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朝之梦-第5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来阿洪王国的历史就到此为止,直到后来印度联邦独立,阿萨姆地区才会再次出现独立运动。而阿洪王国君王的后裔则与此无关,他们会渐渐融入印度教社会。可是被朱济世改变的历史,也在十八年前影响到了阿洪王国的后裔。

就在苏朴雅卡出生的前一年,他那个长得好像一个中国老者的祖父因为一次商业活动,游历了大明王朝统治下的中国。见识到了这些和他长得一模一样的同族所拥有的帝国是那样的繁荣强大,完全是一个可以依靠的祖国!于是在回国之后,这位辛格老先生又将自己的姓氏改回了苏,起名苏华法,还改宗佛教,把自己的子女统统送进了加尔各答的华侨开设的学校。一家老小也都入籍大明,还在香港买了房子准备移居。

不过老先生并没有指望大明帝国帮助他复国。他仅仅是想让他的后代成为强大的大明帝国的国民而已。而真正不死心的是他的儿子苏严法,也就是苏朴雅卡的父亲。在苏华法过世后的第五年,拿破仑三世去世,世界局势大变,中英对抗局面完全显现。恢复阿洪王国的机会,终于到来了!

可是一个已经没落的印度土邦王子,又有什么本钱取得大明帝国的支持从而获得一个王国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在和大明支持的印度邦联大会党接触了几次,又同大明驻加尔各答总领事辜紫云见了几面之后。这位苏严法终于抛出一个让大明方面无法拒绝的条件——让她漂亮的女儿苏朴雅卡生出一位大明皇子成为东辉王国的国王,而他自己当一个拥有领地的公爵,同时也是王国宰相……反正印度东北的地盘大得很,总归能让苏家拥有一个小国的。

“公主。”一路沉默的苏朴雅卡突然开口了。她是被父亲带来应天,见过大明太子朱国雄之后,就被安排住在安乐公主的豪华府邸里面,等着许配给某位英俊潇洒的大明帝国白马皇子。

朱伊莎微笑着问:“怎么啦?”

“皇帝陛下有很多儿子吗?”苏朴雅卡说得是一口流利的南京官话,这是她在加尔各答华校学习的。她在那里的名字是苏菲尔,她的长相也完完全全是中国式的,所以她的同学也没有把她当成外国人,她自己也一直自认是中国人。对于能嫁给大明皇子当然是感到非常满足的,哪怕是当侧妃也好,所以是满心欢喜的到应天来的。

“有八十四个。”朱伊莎笑着回答。她的记性非常好,当然记得朱皇帝有多少子孙,还记得他们每一个人的姓名、字号、长相、封号、住址、职业、年龄和生日,以及母亲是谁。这么复杂的问题,在大明皇室里面,除了负责宗人府的朱默(多半不是正宗的明室,是早年追随朱济世的功臣)之外,大概只有朱伊莎能完全记住了。

“适合婚配的有五十五个,其中还没有结婚的有十五个。”朱伊莎继续道。朱济世的儿子们并不是人人可以封王。没有王国可以统治的儿子都只有侯爵爵位,他们的妻子当然不能称为妃子了。

“真多啊!”小美人吐了下舌头,满心欢喜地低头开始盘算……她已经见过几位大明皇子和公主了,每一位都很漂亮,无论男女。看来她的如意郎君也是一位英俊皇子吧?

……

“臣苏严法,拜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就在苏朴雅卡在朱伊莎陪同下赶往温泉宫的同时,他的父亲苏严法正在温泉宫的养心殿上拜见大明皇帝。

“平身吧。”御座上的朱济世借助着电灯的光亮打量着这位苏严法。此人比朱济世小不了几岁,身长玉立,穿着一袭蓝色的长袍,腰间系着一条宝蓝色的锦带,里面是一件银白的绸衣,完全是中国式的装扮。看长相也是中国人,生得长眉朗目,还有几分儒雅,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个翩然出尘的佳公子。

“果然是中国之人!”朱皇帝点点头,“坐吧。”

已经有侍女宫人搬来了绣墩。朱济世不喜欢让人跪着或是站着和自己说话,现在的养心殿内,皇太子朱国雄也是一样端坐在绣墩之上。

朱济世笑着对儿子道:“此人望之倒可一用。”

朱国雄道:“阿萨姆之人都不甘心亡于英国,日夜盼望苏家复国。”

苏严法听到这话,连忙补充道:“我苏家岂有复国之人望,还请大明派出皇子担任东辉之君。”

朱济世点点头,问儿子道:“雄儿,谁去当这个东辉之君比较合适?”

朱国雄一笑:“还是等父皇见了佳人再说吧。”

“也好。”朱济世问身边的楠本高子,“伊莎和苏朴雅卡可到了?”

话音方落,就听见大殿外面响起了脚步声音,然后就是女官的唱名:“安乐公主,苏朴雅卡小姐到。”

第1375章 温泉宫里的如意算盘

环佩轻响,打扮成唐朝宫人模样的苏朴雅卡跟在一身西洋裙装的朱伊莎背后进来。她低着头,一副羞颜难开的俏态,小心地依着朱伊莎教的宫廷礼仪,单膝一跪,细声细气地说∶“妾身苏朴雅卡拜见吾皇万岁,参见太子千岁。”

苏小美人的容貌堪称绝美,声音更是诱惑力十足。御座上的皇帝虽有后宫佳丽无数,美色超过苏朴雅卡的也有不少。但还是觉得苏朴雅卡别有一番风情,再被她娇柔的轻轻一拜,更觉得万分喜欢。

“父皇,您觉得如何?”朱国雄笑盈盈地问父亲。

“不错,很不错。”朱济世扫了儿子一眼,心中已经有数——朱国雄是大孝子嘛,有美人儿当然要先想到老子,而且这个小美人的背后还牵着一个王国,可不是寻常美女可比的。

于是忙吩咐宫人搬来绣墩,让苏朴雅卡坐下。小美人抿嘴一笑,轻轻地起身坐下。朱济世盯着她纤美的身影,又满意的点点头。倒是一点都不掩饰喜爱之情,当时就长吐一口气,“如此佳丽,天生绝色,但愿能长伴朕之左右?”

朱国雄闻言一笑,问苏朴雅卡道:“尔可愿意?”

苏朴雅卡闻言就是一愣,朱皇帝父子的话说得直白,她如何不懂?这是要她给大明皇天子当小老婆啊!小美人头低低的不敢抬起了,眼皮却往上直翻,偷着眼打量着上了年纪但还不失英俊儒雅的朱大天子。

“菲尔,皇上问你话呢,快答应吧。”一旁的苏严法瞧见女儿低着头不说话,急得连连开口催促。很有一点卖女求荣的意思。不过看苏小美人羞羞答答的表情,似乎也是个半推半就。

“妾身不甚荣幸。”苏小美人用细不可闻的声音答道。

“如此甚好,先封个选侍吧。”朱济世顿了下,吩咐道,“伊莎,你先带她去皇后那里,让她也好好安排一下。”

朱伊莎领着苏朴雅卡去了。朱济世却不忙着去做荒淫无道的事情,而是和皇太子朱国雄,还有这位苏严法说起了国家大事。

“朕方才找人问过东辉国的事情了,《大唐西域记》里却有其国,名曰迦摩缕波国。印度的《吠陀经》则称该国是基拉塔人穿越东部的山口,在3000年前建立的。还有印度人称阿萨姆的基拉塔人是蒙古人。不过3000年前可没有蒙古人,估计就是周天子所封之国中的一个。东辉国名朕觉得不错,不如就继续沿用,称东辉王国吧。”

朱济世说到这里,笑着对苏严法道:“严法,太子跟朕说了你家祖先自云南迁往阿萨姆的事情……你家是我中华殖民印度的先驱啊!这东辉国王应该是由你来当的。”

“臣无才无德,安敢当此大任。”苏严法连忙回绝。五华诸夏体系里面的国王,都是很有来头的。起码也是暹罗郑家这样的一国之主,他的苏家早就没落,怎么敢并列诸夏?

“尔的才德是有,只是没有时机。”朱济世笑了笑,对于真心诚意要投靠自己的印度土邦邦主,当然该有所回报。要不然人家的心就要寒了。东辉国王是不能给的……这个东辉国就守着印度的东大门,必须由大明皇子担任国王。不过印度的地盘那么多,总有一个可以安排苏家的。

“朕和印度邦联大会党以及不少印度土邦之主有约,来日驱逐英人,解放印度,恢复诸邦国之独立地位。而印度诸邦之主则拥戴朕当印度皇帝,并且奉上加尔各答城。”朱济世顿了一下,满脸笑容地对苏严法道,“不如就由你当印度帝国宰相,加尔各答总督,再把孟加拉邦所有的吉大港给苏家当封地,封吉国公,世袭莽替,永镇吉大。”

吉大港的情况和阿萨姆类似,也是介于印度和缅甸之间,由孟加拉人和藏缅语族人混居之地。而且自古就是非常重要的商业港口,还居住着许多阿拉伯人、阿富汗人和莫卧尔商人的后裔。哦,还有葡萄牙殖民者的后裔,在吉大港城内还有一个老葡萄牙区,居民都信奉罗马天主教。而且吉大港也是印度佛教的最后据点城内还遗留有不少佛寺,城内的宗教也复杂到了极点。

此外,吉大港还有自己的语言——吉大港语,和孟加拉语完全不同,属于印欧语系中的印度——雅利安语支。其实类似的情况在印度极为普遍,在英国人统一印度之前,印度本就不是一个统一国家,自然不会有统一的语言文字。

而吉大港则是一个在印度来说,都算是鱼龙混杂的地方。不过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和加尔各答、阿萨姆地区差不多,都是印度东面的门户,必须牢牢控制在大明手中。但是却不大适合派出大明官员去直接管理——对大明的官僚政客来说,那里比欧洲还要陌生还有复杂,就是去了也搞不清楚方向。

而自认为是中国人,还一个劲儿要抱大明帝国粗腿的苏家倒非常合适去当吉大港的主子。

“臣叩谢天恩!”苏严法听到朱皇帝的封赏,自然是倒头便拜。曼尼普尔或是阿萨姆可不算什么富庶之土,根本没有办法和吉大港相比。那里自古就是大商港,现在还是孟加拉邦的第二大城市呢(第一大城市是加尔各答)。而且印度帝国宰相和加尔各答总督听着也是肥缺!这大腿看来是抱对了!

朱济世摸了摸胡子,抬手示意苏严法平身。“严法,朕给你的封赏可不是因为你女儿。”朱皇帝的声音已经放沉,大大的画饼已经画好了,苏家要吃到嘴里可不是单靠一个苏小美人就行的——小美人朱济世是喜欢的,但是他身边何时却过绝色?

“臣下明白。”

朱济世笑道:“太子和朕说过,你们苏家在曼尼普尔还颇有势力,可以帮朕的军队绕到英帕尔要塞背后?”

“没错,此事包在臣下身上!”苏严法拍着胸脯道,“英人和印度人在阿萨姆倒行逆施,早就惹得天怒人怨,数十年来反抗就没有停止过。如果皇上肯发一支精兵,臣下有把握可以领着他们从小路翻越那加山,绕到英帕尔背后。而且一旦大明的旗帜出现在阿萨姆,臣下担保阿萨姆各地的民众一定会群起响应。”

朱济世摸了摸胡子,看着皇太子。他现在对印度的事情不大关心,也不知道阿萨姆邦的情况如何。

“父皇,儿臣相信吉国公。”朱国雄解释道,“英人在阿萨姆的确不得人心,他们在英帕尔的五万军队其实是孤军,一旦后路断绝,就只能全军覆没了。”

“如此甚好。”朱济世笑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野战再次。雄儿若能以伐谋取印度,的确比朕和胡安要强一些。这南方军司令官倒是能胜任的。”

“儿臣必不辱命。”朱国雄起身一拜。

“好的,朕就祝你马到成功……缅甸、暹罗方面的攻略已经准备好了?”

“早已经万事俱备。”朱国雄介绍道,“陆军第七集团军已经在暹罗集结,翻越他念他翁山的道路都在我们控制之下,随时可以向仰光开进。妙香四侯还组织了30000民兵,云南方面还有第18山地军,陆军总参谋部计划让第18山地军负责突袭英帕尔。另外,驻藏大臣郑永一还组织了15000藏军开进了藏南,现在屯驻险要,随时可以南下阿萨姆。”

第1376章 老朋友,新对手

马蹄和车轮的声音响起,搅动了黄昏忧郁寂寞的空气。托马斯·巴林从案头的公文堆中抬起头,望了下窗外低沉的夕阳。又一个繁忙且让人沮丧的一天就要过去了。这位大英帝国驻印度的总督和副王来自显赫的巴林家族,是第一代诺斯布鲁克男爵乔治·巴林之子,1857年当选下院议员步入政坛,在家族的支持下一路顺风顺水,不过15年就做到了印度总督和副王,执掌着大英帝国最重要的殖民地,所统辖的地区不仅包括印度,还包括缅甸和海峡殖民地。算是大英帝国内阁大臣之下最显赫也是最有权势和油水的职位。他的前任罗伯特·丘吉尔可是在这个位子上积攒起了几百万英镑的家产。

但是乔治·巴林却没有罗伯特·丘吉尔那么好的运气,才当上印度总督没有两年,法兰西和罗马皇帝拿破仑三世就龙驭宾天,还让亲华都亲到朱济世床上去的墨西哥女皇马蒂尔德当了整个法兰西帝国的摄政,顿时就把原本还可以勉强维持的中英法三方平衡的世界权力体系砸个稀烂。而印度这块大明帝国嘴边的肥肉就再也没有一天安稳日子了。

外面中国的几百万武装到牙齿的军队随时可能冲进印度,至少在这位银行家出生的总督看来是很可能的,在北美的密苏里河——堪萨斯城大会战的消息传来后,这位姓巴林的总督无时无刻不在担惊受怕——朱胡安用大约120万华军打垮了180万美军!而印度总督府下辖的所有军队包括印度支那联邦的垃圾部队在内,也达不到70万之数,可他们的对手却是至少7000万把中国刺刀!掰着手指头数一下就知道打不赢了!

而会数数的也不止印度总督大人,全印度的土邦王公和大臣都是“数学家”,都知道7000万比70万多,因此一致看坏大英帝国的统治。每个人都在打着背叛英国统治的算盘,朱济世的印度情妇芭伊女王在加尔各答的别墅门口现在门庭若市,每天都挤满了去送礼的印度土豪,反而是印度总督府门前空空荡荡的,什么送礼的都没有!更有甚者,从1875年年初开始,各个土邦就以种种理由拖欠税款,拒绝兵役,还想方设法把在英印军队中服役的土邦士兵召回!摆明了要和大英帝国分道扬镳。而且还有情报显示,接受中国支持的印度邦联大会党已经和印度国内的许多土邦邦主勾结在了一起,正在策划发动武装叛乱以配合中国人的入侵!

这些忘恩负义的印度人已经完全忘记是谁给了他们一个统一、繁荣、发展的印度帝国,如果没有大英帝国的保护,几百个分崩离析的印度土邦恐怕早就被中国人的刺刀给征服了,这些土邦王公早就成了中国皇帝的奴隶!现在这些不知道感恩的土邦王公竟然还指望从中国人那里得到独立和自由,也不看看中国人这二三十年来是怎么一步步地将周边的小国变成他们五华诸夏的组成部分的!

“总督先生,印度军总司令威尔·海明上将到了。”秘书的通报声音将巴林总督从自己的思绪中拽了出来。

印度军是英属印度陆军的正式名称,由印度本土的印度人和出生于英国,被派往印度服役的英国人混编而成。现在的总兵力多达60万(加上缅甸和安南的军队是70万,如果考虑到土邦军队还要再多一些),和刚刚由印度舰队、远东舰队和澳大利亚舰队合并而成的英国皇家海军东方舰队一起,构成了大英帝国在东方的两大武力支柱。不过考虑到他们面对的敌人的数量,这两根支柱着实细了一些。所以为这两支武装力量挑选出色的总司令就成了唯一补救的办法了。东方舰队的司令官挑选的是出身海军世家的阿瑟·胡德上将,而印度军司令官的人选则难产了好一阵子,最后选定了朱济世早年的老朋友,同时也是大明皇家陆军第一任参谋长威尔·海明。因为在伦敦的大人物们看来,威尔·海明肯定是整个大英帝国最了解大明和大明皇家陆军的人,没有之一。

巴林总督从办公桌后面起身时,来客已经在秘书的引领下进门了。来的不仅有威尔·海明,还有一位名叫查理·戈登的中将。

“总督先生!”穿着神气的上将军服、胡子修剪整整齐齐的海明大声笑道,“你瘦了,那么苍白!怎么回事?生病了吗?”

“都是操心操的,中国人可有7000万把刺刀,而我们只有70万人,其中的80%还是靠不住的印度人、缅甸人、安南人和马来人。”印度总督说着话和海明上将、戈登中将分别握了下手。海明的手很有力,他也差不多有60岁人,不过仍然强壮的像头公牛。戈登是个温文尔雅的中年人,具有高超的军事管理能力,还是一位工兵专家,在新加坡时就是威尔·海明的得力助手,新加坡要塞其实就出自他的设计。

“打仗可不是数学题,我的总督大人。”威尔·海明注视着脸色苍白的巴林总督,“如果单凭人多就可以取胜,英国根本不可能征服印度。”

“是啊,要不然180万美国人也不会被120万中国人打得满地找牙!”威尔·海明的话显然不能鼓舞巴林总督,现在东方战场的人数之比即便不是1:100也是1:50,中国的兵力几乎无穷无尽,而且印度的内部还相当不稳。

“印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