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庄-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何良策?”

“先卖一笔,然后依年再收,并且承诺,如果三年都挖不出金子的,年资退还。但作假者,严惩!”

大唐的严惩相比起后世鞭子朝的残酷,已经是非常仁慈了。

罗艺造反,这可是说是绝对的重罪,可事实上就算罗艺当时不投降也就是杀掉他和他的儿子,基本上其他上都会被流放,或者为奴。

罗艺投降之后,他的部下抓了上百个,真正杀头的只有三个人。

大唐的律法还是非常仁慈的,不会出现那种杀的血流成河的砍头大戏。

比如老狼经常说的,杀他全家!

这个全家,放在鞭子朝就是诛九族,放在大唐老狼的意思就是,杀掉本人,再杀掉儿子,这就是全家了,连家中长辈都不算在内。

对于房玄龄的提议,李二认同了。

“去办吧!在大唐报上朕亲笔写一个招商令,户部、刑部、兵部。三部联手招商,这个地点嘛……”说到地点,李二笑了:“就放在商会街那个准备开张的望景楼吧!”

“是!”房玄龄与长孙无忌齐身行礼,然后退了出去。

离开书房,长孙无忌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房玄龄也跟着松了一口气,两人相视一笑,都有些庆幸的摇了摇头,房玄龄说道:“还好,不是有兵事!”长孙无忌也说道:“是呀,还好不用打仗,这两年,不宜轻动刀兵!”

金矿什么的,两人都不怎么在意。那东西说白了,只是李二把远钱变成了现钱。

“房公是否要试一试金矿?”

“自然是要试一试的,某家中花销也不少,却没什么产业。这奢侈税一加,家里就要穿布衣了,所以自然是要试一试的。长孙仆射如何,某虽然没有近看,但远观那金矿似乎不算少,但也不多!”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房公不如几家合力,某不参与了。”

长孙无忌不是不想参与,而是不能参与,因为他妹妹是皇后,金矿这种事情他还是不要沾手的好,有些时候,是避讳一下的。

作为官方政策性报纸的大唐报,作为民间第一大报的长安报。

两大报纸完全脱销,就算家里没有钱的,也为了那招商令想买一份报纸,仅仅为了看一个热闹,也会买上一份的。

加印!

绝对不会加印的,大唐报作为官方报纸,每天多少份就是多少份。除非整体提升印量,但这个却是依月来计算的,绝对不会作临时加印的事情。

长安报不会加印,因为多印三份就是赔进去一文钱。

长安报是赔钱印的报纸,所赔的差价就是用广告费挣回来了,但广告费却是以月收的,所以没有特别的情况,长安报也不会加印。

一报难求!

报纸上的招商令,就是入场的门票,没有招商令连门都进不去。

次日,就是距离招商会开始还有四十八小时的时候,两份报纸却各加印一万份,给周边州县加印一万份。

钢铁坊、水泥坊、焦炭坊、石灰坊。招商令!

整个长安一下就炸开锅了,在报纸卖出不到半个时辰,整个长安城之中四处可见狂奔的人,奔跑的人都有一个统一的特定,那就是他们的身份都不高,不是大户的随从,就是某家的旁支。

如果说头一天的招商令,只是在招农、商两业。就算非常的吸引人,但还不至于让人疯狂。可第二天的招商令,却是秦王殿下亲笔,钢铁坊与水泥坊,这个代表着什么?耀州几个月时间,就是百万斤精钢,这个精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让整个大唐疯狂。

七世家的人虽然已经有所耳闻,但真正的招商令出现的时候,还是他们震惊的。

“参与还是不参与?”王家家主王及善说话的时候,一只手上拿着就的是丹参丹。他真的害怕自己突然一下心脏就坏掉了。

“参与不参与,由不得你,也由不得我们这些老东西们。”王家宿老苦笑着摇了摇头,然后继续说道:“我们王家,现在拥有煤矿十四个,其中富矿、大矿就占了九个。从耀州那边得到的册子,家里有小辈们试过了,可以炼焦的煤也有五个矿。太原周边铁矿不用买秦王府的矿区图,就自家掌握的,也有那么小矿十几个,大矿区也有一个。”

王及善点了点头:“是呀,这钢铁坊当真就是可以随时开起来,派出工匠在耀州学习三个月,长则半年,不敢说一月三十万斤精钢,但十万斤总是会有的!”

“家中小辈们的眼睛都亮着呢,主家不吃肉,也不让他们吃肉,怕是会闹起来!”

“先不急,某入宫面圣,求个方略不晚。一年百万斤精钢,制作成刀,十二卫怕是可以全部换装一次,所以钢铁坊这东西还是小心一些好。”

王及善想的周全,别的好说,钢铁这东西在大唐就是战略物资。

“老叔去其他几家串门子!”

七世家想的没有错,钱可以挣,势力可以增加。但绝对不能有刺激皇室的物品出现,钢铁就是其中之一。

可事实上,李二与李元兴还真的不在乎,因为想造反不是靠有足够的兵器就可以的。

第444章 华夏论!

招商令发布,整个长安都为之震惊。

李二一手拿着报纸,一手拿着关于宫外的报告,笑的合不上嘴。

李二在想,明天的报纸金矿招商令出,不知道长安城会是如何反应。长安城的反应?李二又在想,李元兴将会是如何反应。

想到李元兴,李二心时原热情一下就没了。

估计李元兴一定会皮笑肉不笑的说一句,皇兄英明。或者是没反应!

“秦王不知近日在忙什么?”李二随口问了一句。

高公公在旁边小声回应:“圣上,秦王殿下天不亮就往东去了。看那车驾的样子,不似远行。”

不远,会去那里。天池?临潼?或者是华州!

此时的李元兴正站在一处河堤上,远远的看着那大片的荒滩。

华州,就是后世的渭南,地处渭河下游,长安城以东一百四十里,原先属于京兆郡下属的一个县,后在武德六年升格为州,却是大唐下等州。

“臣下不知殿下驾到,未曾出迎,罪过,罪过!”一个清瘦的中年文士,身上穿着一件淡绯色长袍,却不是官服。头上戴着的是一个绣着金丝的头布,却没有戴冠。来到李元兴向前之后,长身躬下:“臣下不敢免罪,只是近来巡视河务,怕污了官服!”

李元兴没有接话,而是一指远处。

“华州,本王以为是一个聚宝盆。不知道裴刺史以来如何?”

中年人姓裴,是关中四大姓裴氏族人,名裴元朗。倒是一员干吏,原本只是一个从五品小官,调任华县第一年就让华县升格为州,在华州三年,华州已经接近了中等州的标准,实际拥有一万八千六百户人口。

听到李元兴的话,裴元朗低头沉思片刻:“殿下,臣下以为华州是个聚宝盆,只是有三难。臣下更是以为有殿下亲至,就算有万难也只不再是难!”

李元兴笑了,这个马屁拍的更是响亮。

可李元兴却不知道,这却是裴元朗的心声,他一听说秦王以了华州,连回家换衣服都怕浪费时间,立即就奔了过来。

“殿下,第一难。渭河下流这片冲刷的荒滩,如果能够治理,二十万亩良田!”

李元兴微微点了点头,这个说法是正经话,而且在数量上也比较保守,并没有夸大其词的态度。

裴元朗继续说道:“殿下,这第二难依然还是河,臣下昨夜读了殿下的招商令,臣下以为昆明池的渔业,未必有我华州强。但却不知道从何下手,更有难题就是渭水!”

“你继续讲!”

“第三难就是路,殿下华州是也是要地,而且一马平川。可水道并,旱路差。过往客商叫苦连天,如有水路,有旱路华州大兴!”裴元朗再一次长躬到底。

李元兴一伸手,身旁穿着女官服色的元春拿过一个信封来,裴元朗双手接过,没有打开之时李元兴就先问道:“裴刺史如何理解华夏这个词?”

裴元朗依然是双手捧着那信封,略一沉吟之后朗声回答:“回殿下,华夏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这是指我中华正统,区别于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说完,裴元朗想了想,又继续说道:“殿下那本《三国演义》提到关羽,记得《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也有提及,臣下以为华夏就是指我中华正统!”

果真是饱读读书之人,随便一个问题都可以引经据典。

李元兴不能不说一个服字。

不过,李元兴读的书比裴元朗多,而且李元兴读的书是经过几千年无数贤者的智慧。

李元兴说道:“华,就是指‘华’即华山,‘夏’指‘夏阳’。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就是我中华文明之根。但本王以来,还有另一个说法。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

(在古汉语之中,“夏”字有盛大的意义。)

裴元朗没有说话,又一次长躬到底。

“长安是大唐国都,这里会是大唐的一颗明珠,打开那信封看看吧,本王有什么说的不到之处,你尽管指证!”

“臣下拜读!”裴元朗很恭敬的将信先举过头顶,然后才拿下来将信封打开。

这里面装的是李元兴对华州的规划。

第一句话就把裴元朗震住了,因为上面写道华州全境皆良田。八百万亩良田,六成为特等水田。年产五百万担精粮,仅华州一地可保大唐国库官仓年年满仓。

李元兴的数据绝对不是胡来的,从后世现代渭南的详细规划,这个数值李元兴说的还保守了。

要知道在后世的现代,渭南年粮食产量是二百多万吨。

如果把这二百多万吨折成大唐的重量,就是四千万担,所以五百万担还是李元兴害怕吓到裴元朗,所以才写了这么一点。

裴元朗深吸一口气,他不敢反驳,也不会反驳,因为秦王殿下说的数字,那怕是一个让世人都感觉匪夷所思的数字,日后定然会被证明,这个数字太保守了。

正如耀州的钢铁产量来说,秦王殿下要求的数值早早就达到了,而且高了何止两倍。

那么,华州未来的粮食,应该就有一千万担。

裴元朗继续往下看,接下来是天然草场、天然林木,还有原始森林的面积。

再然后,是渔业可利用资源,以及矿区的资源量。

煤,两千亿担!这个两千亿让裴元朗双手一抖,差一点将手中的几张纸掉在地上。他实在是无法相信这个数量代表着什么?

“殿下,煤两千亿担?”

“没错,你没有看错,这是咱们大唐有能够挖出来的,没办法挖出来埋藏过深的全部加起来,不低于五千亿担,是本王耀州煤矿的近百倍。但这个并不是本王在意的,本王真在在意的,却是这个钼矿!”

“臣下不懂!请殿下指点!”

“说得太复杂了,你也无法理解,这是工匠们的学问了。有了这个钼矿石,可以让精钢更硬,更锋利,而且更不容易折断,最重要,不容易生锈。可以说,这是极好的东西,整个大唐,本王所知道的也就那么几个钼矿,你这里就算一个!”

“臣下懂了!”

正如李元兴所说,裴元朗并不需要懂太多专业的知识,他只需要知道这个矿石非常的重要,就足够了。

最后就是一张地图了,上面有详细的河道,良田分布图。

“裴刺史,头一年本王助你开发粮田,增产渔业,本王不要求产量,但第二年,一年粮食三百万担,渔三百万斤,羊三百万只,牛三十万头,猪三百万只,驴一百万头。你能作到,本王就给你加官,作不到换一个能作到的在这里为官!”

李元兴的语气已经是非常严厉了。

但在裴元朗听来,这就是一个机会,初唐的官员贪污的不是没有,但更多的首先是在乎百姓的生计,然后才是自己的官路。

裴元朗想来想去,最后说道:“请殿下入府,臣下有许多想求教。”

“不急,顺便路去一处小地方,本王想去为你华州挣一条铁路的银钱出来!”

裴元朗大喜欢,急忙在后面跟上。

很快,李元兴就来到一处山沟,这里已经有数百工匠正在干活了,见到李元兴到来,为首的工匠迎了上来,只是简单的一拱手:“殿下高明,这里有殿下喜欢的那种石头。似乎比耀州的更好一些!”

“有试制吗?”李元兴追问了一句。

那工匠大大咧咧的带着李元兴来到一台机器前,这是一台畜力小型水磨台,一块一尺见方的平面已经给磨了出来,黑白黄相间的纹理,极是美观。

“快一些,打上蜡给殿下看看效果!”那工头大喊的喊着。

身为石匠,本身就是粗人,李元兴也不介意,只是远远的看着。

没过多久,那块石头就被抬到了李元兴面前,那石匠工头说道:“殿下,某在那边山中还发现红色的,还有淡蓝色的,想来效果会更好。这个东西要是给圣上铺到书房,比起咱们的瓷砖更漂亮!”

“哈哈哈!”李元兴笑了:“你很好,已经开始计划着这东西怎么挣钱了。”

“殿下,咱是粗人,是殿下让咱天天有肉吃。咱就整天就寻思着怎么给殿下多挣些钱,耀州那边人手太紧,虽然有这石头可抽不出人手来,这里有,咱就开石打板,不出半年这里的就能年产一百万尺的石板出来!”

“好,很好。这里你安排人手,这几天辛苦一些,至少有二百尺磨出来。然后依本王给你的地图,再去实地看看,本王听你的好消息!”

“某明白,殿下尽管放心,某这就去了!”说完,一拱手大步跑着,一边招呼着人跟他一样进山,倒是一个急如风的性子。

看到那石匠李元兴很满意,这样的人应该过上好日子。

“裴刺史,去州府吧。”李元兴示意带上那块石头。

到了华州府,李元兴刚刚进屋,一句话就让满屋官员心惊肉路。李元兴说:“华州,自今年起,加粮税一成!”

第445章 加粮税

粮税加一成!

这话如果换个人说,怕是这会已经被人指着鼻子骂了。

但这话却是出自大唐秦王之口,无论是这个秦王的身份地位,还是秦王以往的作事风格,或者说这位秦王点石成金的本事。

所以,加粮税之事,众官员从惊讶之后,更多的是思考。

华州长史姓柳,也是关中大姓之一,他最出名的有两项,一是他的名字,二是他写的字。

当然,他的名字比他的字出名,李元兴第一次看到就记下了。这位柳长史名叫,柳冲冲!

他家祖上柳或是前隋名臣,隋末之乱后,退隐归家。

华县柳氏一门,绝对是书香门弟,不说家中出了多少官员,只说家中就算是五岁孩童那笔字都可以拿出来与许多成年人相比。就是虞世南都对华县柳氏在书法教育上,多次称赞,甚至前来交流过。

只是可惜,家中一直没有出一位书法大家。

这位柳冲冲走到堂中:“殿下说加收一成粮税,别说一成。殿下敢要五成我华州也丝毫不会犹豫,立即就会答应下来。”

“滑头!”李元兴笑骂一句。

“纵然是臣下滑头了,斗胆问殿下一句,加了这粮税之后,百姓可增收多少。”柳冲冲强忍着脸上的笑意,十分严肃的问道。

李元兴反问:“柳长史以为会有多少?”

长史柳冲冲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向周围所有官员拱手一礼,然后才继续说道:“臣下有幸读到一册书,这是殿下某日在闲谈之时赠予崔尚书的。”

李元兴心说自己给崔君肃的书多了,所以没有开口等待柳冲冲继续讲下去。

“这一册依崔尚书所言,并不全。但却提出一个全新的理论,户部、吏部、礼部依这个理论作了一些简单的评测,我华州也在评测的范围之内。臣下得到几个数据,拿出来与殿下,还有各位同工讨论一翻!”

柳冲冲说罢,在李元兴面前微微躬身。

这是在等待李元兴的同意,因为讨论就会影响到李元兴要求加粮税的正事。

“也罢,那就讨论一翻。本王带了些茶,也有些羊肉,不如今天就由本王作东。与华州的各位聊聊天,明日再论政务!”

李元兴心说,先沟通一下,自然也是好事,有些事情急也没有用。

当下,众人就从官衙正堂搬到了后院花厅之中,李元兴自然坐在厅内,许多官阶不高的官员坐下外面,摆好案几之后,有几个距离这里比较近的县官带着他们的副官也赶到了,裴元朗特意给这些人加了位置。

坐定之后,在李元兴右边次位的柳冲冲坐直身体。

“各位,秦王殿下提出许多非常有意义的从政之道,某不得一一所学,今日所提,是殿下给户部崔尚书所书的均收论。这个均收论是指,以一村,一区,一县,一州为核算,计算出每户人家,一年的收入。”

李元兴一听这话,自然就明白了。

不过李元兴记得,自己曾经对崔君肃提到的人均收入这一项,但大唐多是以户来计算,以所就没有人均收入,而是户均收入。

无论那一种计算方法,总是一个合理的衡量标准。

柳冲冲拿出一张纸来:“某在参与核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