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学霸终结者-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莫杰需要一条既把“初音娘”身上的音频和图形工具用上、移植到,同时还能来快钱的路子。

    顾莫杰苦思冥想的当口,接到了一个电话。

    他一看是数科院蔡院长的号码,赶紧第一时间接了起来。

    “顾莫杰同学,这几天有空的吧?邱院士前几天又回了一趟国内,离开前会顺道到我校访问一下。他近期关注了一些‘深度算法’方面的前沿进展,可能会和你聊聊。这两天你有空的话,就随时来学校吧。”

    “好的蔡院长,我随时都可以。”

    顾莫杰没有推搪,直接答应了。不过他心中倒是有些疑惑,邱院士怎么又回国了?

    挂了电话,上网一查,才知道,原来就在上个月底,陈省身老教授在津门总院病逝了,邱院士这次是正式回国参加恩师的追悼会呢。

    “唉,深度学习……人家的深度学习算法,都开始用在那么多领域了。我这儿还只在云输入和云安全上动脑子,真是有点落后了。空有音频和图形方面的深度算法技术,却不知道用在哪儿盈利……罢了,和同行多沟通沟通,说不定能有启发。”(未完待续。)

第二十四章 洋为中用找同款

    钱江大学,数科院。

    在蔡院长的提携下,顾莫杰得到了两位大牛的接见。

    除了意料之中的熟人邱院士之外,居然还有香港科大的朱精武校长。

    香港科大和钱江大学是有长期交流生合作的,朱校长来国内访问钱江大学,也不算是意外。何况朱精武还有一重身份——他是陈省身老教授的女婿,所以理论上和邱院士算是师兄弟关系。

    前几天,办完了陈老的追悼会之后,邱院士和朱精武一个要回美国,一个要回香港。不过津门没有直飞美国的航班,都要走沪江,所以两人不约而同到长三角一带的几所大学顺道访问一番,也算是送行。

    以钱江大学在理工科方面的造诣,受访首当其冲。

    以顾莫杰如今的身份,倒也不至于让那些顶级大牛眼巴巴来见他,只能说是顺带着捎上的。不过既然见了,总也能受益匪浅。毕竟顾莫杰如今也算是顶上了一个“人工智能领域下、深度学习分支”的“产业界代表”了,得加个“之一”。

    朱精武校长是搞物理、搞材料的,和顾莫杰算是初见,只来得及混了个脸熟,并没有什么产业界方面的话题可聊。

    朱校长很是客气地询问顾莫杰,有没有兴趣拿一个交流生的名额,将来顺带去香港科大读研。顾莫杰也诚恳地表示将来会考虑,但是眼下事情太多,实在不方便去香港。

    相比之下,邱院士和顾莫杰的可聊话题就有些多了。邱院士上了年纪之后,似乎对于算法领域的业界动态比较关心,哪怕自己不懂技术细节,却也把行业前沿趋势了解得比较透彻。

    聊了没一会儿。邱院士就语重心长地对顾莫杰说教开了:

    “小顾啊,我看你着眼点还是太窄!深度学习,那么好一个大方向,有多少应用可以展开。你当初算是喝头口水的人,结果弄了大半年,还在弄云输入和云安全。虽然我不懂产业界的事情。不懂经营,也知道你眼下要多线出击,抢占先机才是。

    我在美国,天天关心这方面的动向,谷歌可是花了半年多功夫,把‘图片搜索引擎’做出来了,我看了,他们的内测版很好用;facebook公司,也是把‘人脸识别技术’做出来了。前几天刚刚投入正式使用。

    深度学习算法这东西,你只用来‘让电脑自动识别语句识别得更准一些’,是不是大材小用了?中国人也该做一点‘让电脑自动识别图片、识别声音更准确’的技术应用嘛!不要老是跟在美国人屁股后头抄,看别人什么火了才跟上。年轻人,要有担当才好。”

    这番话有些学究气,没有考虑到顾莫杰如今的资金盘面方面不足带来的掣肘,但也算是对顾莫杰启发良多。

    顾莫杰自己也知道,如果他肯和马克扎克伯格那样。不惜把自己的公司估个市值。然后一次性接纳数亿美元的投资、然后把自己的股权占比降低到50%以下,那么他也可以和扎克伯格那样快速的发展。可是他偏偏就是不愿意别人搭他的顺风车。不愿意便宜了那些银行家。

    对于邱院士的建议,他并没有当面拒绝,而是很诚恳地表示马上考虑、马上调研。蔡院长也在一旁说了些鼓励的言语,毕竟是学校扶持的产学研结合项目,蔡院长也是很希望顾莫杰做大之后,能够反哺学校一些的。

    ……

    会见结束之后。顾莫杰回去闭门深思,把初音娘自带的“图形大师”功能调出来仔细查阅了一下。

    在初音娘本体上,“图形大师”有强大的图形处理和播放能力,远超如今的pc上可以做到的程度。谷歌和facebook刚刚取得的那些成就,在顾莫杰看来并不算什么。

    别说是根据一张图片的片段搜索图片的网页来源、图片名称、源文件。哪怕是根据一张图片。搜索网上含有这张图片的视频资源,都可以轻松做到。以他手上如今的深度学习算法编程人员,加上和杰夫辛顿、严磊那帮人的交情和外协资源,以及后发带来的仿制优势,要移植不成问题。

    可是,顾莫杰就是找不到一个让这个技术变现收钱的渠道。没有盈利的话,光是移植的技术成本就会让顾莫杰深感拖累。

    这种事儿,靠自己瞎想是想不出结果来的。

    过了两天,顾莫杰换了个思路,把谷歌和facebook利用深度算法取得的图像搜索领域的成果都编纂成介绍文档,分发给公司高管和合作伙伴,让大家集思广益,看看国内有没有哪个互联网企业有可能用得上图像搜索类相关的技术。

    顾莫杰小范围地放出风声:谷歌和facebook如今刚刚做到的事情,他也可以做到。他也是深度算法的第一批使用者,有这个研发资源,只是国内没人为这个技术买单。

    顾莫杰的意图,是和去年暑假时候在旧金山和谷歌的合作差不多的:当时,顾莫杰准备插手云安全,采取的办法是新成立一家新的离岸公司,顾莫杰出技术,谷歌出钱,然后各自占股。现在,他也希望抓到一个愿意为了图像搜索方面的深度算法项目掏钱的国内公司

    放出这个风声的时候,顾莫杰的第一目标客户是百度——在顾莫杰看来,美国人那边,谷歌率先做了这个事情,那么国内事事以紧跟谷歌为要诣的百度肯定也会跟风。加上听说百度正在谋求今年纳斯达克上市,应该会强调自己的技术领先性,这事儿应该挺靠谱才对。

    为此,顾莫杰专门联系了和他有两年交情的刘绯彤,但结果并不理想。

    百度对于在2005年介入图像搜索引擎并没有兴趣。或者说,李老板的资金主要投注方向不在这里,国内如今的网民对这个需求的迫切程度不够,哪怕搜索引擎公司开发了这个新功能,带来的额外流量也不够吸引人。

    电话里,刘绯彤反复拒绝着顾莫杰:“顾总,我知道您的合作诚意。其实我个人也是非常想参与到一个图像搜索引擎的项目中去的,但是这个事我真帮不了你。你这边的开价太高、李总不能接受这个报价的技术外协。”

    顾莫杰反复强调他的开价有多划算:“请转告李老板,我只是想要6亿人民币的投资而已,而且我们可以成立一家新公司运作这个项目。百度出6亿,可以占股60%,也就是说新公司公司总估值只有10亿。

    在技术的可实现性方面,你们如果觉得没保障,我可以签订额外的对赌协议,就用初音网络科技母公司作为担保好了。谷歌为了开发图像搜索引擎,可是投入了好几亿美元。facebook去年四季度拉到的2亿美元,也是主要用在了‘人脸识别技术’上面。搜索引擎级别的划时代进步,至少都要数亿的开发成本,这点你们是最清楚的,我的开价并不过分。”

    “对不起,我们今年财务报表压力比较大,为了上市,为了市盈率,不能做这么长期的投资。”

    刘绯彤最终挂断了顾莫杰的电话。顾莫杰也知道,没有必要再去打给李彦红本人了,任何公司,在上市前夜,是不会迈大步冒险的。

    就在顾莫杰失望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客户找上门来。

    春节前一周,表哥周立新开车到顾莫杰家里串门,顾莫杰一开始以为只是寻常的走亲戚,却没想到背后还藏着生意。

    周立新和顾莫杰的交情,自然没什么好客套的。放下送给姨夫和小姨的礼物之后,周立新直接扯了顾莫杰进书房,关起门来问:

    “听说你现在天天在兜售一个仿制谷歌‘图像搜索引擎’的图片素材检索方案?开价方面,只要谷歌财报上研发成本的三分之一?”

    “差不多吧,你好歹给我留点面子,我要做的话,肯定有自己的创新点,也不纯粹山寨谷歌的。谷歌开发这玩意儿,3亿美金投入肯定不止,我只要别人给我1亿美金现金就行了。当然,新公司里我还要占股一小部分。”

    周立新小心翼翼地和顾莫杰确认了一些功能性上的问题,主要是了解顾莫杰做的东西有可能实现到哪一步的效果。在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之后,周立新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拍拍顾莫杰的肩膀说:

    “看来,我是帮你拉到买家了——如果你可以做出区别于谷歌的图片素材检索方案,会有人掏1亿美金给你的。”

    顾莫杰精神一振,却又有一些不解,问道:“谁?百度都不肯要这玩意儿,国内还有谁有这么大气魄,跟着谷歌干这种技术?”

    “笨!你也不想想,你哥我现在在给谁打工呢。当然是我老板有可能感兴趣了。”

    “马老板?马风不是做电商的么?他又不是做搜索引擎的,要这玩意儿干嘛?”

    “谁告诉你马老板是做电商的?阿狸集团,本质上是一家数据公司好不,咱是c2c,又不亲自卖东西。

    看看这个方案吧——是我结合了你的技术说明,和咱淘宝网的需求分析,写出来的。我已经把草案提交上去了,建议马老板为淘宝网加一个叫做‘找同款’的功能,就需要用到你这个技术。马老板也已经同意了,具体的,过几天你自己去谈吧,做哥的只能帮你到这一步了。”(未完待续。)

第二十五章 度娘不要阿狸要

    很多人想当然地觉得,阿狸集团是一家电商公司,或者说至少淘宝网是一个电商公司。

    这种认识其实大谬不然。

    阿狸本质上是一家数据公司,提供的是数据服务;

    淘宝网,只是一个c2c的平台,它本身并不卖任何一样产品。它只为买家和卖家提供一个牵线搭桥的机会,为买家和卖家找到自己想要的客户和货源,提供数据搜索的服务。

    仅此而已。

    真要说“做电商的公司”,更后来的天猫,以及京东,才更适合这个头衔。

    从2003年5月,到2005年1月,淘宝网刚刚成立满20个月。

    和后世之人错觉的那个繁华着锦、烈火烹油的淘宝网印象不同,2005年初的淘宝网,还处在一个阵痛挣扎的阶段。

    最初一年半里,能开拓的业务基本上都展开了。

    但是,正如爱情在18个月的多巴胺热烈结束后,会进入短暂的不应期。淘宝网的发展,在最初的野蛮扩张结束后,也进入了量变堆叠放缓的尴尬局面。如果不做一些转型调整的话,后续的前景会很迷茫。

    最初铺开的那些卖电子产品、卖标准化产品的成熟市场,开始渐渐饱和;而新的非标产品的市场,却还没有成熟。国内网民,在2005年年初这个时间窗口,还没有养成在网上买非标产品的习惯。

    这年头,人们上网买东西,图的就是一个便宜。如果一样网商提供的产品,不能证明其价格比全国所有实体店都便宜的话,网上的东西是卖不出去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凡是不利于精确价格比较的产品。在网上都还是一片惨淡。

    在卖书的领域,当当网走得比淘宝网更早,淘宝根本就卖不好书。哪怕是后世,和当当抢夺图书网购市场的,也得轮到京东。

    在卖电子产品的领域,新出现的“中关村在线”等更专业、更单一的专项网购和咨询渠道开始崛起。买这些专业产品的网民,也开始倾向于找更专业的网商。

    2004年的淘宝网年终总结会议上,阿狸集团老板马风,对全体高层问了一个问题:

    怎么样,才能把购买搜索条件更模糊产品的用户,拉到互联网上来?

    “现在在我们网站上买东西的,都是些什么人?基本上还都是专业网民,都是男人,都是很懂电脑的人!这些人会买什么?只会买cpu、内存条、显卡、手机;只会买书籍;这些产品的共性是什么?是都很标准化!

    随便一款cpu、内存条、手机。只要具体型号对上,不管从哪家买,都完全一样。随便买一本书,只要书名和作者对上,内容就完全一样。这些产品,不存在质量差异,纯粹就是拼价格战,客户也只在拼价格战的细分产品领域。才会想到电商!

    网购发展了两年,我们做到了些什么?依然只是让‘追求标准化产品的客户想到上网买’!但是那些想看到啥喜欢就买啥、逛到啥喜欢就买啥的女人。依然不鸟我们的网购。她们依然看不出网购的价格比较优势,不信任我们!

    我们就不能想想办法,把女人也吸引到互联网上来买东西么?毫无疑问,女人比男人更会买买买,如果不抓住女人,淘宝网就没有明天!阿狸集团就没有明天!这个问题我希望全体都重视起来。严肃对待;不要再用技术人员、工程师的角度刻板看待!大家要群策群力,找出新的增长点。”

    马风的话,其实也是有瑕疵的,但是毕竟代表了主流。比如严格来说,04、05年也不是没有女人在网上买东西。只是女人买的更多是名牌化妆品,因为化妆品是有明晰的型号的,不需要模糊搜索。

    周立新如今仅仅还是淘宝网的一名中层技术干部,寻常大老板找高层开的战略性会议,他都是没资格参加的。但是,这一场全体中层都有机会参加的年会,他却是可以列席的。

    这是周立新第一次听马老板有针对性地长篇大论谈一个细节问题,谈一个关于淘宝网的问题。

    加上,周立新又是顾莫杰的表哥,顾莫杰在那儿推销“和谷歌类似的、甚至更独到的图片深度搜索技术”时,周立新也是经常拿到资料,耳濡目染。

    两个环境夹攻交融之下,周立新心里形成了一套玄妙的牵线搭桥方案,并且完善之后,故意勇气直接交给了马老板。

    这里,还不得不感谢一下阿狸集团的言路畅通。任何一条中层干部的头脑风暴,都有可能直接上达天听。

    ……

    两天后,钱塘市高新区的心脏所在,后世名列bat三巨头之一的阿狸集团总部。

    总裁办公室里,宽大的办公桌后面,坐着一个长相精奇的瘦小男人。

    可惜顾莫杰重生之前才2012年末,所以他自然没有玩过后世一款名叫《炉石传说》的暴雪魔兽外围卡牌游戏。否则的话,他要是再晚重生两年,玩过炉石,那么铁定会对桌子对面这个男人的长相感到惊诧。

    这不就是《炉石传说》上那张1费神卡“麻风侏儒”的造型么?除了皮肤颜色没有地精族那么绿。

    这个酷似“麻风侏儒”的男人,就是阿狸集团的掌门人,马风马老板了。

    如果说百度李老板是国内互联网掌门人中以帅著称的代表,那么马风就是另一个极端,以长相精奇著称的代表。

    马风和李彦红的存在,完美地证明了:一个人的颜值和他能不能在互联网界创业成功,没有多大关系。

    刚满20岁的顾莫杰,第一次见到了马风。这是两年前他在京城见到了李老板之后,第一次再遇到如此重量级的业界大牛。

    当然,在2005年这个当口,马风的江湖地位是不如李老板的。毕竟百度在05年已经处在谋求上市的风口浪尖。国内地位如日中天;阿狸的上市之路,却还要蛰伏数年。

    顾莫杰打量着马风的同时,马风也在审视着顾莫杰。和李老板相比,马风是一个扎得更深、更内敛一些的人。他年长,半路创业,早年艰辛。这三点属性,让马风不如李老板那么喜欢提携后进、和业界新人接触。相比之下,他更愿意让时间来考验他的合作者和下属。

    一个新人,就算火箭蹿升得再快,在马风眼里,也需要多观察观察,看看对方有没有后劲、长劲,再考虑合作。一个新员工,哪怕招进来之后短时间内表现再好。马风也会选择让更久的时间去观察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当然,凡事都有正反。马风的做派,固然会让他没法第一时间找出未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