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朝之梦-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思元并不真懂军务,不过在三元里周遭却极有威信,由他出面招兵很快就能把人数凑齐。有了这些兵就能接过花县、从化两县的防务。第一旅和第五旅的兵力就能解放出来继续攻城略地了。

苏玉娘汇报军情的时候手里还拿着个西式笔记本和一支钢笔,随时记录朱济世的命令——凡是济世书院、济世大学和鸭脷洲军校的毕业生、旁听生,都是会使用钢笔的,苏玉娘也不例外。

记录完了朱济世的命令,又让朱济世签了字,苏玉娘便转身去明王宫对门的总参谋部下达命令了,那里原先是个都统府,和明王宫仅一街之隔。

安排完了军务上的事情,朱济世的散步时间也结束了。当他回到明王宫的书房,左宗棠和刘鹏已经在哪儿等了一会儿了。

这两人现在已经进入了大明丞相的角色,左宗棠是左丞相,刘鹏是右丞相。同时左宗棠还兼任财政部尚书,刘鹏则兼外交部尚书,都是一等一的大忙人。

“王上,出访欧罗巴的计划已经做好了,臣的右相一职想推荐叶尚书代理,外交部尚书可由商务部的潘尚书接过去。”

刘鹏一边递上一份刚刚拟好的出访计划书,一边建议让叶名琛和潘仕成代理自己的两个职务。

“左相,你觉得这两人还能胜任吗?”朱济世一边翻看刘鹏送上的计划书,一边随口问道。

“能胜任的。”左宗棠心说,不能胜任也没有别的人选啊!诺大一个大明朝廷上又有几个能任事的官儿?

“右相的差事好做,叶名琛一定能应付下来,不过外交部的事情不好弄啊……左相,你和潘仕成千万谨慎对待,涉及交涉的事情都要报到宫里来,由我亲自做决断。”

朱济世顿了一下,眉头紧了起来。

“现在大明在国际上是弱国,弱国外交不容易搞,但是弱国比强国更依赖外交事务。”

朱济世的话,刘鹏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对朱济世的某些做法,他却不大赞成。

“王上,咱们既然是弱国,那么在外交上面是不是该柔软一些,特别是鸦片……”

他也是为大局考虑,但朱济世对大局的把握却更为精准。

“弱国外交不等于一味退让,要不然就不是外交,而是投降了!国际上,国与国之间的交往,都是寸利必争,哪怕弱国对强国,也会尽可能的抗争。所以咱们该争的事情,还是要争到底!这鸦片便是必须要争的利益!而且国际上面的强国又不止英国一个,还有法兰西、俄罗斯、奥地利、普鲁士、美利坚,俱是列强之国。我们大明,都要同他们展开平等交往,订立平等之条约,还要互派使臣。不能让他们团结一致来对付我们,这样就不怕英国施压了!”

朱济世的外交政策是“走出去,请进来”,一方面遣使交通列强,订立条约,保护贸易;一方面同列强互设使馆,展开交往,同时还要延揽各国人才为己用。并不像满清那样,坐等列强上门交涉,自己却不派人出国。

“王上,咱们大明是不是该在国际上宣称是华夏正朔呢?”刘鹏斟酌着提出了一个颇为敏感的问题。

在国内的宣传口径上,朱明自称华夏正朔,将满清视为鞑虏蛮夷。可是在列强看来,朱明同满清却是两个国家!而分裂华夏也正是他们所追求的目标!

“宣称当然是要宣称的了。”朱济世皱着眉头道,“事关华夏正统,我们当然要争。不过我们不能因为争这个正统,在别的地方向列强让步!我同满清争天下,是靠刀剑,不是靠口舌的……而且那几家西方列强也不会因为我们一个弱国的要求就绝交满清。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只需阐明立场即可。”他顿了下,又接着道:“慕文,我们现在是弱国外交,这弱国外交当务求实利,少徒虚名,知道了吗?”

后世有一句名言,叫“弱国无外交”,在现在朱济世看来却没有什么道理。要是弱国真没外交,那么世界上那么多小国弱国还要外交部做什么?其实外交无论强弱都可以搞好,问题在于摆正位置。弱国有弱国外交政策,强国有强国的外交政策,各自追求不同,但都必须务实,不能追求不可能达成的目标。否则的话,无论强弱,都没有办法搞好外交的。

“慕文,这次出访欧洲,除了英国之外,法国和俄国都是交涉的重中之重!”

朱济世已经看完了刘鹏的出访计划书,眉头紧皱起来,很不满意。刘鹏到底不是大外交家的格局,根本不是放眼世界来搞外交的。眼睛里面就是一个大英帝国,顶多还有个法国,其他的列强基本无视,包括眼下还如日中天的欧洲宪兵俄罗斯帝国!

“王上,这俄国是狼子野心,对新疆、满蒙虎视眈眈,不可……”左宗棠说到这里,忽然觉得有些不妥,这个俄国再有野心也惹不到大明朝啊!两边离得太远了,新疆、满蒙现在都不是大明的土地。

朱济世笑了笑道:“所以咱们和俄罗斯是天然盟友,是不是啊?”他顿了下,从书桌上面取出一封用德文书写的信件,递给刘鹏道:“这是我写给符腾堡太子妃奥尔加·尼古拉耶芙娜女大公的信。她是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女儿,曾经在英国居住过一段时间,和我的关系不错。”

关系不错的意思,自然是上过床了!在诸多和朱大国王上过床的欧洲贵妇当中,地位最高的其实不是塞古尔女公爵,而是这位奥尔加·尼古拉耶芙娜女大公。不过朱济世和她不过是几夜情的交情,谈不上深交。

“她会促成你访问圣彼得堡的。”朱济世很肯定地道。这不是什么大事,俄罗斯帝国现在一定有同大明建立外交关系的想法。

第267章 弱国有外交(下)

“王上是要联俄伐清?”左宗棠思索了下,咂了咂嘴,“就怕步了联蒙伐金的后尘……”

“当然不是了!”

朱济世摇头:“现在的国际形势复杂着呢……玛丽亚·克莱门蒂娜的信上说,沙俄正琢磨着向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扩张。英国、法国、奥地利和普鲁士都非常紧张,想要联合干涉,又受困于国内的革命气氛,正左右为难呢。说不定什么时候英法就会同俄国打仗,所以我们就去勾搭一个俄国人,英国佬多半会给点甜头拉拢我一下,好稳住他们在南洋和东亚的盘子。”

勾搭俄国是玛丽亚·克莱门蒂娜的建议,这个女人对欧洲政治局势的把握远比朱济世精准。几乎成了朱明事实上的“外交大臣”了。现在罗香梅正按照她的布置在杜特城堡里面“生病”,兰芳大公国和英国的交涉也没完没了拖着,反正英国人被爱尔兰饥荒、宪章运动、欧洲革命气氛还有俄国人的野心弄得焦头烂额,根本没多少精力管兰芳的事情。

如果朱济世在夺取广东建国之后,流露出联俄的意向——这在欧洲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欧洲流行的是地缘政治,就是看地图搞外交,明俄之间夹着满清,很容易走到一起来“瓜分满清”的。

到时候英国人肯定害怕俄国从中国西部地区南下,占领了新疆、西藏从而威胁大英帝国的宝贝疙瘩印度。到时候英国人就会在扶明和扶清之间做出决断——其实也不是英国人自己来决定,而是让明清之战的结果来决定。虽然英国可能比较倾向较为软弱的满清,但如果满清太烂实在无法扶植的话,英国一定会选择扶植明国这个新兴强国来爆俄罗斯帝国的菊花……

“慕文,你到了欧洲要多听玛丽亚·克莱门蒂娜的建议。”朱济世说着话,又递过去一封法文写的信件。“这是给玛丽亚的信,邀请她来广州的。”

邀请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到广州当然不是来观光的,朱济世的后宫里面可给她留了位置——王贵妃,仅次于王后罗香梅!对这个床上政治家,朱大国王是真心有些喜欢。而且朱济世的确需要一个欧洲问题顾问。另外,朱济世还知道拿破仑三世很快就要当法兰西皇上了,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可是铁杆波拿巴分子!为了波拿巴家族的事业不惜嫁给一个比自己老几十岁的塞古尔公爵,将来拿破仑三世复辟了,怎么能不论功行赏?有这个女人牵线搭桥,大明和法兰西之间的关系不就好相处了?

到时候一手牵着法国,一手勾搭着俄国,然后再像大英帝国提出结盟的要求,这样阿尔伯特亲王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等到大明和英法结了盟,再一脚踢开俄国。如果英法和俄国之间爆发战争,自己就站到英法一头,从日本出兵去打东西伯利亚、满洲和阿拉斯加,这下可就发了……

这份算计在朱济世自己看来已经高明到了极点,然而到底能不能行却没有一个可以商量的参谋,想来想去还是赶紧把玛丽亚·克莱门蒂娜请来广州吧。

三个人正商议的时候,门外忽然响起一阵脚步,接着就听见苏玉娘的声音响起来了。

“王上,宣娇妹子从广西回来了,还带来了洪秀全的信!”

“哦,让她进来吧。”朱济世高声答道。

“王……王上,这是我二哥的信。”

小美人洪宣娇怯怯地将一个黄颜色的信封递给了朱济世。在她看来,自己这趟差事没有办好,洪秀全还是义无反顾走上了闹独立的不归路。还胆大妄为地提出什么“先入京师者为君”的约定。

这是摆明要和朱济世争天下啊!自己这个朱济世的宠妾还当得下去吗?现在他可是一国之君了,该不会把自己打入冷宫吧?

“二哥?他不是你三哥吗?”朱济世接过信,笑眯眯看着洪宣娇,“丫头,怎么啦?苦着个脸?谁欺负你啦?”

“没,没谁,是宣娇的差事没办好,请王上重重责罚!”说着小美人噗通一下就给朱济世跪了下来。

朱济世愣了愣,忙打开信封一瞧,噗哧就笑了起来。

“王上,信上说什么?”一旁的左宗棠有些奇怪,问了一句。

“左相,你自己看吧。”说着话,朱济世就把信交给了左宗棠。“洪秀全想学刘邦,和我来个先入京师者为君!”

“有这事儿?”左宗棠接过书信扫了两眼,也笑了起来,“这个洪秀全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王上,不过这样也好,他有这样的大志肯定会北上去打湖南。咱们就有机会巩固广东的地盘了,等到他和湖南清兵两败俱伤了,这湖南就是大明的了。”

朱济世笑着点点头,心道,这位左大丞相合着也挺会打如意算盘的!

……

就在洪宣娇到达广州明王宫,准备接受朱大国王责罚的时候,他二哥……呃,按照上帝家的排名是二哥!他二哥洪秀全已经住进了永安州的州衙之内了。

由于清军采取了“只打朱逆,不管教匪”的战略,所以派来围剿拜上帝会的清军只有区区一两千,自然不是装备了洋枪的两万余拜上帝会会众的对手。打败了前来送死的梧州协之后,洪秀全、杨秀清就领着拜上帝会的两万多人打进了永安州城。

在永安州衙衙署里面,身着黄袍头裹红布的洪秀全,正和上帝家的几个弟兄围坐在花园里的石凳子上面高谈阔论呢。谈论的话题不是开科举玩,而是尽快北上湖南的。朱济世打进广州城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永安州——眼下清军没有兵力围剿拜上帝会,连封锁消息的心思都没有了。所有的目光,都盯着广东呢!

“秀清兄弟,朝贵兄弟,云山兄弟,现在朱济世已经公开称王了,咱们不能输他,不如就在永安州城里称王建制,打出太平天国的旗帜吧!”

洪秀全现在最关心的还是“天王”谁来做。和朱济世在朱明集团中一言九鼎的地位不同,他在拜上帝会里面的地位并不巩固。杨秀清、萧朝贵都各有一批人马,隐隐能同洪秀全分庭抗礼。

就算在名分上,他这个上帝次子也没有太多优势。杨秀清是上帝家老四,还有上帝附身的“特权”,随时可以借上帝之口传下法旨。而萧朝贵这个上帝五子又有耶稣附身的权力,动不动就用洪秀全大哥的名义发号施令。眼下的拜上帝会是三巨头并列的局面,这“天王”的宝座要是不马上坐上去,洪秀全恐怕连觉都要睡不踏实了。谁知道杨秀清会不会借着上帝的嘴封他自己当天王?

杨秀清、萧朝贵二人互相瞧了一眼,都看对方不顺!一个是上帝,一个是耶稣……一教难容二神啊!

“是该建制封王,二哥,不如你就称天王,弟弟我当东王,朝贵兄弟当西王,云山兄当南王,昌辉兄弟当北王。如何啊?”

一口气就封了五个王!洪秀全心里那个气啊,朱济世那里就他一个是王,别人最大就是郡公,咋到了自己这里就有五个王了呢?这个王太多不值钱啊!不过这个是杨秀清的主意,萧朝贵多半会反对。他忙把目光投向了萧耶稣。

“这样封怕是不好,”萧朝贵翻了翻眼皮,又道:“那个朱天使怎么能不封王?不如封他当个粤王吧?”

第268章 声东击北

封朱济世当粤王!?

洪大教主白了萧朝贵一眼,心说,您按的什么心?是不是朱济世不宰了我老娘我妹子你不甘心啊?

“封朱天使当王的事情还是算了吧。”冯云山一看萧朝贵又在胡说八道,赶紧打圆场道,“朱天使托生南明之后,将来要封也该封明王的。不过当下咱们不能这么做,免得引起清廷的注意。”

“对,对,对……免得引起清廷注意。”上帝家的小儿子韦昌辉也赶忙附和。韦家是金田村当地的富户,有房子有田地,因为老也考不中个秀才,因而不被当地士绅接受,还老被官府小吏欺压才一怒之下投了拜上帝会。不过他的心没有洪秀全、杨秀清几个那么大,投明封侯的前程在他瞧来也是不错的。所以不想断了朱明这个后路,封朱济世当粤王的事情可万万来不得。

他捋着山羊胡子,思索着道:“朱天使了广州,又公开打出大明的旗号,必然会吸引清廷的全部注意力。若我所料不差,现在湖广一带的清妖肯定在往韶州、郴州一带集中。咱们如果在这个时候封朱天使为王,岂不是在告诉清妖咱们天王比朱天使大吗?到时候清妖的主力就要奔永安州来了。”

“昌辉兄弟所言有理。”洪秀全连忙表态,他看看杨秀清,沉吟了下道,“秀清兄弟,你看咱们建了太平天国后,下一步该往何处去?”

“当然是北上!”杨秀清早就有了盘算,当下便道,“不过咱们可以先东下梧州,摆出一副同朱天使合兵的态势,将清妖的注意力全都引去广东。而后我们间道北上打下贺县、昭平县,然后入湖南直取永州,再转向东北打衡州,绕过长沙,取岳州后沿江而下打入武昌以后再做休整。取武昌之前,咱们的动作一定要快,即便打下州县也不留兵驻守。所过之处尽量裹挟百姓,以壮声势。”

杨秀清的办法就是典型的流寇战术,不大重视根据地,一路裹挟抢掠,不断壮大声势,最后拼凑个百万大军浩浩荡荡打下北京城。

当日的黄巢、李自成(到了后期李自成是有根据地的,不过也没有经营好)都是走这样的路子打下长安和北京的。但是黄巢的大齐,李自成的大顺却都是极短命的政权,靠流寇战术起家的造反派都没有巩固的根据地,打顺风仗的时候还行,一旦遇到强敌就有旋起旋灭的危险。所以流寇战术很关键的一点就是避实就虚,专找官兵兵力薄弱的地方打,不会像朱济世的明军一样牛皮哄哄去找清军主力决战的。

所以杨秀清就布了一个声东击北的计策,想将清军的主力完全吸引到广东方向,让开湘西门户,好让太平军顺利北进。

不过这个声东击北之计却有点多此一举了。

在粤北重镇韶州的州城之内,现在已经完全是清兵的海洋了。从湖南、江西、湖北、贵州等地源源不断开过来的绿营兵。乱纷纷地驻扎在城内,还霸占了各家的民宅,把一个繁华热闹的韶州城搞得乌烟瘴气。原来住在城内的居民被他们当成“汉奸逆民”捉刮一番后,统统撵出了家园——这都是僧格林沁的主意,目的是要鼓舞士气!现在他手头没有多少银子可以犒军,就只能让这帮绿营兵自己找食了。

虽然他和赛尚阿已经联名给道光皇帝上了“裁撤绿营,扩编汉旗”的折子。但是眼下也没有在韶州这里实行的条件。现在韶州城内的八旗兵丁不过六千余——这些就是僧格林沁从北京带来的八千和广州新军的六千,拢共一万四千八旗兵,在白云山、东江两战还有之后被明军追杀一路所剩余的全部兵力了!而且全部火炮、辎重都已经丢失,不少八旗兵连手中的洋枪和刀矛都丢了,是赤手空拳逃到韶州的。如果不依靠从北面开来的绿营,这韶州还守不守了?

“韶州……五岭……一夫当关之地啊!”

赛尚阿举着蜡烛,在韶州州衙的书房里面看着新挂起来的地图。韶州四下,密密麻麻的标满了诸军的名号。

僧格林沁也同样举着蜡烛,这位蒙古王爷的容色憔悴了不少,从东江一路败到韶州的经历实在让人难忘。

半晌之后,赛尚阿才放下手中的蜡烛,心事重重地吐口气:“整整四十个营头,其中两湖江西的抚标、提标、军标下面的营头就有28个,还有三个湖南的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