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关云长-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公,卑职以为西域定有这优质铁!不知主公能否在西域寻得?”关羽提醒道。

    董卓闻后大悦:“西域有如此材料?”

    “主公吾以为应该有!”关羽道。

    “好!这个不难搞定,西域与我们西凉可是有着多年往来,而且两地经常通商,丝绸之路也是经营多年,只要他有我们就能搞到!”董卓信誓旦旦的承诺道。

    关羽闻后大悦:“如此最好!那这件事全凭主公来办了!吾的训练还要进行一段时间先告辞了!”

    “云长啊!别急啊!喝点酒再走!我这里可是有不少好酒啊!”董卓谓关羽道。

    关羽推脱道:“改日吧!我还要去准备一下明天的训练计划!”言罢退了出去,董卓执意要挽留,关羽再三不肯。

    兵器一事有了眉目,关羽回到府上,心里的一块石头便落了地,接下来他要安排人手准备冶炼事宜,凭着自己曾经打铁的经历,他要安排一批人手先筹备打铁的铁炉以及打铁的铺子,要知道重新打造一个属于二十万人的兵器可绝非易事,时间紧、任务重,关羽遂安排手下人连续修建了几百个铁高炉,准备冶炼兵器。

    没出一个月好消息传来,董卓真的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搞到了优质铁,关羽闻后简直是如获至宝一般,很快优质铁被送到了他的府上,关羽喜出望外,要知道这可是救命的物资啊!关羽望着这堆的跟小山似的优质铁自言自语道:“真是天助我也!看来大事成矣!”

    关羽将优质铁运到铁高炉那边,马不停蹄的便开始冶炼起来,20万兵器的重任压在头上他不敢懈怠,日夜操作,一拨又一拨的换人冶炼,力争在几个月之后将兵器打造完毕,打铁的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整个成为了凉州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与此同时其他训练的将领仍在继续奋斗在训练的征程上,整个西凉董卓这边不停的厉兵秣马、磨刀霍霍,不仅准备了人手还进行了训练,这下又要打造武器装备,一切都在为未来的战斗做着准备。

    而此时已经进入深秋眼瞧着就要入冬了,不过关羽的心情却是格外的爽,就像是秋高气爽的天气一样,秋季是一个让他十分喜爱的季节,无论是重生之前还是转世之后,这个季节都让他甚爱之,不只是天气变得爽朗,更因为见证了万物轮回的规律,这个季节万物凋敝,这种沧桑让带给他一种迷茫和深思,让人神往,关羽凉州沙场点兵不由的想起了书中两个与秋季相关的事件:一个是曹操做的诗句“铜雀深秋锁二乔”一个是有关诸葛亮的“星落秋风五丈原”,两个英雄般的人物都栽到了深秋这个季节上,回想起来是多么的悲催啊!不过关羽不想重蹈覆辙,他要一改这一切,让深秋变得可爱。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病笃于东都洛阳,死时年仅34岁,汉灵帝一生留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何皇后所生的长子刘辩,另一个是王美人所生的次子刘协,汉灵帝临终时欲立刘协为继承人而废掉长子刘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废长立幼,不过还没等他筹划完毕,自己就提前驾鹤西游了,撒手人寰离开了人世。
正文 第八十二章 帝都之变(求推荐、收藏)
    不过汉灵帝在临终时将此事全权托付给了黄门内侍大宦官蹙硕,这蹙硕深的汉灵帝倚重,在宫中的势力自然也非同小可,那时的朝政已经到了“中涓日盛”的地步,宦官专权严重,所以蹙硕的能量非一般人能及,他同时还是西园八校尉之首,被灵帝封为上军校尉掌管禁军,握有兵权,当下受灵帝托孤之重欲立刘协为君。

    而何皇后那边,有大将军何进这股势力,何进本为南阳一屠户后因其妹子受宠被封为皇后而后发迹,一路扶摇直上,直做到了大将军的宝座,而且灵帝在时,何进因为诛杀黄尽军的马元义,而获战功,同样握有兵权,他与蹙硕两股势力在灵帝病逝后便开始蠢蠢欲动起来,但蹙硕忌惮何进的势力一时没有轻举妄动,何进却迫不及待的将长子刘辩扶上了王位,尊为汉少帝,何进先下手为强了。

    见何进先采取了动作,蹙硕便开始酝酿计划准备一举除掉何进,他假诏名义传何进入长乐宫觐见何后,便在长乐宫中布下埋伏准备在何进入宫时除掉何进,可谁知此事不义之间走漏了风声,何进提前动手捕捉蹙硕,蹙硕慌乱之中被中常侍郭胜所杀,这样何进把持了朝政大权,原来是蹙硕手下一人与何进有旧,将蹙硕的计划告知了何进,何进提前动手铲除了蹙硕。。。。。。。。。。。。。。。。。。。。。。。。。。。。。。

    铲除了蹙硕之后,何进开始认识到了中涓也就是太监的祸害,准备一举除掉宦官,尤其是十常侍,当下何进有司隶校尉袁绍、典军校尉曹操等人辅佐,何进便召集众人商议对策,十常侍得知消息便找到何皇后陈述缘由、诉说衷肠并加以贿赂,要何皇后出面摆平此事,何皇后被十常侍说动,决定找大将军何进入宫问话,逼其就范,要其打消这个念头。

    何进迫于何后的压力便找到袁绍商议对策,何进谓袁绍道:“如今中涓势力愈发的膨胀,久必为患!我不图他,他必图我,与其这样不如早早动手,但现在中涓通过何后向我施压,我眼下极难下手,为今之计只有召关外诸侯入宫,逼太后下令诛杀宦官!本初以为如何?”

    袁绍闻后反驳道:“将军何必如此以我等宫廷侍卫足以对付得了这帮乌合之众,何须要外面势力干涉?”

    “眼下何后逼迫愈急,宦官势力又这么大,光凭宫廷侍卫何以应敌?况且现在宦官们又绑住何后向我们施压,如果不宣召外强入京,中涓势力恐无法铲除,非但如此还会葬送我等性命!”何进接着道。

    袁绍闻后见何进执意要这么做,也没有办法,他遂问道:“依将军之见该招谁入宫比较好呢?”

    “我欲宣董卓入京,本初以为如何?”何进遂道。

    袁绍闻后不觉大惊,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起来,他劝道:“董卓!豺虎也!一旦入京后果不堪设想!”

    “眼下唯有董卓的西凉大军离京都最近,况董卓现在雄踞西凉兵强马壮,手握重兵,而且为朝廷屡立战功,深受先帝的器重,这次我以勤王剿贼为名招他入宫,我想他一定不负我的!”何进接着道。

    袁绍闻后垂头丧气的叹道:“哎!”言罢提剑出了将军府,边走边摇头不止,连连嗟叹。。。。。。。。。。。。。。。。。。。。。。

    公元189年冬,西凉凉州府,董卓正在饮酒取乐,观看歌舞,这时有手下来到府上急报称:朝廷有旨意来到!董卓闻后简直如晴天霹雳,又如同久旱逢甘霖一般,这从天而降的旨意不会真的是关羽前番所说的吧,董卓的眼睛都惊呆了,瞪得溜圆,他哆嗦的迈着蹒跚的步子踉踉跄跄的挪下了台阶,只见他双手不停地颤抖着,战战兢兢的接过了圣旨,却见上面写的要自己携大军即刻奔赴东京洛阳,不得有误!手书人乃是大将军何进!

    董卓端着这道懿旨手不停地颤抖着,看来真的如关羽所说了,这京都洛阳真的出事了,而且是出了大事,这不是明摆着的事么?要自己携大军进驻东京洛阳,定是洛阳有变,还有一点那就是皇帝已经驾崩,宫廷内乱,祸起萧墙。

    董卓想到这边找到了来使询问细情果然不出所料:灵帝驾崩,宫中祸乱,大将军何进先诛了宦官蹙硕,现在又要剿灭十常侍,无奈十常侍依附何后,逼得何进无奈,才召董卓入京勤王剿贼,董卓闻后大悦:老夫等了这一天等的好苦啊!遂重赏来使,即刻召集众将入府上叙事。

    凉州城外尘土遮天蔽日,风尘中却涌动着滔滔不绝的喊杀之声,生生不息、叫喊不止,誓要撕裂天地一般,这是关羽在做训练的扫尾工作,盘点训练的成果,将自己的士兵拉练检验训练的效果,这时却见一骑飞奔而来,边飞奔边叫喊道:“关将军刺史大人有请!请速速前去!”

    关羽闻后遂揣摩道:“什么事情这么着急?容我观摩完这一阵再说!”

    “关将军有紧急情况通报,不容耽搁!”那人一边说着一边下马谓关羽道。

    关羽见此事重大,便将练兵一事撂下,跟随来使奔赴董卓府上,要是平时他就耽搁一会儿坚持把事情办完了,但闻听来使如此着急定是有要事相邀,什么事情呢?来的如此突然,来的如此着急,不会是??难道是自己先前的预料之事到了?关羽简直不敢想象,不过他还是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这一点,遂拍马加鞭向董卓府上驶去。。。。。。。。。。。。。。。。。。。。。。

    关羽来到府上径直走了内堂,映入眼帘的是董卓正襟危坐,满面红光,表情十分的轻松和高兴,看的出来今日一定有什么好事发生了,关羽跟董卓寒暄毕遂坐到了一旁,其他的将领也陆续赶来了纷纷落座开来,不一会儿功夫众将齐集董卓府上。
正文 第八十三章 兵进洛阳(求推荐、收藏)
    董卓见众将到齐遂眉开眼笑道:“这些日子辛苦大家了!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大军在西凉整整休整一年来了,对亏众将齐心协力,日夜操劳,老夫在这里深表感谢!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是要告诉大家:我们马上要离开西凉了!去哪里呢?这次大家都意想不到,我们马上就要动身赴京都洛阳了,去干什么?现在就郑重的通知大家:勤王剿贼!匡扶汉室,剿除奸党!各位立功的时候马上就到了,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大家就要书写千秋仰慕的功名了!”

    “主公威武!主公威武!”众将齐声喝道。

    董卓接着道:“下面我就人事安排一事说一下:此去洛阳我们需起倾巢大军20万去救洛阳之难,但西凉这边也不能扔了,西凉乃是我们的老本营,这里不能丢掉,俗话说落叶归根、把根留住,这里就是我们的根,根基不能丢,此去奔赴洛阳,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这里也可以照应着,一东一西遥相呼应,下面我就人事说一下,先把此去跟我东赴洛阳的人选说一下:李儒、关羽、郭汜、李肃、张济、张绣、华雄、文聘、李严,以文聘、张绣为先锋;李傕和牛辅继续坐镇西凉不得有误,我们克日兴师,大家分头去准备吧!”

    董卓说完关羽的心都乐开了花,看来一切都如自己掌控的那般顺利,董卓真的如愿以偿的要入主洛阳了,而且自己也要一同前往,机会来了,为了这一天他整整准备了一年多,为了能有这一天他整整奋斗了八年,八年抗战终于要见到曙光了,关羽怎能不激动呢?

    关羽兴奋的往自己的府上走去,很快便来到自己的府上,不过来到自己的府上之后关羽不禁泛起嘀咕开来,尤其是当他看到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之后,他开始忧虑起来:自己是要奔赴京都了,留下老婆和孩子怎么办?

    他此番前去洛阳不是享受而是要动干戈的,要是带着家属一同前往将来势必受制于人,由于自己的事而连累家人这怎么能行?要是将老婆、孩子安排在西凉,西凉这边交由李傕、牛辅二人,自己一旦在京都发生政变,他们一样会绑架自己的亲人要挟自己,所以也不能留在西凉。

    要不将他们护送回老家?可是现在的老家她们无依无靠,孤儿寡母的也不好生活啊!最好是将她们寄送谁的门下,也好有个照应,自己也会放心,到底放在谁那里比较好呢?关羽一下子陷入了沉思,他冥思苦想还是想不到合适的人,他思前想后突然眼前一亮,对了!有一个人值得托付,谁呢?那就是冯翊太守张既,放在他那里应该是最为稳妥的:一来张既身居朝廷命官有钱有势可以在生活上好好的照料他的老婆孩子,不至于让他们受窘;二来张既是个正人君子,有着良好的德操,将老婆放在那里比较放心,不会招致什么麻烦;三是二人之前有过一段深交,彼此之间已经建立了良好的情谊,放在他那里,张既应该不会拒绝;四是张既所处冯翊,位于三辅重镇,可以免于各种战祸,相对比较安全;综合上诉这四点考虑没有再合适的地方了。。。。。。。。。。。。。。。。。。。。。。。。。。

    关羽打定主意,派出自己身边的十八名贴身保镖护送胡定金去冯翊去了,这十八勇士是他从训练的士兵里精挑细选的精壮勇士,并且接受他特殊的训练,每个人都是身怀绝技之人,武艺也是相当了得,无不以一当十,所以这简单的十八人就相当于几百人的力量。

    将妻室安排好之后,关羽便没了后顾之忧了,他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跟着董卓奔赴京都了,此时的他也已经完成了练兵任务,而且也打造了15万支上等的兵器,可以说经过一年的准备关羽为入主京都做了充足的准备,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关羽经过一年的辛苦努力总算没有白费,事情真的向自己预计的那般出现了,他的辛苦努力也终于派上了用场。

    公元189年冬(汉灵帝中平6年),董卓亲率西州大军20万,以关羽、郭汜、樊稠、张济、李肃、华雄、张绣、文聘、李严为大将,浩浩荡荡的向洛阳进发了,整个大军训练有加更兼武器精湛,可以说是兵强马壮,军威浩荡,董卓乘车辇在众将的簇拥之下好不威风,这一次他倾巢而动,为的就是一举入主京都,这也是自己的巅峰时期了,熬了这么多年已过不惑之年的董卓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董卓这20万大军启程向洛阳进发了,最为得意的不仅是董卓还有关羽,现年29岁的关羽就要入主京都了,而且就即将实现人生的伟大抱负了,一旦坐拥京都,那么普天下还有谁能与自己匹敌,自己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了,攘除异己、平定天下,而这一切就要即将变成现实,现在的他已经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董卓大军从凉州出发,用了不到20天的时间眼瞧着就要到达东都洛阳了,首先通过的就是洛阳西面的荣阳,此时的荣阳太守乃是徐荣,也是一武将,当下得知董卓亲率20万大军来到,立刻打开城门,迎董卓入荣阳,并且好生加以抚慰,给予了热情的接待,徐荣见董卓势大而且又兼有猛将雄兵,当下就决定归附董卓门下,董卓见这个徐荣如此仰慕自己而且还把守如此重要的门户当下表示对徐荣的归顺同意,加封徐荣为镇远将军领荣阳太守(正四品),徐荣携手下大军共计3万余人投奔了董卓旗下,自此董卓势力大增。

    董卓携大军在荣阳进行简单的休整之后遂开始继续东行,很快先锋边抵达了洛阳的近郊地区,不过此时宫中已经发生了政变,原来何国舅自上次与十常侍结仇之后,边下诏招董卓入京,但就在此时风声已经泄露,十常侍边蠢蠢欲动起来,就在董卓起兵后10天内,十常侍假以何后旨意召大将军何进赴长乐宫问话,以何后名义平息发生在双方的事态何进就要去长乐宫,司隶校尉袁绍、典军校尉曹操以及主薄陈琳急忙制止道:“此乃十常侍要害将军之计也,有去则无回!”
正文 第八十四章 宫中政变(求推荐、收藏)
    何进笑道:“我乃堂堂的大将军岂能被几个阉贼吓住?量此鼠辈安敢动我?”遂不听众人劝阻就要赴长乐宫,袁绍与曹操急忙荐道:“主公若去我等愿率手下侍卫一同前往以防不测!”何进闻后便答应下来。

    此时的长乐宫嘉德门内,十常侍已经布下了50名刀斧手,只等何进前来便将何进诛杀,何进在袁绍、曹操等人的护卫下率500名内廷侍卫直奔长乐宫嘉德门而去,到了长乐宫外,何进就要与袁绍、曹操一同进里面而去,这时宫内走出黄门侍卫谓众人道:“何后只宣大将军前去,众人不得入内!”

    袁绍闻后谓何进道:“将军且慢!里面恐有埋伏,不如暂且放弃,等回头再做定夺!”

    “我既然来了怎肯回去,这岂不让世人笑话我怯弱?汝等且退下容我进去面见何后陈述原情!”何进反驳道。

    曹操在一旁劝道:“将军若去,我等便在这门外候着以防不测!”

    “就这样吧!”何进说着径直朝里面走去。。。。。。。。。。。。。。。。。。。。。。

    何进一人独自走进了长乐宫,直走到嘉德门时,却见十常侍一同围了过来,将自己团团包围开来,何进见状不觉大惊,正欲把剑,嘉德门内一下子涌出50名刀斧手,还未待何进把剑,人家的兵器早已按到了他的身上,何进便动弹不得,十常侍遂谓何进道:“何进汝不过一介屠户出身,要不是我等保举你入宫,你怎能有今日,而你却不思悔改还要恩将仇报?我且问你当今朝政谁者清谁者又浊?啊?”

    “呸!你们这帮阉货,暗算于我算什么英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