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关云长-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卓一听这话不禁怒火中烧:“谁可出战取韩遂首级?”

    “主公息怒!华雄在此!”华雄言罢便要提刀出战。。。。。。。。。。。。。

    “何须将军亲自出战,看末将如何取他性命!”说话者乃是华雄手下副将胡轸,胡轸跃马挺枪直冲了过来,韩遂见胡轸来势甚猛,拨马便向回撤,与此同时,他阵中一将早已出列应战胡轸开来,韩遂视之,来者乃是他的部将杨秋是也。

    当下二马相交,双枪并举,一个是董卓手下华雄的副将,一个是韩遂手下猛将杨秋,二人当下交锋,两支枪在空中遭遇,战将开来,一连斗有10余合不分胜负,两边阵营见状无不呐喊助威,关云见二人在战场上厮杀,第一次零距离接触这种争斗,顿时来了兴趣,身临其境的他这才感到这种斗战是何等的激动人心。

    斗至20合,胡轸枪法渐渐处于下风,招式错乱眼看着就要败下阵来,他的这种状态早被华雄看在了眼里,只见华雄驱马跨刀直冲出阵来,杨秋见华雄如此雄壮不禁有些惊慌,胡轸见主将亲自来迎遂退下阵去,留的华雄独战杨秋,这华雄毕竟是董卓手下第三猛将,提一把重达60斤的大刀,身高九尺的他显得格外的雄壮,当下二人交锋,华雄大刀如同泰山压顶般的向杨秋砍来,杨秋急忙用钢枪遮拦,只听“咣”的一声,华雄的大刀降临在杨秋的钢枪之上,火光四溅,“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就”,华雄这一式只这一招便压得杨秋着实的有些吃力开来,这把大刀如此沉重,着实的让他有些吃不消,他要紧牙关便要将华雄的兵器驳回,怎奈华雄的气力之大外加这把大刀之沉重,他只有招架之功而已经没了还手之力。

    杨秋见拨弄不动华雄,只好放弃硬挺,他随势将兵器往一旁一闪,便从华雄的大刀下溜了出来,华雄岂肯善罢甘休,他大刀再次向杨秋逼了过去,斗至十来合,杨秋再也支撑不住,他卖了个破绽便急撤开来,华雄见杨秋奔走,便从后紧追而来,杨秋只顾奔逃根本不敢后视,华雄眼瞧着就要追上杨秋,这时只听一声巨雷:“华雄竖子安敢猖狂!”

    华雄循声望去,却见一膀大腰圆的大汉挺一矛出了阵来,华雄见此人生的雄异,遂问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吾刀下不留无名之鬼!”

    “吾乃金城人氏阎行是也!”那大汉答道。

    华雄闻后不禁冷笑道:“无名之辈!安敢造次!”言罢提刀来迎阎行。

    阎行见华雄如此无礼气的“呀呀”直叫直向华雄冲杀过来,二人很快交上了手。。。。。。。。。。。。。。

    原来这阎行乃是韩遂的女婿,力大过人,能够力负千斤,少时便有威名,在金城地区无人能敌,擅长使用一矛。

    二人的兵器在空中过了招,却听“当”的一声,两样兵器顿时僵在了空中,一个是寒光闪闪的大刀,一个是明晃晃的矛,只这一式,华雄便被阎行的兵器震得手腕发麻,华雄这才感到了对方的武力之强大,二人的兵器开始在空中暗暗较劲,只见华雄牙关紧咬,卯足了气力,势要把阎行的大刀压倒下去占得上锋,然他的大刀却如同不听他的使唤一般,无论他如何使劲,他的大刀却是不见任何动静,再看阎行面不改色心不跳任由华雄挥力,他的矛却是纹丝未动,华雄见状着实有些着急了,但越是着急却越是无济于事。。。。。。。。

    阎行的矛如同定住了一般,任由华雄拨弄,等华雄进攻之后,开始轮到阎行发力了,他动用双手在自己的矛上暗暗发力,那矛便向华雄的大刀那边倾斜了过去,华雄使尽浑身气力想拨回去,但已经无能为力,他的大刀在不停的下滑,而且这种局势显然已经无法改变,华雄的大刀很快被压了下去,一直被压到马下,华雄见拼气力拼不过这家伙便转向斗技法,他将大刀抽回,便向阎行的脑袋压了过去就像前番压杨秋那般,阎行见状就势一当,便将他的大刀拦下,然后顺势一拨很快便将他的大刀弹了回去,华雄还想继续进攻,就在这时只见一把寒光闪闪的矛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掠过他的眼睛直捣他的胳膊,华雄来不及反击就已经被阎行刺伤了右臂,形势万分危急,但华雄毕竟聪明,他不顾疼痛,扔下兵器拨马便向回撤,阎行随后紧追,韩遂见状遂拔出佩剑,指挥大军冲杀,西凉军如同泄了闸的洪水一般冲向董卓大军。
正文 第十五章 出战阎行
    董卓见势不妙在郭汜的护卫下急忙拨转马头,向回急撤,大军也纷纷败退开去,关云见敌军势头正盛,本阵人马已撤,遂和大家一道后撤开来,边章、韩遂从后掩杀,董卓大败,被西凉军追杀20余里,死伤众多。

    首战便吃了大亏,董卓心里郁闷,连夜召集众将商议破敌之策,关云也被召了去,列在众将末位,不过还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董卓见众将已到,谓众人道:“首战失利,韩遂身边有猛将在彼,实难争锋,我大军原来征战,人困马乏,不若先退避一下,养精蓄锐后在作进兵,诸位以为如何?”

    “主公!美阳乃是战略要地,失之则三辅之地尽属韩遂矣,三辅若得,长安便即刻可下,则汉室天下危矣!因此且不能撤退,而是要拒韩遂于美阳,可以向朝廷申请援兵相助,这危机可解!”说话者乃是董卓的女婿谋士李儒也。

    “不然!韩遂大军兵强马壮,连战连捷,势头正猛,锐不可当,兼有猛将阎行,实难与之争锋,因此需退避一时以避其锋芒,等待时日在做定夺!”骑都尉李肃反驳道。

    二人争执不下,董卓略有疑虑,李傕见状遂荐道:“前番华雄被阎行战败,夺了士气,韩遂所依仗者阎行也!我们明日再战,末将愿亲自提战与阎行一绝胜负!重整大军士气!”

    “将军勇气可嘉!然这阎行绝非等闲之辈,乃是韩遂的头牌猛将,武艺精湛,气力过人,如若有失恐与将军不利!”董卓闻后道。

    关云见自己的上司李傕要出战,遂立刻会意开来,他出列道:“主公!无须李将军亲自出战,末将不才,愿明日出战阎行,如若有失,虽死无怨!”

    董卓见是李傕的手下副将关云,眼前不禁一亮,他上下打量了一下关云,捋了捋胡须道:“传说云长武艺过人,却从未亲眼目睹,明日出战阎行可有把握!”

    “都是两条腿扛一个脑袋,没什么了不起的,主公放心明日不是我死就是他亡!定要挽回咱们大军的士气!”关云忿然道。

    董卓一听关云这话不禁一阵好笑,最后却见他拍板道:“你今晚好好准备明日出战阎行!”

    “是!”关云爽快答道。

    李傕一听这话立马纠正道:“在这里不许这么讲,要说‘喏’字!”

    李傕这么一提醒,关云方才觉悟开来,当兵当惯了,这一换了角色反倒有些不适应了,他随后改口道:“喏!”

    关云临危受命,这可是一次绝佳的表现机会,如何能将这“副”字扶正,就看这一回了,关云在董卓面前夸下了海口,要平了阎行,这可不是一般的承诺,要知道这阎行绝非一般的对手,他可是在十合之内就能刺伤华雄的强大对手,虽然他也和华雄交过手,而且也在十回合之内将他击败,但那次交战根本没用武器,而且他用的是散打招式,但如果明天出战阎行的话,他的散打功夫显然发挥不了,而是马战以及真刀真枪的对垒,对于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马战的他来说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冒险和挑战。。。。。。。。。。。。。。

    关云一个独自徘徊在营寨之外,外面凛冽的寒风,让人不禁感到一丝丝的阴冷,身披铠甲的他独自驻立在风中,望着天上那隐隐约约的下玄月,心中说不清是个什么滋味,而前方的胜负依然未卜,自己的命运是不是真的能够改写呢?

    这是他第一次在阵前与一个劲敌交锋,同样也是一个新的尝试,更是一个从未有过的挑战,作为一个现代人一个初入汉末的年轻人,这次挑战不得不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自从16岁开始步入这个社会到现在的21岁,整整五年的时间,这五年里关云从未间断的练武、学艺充实自己,这五年来韬光养晦、徐图大志的事,一直在积累着不断提高着,也许真的是为了这一天而来的,而明天就是检验他这么多年来努力的时候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他也想知道现在的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明日也许成功也许失败,但既然自己在立了军令状,就没有回头的余地,他更不想回头,这么多年来,他从未服输过,作为一个军人他更懂得“亮剑”的精神,这种精神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古代,都不会改变,不会因为对方的强大而改变,“强风知劲草”,也许只有这个时候才是显示自己能力的时候,这是一个莫大的机会,

    但绝对要好好把握才行。

    关云拿起他的那把自己亲自锻造的青龙偃月刀,随即跨上了马,开始驰骋起来,他要在战前热热身,演习一下马上功夫,通过白天的观摩,关云或多或少的见识了当下武将的马上功夫,他纵马提刀一边驰骋一边不断的在马上挥舞着大刀,现在的他一把大刀练得是如影随风,90斤的大刀在马上运用如飞,关云骑马舞刀,边舞边想:凭借这一把大刀和自己这么多年的苦练,他绝对要对得起“武圣”的名号,绝对要击败那个阎行,成就二爷的威名。。。。。。。。。。。。。。。

    第二日如约而至,董卓大军与韩遂大军再次相遇在战场之上,两军随即摆开了阵势,什么叫做千军万马,什么叫做旌旗摇摆、号角争鸣,什么叫做望而生畏,什么叫做刀枪林立,此时的两军阵前这些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这不是演戏,更不是游戏,这是真真正正的对垒,切切实实的厮杀。

    韩遂首先跃马扬鞭出了阵前,谓董卓及大军道:“败军之将安敢再出,岂不识我大将阎行的厉害,莫非还要自找苦吃?”

    董卓勒马出了阵前,答道:“韩文约修要口出狂言,今日便叫你知道什么叫做‘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关云长何在?”
正文 第十六章 斗败阎行
    关云闻后跃马提刀,出了阵前,只见他头戴狮鸾银盔,身穿日月掩心铠甲,双肩是狮头雕銮护肩,腰系狮头银銮带,身披白色暗花锦战袍,手握青龙偃月刀,夸下一匹大黑乌色马,面色红润,目光刚毅,眉毛甚浓,鼻直口方,一来结束非凡而来人才出众,这是关云经过精心准备的结果,毕竟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么,所以他特意装扮了一番,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人生的第一次是非常重要的,关云怎能不重视呢?在20万人的注目下,关云跨马提刀出了阵前,这是何等的威风啊?此时的关云心中是那般的自豪而又得意,一种快感顿时爽彻全身,这种受众人仰慕的感觉是如此的美好,胜却人间无数。人活到这个地步才是活的淋漓尽致啊,喜剧般的人生一下子将关云从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变成了人上人。

    韩遂见一年轻人出了阵前,又看这个年轻人生的相貌堂堂,不禁问道:“汝是何人?”

    “我乃河东解良关羽关云长是也!”关云道。

    韩遂一听这名遂道:“无名之辈居然敢出来应战,岂不是小觑我军无人也?”

    “看来你还不知道你关爷爷的厉害,今日要你好看!”关云一边说着一边纵马提刀向韩遂冲了过去。。。。。。。。。。。。

    韩遂正要拨马回撤,这时只听一洪钟般的声音喊道:“主公勿慌!阎行来也!”阎行跨马舞矛越出阵前,直抵关云而去。

    二人不由分说便交起手来,只听“咣”的一声巨响,两匹马两样兵器碰撞在了一起,二人皆是力大之人,当下两样兵器便碰撞在一起,火光四溅,关云与阎行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厮杀开来,这一式如同上山虎遇下山虎,两个人顿时处于了焦灼状态,关云的大刀拼力的向阎行压去,而阎行也使出浑身气力极力的想压倒对方。

    初次交锋二人都想表现出压倒性的优势,对于关云来讲眼前的这个阎行确实是个对手,他的大刀也深深的感到了来自他的气力,虽然如此但这并不能压倒关云,更吃不住关云,关云的大刀足以将阎行的矛拦下而且不会向前番华雄那般的倾斜下去,他的大刀正在暗暗发力,这把大刀一扫之前的屈辱,正在慢慢的向阎行那边压去。

    阎行与这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初次交手,便深感此人的功力之了得,不仅大刀沉重更兼气力过人,两样兵器这么一碰撞,直震的他手臂一阵发麻,他的矛也好像不听使唤了一般,之前的优势一扫而光,被眼前的这把大刀压得不断的倾斜着,这一式大大出乎了阎行意料之外,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有如此功力居然在气力上压倒自己,阎行咬紧牙关拼尽气力就要将关云的大刀驳回,然这是何等的困难,刚刚将自己的矛拨正,就再次被关云的大刀压了下去,一连几次阎行都没法进展一步,阎行见状急的额头上大汗直冒,他见气力上压不倒关云便挥矛准备与关云斗起技法来。

    阎行卖了一个破绽将矛抽出,随即便开始尽情挥舞开来,招式百出,花样尽相齐放,在关云面前开始舞动起来,关云见他转移到了斗技法,随即便开始转换角色,青龙偃月刀紧随其转动开来,关云的大刀不仅沉重而且锋利,一般人如何运用得了,然在他的手上如同拨弄一根木棍一般,翩翩起舞,一把大刀使的是呼呼挂风,让阎行的矛顿时失去了威慑,没接一次关云的大刀,阎行都要费上十分气力,而且关云的招式咄咄逼人、步步紧逼,都有几十回合,阎行渐渐乱了招式。。。。。。。。。。。。。

    二人斗至四五十合,阎行已经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技法错乱,现在的他每接关云一次大刀都需要要紧牙关,费上十分的气力方能驳回,而关云每接一次他的矛,丝毫没有感到任何的费劲,很快便将他的矛驳回,而且现在的他斗至已经完全被燃起,越战越勇,大刀如同发了疯似的向阎行猛扑着,阎行的优势在关云面前丝毫不存在,而且渐渐的转向防守和被动,斗至50余合阎行再也抵挡不住关云的进攻,只见他卖了一个破绽便败下阵来,此次挑战关云完胜了阎行,一举扭转两军对垒的态势,董卓见关云战胜了阎行随即指挥大军掩杀开来,韩遂、边章抵敌不住纷纷败撤,大军似绝了堤的洪水急流勇退,作鸟兽散。董卓大军从后掩杀追杀20余里重新夺回失去的驻地。

    这一仗董卓获得了大胜,一扫前番失败之耻辱,士气大振,回到大营董卓召集众将,对关云此次的表现大加赞赏,决定提升关云为骑都尉,关云凭借自己的本事终于如愿以偿的“扶正”,成为了和华雄平起平坐的武将。位列武将第六位。关云甭提有多高兴了,这是自己辛勤苦练的结果,对于这个结果他还是比较满意的,付出总有回报么!这是多么正常的逻辑,但他还是庆幸自己命运的顺利,一切都如天意,天遂人愿,看来这一切都如自己的料掌,他的计划迈出了一个成功的第一步。

    成为了真正的将军,关云再也不用刻意的辅佐谁了,他现在要服务的对象直接变成了董卓,距离董卓也更近了一步,通过这次交战,他也积累了一下马战的经验,原来对手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不过他还是把对手估计的更高一些,这样当真正的比试起来才不会感到惊慌出错,才能得心应手的应对,通过与华雄、阎行的交手,关云对于自己的武力也渐渐有了一定的定位,不过他还是不满足现在的现状,他要继续的提高自己,因为他知道他在未来将会遇到一个真正的劲敌那就是—吕布。

    关云当上了骑都尉,成为了真正的武官,从而走上了领导岗位,他身边也开始多了一些跟随的士兵,每天进出也都有士卒在帐外把守,这种感觉真是威风极了,他可以带兵巡逻还可以带兵出入,手下有了使唤的人,而且还可以不时的发号施令,21岁就有了这般的地位可以说是年轻有为了,要是换做现代,他还在上军校呢,还是一名普通的士兵哩!而三国演义中的关二爷这个岁数也还在家乡砍柴读书种田呢,这么推来现在的他无论是跟过去比还是现代比都要成功的多。。。。。。。。。。。。。。。
正文 第十七章 八门金锁阵
    却说董卓与韩遂两军对垒互有胜负,继续持续对阵,交战多日又互有伤亡,一时难分伯仲,董卓见急攻不下韩遂,心中甚为焦虑,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大军是远道而来,迁延日久粮草不济的话就得自行退兵,而韩遂背靠西凉,粮草丰足,后勤保障有力,越是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