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与君同心-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部级以上的奖励8项,获得发明专利17项,并在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等世界一流杂志上发表论文。世界知名遗传研究机构一直试图用重金聘请他。因为钧宇,他一直婉拒。而那些机构也一直没有放弃争取。
  
  得知钧宇成年后需要动脊椎手术,考虑国外医疗技术更先进,而且残疾人设施更完善,萧江城和秦如韵商量后,在钧宇高一的那个暑假,接受了斯坦福大学的聘请。他们计划让钧宇在上海读完高中,然后去美国读大学,并在那里接受脊椎手术。钧宇也同意了。
  
  萧江城8月去了美国。秦如韵和钧宇留在上海。秦如韵以为后面的两年会平静又飞快地过去,就像前面很多年一样。等钧宇读完高三,他们就可以去美国和萧江城会合。
  
  可是,9月下旬,儿子学校转来一个新同学。秦如韵发现钧宇慢慢变了。
  
  钧宇第一次回来说,班上要转来一个新同学,张老师希望他能帮新同学补课,秦如韵就有些反感。都开学三个星期才插班进来,不用说就是走后门的。附中是上海最好的中学之一,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辛辛苦苦考进来的。好多就是分数考得够高,也是要交钱的。这个要转来的同学靠关系进来也就罢了,居然还要钧宇给他补课,那一定是来头不小,所以班主任张老师才这么努力地表现。可惜这种家里有背景的纨绔子弟大多不学无术。她要钧宇不要太浪费时间。钧宇却说张老师对他很好,自己只当帮张老师的忙。
  
  后来新同学来了,钧宇在家什么也没说。第一个星期完了,秦如韵问钧宇,“那个新同学补课怎么样了?很花时间吗?”
  
  “没有花什么时间。她只是借笔记抄抄,然后问几个问题。”她坚持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问问题,所以是没花什么额外的时间。
  
  不知为什么,钧宇没有告诉妈妈新转来的是个女同学。而秦如韵也没想到他口里的“他”是“她”。
  
  新同学转来后第二周,星期二秦如韵有事提前下班,回到家正好碰到一个女孩子往外走。那女孩子抬头见到她,叫了声“阿姨”就匆匆离开了。
  
  秦如韵很惊讶,钧宇上学从来独来独往,从未有任何同学来过家里,更不要说女同学了。刚才只匆匆一瞥,她已经看到那是一个长得非常大气、非常漂亮的女孩子。
  
  “那是谁啊?”
  
  “新转来的同学。”
  
  “是个女同学?”
  
  “嗯。”
  
  “她来我们家做什么?”
  
  “问个问题。她住得很近,在枫林路上。”
  
  “她经常来吗?”
  
  “没有。”
  
  秦如韵看钧宇一脸淡然,已经拿出作业要开始做,就没有再问下去。原来新转来的是个女同学。枫林路是很近,就两个路口。可钧宇居然让她到家里问问题,真是破天荒第一次。
  
  又过了一个星期,秦如韵再问起补课,钧宇说,“补完了。她只是偶尔问几个问题。”
  
  再下一个星期,星期二和星期三,秦如韵觉得钧宇好像有些不对劲。他没有说什么,也没有皱眉或叹气,可是秦如韵却觉得他有些失落,甚至难过。她也不好问什么。想想过去这几个星期,钧宇在家说不上是很高兴,却也算轻松愉快的。
  
  星期四她又早一点下班。走到柳林路口,远远看见街对面钧宇的那个女同学正从自己家的方向往路口走。
  
  回到家里,她问钧宇,“我以为你跟那个同学补课补完了。”
  
  “是补完了。”钧宇今天情绪看起来还是很低落。
  
  “那她还来我们家做什么?”
  
  “你说什么?”钧宇猛地抬头。
  
  “我刚刚在外面碰见你同学回家。她低着头想功课吧,我也没叫她。”
  
  然后秦如韵看见儿子一脸的愕然。“讨论个问题。”他含糊地答道,就陷入沉思。
  
  看着儿子的脸色,秦如韵糊涂了。到底来没来?明明刚刚在门口看见她,可是为什么钧宇一脸的诧异?不知为什么,她心里隐隐约约地觉得钧宇这几天的失落和那个新转来的女生有关。是不是那女生因为他的残疾说了什么?钧宇不是不在意了吗?还是对这个漂亮的女生说的又有一些在意呢?
  
  星期五下班回家,秦如韵惊讶地发现钧宇的情绪已经恢复到前几个星期的状态,或者说比前几个星期还要好。从那以后,她发现钧宇开始变了。
  
  首先,钧宇开始找她要零花钱。以前,钧宇从未自己买过什么东西,要什么都是告诉她和萧江城,所以从未要过零花钱。那天,他说,“妈妈,你给我点钱吧,我想买点报纸杂志什么的。”
  
  其次,她发现钧宇开始爱照镜子了。以前每天早上,他梳洗完毕,吃了早餐,背起书包出门。现在,他梳洗完毕,吃了早餐,背起书包,再去洗手间照照镜子再出门。
  
  以前,钧宇只穿深色衣服。秦如韵知道,因为他摔跤多,深色不显脏。那天,钧宇问他,“妈妈,你可不可以帮我买两件浅色的衬衣?”
  
  “什么浅色?”
  
  “白色、浅蓝色吧。”
  
  “要不要周末跟妈妈一起去商场?你可以自己挑?”
  
  “好。”
  
  秦如韵很惊讶。以前她也问过钧宇,要不要一起去商店给他挑衣服,钧宇从来都说,不用了,您买就好了。
  
  那个星期天秦如韵带钧宇去了商场,买了三件衬衣,浅蓝、浅灰、和乳白色。买完衬衣,路过男装部,秦如韵注意到钧宇一直盯着模特身上一件墨绿色外套看,走过去了还回头。问他,“喜欢那件外套吗?”
  
  钧宇点点头。
  
  “那我们去试试。”
  
  后来钧宇买了那件墨绿色的外套。
  
  秦如韵哪里会知道,几天前,有一个女孩,跟自己儿子说,“为什么你的衣服都是深色的啊?外套和裤子深色好看,衬衣还是要穿浅色的才好看。这样也不显老气啊!”那个女孩还举例说了白衬衣什么时候穿都好看,浅灰色、淡蓝色、淡绿色,淡黄色、和粉红色都不错的。只是这后三种颜色,儿子不可以想象自己穿会是什么样子,也没看见别人穿过,没有跟她提罢了。
  
  她不会知道上个星期,同一个女孩告诉儿子她最喜欢的颜色是墨绿色。她也不知道星期一,儿子穿着新买的浅灰色衬衣和墨绿色外套,看着女孩亮晶晶的花痴般的眼睛,听着女孩“哇,哇”的赞叹声,心里的巨大欢喜和满足。
  
  后来某天,秦如韵突然发现好久没见钧宇穿他的那几件格子衬衣。问他,他说,“我不喜欢格子衬衣。”以前不是都穿得好好的吗?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喜欢格子衬衣了?如果她知道,这只是有天儿子穿着格子衬衣,被一个女孩心血来潮,说了句“你穿素面的更好看,”后来便不喜欢、再也没有穿过格子衬衣,不知她会作何感想?
  
  秦如韵还发现,越来越难叫钧宇理发了。以前顶多你提醒一声,他马上就去路口的理发店理发。现在,秦如韵得催好几次,钧宇还在那里说,“还好吧,这不算太长吧?”最后被逼急了,去理了回来,秦如韵却发现几乎看不出来剪了多少。她深深地体会着儿大不由娘的无奈,哪里会想到这只是因为有次儿子理发后去学校,有个女孩跟他说,“你头发剪这么短真难看,你还是头发长一些更好看。”而那以后的几个星期,儿子每天晚上都躺在床上按摩头皮,希望头发快点长长。现在他又怎会轻易再剪短呢?
  




16

16、冬天来了 。。。 
 
 
  10月底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刮着风,天似乎更凉,就像冬天一样。那天放学回家路上,馨彤手舞足蹈地说着什么,一甩左手,不小心碰到钧宇握拐的右手。馨彤冲他抱歉地笑笑。钧宇也笑笑,没关系。后面的好长时间,馨彤都没说什么,只是心惊于钧宇手的冰凉。想着自己手冷可以搓一搓,或放进口袋里捂一捂,他却一直得撑着拐,馨彤心里酸疼酸疼的。
  
  那天晚饭时,馨彤问方青山和王曼玉,“爸,妈,萧钧宇给我补课,花了好多时间。我这次在班上考第五名,多亏了他。我们是不是应该谢谢他?”
  
  “是啊,是啊,我也正在考虑这个。我们真该好好谢谢他。”王曼玉说。
  
  “那怎么谢呢?”
  
  “我去年得‘先进’单位奖励了一只高级金笔,可以送给他。”方青山说。
  
  “高中生哪有用高级金笔的,一点都不适用。”馨彤否决了。
  
  “送套书?”
  
  “他们家很多很多书。再说,我们也不知道他缺什么书。”馨彤又否决了。
  
  “那你说送什么好?”
  
  “不知道。也许我们可以送双手套什么的。”
  
  “手套?那样好吗?”
  
  “有什么不好,马上冬天了,手套总是用得上的啊。”
  
  “那倒也是。”虽然王曼玉觉得手套属于个人用品,不知送合不合适,但想想送合适的东西给个高中生还真的挺难的呢。算了吧。就手套吧。
  
  周末,馨彤和妈妈一起去挑了双手套。馨彤不是很懂皮货,就挑了最贵的那个牌子。它们看起来似乎真的比别的品牌的皮子色泽更光亮,手感更细腻。售货员介绍说这种皮手套内衬超细绒里,腕口处采用褶皱设计,戴上后更贴合舒适,能有效的防止寒风倒灌,所以非常保暖舒适。馨彤就要了双黑色的。她注意到手套的腕口处还钉着一个装饰性的黑色钉扣。亮晶晶的很好看。
  
  星期一放学后,递上双拐前,馨彤先递上了装着手套的盒子。
  
  “这是什么?”
  
  “你打开看看。”
  
  钧宇打开,发现是一双黑色的羊皮手套。
  
  “我爸爸妈妈送给你的,他们谢谢你帮我补课。”
  
  “馨彤,我不能要。”钧宇心里一动。想起上个星期四回家路上,馨彤不小心手碰到自己的手,后来半段路一直沉默寡言,心不在焉。
  
  “买了就不能退了。我爸爸的手比你大,他也不能戴。”
  
  “馨彤。他们的心意我领了,我真的不能要。”
  
  “你不要,那我以后也不好意思再问你什么问题了。”
  
  钧宇的心猛地缩紧。不。
  
  “钧宇,你就收下,好不好?”
  
  钧宇没有做声。他没有勇气说不。他不能想象她不再问自己任何问题,甚至不再开口“你知道吗”然后东拉西扯会是什么样子。
  
  “你先试试吧。是我挑的。”见钧宇不再坚持,馨彤立刻眉开眼笑,拿起手套,递给钧宇。
  
  钧宇默默接过,戴在手上,很合适,很温暖。心里也是。
  
  馨彤已经拿了拐杖,递给他,“很好看,你今天起就戴上吧。”
  
  钧宇起身,接过拐杖,开始往外走。他现在不能开口,不能看她,他怕他一看她,一开口,他会忍不住。。。
  
  那天回家路上,馨彤倒是心情很好,讲了小时候在武汉堆雪人打雪仗的事。
  
  11月,天真的很冷了。教室里坐一节课下来,更是觉得手脚冰凉。馨彤在家里找出橡皮筋,带到学校。课间在走廊上和夏岚以及另外几个女生跳。隔壁(6)班的班主任廖老师走过,一脸惊诧,“你们都高二了,还跳橡皮筋?”
  
  “是啊。”馨彤很奇怪,谁规定高二不能跳橡皮筋?
  
  “这地板都要被你们跳坏了。”
  
  “这地板本来就是坏的。”馨彤一边跳,一边笑着说。要是自己的班主任张老师,她估计会老实很多。她有感觉,廖老师是喜欢她的,刚才说也是开着玩笑在说。
  
  廖老师摇摇头走了。
  
  虽然只跳了几分钟,下节课铃响,馨彤回到教室,还是觉得暖和了很多。
  
  有时前一节课有拖堂,有时课间还要去洗手间,再加上眼保健操,课间操,所以她们并不是每个课间都会跳。但是跳的那几次,馨彤还是很喜欢的。她从小爱跳橡皮筋。小时候放学回家,搬两把椅子牵着橡皮筋跳。后来椅子嫌矮,就把橡皮筋牵在两棵树上。她的弹跳力极好,所以可以跳过天关。馨彤有天放学已经耐心地给钧宇解释了跳橡皮筋要过哪些关,天关有多难多难。就在钧宇如她所希望的得出结论不可能有人能过天关时,馨彤大声宣布,“我就能过。”而且,讲解完橡皮筋的多种跳法后,她又骄傲地宣布,“我每种都跳得好。”跳了十年哪!
  
  馨彤做任何事情都是很认真专注的,这当然也包括跳橡皮筋。她们几个女生跳的时候,周围总有人从墙边溜边走过。几次好像也看见钧宇从后门出来。馨彤都没有在意过。她的注意力都在橡皮筋上。
  
  没有任何人注意到,只要馨彤跳橡皮筋的那个课间,钧宇一定会拄拐从教室里出来。他从未在走廊上停留过。他只是走去洗手间。他只会在进出后门的时候瞥一眼馨彤跳橡皮筋的样子。有一次,真的看见她跳天关,他目瞪口呆。他想他是一辈子不会忘记她那种跳法的。
  
  12月,天更冷了。经常在回家路上,一阵风吹来,两人都直打哆嗦。每每这时,馨彤一定会抓住钧宇,一边问他“冷不冷?”一边拉一拉他的领口,紧一紧他的围巾。然后再把自己的围巾围得更紧。每次,钧宇都拄着拐,不作声,目光轻柔的看着馨彤。他一直戴着馨彤送他的那双皮手套。馨彤看不到里面因为用劲而越来越白的关节。
  
  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馨彤欣喜地发现卖烤红薯的。一个小木板推车上一个锈迹斑斑的圆铁桶,上面腾腾的冒着热气。馨彤两眼冒光,“钧宇,烤红薯!”
  
  两人走到烤炉边。馨彤使劲吸着空气中香甜的烤红薯味道,“好香啊!”看着炉口的几个烤好的红薯,那诱人的金黄色让她直咽口水。
  
  “大娘,我要两个。”馨彤交了钱,又用眼睛挑了半天,拿了两个差不多大小胖乎乎的红薯。
  
  “哇,好烫。”馨彤在手里掂着红薯,又捧到嘴前吹一吹。她转身问钧宇,“你要哪一个?”
  
  钧宇一呆。“你先吃吧。我回家。。。”
  
  “开什么玩笑!烤红薯一定要趁热吃。不,趁烫吃,才好吃。”馨彤肯定地说。她轻轻剥开其中一个红薯的皮,就一点点皮,然后叫着,“哈哈,你是黄瓤的。”她吹吹手指头,接着剥。剥了一小半的皮,她就往钧宇口里送。
  
  钧宇拄着拐,头往后稍稍仰。“你先吃吧。我待会儿。”
  
  “快点。我还要吃我的呢。凉了就不好吃了。”馨彤不管,接着往前递冒着热气的红薯。钧宇躲不开,只有张嘴。咬一口,热乎甜软。
  
  馨彤开始剥另一个红薯的皮。“哈哈,我是红瓤的。”
  
  红瓤黄瓤也能让她这么高兴。钧宇心里有着丝丝的感动。
  
  馨彤把刚剥开口的红瓤红薯往钧宇嘴里递,“你尝尝我的,看是不是比你的甜。”
  
  “你吃吧,我吃我那个就好了。”钧宇慌乱的说。
  
  馨彤咬了一口红瓤的,“好甜啊。”然后,她就举另一只手上黄瓤的那个,在钧宇刚刚咬过的地方咬了很小一口。咽下去,她又把红瓤的举到钧宇嘴前,“我的真的比你的甜,你试试。”
  
  钧宇觉得自己脸发烫,心跳加快。他张口咬了一口红瓤的,就在馨彤刚刚咬过的地方。
  
  “是不是?我的甜一些?”馨彤目光炯炯的看着他。
  
  钧宇点点头,然后就看见她绽开她那灿烂的笑容。“我们红的黄的,一人一半。”
  
  那天后来,钧宇就是在一种晕晕乎乎的状态中吃完烤红薯。馨彤一边自己吃着,一边不时喂他一口。红瓤黄瓤都有,都很甜。
  
  吃完,馨彤满足地叹着气,“好好吃啊!”然后她看着钧宇,“我现在混身热乎乎的,你呢?”
  
  钧宇看着她,点点头。我也是,特别是心里。不是因为烤红薯,是因为你带给我这温暖和幸福。
  
  那天回家的路上,馨彤告诉了钧宇在武汉,红薯叫做苕。苕在武汉话里也有骂人的意思。然后她就用武汉话讲“你说他苕不苕”“真是个大苕货”之类的。她觉得钧宇那天特别安静,只是看自己的目光似乎更柔和。




17

17、冬季长跑 。。。 
 
 
  据专家称,冬季长跑不仅能增强体质,抵御寒冷,而且能振奋精神,锻炼意志,所以附中有冬季长跑的传统。每年1月初有一个星期定为冬季长跑周,除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