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栖特种兵-第5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倘若他们来了,边境都空了,即使这边能赢。那边的侵略者趁虚而入,这边的赢,又有什么用处呢?
不过,摄灵是不会管这些事情的,他把其余的一百三十五个黑衣使者的成果总结出来,总人数大约超过了一千万!
这还是到目前为止已经集合起来的人数。也许后面的数量不大,但是这种动员还在继续!他们会以后续部队的方式,继续开往前线!
这样的话,就必须要认真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了!
只有势均力敌的战斗,才能保证最大限度的死人,死人越多,那些有可能得救的人不是越少吗?
摄灵在这方面的改变是一件事情;另一方面他对这些人的认识也重新调整。
原来他从皇帝以降,都是瞧不起。
现在看来。不仅皇帝在这个决死令上是对的,而且那些地方狩牧官长也是能够高瞻远瞩的,并非是鼠目寸光之辈,如同他之前所想。
尤其是当他们认为到了危机的关头,那种爆发出来的力量和斗志,都比平时高出许多!
他听了蛇三五一的汇报,说他从盛京带来的那个队伍,一天竟然跑出了三百六十里地!
原定十天的路程。他们估计八天就能赶到!
这样十天之内赶到的军队,就达到了六百万!
现在已经聚集在天军包围圈外面的援军。实际上已经达到一百五十万。
有了这些认识,摄灵大大改变了他对这满清皇帝和高官的轻视,所以落实在行动上,就是他愿意把这个消息和大家一起分享;非但如此,还破天荒露出笑脸。
“好!我就和大家说说,皇上最近发出的命令。就是要人、要粮、要钱!我派出去我的手下去传圣旨,现在已经有了结果。”
“什么结果?”众人齐声问起,个个都是好听众。
“结果就是我要讲的好消息!除了寥寥几个人没有成功以外,有一百三十五人成功了!”
“好消息就是这个吗?”咸丰问道,“这也说明不了什么呀?关键得有人、有钱、有粮才行!”
“对!但是。他们的成功是基础,现在我就说一下具体的收获是什么!”摄灵说。
众人全都侧耳倾听。
在摄灵重点介绍了和南、奉天、京畿等效果重大的行省以外,又给出了一个概括的总数。
“现在我们征集起来的战士,最少是一千万!”
“什么!竟然有一千万,搞错了吧?”众人同声疑问。
“没有错,就是一千万,甚至可能达到二千万,如果有疑问,我们可以一家家的数……”摄灵的笑容更宽阔了。
“不用数了,快说说如何安排他们吧。”咸丰插话道,他也是笑容灿烂。
这对咸丰是一个极大的好消息,甚至是一个最大的好消息。
他没有想到他的圣旨到了这个时候,还有如此威力!
这让他心情舒畅,信心大增。
对战争的胜负原因,他一直是似懂非懂,但是他一个直观的认识,就是人多必胜人少的。
这次增援来了一千万,肯定比天军要多得多,堆也把他们堆死!
即使那些败军的总督,现在也神情轻松起来。
琦善大声说:“若有千万大军在手,我建议里应外合,把这些所谓的天军全部包围,一锅烩了!”他对骑兵失败一直耿耿于怀。
徐广缙沉吟道:“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天军的胜利可不是完全靠人多势众!他们有时候集中更多的人一起干,是出于少死人的考虑,不但他们少死,我们也少死;你们觉得这一千万,真的能当一千万人用吗?”
这一番话有如在众人头上,浇了一盆冷水,霎时间让各人根据那个吓人的一千万数字而膨胀的信心,冷却了下来。
尤其是那些败兵总督,联系自己的经历,都不禁打了寒战!
似乎人多人少,对上天军,都没有胜算!
皇上自己,还有摄灵,想起那个“十岁到六十岁”的年龄阶段,原来的自信刷刷地往下掉。
是啊,前两次绝户计,已经把中坚年龄阶段的人都抽光了,这次集中起来的,主体来说,不是年龄偏小,就是年龄偏高!
如果把他们当作年轻力壮的兵丁来用,到时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何况面对的都是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天军精锐,更可虑的是,就是他们,打垮了正当年的满清士兵,难道对付那些老弱残兵,会有很大困难吗?
估计,最合理的结局,是更容易对付吧?
越想越觉得没有理由那么自傲,还是老老实实地回到现实吧。
回到现实以后,才知道,这一千万援兵并不能保证他们得胜。
真正的价值是改变了大家失败的情绪,如果大家振作精神,发挥最好的水平,到是为大家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和天军有得一拼了!
也就是说,徐广缙关键时刻的老成持重,让大家冷静下来,能够比较客观看到天军的状况,比较性地看清楚自己;然后在此基础上,冷静的思考问题,提出下一段时间的作战方案。
两江总督、东方集团军总司令陆建瀛缓缓地说道:“一千万人,能够集中使用,有共同的方向,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统一的领导,那是一千万!
“如果没有这些,那不过是一盘散沙!以目前天军的状态,他们能干净利落地灭了我们的一百多万精锐,我们在座的几位总督都是人证,知道他们强横到什么程度,就一定能灭掉一千万乌合之众!
“而且我保证,没有以前那么费劲!
“因此,我非常严肃地建议,我们必须在这些人上面建立一个非常权威的领导机构,来统领指挥他们!”
其他几位总督,包括直隶总督讷尔经额,同时说道:“我完全赞同!”
咸丰、摄灵当然不会反对,因为这事情是如此的一目了然。
有了统一的领导,还要依靠各种正确的步骤和条件,但是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其他即使是队,也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于是,几个人经过几番商讨,决定成立一个总督团队,包括五位总督。
琦善,陕甘总督,西北集团军的总司令。
程矞采,湖广总督,南方集团军总司令。
陆建瀛,两江总督,东方集团军总司令。
楊殿邦,漕运总督,水师船运总司令。
徐广缙,两广总督,东北集团军总司令。
由程矞采任首席总督,组织协调其他四位总督。
其他四位总督,除了漕运总督楊殿邦负责水师,负责运送士兵、钱粮以外,其余三位总督,把全国各地的援军一分为三,分别置于他们的管辖之下。
为了保证令行禁止,每位总督名下分配了一个由大内高手带队的执法队,每位总督都有对属下包括巡抚在内的人先斩后奏的权利!
除了这些人以后,皇上还任命了一位军事总管,也就是所有军队的总统令。
这就是原来西北集团军的军事总统领、僧格林沁的长子、伯彦讷谟祜。
上次败于胡以晃,他的表现比那个总督琦善好得太多了!
自然得到咸丰的好感和重用,因此,这次又任命他为军事总管。
除此之外,还把所有援兵中的骑兵,全部调拨到他的麾下,组成一支颇具规模的机动部队。
和这个总督团队的组成相配合,其余的那些总督,他们依然在自己原来的集团军中与天军作战,也组成了另一个总督团队,他们的总头领是六爷。
总调度还是摄灵,他上面是皇上,所有人都对皇上负责,但是通过摄灵的具体协调而实现。
。(未完待续。。)
第1025章 涡河水葬劲旅
两个没有在场、却和今天的决议有关的关键人物,六爷和伯彦讷谟祜,都由摄灵负责通知,然后再协助他们贯彻这次会议议决的事项。
然后,大家又把各行省来的援军全部瓜分,确定了哪个总督管辖哪几个省。
有摄灵的各省人数统计为根据,给各位总督的将士,在数量上也尽量达到均衡。
其中,琦善大体分到了从陕甘通过北部一直到东北的所有援军,没有办法,谁叫他是满族人氏呢?
他所管辖的这些地区基本都是满族老家、或者是那些最早跟着满清老祖宗打天下的族裔。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所有实现军府制度的省份,都在这个范围。
毫无疑问,这些地方来的援军,肯定是最好的,许多人哪怕年纪尚轻,或者已经年迈,但是他们却都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
而琦善这位总督能力上比较弱,恐怕是所有总督中能力最低的。
不过,要说管理那些皇族子弟,有没有人能强于他,那些皇族贵胄,又怎么可能听从一个非满族人的管辖?
所以,只好让琦善勉为其难了。
其他的几位总督,除了漕运总督杨殿邦,还有三位,就按着方位各管一方了。
其中,程矞采,湖广总督,南方集团军总司令,负责南方。
陆建瀛,两江总督,东方集团军总司令,负责东方,包括杉东、直隶等省。
徐广缙,两广总督,东北集团军总司令,负责西方。包括和南。
整个分工过程中,摄灵和大家有说有笑,与各位总督之间的关系有了长足改善,有些人就把心中的问题和疑惑提了出来,求摄灵予以解答。
只要不是太隐秘的东西,摄灵也在不同的程度上。给出了答案。
等到分工结束的时候,琦善倚老卖老地问道:“我说摄灵兄弟,从皇上发出圣旨,到你得到各省的执行情况,中间只相隔二到三天;别说干成了那些事情,就是赶路也远远到不了目的地!能给我们说说是怎么回事吗?难道你有未卜先知之能,早已经派人前往?”
麦轲主要目的是拖延时间,等待援军到来。
“谈?你除非给我让路,否则免谈!不让?兄弟们随我冲!”
这家伙根本不上当。反而将计就计,乘拦截的天军放松警惕的时候,突然就催马摇枪冲了过来!
后面的湘勇不知道这人是假的,见主将冲锋在前,大受激励,立刻打了鸡血一样,拼命向前,竟然后发先至。在这位假冒曾国荃前面,冲击到天军的防线面前。
这一千天军还是和以前一样。当头就是一刀劈下!不管是人头还是马头!
不想,这一刀本来应该劈中假冒曾国荃,却被他前面的那个湘勇承受了过去。
假冒曾国荃看到那名兄弟临死前对他满是叮咛和欣慰的面容,狂吼一声,战力爆发,手中枪犹如独龙摆尾。一枪挑飞了杀人的天军,又是一摆,刺死另一名前来阻挡的天军排长。
战马凌空一跃,跳过壕沟,竟然突破了天军的防线!
不过。除了这个假冒曾国荃以外,其他人又给截住了,原来就在这个时候,天军的援军赶到了。
王全洲一看敌军主将跳出了包围圈,打马就追!
他坚信,凭他的赤兔马,不肖片刻,就能追上逃敌。
可是他刚刚起步,就看到那个曾国荃又回来了。
如果这个人是货真价实的曾国荃的话,他就会跑得越快越好,因为后面的人都知道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长官的性命。
只有长官跑了,这些士兵才有机会逃生。
可是,他不是曾国荃。
而且他的任务是在这里拖住天军,掩护从另一条路逃跑的真实的曾国荃!
所以,他不能走!
他必须和他那剩余的一万人继续拖住天军,否则就是没有完成任务。
现在他的残部,正在和刚刚赶到的援军打得激烈,他必须加入他们。
所以他一反常态,又勾了回来。
不过他刚从壕沟上跳了过来,就被王全洲兜头拦住。
王全洲方天画戟朝前一挺,拦住道:“老同学,慢走!我们聊聊?”
原来王全洲初见麦轲时提到在一个学院同学四年,他的同学除了孙刚、徐华、姜汉雄以外,还有曾国荃!
当然还有其他许多人,只是毕业后遇到的很少了,在两军对敌的战场上相逢,就更罕见了。
本来,两个人即使相见,也是在一个阵营,谁也没有料到,王全洲不但被天军收服,还成了基督徒,从里到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过,他毕竟和曾国荃不是太熟,读书期间,他们并非一个圈子的人,所以,他竟然没有认出这个人是假冒货。
假冒曾国荃一听敌人大将叫他老同学,暗叫糟糕!这位一定是认识四哥,这下子麻烦了!
这个时候,肯定不能多说,说到细节肯定露馅,于是装作特别生气的样子,看都不看他,怒道:“你少跟我扯同学交清!你已经杀了我那么多人,我跟你不共戴天!”
嗓子比以前粗多了,难道年龄增长,嗓子也变粗?
好吧,反正也没有深交,你既然不顾,我就更无所谓了!
见到老同学拒绝和他对话,还马不停蹄地想溜走,长戟一抖,挡住了他,怒道:“既然不愿意和我说话,那就手上见高低!”
说罢,抖手就当胸刺了过去!
假冒曾国荃看着蒙哄过关难以实现,只好开打!
他手中的丈八钢枪扑棱棱一抖,挑开了方天画戟!
他坐下的是一匹大宛良驹,遍体雪白,和王全洲的枣红赤兔马有的一比!
两人人英雄,马彪悍,枪锋戟利,也不说话,闷头苦大!
只听到两件武器密集的撞击声,响彻原野!
而那些手持战马刀的天军战士,拦击湘勇骑兵的战斗又是另一番景色。
从南北两个方向赶来的骑兵开始有一点乱,趁机被那些湘勇杀死一百多人。
可是随后,援军的大部队到来,双方的厮杀又走进了正轨。
依然是天军一排排地上去,不问三七二十一,斜劈斩马刀,就是那么一招!
劈上谁谁倒霉!
他们依然是一千人一排,以杀敌一千自损五百的比例,开动这个绞肉机!
麦轲早就不想打,伤亡太惨重了!
可是这些湘勇根本就不会停止,仿佛丢掉的不是命,而是一毫银子可以买十斤的大白菜!
现在麦轲能做的就是对自己一方的伤员,进行及时诊治。
只要不是掉了脑袋,麦轲一个也不放过,都必须停过灵犀一动检查。
只有灵犀一动确定被检查的士兵彻底死亡,才算放弃最后努力。
麦轲正在看着战场的厮杀揪心,思索以后一定不要避免这种谁也没有退路的绞杀,忽然接到丁光晔的信息。
他说他发现了围城的敌军大量减少,总数不足以前的十之一二。
为了探明虚实,他计划出击,直捣敌人的中心营帐。
然后,他问麦轲是否允许。
麦轲算了一下,这里已经有敌人一万四五,那么敌人共有二万,留在营中的应该有五六千人。
如果数量少于这个,那就说明敌人另有出路,也许那才是他们的主线!
想到这里,麦轲立即丁光晔前去冲营,搞清楚到底那里有多少人。
麦轲现在又多了一份担心,也许大鱼已经跑了?
可是除了曾国荃,还有谁是更大的鱼?
难道是张龙?
似乎不像!
不管是谁,确定是否还有一路湘勇逃跑是当务之急。
如果确定,就要找出他们逃跑的路线,然后把他们一网打尽。
否则岂不是功亏一篑!
麦轲立即告诉其它方向的天军,让他们严加注意,不要放这些湘勇从他们那里逃跑。
刚刚布置完毕,麦轲听到了他的综合仪器有了响动。
这就是他的夜视仪,除了夜视以外,还有其它许多功能,全部汇集在一起。
监听就是其中之一。
不仅可以监听人的声音,而且可以监听自然界的一切响动。
这个监听功能,除了能搜集到众多响动以外,还能快速作出分析,辨别出声响的性质。
麦轲打开一看,监听功能正在给出报告,说是地下一百米处,正有一支人马,大约三千人,从西往东而行,穿越地下洞穴,正好好经过麦轲的脚下。
麦轲看完这个报告,心中就有了数。
他继续开启这个监听的功能,随后作了一系列的安排。
这里刚完事,又收到丁光晔的报告,说是敌人确实所剩不多!
虽然他没能攻入敌人营帐,从出战的人数来看,也就是原来人数的十之一二。
丁光晔同时强调,他所动用的兵力和采用的方式,一定把敌人能动用的所有兵力都逼了出来。
他甚至看到了敌军的指挥官,就是那位张门长子张龙。
这更坚定了麦轲以前的判断,也就继续按他的想法安排下去。
麦轲做好了这些安排,在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