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辰 河 潮-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k着三角形的鉻铁头,吐着血红的芯子。他们两见了吓得浑身一麻,酥软无力,起了满身的鸡皮子子。

  广腔口说:“算了吧,莫弄了。要不会把性命丢在这里。我不搞了!”

  嘶喉咙说:“那我们回去若么交差?不行!”

  广腔口说:“不行你就一个人搞。”于是两人争执起来。争了半天,两人才互相作了让步。最后广腔口说:“那你要搞就快点。”

  嘶喉咙说:“好,就把后面那扇壁板拷掉,把几个账簿柜子推出去,让洪水把它冲走,让那些人去查他老母亲个屄。”

  广腔口拿着斧头,“砰,砰……”几下就把后面那扇壁板打开了。广腔口里咬着电筒,和嘶喉咙两人吆哧吆哧地把几个账簿柜子放倒,着劲推到屋外。两人慌忙逃出了村委会,爬上机帆船,发动机器,一溜烟地开走了。

  洪水已经涨齐腰深了,还在一个劲儿地往上猛涨。

  小秋和盛兴趴在院墙外,因隔得太远,始终没能认出人来。小秋听声音,觉得嘶喉咙有点儿像村里张会计,但又不完全像,因为张会计平时喉咙根本不嘶,这只能作为猜想而已。他们往回游,还没回到柑桔林。启南见机帆船开走了,就先把小船推出来了。启南问:“是谁?他们来搞吗?”

  小秋说:“隔得太远认不出来。看来是刘光汉他们那伙的。”

  盛兴说:“他们是来搞破坏,销毁账簿的。他们把几个装账簿的柜子都推到房子外面去了,想让洪水把它冲掉。”

  启南说:“喜得我们抢先了一步。要不账簿就被他们毁灭了。看来刘光汉十分狡猾,而且问题严重。不然他怎么冒着这么大的洪水来销毁账簿呢?让他们去做黄粱美梦去吧!”他们三个人都无声地笑了,推着装得沉重的小船,往莲花寺游去。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34章、临危不惧(5)
义刚和小秋、启南、盛兴几人分手之后,就划着小船朝李晓明的家扒去。

  李晓明的家在蓝溪村李家坪上。因蓝溪在这里从东到西绕了个大湾,再从西望北注入辰河。李家坪北临辰河,南靠蓝溪,东依雪峰余脉。这里地势相当复杂,溪河密布。

  洪水翻坪以后,李家坪就四面都是水,犹如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孤岛。住在上面的人如同困兽,无处逃生。幸好辰河水翻坪以后,主洪道向北推移了两三千米,直到九角尖山的山脚下。李家坪就变成了一片广阔浩淼的洑水区。

  义刚划着小船来到李家坪,在迷蒙的夜色下,他只隐隐约约地看见黑色的李晓明家冒在水面上。

  原来,李家人劳累了一天,加上连续几天来的大雨,他们吃过晚饭,为了节省电费,就早早地睡下了。直到半夜远处传来紧急地敲锣声,李晓明的堂客高荷英才醒来。她立即爬起来,披上衣服,去开电灯,已经停电了。她趱到外面一看,“哎呀,我的天呀!”她不禁惊叫起来。周围已是一片茫茫泛滥的洪水,仅剩自己家这块高地了。她连忙折回到屋里,点上油灯,把一家老小叫起来,但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周围滔天的洪水封断了他们的去路,他们一家老小束手无策,只好大眼瞪小眼,互相呆呆地望着,痴痴地坐在堂屋里,听天由命。

  荷英的公公李驼子和婆婆年岁都大了,已经到了古稀之年,他们长年的劳累和磨难,尤其是儿子晓明被害入狱的重大打击,使他们本已脆弱不堪的身体,雪上加霜,成了个病壳壳。眼下,荷英就是这个残破的家顶梁柱了。她已三十来岁了,生育了两个孩子。她不仅要拖儿带女,服侍公公婆婆两位老人,而且还要成年累月地种五六口人的责任田和背负丈夫沉重的冤枉债务。在短短几年中,她原来如花似玉的容貌就被折磨成残花败柳了。尽管如此,但也掩藏不了她那漂亮的美人胚子。俗话说“美丽的女人是资本,也是灾难。”晓明的入狱除了他本人的梗直外,或多或少也与她的漂亮有关。

  义刚急忙划小船朝李晓明家驶去,洪水刚淹进荷英的家。他的船一靠近荷英家门口,就听到屋里一片嘤嘤的哭泣声,见荷英的两个孩子坐在堂屋里的一张大方桌上。两位老人坐在竹凉床上。屋里点着豆大的煤油灯,枯黄的火苗一闪一闪的,放着微弱的光。堂屋门口放着一副油漆枋子。这是两位老人的唯一的一副寿器,是他们百年之后的安歇之所。枋子的盖子已经打开,他们准备把它作为为逃生之舟。寿器里摆放着他们家最值钱的一床缎面被子,这是荷英和晓明结婚时的陪嫁,里面还有孩子的几套衣服和一小袋粮食。

  他们见了义刚划着小船来到门前,就像是见到了救苦救难的观世音大菩萨,全家人激动得大哭。两位老人老泪纵横,用满是青筋老手,抹着泪,泣不成声了地说:“恩人哪,我们这世报不起,来世变牛变马也要报答你呀!”

  义刚叫他们别这样说:“咱们都是当村当块儿的,远亲不如近邻。咱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俗话说‘洪水如猛兽’,水还在飞涨呢。唻,赶快上船吧!”。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34章、临危不惧(6)
两位老人怎么也不肯上船,他们说什么也硬要让两个孙子和媳妇先上,说:“我们老了,活够了,就是去了另一个世界也无挂无碍了。孙子和媳妇他们还年轻,他们是我李家祖宗香火的希望,无论如何要先救他们。有朝一日,他们还要为他爹洗雪冤情呢!”

  媳妇荷英被两位老人感动了,哭着说:“爹,娘。你们的心意我们做晚辈的领了。但你们要好好地活下去,不然,晓明若回来了,我无法向他交代。他走的时候一再嘱咐,要我好好地服侍你们,把两个孩子盘养成人。他说总有一日会见青天的。你们两位老人若有个三长两短,我也活不下去了。你们就先上船吧。莫再推让了,耽误时间。”公公婆婆还在推让。

  说话间,洪水又涨上来半尺。

  义刚见了催促说:“情况紧急,洪水无情,时间不容人哪!听我安排。为了安全,一船装不下,你们两位老人和孙子先上船。我看看吃水情况,若装得到,我们就一船去,若装不下,荷英就等下回。我回来接她。”他们只好听义刚的安排。小船只能装下他们祖孙四个人。义刚说:“荷英,你等会儿,我把他们送上岸马上就来。”

  刚准备开船,公公从船上趖了下来,他硬要媳妇上船。

  荷英无论如何不肯上,僵持在那里。荷英说:“我还有点事,捡拾晓明的一些重要东西,好带走。”公公不听。媳妇讲了恨话说公公若不先走,她就要投河了。公公没法,只得上了船。

  义刚说:“荷英,你挑些要紧急用的东西,我回来后,好一同带走。我们走后,万一洪水涨得快,你就架梯上楼,我一定来接你。”说着就划着小船走了。公公婆婆用手护着两个孙子,船走了好远,他们还流着泪望着徛在屋外水里孤零零的媳妇。

  义刚把他们一送到岸上,就折回身,拼命地往回赶。

  这时洪峰到了,泛滥汹涌的洪水迅速淹埋了家堂牌子,涨齐了楼板。荷英把枋子綯到门外的那株大柚子树上。她自己爬到楼上,取出李晓明叫保管好一个油纸包,抱在身上。她痴痴地坐在那儿。她想起男人李晓明那天走的时候,对她说的话“你一定要把那东西保管好。它是我的性命呢!我是清白的,我一定要回来的。只要有这账本在,刘光汉他害不倒我。”

  义刚划着船回来了,没见荷英,急得大声地喊,仍没见她人应,心想不会出事吧?他扒着船绕着楼房转,突然听到左边楼上有哭声。他急忙扒过去,看见荷英坐楼板上哭。义刚急忙把船綯在柱子上,走到她身边,见荷英抱着一个油纸包裹,眼泪济济的。

  义刚说:“荷英,你哭吗呢?来,我们走吧。”

  荷英哭得更厉害了,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义刚劝也劝不住。汹涌澎湃的洪水把小船颠簸得咵咵地响。义刚劝着说:“荷英,我把你当亲妹妹,你有什么天大冤屈,只要对我说,我会想办法帮助你的。”

第34章、临危不惧(7)
荷英见到义刚叔这么说,就像见到了亲人似的,咵的一声大哭起来。她想到义刚和她无亲无挂,在这洪水翻天的黑夜里,冒着危险,来救她们娘母子,就像亲人一样,关心着他们。她激动的感情就像久围溃堤似的洪水,一下子冲了出来,她把久已深埋在心里的话,一咕脑儿地对义刚尽情地诉说着:“义刚叔,我活在这个世上好难啊!要不是为了两个遭孽的孩子和老人,我早就不想做人了。你晓得吗?晓明是被刘光汉陷害的。刘光汉贪污村里公款三百多万元呢,拿去贿赂县委组织部长张昭功,买镇企业办主任当。他要晓明做假账。晓明是死脑筋,夯条柱头不转肩,不肯帮他做假账,拗了他的令,结果把他得罪了。刘光汉倒打一钉耙,设下圈套,反过来诬陷晓明贪污公款,把他押进了大牢狱。刘光汉贪污公款的账簿就在我这里。”说着她把怀里的包裹递给义刚看。

  义刚接过沉甸甸的包裹,大吃一惊,以前只听说李晓明贪污公款五万元,为父亲治病,大家将信将疑。想不到原来是这么回事?

  荷英说:“晓明走的时候,一再交待,要我保管好这些账簿。对任何人都不要说。这几年来连我的公公婆婆他们都不知道。他说等他回来一定要找刘光汉算帐。”荷英说完,用手擤了一把鼻涕。

  义刚“啊”了一声,问:“那你现在怎么办?”

  荷英说:“我把它交给你,你替我保管好。我看了这么多年,你是好人,还有小秋、启南、盛兴都是好人。你们大家都在反映刘光汉问题。刘光汉是只老狐狸,狡猾得狠呢。光账上是很难查出他们的问题。他后来换的张会计,就是他的趄角亲戚。”荷英说着又呜呜地哭了,她说:“刘光汉是个流氓,还经常借机想欺侮我。他听晓明在牢里不肯认罪,还在上告,就怀疑我们有证据几次到我这里诈哄我。为了安全,我唯一的希望就全托付你了,万一我有个什么好歹,也无挂欠了。只要账簿在,李晓明就有翻身的一天。”

  义刚说:“既然你这样相信我,那我就无论如何要替你保管好。但你要听我的话,你要好好地活下去,不要着急。因为这不是一下子就能搞好的。你晓得我们正在清查村账,我们已经发现了刘光汉的隐匿的重大问题。你要相信,乌云是挡不住太阳的。走,我们上船去。”

  荷英听了一下子跪了下去,给义刚磕了几个响头。义刚慌忙扶起荷英,说:“你这是做吗呢?这不是折杀我吗?快起来!”义刚不容分说,霸蛮把她搀起来,扶到船上。他叫荷英坐稳,急忙划着小船,朝远处坡上扒去。这时天已经麻麻亮了。

第35章、情绝义尽(1)
枫树湾码头位于辰河的中下游。这个码头是刘光汉的储煤场。码头上堆满了待运的煤炭和木材。

  刘光汉雇来了四只铁舶船,从昨天起,隆日隆夜地抢运煤炭和木材。

  昨天上午,刘光汉交待镇企业办副主任,他说他到县城有事去了,企业办工作就要他负责一下。其实,他根本没去县城,而是守在自己的煤场抢运煤炭。因为他见连日的暴雨,河里发了大水,担心自己码头上的煤炭被洪水冲走。

  中午时分,镇里在家负责工作的艾副镇长打来电话,要他带领村支两委干部,做好抗洪抢险工作做。

  刘光汉口头上答应给得熨是熨帖,但他仍然只顾抢运自己的煤炭。

  直到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暴雨还在不断地下着,江河的洪水齐刷刷一个劲儿地猛涨。村主任陈宏富见刘光汉没有任何安排,就给他打了个电话,催促他是否晚上召开个村组会议,因为镇里电话通知了,要求村里布置好抗洪抢险的准备工作。

  刘光汉说:“镇里的精神我知道了,但我现在正在镇里布置镇企业抗洪抢险。 村里抗洪抢险的事情,你就负责安排一下。现在村里有没有集体经济了,抗洪抢险没有什么大的任务,你通知村民自己做好防洪抗洪就是了。”

  陈宏富心里暗暗骂道:“混账书记,有利的事争着干,无利的事就甩手推卸。”他想你当书记都是这样的态度,那我也只好牛吃桐叶周下情算了。没法,人是一下子通知不拢来,会开不成了。他只好四处传报口信,要各村组自己做好防洪抗洪救灾工作。但人们都不当回事,认为不会有什么大洪水,依旧照常在忙他们自己的事情。直到晚上汹涌的洪水翻坪以后,人们才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生。

  陈宏富家住在地势较高楠竹园坳上。半夜,他被一阵紧急的锣声惊醒了,他连忙爬起来,得知村里的情况后,立即给刘光汉又打了个电话,他把村里的情况详细地告诉了他,说:“村里的洪灾情况十分严重,洪水已经涨上坪一两米高了,许多人还没有逃出村子,被围困在屋顶上,树上,还有自己缲的排上。情况万分危急。”陈宏富几乎是带着哭腔请求说:“现在救人要紧,请你马上派几只船来!”

  刘光汉烦躁地说:“这半夜三更的,我到哪里去派几只船呢?我正抢运煤炭呢,河边码头的煤场上,还堆着近百吨煤炭,等着抢运,现在正忙得不可开交呢。镇里的几家企业也被洪水围困了,那么多的财产等着我派人去抢救。调派船只说得轻松好听。若派船,我这里的损失,谁赔得起啊?这又不是三两个钱的事。现在大家都要救灾。唉,这不是三十夜借甑箅,哪有空的。”

  陈宏富打断了他的话说:“刘大书记,人命大于天呢!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能不能从你煤运场上拨一只船过来,先抢救那些在洪水中的老百姓啊?”

  刘光汉气汹汹地说:“我只有四只船,抽不出来!而且船老板也不肯白冒险,他们要钱。即是他们肯去,这钱谁出啊?你叫他们自己想办法。”

  陈宏富气愤地说:“钱,村里出!”

  刘光汉生气地责备说:“你讲话像喝丝瓜汤了,村里哪有钱呀!把吗出呀?”

  陈宏富怄得把话筒 “啪”播在桌子上,狠狠地骂道:“共产党败类!败类!满脑子的私欲,连人民的生命都不顾了,把煤炭看得比人命还重要,只顾几个臭钱。”

  刘光汉还想花言巧语地说几句,见对方挂了话筒,心想:“哼,这时候晓得要我这个当书记的了。平时你们哪个把我这个当书记的放在眼里,还和义刚他们告我的黑状。现在有难事了,就来找我,没门!你们不会去找义刚呀!”

  义刚把荷英一家人送到学校安顿好以后,在洪水里救捞起十几个村们和小孩。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35章、情绝义尽(2)
天已经大亮了。雨停了,从东边天空里的云层里透出一抹红色。蓝溪村周围数十里,汪洋一片,洪水滔天。泛滥的辰河像一群脱缰的野马,在急速地奔腾,发出海啸般的喧嚣声。水面上到处漂浮着大堆大堆的渣滓堆,有些高的地方,还露出处一些翘棱的树梢和黑色的屋脊。远远近近的山坡和丘岗就像汪洋大海中的岛屿浮在水面上。山坡上、丘岗上到处是逃难的人们。有的用尼龙薄膜支起一顶帐篷;有的用几块木板搭个人字形雨棚;有的用木棒竹棍架起几扇毛扇;有的什么也没有,干脆用几捆陈年稻草,铺在露天的地上作为栖身的地方。他们惊魂未定地坐在那里,不知所措。

  有些没及时逃出来的,还爬在屋瓦背上和树梢上,急切地盼望和等待着人们去救援。

  义刚刚把从水里救起来的几个人送到学校,又听到了镇政府派人送来令人更加惊恐的消息,说是还有更大的洪峰,即将到来。据省防总明传电报通知,位于上游的几个中型水库,已经溃坝,约有三千八百亿吨洪水将倾泄下来。第二次洪峰正以每秒五千六百万吨的流量冲向下游。据推算,辰河流域还有两到三米的洪水上涨。

  省市县抗洪指挥部,紧急部署,要求辰河流域沿岸的人们继续做好防大汛抗大汛的准备。国家防总,广州军区已发布命令,派遣舟桥部队,航空部队紧急投入该地区进行抗洪抢险战斗。他们派遣的直升飞机中午可抵达灾区,将把食品、矿泉水和医药等送到灾区人们的手里。

  义刚听到消息后,急忙划着小船,返回村庄,趁着第二次洪峰未到来之际,把现在还围困在洪水中的群众,都救上岸。他来到燕子坪。

  燕子坪在辰河边上。坪上住着四十多户人家,刘姓居多。这其中就住着刘光汉的哥哥刘光勇。洪水刚涨上坪的之前,村子里的人都趱光了,但刘光勇没有离开。因为他舍不得自己花费多年的心血,才营造起来的老房子。

  当晚,他儿子运兵听说父亲还在屋里,就赶回来苦口婆心地劝说:“爹,你是要这破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