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萌夫-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柱只能找来熟悉田地,会种地的老农,一点一点慢慢教。



  这样一来,进度就很慢,几乎要错过农时,众人平均下来才一家整了一亩左右的田地。



  这让海柱、刘三儿等人颇有些无力。一亩地还是生地,出产恐怕也就一石粮多点,还是不够一家人一年的口粮啊。



  山里的田种上,时间已经到了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三月下旬,宛城已经被围了两个多月,近三个月了。



  为了及时了解外面的情况,海柱有时常派人出去打听,只听说,朝廷又任命了新的宛城太守,可是,一直没能把宛城从张曼成手里夺回来。



  另外,各地的局势并不乐观。



  朱儁军就被黄巾首领波才所败,撤退,皇甫嵩不得不与他一起进驻长社防守,且他们被波才率大军围了城,这会儿汉军人少,正士气低落。而汝南这边,黄巾军在邵陵打败了太守赵谦,广阳黄巾军杀死了幽州刺史郭勋及太守刘卫。



  海棠一直在等刘表、黄叙的信,可是已经一个月过去,依然没有他们的信寄过来,也不知道是战事紧张没有时间写信,还是写了没法送过来?



  此时,被海棠念叨的刘表等人正陷于苦战。



  刘表之前受历史影响,一直以为黄巾军土鸡瓦狗尔,不值一提,遂心下有些轻视,然,真正到了战场上,面对成千上万、看不到头、杀不完的黄巾,才知道其中的心理压力到底有多大?



  “主公,现在怎么办啊?黄巾太多了,根本杀不过来啊?”山阳郡靠近冀州,刘表回到山阳就开始组织义军,仅此,也才堪堪赶上张角等人的步伐,而他为了保住山阳郡跟张角之间撕扯太多,原本设想的走出山阳的计划,一分一毫都没有完成。



  不得已,他只得在卢植率大军到达北方与张角周旋时,派人前去跟卢植接洽,两方配合。



  如今,卢植大军,吸引了张角主力,而他不过率领五千义军从侧面杀敌,就遇到如此多的黄巾,刘表都不敢想象,正面对敌的卢植是如何应敌的。
第七十五章 天地君亲师(求推求收藏)
  远在南阳的海棠,自是不知道刘表的诸多纠结,她现在正忙着教面前的几多小儿分左右东西……



  “来,我们先来认一下位置,把你们的左手伸出来……”左右前后、东西南北,这些在海棠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了,只是另她没想到的是,这里竟然一多半人都分不清楚,其中,甚至还包括自己的小弟海松。



  “左手,喏,这边这个是左手,我们平时吃饭、拿筷子的那只手是右手,另外一只是左手。”海棠很庆幸这里没有左撇子,不然,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教他们分辨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了。



  花了一个上午,终于手把手教会了他们哪个是左手,哪个是右手,海棠都不知道是该欣慰,还是应该无奈。照这样的速度下去,她要什么时候才能教会他们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基本技能——简单的计算和识字?



  中午回去,口干舌燥的海棠匆匆喝了碗粥,就回房午歇去了,所谓春困秋乏,她一大早爬起来,又劳累了一上午,现在真是困倦的不行。好在,下午孩子们要跟着海柱习武,她还可以休息休息。



  一觉睡到傍晚,醒来日头已经偏西了。



  海棠自己打水,洗了把脸,回房把前些日子,她让海柱帮她买回来的磨药用的杵臼拿了出来,又将家里晒的从山上采回来的已经晒干的草药拿过来细细研磨。



  早前从空间里得到的那本医书,她看了,趁着这会儿清闲,她想按着医书上的方子,做点常用的药丸放身上以备不时之需。



  药丸并不好做,工序比起一般的炮制药材要多得多,而且下药时间、火候、药量什么的都不好掌控。



  海棠也是钻研了一段时间了,才找到一点感觉。



  今天,海棠打算做点治疗风寒的药丸,通俗点就是感冒药。



  在此之前,她已经在山里找到了板蓝根、柴胡等草药做好了前期准备,今天只要用少量灵泉水,将药材放到药炉内熬制,使其凝结就算成功了。



  制药开始,海棠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药炉,倒入少许灵泉水,待灵泉水烧到一定火候再逐次加入柴胡等几十种药材,而后细细熬制,直至敖干。



  药丸也不是像很多修仙文里一样敖干就得了,而是需要趁着药还有些松软时,抓准时间、迅速下手,将其捏成丸状。



  而后,放到一边冷却,待药丸冷硬,药丸便成了。海棠再将制好的药丸装到已经准备好的瓷瓶里。



  制好药丸,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海柱也已经让孩子们散了。



  阿娘和二婶已经做好了饭菜。



  “棠儿,今儿你二叔打了两只野鸡回来,我让你娘炖了一只,加上野菜炖了有大半锅,你跟诚儿给叙小子他娘和你刘三叔家各端一碗过去……”黄叙他娘在黄家村整个搬过来,黄蝶也跟着过来后,就从海家搬了过去跟黄蝶他们一起住了。



  平日里,黄蝶打了野物也会送一些过来分与他们。礼尚往来,海家有好吃的也会送一些过去。



  按理也该给褚兴他们送些的,只褚兴兄弟姐妹在守孝,且还是没过百日的热孝,不能食肉……



  “诶,好,这就送过去。”大哥直接端着菜碗,海棠嫌碗热,怕半路托不住,用篮子盛了菜碗,两人就出了门。



  海棠到黄家时,黄蝶母女刚好正在吃饭,见海棠过来,一叠声的要给她添碗,海棠自是推却的。让黄蝶拿了盘子过来,将菜倒过去,黄婶也确实拿不出什么回礼,便从米缸里抓了把米放到已经洗干净的碗里……



  从黄家出来,海棠急急的往回走,路上遇到不少回家吃饭的孩子。可能因为上午海棠在竹林里给他们上课的缘故,孩子们看到她竟然恭恭敬敬的站住给她行礼,唤她‘小先生’。



  甚至有些叔婶辈儿的大人,对她也用尊称,倒是让海棠深切的体会了一番古代尊师重道,果然‘天地君亲师’不是随便说说的。



  回到家,海诚也已经回来了,一家人便开始吃饭,海棠家吃饭没那大户人家的规矩,饭桌上,众人该说说,该笑笑,倒也欢乐。



  “呕……”一家人正说的欢,旁边二婶突然就捂着嘴跑了出去。



  “这是怎么了?不是受了凉吧?”有经验的都知道,受了凉,人是会出现突然呕吐的症状的。



  “不是,是……”二叔似是有些说不出口,当然,更重要的是,还不确定呢,说出去了,要是不是怎么办?



  “是有了吧?”阿娘也是过来人,看二叔这样,再看看还在呕个不停的二婶,哪还有不明白的。“他二叔也是,竟然也不说一声,我这平日里还让她二婶帮着做家务呢,万一要是累着了……”



  “大嫂,没事儿的。”二婶已经吐完了,就这海棠的手,打了水漱了漱口。“我也不是第一次了,当初怀雪儿的时候,还不是什么都做得,也没见有什么,现在不过是帮着做点,我心里有数着呢,不会累到自己的。”



  “你心里有数就好,之前我不知道也就罢了,现下知道了,可不许再这样不知轻重了,雪儿都好几岁了,你也该给她添个弟弟妹妹了……”



  “是”,摸着还未显怀的肚子,李氏满脸温柔,她年纪也不小了,之前这些年都没消息,她心里也急,只是家里日子不好,饭都吃不饱,孩子生下来也是受罪,她也便不想了。如今,虽然到处都在打战,他们家在这山里,倒也安稳,说起来,这孩子也是个会挑时候的。



  李氏有了身孕,且还没过头三个月的危险期,张氏便不许她再动了。长嫂如母,海林一直没儿子,这些年也是她的心病。如今终于有了,她就算累些也愿意。



  ***********



  阡陌真的很想说,如果你今天收藏,明天就删除的话,可以不收吗?真的很折腾阡陌的神经,刚刚高兴了下,一会儿又郁闷了……
第七十六章 张曼成之死(求推荐求收藏)
  日子一天天过,海棠每天上午在竹林里教孩子们一些东西,先是左右前后、东西南北,而后是数数、简单的计算。现下,基本上,大多数孩子数数都能数到两百,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也都不成问题了。



  闲时,村子里的大人也会在林子里呆着,一边做活计,一边看着孩子们好好学,顺便也听一耳朵,倒是叫大人也都涨了知识。



  再教上一段时间,海棠打算教孩子们认字,多的不说,自己的名字,家人的名字总要会的,不能当文盲不是?



  学完简单的认字,海棠还打算教他们打算盘,算盘海棠已经找了阿爹海柱,让他找人做了,等到做够了足够他们用的,她就开始教。



  这段时间下来,外面更乱了。听说宛城打起来了,新太守正想着把宛城从张曼成手里夺回来。



  此时宛城



  “张曼成,你这个龟孙子,你躲城里不敢出来,懦夫,**……”城外,为了激张曼成出来一战,秦劼专门找了军中嘴皮子利落的,从今儿早上就开始骂,无所不用其极,什么恶毒骂什么。几个时辰下来,城内虽然看着纹丝不动,秦劼却分明感觉到,城内的黄巾氛围有些紧张,战争一触即发。



  也难怪,城外汉军已经骂了快一天了,张曼成却一直龟缩不出,既不应战,也不回骂,这怎么可能不让城内的黄巾憋得一肚子火?



  “喝点水,继续骂,越恶毒越好。”秦劼原本想把张曼成困死在宛城里,只是考虑到宛城的百姓,到底放弃了这一想法。如今这办法也是他手下一侍卫想起来的,虽然有些妇人之态,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端看那张曼成上不上钩了。



  再说张曼成这边,他自己倒是能沉得住气,只可惜,他的一帮手下都是农民出身,毫无素养可言,如何受得如此侮辱、激怒?当即,就有人喊叫着要抄家伙出来拼个你死我活了,好不容易被张曼成喝住了,可是喝住了一时,他又能压制多久?



  这不,秦劼这边还在喊,就有人迫不及待的带人出来了。



  “兀那贼官,竟敢咒骂你家祖宗,出来受死……”



  “我来会你……”秦劼还没来得及说话,旁边一副将就迎了上去。



  副将的武艺只能算是三流,然,来者更加不堪,所以最终虽然副将胜得艰难到底胜了,并且生擒了来敌。



  “报……渠帅……不好了,渠帅……”



  这边秦劼副将刚刚生擒了来敌,那边张曼成就得了消息,气的‘啪’摔了茶盏。“谁让你们出去的?我不是说过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出去吗?你们都是聋子?啊?”



  张曼成真的快被气死了,原本,只要他们不出去,顾及城中百姓,秦劼最终并不能把他们怎么样。可是如今,他骑虎难下,出城那就是个死局,可是不出去也差不多,如果不把人救回来,那他在兄弟们心中的仁义也就丢了,他在兄弟们心中的仁义丢了,那他还领什么军?守什么宛城?



  “来人,整顿兵马。”看来这一战是逃不过去了,难道这就是命?张曼成暗自叹气。



  整顿好兵马,张曼成叫来他的手下大将赵弘。“赵弘,我这一去,生死难料,宛城就交给你了。若是我没能回来,你记着,以保住兄弟为第一要务,实在不行,退出宛城,占据山林也是可以的,记得那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渠帅,既然此去如此凶险,不若就让弘替渠帅去吧?弘愿意为渠帅去死……”赵弘自打张曼成加入太平道就一直跟着,说起来两人还是一起穿开裆裤长得的青梅竹马,感情匪浅。



  “说什么呢。”张曼成拍拍赵弘的肩,“我也不过就是这么说说,哪儿就真的这么危险了?”张曼成的家人都已经没了,赵弘却还有老娘、妹子,再说,这原本就是他的责任,他怎么能因为贪生怕死,就至兄弟性命于不顾?



  说服赵弘,张曼成趁着天黑带兵出了城,他打算劫营。



  真刀真枪的跟秦劼干,张曼成自认不是秦劼的对手,手下兄弟也不是秦劼带过来的正规军的对手,他只能走奇招,以求险胜。



  只是,刚进入秦劼的军营,张曼成就心下一惊,直觉的,他觉得似乎有人正在看着。



  “撤。”张曼成直觉很灵敏,反应也很快,然而,秦劼更快。



  不等张曼成带人退出,就已经带人围了上来,将张曼成彻底包了饺子。



  “哈哈……哈哈……本官就知道,今晚,你们会过来劫营,果然,让本官料中了……”原来,抓了宛城的敌将后,秦劼立刻就对那敌将进行了严刑拷打,那敌将倒是也挺硬气,一直死咬着牙关什么都不说。



  秦劼无奈只得另想对策,后来还是从一个小兵那里,秦劼得了消息,说是这敌将是张曼成的心腹,平时很受重用。



  知道这一点后,秦劼恨不能大笑三声,从张曼成的处境上,他立马就推出,张曼成一定不会放弃这员敌将,那么要来救人,最好的时机就是今天晚上……是以,他天还没黑,就埋伏上了……



  “秦大人神机妙算,张某佩服。”看着四周围得密密麻麻的官军,张曼成倒也识时务,拱拱手,行了个礼。“秦大人,此番诸般错误都是张某一人所为,秦大人可否放过张某手下诸人。”



  “渠帅……”原本,张曼成这次出来带的人就不多,被汉军围了左三层右三层后,众人根本就没想活着,不过死前总也要带两个才够本,如今听到自家渠帅为他们求情,以自己的命换他们,如何能不感动?



  张曼成挥挥手,示意自己这边安静,兄弟们什么意思,他心里清楚,只是他不希望,他们做这不明智的选择,蝼蚁善且偷生,更何况他们大多人并非孤家寡人,他们没了,他们的亲人,父母、妻儿谁人照顾?



  “素问黄巾张曼成仁义,如今一见果然如此。”秦劼屡屡胡须,算是同意了张曼成的提议。



  ********



  几天没看后台,今天看下,收藏竟然涨了几个,开心,继续求推求收藏……
第七十七章 宛城争夺
  张曼成死后,宛城由赵弘接手,赵弘虽然没有张曼成的远见,却秉持着他守城不出的教条一直苦苦坚守,一时间倒是让秦颉也无能为力。



  而后,朱儁与时任荆州刺史的徐璆及秦颉带领共一万八千多兵马围攻赵弘,一直围了将近两个月。



  时有大臣奏议朱隽围剿黄巾不力,建议灵帝征召朱隽回师,令派人前往南阳。幸而太尉张温上表说情,汉灵帝才没有将朱隽召回来。



  不过,到底这事儿叫朱隽知道了,朱儁原本还想一直围下去直到黄巾弹尽粮绝,自然会投降,然此时,却又怕事情耽搁下去,灵帝一气之下真的把他召回去,所以临时改变策略,开始急切的攻打宛城的赵弘。



  宛城此时已经据守近两月,不说城内黄巾多番大战下损兵折将,只说这粮草以及城内百姓的吃饭就是个大问题。



  朱隽到底是身经百战的战将,一下子就抓住了黄巾的软肋,利用黄巾缺粮设计了一招诱敌之计。



  黄巾果然中计,赵弘被杀。



  赵弘死后,宛城内黄巾头领由韩忠代替。朱儁因兵力连番损耗,不敌黄巾,为了早日剿灭黄巾便在城外扩大防围、建筑阵垒,堆砌土山观望城内。



  这一日,朱儁令手下鸣鼓佯作攻打宛城西南,黄巾一时不知有诈,大部分兵力被引开,而后朱儁亲率五千精兵掩杀东北,偷袭敌人后方,攻入城池,韩忠无法,唯有退保内城。



  黄巾军经此一战受挫,士气低迷,却城内粮草几近耗空,为了保住手下兄弟们的性命,韩忠不得不向汉军乞降。张超、徐璆和秦颉几人都认为可以接受,毕竟百姓为贼,也是为生活所迫,而且张曼成一行人在宛城据守几个月并没有做出太多十恶不赦之事。



  然,朱儁之前被黄巾几次打脸,甚至一度险些失去圣心,他如何肯咽下这口恶气?所以他坚决不同意接受黄巾军乞降,理由也很充分:如过接受的话,会给百姓有利为贼,无利乞降的错误观念。



  朱隽不接受黄巾乞降,同时利用黄巾士气低迷急攻敌军,可是数战也没能攻克。朱儁登上土山观望宛城内的黄巾军,明白黄巾军是因为没有退路,必须背水一战才尽力一战,锐不可当。朱儁便下令解开围军,已经兵临绝境的韩忠果然出战、打算趁机突围,被朱儁大破。



  而后,韩忠突围而走,朱儁向北追击韩忠数十里,一路上斩杀万多人,韩忠被擒投降。然,秦颉、朱隽等一向与韩忠不和,便将他杀死。



  汉军的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