”也就是主力军的士兵,平时只管训练。一般是用来剿匪或者抵抗大批敌人用的,他们的装备和待遇都是最好的。只有京城的皇家御林军才能比得过他们。“巡兵”是地方上的主力,一般主要责任是巡逻和守卫。“守兵”是一些年纪小或者年纪太大的士兵,他们既不能杀敌又不能巡逻,只好安排上一些重要仓库守卫,也有一些在晚上巡逻的,更多的是军中的后勤和火头军。士兵之上就是“伍长”,一般来说一个“伍长”可以管五到七个士兵,也就是现在的“班长”。“伍长”之上就是“小旗”,一个“小旗”可以管十到十二个人。“小旗”之上就是“总旗”,“总旗”能管三十到五十人,也就是现在的“排长”。“总旗”之上是“百户”,又叫“校尉”,也就是现在的“连长”。“百户”之上就是“兵备”,也就是现在的“营长”。“兵备”之上就是“千户”,也就是现在的“团长”。“千户”之上就是“守备”,又叫“游击”,也就是现在的旅长。“守备”之上就是“总兵”,“总兵”也就是明朝军中地方长官。“总兵”分“总兵官”、“总兵”、“御总兵”三种。“总兵官”虽然也叫“总兵”,其实不算真正的“总兵”。所谓的“总兵”就是指手上的兵力超过一万的那种,而“总兵官”所能管辖的兵力不过五到八千人,最多不能超过八千。“总兵”已经是明朝军队中的高级将领了。每一个重要的地方都会有一个“总兵”把守着。按照现代的说法,只有“总兵”才能配真正的称为将军。“御总兵”更是了不起了,整个明朝每一代不过才十个“御总兵”。每一个“御总兵”手下有近十万的兵力,特别是几个边关上的“御总兵”,他们可以说是地方上的草头王。只要他们不叛国,能够守卫好边疆,就算他们身边的太监监军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也只有到了“总兵”一级,超重的文官才会有所顾忌。到了“御总兵”一级,朝中的文官才会当他们是一个人物。

    李立是一个“总旗”,也就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排长。属于低级军官,正八品级军官。他手下有二十个正规军士兵,十个胡忠宪自己的“府兵”。他在胡忠宪手下不算什么亲信,好在他为人老实,所以胡忠宪才派他来秦泰这里。胡忠宪是朝廷正二品的大员,按照他的等级,他可以享受一百人组成的亲兵和仪仗队。但是他来到地方,又是前线,所以朝廷允许他可以组织五千人以下的“府兵”,身边可以有五百人以下的亲兵和仪仗队。李立是亲兵总队第三分队的小队长,这支小队属于最外围的亲兵。虽然不被胡忠宪看重,但是作战能力和反应速度都不错。这对秦泰来说很合适,这些人既可以当侦察兵用,又可以作战。

    作为胡忠宪的亲兵,李立和他的人在两江三省很有地位。他们在外面有时候,权力大到连一个县官也不敢不听他们的。可是他们不能出他们的管辖范围。不管是军队的规矩,还是身份关系,他们只要一离开他们的地盘,他们不但享受不到原来的福利,而且会被抓起来。所以李立只能在两江三省内保护秦泰一行五人。这也是胡忠宪为了感谢秦泰,私下帮秦泰能做的唯一一件事。胡忠宪也打听过秦泰,知道秦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也知道秦泰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不然不会一点宝藏也不收。按胡忠宪的意思是一步一步和秦泰搞好关系,最好能拉他进自己的阵营。就算不能拉秦泰进来,也绝对不能和他作对。胡忠宪隐隐约约的觉得秦泰是一个有前途的人。于公于私他都不想和秦泰交恶。这一点秦泰并没有想到,是后来“老酒鬼”师爷提醒他,他才恍然大悟的。

第十五回 会合五

    秦泰身边有了官兵,就有了底气。现在的事态迅速起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秦泰直接给李立下令,所有官兵分兵两路,大多数的官兵把守王家坟地。其他的官兵和秦泰一起回到刚才住的房间里,等待里正带人前来。

    小灵子在路上已经告诉秦泰,里正因为要召集人手,所以比他晚了一步发出。估计上午应该能够到达这里的里正,知道秦泰身边有官兵,不敢再拖延的。

    村里的村民也一改刚才的嚣张样子,差不多都躲进了自己的房间里。本来人手一样武器的他们,看见官兵吓得家伙都不要了。

    一个中年村民,被倒霉地推出来招待大家。他抖抖索索地提着一大壶茶水和一大摞碗,为大家倒茶。

    秦泰和展小小暗自发笑,刚刚他们要杀要砍的好威风,不要说给一碗水,就是好声好气地说一句话都没有,可现在不但送茶而且低声下气地好脾气。这群村民真的是欺善怕恶的主,真的丢他们祖先王羲之的脸。

    正当秦泰他们放心等里正的时候,那间大房子里的男人已经发火了。

    男人光着上身,在自己的房间里走来走去。因为房间里光线相对较暗,并没有发现他的样子。可他光着的上身上有好多的伤疤,看来他是一个经过风浪的汉子。

    任是一边的女人怎么劝说,这个男人还是一脸地严肃。

    房间外面站着几个男人,他们村民打扮,看上去没什么异样。可是要是仔细看的话,却能发现出不一样的地方。这几个个头相对矮小,而且露出的皮肤相对白洁。他们就算不生气,身上也是一股子杀气。

    要是李立在这里的话,一定会认出他们的气质。这些人不是本地人,也不是安徽人,更不是中国人。他们是日本人,也就是倭人。他们是危害大明沿海多年的倭寇。也就是大明所有国民的仇人。

    日本是一个岛国,悬居海外。传说除了本地的原居民外,第一批开发日本的,还是我们中国人。秦始皇嬴政想长生不老,就请了许多的道士炼丹,可天下哪里有这种神药。道士们为了再古惑皇帝,也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就谎称为皇帝寻找仙人。道士徐福自称自己知道东海有座仙山,像秦始皇要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随他一起出东海寻找仙人。这些人就是日本最早的祖先。所以说日本也应该属于我华夏的后裔,可是他们养大孩子忘了娘。自己认为有点本事了,回过头来欺负祖宗。唐朝的时候,交过手知道自己打不过老祖宗,就假模假样地来中国学习文化、经济、宗教、各种手工艺技术等等,其实学习怎么统治国家、怎么铸造武器、怎么提高军人素质和战斗能力,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明中期又来欺负中国,在东南沿海危害百姓。中国不是打不过他们,光是一个人一口唾沫也能把所有的倭人淹死。可惜明国人小看了他们倭人的残忍,他们不但狡猾而且对对手绝不留情。大明的军队又过于呆板,指挥权又在一些不懂军务的文人手上,一误再误战机才使倭人做大。

    日本人能这么危害百姓,除了他们机动灵活,杀人的时候手下不留情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有汉奸在暗中帮他们。这些为了小财小恩怨而牺牲所有老百姓姓名和财产的汉奸们,比倭寇更加可恶。可是官府总是找不到这些人的踪迹,他们不是留在倭寇里,就是在内地隐藏起来。

    在上王村这种偏僻的地方,竟然发现了倭人。这代表这里实在不一般,可能是一个汉奸的隐藏地方,也是一些受伤的倭寇养伤的秘密基地。

    房间里的男人咬了咬牙,对外面的倭人叽里呱啦说了一堆话,倭人都离开了。

    男人回到床头,披上一件外衣,在外衣外面又穿了一件类似于软甲的衣服。找了两根绳子将自己的双腿上的宽松裤子裤腿绑结实了。最后才从床头去下了一把带鞘的大刀。看来要去打仗的样子。

    妇女也不多话,默默地看着男人准备好一切。心里是越来越平静。

    男人穿戴好一切后,看了女人一眼,说:“对不起了。我不能有任何的牵挂。可以我不能留下你。你不要怪我。”

    女人已经将一把尖刀插进了自己的小腹里,她挣扎着说:“跟你在一起,是我心甘情愿的。我活的很痛快。我不会连累你的。”说完就倒地死了。

    男人本来已经犀利的眼神,更加恐怖了。他毅然的走出了房间,将自己家所有的下人都杀了。这么做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些人知道太多自己的事。

    在这同时,从这个男人出去的倭人也开始了自己各自的行动。原来男人给他们的命令是集合所有的自己人杀了官兵和大明官员后,立即转移。他们回到自己家里,换好衣服,拿上武器准备行动。

    李立没有回村里,在村子外围随意走走。多年的习惯,令他一到新的不熟悉的地方,就会先看看地形地貌。

    可李立这么一走,发现了一个古怪的现象。几个在一边玩闹的孩子,一边玩闹一边哼着日本歌。李立曾经跟随胡忠宪胡大人多次看见过倭人。有一次抓到了一群倭寇的家属,其中要两个带小孩子的女倭人。她们哄自己孩子睡觉时唱的就是这种歌。可一个山区偏远的孩子们怎么会唱这种歌?他的眼睛瞳孔突然快速收缩。

    李立马上下令,叫回所有看守坟地的官兵,全副武装杀回村里就出秦泰大家。

    这时候溜回去看自己老婆的那个村民,也看见男人正在屠杀下人。他躲过这个疯狂的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