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省委书记-K省纪事-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的归宿是在你母亲这儿。这二十来年坎坎坷坷、恩恩怨怨,这一切,你母亲可以 
证明,这个杜光华不想靠自己口袋里的那点臭钱摆布任何人……” 
说到这里,杜光华的眼眶湿润了。开始哽咽了。说不下去了。 
杜光华这次回大山子,中心任务之一,当然是续缘,完婚,说得肉麻一点,就 
是“冲着菲菲她妈,了却一生情债”。好在这笔债是自己欠自己的。中心任务之二, 
却是找他当年学徒时的师傅,该师傅姓赵,名长林。是的,著名省劳模赵长林就是 
这位杜某人当年的掌门师傅。找师傅,也是想还一笔债。说起来,这也是一笔情债。 
当年赵劳模在这个极聪明极伶俐的杜光华身上煞费了一番苦心,本意是绝对想把他 
培养成方方面面俱佳的“接班人”。但徒弟偏偏不领这个情,愣是一根筋儿走到了 
“反面”。在宣布开除徒弟的大会上,赵劳模缩坐在最后一排,脑袋耷拉得比这个 
徒弟还要低,真是恨不能钻进胯巴裆,一口气把自己憋屈死了事,回家就生了一场 
大病。他病,他心里承受不了,并不是因为自己大失面子。赵劳模有一点挺棒的, 
他向来不把自己这个“劳模”金牌看得特别怎么样。他特别清楚,这劳模是上头把 
你选上的,并不是你真比谁强多少(当然也有某些强过别人的地方),别老觉着这 
块金牌就是该着你似的。这就像有一些当官的挺清醒,什么官不官,不就是一张纸 
(任命决定)吗?一张纸,你上来;一张纸,你下去;一张纸,你在这儿于;换一 
张纸,你就得上那儿干。得把这事想透了,看透了。他难受,是实实在在为这个徒 
弟的未来发愁。杜光华到他家去道歉,告别,师傅躺在床上,嘴里翻来覆去念叨的 
就一句话:“你咋办呢?今后你咋办呢?咋办?”那天,师徒俩再没说别的,也实 
实在在没别的可说了啊……后来,‘杜光华就离开了大山子。当时他信奉的就一句 
话:“树挪死,人挪活。”他还坚信,这世界终究不是为了憋死人而存在的。东方 
不亮,西方亮。西方不亮还有别一方嘛。 
那天,“永在岗”服务总店生意不错。虽说是“总店”,其实只不过是在街面 
上搭起的一个临时性建筑。但硕大个招牌上,红底白漆三个“永在岗”大字,却煞 
是醒目。店堂里,五六个穿统一制服的店员忙着为人擦鞋、修鞋。修鞋是生意做大 
了以后,又添加的一个服务项目。大约快到下班时分,店里有人告诉赵长林“有位 
先生找你,他说他叫杜光华,是您从前的徒弟……”三四年前出过一回工伤事故以 
后,赵长林的脑袋瓜就不像过去那么特别好使了,尤其爱忘人名,居然一时半会儿 
没想起这个“杜光华”:“我的徒弟?这名字咋那么耳熟?”杜光华一手提着用大 
红福字彩纸捆扎整齐的点心盒子和水果篮子,一边笑嘻嘻地走了过来,说道:“您 
能不耳熟吗?”赵长林一愣,终于喊叫起来:“嗅……杜光华……你这个杜光华… 
…杜光华……” 
杜光华这次来要报答师傅。不是送钱,那样太“低俗”。当然,适可而止地, 
他觉得自己也应该贴补师傅一点,但主要不是送钱。最近他从省报上看到关于师傅 
和“永在岗”的报道,放下报纸,他挺心酸。(自从离开K 省,自从赚到第一笔钱, 
自从自己可以不再为生活而犯愁以后,他就一直订阅K 省省报——不管游走到哪块 
地面上。)他想帮师傅一把,帮他“换换血”“换换心”,换一种方式生活。他要 
让师傅确信,中国已经发展到那一步了,每一个中国人,只要你不犯法,只要你肯 
于,会干,又输得起,现如今都是可以真正当自己家的了,也能真正做自己的主了。 
随后,赵长林把杜光华带到大堂后首那间用纤维板分隔出来的“经理室”里, 
问:“听说你在外头发了,成了款爷了。”杜光华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说道:“啥款 
爷。瞎混。走,找个地方,咱师徒俩喝两盅,好好唠一唠。”赵长林忙说:“别。 
这会儿正是工作时间。”杜光华哈哈一笑道:“嗨,您当经理也挺模范。”赵长林 
又赶紧说道:“别别别。别跟我再提‘模范’这一茬了。窝心。”说着举起茶杯, 
向杜光华示意道:“有事吗?杜老板,您不会是来找我擦鞋的吧?”杜光华忙举起 
茶杯,上前轻轻地碰了一下说道:“师傅,这哪能呢?我哪能让您给我擦鞋……” 
随后,杜光华强行把师傅拉出了这间用纤维板分隔出来的“经理室”,上附近一家 
茶座里,说了半天话。到晚间,赵长林就紧急召开了个“全体员工大会”,会场就 
设在打烊后的“永在岗”服务总店店堂里。 
“今天临时召集大家伙,讨论这么个事。有人提出,要收购我们永在岗服务公 
司……” 
赵长林一开始还没敢亮出“杜光华”来。在场不少人都知道杜光华,也都挺瞧 
不上他的。赵长林担心一开始就亮出他来,大家伙心里一顶牛,这件事就绝对办不 
成了。 
“哪根藤上结的烂倭瓜,想收购我们‘永在岗’?嘿,嘿,口气不小哇!” 
“那烂倭瓜,就是杜光华那小子吧?”“咋的了,他也下岗了,看上咱‘永在岗’ 
了?”“他下岗了咋还有钱收购我们呢?”“会场”上立即响起一片议论声和嬉笑 
声。事实证明,大伙打一开始就知道长林说的那个“人”是谁,很快就把这层“窗 
户纸”给捅开了。 
“别瞎嚷嚷。听长林说下去。”有人喊了一嗓子。但嬉笑和议论仍在继续中: 
“当年被开除的主,来收购我们?他想干啥呢?显摆自己,还是寒觇我们?”“操, 
你们能管住自己这张臭嘴吗?!听长林把话说完。”又有人喊了一嗓子,但嬉笑声 
和议论声仍在继续。“下岗已经够丢人的了。再让一个当年被开除的人收购,咱们 
还做不做人了!”有人站起来向外走去。会,还真有点开不下去的样子了。 
; 




省委书记——K省纪事 

; 
                 35 
第二天,赵长林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匆匆赶到开发区管委会机关旧楼,找马扬。 
那次,在旧楼里看长林替机关干部擦完鞋以后,马扬曾紧紧握着长林的手,对他交 
代过,以后,只要你想找我解决问题,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直接来敲我 
的门。他也给开发区管委会机关的同志交代过,赵长林,以及像赵长林那样由下岗 
工人创办的企业发生问题,都要当急办件来对待。知情者必须立即汇报,七十二小 
时内必须拿出解决方案,不得有误。但,这段时间以来,赵长林一次都没用过这柄 
马扬亲赐的“上方宝剑”。不仅没有直接去敲过马扬的门,间接地拐着弯地托个人 
去敲个门捎个话之类的事,他都没干过。他不想麻烦领导。只要自己能熬得过去, 
就自己熬呗。这就是“赵长林本色”。但今天他必须去找马领导了。他拿不准这大 
主意了。这一向,他心里正烦着哩。“永在岗”创办起来,并得到省市各级领导重 
视支持后,开头一段形势不错;却不料,没多久,不少人纷纷仿效办起了“长在岗”、 
“好在岗”。“都在岗”……服务公司。最近还有人办了个“老妈在岗”,专营家 
政服务,挺吸引人。赵长林当然不能不让别人干,都是下岗的主嘛,有饭得让大伙 
吃嘛。这一点,赵长林想得开。现在的问题是,在这样一种竞争局面中,怎么能使 
“永在岗”继续存在壮大发展。壮大发展,不是一句空话,得有资金啊。现在杜光 
华主动找上门来了。似乎是件好事。但烦心的事是:杜光华这种人的钱,能使吗? 
假如能使,怎么使?假如不能使,银行能帮我赵长林一把吗?但银行里我没熟人。 
这银行的钱,又该怎么使……等等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纠缠着他今天非得来找 
马扬。 
赵长林敲敲马扬办公室的门,里边偏偏没人答应。马扬不在办公室,这时候他 
正在某个陈设简陋的会议室里跟杜光华谈着哩。杜光华是来谈“投资问题”的。初 
步接触了一下,马扬觉得这位“杜老板”挺有诚意,就决定让两位处长先跟他谈具 
体问题,最后再来作决定。“杜老板,那你们继续谈,我就不陪着了。”马扬热情 
地说道。杜光华不希望大山子的父母官称他“杜老板”,便说道:“马主任,您就 
别这么称呼我了。我也是大山子人,我的父母双亲现在还在大山子住着哩。我们都 
是您的臣民哪。”马扬笑道:“老板就是老板。这没什么可客气的。有什么要求, 
您尽可以跟我们这几位处长说。”杜光华连连点头道:“那当然,在草签合同以前, 
我们还是把双方都关心的那些事情谈得越细越好。谈判桌上还是应该先小人,后君 
子。” 
走出会议室,秘书小丁低声对马扬说:“听说这个姓杜的家伙,过去是被咱们 
开除的一个工人。”马扬似乎对这个话题并不感兴趣:“是吗!”“您说他这次杀 
回大山子,到底想于什么!”“你说他想于什么?”“总有些意图的吧?”马扬回 
过头来看了丁秘书一眼,笑着问道:“啥意图?组织暴动?还是阴谋夺权?”小丁 
脸一红,忙说:“这倒不一定……”马扬笑了笑,挥手道:“去。请杨处长马上过 
来一趟。” 
杨处长是留在会议室主持谈判的两位处长中的一位。不一会儿,他便匆匆赶到。 
“老杨,这位杜先生是我们开发区成立以后,第一位来洽谈投资意向的。”马 
扬对他强调道,“你们要充分认识这件事的重要性。我们现在迫切需要一个突破口, 
并在众多可能的投资者中树一个标杆。”“明白。明白。”杨处长点着头,答道。 
“不管谈成谈不成,关系一定不能搞僵。”马扬进一步强调道。“明白。”“不管 
谈得怎么样,中午,要留人家吃饭。规格可以高一点。超标的那部分费用,从我主 
任专项经费里给你报。”“明白。”“对这位社先生,外边有一些闲言碎语,你们 
不要去理睬它们。我们要十分重视这些在市场经济中拳打脚踢自己挣扎起来、有真 
本事的民营企业家。欧亚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都证明,只要政策对头,这一类经济 
人极富有生命力,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中也是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当然了, 
我们也要警惕那些善于坑蒙拐骗的家伙。”“明白。”“我让有关部门向厦门深圳 
方面调查了这位杜光华先生所属企业的资质和金融信用度,情况总的来说是比较好 
的。这份详细报告的复印件,你们拿去做参考,要认真看一下。”“好的。” 
这时,丁秘书又来报告:“马主任,赵劳模在那边等着您哩。”马扬把那份调 
查报告交给杨处长后,便匆匆赶去会晤“赵劳模”。“这位杜先生还要收购你们‘ 
永在岗’公司?他胃口真不小。今天他正跟我们谈一笔大买卖,想收购我们原先有 
色金属总厂的那三万多平米旧厂房。”“在五号公路边的那个有色金属总厂!”赵 
长林问。“是啊。”“他要那破破烂烂的厂房干吗使!”马扬嘿嘿一笑道:“他要 
的当然不是厂房,而是那块地。”“卖地?”赵长林惊叫道,“那里的位置很好。 
将来很有发展前途。卖了,可惜。”“不能说是‘卖地’吧。土地永远是国家的。 
只不过是有期限地有偿转让使用权。可以为本地区的发展筹集相当一批资金。这是 
卖了羊毛来养羊,叫羊毛用在羊身上。深圳、上海、北京等地早就这么做了。效果 
不错。我们胆子太小。做晚了。哎,你那儿的情况怎么样?”赵长林轻轻叹口气道 
:“工人们想法很多……”马扬笑了笑:“你呢?”“当然也不会很舒服。‘永在 
岗’是我们辛辛苦苦创建起来的。虽然规模比较小,但在大山子,也可以算一个名 
牌了吧。现在要卖出去,让别人去经营……”马扬立即打断他的话:“谁说要让给 
别人去经营?你跟杜光华是怎么谈的?”“如果我们在新公司的总投资额里占不到 
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份额,按有关规定,实际的经营权,就不可能掌握在我们手里。” 
马扬立即问:“你现在最多能占到多少?” 
“还不到百分之二十。” 
“加上银行方面的贷款。” 
“可能……也就是百分之三十五六的样子吧。要是达不到百分之四十,将来连 
董事长和总经理人选都得由对方出。那,咱们纯粹就是听喝的了。” 
“你这个徒弟对你这个师傅也不肯让让步?” 
“他跟我说这个话了。他说,这不是徒弟和师傅的问题。现在是公司对公司, 
必须亲兄弟明算账……按国家制定的公司法办事。” 
马扬笑着叹道:“好一个亲兄弟明算账。那……还差百分之五……这五个百分 
点,得多少钱?” 
赵长林抬起头默算了一下,答道:“二百万左右吧。” 
“二百万……说起来也并不多……” 
“开发区管委会能支持我们一下吗?” 
马扬叹道:“昨天我查了一下,我这个主任现在临时能调配使用的现金是多少? 
说出来,我都脸红:三千七百元。” 
“嗅” 
马扬拍拍他肩头说道:“行了。别跟我耷拉着脸了。这事,你就别管了,我替 
你想办法。一定要让你拿到那个总经理的位置。你是我们大山子所有下岗工人的代 
表……这面旗不能倒。” 
赵长林忙说:“我没那个意思。不一定非得我去当这个总经理。”马扬笑着反 
问:“于吗不一定啊!”赵长林诚恳地解释道:“马主任,跟您说句心里话,就是 
把我架到那总经理位置上,我……我干着,心里也不会舒坦……”“什么意思?” 
“……”赵长林只是摇着头,不说话。马扬长长地“哦”了一声说道:“我明白了。 
杜光华过去是自己的徒弟,又是被开除的徒弟。现在再回过头去,给他当下手,替 
他打工,大面上撑不住这张‘老脸’,心里也咽不下这口气!”赵长林脸微微一红, 
依然不做声。马扬便说道:“长林啊,咱们先不说人家投了这份钱,咱们这个‘永 
在岗’公司可以迅速扩大成一个集餐饮、娱乐、休闲等多方面功能的生活服务企业, 
我们可以为更多下岗的工人兄弟姐妹提供就业机会;也不去说,有了这样的连锁企 
业,可以使我们大山子的夜晚更明亮多彩,给市民添加更丰富的文化生活,对改善 
我们的投资环境会起多大的作用;只说这个杜光华,基本上白手起家,在短短十来 
年的时间里,个人资本扩张到了十二三个亿。你看,这是我刚拿到手的对他个人情 
况的一个调查报告。你不觉得,这种人身上的的确确还有某种东西是值得我们去捉 
摸、去学习的?跟人家合作,除了个人的一点面子以外,我们没丢掉啥啊!” 
赵长林还是坚持道:“还是换个人去当这个总经理吧。我……真的不行……” 
马扬沉吟了一下道:“好吧。人选问题我们再商量。你先把这个合同给我谈下 
来。” 
赵长林恳求道:“您……还是另外派人来做这档子事吧马扬问:”这又怎么了? 
“ 
赵长林支吾道:“我……我真的不行……” 
这时,杨处长等急急地走了过来。马扬忙问:“你们那儿也谈崩了?”杨处长 
脸色不太好看:“这小子简直不是东西。他完全排除了跟我们合作的可能,他要独 
自拿下这三万多平米的旧厂房……太嚣张了嘛!”马扬又问:“价钱怎么样?”杨 
处长说:“价钱上他倒没怎么计较,基本满足了我们的要求……”“他人呢!” 
“走了。”马扬有点急了:“没留他吃饭?” 
杨处长哼了一声:“人家不稀罕我们这穷家寒舍的饭。”马扬急问:“他走了 
多大一会儿了?”杨处长看了看手表:“大约有七八分钟吧。”马扬立即下令: 
“派车!”杨处长一愣:“……”马扬脸色也不好看起来:“我让你派车!!” 
几分钟后,一辆崭新的奥迪快速地驶到楼门前停了下来。马扬不知道机关里居 
然还有这么一辆好车,等车启动后,便问:“哪来的钱买这么辆新车?”坐在后座 
的杨处长答道:“听说不是买的。是有人拿它抵债,还给我们的。”坐在副驾驶座 
上的马扬探过身去看了看里程表:“才跑了一千来公里,还没过磨合期哩。”“听 
说这样以抵债的方式搞到手的新车,一共有三辆。一辆宝马。还有一辆杰士达。怕 
您批评,今天没敢把那辆宝马开出来。” 
马扬半信半疑地看了杨处长一眼。 
这时,在大山子城市宾馆一层大厅的总服务台,杜光华已经结完账,自己拿着 
行李,刚走出旋转大门,一个服务生又跑了过来,告诉他有个姓杨的先生打电话来 
找他,还挺急。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