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帝也疯狂-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州郡,赚取差价。州郡买了这些不合格的材木,运送到洛阳,宦官依然说不行。就这样反复操弄,运来的木材堆积如山,到后来都烂掉了。宫殿过了几年还没修成,灵帝却从其中大赚了一笔。至于各州郡吃了这场大亏,不免要把损失都转嫁到老百姓身上,他却不管了。
  不过,汉灵帝也渐渐发现,劳心费力地想这些敛钱之方,虽然有效,但也还是太过麻烦。自己既然做了皇帝,就要发挥一下皇帝这个资源的优势。终于,他发现了皇帝手中掌握着一种独一无二的热销产品,那就是官位。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一位酷爱做买卖的皇帝(2)
这个绝招还是他的母亲董太后给他提供的,董太后出身小家,本来就是一个嗜财如命的人物,忽然一夜之间飞黄腾达做了太后,这份贪欲就更是涨到了极点。灵帝的四处搜刮,买田置地就曾经得到过她的大力支持。现在看到宝贝儿子又一次为弄钱而发愁,与他同心同德的董太后自然也十分焦心。但是,田赋已经提高得差不多了,供奉之物又早就进了汉灵帝的私囊,再找生财之路可不那么容易了。这时,董太后得知前代有过卖官的事情,顿时感到这是一股巨大的潜在财源,立刻喜上眉梢,报告给了儿子。具有商业头脑的汉灵帝也一拍即合,马上下诏,在上林苑设置了卖官的机构,公开卖官。
  东汉的卖官起于邓太后,但那时只是偶尔为之,以比较温和的方式征富人之钱来“佐国之急用”而已,并没有将之作为生财的工具。但汉灵帝的情况就有所不同,他可是把这个当作天字第一号买卖来做的,自然不满足于前代的那种小打小闹,而要“正规经营”,于是就对各项官职明码标价,列出一张价目表来。当时初步定下的价格是:年俸600石的官职600万钱,2 000石的官职2 000万钱,依此类推,按官定价。除了皇帝的位子不卖之外,上至三公,下到县令,统统可以拿钱买到。即使是国家选拔的特殊人才,也要交一半或三分之一的费用。如果是肥缺或者重要职位,就得另外加钱。当然啦,这么直接地说拿钱买官毕竟有点不太好听,于是对卖官所得的钱,就起了一个专门的名字叫“礼钱”——只是赤胆忠心的官员给朝廷送礼嘛,于是买方卖方,就都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了。
  汉灵帝的这场卖官大买卖从光和元年(178年)一直做到中平元年(184年)。买卖做久了,价格也就要随行就市,有所调整。地方官由于直接临民,刮起地皮比较方便,售价就要比朝官高上一倍,各县贫富不等,县官售价也就各不相同。不但平民想做官要买,就是官吏想升迁,也得出钱。为了激励他们出钱的踊跃性,求官的人还可以估价投标,出价最高的人就可中标上任。当然,买官的价格并不固定,也可以根据求官人的身价和拥有的财产随时增减。比如崔烈想当司徒,因为他出身于北方的名门望族,又是个大名士,便通过关系,只花了五百万钱就买下了价值一千万的司徒。到册拜之日,宫廷举行隆重的封拜仪式,灵帝亲临殿前,百官肃立阶下。望着崔烈春风得意的样子,灵帝突然觉得他这司徒一职来得太便宜了,忍不住惋惜地对随从亲信嘟哝:“这个官卖亏了,本来该要他一千万的。”旁边的中常侍便插嘴道:“他能出五百万,已经很不错了。陛下您要有点品牌意识,像崔公这样的冀州名士,岂肯轻易买官?现在连他都认可陛下的产品,正好给我们做免费广告,以后这官位就会更畅销了,陛下还担心收不回本来?”事后,崔烈的儿子对他说:“大人实在不该买这个三公,外面议论纷纷,都嫌这官有铜臭味。”“铜臭”这个典故就是从这儿产生的。
  虽然如此,灵帝对于打折售出官位到底不太愿意。于是他规定,以后官吏的调迁、晋升或新官上任都必须支付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官位标价,也就是说,官员上任要先支付相当他25年以上的合法收入。这么一来,许多官吏都因无法交纳如此高额的“做官费”而吓得弃官而走。没人当官,汉灵帝的买卖岂不是要亏本?所以,有些人不肯贪赃枉法,请求不去做官,竟然被强迫派去。比如,当时司马直是著名的清官,因而皇帝特别减价,只收他三百万钱,派他作巨鹿郡太守。得到诏书后,司马直很不情愿,就想以请假为名,不去上任,但却得不到批准,没有办法,只好勉强答应。他走在路上,越想越气,就上书皇帝,在援经据典、抨击时弊后,服毒自杀了。
  当然,像司马直这样死心眼的人,是太少太少了。汉灵帝这么有“经济头脑”,那些官们也不是傻子。大部分人一当上官就拼命捞钱,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买官的钱挣回来。如此自然要加大对百姓的盘剥,弄得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在灵帝黑暗的统治上,又重重地抹上了一笔。
  

荒淫无耻的“裸游馆”(1)
汉灵帝刘宏的谥号为“灵”,这个“灵”字在谥法中解释为:“乱而不损曰灵”。想想这位皇帝胡作非为,把国家折腾得够呛,只是勉强没有亡在他的手里,也算是“不损”吧。至于这个“乱”就更为贴切,不但包括他卖官鬻爵的“捣乱”,也要包括他声色犬马的“淫乱”。
  汉灵帝刚即位还是个12岁的小孩,此时却还没有“淫乱”的能力。他即位后立了扶风宋氏为皇后,这位皇后姿色平平,汉灵帝也就对她没兴趣。这时,中常侍王甫枉杀了勃海王刘悝及他的王妃宋氏,宋氏是宋皇后的姑母,王甫怕宋皇后迁怒于他,就诬陷宋皇后在宫廷里挟巫蛊诅咒皇帝。这种罪名一般一告就灵,灵帝正看皇后不顺眼,就借此收回了她的玺绶。宋皇后不久忧虑而死,接着她的父亲以及兄弟全部被杀。这般冤枉,宫中的人都很同情她。一天灵帝做了个梦,梦见已故的桓帝指责他无罪而枉杀宋皇后,还说宋皇后在天帝那儿去告他。天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是不会赦免他的罪过的。先帝托梦本来就是很严重的事情,又加上天帝生气,这事情就更严重了。灵帝十分害怕,就问羽林左监许永这是什么征兆。许永就趁机表白了宋皇后的无辜,还请求改葬以使冤魂得到安宁。灵帝虽然受制于宦官,没有听从许永的话,但他能做那样一个梦,说明在内心的深处多少也是有一些愧疚的。
  皇后不能得到灵帝的欢心,他就把眼光放到宫里别的女人身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女人的兴趣也就随之增加,“淫乱”的本性渐渐暴露出来。他命令宫中所有的嫔妃和宫女都必须穿着开裆裤,而且里面什么都不穿,为的就是临幸起来方便,直接按倒就成,否则还要宽衣解带,岂不是扫了龙兴?这种荒唐的行为实在令人瞠目结舌,不过在汉代可能还算不得不能接受。灵帝同时的大儒郑玄,就曾就在《周礼》注中为皇帝精心制出过一份性交日程表:“女御八十一人,当九夕。世妇二十七人,当三夕。九嫔九人,当一夕。三夫人,当一夕。后,当一夕。十五日而偏。”也就是说,皇帝要在短短的半个月里和这一百二十一个女子颠鸾倒凤。看来这份任务实在艰巨,做皇帝的得鞠躬尽瘁才行,也难怪东汉那么多皇帝都短命而死了。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只要不是皇后,即使贵为夫人九嫔,也得大家一起任皇帝当众乱搞,这么一比,小小宫女穿个开裆裤,就实在算不了什么了。
  不过对于荒淫的汉灵帝来说,这开裆裤也毕竟是一种障碍,他还有更新的创意。中平三年(186年),他又在西园修建了一千间房屋。让人采来绿色的苔藓覆盖在台阶上面,引来渠水绕着各个门槛,到处环流。渠水中种植着南国进献的荷花,花大如盖,高一丈有余,荷叶夜舒昼卷,一茎有四莲丛生,名叫“夜舒荷”。又因为这种莲荷在月亮出来后叶子才舒展开,月神名望舒,就又叫它“望舒荷”。在这个恍如仙境的花园里,汉灵帝命令宫女们都脱光了衣服,嬉戏追逐。有时他自己高兴起来,也脱了衣服和她们打成一片。所以,他就给这处花园赐名为“裸游馆”。
  说起来,这种男男女女一起光着屁股打打闹闹的创意,并不是汉灵帝第一个想出来的,商代有名的暴君纣王就干过这样的事情。他那个有名的“酒池肉林”,就是以酒为池,悬肉作林,让男女一起脱光了衣服来做“长夜之饮”。不过那时毕竟是上古,物资条件匮乏,人们也编不出什么新花样,只以满足口腹为第一要务,所谓“淫欲”不过是附带而已。汉灵帝既然是威震四方的大汉天子,自然要比那个比部落酋长好不了多少的商纣王有情调。于是,当夏天到来的时候,他就选择肌肤如玉,身体轻盈的宫女执篙划船,摇漾在渠水中。有时盛夏酷暑,他还命人将船沉没在水里,观看落在水中的裸体宫娥们玉一般华艳的肌肤。这些宫女的年纪都在14岁以上18岁以下,正值青春年少,妖娆如花。汉灵帝看着她们载沉载浮,莺歌燕语喧闹一片,自然心怀大畅,不免也下水与她们“裸游”一番。他又让宫女们演奏《招商七言》的歌曲来招来凉气,于是莺莺燕燕们便品丝调竹,曼曲轻歌起来:
  

荒淫无耻的“裸游馆”(2)
凉风起兮日照渠,青荷昼偃叶夜舒,惟日不足乐有余,清丝流管歌玉凫,千年万岁喜难逾。
  皇帝喜欢新曲,就得有人来给写作。但东汉传统的太学乃是用来培养儒学人才的,讲究的是修身治国这样“正大”的事情。再说太学生早就和“党人”们纠缠在一起,汉灵帝也不想去惹他们。于是,他就在宦官的建议下,另设“鸿都门学”。这所学校就是要和太学唱对台戏,所以,除了共同供奉孔子之外,基本上是太学教的它都不教,太学不教的它都教。所以教学内容就不会是什么五经之类,而是辞赋书画、妙曲新歌这种更偏于文艺性的东西。这样,汉灵帝的新歌可就源源不断了。鸿都门学曾兴盛一时,学生达几千人之多,而且他们就业前景也不错,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甚至有封侯赐爵的。但这所学校和宦官们的渊源太深,再加上学的又是这种“小道”,所以很给当时的士大夫看不起,那时的“正人君子”都耻于与它的学生为伍。不过,这鸿都门学却也要算得上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的第一所文艺学院了,对提高文学艺术的地位还是颇有用处,后来魏晋时期的文艺自觉,也与它多多少少有点关系。汉灵帝的这点开创之功,还是值得肯定的。当然,他的动机并没有这么高尚,不过就是为了给自己的淫乐提供点花样罢了。
  汉灵帝还有更有情调的事情。西域进献了茵犀香,他就命人煮成汤让宫女沐浴,把沐浴完的漂着脂粉的水倒在河渠里,称作“流香渠”。对着这香艳旖旎的景象,汉灵帝感叹道:“假如一万年都这样的话,那真就是天上的神仙了。”看来他虽然号称万岁,但对自己能活几年还是心知肚明的。不过一万年的事情太过渺茫,在当下想作神仙却不困难,能“但愿长醉不愿醒”就可以了。灵帝与宫女经常在裸游馆里饮酒作乐,往往通宵达旦。他为了让自己知道时辰,就在裸游馆北侧修建了一座鸡鸣堂,里面放养许多只鸡,打算通过鸡叫来确定时间。但他周围的内侍哪里愿意皇帝这么快放弃游乐,就争相学习鸡叫混乱真声,以致后来灵帝再听到鸡叫,都不知道是谁发出的了。汉灵帝整夜饮酒,迷迷糊糊,醉得不省人事,宫廷的内侍把一个大蜡烛扔在殿下,才把他从梦中惊醒。如此醉生梦死,恐怕就连那个暴君商纣王,都要瞠乎其后了。
  汉灵帝游玩的兴趣不仅限于这座裸游馆,他还挺会引导时尚新潮流。他发明了一种驴车。比起马车来,既轻便又时尚。皇帝亲自驾着驴车在上林苑转悠,一脸的得意扬扬。有了大汉天子倡导于上,这种驴车很快就在京城里流行起来。上至王公,下至百姓,无不以拥有一辆驴车为荣,导致驴的价格直线上涨,甚至超过了马价。除了驴,汉灵帝还喜欢养狗,甚至把狗唤作“爱卿”。而“爱卿”这个词,通常是皇帝对大臣的称呼。汉灵帝大概受到了启发,就给一只狗戴上文官所用的进贤冠和绶带,让它后腿直立,摇摇摆摆地走了起来。他还乐得拍手大叫:“好一个狗官!”旁边的大臣听了,真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感到受了侮辱,却也无可奈何。不过,汉灵帝的官不少都是拿钱买的,只会欺压百姓,作恶多端,其行为只怕还不如一只狗。叫他们“狗官”,倒是名副其实呢。
  

胡闹皇帝实为亡国之君(1)
汉灵帝自从废了宋皇后,就忙于和后宫美女一起“裸游”,过了两年还没有册立新皇后的意思。他手下的朝臣可不干了,中宫皇后乃是国家象征,老没有怎么行呢,就上表请求他赶快再立一个,于是灵帝就册立了贵人何氏为皇后。这个何氏出身微贱,乃是一个杀猪屠夫的女儿,但她容貌美艳无比,肌肤如雪,婷婷玉立,好色之徒灵帝一见就喜欢上了她。再加上何氏还给她生下了皇子刘辩,灵帝对她就更为宠爱,几乎夜夜与她共度春宵。但好色之徒往往喜新厌旧,灵帝不久又爱上了出身名门、知书达理的王美人。几度春风之后,王美人怀孕了。但她深知何皇后妒忌,怕她因此加害自己,就在每次朝见皇后的时候都拿帛束住腹部,免得叫何皇后发现自己怀孕。只是这种事情如何能瞒得下去,王美人就找来堕胎药喝下,但多次服用之后却不见效,于是她也就听天由命,把孩子生了下来。汉灵帝给这个命大的皇子取名刘协,对他十分喜爱。
  何皇后得知此事,愤怒非常,但皇子已经生下来了,已是无可奈何,就趁他的母亲王美人产后调理之际,下药把她毒死了。汉灵帝听到王美人忽然去世的消息,十分震惊,急忙前去探视,一看王美人四肢青黑,就知道她是中毒而死。他不禁流下了泪,下令追查是谁干的。等知道是何皇后,汉灵帝立刻大怒,并打算将她废去。但何皇后花钱贿赂了曹节、张让等宦官为她说情,灵帝看自己的“爹”都出面了,也就不好再把何皇后怎么样,于是何皇后平安地度过了这场风波。可汉灵帝自此以后,一直怀念王美人不已,还写了《追德赋》与《令仪颂》两篇辞赋纪念她,缠绵悱恻、如泣如诉。也许是爱屋及乌吧,汉灵帝对于失去母亲的皇子刘协也就怜爱有加,怕何皇后害他,就把他寄养在母亲董太后那里。又因为这个孩子像自己,就对他更为宠爱了,萌生了立他为太子的念头。但是,何皇后已经有了皇子刘辩,是汉灵帝的嫡长子,天经地义的皇位继承人。汉灵帝因为讨厌何皇后,就说刘辩“轻佻无威仪”,不想立他。只是当时不论是外廷的官僚,还是内廷的宦官,包括灵帝自己的外戚,都支持刘辩。汉灵帝没有办法,只好先拖下去。
  皇帝在这边为立太子弄得焦头烂额,那边国家形势也已是岌岌可危了。汉灵帝宠幸宦竖、卖官鬻爵,大肆搜刮百姓、聚敛财富,广大平民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他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过着如牛马一样悲惨、下贱的生活,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据史载,在河内、河南这两个地区,发生了妇女吃自己的丈夫、丈夫吃自己的妻子的可怕事情。民众对这种悲惨的生活再也不能忍受,最终爆发了黄巾军大起义。
  汉灵帝的横征暴敛曾经引起过小股的民变,但这些暴动多为自发而来,零散而不相统属,没有形成太大的气候,不久就被东汉政府镇压下去。黄巾起义却是一场有严密组织的自觉行动。它的指导思想,就是当时盛行的太平道。
  太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支,大约产生在东汉中期,在流传过程中又受到了一些谶纬神学的影响。到了汉灵帝时期,巨鹿人张角把它发扬光大了起来。他自称“大贤良师”,通过符水给人们治病,还不要钱。他的符水可能还挺灵,很多人都被他治好了。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张角的名声就越来越大。张角在给人看病的同时还不忘传教,于是很多被他看好了的人也就成了他的弟子。于是张角又派他的兄弟张宝、张梁和弟子周游各地,也是一面治病,一面传道。大约花了十年工夫,太平道传遍了全国,各地的教徒发展到几十万人,就连汉灵帝的“爹”张让,都和张角有所交往。张角把全国八个州几十万农民都组织起来,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都推举一个首领,由自己统一指挥。太平道已经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于是张角认为起义的时机逐渐成熟,就编造出谶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苍天”指的是东汉政权,“黄天”指的是太平道,“甲子”指的是中平元年(184年)的三月初五。但这些意思都比较隐晦,东汉政府并没有疑心。他们还暗暗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