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是阿斗-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刘厚点齐人马,准备攻城。昨天商议攻城时,正好兀突骨在场,他一听说有攻城任务,就死缠烂打着要过了首攻的任务。

    刘厚对他说,明天的任务恐怕没什么便宜好占,很可能是一场硬仗,兀突骨一听就更兴奋了,更坚定地要接这个任务了。

    他一直希望能打一场硬仗,无奈自从跟着这个小皇帝之后,每次打仗己方都是压倒性优势,每次对上的敌人都是一触即溃,每次都是被火器部队那班家伙先拔了头筹,击溃了敌人后,才轮到自己的部队上前捡便宜。

    虽然这样一来,自己的部下伤亡很少,不过这种打法太没劲了,兀突骨根本找不到爽点。

    现在竟然听到小皇帝说有硬仗打,他兴奋得直哆嗦,一定要将这个首攻任务抢过来。刘厚被他吵的头晕,也就答应了他,不过为了他的安全,刘厚还是派了张苞的一团在后面掩护、接应他。

    照例是辰时,刘厚率大军在离襄阳城南门约四百步远外摆下了阵势,之所以选择四百步是顾忌到魏军的床弩,四百步是它们的有效射程,在这个距离外,再在身前放上一排塔盾,安全基本上能得到保证。

    抬头望过去,刘厚看到城头飘扬着很多杆绣着“魏”字和“司马”两个字的大旗,看来果然是司马懿在守城了。

    这时候,看到一个人在城头上扯着嗓子在喊话,由于距离太远,根本看不清楚这个人长什么样子,穿什么衣服,是什么身份,当然,也听不到他在喊什么。

    “去,搭个人肉传声筒,看看他在喊什么。”刘厚对身后的赵统道。赵统应诺,就下去安排人手了。所谓的人肉传声筒很简单,就是每隔二十步站一个人,由这头一路排到城墙下。

    站城墙下的那个人听到城头上那个扯着嗓子喊的人的话,就对着排在他后面那个人原话喊过去,第二个人听到第一个人喊后,继续向第三个人喊过去,就是这样一直重复,最后就可以将城墙上喊话的那个人的话传到刘厚这里。

    这种方法蜀军在军中经常使用,平常将领在部队前方训话时,面对上千人,甚至几万人,站在后面的人怎么可能听得见呢?就是靠着这种办法,可以将训话内容传遍全军。

    传声筒队伍很快就搭了起来,刘厚定睛一看,站在队伍末尾,直接向刘厚传话的正是他的表侄糜照。原来糜照和孔慈自从上元节得到刘厚的许诺后,回去立马加快课程学习进度,终于赶在刘厚出征前将所有课程学完,当然,糜照肯定是托了关系,让老师提前给他们两个考了试,并发放了毕业证。

    两人拿了毕业证后,就瞒着家人来找刘厚,刘厚果真将他们两人收进了部队,糜照编在亲卫团中,跟着赵统混,而孔慈则到了一线部队,在关兴手下做了一个排长。

    不一会儿,刘厚就听到糜照将话传回来:“蜀国皇帝陛下,吾乃司马懿,请到城下一晤。”

    听到这话,刘厚翻了翻白眼,环顾四周,笑着对簇拥在周围的谋臣、猛将们道:“这个司马老儿,还真当朕是三岁小儿不成,让朕去城下,他怎么不出城来跟朕一晤啊。”

    刘厚在后世时,经常可以从影视作品中看到这样的情节:一员猛将,单人匹马走到城门口,大着嗓子和城门头上的人对话。

    刘厚对这个情节很怀疑,因为城墙上站着那么多敌人,如果他们都拿起弓箭来个集火齐射,城下这个人除非手速达到四百,能将手中的兵器舞得像风扇叶那么快,否则的话,铁定会变刺猬。

    当然,他也可能站在弓箭的射程外,不过这样一来,大家距离那么远,在没有扩音器的情况下,双方说的话彼此能听得到吗?

    刘厚自认武功还没高强到那个程度,可以瞬间格挡开成百上千支羽箭,况且,除了普通的以人力射的箭矢外,这个世界上还有床弩这种恐怖的东西。这种东西借助的是机械之力,非人力可挡,当然,兀突骨这种非人类除外。

    刘厚当然不会以身涉险,走到城墙下和司马懿斗嘴,他又没有活腻了,于是,他喊回去:“仲达(司马懿的字),不如你出城来和朕一晤吧,朕备下薄酒好好款待款待你。”

    等糜照将这句话传递出去一会后,他又道:“还有,仲达都说你博学强记,怎么连我们的国号都记错了,朕是大汉皇帝,不是蜀国,下次可别记错了。”

    没办法,这种远距离传讯就是麻烦,说话要一顿一顿的,每说一句话就要停顿一下,等人肉传声筒将话传出去才能继续说第二句话,如果一下子说一段长长的话,万一某一个负责传话的士兵忘了就麻烦了。

    过了一会,司马懿的话终于传回来了:“多谢陛下的盛情相邀,不过陛下在军伍当中,能有什么美酒呢,不如陛下入城来喝个痛快。襄阳城是南北交通要地,这里汇聚了天下美酒、美食,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刘厚暗骂司马懿无聊,要打就打嘛,说这些三岁小孩都不会相信的话有什么用,谁会这么傻上你的当送羊入虎口呢?司马懿下一句话继续传来:

    “还有,懿没记错的话,汉朝已经灭亡了,何来大汉皇帝可言。陛下莫非是冒牌货?还是说,陛下所说的大汗是流汗的汗?”

    刘厚着实汗了一把,怎么这个司马懿原来是个那么诙谐的人?他不是阴险狡诈、如狐似狼吗?怎么装得像个喜羊羊似的?

    “仲达啊,原来你也会开玩笑啊?想我大汉朝立国四百多年,刘氏子弟遍布天下,怎么会说亡就亡呢?

    我父乃献帝之皇叔,朕自然就是献帝的兄弟了。朕之兄长被奸人所逼,谋朝篡位,朕身为皇弟,帮助兄长惩治奸人,抢回皇位责无旁贷,仲达你说是不是?

    朕要做一件这么有意义的事情,不如仲达过来帮朕吧。有仲达你的帮忙,朕相信不出一年定能统一天下,重振汉室。

    到时候,你就是从龙功臣了,这多好啊,到时候朕一定叫诸葛丞相将丞相之位让出来给你做,让你位极人臣,还要给你封爵,封个公爵怎么样?如果不满意,封王也不是不可以的。”

    刘厚一顿一顿地说完了这段话,觉得很得意,心想,哼,你当我三岁小孩,想诱我上前,加害于我,我就给你上点眼药,当众招揽你,对你许以重利,看以后曹丕会不会对你产生猜忌。

    刘厚知道司马懿是不可能被自己说两句就投降的,所以也不介意满嘴跑火车,胡乱封官许爵,别说王爵,汉朝哪里有封异姓王的,就算是封公爵也是少有的事情了。

    要知道,关羽、张飞和刘备是结义兄弟也不过封候而已,两个人也没捞到公爵。

    “喔?没想到陛下竟然如此看重某家,懿真是惭愧啊。”司马懿的话又传了回来。

    “当然,朕认为,仲达你是天下最聪明、最有才能的几个人之一,你如果肯投效,朕一定倒履相迎,朕一定会将你当成老师看待。

    朕还会重重赏赐你,你想要权势,朕会给你位极人臣的权势,你想要金钱,朕赐你黄金万两,甚至让你成为天下首富也未尝不可。怎么样?考虑考虑吧。”

    “听起来,条件还不错呢,要不陛下上前给懿好好说说,到底要怎么赏赐某吧……”司马懿道。

    “不好!有火炮,城墙上有火炮,陛下快离开这里!”这次说话的不是司马懿,也不是刘厚,而是一直拿着望眼镜在观看城墙上情况的郭攸之。他从望远镜中,终于发现了几门黑洞洞的火炮,马上打断了刘厚和司马懿的对话,向刘厚示警。

    他之所以能发现这些火炮,也是因为遮盖火炮的布被掀开了,露出了黑洞洞的炮口。布之所以被掀开,是因为到了点火发炮的时候。

    原来,司马懿一直有一搭没一搭地跟刘厚说话,是有目的的,他之所以和刘厚进行这些幼稚可笑的对话,就是为了确定刘厚的位置,并争取时间让炮兵完成瞄准。

    由于刘厚不像一般皇帝那样,出行要让人在身后打黄罗伞或者大扇子,而是和其他将领一样,骑着高头大马,所以在那么远的距离上,城头上的人一时没办法确定那个才是蜀国皇帝。

    因此,司马懿才想办法引诱刘厚出来答话,谁知道,刘厚竟然自作聪明地弄了条人肉传声筒出来,司马懿很轻易就从这条人肉传声筒的尽头找出蜀国小皇帝的所在。于是,他让火炮偷偷地瞄准小皇帝。

    火炮是预先装好弹药然后用灰色类似城墙的布盖住的,所以,郭攸之用望远镜看了半天也没发现这些火炮,直到魏军炮兵完成了瞄准,掀开了炮衣,准备点火开炮时他才发现。
第一百一十九章 臭皮匠们的逆袭
    第一百一十九章臭皮匠们的逆袭

    王朗的吃瘪,令到群臣一时也噤若寒蝉,尤其是司马懿那一句“要不你来?”使到大多数人都无话好说。在场群臣中,除了少数几个自视过顶的人之外,其他人都不敢说自己比司马懿更会打仗。

    司马懿曾经带领魏军打过很多场仗,其中有胜有败,但是没有人认为他不会打仗,就算是他打败仗的时候,群臣依然不敢小觑了他,因为他们都很清楚,有时候打败仗不一定是他的错,而是他的对手太强了,换了他们自己去,一样会败,而且会败得更惨。

    朝会陷入了僵局,最后,曹丕只得同意了司马懿的三个条件,由他领兵出战,这场仗可以说是魏国倾国之力来打,打赢了还好说,如果打输了,魏国必然元气大伤。

    且说刘厚带领大军一路北上,古代打仗都喜欢让一路人马做先锋,兀突骨抢着要做这个职位,刘厚也不好打击他的积极性,于是答应了他的要求。兀突骨点了麾下五千藤甲兵出来,亲自率领着跑在前面,刘厚怕他有闪失,让关兴从第二旅中抽调五百火#枪兵跟着他行动。

    没多久大军来到麦城,出乎意料的是,麦城竟然没有守军。关羽上次北伐败退的时候,麦城本来是被东吴人占领了的,但是后来,魏国和东吴联合围攻荆州,东吴让出了麦城给魏国,作为他们的囤粮之所。

    所以,现在麦城是魏国的地盘,奇怪的是,魏国竟然主动撤走了城中的守军,将麦城拱手相让给蜀军。

    “有点不对劲啊。”部队进入麦城后,刘厚立刻召来了众位谋士,探讨这个问题,“按道理说,麦城虽然是个小城,但是依托城墙进行防守,也能阻挡一下我们的进攻步伐,消耗我们一点兵力和弹药,为何魏军却是直接放弃了呢?”

    “看来魏国对我军的到来早有准备,一定是准备了什么后招对付我们。”步骘道。

    “在魏国的细作传来消息,魏国任命司马懿为大都督,领兵迎战我军,日前已经率领十万大军离开了许都。”

    蜀国“中情局”的人在许都的根基尚浅,没能探听到很高层次的消息,不知道魏国这次出兵的总数,只知道魏国从京城抽调十万兵马出战,至于从其他地方抽调的二十万人马就不得而知了。

    “不应该啊,司马懿不是那么轻敌的人,不可能只出动十万人马来迎战我们,这期间一定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东西。”邓芝也开口分析道。

    “不管他们有什么阴谋,我们一定要小心行事。”刘厚道,“命令斥候撒出五十里,命令热气球轮流升空,配合斥候部队扩大警戒范围。命令兀突骨的前锋部队小心行事,不可突进太快,遇到坚城或敌人的大部队,不可贸然发动攻击。命令‘中情局’加大侦察力度,争取将司马懿的阴谋搞清楚。”刘厚一口气下达了一系列命令。

    旁边自然有参谋人员拿着笔刷刷刷地记录下来。众谋士现在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敌情不明的情况下,也只能先这样了。

    这次刘厚带了十二个热气球,有了这些热气球作为预警机,蜀军的侦察范围可以很广阔,大军周围五十里有任何大队人马的动向都无法瞒过这些在空中的眼睛。关键是,蜀军可以通过热气球为中介快速传递信息。其原理和卫星的通讯作用颇有点异曲同工之妙。

    为了小心起见,刘厚留下了一千藤甲兵和五百火#枪兵驻守麦城,以免被人抄了这条后路。这就是走荆州路线北伐的弊端,这里虽然说不上是四面环敌,但是魏国和吴国#军队在旁边虎视眈眈是确确实实的。在这条线上用兵简直如履薄冰,起码刘厚就有点心惊胆战的感觉,真不知道关公当年神经怎么那么大条,竟然就那么放心一路向北。

    同时,刘厚也深触,兵力不足的弊端已经开始显现了,一个小小麦城,就要分掉自己一千五百兵马,这一路上那么多城池,自己有多少兵马可以这样给自己挥霍?

    蜀军一路小心翼翼地北上,特别是经过荆山时,更是不敢有半点马虎。有句话叫啸聚山林,自古山林都是可以藏很多人马的地方。无论是啸聚山林的山贼也好,还是曹魏埋伏大队人马在这里也好,都是不得不防的事情。

    幸好,蜀军还是顺利地通过了荆山的范围,还是没有遇到什么阻碍,斥候和热气球也没有发现有什么异样的情况。刘厚不但没有松了口气,反而更疑惑了,这么安静,也太反常了吧。

    兀突骨领着兵马在前面一路突进到襄阳,不但没有遇到任何部队的阻挡,就算连百姓也没有遇到几个。到了这个时候,刘厚终于知道,司马懿是个懂得坚壁清野这句话的古人。

    刘厚再次觉得自己太小看了古人,有时候智慧是没有文化差异的,而且驱赶百姓这种事情,在古代比在后世容易做得多了。现在看来,魏军是预先将和蜀军交战区域中的大部分百姓都迁走了。

    这可是个大手笔,蜀魏两军几十万大军交战,波及的范围必然很广,可以预计,整个襄阳郡都将陷入战火当中。要将整个襄阳郡甚至临近一些地方的百姓都迁走,那是多么大的一个工程啊?当然,换个角度看,有多少百姓遭了秧啊?有多少百姓要遭受流离失所之苦啊。

    刘厚之所以选这个时候用兵,就是避开春耕和收割两个主要的农忙时间,尽量减少战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是魏国这么搞法,襄阳地区的农耕肯定是会受到影响的了,毕竟庄稼不可能长期没人照料,这场仗无论谁胜谁负,对襄阳百姓都是一场浩劫。

    这一日,刘厚也终于率领着大军到达了襄阳城下,兀突骨比他先了一日到达,接到刘厚到达的消息,他匆匆忙忙过来述职、交卸任务。

    这次的先锋任务,他本来期待能杀个痛快,却一个敌人也没遇到,令他无限郁闷,到了襄阳城下,又被刘厚连续派出传令兵,严禁他私自攻打襄阳,让他更加郁闷。

    兀突骨进到军帐中,刘厚已经和几位谋士在商议军情。只听刘厚道:“魏国可真是够狠的,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百姓被驱赶离开家园,短时间内无法回家照料农作物,这一季的农作物收成肯定会大受影响,减产甚至绝收都是有可能的。朕也没料到会出现这种局面啊,是朕害了他们,但是朕又不得不征伐曹魏,以期早日结束这乱世。”

    “陛下请莫要自责,这怎么能说是陛下的错呢,这是曹魏不仁,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更何况陛下乃汉室正统,身负复兴汉室的重任,征伐不臣乃天经地义。曹魏这么罔顾百姓死活,迟早会遭天谴。”邓芝道。

    “司马懿这一招清野坚壁显然是为了防止我军就近找当地百姓购买粮草,他这样做一定还有后手。”郭攸之道。

    “哼!可惜他没想到,东吴人会送给我们那么多粮食,这些粮食加上我们自己筹集的粮食,足够支撑我们用兵四、五个月了。四、五个月足够我们打到许昌了。”刘厚狠狠地道。

    步骘皱着眉头沉思了一会,道:“怕就怕司马懿会算计到我们是有足够粮食的。”

    刘厚也默然,以司马懿这种老奸巨猾的人,喔不,应该说是高瞻远瞩、思虑周全的人,想问题一定会很全面,他肯定不会不预先设想好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也一定不会觉得蜀军会在粮草不足的情况下用兵,那么他花了那么大代价,实行坚壁清野之策,只有一种可能……

    “他想打我们粮食的主意,或者说,是粮道的主意。”郭攸之断然道。

    “没错,他坚壁清野,是想我们无法就地弄到粮食,而我们为什么需要就地征集粮食呢?那就只有在我们缺粮的时候才需要从当地老百姓手中征集粮食。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