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穿越玩家拯救战略-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际上,就连蚩尤冢附近住着的天生魔族日子过得也不好,虽然相较异化半魔他们寿命漫长,能力也要高上不少,但因为数量极其稀少,对人类却是怀着仇视和害怕的心思。也许是他们曾在人类手下吃过大亏,在他们眼里的人类,就像妖魔在人类眼里一样,是十分可怕的存在。

    这从某个方面来说,或许是十分可笑的事,双方都视对方为十分可怕的存在。

    但若置身其间,当一个人类的朋友乍然之间成为了魔族,就好似一场磨难了。

    因为无论在哪里,两个不同种类的生物做朋友,必然得要有一方做出一些牺牲的。

    姜承和夏侯瑾轩到时,看到的就是一派荒凉的景象,蚩尤冢人烟绝迹,而酷热非常。姜承一进去,就受到了蚩尤的召唤,开了一路机关之后,他就在一个刻着魔族文字的神柱前彻底激活了蚩尤血脉的力量,身上连魔纹也出来了。

    魔纹是这个世界的人类辨别人类与魔族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因为人类身上并没有奇怪的花纹,而魔族身上都会天生有一些奇怪的花纹,无法消退也无法掩饰。有些血统不够纯正的魔族或被异化得厉害的半魔,身上还会长出类似兽类的部件,变成有别于纯人类的奇怪模样。

    好在姜承是血统强大的蚩尤的后裔,他身上并没有变得特别,只是额头上生出了一片的魔纹,蚩尤后裔特有的魔纹样式。当然在那个时候,其实不论是姜承也好,还是夏侯瑾轩也好,都认不出他额头上的魔纹其实代表的是蚩尤后裔。他们只当是普通的魔纹,夏侯瑾轩还开玩笑说,幸好是长在额头上,拿刘海挡一挡,就能挡住了。他甚至想出了和姜承一块去纹个刺青的招,希望能够说服姜承还和他回明州去。

    姜承也差点被说动了。

    只是命运有时候就是那样,并不是变动足够多,就会让人缺失掉一些命中注定的责任。

    即使时间不同,过程和人数也不尽相同,在他们将要离开蚩尤冢的时候,还是遇到了住在附近覆天顶的魔族中人。土生土长的魔族一眼就认出了姜承额头上的魔纹。他们日子过得艰苦,早已经把蚩尤后裔神话到了一定的高度,早几百年就开始流传将要被蚩尤后裔拯救的传说。

    在他们眼里,姜承就是那个突然降临的救世主。

    只是拯救他们的魔君怎么会和人类在一起呢?不,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魔君居然看起来并不太想留下来当他们的领导者?太可怕了他居然想回到恐怖的人类社会中去!他是被人类灌了*汤了吗!

    在短暂地交流过后,有魔这样想着。

    其实这个时候的姜承,还没有像原作中一样被冤枉,也没有被逼得走投无路,他在人界的生活用顺风顺水来形容也不为过,加上许斓特别注意让他和府中普通的夏侯弟子处好关系,所以他也没受过别人的排挤。所以即使是那些妖怪们说他是魔君,希望他能带领他们,他心里的认同感也并不是很高。

    他确实觉得这些魔过得很苦,衣服料子都是粗糙得不能再粗糙的粗麻,还是东一块西一块缝补起来的,没有一件完整的衣裳,有些身上干脆就是披的兽皮。从穿着就可以想象他们平时吃得怎么样了,恐怕非常地不好,或许饥一顿饱一顿也是有的。

    而姜承的记忆里,在他被伯母捡到之前的事他都不记得了,好像他是突然就出现在了那里,没多久就被伯母收留了。从小伯母就一直对他很好,对瑾轩什么样,对他也什么样,是她提议收养自己,也是她让府里的人们都渐渐接受自己,且没有人异议。由于他天生有习武的天赋,伯父也十分喜欢他,总是给他开小灶,然后对着瑾轩吹胡子瞪眼,不少弟子还会私下里传伯父喜爱自己更甚瑾轩之类的话。至于义父,他一向把各方各面照顾得妥帖,伯母为人旷达和乐,但沉迷修仙,除了一些重要事件,不怎么关心他和瑾轩的日常生活,不少琐事就是义父在管的,他对自己的照顾甚至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的。虽然姜承隐隐觉得义父大概是更喜欢瑾轩的,但这就像伯父或许更欣赏自己一点一样,实在是因为瑾轩各方各面都跟义父更像一些。如果让姜承也跟瑾轩一样天天抱着书来念,姜承也会痛苦的。

    而夏侯瑾轩,姜承已经和他相处了十多年,每日里同食共处,在他心里,夏侯瑾轩已经彻头彻尾是个亲弟弟了。瑾轩有时会跟他任性,其实姜承非但没有不喜,大部分时候还受用得很。这次他到蚩尤冢来,瑾轩也不由分说地跟来了。刚才还苦苦劝自己回去,他眼里的担忧,姜承哪里会看不出来。他心中虽觉回明州去已然不妥,却总是不愿意看夏侯瑾轩真的伤心的。姜承希望他每天开开心心的,不愿意他不开心了,忧郁了,伤心了。那些该忧思的事,在姜承想来,都该是他来担当的。

    这就是姜承近十年人类生活的记忆和感受,在他的同族们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日子的时候,他所关注的,不过是每日里练好武,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保护好自己想保护的人,日常琐碎且乐此不疲。

    从前他所能想象的未来,至多也不过是将来夏侯瑾轩继承了夏侯家后,其他江湖门派如果想欺负他武功不好,自己负责在武艺上帮他撑住夏侯家的门脸罢了。

    他从来没想过,会有这样一群魔,日盼夜盼,就盼着他来拯救他们。他也从来没想过,如果当初自己没有被伯母捡到,或许就要跟他的同族一样,过上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日子。他不知道他这些在传说中凶神恶煞威风凛凛的同族们过得这么苦。

    可这两种情况,本身又是矛盾的。

    姜承想起伯母语重心长地跟自己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你得先去看了,了解到了所有的真相,才会知道自己到底会怎么抉择,这样以后才不会后悔。”

    他当时只以为自己会痛苦于魔的身份,如今看来,是这样,又不全然是这样。

    他放不下夏侯家,也放不下这些过得很苦的魔。

    ……这就是选择的意思吗?

    姜承一时无法做出选择。他和夏侯瑾轩商量过后,打算先不决定到底留在这里,还是回到夏侯家,他们打算先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援助一下这里过得很悲催的魔族同胞们。

    这些魔族或害怕人类,或不愿和人类接触,给他们钱也没用,所以当时他跟夏侯瑾轩是打算先到山下近一点的镇子买一些生活用品到山上来。米面、衣物、果蔬甚至能买到的各种种子。

    只是夏侯瑾轩和姜承没想到的是,问题会出在购买环节上。尽管姜承已经基本让刘海遮挡住了自己的魔纹,他到了山下行动间还是露出一些来,一个小贩就看到了他额头的魔纹一角。

    这些百姓常年住在蚩尤冢附近,偶尔也会看到一些奇装异服怪模怪样的妖魔路过,对魔族的长相比一般人更加敏感。当时那个小贩二话不说就平地一声吼,顿时附近无数的小贩和行人都反应过来,人们纷纷抄起自己手边能伤害到人的、或是能防御自身的东西,什么锄头啊、锤子啊、木板啊,甚至大点的石头都被人们捡了起来,要来打姜承和夏侯瑾轩。

    事情也是凑巧,这里闹得沸沸扬扬,当时正好有一个蜀山的道士路过,他一见人群喊打喊杀,擦擦眼睛定睛一看,心道我的个上仙,魔气冲天啊!哪里来的妖魔敢跑到镇里来作乱!

    他当即加入了战团,呼开人群对着夏侯瑾轩和姜承就是一顿万剑诀招呼,夏侯瑾轩和姜承当然不可能对这些镇民和道士下重手,只好不断地回防,并且战且退。

    由于姜承魔气实在强大,他又才激活了血脉,控制得不是那么好,他的魔气也就把夏侯瑾轩都笼罩住了,这道士也不是特别有资质的人才,看着一片弥漫魔气,只当他们两个都是魔,哪里还认得出这里头有个人?他追着打了一阵,发现夏侯瑾轩辗转腾挪之间动作都不怎么灵活,明显是一副缺乏锻炼的样子,就瞅准了他往死里揍,什么万剑诀了,天剑了,都往夏侯瑾轩身上招呼。

    这么一来,姜承总是回防,帮夏侯瑾轩挡招,又不怎么出手伤人,果然渐渐地就被这道士占了上风。不过这道士也打不伤他们,因为夏侯瑾轩的疗伤技能实在是有点牛逼,他随手一个气疗术,自己和姜承两个都瞬间活蹦乱跳了。道士心道:这么打下去不是办法啊,我怕是得先用完真气!

    思及此,他就朝夏侯瑾轩和姜承身上同时丢了定身符把他俩都定住了,然后一招天剑直直就朝着夏侯瑾轩飞了过去。

    姜承一见夏侯瑾轩就要当场血溅五步,自己又被定着,哪里能受得了?他神思激荡之下,就借着蚩尤血脉之力挣开了定身符,这时天剑眼看着就要刺穿夏侯瑾轩,他冲过去硬生生用蚩尤之力打散了真气凝聚而成的天剑。

    前面说过啦,他才激活了血脉,在控制上还不是那么地收放自如,他这一下,因为紧张和着急是用了十成十的力量,这力量一放出去,不但把天剑打得粉碎,连带着站在天剑之后的道士也被他打得飞起,在空中划了一条不怎么优美的蓝白弧线之后,重重地跌在了青石板的地面上。

    姜承和夏侯瑾轩趁这个机会逃了出镇,但那个道士也重伤了。

    幸好镇里的百姓们十分敬仰蜀山的道长,不但当即就自发为他请了医生,以后在道长昏迷的日子里更是派专人照顾,就这么照顾了半个多月,道长终于醒了。

    他醒了,却无法动弹,悲愤之中又听镇民说附近的蚩尤冢和覆天岭上常有凶神恶煞的妖魔出没,他更觉责无旁贷,此事蜀山得管,还得管到底!因此他就写了一封声泪俱下义愤填膺的信递回了蜀山。

    单夏所说的麻烦,就在这里,蜀山已经派了一些弟子作为前锋,去覆天岭调查了,鉴于那蜀山道士的受伤程度,单夏私下里问过李逍遥,知道这件事恐怕是难以善了了。

    但他想自己毕竟在蜀山呆过几天,又得李逍遥指点,去现场看看或许能说上点话,以促双方和解。至于拉上唐无机的原因——那不是他能打么。

    但单夏却不知道,在覆天岭那边,事情又往了更加不可控的方向发展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写到文里姜承的现状,想起游戏里他的遭遇,默默地泪了一把……唉原来我还是这么爱姜兄……
第80章 任务:三界靖平(七)
    江湖四大世家是指的折剑山庄欧阳家、开封皇甫家、明州夏侯家以及长安上官家;这四大世家在江湖上门人众多,势力庞大,势力范围也差不多是固定的。比如夏侯家的势力范围就在江南一带,上官家是在陕甘一带;而皇甫家则是在中原腹地一带。

    在蜀山派去调查的人当中,有一名弟子当时正替自己的师父给江湖四大世家之一的开封皇甫家送信,商讨的是开封附近一处地脉波动的应对事宜。此事已经处理得差不多,这名弟子跑前跑后也挺辛苦;便被邀请在府中做客休息数日,再回转山门。这是原本说好了的;可休息还没休息上两天;他就接了门派中的信突然要离开,皇甫一鸣当然要礼貌性的问他是什么事儿?

    斩妖除魔武林武林正道本该相助;更何况这名蜀山弟子觉得信中讲的攸关百姓,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便对皇甫一鸣说了实情。说是蚩尤冢覆天顶一带疑似有不少妖魔出没,正在祸乱四方,已经有一个门中弟子被打成重伤了,他接了师门命令要去调查。

    皇甫一鸣一听说这件事心里就转开了。

    其实他这时正在跟欧阳英争武林盟主之位。欧阳英同夏侯彰是挚友,夏侯彰自然是鼎力支持欧阳英的。而皇甫一鸣也有上官信支持,所以在这点上,他和欧阳英不相仲伯。若论名望,其实欧阳家历来是武林盟主热门候选人和热门实际担当人,不看财力的话,他们家的江湖名望是最高的,皇甫一鸣在这点上就要差上一些了。

    欧阳英一向以持身公正出名,皇甫一鸣比起欧阳英来,在这点上就差了一些。他有那么一点儿爱博虚名。虽然口口声声正义道理,有时候还是会为了某个目的,做出点不那么光彩的事情来。譬如在原作中,欧阳英成了盟主,他逮着机会就揪着欧阳英的得意弟子姜承不放。看似在替天行道,对姜承和一众妖魔绝不姑息,宁错杀不放过,其实他积极成那样很重要一点是要扫了欧阳英这个新盟主的威信。

    他那么做,既把欧阳英架在火上烤——如果欧阳英要欧阳家的名声和他那个盟主的称号,就得舍弃他的爱徒;如果欧阳英还要把他的爱徒当一个看,用一个人的标准来要求他,那他们欧阳家就要名声扫地——就是要让欧阳英不论怎么做都要受人质疑;又让许多江湖中人看到了——他们皇甫家才是能在关键时刻顶起大梁的世家。

    皇甫一鸣的一生,可以说是一直在用尽各种方法致力于让皇甫家成为四大世家之首,乃至中原武林之首。或许他到死都不会明白,正是因为他太执着于皇甫家的利益,才当不上武林盟主。——江湖中人最是眼辣,又不是瞎的。

    就是这么一个人,现在他和欧阳英还在竞争下一任武林盟主,有个剿灭一股妖魔势力从而提升皇甫家声势名望的大好机会摆在他眼前,他怎么可能错过?

    他就想了,若能在消灭妖魔这件事上立下大功,那他当上武林盟主的几率可就又多了一些。思及此,他便对那蜀山弟子说,他们皇甫家愿助蜀山一臂之力,消灭妖魔。

    蜀山派弟子在外行走,多的是靠各路江湖人士帮忙的时候,这次地脉异常不也是全赖皇甫家相助才能顺利解决么?因此他并不觉得皇甫一鸣要帮忙有什么问题,甚至觉得皇甫一鸣颇有侠义之心,便答应了下来,表示会立刻致信门中。

    既然是这样,这名弟子也就不会是单独离开了。他把皇甫一鸣的儿子,也就是皇甫家的少主皇甫卓也带上了。——并非去的人不多,这主要是因为御剑飞行带不了那么多人,其余弟子只能步行追上了。而皇甫一鸣自己,则会视那股妖魔的组织大小决定要不要亲自领着更多弟子去灭魔。

    皇甫一鸣算盘打得噼啪响,却忘了一件事:他儿子太正直了。

    太正直的人在大量事实面前,总是存在被策反的危险的。虽然现在在他儿子眼里,魔族也是穷凶极恶的存在。

    而这个会坚守正义与公道的正人君子,又和夏侯瑾轩是挚友。

    再说夏侯瑾轩这段时间,自打伤那名蜀山弟子之后,夏侯瑾轩便知事情有些大条。由于他娘是个散修、又同李逍遥有些交情的缘故,他是见过蜀山弟子的,已经认出那就是蜀山派的道袍。

    只是当时打斗容不得他们找个僻静处分说,他又不可能大庭广众之下嚷嚷出来说我们俩是夏侯家的,而且说了也不知道那位道长会不会通情达理地放他们一马,最后才闹出了这样的结果。

    夏侯瑾轩是觉得蜀山怕是要派人过来了,等蜀山派一来,这些魔不得是分分钟被解决的节奏?可他们看起来也没有那么坏。所以他考虑过之后,是建议这些魔们都离开这个地方暂避一下的。结果他们不愿意离开这里,说蚩尤冢已经是他们最后的退路,再退不知道要退哪里去了。

    姜承一直觉得事情是他惹出来的,是他大意了出了魔纹还跑到山下去,就该他来承担责任。因此他看这些魔都不肯走,痛定思痛后决定留下来做他们的魔君……至少要做到扛过蜀山这一波为止。

    夏侯瑾轩劝了几次,见劝不动他,也只好尊重他的决定。他和姜承走过覆天岭所有能走的地方之后,就断定这个地方易守难攻,如果和解不成,也不是不能守。只是这上头极其缺乏物资,很容易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之中。夏侯瑾轩想了想,自己操控着云来石去了远一点的城市里买了大量可以囤积的粮食衣料等物资。其实大量收购这些物资并没有夏侯瑾轩想的那么容易,为此他还在城中耽搁了十来天。于粮商们而言,突然多了个生面孔大批订购,总免不了要惹人怀疑。还亏得夏侯瑾轩手头现钱多,才解除了粮商们的疑惑——夏侯瑾轩还没开始接触家中买卖,他原来对钱的多少没什么概念,真正买起粮食来才发现自己手上两张银票原来能买那么多粮食了,人家大粮商还不够卖的,得去别处的仓库走水路把粮食调来。

    夏侯瑾轩摸摸自己包袱里他娘给的厚厚一沓银票,莫名感到心里踏实一些了。以前没概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