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电影大师-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烈微微点了一下头,道:“过了,你们这是要走吗?”

    王俊威眼里露出羡慕的光来,叹了口气道:“恭喜你,我中戏和北电都落榜了,不过我不会放弃的,我明年还会再来考!”

    苏烈没看过王俊威表演,不知道他的水平怎么样,不过王俊威跟黄波不同,王俊威长得不错,没过关问题应该出在表演上。苏烈帮不上什么忙,只能鼓励道:“加油吧,考北电中戏有时候得看运气,说不定明年就能考上!”

    “恩,再见!”

    “好的,再见!”话虽然这么说,但苏烈觉得自己恐怕见不到王俊威了,因为他从来没听说过有一个叫王俊威的演员。
第六章 三试
    导演系三试分为两场,一场笔试考影片分析,一场面试考命题创作和问题讨论。

    影片分析先是在北电的标准放映厅看片子,看完后回到考场开始写,有两个小时的写作时间。

    标准放映厅的灯一黑,银幕一亮,电影的画面出现在眼前,一些男生的眼睛就开始放绿光了,甚至能清楚的听到吞咽口水的声音。

    电影是安东尼奥尼的《云上的日子》!

    这部电影被一些人当成涩情片来看,电影中好几个知名女星都脱了,苏菲-玛索更是正面全裸,很多人是冲着苏菲-玛索的躶1体去的。

    这是大师的作品,苏烈不但看过很多次,而且做过拉片,当然苏菲-玛索的镜头更是反复拉过,他对电影的情节和镜头记得非常清楚,即使不看也能写出优秀的影片分析来。

    不过北电让众狼们失望了,电影并没有播完,而是将第一个故事放了三遍,苏菲-玛索是第二个故事的主角,因此她没有出现在大银幕上。

    电影放完所有的考生被赶回考场,开始写影片分析。

    影片分析对导演系的学生非常重要,进入大学后还有专门的影片分析课。因为影片分析是对电影的规律进行分析、电影的手段分析。只有通过对优秀电影进行分析,导演系的学生才能逐渐寻找和建立自己的拍摄方式,进而成长为优秀的导演。

    影片分析和影评不是一回事,很多考生写的影片分析要么是《看电影》的行文风格,要么是某个电影论坛的行文风格,要么就是报纸上发表的影评风格,把电影的故事内容复述一遍,然后发一通议论。这种所谓的分析是套话和空话,只是停留在表面,这种分析哪怕文笔在优美,辞藻在华丽,也是空的,没有干货。

    真正的影片分析不能泛泛而谈,应该从主题、结构、人物、景别、空间、机位、光线、影调这些导演语汇来谈,只有把这些具体的东西分析出来才叫言之有物,这也是专业和业余的区别。

    苏烈分析的重点放在了空间和机位上,因为安东尼奥尼是一个善于通过“空间”来构筑自己电影世界的人,安东尼奥尼电影的奥秘在于自我在空间里的位置,以及这种分裂的自我使得这个空间不连续、不相属和构成冲突,这跟好莱坞的电影有很大的不同。

    在典型的好莱坞电影语言里,处理镜头调度必须遵守“轴线规则”。所谓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而“轴线规则”就是拍摄的时候摄像机必须放在轴线的一侧,在这180度的范围内设置机位、安排角度、调度景别。这么做的好处是保证被摄对象在电影画面空间中的正确位置和方向的统一,这最符合观众的欣赏习惯。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男一女面对面的坐在餐厅靠窗的位置吃饭,那么这两个人之间就形成了一条轴线。在拍摄的时候镜头如果摆在餐厅内这180度进行拍摄,那么就得在这180内把这场戏拍完。不能在餐厅里对着两个演员拍几个镜头,突然把摄影机摆到窗户外去拍一个镜头,然后又跑来拍,这就违背了“轴线规则”。

    摄影机越过轴线,跑到对面180度的范围内去拍摄,这被称为“越轴”,或者“跳轴”。这往往会造成观众视觉空间错位,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让观众摸不着头脑。

    不过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在一些特殊的时刻合理运用“跳轴”,反而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就多次巧妙的运用跳轴,来展现人物间矛盾和冲突;香港的武打片为了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经常跳轴。

    在《云上的日子》中两个年轻人在一个长廊邂逅,两个人一开始是从同一个方向纵向往前移动,但当两个人开始说话时,却变成了一种横向的关系,在这里导演对人物和空间进行了一次侧面的切割,在这之后男主角驱车离开,和女主角形成相反的方向,则预示着两个人物的结局是分离。

    而两个人在长廊散步的一场戏中,两个人说话一开始没有看着对方,女主角倚在柱子上,看着远方,而男主角站在她的身后偏右侧,接下来的镜头有一个明显的跳轴,暗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不可交流。在这个故事里,空间成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阻隔物。男主角一个从城市逃出来,想寻找人生的方向,女主角则要到城市去,隔在他们中间的除了时空的距离还有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疏离,而疏离正是安东尼奥尼电影最常见的主题。

    在这个故事里男女主角在大雾弥漫的天气相遇,最后又在雾气弥漫中分离。在这里雾不只是用来衬托环境,制造一种朦胧的气氛,而是一种隐喻,它预示着都市人在工业社会下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和了解,从而轻易放弃,找不到方向和出路。

    对苏烈来说写这种分析实在没有多大难度,提笔挥洒自如,不多时一篇完整的电影分析便跃然纸上。

    苏烈看了看时间,才一个小时,他又检查了一遍文章,自我感觉不错,便合上了考卷,收拾起自己的东西,起身离开的桌位。

    此时离考试结束还有一个小时,其他学生都还在奋笔疾书,而苏烈第一个交卷,便显得格外的突兀,瞬间便聚集了不少考生的目光,或是羡慕,或是不屑。

    陈子云他们见识过苏烈的厉害,倒没觉得有什么奇怪了,一个个摇摇头,继续奋战。

    下午还要考一场,在考试前苏烈和陈子云他们几个二试同组的考生就约好,中午一起吃饭,因此苏烈从考场出来就蹲在教学楼前的金字塔旁等候。

    苏烈来过北电好几次,每次看到金字塔就觉得奇怪,金字塔跟北电有什么关系,风格跟北电的建筑有不搭,为什么要修这样一座金字塔,他一直不知道答案,此刻他心想等自己成为北电一员的时候一定要问问。

    等了一个小时,所有的人都到齐了。

    二月京城寒风似刀,站在金字塔前享受了将近一个小时寒风的苏烈几乎冻成了冰雕,抖抖索索地道:“陈子云,你是地头蛇,去哪儿吃你选地方,赶紧走,快冻死为我了!”

    众人一阵大笑,这下可找到打击苏烈的机会了:“教室有空调多暖和,谁让你嘚瑟,早早就交卷了,该!”

    “失误,失误啊!”

    大家都是学生,口袋里没什么钱,因此就近找了一家比较干净的家常菜馆。

    走进了包厢里面,五个人坐在椅子上聊着天。大家都是年轻人,可以聊得话题也都很多,现场气氛相当热烈。

    下午要面试,酒肯定是不能喝的,否则带着一身酒气走到考官面前就算不会被直接赶出考场,起码印象分没了,因此大家喝的都是鲜橙多。

    刘林举起杯子,道:“相逢就是缘,不管结果如果,大家也算是同一个战壕里奋斗过的战友,来干一个!”

    “干!”

    大家边吃边聊,话题很快扯到了对大学的憧憬上,刘林得意地道:“听别人说,大学要是不恋爱,这个大学等于没上,所以嘛,进大学后第一件事就是找个女朋友。表演系的美女不就是等着我们导演系临幸的嘛!”

    说到这里刘林见两个女生一脸的鄙视,赶紧道:“表演系的帅哥也不少,这些帅哥当然是为我们玉婷这样的女导演准备的!”

    刘玉婷脸一下红了,啐了一口,道:“去死吧,你!”

    众人一阵大笑。

    刘林看着陈子云,问道:“子云,你进北电后准备做些什么?”

    陈子云懒懒地道:“如果可以,希望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在等着我,希望能拍一部真正的电影!”

    大家都在点头,这恐怕是绝大部分进入北电导演系学生的心愿吧!

    刘林的目光落在了苏烈的脸上:“苏大才子,你有什么打算?”

    这些天苏烈一直在构想自己未来,他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构想,笑着道:“拍一部电影很难,拍一部能够在全国大规模上映的电影就更难了,靠个人力量几乎不可能,但如果有一群人一起努力,还是有可能做到的,因此我打算组织一个电影创作社,集合一帮志同道合的人在大学期间拍出一部能够在全国大规模上映的电影。”

    陈子云眼睛一亮,兴奋地道:“全国大规模上映,这想法有点意思,要是真能做到,四年大学就没白读!如果你真要组织电影创作社,那算我一个!”

    “算我一个!”

    “我也加入!”

    “还有我!”

    苏烈笑道:“你们愿意加入我自然是求之不得,不过社团的成员肯定是要交会费的,普通成员一人一百,你们四个是副团长,一人两百!”

    陈子云闻言哈哈大笑道:“你这是卖官啊,你这家伙很有做贪官的潜质嘛!”

    众人也都大笑起来。

    笑过之后,刘玉婷幽幽地说了一句:“要是大家都能考上就好了!”

    这话好似一盆冰水淋下,原来热烈的氛围瞬间都冷了下来。导演系只招十二个人,在座五个全部考上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肯定有人会落榜。

    眼见气氛冷了,苏烈赶紧给大家打气:“基耶斯洛夫斯基这样的大师当初考电影学院都考了三次,我们也该向大师看齐,一次考不上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就算到最后都没办法考上,那也不算什么,没上过电影学院的导演多了,只要有梦想,到哪里都可以拍电影!”

    刘林大声道:“说得对,我提议为梦想干杯!”

    “为梦想干杯!”

    “干!”五只杯子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
第七章 为苏烈准备的难题
    吃过午饭,苏烈他们就来到了考场外,等待最后的决战。

    没等多久,一位老师过来给大家发放号码牌,并按照号码牌的顺序将所有人分成了十多个小组,每组八个人,按小组进行最后的测试。

    首先是命题创作,考试时间一小时。命题创作的考试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半个小时,在一个小教室里进行,没有评委。后半部分,去评委所在的教室进行面试。考试开始前,每名考生都会拿到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个词,要求考生根据这个词构思一个可以在三分钟内讲完的故事。构思时可以用纸打草稿,也可以打腹稿。半个小时结束后,考生被带到考官所在的教室,依次向考官讲述自己创作的故事。

    苏烈抽到的词语的是爱情,也就是说得以爱情为主题构思一个故事,而且这个故事必须在三分钟内讲完。

    这听上去很简单,其实并不容易,三分钟的时间非常短,故事不能太复杂,否则三分钟讲不完。不过故事也不能平淡无奇,至少要有一个转折点,要让人意想不到,否则很难打动几位身经百战的考官。

    苏烈思考了一下,决定借用《真爱至上》中凯拉-奈特莉演的那个小故事。故事比较简单,只有三场戏,但这三场戏却包括两个转载点,非常符合要求。

    第一场戏,凯拉-奈特莉的婚礼现场,男主角用dv拍摄婚礼的过程;第二场,女主角到男主角那里去要婚礼的录像,却发现他所有的镜头都在拍自己,她这才知道男主角并不讨厌自己,而是爱着自己,只是羞于表达;第三场戏,男主角通过画板向凯拉-奈特莉表白。

    当然《真爱至上》的故事发生在英国,肯定得把故事搬到中国来。这对苏烈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他很快就将故事写完。掐着表默念一遍后,他发现超时了,当即对文字进行修改。

    半个小时的时间很快过去了,苏烈他们被带进了考官所在考场。

    八个考生站在房间中间,身后是一片大银幕,面前则是一排五位的考官,以及一个站在旁边负责摄影的学生。

    五位考官苏烈都认识,坐在正中间的是系主任谢晓京,左边是王宏伟,《潜伏》的导演江伟;右边是导演郑冬天和张明。

    这阵容够庞大的!

    阐述正式开始。最先出场的两个考生讲的故事非常平淡,没有任何亮点,讲到最后就连他们自己都有些泄气了;而第三个考生明明是一个非常悲哀的故事,结果让他讲成了喜剧,把五个考官都逗笑了。

    轮到苏烈了,走到五位考官面前躬身行礼,在老师的示意下开始阐述自己的故事。

    “婚礼现场,婚礼进行曲响起……”

    整个阐述过程,苏烈没有参杂多余的描绘,非常简练,整个风格接近于剧本。他抓住故事的主线,非常准确的将故事的起始、转折描述了出来。

    等故事讲完,五位考官都露出了笑容,三分钟的故事却有两个转折,整个故事讲得引人入胜,这个苏烈确实优秀。

    考生依次讲述完故事后,便开始第二项考试问题讨论。这项考试所涉及的范围堪比初试,范围相当广,考官可能提出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主要考学生平常的积累。

    轮到苏烈的时候,谢晓京将苏烈叫了过去,在桌子上摊开一堆图片:“给你五分钟的时间,将这些图组合成一个故事。”

    同组的考生先是一愣,随即很多人都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笑容,五分钟不但要组合图片,还要编一个故事啊,这太难了!

    让你出风头,活该!

    呵呵,这小子死定了!

    苏烈走到桌子前,将图片一一铺开,发现这是一组连续的镜头,一对男女在街上相遇,对话,但没有给出结果,镜头主要是近景和特写,以正反打机位为主。

    难度真的很大,不但考编故事的能力,而且在考剪辑,考镜头的组合能力!

    一对外国男女,在街上相遇,要编一个故事倒不难,但要编一个精彩的故事打动眼前几位考官就非常难了!

    苏烈思考了两分钟,心中有了主意,拿起图片,重新排列组合。

    等图片组合完毕,他沉吟了一下,将其中两张图片翻了过来,背面向上。

    苏烈重新审视了一遍眼前的二十多张图片,确认没有问题,抬起头,道:“故事完成了!”

    谢晓京指着那两张背面向上的图片,问道:“这两张图片为什么要翻过来,是不打算要这两张图片?”

    苏烈摇头道:“不,我是想将镜头的画面翻过来,让人物转到另外一个方向。”

    谢晓京脸一沉,手指用力的敲着着桌上的图片:“前面一个镜头人物明明是向左,你这样一翻转,这个人物实际就朝向右边了,你知道这叫什么,会造成什么后果吗?”

    “我知道,这叫跳轴!”

    谢晓京厉声道:“那你知不知道跳轴会造成观众视觉空间错位、理解上的混乱?”

    “我知道!”

    谢晓京的声音更大了,简直是要吃人的表情:“知道?知道还这么做!是不是因为很多大师都用过,觉得这种手法很酷,所有要显摆一下?不知道深浅,爬都学会就想学飞,可笑之极!”

    同组的考生见谢晓京厉声批评苏烈不少人都露出幸灾乐祸的笑容,命题创作苏烈编的故事太精彩了,让他们感觉到了很大的压力。导演系只招十二个人,如果去掉苏烈这个强敌,自己的机会无疑要大很多。

    苏烈并没有被谢晓京的大嗓门吓住,艺考的时候北电中戏的老师经常这么干,主要看学生的应变能力。他不慌不忙地道:“跳轴并不是错误,只要运用恰当,反而可以产生奇妙的效果,我是根据故事的需要进行跳轴,并不是要显摆。在这里跳轴是为了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惶恐,进而体现出人在命运前的孤立无援。”

    谢晓京冷哼一声,道:“说得比唱得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