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香港做大亨-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礼节了。

、、、、、、、、、

很快,周兴盛亲自登门拜访霍英冬的消息就传了出去,各大报纸都纷纷有着报道。

港英政府有意委任周兴盛为太平绅士的传闻,各大报纸都有过报道,当时是议论纷纷,有叫好的。也有叫骂的,不过更多的还是猜测这个传闻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港英政府又将会在什么时候举行委任仪式。

为了这个传闻,各大媒体报社甚至派出了精兵干将去围堵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周兴盛一家人,询问着此事的真实性。

当时,政府的想法是什么。没人知道,但周兴盛却是感到一肚子的火,而且还是发作不得的邪火。幸亏鼓动周运发和刘香梅两老去捣鼓“周记茶餐厅”,现在已经改名“真功夫饮食集团”,老弟周兴旺也送去了美国读书,这才免去了全家人的烦恼。

如今。传闻还没有得到证实,周兴盛却先一步去拜访霍英冬去了,这意味着什么?

只要是个明白人,这个时候基本上都知道了,就算传闻属实,周兴盛也是不打算接受“太平绅士”的委任。

霍英冬是谁?铁杆的红色商人!

周兴盛亲自登门拜访霍英冬,意思是再明显不过了。周兴盛也是一个红色商人,或者说想要成为一个红色商人。

不约而同的,各大媒体报社都去了采访政府,也都在评论着此事的始末和深究其中的内幕,探讨着为什么。

甚至有《东方日报》从周兴盛一家的详细情况方面来探讨,先是披露了周兴盛一家目前的状况,除了“大四喜”和“真功夫”还在香港打转之外,旗下的其它产业根基纷纷扎在了内地;然后得出结论。周兴盛的事业重心都在内地,所以不管周兴盛心里怎么想,他都不可能为了区区一个“太平绅士”的头衔而宣誓效忠英国,因为这会大大得罪内地政府。

对此,周兴盛还能说什么,只能是无语。

当然,除了媒体纷纷报道此事外。在香港的上流社会中,对于这事也是议论纷纷。

老一辈的李超人、包玉纲、郑玉彤、方闰华等人,说不上赞赏,但也说不上可惜。只是淡淡的偶尔提一下。下面一点的名流富豪以及政府官员,大部分都是觉得可惜,甚至觉得周兴盛有点傻帽,有“太平绅士”这个头衔也不要,真怀疑是不是脑子进水了?不就是宣誓效忠一下英国吗,就算不认同,当做做样子就行了,又不会少块肉?

说起来,老一辈的华商,有一部分人宣誓效忠英国成为了“太平绅士”,像李超人就是了;也有一部分没有宣誓效忠英国,最后“太平绅士”的头衔自然没有他们的事,像霍英冬、包玉纲、郑玉彤等人。

方闰华此人,在后世名声没有李超人、包船王那么大,但其实却是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和李超人是老友,事业成就也是毫不示弱,平起平坐。旗下“协成行”是香港五个手指头数得过来的地产大鳄,长于长线投资,在香港、美国、加拿大全球各地都有大量物业。

周兴盛却不是这样看这个问题,他的想法很简单,表里不一,表面上宣誓效忠英国,得到“太平绅士”的头衔,实际上还是心向内地,这种做法固然没错,但是,平白无故的为什么要给自己套上一个枷锁?

就算只是表面的宣誓而已,那也是一个枷锁。

再怎么脆弱的枷锁,一旦套上了,要想摘下来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就好比三国时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固然可以随心所欲的奉旨讨不臣,但看看后期的表现就可以知道,前期的棋子已然成为了套在曹操脖子上的枷锁,看上去只要一杯毒酒的问题,但其实千难万难,根本挣脱不得。以至于到最后,曹操的野心随着权力和地位的抬高,想要染指无上皇座的时候,却只能望洋兴叹,颓然丧气。

宣誓效忠英国,看上去不吃亏,但到了关键时刻,这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会要人命的。

为了不在关键时刻被这个枷锁所困,周兴盛自然不会套上去。

再者,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再加一个“太平绅士”也只是锦上添花罢了,更别说香港回归之后,他随时可以获得“太平绅士”的头衔,而且还是心安理得的宣誓。

当然,决定是决定了。但该防备的还是要防备的。

周兴盛从来不将希望寄托在港英政府的好心上,也不相信港英政府不会因为这事而恼羞成怒,然后在暗地里阴他,所以在第二天,他就吩咐了下去,要所有人提高jǐng惕,随时准备应付突发的情况。

梁香凝为此取笑了他多次。说道:“疑神疑鬼的,你累不累啊?从来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他们耍手段使阴谋,我们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好了,搞得这样沸沸扬扬的。你不累我看着都累了。”

周兴盛干笑几声,含糊着应付道:“你说的也对啦。”

一连过了半个月,时间进入了九月份,一切风平浪静,没有人再谈论此事,港英政府内部也没有关于此事的发言,似乎之前传出的委任他为太平绅士的小道消息压根就没有出现过一样。平静无波。唯有周兴盛心绪难平,总觉得这种宁静实在透着一份诡异,就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猜不到下一刻将会是何等的狂风暴雨。

不过这么久过去了,没有任何事,周兴盛也不得不怀疑,是不是他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还是他拜访霍英冬起了作用,让港英政府有所顾忌而不敢轻举妄动?

加上公司事务繁忙。周兴盛也渐渐的把这事给暂时忘记了。

、、、、、、、、、、、

九月中旬的时候,周兴盛意外的接到了一份邀请函,是金庸老爷子派人送来的,说是新旧老朋友们聚一聚,搞了一个文化沙龙,与会的都是舞文弄墨的作家,地点就在金庸的家中。其中不仅仅有香港的知名文人。也有台、湾赶过来的,看上去不是一个小型的聚会,倒像是要举办一场大型的港台文化活动。

周兴盛是极为诧异的,这样的活动邀请他去做什么?

难道就凭《寻秦记》和之后的《星际仙踪》?说实在话。以这两部小说的水准,不说相比于金庸、梁羽生、诸葛青云、卧龙生、陈青云、司马翎这些前辈,就算比之温润安,他也是大大不如。就凭这样的水准,也有资格参加这个文化沙龙?说出去都没人相信,周兴盛自己都是不信的。

周兴盛案猜测,多半是因为他在低迷的武侠小说之外延伸出两个全新的小说流派,在小说界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冲着这点,金庸才给他也派发了邀请函。

谁想,当周兴盛将他的想法和梁香凝说了之后,梁香凝却是咯咯直笑,笑得腰都弯了,说道:“我认为不是这样的,我说金庸老爷子这次邀请你去参加聚会,多半是要敲你爆栗的,谁让你说他的坏话!”

“我什么时候说了金庸老爷子坏话?你可别胡乱、、、、、、、、”

话说到一半,周兴盛立即醒悟了过来,没好气的瞪了梁香凝一眼,说到:“还说呢,这都是因为你,谁让你把我对你说过的玩笑话传了出去。我不管,这一次聚会你和我一起去,到时候金庸老爷子要敲打的话,我让他先敲你一头的爆栗,让你的发型变成如来佛头。”

梁香凝也不生气,反而笑得更厉害了,前俯后仰的。

周兴盛没有办法,只能是干瞪眼。

两人说着这事,其实就是去年大婚那天晚上周兴盛说过的一段话引起的。周兴盛为了辩解,搬出了“如果丘处机不路过牛家村”的说法。这只是夫妻之间的玩笑罢了,谁知道,梁香凝口风不太紧暂且不说,其他人的口风却是四处漏风。当梁香凝说出这番“如果、、、、、、然后、、、、最后”的话之后,不到一两天的功夫,立即就上了新闻和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完完整整的刊登了下来。

有恶搞天分的记者和评论员,甚至在评论当中就按照了这个“如果、、、然后、、、最后”的“如果体”来说话,简直绝了。

当然,这种绝是相对于香港的市民来说的,对于周兴盛来说却是尴尬得要死。

1924年生的金庸老爷子今年才64岁,精神的很,香港任何的风吹草动基本上瞒不过他的眼睛,更别提闹得沸沸扬扬的“如果体事件”了。周兴盛不久就听到,金庸知道他拿《shè雕英雄传》开玩笑之后,似乎很是生气,脸拉得老长;周兴盛更在报纸上看到倪框、亦舒等名家评论此事,居然大赞说他是好样的,也排比似的大用“如果体”,根本就是火上浇油。

金庸再大度,在这件事上,心里肯定是有着不痛快的。

周兴盛大叫这些人无耻、坑爹、没节操、无下限的时候,当时也是一阵发愁,生怕金庸老爷子会突然一通电话打过来然后骂他一顿。

好在“如果体”事件虽然持续热闹了一段时间,但是金庸老爷子那边却是没有半点动静,周兴盛也就渐渐的放下了心来。

现在见到金庸老爷子的这张邀请函,不自然的,这段记忆又回到了脑子里,周兴盛也再一次的忐忑了起来,参加聚会的时候,应该以什么态度面对金庸老爷子呢?

“好了,别笑了,说正经的,到时候你陪我一块去,正好给我壮壮胆。说真的,我真的后悔当初和你讲那番话,弄得我现在都不敢面对金庸老爷子了。”周兴盛正色道。

梁香凝止住笑,说道:“好吧,我陪你去就是了,看在我是一个女人的份上,就算金庸老爷子有气也不好发作在你的身上。再说了,金庸老爷子心胸宽广,可不会为了这事就气你,放一百个心吧,我敢打包票。”

周兴盛白了她一眼,道:“这还用你说?只是身为肇事者,总是有些心虚的嘛!”

:终于一百万字了,这是一个零突破,非常高兴!节操总算还有存留,人品也没有完爆,可喜可贺!

第五卷 香港大亨 第十九章新派武侠、接手《明报》?

“传统的武侠小说,查先生的作品已经达到了最高峰,后辈实在是难以为继。勉强有经典问世,但也逃脱不了查先生作品的樊篱。这种情况下,另辟蹊径就成了唯一的途径,或者加入穿越时空的元素,置身于历史当中,或者将背景世界设置为未来世界,像《星球大战》一样走出地球;也可以加入练功升级这种体系,每一个阶段的修为都分成一个分卷,设置一个最大反派和一个单独的情节,最后全部的分卷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串联起来。我认为我们可以在这个方面下功夫,大力解放思想!”在金庸家中举行的聚会中,面对着金庸,周兴盛侃侃而谈。

武侠小说,在后世没落得不成样子,玄幻、都市、历史这些升级和穿越小说大行其道。

1988年的现在,虽然武侠小说远没有后世那么式微,但任谁都可以看得出来在一步步的走向没落。金庸、古龙这些大家之后,后起之秀连影子都看不到,只有一个温瑞安名气还算尚可。。。

周兴盛写了火爆一时的《寻秦记》和之后的《星际仙踪》之后,在小说界的名气也是盛极一时,但极少有人将他视作为武侠小说作者。因为无论是《寻秦记》和《星际仙踪》根本就不算是武侠小说,完全没有一点武侠小说的影子。一个是穿越架空历史,一个是开创了如今小说界新局面的升级打怪仙侠小说。

说起来,《星际仙踪》这本小说的影响力还在《寻秦记》之上。

借助《寻秦记》的人气,《星际仙踪》自打刊印之后就取得了火爆的成绩,不知多少人在追着看,尤其是上班一族和学生一族,几乎人手一册。之后,由于是开山鼻祖似的存在,同时在小说界也刮起了一阵旋风。非常之多的人都开始借鉴《星际仙踪》的模式进行创作,进一步的扩大了影响力。

《寻秦记》的模式也有人借鉴然后创作,但是《星际仙踪》却是以后世的玄幻升级流来写的,很容易借鉴,然后加上自己的思想创作出一本优秀的小说了。

“大力解放思想?呵呵呵,你这论调和内地政府现在的论调可是如出一辙啊。”金庸善意的笑了笑,说道。

周兴盛笑着说道:“大力解放思想,不管什么时候什么环境,其实都是有效的,可以说是至理名言了。我就非常赞同这句话。”

金庸点了点头,然后问道:“你说的练功升级这种体系,是不是就像你的《星际仙踪》一样?”

周兴盛点了点头。

金庸沉吟了一会,说道:“现在很多人都有过借鉴你这本书,有好创意的不在少数。只是不得要领,甚为可惜。可以的话,你不如就你说的这个练功升级体系做一个总结,然后发表出去?”

周兴盛一怔,但对于金庸的这个提议却没有想太久。很快就点头答应了,说道:“这事不难!”

练功升级的体系,不外乎练功升级、打BOSS、换地图这些要点,对于周兴盛来说。总结这个实在没有任何难度。后世看的这类小说多了去了,也有人专门总结过,所以这时一口答应下来是没有半点犹豫。

金庸欣慰的笑道:“你能有这份心,实在是难得。我们都老了。以后就看你们年轻一辈的了。”

这时,倪框走了过来,听到这话立即就笑了起来。说道:“什么以后看年轻一辈的?你也不看看你封笔多少年了,一直到现在,不都是年轻人在撑着吗?”

金庸笑了几声,却没有说话。

倪框也不生气,转头看向了周兴盛,说道:“我刚才听你说将武侠小说中的背景世界放到未来世界中,这个想法不错,你是怎么想到的?”

周兴盛一直笑着看两人说话,不好插话,这时见倪框问起了他来,自然乐得奉陪,当下就将自己的想法一一道了出来:“这个想法由来已久,从创作《寻秦记》的时候就有了,两者还是有着共通的。我一直在想,未来世界,人类走出地球,以外太空环境的恶劣和宇宙飞行时的困难,对于人类现在的身体来说,根本就承受不了。我自己想了两个办法,一个是利用科技来解决这些问题,一个是增强人类的体质。前一个不提,后一个的话,不正好可以将传统武侠中的内功给运用上?”

金庸和倪框两人都听得入了神,皱着眉头思考着他说的话。

好一会,倪框才叹道:“这个想法真是绝了,这你都想得出来,厉害!”

周兴盛又道:“当然,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写新派武侠!”

“新派武侠?”金庸立即来了兴趣,挺直了一直靠着沙发的身体,前倾着。

内功增强人体素质,在宇宙星际时代传播侠义精神,不得不说,实在是一个非常妙的想法,光是想想也令人热血沸腾。不过,比起周兴盛口中的“新派武侠”来,对于金庸的吸引力还是弱得多。

周兴盛解说道:“同样是传统武侠,不过我们可以将中国文化中独有的佛道文化加入其中,奇门遁甲、易经术数、禅定之力,讲究一个道字,一个禅字。譬如一门武学,不是学习一本秘籍苦练就可以,必须要有天赋,能够领悟玄之又玄的道家或者佛家至理,一切唯心。”

“一切唯心?一切唯心?”金庸喃喃了几声,半响无语。

“说这些都是虚的,周生,你既然有如此成熟的想法,看来是早有腹稿了,怎么不再写一本出来,也让我们见识见识这个一切唯心?”倪框趁机说道。

周兴盛顿时就是一阵挠头,半响无语。

话说,自从《星际仙踪》之后,他就已经不再江湖上混一年多了。无论《明报》的编辑杨巍然如何催促他,甚至死皮赖脸的在他家中蹲了半个月;还是面前的金庸老爷子亲自开口希望他再写一本,他都是无动于衷。

倒不是有多困难,现在周兴盛要再写一本小说的话,其实只需要提供一个大纲。然后再吩咐下去,根本用不着他动手,也不用死伤多少脑细胞,一本精准完善的小说很快就会摆放在他的办公桌上。实在是他不愿意再写,因为写了既不会对他造成什么影响,也不会对其他人造成任何影响,他又何必多此一举?

但这时,倪框趁着他长篇大论说着对武侠小说的想法之时再次提出了这个问题,一直在想事情的金庸也将目光重新放在了他的身上,这就不由得他不慎重考虑了。

给的面子实在是太大了。倪框是第一次,金庸这是第二次了,再拒绝,总归是件让人不高兴的事情。

周兴盛也不想驳了两位前辈的好意,所以陷入了纠结当中。

梁香凝一直坐在他身边笑着品酒,没有说话,这时却暗地里拉了他衣袖一下,同时轻轻的点了点头。

周兴盛立即就明白了她的想法,这是希望他答应下来。

周兴盛想了想。其实这事也花不了他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就点头答应了下来,说道:“那好,就再写一本吧。”

“这就对了嘛。该出手时就出手,来,我们一起干一杯。”倪框爽朗的大笑着,举起了手中的酒杯。

四人碰了酒杯。周兴盛和倪框是一饮而尽,金庸和梁香凝则只是浅尝辄止。

稍后,倪框就走了。和其它来宾谈笑风生。

金庸却是拉着周兴盛走到了一旁,两人说着“悄悄话”。

金庸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