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败家子-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魏征没有拒绝,却也没有一口答允。

    虽说谢逸提亲了。但郑丽琬是否确有此意,这个必须确认清楚,冒然前去提亲,万一……会尴尬的。

    自己倒是不在乎。却无疑会让两个年轻人难堪,魏征还是颇为人考虑的。

    谨慎起见,他先让自己的夫人走一遭郑宅,拜访郑丽琬。问下女方的意向再做决定。

    ……

    魏夫人去了趟郑宅,不到半日便回来了。

    带回来的消息,却让魏征不禁有些诧异。也微有为难——郑丽琬愿嫁,却不愿意为正室。

    “郑娘子真是奇怪,言谈之间对谢学士很满意,脸上尽是小女儿家的娇羞,看得出是真心的,这一点妾身绝对不会看错。只是……”

    魏夫人不解道:“说起来真是奇怪,郑娘子竟称因她曾许婚陆家,陆爽有早亡,乃是望门寡,不宜为正室。

    这倒也是,但郑娘子才貌无双,不打紧。况且这种事该是夫家挑剔的借口,谢学士只字未提,郑娘子自己反倒……”

    “这个……”魏征听着,也叹道:“郑娘子果然与众不同,她自己不在意倒也罢了,但有人恐怕会在意。”

    “阿郎是说陛下?”魏夫人担心道:“郑娘子的事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入宫肯定是不能了,陛下还要耿耿于怀吗?”

    魏征悠悠道:“我觉得,倒不见得是陛下耿耿于怀,是世人自以为如此,畏首畏尾,所以……”

    “陛下会乐意?阿郎,这桩婚事让你做媒,能行吗?会不会又顶撞惹怒陛下,文德皇后不在了,陛下似乎也不如以前……你还是慎言。”魏夫人似乎有些担心,轻声叮嘱。

    “放心,我心里有数。”魏征道:“陛下哪怕心里不高兴,也绝对不会因为此事对我怎样?对任何人都不会……

    否则天下人该怎么想他?为了一个女人,斥责朝臣吗?战国时平原君为了门客而杀姬妾,鲜明的例子摆在那里,陛下怎会自污清名?”

    魏夫人道:“话是如此,怕的是陛下现在引而不发,事后却……”

    “不会的,陛下不是那种人,纵然有时候……也打不紧的,何况……”

    魏征道:“当年没能纳郑女入宫,陛下成就了一番美名;今日成全谢逸和郑丽琬,又能是一段佳话,以陛下的心胸和心智,应该明白。”

    “那就好,这些年你因为此事内疚,算是个心结,此番能够解开也好。”魏夫人道:“还记得郑仁基走的那年,你连灵堂凭吊都不方便去……”

    提及此事,魏征长叹一声,悠悠道:“罢了,此番若能成就美事,我亲自提酒去坟前给他道歉报喜。”

    “好,只是你注意点方式,不单单是这件事……往后在朝堂上都得注意,千万莫动不动就惹怒陛下。就算不为你自己,也得为家里人,为叔玉考虑下才是。”魏夫人好不容易逮到了机会,不忘谆谆叮嘱。

    魏征无奈道:“莫要再唠叨了,我知道了。”

    “要嫌我唠叨,你便记在心上。”魏夫人悠悠道:“这位旁人做媒,谈婚论嫁,便会想到自家孩子。

    咱家的叔玉也年纪不小了,再过两年也便该订亲娶妻了,你当爹早些操心帮忙物色着啊!”

    “好,叔玉还小,着什么急……”

    “能不着急吗?”魏夫人埋怨道:“你看看,当朝宰相的儿媳妇。哪家没有个公主?房家二郎和杜家二郎年纪都还小,却早早定了迎娶公主。

    若不是你整日顶撞陛下,惹得龙颜大怒,说不定我们家叔玉也能当驸马的……”

    魏征无奈道:“现在是给旁人做媒,是谢逸和郑家女谈婚论嫁,你扯哪去了,真是……”

    ……

    也许是为了逃避夫人的唠叨,魏征匆匆离家而去。

    目的地则是长孙无忌府,为的依旧是谢逸和郑丽琬的婚事。

    魏征仔细考虑过,自己做媒没有问题。但最稳妥的办法却是皇帝赐婚。这样对自己有好处,对谢逸和郑丽琬而言更有好处。

    但这事又不能直接上疏,或者当面禀报皇帝,不管怎样,不能走明面,得换个委婉点的方式告知皇帝。

    说到委婉,有比长孙无忌更合适的人选吗?

    作为国舅,长孙无忌在朝堂和皇帝心里尤其独到之处,何况人家家里还有好儿媳长乐公主。

    勋贵功臣子弟世袭刺史一事闹得不可开交。任由长孙无忌如何劝谏都全无作用,结果长乐公主进宫一番温言劝说,问题便解决了。

    其中当然有“双簧”的成分,魏征对此心知肚明。但长孙府的诸多优势是不争的事实。

    自己不羡慕,但必要的时候,还得用一用。

    长孙无忌听过魏征的来意以后,微微迟疑。但最终还是点头应允了。

    谢逸和郑丽琬的事情,他未必愿意管,但现在开口的是魏征。自然不能拒绝。满朝文武,想要魏征欠下一个人情,太难!

    好不容易待到这样的机会,长孙无忌怎会错过?不说交好,至少不能得罪这位当朝第一谏臣,这是为长孙家考虑,更是为长孙家的外甥考虑。

    何况自己只是转达一下,媒人还是他魏征,做决定的则是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

    事情成不成与自己无关,人情仍旧能落下,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长孙无忌没有拒绝,次日便抽空进了太极宫承庆殿。

    长孙国舅入宫向来容易,与李二陛下私下相处更容易,也更常见,谈及这等“私密小事”也方便。

    “陛下,魏征昨日到臣府上,提到一件事。”

    李世民当即道:“何事?说吧,不必跟朕绕弯子。”

    “果然什么都瞒不过陛下。”长孙无忌顿时闪闪一笑。

    “怎么?你有什么事还小瞒着朕不成?”李二陛下当即道出一句“诛心”反问。

    长孙无忌“慌忙”道:“臣不敢。”

    李世民笑道:“知道你不敢,别忘了我们自小便认识,你是什么心思朕还不知道?说吧,魏征找你什么事?他竟然有事求到你府上,真是新奇,朕倒真有兴致听听。”

    长孙无忌悠悠道:“魏征新近答应给人做媒……”

    “做媒?给谁做媒?又与你与朕有何关联?”李世民眉头微皱,不由疑惑。

    “是这样,谢逸去拜访魏征,请他为媒人,去郑宅提亲……”

    虽然长孙无忌言辞并不十分明确,某些词语甚至指代不明却,但李世民瞬间便明白过来。

    谢逸要迎娶郑丽琬,请魏征做媒人!

    刹那间,李世民微微错愕,随即便明白,随即疑惑尽释,这事倒并非与自己全无关系。

    “怎么?谢逸和魏征什么意思?”李世民沉声询问,脸上虽然没了笑意,却并无怒色。

    长孙无忌轻声道:“谢逸什么意思臣不知道,但他能请魏征做媒,想必是认真的……至于魏征……”

    “魏征怎样?他既然答应了,不好好做媒人,跑去找你做什么?”李世民似乎有点明知故问,却又似乎确有疑惑。

    “这个……”长孙无忌道:“魏征没有明说,但听的话中意味,大概是想请陛下赐婚。”

    “赐婚?哼哼!”李世民“冷冷”一笑,随即道:“辅机,这事你觉得的呢?”

    “呃,这……”

    “没事,你说!”李世民佯作斥责道:“看看你,畏首畏尾的,当年观音婢可是大大方方的,何曾像你这样……”

    “是!”长孙无忌道:“陛下,臣以为……魏征的意思是赞成这桩婚事,毕竟这些日子谢逸和郑丽琬的传言不说,大理寺探监确有其事,所以传言并非空穴来风……少年男女,郎才女貌,谈婚论嫁倒也是好事……”

    “然后呢?”李世民继续追问。

    “然后……”长孙无忌道:“魏征的意思,他做媒不如陛下赐婚来得好,毕竟当年……如此可以显得陛下胸怀广阔,免得被人误解,有损陛下圣德,同时还会是一段佳话。”

    李世民皱眉道:“别老借口魏征的意思,你也是这样想的对吗?”

    “呃……”长孙无忌轻轻点头,悠悠道:“这些年陛下从未阻止郑女嫁人,奈何世人愚钝自欺,自以为是,以至于种种流言……

    如今正是破除流言的好机会,天下人当回看到陛下的圣明,以及和大唐疆域一样宽广的胸怀。”

    “好了,不必用这些话来堵朕的嘴。”李世民皱眉道:“那个时候和现在不同,皇后不在了,旁的……朕也不在乎。

    郑丽琬……虽说不全是因为朕,但终究耽搁了好几年,是不太好,如今嫁出去也好……倒是便宜谢逸了,也罢,算是补偿他进大理寺……”

    “陛下答应了?”

    “难道你以为朕会反对?”李世民眉头一皱,不悦道:“郎才女貌,佳偶天成,倒也是佳话。朕成全了他,往后他该更懂感恩才是。”

    “谢逸一定会感念陛下隆恩,只是有个特殊情况……”长孙无忌小声道:“郑丽琬自称因陆爽早亡,望门而寡,不宜为正室……”

    “让郑丽琬为妾,谢逸也是这个意思?”李世民眉头顿时一皱,似乎陡然间面上怒意。

    “是郑娘子自己提出的,谢逸倒未有此说法……陛下息怒。”长孙无忌赶忙解释,轻声劝慰。

    李世民仍有疑惑道:“郑丽琬自己提出?她为何要这般委屈自己?”

    长孙无忌道:“不清楚,但这是魏夫人亲口询问确认过的事情,想来不会有错。魏征不敢擅自决定,恐怕也是个缘故。”

    “不管怎么说,郑丽琬为妾不合适,此举朕便看不过眼。”

    “但这是郑娘子自己的请求……”

    李世民皱着眉头,似乎在犹豫……

    也就在这犹豫的当口,长孙无忌低声道:“陛下,郑娘子只说不为正室,却没说一定为妾……”

    ……(未完待续。。)

第一五五章 一拍即合的可能

    赐婚的诏书没有下达,但李世民应允了谢逸和郑丽琬的婚事,仍旧由魏征做媒主婚。

    也许李世民觉得不好意思,也许觉得没必要,也可能是心里还有点什么小芥蒂,所以并未直接下诏赐婚。

    不过李二陛下为郑丽琬争取了名分,认为郑女不以为妾,也不便直接无视郑丽琬的诉求。在长孙无忌的提醒下,李世民想出了一个折衷的方式——平妻。

    长孙无忌口中的平妻,与后世明清的平妻概念不同,来源于北周第三位皇帝宇文邕。这位皇帝因为种种原因,立了五位皇后。

    除了天元大皇后杨丽华(隋文帝杨坚之女)外,其他四位皇后全都是“平妻”身份。

    以此为依循,谢逸将来可以娶一位出身更为高贵的嫡妻,名分地位在郑丽琬之上。不过若没有这么一位嫡妻,郑丽琬便等若是淮阳县伯府的当家主母。

    如此算是两全其美,各方都满意。

    皇帝乐意,魏征这个媒人也名副其实,符合郑丽琬的诉求,谢逸也乐见其成,以免委屈了郑丽琬。

    婚事就这么定了,皆大欢喜。

    谢逸亲自去了趟太史局,找将仕郎李淳风择了个好日子,五月初六正室宜嫁娶的黄道吉日。

    按照谢逸的想法,是想要大操大办的,但郑丽琬却不希望铺张,甚至可以尽量低调些。

    用她的话说,她的经历特殊,是个望门寡,更是“老姑娘”,能嫁得如意郎君就很好了,太过张扬不好。容易招致非议,更不想因此给谢逸招来麻烦。

    虽然谢逸不在乎,但郑丽琬再三坚持。他也不好违拗。于是乎,婚事尽量低调,相对的低调。

    该邀请的宾客还是不能少,媒人魏征要前来主婚,还有卢国公府等几位老将军家里都需要送上请柬;再者便是长乐公主,可以说是郑丽琬的闺蜜,自然在受邀宾客之列。

    待安排出个大概,时间已经是四月初。在举办自己婚礼之前,谢逸也去了一趟东宫,参加皇嫡孙李象的满月酒宴。

    如果是东宫主持设宴。自己肯定不在受邀约之列,虽说事情已经明了,但李承乾对自己还是多有成见,怎会邀请自己参加儿子的满月酒宴?

    不过这回不同,设宴的是李世民。

    为了庆祝皇孙诞生,李二陛下诏令天下,监禁囚徒都降罪一等,内外官职事五品以上子为父後者,各加勋官;天下大酺五日。并大宴五品以上于东宫,谢逸亦在其列。

    皇帝诏令,岂能违背?

    更要紧的是,无论李承乾真实态度如何。自己都不能流露出反感不敬太子的心思。

    否则一旦被李世民察觉,那就是自寻死路,一个对未来储君不恭敬的人,皇帝敢长时间重用吗?

    即便现在不说什么。等他闭眼蹬腿的时候,很可能会拉上自己一起走。古往今来,这样的皇帝多了去了。

    为了继承人能够安稳接管江山和权力。老皇帝临死之际往往会除掉所有对继承人不利的人。

    汉景帝逼死周亚夫,朱元璋几乎杀光了所有的开国功臣,汉武帝更狠,为了刘弗陵甚至杀了其母钩弋夫人。

    如果历史轨迹有所变动,李承乾坐稳了东宫,李世民临死前会怎么做?甚至等不到那时候,便可能……

    所以谢逸很客气地备上厚礼前往东宫,祝贺皇家嫡孙满月,向太子殿下表示祝贺。

    东宫丽正殿的宴会上,李承乾兴致很高,频频与诸大臣举杯祝酒,相谈甚欢。初为人父,李承乾自然也开心,笑颜应和诸多大臣的祝贺。

    但轮到谢逸的时候,李承乾脸上虽然依旧挂着笑容,但眼神里明显浮过一丝不悦,甚至是厌恶。

    谢逸清楚地察觉到太子殿下的不友好,只是不动声色记在心中,依旧客客气气行礼祝贺。在外人看来,太子平易谦和,臣子恭敬臣服,“君臣”相得益彰,很是和谐。

    不过也有明眼人洞若观火,比如魏王李泰,作为皇孙李象的亲叔叔,他一定是会在的。李承乾见到他自然是满面含笑,兄友弟恭,但背地里有什么猜忌和龌蹉,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李泰大概也属于东宫不怎么欢迎的客人,今天的主角也不是他,加之李世民大肆为李象操办满月,给他一个警醒。

    鉴于最近东宫风头正劲的形势,李泰有意低调,暂避锋芒。但这并不代表他从此以后安分守己,有道是蛰伏是为再次的崛起,李泰而今就是这也考虑的。

    除了冷眼旁观,静待时机外,筹划和准备也是必要的。对李泰而言,一切对东宫不睦的力量都是可以团结,准确说是利用的对象。

    谢逸也是如此,尽管之前对谢逸有各种不满,至今仍旧看谢逸不顺眼,甚至将之当作敌人。

    但不妨碍利用之,毕竟谢逸现在和东宫和矛盾很严重,且众所周知,不管谢逸是否愿意,他都是一颗好棋子。

    在某些方面,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在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敌人,这话绝对不假。

    所以魏王李泰决定适当向谢逸抛出橄榄枝,宴会不经意的空当,便做出了些许暗示。

    谢逸看在眼中,了然于心,魏王殿下真是见风使舵,变化多端啊!

    先前见自己和东宫的走近,暗地里没少使绊子,阚棱的事情上,要说他魏王府是无辜的,谢逸绝不相信。

    而今见东宫和自己不睦,又想拉拢自己,利用自己成为反对,动摇东宫的急先锋吗?

    如意算盘打的倒是响,但魏王殿下高估了自己谋划的能耐和保密能力,兀自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万万没想到谢逸早就洞悉了他背后的伎俩与举动。

    不过对于李泰的暗示,谢逸并未拒绝,有时候装傻充愣是很必要的生存方式。在这件事上,魏王府也是一杆颇有意义的大旗。

    和李承乾已经是难解难分,站在谢逸的立场上,一定是希望东宫动摇的。往后谁补位上去是一回事,但现在动摇其根基的力量主要,也只能,必须是魏王府。

    所以,既然魏王有意,一拍即合也不是没可能。

    ……(未完待续。。)

第一五六章 才女的疑问

    面对李泰的暗示,谢逸的反应不是很强烈,但给予了还算温和的善意回应。

    任何事情,都不能着急,指望一蹴而就肯定不可能,循序渐进才是该有的规律。

    谢逸这么认为,李泰同样也如此态度。

    从东宫回去之后,一直随侍的刘轩不解道:“殿下,您对谢逸……”

    “怎么?不行吗?”李泰不由反问一声。

    刘轩支支吾吾道:“不是,只是先前……再说谢逸此人……”

    “先前怎样?本王做什么了吗?他又知道什么?”

    李泰眯眼道:“我与他之间所谓的不睦,只是在洛阳时一点小摩擦而已,时过境迁,烟消云散很难吗?本王愿意不计前嫌,他谢逸难道还不知趣?”

    刘轩试探着问道:“殿下,你真的打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