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关云长-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如数的带着兵马和钱粮回来,大郡三万人马以及相应的钱粮,这大郡分别是:凉州、扶风、冯翊、安定、南安;中等郡两万人马及相应钱粮,这中等郡分别是:张掖、天水、金城、酒泉、敦煌这五个郡;小郡一万人马以及相应钱粮,这小郡分别是:广魏、新平、北地、西平、西海这五个郡。对应的人选不用我来说了,你们对号入座吧!你们十一个人总共十三个郡,这样小郡一个人分担两个,按照这个要求去做吧!不过我可是丑话说在前头,要是完不成任务的话就别怪我不客气,我想你也不好意思要你的爵位吧?就这么定了!”

    董卓宣布完之后,只见诸位将领之前原本兴奋的脸上顿时变得愁云不展开来,这哪里是晋级封爵啊?整个一个自己封自己么!全部都得自己去争取,看来这身上的担子还真不轻巧,众将士都很无奈的出了董卓府上,关羽跟大家的心理一样也很无奈,这叫什么事啊?他突然想到这跟自己在现代时有一种工作人员很相像,那就是单位的自筹人员,他们就是靠自己奋斗来的钱开支,这个与自筹没什么两样。

    经过讨论与安排,关羽被分到了冯翊,这冯翊乃是三辅重镇,有句话讲“左冯翊、右扶风”,这是京畿长安东面的一道门户,冯(ping)翊(yi),置冯翊郡,长官称冯翊太守,治临晋(今大荔),辖境相当今陕西韩城、黄龙以南,白水、蒲城以东和渭河以北地区。
正文 第六十五章 冯翊张既(求推荐、收藏)
    郡治所在地--大荔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自秦厉共公十六年(公元前461年)设临晋县始,曾有过临晋、怀德、华阴、南五泉、武乡、朝邑、冯翊、河滨、河西、临沮、同州之称,黄河、洛河、渭河从境内流过,且渭、洛二水在大荔汇合,流入由南北走向折为东流的黄河,是古代出入秦晋的关隘和交通要道,素有〃三秦通衢〃、〃三辅重镇〃之称,为兵家争夺的战略要地。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以后相继设郡、州、署,至今历时1800多年,最大的郡是东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的左冯翊。左冯翊辖今陕西省渭河以北,泾河以东的洛河下游地区,周境长约800公里、东西长约250公里的关中东部、北部、南部辽阔富饶的区域,郡府原设今高陵县,东汉末年移至临晋(今大荔县)。

    左冯翊府即左冯翊的官署,长官为太守,因地属畿辅,故不称郡。

    左冯翊的名称由秦掌治京师的内史发展而来。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分内史为左、右内史。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左内史为左冯翊。冯,意为辅;翊,意为佐,冯翊二字完整地可以读解为辅佐。那改左内为左冯翊就以理解为这是一个辅佐君王的一个重要职位,职为太守。太守秩中二千石(秩指官的品级、俸禄),银印青绶,与九卿同,得〃独奉朝清〃,三辅之一(三辅指左冯翊,京兆府,右扶风)。虽然左冯翊职位相当于郡守,但他的地位远远在郡守之上,无疑是君王看重的显赫人物。

    东汉王朝迁都洛阳之后,长安作为陪都的地位有所下降,作为三辅之地的冯翊自然地位也大不如以前,不过比起其他的州郡地位还要高许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么!”在西部冯翊的地位还是相当厉害的,关羽以荡寇将军三品武将的身份赴冯翊征集军马、粮草,足见董卓对他的器重,不过在关羽眼中这个冯翊还是相当陌生的,一切都是新的开始,新的起点,不过他还是满怀信心的去了,心里不禁盘算:好你个董卓真够狠得,玩人都玩出花来了,变着法的整人,而且手段还是如此的巧妙,果真是个老狐狸,越来越会精打细算了,越来越会当领导了!不过另一方面他不得不佩服董卓的领导才能。

    关羽带着随身的侍卫踏上了冯翊的道路,很快便来到了冯翊境内,却见冯翊城门高耸、城防坚固、固若金汤一般,果然是三辅重镇啊!城外的南面是一条大河流过,河水泛着黄色,激流向前,隐隐约约的有船只在上面经过,果真一副风景如画的地方,关羽携手下进了冯翊城内,只见这里市井繁华、人口众多、店铺林立、客栈云集,一看就是个富庶之地。

    关羽很快来到了冯翊府上,向府上通报了情况,府上人很快回话让关羽携众人到府上见太守大人,关羽不禁思量:好大的派头啊!我现在好歹也是个正三品的武将了,莫不成这太守比我的级别还要高了?不就是个郡守么充其量也就是个正四品了,干嘛这么牛逼?居然都不亲自出来接见?我倒要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自己在官场这么多年大小也是个“领导”,这也太不拿领导当回事了!这件事无论在现代还是古代都是说不过去的事,他倒要看看是什么人居然办的如此的事?

    关羽走进冯翊府上却见一人留着八撇胡须、长方脸型、三角眼,30多岁的年纪,显得十分的精神干练端坐在府上,见关羽来到那人的表情丝毫没有任何反应,关羽见此人如此傲慢无礼不禁有些生气:想自己这么多年来还是头一次碰到如此人物,瞧不起我咋地?

    关羽走到那人近前道:“你就是这里的郡守?”

    “不!是太守!你就是刺史下派的关将军吧?”张既反问道。

    关羽遂道:“正是!敢问太守大人尊姓大名?”

    “张既,字德容!”张既答道。

    “张既”?这个名字在书中好像没怎么提及过啊!怎么这么陌生啊!看来应该是个不怎么出名的小角色,居然敢如此无礼真是太不像话了!关羽这样想着遂道:“你可知道我的名号?”

    张既不屑道:“当然晓得关羽,关将军么!董刺史的爱将!”

    “既然晓得我的名头,那我就直说了吧,我这次来不是送佛来的,而是向你请佛来了,什么佛?那就是三万人马及相应钱粮,越快越好的给我筹集上来,我好去向刺史大人复命!”关羽正襟威严道。

    张既用冷漠的眼神望了望关羽道:“关将军请注意你讲话的态度和方式,还有这是董刺史的命令么?没有董刺史的手谕,我怎么给你办啊?”

    关羽一听这话不禁大怒:“就是我说的难道你敢不从咋地?张既汝不过是一郡守撑死了也不过四品的级别,我乃刺史亲封的荡寇将军,正三品大员,而且是封刺史的命令前来征集兵马汝难道敢反抗不成?我看还反了你了!”

    “关羽!汝安敢如此造次?在你说话之前你先打听清楚了我这冯翊太守是何级别?”张既勃然大怒道。

    关羽闻听这话知道他话中有话,不过他确实不了解这个张既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官员和来历,所以他没有继续发作,而是选择了转身离去,他要先搞清楚这个人的底细再作打算。。。。。。。。。。。。。。。。

    关羽开始打听这个张既是何许人也,很快事情便有了眉目,原来这张既字德容,冯翊高陵人,公元152年生,长关羽8岁,出身寒门庶族,家中殷富,为人有容仪。十六岁就在冯翊郡担任门下小吏,后来屡次升迁,被郡里举为孝廉,但没有前往京城入郎署为官,而是去做了一冯翊下面的县令,并且以治县政绩第一的身份破格提拔为太守,实值关羽到冯翊时张既已经坐镇三年有余了,也就是说他太守之职干有三年多了。
正文 第六十六章 张既发难(求推荐、收藏)
    我们前番说过这冯翊作为三辅重镇,这太守的级别也自然要比其他州郡要高一级别也就是此时的张既是正三品的朝廷大员,而并非四品,而且张既是朝廷钦点的命官,在三品的任上已经满三年,论资排辈都在关羽之上,而且这张既作为冯翊太守,主政一方素有政绩,在他治下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人口增加明显、商业繁荣稳定、农业规模不断扩大。。。。。。。。。。。。。。。

    这张既在人民的还有着良好的口碑,可以称得上是一清正廉明的好官,这样的人才在汉末可是不多见的,关羽一路打听一路见闻一路感叹这张既,如此廉明的官员为何对待他如此傲慢?难道说这张既对董卓不满不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是两个根本对立的官员啊!一个是**透顶残忍至极的昏官,一个是清正廉明的清官,根本就是两路人么!张既对他有看法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还有一点那就是张既的资历比自己要高,而且他与自己一个是主政一个是治军,人家不肋自己那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bxwx

    不过这就让关羽犯难了,董卓给自己下了死命令要三万人马及钱粮,而自己到了这里才知道这里的太守是如此人物,看来如果要是在他手上办这些事情还真是有些为难了,根本对自己就有着敌对情绪而且官位还比自己大,这可真是块难啃的骨头,总不能来硬的逼着他去做事吧?虽然是军人出身但对于一个比自己品位大的朝廷命官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这样做,这可如何是好?

    那边命令卡的要死,这边又碰到了一硬茬儿,这才真的叫做两难啊!进退不得!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关羽之前一直在沙场上争战从未碰过钉子不过这次他真的有些头疼了!对于一个军人关羽从未遇到过什么难事,最起码在他看来所谓的难事也都很快就能顺利摆平,这一次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次困难和挑战,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和挑战。。。。。。。。。。。。

    挑战就这样无声无息的向他发起了,不动刀戈、不需动武,考验的是他的政治眼光和智慧以及处理突发事情的能力,关羽一向以成功自居,作为一个有追求不服输的年轻人他走到现在全凭自己的能力,所以面对这次挑战他一样不能退缩,一样要坚强的扛过去,因为他的字典里不容许有失败这个词,他的梦想也不允许他失败,何况这才是万里长征所走的第一步。

    关羽坚定了信心之后决定坚强的面对这次挑战,不就是三万人马还有钱粮么?有什么了不起的,就不信这冯翊他连这点事都办不妥,那么他这个正三品的将军可真的就有些不够格了。坚定了信心之后接下来就是解决的方法了,在冯翊要想办到这件事就必须得寻找一个突破口才行,“解铃还需系铃人”要顺利的达成目标突破口还得放在这个最让关羽头疼的家伙身上,谁呢?那就是冯翊太守张既身上。

    显然这个张既不买自己的帐,不过关羽还是准备来个先礼后兵,他要与这个张既好好的说说,讲清厉害,看他能不能帮助自己,如果他不同意,自己再考虑别的方法,关羽在高陵找个住宿的地方,首先歇下,心中不禁愤恨:好小子真够狠的!连个歇脚的地方也不给找,不过为了他的目标他忍了。

    第二天关羽径直来到了冯翊府上,见张既正伏在桌子上办公,见关羽到来他也没好意思搭理继续忙着,关羽也不在乎走到张既旁边,谓张既道:“张太守!我是奉董刺史命令来找你谈这个事情的,我想你应该晓得董刺史现在是什么职务,他可是总管西州军政要务的一品大员,我想你作为太守,三品的朝廷命官应该明白服从的道理吧?”

    “说吧!什么事情?”张既问道。

    关羽接着道:“就是我前番说过的那件事!”

    “什么事情?公务太忙我不记得了!”张既冷冷道。

    关羽闻后心中不快,不过他还是强忍住了,要不是得求他办事,他早就把这厮打个半死,关羽继续道:“给我们筹集三万人马还有钱粮!这个事情。”

    张既闻后遂道:“我在冯翊这些年励精图治与民秋毫无犯,除了上缴朝廷的钱粮税收外,财政已经是空空如也,拿什么交差?又如何给你筹得这三万人马?”

    “汝身为大郡太守手下岂能无兵?汝这些年来励精图治岂能无钱?莫非你等董太守亲自与你来说才行?”关羽追问道。

    张既辩道:“吾身为太守,总揽一方事物,手下岂能无兵?而且冯翊作为三辅重镇,兵马调动非同小可,这么重大的事情刺史大人可曾通报朝廷,要知道三辅调兵那可是要跟上面打招呼的啊?可有朝廷手谕?”

    张既这一番话着实将关羽问了一愣,从政入伍的他一直混在军营从来不懂得这政坛上的规矩,他以为下级服从上级这是天经地义之事,却不晓得这里还有例外,难道这冯翊是天外之天不成?董卓说这里归他管了,难不成董卓说的话不算数?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他要问个明白才行,关羽想到这继续道:“我且问张大人,汝这冯翊郡可在董刺史的管辖范围之内?”

    “那自然!”张既答道。

    关羽继续发问道:“既是董刺史的管辖范围之内,那么这里的军政事务是不是要服从上面的安排?”

    “这个未必!要是换做其它的郡这没的说,军政要务当然要服从上面的统一领导,但汝要明白这是冯翊,三辅重镇,明白么?在军权方面可不受地方辖制的郡,也就是说即使地方甚至是我的上级调用这里的兵权也得请示朝廷或者得到朝廷的许可,明白了么关将军?所以别说你来了就是董刺史亲自来了这调兵的事情也不通过!”张既解释道。
正文 第六十七章 大闹冯翊府(求推荐、收藏)
    好一个竖子可真够强硬的,不过听他这么一说关羽有些明白了:这冯翊就好比是现代的直辖一样在好多权力上直接受命于中央,所以地方大员也奈何不得,难怪这小子这么强硬,他这次真的碰上了硬茬儿了,如此个人物连董卓都不放在眼里,自己要想夺他口中的肉看来真的势必登天了,怎么办?自己仅仅是受命于董卓的普通将领,连自己的主子都不放在眼里的人,自己能拿他怎样呢?

    硬的不行咱就来个软的吧,想到这关羽委婉道:“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小弟不知,得罪得罪了!张大人小弟当差也不容易,刺史大人说了要是完不成任务的话就将自己革职啊!小弟我混到这个地步也不容易,你也是从底层走上来的官员应该懂得这其中的滋味,咱们都是布衣出身之人,能有今天实属不易,张太守也是凭着自己的真本事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日,我也一样也是无数次出生入死才有了今天,我们都不容易啊!就算小弟求你了,你帮帮小弟吧!”

    张既问道:“你这么一说我倒有些好奇啊!你这么年纪青青的就到了这个位置而且是凭着自己的本事上来的?我很是怀疑啊?你说的不粗我张既到了这个位置确实凭借的是自己的真本事,可你是不是我还真是怀疑?”

    关羽闻后不禁勃然大怒,心底下强忍的怒火顿时喷发了:“张既!你有什么了不起啊?啊?你以为你是谁啊?门缝里看人?我是求你办事了,你我素未平生,都是为朝廷做事,我也是奉命前来筹集军马,我这是为了公事才来求你,你知道不?并不是我个人要求得你,要是私事我能求到你的头上?啊?救你还布衣出身?走到现在?还凭着自己的本事?你有什么瞧不起我的啊?我哪点比你差啊?普天下就你能耐啊?就你居然还跟我摆谱摆架子?你信不信我一刀能宰了你?”

    张既见关羽急了,也毫不示弱道:“你动我一根汗毛试试?”

    关羽一听这话顿时激了:“别以为我不敢?告诉你我杀过的人比你见过的还多!”

    “哈哈哈,小子!来呀?”张既也挑衅道。

    关羽一听这话立马拔出了佩剑,就要砍张既开来,张既手下见状哪里肯袖手旁观纷纷拔出武器拦将开来,一时间府上一下子涌来几十人同时向关羽围攻过来,关羽一见这场景更是着实的被激怒了,原本压抑很久的怒火如火山一样爆发了,他舞动佩剑便向这群士卒砍将开来,这些士卒哪里是关羽的对手,关羽挥动佩剑如同剁菜砍泥一般砍将开来,砍的这些士卒东倒西歪,鲜血直往外喷。。。。。。。。。。。。。。。。

    关羽仗剑一路砍杀,先后击倒十余人,双手力开两人,徒步踢到五人,砍杀三人,顿时鲜血流了一地,其余士卒哪敢上前,根本没见过这么狠的人,武艺如此出众,拳脚厉害、力大过人而且下手贼很,他们哪里知道此时的关羽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而且现在的关羽俨然一头发了疯的狮子,他整个人的气势让人见了不禁毛骨悚然,士卒们纷纷举着兵器手不停的颤抖着,伴随着关羽的步步紧逼,他们纷纷倒退开来,一边倒退一边用惊恐的眼神望着关羽,那眼神里尽是哀求与恐怖。

    再看此时的张既早已吓得魂不附体了,要知道这可是他平生第一次见到如此血腥的场面,虽然贵为一地太守,但他一直多是忙于政务,偶尔也见过杀戮但从未见到如此凶悍的杀戮,张既也有些胆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