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尤做大亨-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他这个中等建筑公司的老板过的还要逍遥自在,你说这奇不奇怪?来到这个奇怪的小镇,自己就像是一个乡下人进城一样。到底是谁生活在大城市?谁生活在边陲小镇呀?随着聊天的进行,女方的家长还是时不时的能够听到辛格老爷这样的称呼,辛格老爷到底是谁呀?难道他是超人吗。

    可是无论怎么询问男孩的家长,大家都是笑而不语,涉及到辛格老爷一切话题好像就是这个小镇的禁忌一样。从来不会向外界透露一丝一毫,就算是这个女孩是自己未来的儿媳妇,没结婚之前科尔比利包括他的父母兄弟姐妹,都不会向这个女孩透露任何辛格家族的信息。

    下飞机的时候已经是十点多了,又在家里面聊了天,喝了水几个人的肚子开始咕噜噜的乱响。本来女孩的父母还以为,科尔家族过的日子比较不错在女孩父母上门的时候,多半是会在自己家吃饭。可是没想到亲家公居然招呼大家赶紧穿戴整齐,然后呼啦啦的下楼,走出小区不到200米的位置就停了下来。

    女孩的父母一看到对方停留的位置就傻眼了,眼前居然是一家三星级的餐厅,米其林的标志挂在门口。算是有点知识储备水平的人都知道这代表着什么,算是女方家里面经营的是中等建筑公司也不可能动不动就在米其林三星餐厅进餐,没那个资本。

    可是没想到在水泥厂工作的亲家公,居然毫不犹豫的带着家人来到了这间米其林三星餐厅。进来的时候服务员都笑着和一家人打招呼,一家人也非常轻车熟路的来到了窗前的位置坐下,当女孩和父母拿起菜单的时候,所有人都惊讶的咬到自己的舌头。

    菜单分为两部分,每一张菜单都是一样的,但是分为甲和乙两部分,一个红的一个绿的。两部分的菜肴都是一个名字,但是价格却是高低之分,为什么会出现一张菜单,同样的菜品居然有两个价格呢,这也太奇怪了吧,这间餐厅难道对客人进行了区别对待。

    女孩的父母想的没错,就是区别对待镇子上面的居民消费价格,和来居住人口的消费价格是两个极端。本地居民可以凭借着身份证件,享受任何商店的八折优惠,但是你要是外来务工者或者是做生意的,那对不起全额收费,百分之百没有任何打折。

第五百五十三章【变化下】

    点餐的时候,亲家公好爽的样子,让女方家人有点自愧不如,什么样的美食他都敢点呀。法国的鹅肝,伊朗的鱼子酱,拉菲酒庄的红酒一样一样的端上来,可是结账的时候又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吃的这么好,这么奢侈结账的时候,居然只比孟买消费水平60%左右。

    吃完饭走出餐厅,一家人开始在街上闲遛湾儿,科尔比利父母向亲家还有自己的准儿媳妇,介绍一下小镇的建筑。又来到了辛格广场看到了,居然有两座高达20米的真人铜像,两尊铜像的面容相像程度居然达到了80%,只不过有一个年老有一个年轻。

    甚至还有第三尊铜像的地基,只不过没有树立起来而已在铜像的脚下有一个介绍牌。上面用很多种语言介绍这两尊铜像的姓名,年龄等等所有的信息,本来女方家人认为,这两尊铜像虽然有纪念意义,但是对于镇子上的居民,只不过是一个装饰作用。

    可是没想到科尔家族来到铜像面前,居然恭恭敬敬的跪下磕头。别给神像行礼还要庄重严肃,在外面上学半年的科尔比利甚至跪在铜像面前,嘟嘟囔的诉说自己在孟买这半年来的变化。

    好家伙这比拜神还要严肃,而且周围的人有很多都是像科尔一家人这样的行为,周围的人表情也有奇怪的,也有不可思议的,更有坦然面对的。甚至还有点头称赞的这都是什么情况啊这是这两尊铜像,上面的人一看就是父子两个,看着铜像上面的介绍,是辛格家族的两代已经故去的家族族长。

    他们不是神,有必要这么虚诚的去祭拜所谓的辛格家族故去的两位组长吗?那他们比神还厉害。没错在整个辛格镇居民看来,辛格家族的两位故去的组长就比神还要有能力,因为他们生下了贝尔辛格,这个改变他们一生的恩人。

    一家人在祭拜了几分钟之后,这才站起来都起来了严肃的表情,然后带着女方的家人开始逛中央公园。这个公园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了,绿化也非常的好,还有人工湖,还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天鹅,水鸟在湖里面畅游。

    更有一些家长带着孩子来到这草地野餐,各种各样娱乐健身的设施是应接不暇,有网球场,有足球场,篮球场,露天排球场。甚至还看到了高尔夫练习场,作为上等人的女方家长,难道不知道这些健身场所,费用有多么昂贵吗?可是看到在这些健身场所健身的都是普通的百姓。

    花费了整整两个小时,这才逛完了中央花园广场,然后居然带着一家人乘坐电车来到了河岸公园,看到的又是另外一番场景。沿路上看到的景色让一家人应接不暇,作为亲家公也向女方的家长详细的介绍了一下这栋房子是干什么的?那栋房子是干什么的。

    整齐划一的街道上跑的车不多,但是骑自行车的人却络绎不绝,就算是公交车也是使用电力驱动。令人感觉到诧异的是,通往河岸公园的居然没有一辆出租车,难怪带着自家的人乘坐公交这样的交通工具前行呢,没有出租车你怎么办。

    来到河岸公园,看到的景象又变了,清澈的河水可以说是升级可见底水里面生长着各种各样水生植物,还有鱼类,小孩子们是最开心的。可以毫无忌怠的在河里面游泳,女方家人甚至还看到了孟买海滩一样的救生员在高处了望,防止河里面游泳的人出现危险及时营救。

    一直逛到了晚上,这才回到家里,可是没想到休息了一会儿,居然还是外出吃饭。从这一天开始女方的家长和自己的女儿就居住在了科尔家族的家里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终于了解到了科尔的爸爸为什么只是辛格集团水泥厂的一个普通员工,居然可以享受到如此奢华的生活水准。

    也了解到了辛格镇本地居民,生活的为什么那么幸福?以前总听到科尔说起家乡的时候特别的骄傲。甚至称自己的家乡新格镇为印度版的香港,辛格镇还真有这样的资本,当得起这样的称呼,孟买那样的金融中心和辛格镇比起来,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儿。

    最让人感觉到吃惊的是女方的家长,会把多余的钱财放到股市里面去经营,可是辛格镇的网速居然比孟买本地的还要快。终于了解双方的差距,女方的父母心里面,对于科尔这个准女婿,可以说是100万个满意,20天之后双方开始商谈两个年轻人的婚期。

    可是没想到让女方感觉到尴尬的是,女方必须得和科尔成婚十年之后,拥有两个孩子以上的婚姻状况,才可以把户口迁到辛格镇落户。而且仅限于女方一个人,女方的父母兄弟姐妹不会享受这样的待遇,这条件也太苛刻了吧,就算你是真实的香港,你也不能这么苛刻呀,可是辛格镇就这样。

    女方父亲经营一个中等规模的建筑公司,不差钱儿送给男方的嫁妆也非常的丰厚。两家人商定先让两个年轻人到民政局去注册结婚,等他们在师范学校毕业之后,在为他们补办婚礼,早点让两个孩子结婚生孩子。

    男女双方达成了一致,来到民政局登记结婚,可是这时候女方的家长终于知道了为什么辛格镇那么严厉的管理自己的户籍制度。在民政局注册结婚之后,两个年轻人就领到了自己婚房的钥匙,没错辛格镇结婚的年轻人,无论男女在结婚之后都会领到属于他们的新房。

    房子虽然不是免费的,每个月要还房子的购房款,但是偿还购房款的数字少之又少。急着先结婚的小两口,身上也感觉不到任何沉重的经济负担,就是香港它也没有年轻人注册结婚分房子的先例啊。

    女方的人本来还以为是一个普通的小公寓也就完了,可是没想到拿着钥匙来到两个年轻人的婚房,进屋一看傻了。全套的豪华装修,全套的家用电器,虽然每一样的东西你都得付钱,偿还的年限也是十年,可是每个月负担的费用并不多。

    这还不算啥,最让女方家长感觉到不可思议的事也不知道科尔比利是把自己的简历投到了辛格镇的教育部门还是教育部门主动上门。居然在科尔比利和自己老婆刚刚大二的时候,主动邀请科尔比利和自己的妻子,在毕业之后回到辛格镇任教,待遇让所有师范学校毕业生感觉到眼红哦。

第五百五十四章【辛格家族上】

    在辛格镇,辛格家族不惜成本的经营下老百姓的生活是日新月异,自尊心,自豪感,那是蹭蹭的往上飙。特别是辛格家族经营的辛格集团规模一扩再扩,现在整个新格镇,超过80%的居民,全部在新格集团担任工作。

    各种各样福利的待遇,让那些大城市的人眼红啊,即使外聘的大学生,还有三年的实习时间段。三年之后才会允许签署正规的合同,工作十年以上才允许申请辛格镇的居住户口,这样一来你才可以变成辛格镇的居民。

    可是原来的那些居民不一样啊,他们天生就优越别人一等享受各种各样的待遇,他们在新格集团担任的是技术含量最低的一线员工。比如说,科尔的父亲担任的是灌装车间的一个小班长,可是他们在辛格集团的地位比那些外聘的大学生还要高。

    辛格镇被辛格家族经营的,号称印度版的香港,被评为整个印度南亚次大陆最适合居住的小镇。环境也是最好的,居民生活水平也是最富裕的,教育受程度也是最高的,这都是拿钱堆出来的,贝尔辛格家族马不停蹄投入巨资建设了三年才成功啊。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子经营大本营该有多么的困难,你想把它经营成一个铁桶,水泼不进,针插不进,那么你就应该下功夫。辛格家族全心全意的投入三年时间,辛格镇才达到了今天这样的水平,居民生活水平咱们说完了,现在说一说辛格集团的成长。

    现在辛格集团可以说仅次于印度的塔塔集团非常的出名,但是辛格集团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也是令人诟病的原则就是不上市。无论辛格集团的任何子公司,包括水泥厂,石棉瓦厂,甚至是塑料制品厂,全部占领整个印度的市场。

    现在辛格牌的水泥在市场上是最受欢迎的,只要使用辛格牌水泥,绝对不会出现豆腐渣工程。每一年出产的水泥数量达到10亿吨以上的规模,就是一个小小的水泥厂,也是整个印度南亚次大陆的霸主级别。

    甚至很多外国的建筑公司都在采购辛格牌水泥进行基础建设,在孟买这样的沿海城市码头集装箱区出口量相当庞大。辛格水泥厂这个小小的工厂都经营到这种规模,更别说材料制造公司更是雄霸整个印度的小商品行业。

    当年贝尔辛格喊出来了,印度版的义乌在两年之后已经成为了现实,凡是跟塑料制品有关的,辛格塑料制品厂都生产。而且拥有了35家分公司,遍布在整个印度次大陆,甚至是南亚地区包括中东地区和欧洲。

    现在辛格家族已经停止了辛格镇塑料厂的生产工作,把塑料厂建设了一个总公司而不是生产基地。这一点包括水泥厂,石棉瓦厂都算在内,整个辛格镇范围之内没有任何一家生产制造企业,就是防止环境污染的发生。

    无论是收入还是税收,都是屡创新高,一年增长超过450%,进入到了高速公路的发展时期。好家伙可以说是遍地开花,抢占空白市场,看到辛格集团赚了大钱,整个拉贾斯坦邦提供了很高的税收,那些造假企业开始跟风上了,但是辛格家族已经打响了自己的品牌。

    又有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拥有自己的消灭造假伪劣的专业队伍,两年之内把那些造假厂家收拾了一个遍。所以说辛格集团虽然是仅次于塔塔集团的第二大集团,但是没有人敢造假的,为什么令人诟病呢?那是因为辛格集团发展成为国际大品牌居然不上市。

    用新格集团的话就来说,我们新格集团不差钱儿,没有必要到股市上去圈钱,给自己制造那么多的分红股东和蛀虫。辛格集团就是辛格家族的独资企业,没有任何的股东存在,是辛格家族的一言堂。

    这么大一块肥肉,光看着吃不着,想象一下那些炒股人该有多么的难受。也有人不信邪的,接连向辛格家族发动进攻,而且这些敌对家族的实力也不差,可是辛格家族的反击手段实在是令人感觉到害怕凡是挑战辛格家族底线的,全部赶尽杀绝一个不留。

    久而久之,辛格集团就成为了一个禁忌,看着这个大集团,一每一天超过1。5亿美元的纯收入。就是吃不着,而且还不敢碰,浑身都是刺儿,那种痛苦的感受大家能够理解吗?一年365天呀,天天这么赚钱呀。

    除了这些传统的行业之外,辛格集团还开辟了很多不同领域的战场,几乎都抢占了最高的制高点。起点就高投入的资本雄厚,制造出来的商品无论是电子产品也好,还是涉及到正常生活的消费产品也好,全部都是最顶尖的产品。

    甚至买断了日本的雅马哈集团,把整个雅马哈搬到了印度次大陆,创造出来了仅次于,哈雷摩托车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每一台摩托车的造价最便宜的也会达到两万美金,面向的也都是国际市场,深受那些爱好机车者的欢迎。

    以前大家开的可都是哈雷,现在有一半是雅马哈,这还不算和德国大众联合,在印度投产生产出来了一系列的中高档轿车。

    由于印度用工成本实在是太低廉了,辛格集团拥有自己的综合性冶炼企业包括钢铁铜铝都有涉猎,以最低的成本价拿到生产汽车消耗量最大的金属制品。生产工艺是最顶级的,成本却是最低的生产出来的轿车,相比较那些国际品牌更有优势。

    出口量达到40%,别看引进的是德国大众,可是在印度生产组装的大众轿车,居然还要出口到欧洲赚取大笔的外汇。现在整个印度大街上跑的中高档轿车,几乎全是大众品牌,都是辛格集团生产出来的。

    垄断了整个南亚次大陆的汽车行业,不光有家用小轿车,而且最重要的还是辛格汽车公司居然生产出来了载重卡车最受市场欢迎。除了一部分自用之外,你看所有,公路上跑的那些货运重载卡车,十台有九台都是新格集团生产出来的。

    这得赚多少钱呀,现在辛格集团不像以前那么大猫小猫两三只这些小的子公司,而是发展成为了一个特大型的集团。包括制药,钢铁冶炼,汽车生产,摩托车生产,制衣集团,建筑建材集团。零售建材商店,小型超市便利店,大形势香料集散市场肉类集团众多子公司。

    据印度媒体保守估计,辛格集团的总资产规模应该达到800亿美元以上。是印度继塔塔集团又一个挤进世界500强的大型企业,哪一年光创造的税收就超过了25亿美元呀。

第五百五十五章【辛格家族中】

    这些子公司全部挂在辛格集团的名下,所有公司的地址也在印度境内。但是其实整个印度所有的媒体,老百姓甚至是政府都不知道,辛格集团最赚钱的是辛格基金。

    但是辛格基金设立在美国,总部设立在华尔街,辛格家族在完成资本运作战争的时候,拨付给了辛格基金运营资本数量达到了25个亿美元。但还有超过40亿美元的备用金在银行里面储存着,正像贝尔辛格想象的那样。

    作为辛格基金的执行总裁,麦克伍德在完成资本战争之后休息了一个半月,又重新回到了岗位。这一次回来整个辛格基金所有的工作人员全都变了样,一是因为资本雄厚,手里有钱心里不慌,敢和任何的基金组织叫板。在股市上可以说是搅风搅雨所向无敌,这就是资本雄厚带来的好处,因为资本市场运作看的就是金钱的数量,你数量多你就占有优势。

    第二个充满自信的原因,那就是辛格基金从上到下经历过残酷的,资本运作战争。而且还打赢了,时间长达一两个月的征战呀,把这群操盘手锻炼的都是精英,再加上辛格基金给的价钱可不低呀,别的公司要想挖这些操盘手,难度相当大运行了这么多年没有几个跳槽的。

    而且背后还有辛格家族,这个实力雄厚的家族作为后盾,随时都可以调出上百亿美元跟你开战。不能说狂得没边儿,是在中小型基金的领域恩格集团绝对是领头羊,身边跟着一堆小弟,所有的资产规模聚集起来的时候,并不比那些老牌基金少到哪里去。

    而且操作手段,进攻的方法特别的凶狠,就像是一群不要命的疯子,平时看起来像正常人。但是你要招惹这个疯子,他要是发起疯来,那么你就自求多福吧,但是辛格基金有一个传统,那就是从不惹事儿。

    不向别的基金会手里面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