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败家子-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罢了,那就牛刀小试吧!

    ps:感谢书友平行的空间、风之舞者5638的打赏,继续求收藏,求推荐票,谢谢!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五章 行卷难

    行卷的对象多是达官显贵,如果是在长安城,选择的对象有很多。在朱雀大街上徘徊一阵,瞅着哪位国公,哪家侯府的大门比较顺眼,然后举着诗稿过去就行。

    但在山高皇帝远的淮阳,压根没得选择。

    淮阳属于陈州,新任的刺史据说是当朝国公,姓甚名谁暂时还不知道。

    国公的身份可了不得,王爵以下第一等爵位,不出意外,要么是帮李渊打过天下,要么就是玄武门之变立功的秦王府旧将。总之在朝廷能有一席之地,能在皇帝面前说上几句话,举荐个人才。

    只是,堂堂国公屈尊为一州刺史,好像怪怪的,不会是触怒龙颜,被贬外放吧?

    揣测不见得靠谱,打听一下很必要。

    ……

    穿一身破烂的麻布衣衫去淮阳城太寒酸,靠近刺史府,说不定会被当乞丐赶走。

    杜氏很重视此行,尤其是听说谢逸已有诗文腹稿,纵然心里将信将疑,还是当即翻箱倒柜,弄出一身旧日质地上佳的好袍服来。

    谢逸换好衣服,到铜镜前一瞧,佛靠金装,人靠衣装这话确实有些道理,全然一个英俊潇洒,仪表堂堂的少年郎啊!走在街上,不知道要吸引多少大姑娘,小媳妇驻足侧目。

    瞧,第一个便是嫂子杜氏。

    看见谢逸一袭新衣,挺胸而立,杜氏眼眶不由泛红,呆呆地有些出神。也不知是感慨他浪子回头,还是满怀望夫…叔成龙的期待。

    杜氏走上前来,又仔细为谢逸整理了衣襟袖口,谆谆叮嘱道:“路上小心些,千万记得进退有据,言行有礼……”

    谢逸笑道:“放心吧,你就等着当诰命夫人吧!”

    “去吧!”杜氏尴尬一笑,挥手致意。

    这个桥段……如果再来个拥抱,甚至吻别,是不是更感人呢?

    算了,又不是远行或生离死别,太感人了不好,嫂子眼眶还红着呢,哭花了脸就不好看了……

    ……

    陈州属河南道,治所在淮阳,大概在后世的豫省周口一带。

    地处淮水以北,靠近中原,基本算得上富庶。自古以来,此地封国诸多,封在此地的陈王、淮阳王有很多位,比如汉高祖刘邦之子刘友,曹操之子曹植等。

    淮阳城不依山,但傍水,城外便是水波浩浩的龙湖,湖畔有伏羲陵,以及他始画八卦的画卦台。

    走在淮阳街头,谢逸分得清楚方向,却不记不起刺史府的位置,于是只好求助于路人。

    “刺史府?”卖汤饼的大叔上下打量了一遍,悠悠道:“少年郎是去刺史府行卷?”

    “呃……”谢逸略微错愕,随即笑道:“大叔好眼力,这您都看得出来?”

    “嗨,怎么看不出来?自打陈国公履新陈州,前来行卷的书生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汤饼大叔笑道:“瞧你小子斯斯文文,像是个读书人,岂能例外?”

    “不是吧,这么多人?”谢逸干笑两声,看来大唐投名状,签“卖身契”是一大风尚啊,竞争激烈的有点吓人。

    “怎么不会?”汤饼大叔顿时一副你小子孤陋寡闻的表情,不屑道:“不相信就去刺史府外的望湖楼瞧瞧,行卷的才俊都聚集于那处。”

    “好吧!”将信将疑的谢逸点点头,轻声道:“大叔,望湖楼怎么走?”

    “望湖楼啊……少年郎莫急,吃碗汤饼了再去,好有气力作诗。”热心的汤饼大叔顿时本性暴露无遗。

    ……

    望湖楼大概因城外的龙湖而得名,可惜有些名不副实,有城墙阻挡,压根就看不见湖上烟波,完全是生硬地附庸风雅而已。

    谢逸问明地点,姗姗来迟时,望湖楼外可以说是人山人海,最后不得已排起长队,一度影响车马行人通过。

    这些人都是来行卷的?火爆到了这个程度?

    谢逸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眼前这架势都快赶上考研占座和春运时的车站了。

    “兄台,这些人都是来刺史府行卷的?”谢逸坠在后面,向站在路旁的书生打听。

    “是!”

    谢逸问道:“兄台也是?何故站在此地不上前呢?”

    书生无奈叹息道:“上前又能如何?没有好诗文,还是进不了望湖楼……”

    “哦,这样啊!”看来是铩羽而归,却心有不甘啊!谢逸顾不上体谅书生的心情,继续打听道:“为何这么多人行卷呢?”

    “能上楼都前程似锦啊!”书生黯然道:“陈国公乃当朝重臣,深得陛下器重,何况……随同而来的还有国公爷的女婿,乃是东宫侍卫,太子殿下亲信……”

    言至此处,谢逸已然明白,陈州这等“偏远之地”,行卷的机会本来就少,何况这回来的还是重量级人物。不仅能投到陈国公府上,说不定还能搭上东宫太子,虽说皇帝陛下春秋正盛,但做人眼光得长远一些嘛!

    陈国公是谁?

    谢逸努力地回想自己所知的史料,以及影视剧,压根想不起贞观年间的陈国公是哪位。肯定是个有名的牛人,可惜无法对号入座。

    至于他那位在东宫作侍卫的女婿,谢逸认真想了想,感觉顿时不好了。如今的太子是李承乾,没记错的话几年之后会因为造反被废黜,此时跟他搭上关系算不算自寻死路?

    储君废黜在封建社会往往意味着腥风血雨,谢逸想了想,还是避而远之的好,行卷之事还是作罢吧!

    谢逸心生退却之意,不想却被书生拉住,不解道:“你不是来投行卷的?怎么这就走了呢,待会刺史大人会亲临望湖楼,设宴款待陈州才俊。”

    “这个……我粗识几个字而已,不会作诗,只是来看热闹的。”谢逸笑的很尴尬,回答也很勉强。

    “哦!”书生白了谢逸一眼,往前挪动几步,大有羞于白丁为伍的意思,末了还悻悻嘲弄道:“既如此,就莫要在此现眼,不过你看着体格还算健壮,不若去刺史府试试入伍投军……”

    “入伍,投军?”谢逸不禁有些莫名其妙。

    书生不屑道:“是啊,陈国公乃是我朝名将,素喜勇武之士……”

    “呃……”一想到刀剑无眼几个字,谢逸果断摇头,危急生命安全的事情绝对不干。不过谢逸对这位陈国公倒是很好奇,想必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吧?

    知名武将,会是谁呢?

    “兄台,敢问刺史大人名讳如何称呼?”虽说书生假清高,但谢逸并不生气,多打听点有用信息比什么都强。

    书生看谢逸的眼神又多了几分鄙视,更加不屑道:“你连陈国公名讳都不知晓?侯君集啊,去岁刚刚击败吐谷浑……”

    侯君集?!

    谢逸迅速开启搜索模式,在脑海里搜罗一切关于侯君集的信息,片刻之后得到的答案里最显眼的两个字,还是——谋反!

    贞观年间某月某日,侯君集参与太子李承乾谋反一案,事败被杀。

    没错,他的女婿是东宫侍卫,很容易和太子有牵连。记得有影视剧里他女儿好像是太子妃,也不知是真是假,但谋反之事确信无疑。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行卷……无论如何也不能投啊,历朝历代,谋反都是惊天大案,株连者不知凡几,绝对不是闹着玩的。

    来到大唐,谢逸想要逍遥享福,可不想几年之后被拉上断头台,或者流放千里之外……

    三十六计,走为上!

    “哼哼!”书生瞧着谢逸避退的身影,嘲笑两声,转身继续盯着望湖楼,眼神无比艳羡。

    谢逸淡淡一笑,楼上很热闹,却不敢轻易凑啊。罢了,怀中的两份诗稿,无论是擦屁股,还是回家引火烧饭,都毫不可惜。

    “呦呵,这不是谢三郎嘛,也来行卷?”谢逸转身欲走,不想突然有人拦在身前,挡住了去路。

    ps:感谢书友140331071946335、千年为寻宝的打赏!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六章 有辱斯文的买卖

    好狗不挡道,这是谁啊?

    谢逸抬头一瞧,顿时分外眼红,仇人啊!

    面前拦路的是个年轻男子,衣饰华丽,趾高气扬,身边还跟着一群狗腿子。

    谢逸认得他,此人名叫郑斌,也是淮阳城里的纨绔子弟,是谢三郎往日的赌友。

    更为重要的是,谢家大部分的田产与老宅,全都输给了此人。可以说败家子落到如今的落魄境地,全是拜此人所赐。

    以前败家子兴许没脑子,前两日谢逸仔细思量,事情有些巧啊。纵然败家子不成器,运气背,但总是赌输,而且还是输给他一人,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猫腻呢?

    小说戏曲,影视剧中,设赌局骗财的桥段着实不少,兴许败家子是着了郑斌的道了。

    不过木已成舟,当时也没抓住证据,如今也没什么好说的,谢逸没打算计较。

    但今日很不凑巧,竟在这望湖楼下碰面了。

    “谢家败家子也来行卷啊?”郑斌与一群纨绔拥趸放声大笑,神态间极尽奚落,仿佛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一般。

    “看热闹而已!”谢逸淡淡一笑,并未愤怒,那是不成熟的表现。

    “就说嘛,败家子除了会败家还会什么?作诗……太难为他了!”立即有纨绔口出讽刺之语。

    “唉,这望湖楼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来的,可为何总有人不自量力呢?”郑斌冷笑道:“先有商贾家的憨儿子,后有败家子,真是丢人现眼。”

    说罢,一众纨绔留下些许不屑眼神和嘲讽之语,簇拥着郑斌往望湖楼走去。

    谢逸的表情一直很淡定,不曾与他们计较,被疯狗咬一口,总不能直接咬回去吧?何况还是一群自寻死路的疯狗,有什么计较的必要呢?

    与侯君集牵扯在一起,能有什么好下场?

    只是就这么走,回家不好向嫂子杜氏交代啊,而且也有那么点不甘心,怎么办呢?

    谢逸在路口停下脚步,左右徘徊,思索办法时,瞧见一个胖少年神情黯然,边走边埋怨道:“我不会作诗,却非要我来……”

    诗?对了,先前在望湖楼下,郑斌提到商贾家的憨儿子,眼神似乎就是瞟向此人。

    嘿嘿,谢逸灵机一动,上前笑问道:“骚年,何事伤心啊?”

    “我作不出好诗,父亲却非要我去望湖楼,没好诗文根本上不去……结果还被人嘲讽商贾之子,沐猴…而冠。”胖少年忧郁不已,很是伤心。

    果不其然,郑斌提到的就是他,如果是这样的话……谢逸上下打量一遍胖少年的衣着装扮,顿时计上心来,笑道:“胖兄台,我可以帮你。”

    “我姓陆,不姓胖!”

    “哦,陆兄,失敬失敬。”

    “不客气,你说能帮我?”胖少年止住了抽噎,满脸期待地询问。

    谢逸笑道:“实不相瞒,我这里有两首好诗,可以作价卖于陆兄,你就可以上望湖楼了啊!”

    “卖?兄台自己为何不去行卷呢?”胖少年的反应比想象的要快,而且对这种奇怪行为有些不解。

    “呃……行卷终不及生计重要啊,不瞒你说,家里已经没米下锅了。”谢逸道:“我观兄台衣冠楚楚,必是出身富裕之家,就个买卖呗。”

    “诗文也能如货物那般买卖?”胖少年一脸诧异,好似闻所未闻。

    “怎么不行?各取所取嘛,兄台似乎很想上望湖楼,而我需要钱养家糊口,君子有成人之美,相互成全嘛!”谢逸满脸含笑,尽力开导这个憨厚的少年。

    “诗文高雅,买卖是否有辱斯文?”没想到,胖少年突然有些迟疑。

    斯文?商家之子,不谈铜臭谈斯文,算不算奇葩?谢逸顿时满头黑线。真是少见多怪,后世文章不仅买卖,剽窃也大有人在,有什么稀奇的?不对,这厮会不会扮猪吃虎,想要白拿我的诗稿吧?

    谢逸顿生警惕,笑道:“怎么会呢?不偷不抢,公平交易,圣人见了也不会怪罪的。”

    胖少年摸摸脑袋,迟疑道:“有几分道理,只是你的诗文上得了台面吗?”

    呦呵,不傻啊,颇通经商之道嘛!谢逸信誓旦旦道:“绝对物超所值,童叟无欺,保你在望湖楼大放异彩。”

    “好,先让我看看货……”胖少年憨笑道:“这是我爹教的,做生意要先验货后交钱……”

    “呃…令尊说得对!”谢逸无奈摇摇头,确信憨厚的胖少年没有过耳不忘本领时,才轻声在他耳边念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说完之后,谢逸心中先向孟浩然致歉,问道:“此诗名曰《春晓》,兄台以为如何?”

    胖少年微微点头:“听着好像还行,只是眼下是冬日,何来春晓落花?”

    “你说是春日旧作不就成了?”谢逸白了胖少年一眼,死脑筋,孺子似不可教啊!无奈继续道:“好,再来一首……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此乃《从军行》,刺史大人是武将出身,必定喜欢。”

    胖少年点点头,满意道:“哦哦,好似确实不错,可我没记住,兄台可否写下来与我背诵……”

    谢逸笑道:“当然可以,不过先议好价钱啊……一首诗三贯,两首诗我给你打个折,一口价,五贯!”

    “五贯啊?”胖少年略微犹豫了。

    “对兄台而言,五贯钱不多,换得上望湖楼的机会,多难得啊!回家之后,令尊得偿所愿,定会多有褒奖,孰轻孰重陆兄好生思量哈!”谢逸不忘继续蛊惑。

    “有道理,只是你会不会是骗子?一诗多卖?或者这是旁人的诗作,是你偷来的。”胖少年先点点头,突然话锋一转,警惕性陡然而出。

    “当然不会,天地良心,绝无欺骗,只卖与兄台一人。”谢逸信誓旦旦,只差指天发誓,毕竟这事真的没骗人。

    “那好!”胖少年悠悠道:“我只能先付你一半的钱,待我去过望湖楼之后,再付你余下一半。”

    谢逸皱眉道:“你要骗我怎么办?”

    胖少年亦信誓旦旦道:“我是陆氏商行的少东主,你去商行找我就好,我们陆家信誉第一,诚实信用,淮阳人皆知晓。”

    淮阳城里好似确实有家大商贾姓陆,何况只要能起到恶心郑斌的效果,纵然免费……不行,免费这种先例可不能乱开,谢逸沉吟片刻,痛下决心道:“可以,不过为了公平起见,你得先付我三贯钱!”

    ……

    谢逸走了,笔走龙蛇给胖少年写下两首诗后,拿着三个银饼走了。一边走一边感慨,真是个好生意啊!

    两首诗就换了三贯钱,如果把脑海里的唐诗全部搜刮出来,能换多少钱啊?三贯钱就是三千文,今年米价略微贵点,五文钱一斗,一斗十二斤半……

    这样算的话,两首诗就是几千斤大米,至少温饱问题解决了。再多卖上几首诗,便能在大唐彻底脱贫致富。

    不错,不错!

    谢逸对于这条意外发现的致富发财之道很满意,尽管说出去好像有辱斯文……

    咳咳,管那么多作甚,赶紧去钱庄,把这等交纳租调的银饼换成开元通宝。

    买米,买肉,买蜜饯点心,再扯上几尺布给嫂子和妹妹做身新衣裳,心情棒棒哒!

    ps:前文略作修改,情节无变化,杜氏的身份略作调整,已看过的书友可回头瞧瞧。

第七章 何人笔下出佳作

    谢逸带着三斗米、二斤肉、一包蜜饯,几尺花布回家了。

    杜氏果然在门口翘首以盼,很有望叔(夫)归来的意味,看着让人感动。远远瞧见谢逸,焦急神色一扫而空,兴奋之情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

    “三郎,你回来了……”杜氏本要询问行卷情况,但话到嘴边突然停住,看着谢逸身背手提的东西,疑惑道:“三郎,这些是?”

    谢逸笑道:“嫂子,买了点吃的。还有啊,年终岁尾了,还买了点布料,给你和小蛮做身新衣裳。”

    “这……你哪来的钱?莫不是又去赌了?”杜氏显然是误会了,焦急道:“偶尔虽有小嬴,但十赌九输啊……你不是说不会再去赌了么,怎地……”

    说话间,杜氏急的几乎泪流,显得非常失望,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溢于言表。

    “嫂子,我不曾去赌,钱是我赚的。”谢逸急忙解释,将手中余下的两个银饼,以及些许铜钱递到杜氏手中,笑道:“这是余下的钱,你收好。”

    “两贯…三贯?你哪来的这么多钱?”杜氏更加惊讶了,三贯钱对曾经的谢家而言不算什么,但如今却称得上是一笔巨款。半日功夫,除了赌坊,何处能赚到这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