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我是阿斗-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由于东吴军人数太多,蜀军人手太少,蜀军一直忙活到第二天午时才算完全控制住局面。
这一战击毙东吴兵将近两万,俘虏三万出头。俘虏的人数比蜀军出兵的人数多得多。
刘厚既欣喜又担忧。欣喜的是,在这个年代,人口无疑就是资源,就是财富,担忧的是,这次自己出兵一万三,却俘虏了三万多一点的人,接近一比三的比例,这些多俘虏,怎么管理?怎么处理?
一个不小心,被他们反噬那就哭都没地方哭去了。想找人帮忙处理这些事务吧,才发现,没有人能帮到自己。
刘厚担心几员小将镇不住场面,因此,在郭攸之和他商量好黑鹰坠落计划后,他就让郭攸之尽快赶回去另外一处战场。那里是阻击东吴救援部队的阵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刘厚的担心是多余的,在那处阻击阵地上,蜀军占据了有利地势,扼守住东吴救援丁奉的必经道路,陆逊想救援陆逊,就必须通过这里,那么他就只剩下强攻险隘这一条路。
陆逊也不是没有想过要派人绕路过去,可是,在这处阻击阵地两边不是悬崖峭壁就是原始森林,根本无法让大部队通过。而且蜀军的热气球在高空中监视东吴军的动态,东吴军有任何调动都瞒不过蜀军的眼睛。
东吴军虽然有防控武器新式床弩,可是,蜀军已经知道了这一点,再也不肯上当,热气球总是飞得高高的,远离床弩的射程,借助望远镜侦察敌情。
陆逊和周泰率领着本部人马,日夜不停地强攻蜀军的阵地。可是,拥有远程打击武器的蜀军,依托地形坚守,哪里是东吴军这些冷兵器部队能攻得下的。
蜀军也将人马分成三部分,十二个时辰三班倒轮流守御阵地,借助这犀利的火器,东吴人攻了三天三夜不但不能寸进,反而损兵折将。
第二十二章 藤甲军逞威
ps。谢谢大家关心,女儿明天出院,我可以恢复更新了。
第二十二章藤甲军逞威
话说蜀、吴两军对峙起来,一副要进行大决战的样子。丁奉紧急将抽调去围剿空降兵的塔盾兵调回来,在阵前组成盾墙。
东吴军畏惧蜀军的火枪,一直不敢和蜀军正面对抗,而是利用三道复合防线被动防守。
现在,三道防线竟然被蜀军短时间内攻破,丁奉只好将仅有的塔盾调回来,企图依托塔盾负隅顽抗。
可是,他似乎忘了,没多久之前,蜀军空降兵用霹雳雷轻松破了他的塔盾墙。
到了这个时候,就算是傻瓜也知道,自己中了蜀军的调虎离山之计。只不过这个调虎离山有点另类,严格来说应该叫调虎归山,因为是将人往营地里面调,而不是将人调出营地。
不过两者有个共同点,就是将一些特殊兵种调离东吴军预先布置好的防守阵地。
丁奉现在悔得肠子都青了,早知道这样就不将大量弓兵调走,早知道这样就不将塔盾兵调走,早知道这样就不将床弩拆走,早知道……
可是,世界上那里有那么多早知道。丁奉觉得自己就是传说中那个自毁长城的傻x,被20多个蜀军就耍得团团转,将前线的防守力量一点一点地抽走,使蜀军有了可趁之机。
现场之中,蜀军根本不给机会他去思考,去懊悔,他们迅速整好进攻队形,也不管东吴军是否做好准备,自顾自就往前推进。
蜀军这次打头阵的是三排藤甲兵,火枪兵在后面跟着,不过现在的火枪兵将枪背在背后,人人手里持着一支火把,霹雳雷每个人手里拿着一枚,腰间还挂着数枚。
因为看到东吴军又将塔盾陈列在前面,刘厚知道用火枪对他们是无效的,所以将火枪改为霹雳雷。
丁奉也不是笨蛋,他虽然被前面的藤甲兵挡住视线,没有看到蜀军出动那些可以爆炸的可怕事物,不过他猜蜀军一定还会用这些东西破自己的塔盾墙。
于是,丁奉马上命令刚从围剿空降兵阵地赶回来的弓兵立刻放箭,放火箭。密集的箭雨顿时如瀑般倾泻向逼近过来的蜀军。
要是东吴军放的是普通的弓箭,藤甲兵根本不会放在心上,但是,现在东吴军放的是火箭,那就有点麻烦了。
藤甲兵身上的藤甲虽然已经做过防火处理,很难烧得着,但是被钉了十几甚至几十支着了火的箭矢在身上,烟熏火燎的也不好受,尤其是那些带火油的箭,一时之间很难扑灭。
不过这对于藤甲兵也只是有点麻烦而已,并无太大的危险。藤甲兵们纷纷用手将插在身上的火箭拔掉,或用手上的刀将着火的部分削掉,扔在地上,然后一踩而过,经过几排士兵踩踏之后,那些火箭一般会被踩灭。
还有一些自持刀法好的,则挥舞着手上的长刀,直接将射来的箭矢拨打到地上。这些人偶尔身上还是会中几箭的,他们照着其他人的样子施为,只要及时拔掉或者砍削掉这些箭矢就不会有任何危险。
相比于这些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的藤甲怪物,后面跟着的火枪兵就狼狈得多了,他们在第一波箭雨中就有十几个人中箭。刘厚见势不妙,马上命令他们撤回来,看来这仗是没他们什么事了。
刘厚又命令另一队藤甲兵手持霹雳雷和火把替代了那些毫无防护的火枪兵,跑上去跟在前面准备砍人的三排藤甲兵后面。
很快,藤甲兵就推进到离东吴盾墙只有十步远的地方,前线指挥官一声令下,鼓点一变,藤甲兵停止了前进。东吴人看到这些连火箭都不怕的怪物,已经近在眼前,一时间都惊呆了。
丁奉没有惊呆,他不愧为沙场老将,对敌经验丰富无比,一看蜀军这个架势就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他大吼一身,命令塔盾兵马上后撤。
塔盾兵由将领到普通士兵都呆了一呆,很不理解这道命令,毕竟敌人已经逼近到近前,正是他们奋力抗击的时候,很多人都已经开始深呼吸,做好心理准备,随时准备抵御狂风暴雨般的冲击力。
可是,作为训练有素的军人,服从命令是第一位的要求,无论他们理解不理解,都要执行,于是,一些反应较快的塔盾兵开始后撤,但是,大部分人反应还是迟了。
只见蜀军后排飞出无数个黑铁球,越过了三排的藤甲兵,直飞到十步以外的东吴阵营,又越过盾墙,落在塔盾兵后面的弓兵群中。
毫无意外,随着一阵轰隆声和无数团黑烟腾起,盾墙被炸得东倒西歪,七零八落,连带后面的弓兵群也死伤惨重。
“呜……”蜀军中响起了冲锋号角声,前面三排的藤甲兵大喊一声:“杀!”,然后一排排整齐地冲过去,三排藤甲兵就像三叠浪一样狠狠地拍击在东吴军凌乱的阵线前沿。
丁奉也不是易于之辈,随着他一声令下,还能动弹的塔盾兵和弓兵潮水般往两侧退去。由于退得急,很多塔盾兵只好将笨重的塔盾就地抛下,空着手逃走,这种时候,先保住自己的小命要紧。至于受伤无法走得动的,只能待在原地,等待着被大军踩踏成肉酱的命运了。
随着这些非近战兵种的退去,东吴后军中涌出一排排的长枪兵,两军很快遭遇,不过在他们遭遇前,双方先踩死了无数受伤的东吴塔盾兵和弓兵。
东吴长枪兵一上来就用长枪扎在藤甲兵身上。当然,这些长枪根本不可能扎破藤甲兵身上的藤甲,除了少数被扎到眼睛的倒霉蛋外,大部分的藤甲兵继续顶着长枪往前涌。双方一起用力下,很多长枪都被压得弓了起来。
用长武器限制藤甲兵接近,再寻找其弱点砍杀这一招刘厚用过,效果很好,的确能克制藤甲军。很显然,现在丁奉也想用这一招。
但是,他的用法和刘厚的用法很不同,准确来说差远了,效果自然也是天渊之别。
首先,丁奉用的是长枪,只有一个枪头,也就是说,武器和藤甲军的藤甲只有一个很小的接触点。这样很容易打滑,无法起到有效固定藤甲兵的作用。藤甲兵只要一侧身,戳在身上的枪头就会从身侧滑过去,他们就可以绕过枪头,继续前进,砍杀敌人。
而蜀军当初用来限制藤甲兵的工具(那些钢叉更像是工具而不是武器),是参考后世防暴钢叉做出来的二齿叉,两个叉齿之间的距离很大,刚好可以将一个人匝住,限制在里面,使他无法动弹。
而东吴军的长枪和蜀军使用的钢叉最大的不同在于,长枪是用木杆的,而钢叉的柄却是钢铁制成的。前者可以被藤甲兵一刀劈断,后者除非是手持倚天剑或者屠龙刀,还要有不差于张无忌的功力,否则别想能撼动分毫。
第三点不同是,蜀军在暂时固定住藤甲兵后,会马上出动短刀手砍藤甲兵的脚或戳他们的眼睛,这是藤甲兵全身上下唯二衣果露在外的部位。钢叉兵和短刀兵必须配合默契,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机会,才能一击奏效。
可惜,这三个条件东吴军都不具备,这也注定他们奈何不了藤甲军,在藤甲军面前,他们仅比待宰的羔羊好那么一点点,那就是隔着一条长杆的待宰羔羊。
只见前排藤甲军被东吴军的长枪枪头顶在身上,大部分的藤甲兵大喝一声“杀!”,然后将刀扬过头顶,用他们招牌式的斜劈法将枪杆一砍而断。
少部分的藤甲兵嫌麻烦,一侧身,让刺向自己的长枪从身侧让过,自己紧走两步,从枪杆旁直冲到持枪的长枪兵面前,举刀直接对着长枪兵就砍。这部分人属于武功高一点的,眼疾手快类型的,他们懒得多劈一刀,就想着直接劈在长枪兵身上,一次过结束战斗。
那个被劈的东吴长枪兵已经来不及收回手中的长枪了,只能眼睁睁看着明晃晃的大刀劈向自己的脖颈,也有些人在情急之下,做出了条件反射般的反应,就是往后退。
可是,后面挤满了自己人,这些自己人在这个时候不但不会救自己,反而将自己往前推,将自己送到刀口下。
也有机灵一点的往地下一蹲,企图避开这必杀的一刀。可是他们避得开第一刀,也避不开藤甲兵做出调整后劈出的第二刀。最后无一例外都成为藤甲兵刀下亡魂。
那些第一刀先劈枪杆的藤甲兵,在劈断长枪枪杆后,往前踏出一步,再劈,再断枪杆,因为这个时候,东吴长枪兵通常还会自然而然地举起手中的半截长枪格挡一下。
等这半截长枪再断,他们手中再无凭依,藤甲兵再踏前一步,再劈刀,这一次,再无变数,“咔嚓”、“咔嚓”之声不断响起,无数个人头乱飞起来,掉得满地都是。
无数道血喷泉喷涌,场面煞是惊悚。后面的东吴兵固然被吓得胆战心惊、两股战战,蜀军中也不乏没见过血的新兵蛋子,这个时候也是被眼前场景骇得脸色煞白,甚至有个别不争气的干脆扶膝呕吐。
刘厚在后方虽远,但是用望远镜还是能看清楚这边情况的,他虽然已经随着部队经历过多场大战,看过无数血腥场面,但是对这些场面始终还有些不舒服,于是他干脆放下望远镜,暂时不去看一直在关注的战场情况。
藤甲军一路平推过去,势无可挡,丁奉做得最错的就是调走了床弩,这种东西要重新装配起来很费时间。这个时候,没有了这唯一能对藤甲军造成威胁的神兵利器,藤甲军如入无人之境,他们只管往前劈杀,碾碎一切挡在面前的人和事物,根本无需担心自己的安危。
第一排劈砍累了后,换第二排继续劈,第二排累了后,又换第三排,然后再重新轮到第一排。如此轮换,三排藤甲兵一刻不停往前推进,好像一部永远不知疲倦,永不停歇的杀戮机器一般,所过之处,到处都是断臂残肢,人头滚滚。
请假声明
女儿高烧40度5天不退,今天入院治疗,实在没有时间写了,只能申请请假几天,希望各位读者原谅。
第二十一章 谁是黑鹰
第二十一章谁是黑鹰
空降兵机械地做着单调的动作,不断地瞄准、发射弩箭,偶尔投掷霹雳雷。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身为冷兵器的马弩使用效果竟然比火枪还好用。
这是因为马弩可以连发50支弩箭而不需要停下来上弦的缘故,更重要的是,这些空降兵都能做到精准射击,即使敌人有盾牌、有盔甲的情况下,也能精准地将弩箭射击到敌人防护不到的部位,对敌人造成杀伤。
所以,如果换了蜀军中其他士兵使用马弩,是无法取得这么好效果的。毕竟马弩的穿透力有限,无法穿透盾牌、铠甲等防护用品。
参与进攻的两千东吴兵很快就前赴后继地倒在冲锋的路上。丁奉调来的三千人,其中有一千左右是弓箭手、塔盾兵、床弩兵等辅助性兵种,真正参与冲锋的只有两千人。
丁奉一看自己又白白损失了两千多人,不由得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他下令,再调来五千人马,誓要冲破蜀军阵地,将这些该死的西蜀虫子碾碎、挫骨扬灰。
蜀军这边,空降兵抓紧这一点空隙的时间,赶紧给打空了的箭匣重新装箭、上弦。东吴军熙熙攘攘从两侧汇集到防守阵地前方一百步处,如果光线好,从空中看就会看到两团黑影从两侧向中间收缩,就像一只黑鹰在收拢自己的翅膀。
是的,黑鹰坠落中的黑鹰肯定不是指蜀军而是指东吴军,米国的黑鹰坠落是个失败的军事行动,是个杯具收场的行动,刘厚既然用这个名字来命名,当然不会将自己当成坠落的黑鹰那么不吉利。所以,这次的行动是要将丁奉军这只黑鹰打下来。
队长看着东吴军的动向,知道差不多了,于是,毅然点燃身前早就插好多时的传信烟花。传信烟花发出一声长长的唿哨声射上天空,爆出一朵灿烂的绿色火花。
丁奉看着被射上天空的绿花,脸色一变,道了一声:“不好!”转身就要往营外去。谁知一转身,又听到一个声音传来:“不好啦!要坏事了,快逃吧。”
丁奉被气得半死,定睛一看,果然是周雪,她不是被自己关起来了吗?怎么又跑出来了?原来,丁奉的亲兵跟随丁奉多年,自然是识得周雪的。知道她是周大都督的女儿,知道自家将军对她非常照顾,所以根本不敢对她有丝毫不敬,一直小心侍候着。
周雪自己坚持要跑出来,亲兵们也没办法,在苦劝无效后,只能眼睁睁看着她又跑到丁奉面前来。
丁奉看着跟着周雪后面跑的气喘吁吁的两个亲兵,牛眼一瞪,大吼道:“刘六,丁力,你们两个混蛋怎么办事的?怎么让她跑出来了,马上给我将她关起来,如果让我再看见她跑出来,你们两个提头来见。”
可怜的刘六和丁力两个亲兵,被训斥了一顿,哪里敢怠慢,连忙架起周雪将她押回营帐中重新关押起来。
可怜的周雪费尽心思跑出来后,只来得及说了一句话,就又被关了起来。谁要她是个乌鸦嘴,专说这种不吉利的话呢。丁奉正被蜀军搞得焦头烂额,这边刚损失了几千人马,那边又隐隐猜测到更大的危机在后面,周雪现在来说这种倒霉话,正好撞在枪口上,哪里还顾念什么旧情,直接命人将她看押起来。
就这一耽误间,前营已经传来震天动地的喊杀声,丁奉不由得加快脚步往前跑。
时间倒回几分钟前,在东吴军营外,刘厚听到了一声唿哨声,抬起头看到天空爆出一朵绿色的烟花,知道是时候了。
刘厚转头对兀突骨道:“老兀,是绿色的烟花,101空降兵通知我们,可以进攻了。你马上带人按原计划进行,不得有误。”
兀突骨很认真都抱拳道了一声“诺”,只是他那高大的身材,满脸的横肉,却趴在地上温顺地抱拳行礼,令人觉得怎么看怎么别扭。
军令一道道被传下去,一队队的蜀军次第动了起来。首先是一队手持绳勾的藤甲兵从黑暗中窜出来,迅速跑到东吴军营前的拒马鹿砦前,将手中的绳勾甩出去,勾住那些拒马鹿砦,然后叫着号子,一起奋力一拉,很多拒马鹿砦被拉倒。
他们也不管其他,依然拉着这些拒马鹿砦就往回跑,他们的速度太快,以至于东吴军的弓兵根本没反应过来,没有人想起射箭。当然,就算他们射箭也没有用,穿着藤甲的蜀军,完全免疫一般的弓箭打击。
在第一队藤甲兵拉着拒马鹿砦往回拉的时候,另一队藤甲兵一手持火把,一手持铁疙瘩上前,到了十步距离后,一声口号声喊起,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